[大羅】1.即大羅天.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玉格》:“三淸上曰大羅.” 唐王建《同於汝錫遊降聖觀》詩:“秦時桃樹滿山坡, 騎鹿先生降大羅.” 淸林則徐《中秋炮台眺月》詩:“《霓裳》曲記大羅詠, 廣寒斧是前身脩.” 參見“大羅天”. 2.古官名. 即大羅氏. 唐楊諫《大蜡賦》:“伊耆之禮不易, 大羅之職有常.” 參見“大羅氏”. 3.㚆姓. 見《通志·氏族四》.
[大羅天】道敎所稱三十六天中最高一重天. 《雲笈七籤》卷二一:“《玉京山經》曰:玉京山冠於八方諸大羅天……《元始經》云:大羅之境, 無復眞宰, 惟大梵之氣, 包羅諸天太空之上.” 唐王維《送王尊師歸蜀中拜掃》詩:“大羅天上神僊客, 濯錦江頭花柳春.” 唐李商隱《留贈畏之》詩之一:“空記大羅天上事, 衆仙同日詠《霓裳》.” 淸趙翼《石庵相公挽詩》:“才送還朝數月前, 俄驚仙馭大羅天.”
[大羅氏】古官名. 即《周禮·夏官》之“羅氏”. 《禮記·郊特牲》:“大羅氏, 天子之掌鳥獸者也.” 孔穎達疏:“謂爲大羅者, 鄭云:能以羅捕鳥獸者也.”
[大羅便】見“大邏便”.
[大羅神仙】指天神、天仙. 《醒世恒言·呂洞賓飛劍斬黃龍》:“這隻詞兒名曰《沁園春》, 乃是一位陸地大羅神仙所作.” 參見“大羅天”.
[大鵹】傳說中爲西王母取食的三靑鳥之一. 《山海經·大荒西經》:“西有王母之山、壑山、海山……有三靑鳥, 赤首黑目, 一名曰大鵹, 一名少鵹, 一名曰靑鳥.” 郭璞注:“皆西王母所使也.”
[大簫】編管吹奏樂器名. 其形參差象鳳翼. 《爾雅·釋樂》:“大簫謂之言.” 郭璞注:“編二十三管, 長尺四寸.” 邢昺疏引李巡曰:“大蕭, 聲大者.”一說二十四管, 見《廣雅·釋樂》.
[大鏟鞋】一種山區農民穿的布鞋, 鞋底鞋幫都納得很細致厚實, 方頭微翹, 上有兩條前開后合的鞋梁, 略象鏟形. 張秋橋《來自波蘭的戰友》:“他脫掉皮鞋, 換上山東特有的大鏟鞋.”
[大鵬】鵬. 傳說中的大鳥. 漢王符《潛夫論·釋難》:“是故大鵬之動, 非一羽之輕也;騏驥之速, 非一足之力也.”《莊子·逍遙遊》“鵬之徙於南冥也, 水擊三千里” 唐成玄英疏:“大鵬既得適南溟, 不可決然而起, 所以舉擊兩翅, 動蕩三千, 踉蹌而行, 方能離水.” 淸黃遵憲《蘇彛士河》詩:“他日南溟疏闢後, 大鵬擊水足扶搖.”
[大鯢】兩棲動物, 體長而扁, 眼小, 口大, 四肢短, 前肢四趾, 后肢五趾. 生活在山谷的溪水中, 吃魚、蛙、蝦等小動物. 因叫聲似嬰兒啼, 故俗稱娃娃魚. 在我國多產於廣西. 是珍貴食品.
[大譜兒】設想的大致輪廓. 《兒女英雄傳》第十六回:“你老人家料估得、防範得、計算得都不差, 便是有想不到的想過去的去處, 有這大譜兒在這裏, 臨時都容易作.”如:無論做什么, 心里先要有個大譜兒.
[大韻】1.古代關於詩歌聲律的術語, 謂詩一聯中用了與韻脚同韻的字.如五言詩以“聲”、“鳴”爲韻, 上九字便不能用“驚”、“傾”、“平”、“榮”等字, 否則就犯了大韻. 《文鏡秘府論·文筆十病得失》:“大韻:一韻以上, 不得同於韻字.如以‘新’字爲韻, 勿復用‘隣’、‘親’等字.” 參見“八病”. 2.特出的氣度、情趣.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襄陽羅友有大韻, 少時多謂之癡.”
[大羹】不和五味的肉汁. 《禮記·樂記》:“大饗之禮, 尙玄酒而俎腥魚, 大羹不和, 有遺味者矣.” 鄭玄注:“大羹, 肉湆, 不調以鹽菜.”《左傳·桓公二年》:“是以淸廟茅屋, 大路越席, 大羹不致, 粢食不鑿, 昭其儉也.” 唐鄭薰《贈鞏疇》詩:“淡薄貴無味, 羊斟慚大羹.” 明李東陽《土室》詩:“大羹及元酒, 此味久已識.”
[大羹玄酒】大羹, 不和五味的肉汁;玄酒, 古代當酒用的水. 喩詩文風格古朴雅淡. 《新唐書·文藝傳上·駱賓王》:“韓休之文如大羹玄酒, 有典則, 薄滋味, 許景先如豊肌膩理, 雖穠華可愛, 而乏風骨.” 宋陸遊《讀近人詩》:“君看大羹玄酒味, 蟹螯蛤柱豈同科.”
[大寳】1.《易·繫辭下》:“聖人之大寳曰位.” 后因以“大寳”指帝位. 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永寧寺》:“正以糠粃萬乘, 錙銖大寳, 非貪皇帝之尊, 豈圖六合之富?”《舊唐書·德宗紀下》:“朕以寡德, 祗膺大寳.” 歐陽山《苦斗》五十:“如今蔣介石已經平定了各路王侯, 自己登了大寶.”2.指佛法. 《法華經·信解品》:“法王大寳, 自然而至.”3.重五十兩的銀元寶. 老舍《駱駝祥子》三:“他不曉得現在駱駝有什么行市, 只聽說過在老年間, 沒有火車時候, 一條駱駝要値一個大寶.”
[大寳局】舊稱押寶的賭場. 孫犁《村歌》上二:“雙眉的姥姥家是拉大寶局的, 雙眉的娘從小就在那場里長大.”
[大寳龜】古時天子寶藏用以卜疑的大龜甲. 《書·大誥》:“用寧王遺我大寳龜, 紹天明.” 孔傳:“遺我大寳龜, 疑則卜之.”
[大寵】1.指高官、權臣. 《左傳·襄公二十一年》:“國多大寵.” 杜預注:“六卿專權.”《國語·楚語下》:“彼將思舊怨而欲大寵.” 韋昭注:“大寵, 令尹、司馬也.”2.指帝位. 因其受上天之眷寵, 故稱. 南朝梁武帝《霸府禁奢令》:“孤忝荷大寵, 務在澄淸.”
[大關】1.舊時刑具, 即夾棍.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金剛經鳩異》:“賊曹怒其不承認, 以大關挾脛, 折三段.”2.比喩不易達到或逾越的標准. 如:他終於突破了百米十秒的大關.
[大關節目】主要的方面;主要的部分. 淸李漁《閑情偶寄·詞曲·結構》:“若以針綫論, 元曲之最疏者, 莫過於《琵琶》. 無論大關節目, 背謬甚多……再取小節論之, 如五娘之剪髮, 乃作者自爲之, 當日必無其事.” 郭沫若《沸羹集·曆史史劇現實》:“大抵在大關節目上, 非有正確的硏究, 不能把既成的史案推翻.”
[大壤】見“大穰”.
[大獻】1.謂獻捷於祖廟. 《周禮·春官·大司樂》:“王師大獻, 則令奏愷樂.” 鄭玄注:“大獻, 獻捷於祖.”2.豊厚的供獻. 《韓詩外傳》卷八:“楚國之法, 商人欲見於君者, 必有大獻重質.”
[大嚼】大口咬嚼. 《文選·曹植<與吳季重書>》:“過屠門而大嚼.” 李善注引桓譚《新論》:“知肉味美, 對屠門而大嚼.” 宋陸九淵《少時作》詩:“有時此輩未妥帖, 哮吼大嚼無毫全.”《紅樓夢》第四二回:“你快畫罷, 我連題跋都有了:起了名字, 就叫做‘攜蝗大嚼圖’.”
[大覺】1.大夢覺醒. 道家比喩了悟大道. 《莊子·齊物論》:“且有大覺而後知此其大夢也.”成玄英疏:“唯有體道聖人, 朗然獨覺.”《雲笈七籤》卷四三:“習事超倫, 謂之大覺.”2.佛敎語. 謂正覺. 《楞嚴經》卷六:“空生大覺中, 如海一漚發.”《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八:“但今生更復勤修精進, 直當超脫玄門, 上證大覺.” 淸黃景仁《黃山尋益然和尙塔不得》詩:“大覺上上乘, 立脚宜堅牢.”3.指佛. 南朝宋謝靈運《佛贊》:“惟此大覺, 因心則靈.”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歸心》:“遂使非法之寺, 妨民稼穡, 無業之僧, 空國賦算, 非大覺之本旨也.” 盧文弨補注:“《阿育王經》:‘如來大覺於菩提樹下覺諸法.’《佛地論》:‘佛者, 覺也, 覺一切種智, 復能開覺有情.’” 宋嶽珂《桯史·獻陵疏文》:“更冀大覺垂慈, 三靈協佑.” 章炳麟《國家論》:“大覺有情, 期於普度衆生得離苦趣.”
[大覺金仙】宋徽宗時對佛的稱謂. 《宋史·徽宗紀四》:“宣和元年春正月……乙卯, 詔:佛改號大覺金仙, 餘爲仙人、大士.” 明沈德符《野獲編補遺·釋道·廢佛氏》:“宋宣和中除佛敎, 改佛爲大覺金仙, 佛寺爲神霄宮, 僧加冠簪爲德士. 其事皆徽宗獨斷.”
[大饑】亦作“大飢”.
大饑荒;嚴重的饑荒. 《左傳·文公十六年》:“楚大饑, 戎伐其西南.”《公羊傳·襄公二十四年》:“大饑.” 何休注:“有死傷曰大饑, 無死傷曰饑.”《穀梁傳·襄公二十四年》:“五穀不升爲大饑.”《呂氏春秋·上農》:“因胥歲不舉銍艾, 數奪民時, 大饑乃來.” 宋蘇軾《東坡志林·塚中棄兒吸蟾氣》:“富彦國在靑社, 河北大飢, 民爭歸之.”
[大護】即大濩. 《呂氏春秋·古樂》:“湯於是率六州以討桀罪, 功名大成, 黔首安寧, 湯乃命伊尹作爲《大護》, 歌《晨露》, 修《九招》、《六列》, 以見其善.” 高誘注:“《大護》、《晨露》、《九招》、《六列》皆樂名.” 漢班固《白虎通·禮樂》:“湯樂曰《大護》.”《廣雅·釋樂》作“大頀”. 王念孫疏證:“頀, 各本譌作護, 惟影宋本不譌. 頀、護古字本通.”
[大議】1.朝廷集議國家大事. 《漢書·循吏傳·黃霸》:“守丞相長史, 坐公卿大議廷中知長信少府夏侯勝非議詔書大不敬, 霸阿從不舉劾, 皆下廷尉, 繫獄當死.”顏師古注:“大議, 總會議也.”2.謂對國家大事的意見、建議. 《漢書·酷吏傳·田延年》:“當發大議時, 震動朝廷.” 宋蘇軾《司馬溫公神道碑》:“始發大議, 乞立宗子爲後, 以安宗廟.”3.朝廷的重大決策. 《後漢書·董卓傳》:“卓又抗言曰:‘昔霍光定策, 延年案劒. 有敢沮大議, 皆以軍法從之.’” 宋曾鞏《韓琦制》:“及受末命, 戡濟艱難, 以己徇時, 坐定大議.”
[大爐】見“大鑪”.
[大饗】1.合祀先王的祭禮. 《禮記·禮器》:“大饗其王事與?” 鄭玄注:“謂祫祭先王.”《荀子·禮論》:“大饗尙玄尊, 俎生魚, 先大羹, 貴食飲之本也.” 楊倞注:“大饗, 祫祭先王也.”2.遍祭五方天帝. 《禮記·月令》:“<季秋之月>是月也, 大饗帝.” 鄭玄注:“言大饗者, 遍祭五帝也. 《曲禮》曰‘大饗不問卜’, 謂此也.”3.謂天子宴飲諸侯來朝者. 《周禮·春官·大司樂》:“大饗不入牲.” 鄭玄注:“大饗, 饗賓客也.”《禮記·仲尼燕居》:“大饗有四焉.” 鄭玄注:“大饗, 謂饗諸侯來朝者也.”4.指上級以酒食慰勞下級. 《後漢書·光武帝紀下》:“夏四月, 大司馬吳漢自蜀還京師, 於是大饗將士, 班勞策勳.”《新唐書·忠義傳中·張巡》:“巡出愛妾曰:‘諸君經年乏食, 而忠義不少衰, 吾恨不割肌以啗衆, 寧惜一妾而坐觀士飢?’乃殺以大饗. 坐者皆泣, 巡彊令食之.”
[大權】1.重大的權柄, 支配的力量. 漢賈誼《新書·大都》:“親者或無分地以安天下, 疏者或專大權以偪天子.”《新唐書·陸贄傳》:“京邑者, 王畿之本也. 其勢當京邑如身, 王畿如臂, 而四方如指, 此天子大權也.”2.泛指掌大權的高級官職. 淸兪正燮《癸巳類稿·鄕興賢能論》:“自漢至唐, 科目多矣, 大權美仕俱在豪族.”
[大權旁落】重大權力落在別人手中. 明章懋《辭升尙書疏》:“獨攬朝綱, 毋使大權旁落.” 淸顧炎武《日知錄·宦官》:“馴致秉筆之奄, 其尊侔於內閣, 而大權旁落, 不可復收.” 吳晗《朱元璋傳》第八章三:“<政務>交給別人辦, 當然可以節省精力、時間, 但第一他不放心……第二更重要的, 這樣做就慢慢會大權旁落.”
[大轟大嗡】形容不注重實際, 只在形式上轟轟烈烈. 如:我們干工作要脚踏實地, 不要大轟大嗡.
[大礮】1.發擲石彈的武器. 《資治通鑑·唐肅宗至德二載》:“賊初逼城急, 光弼作大礮, 飛巨石, 一發輒斃二十餘人.”《舊唐書·李光弼傳》作“強弩發石以擊之”. 《明通鑑·熹宗天啓二年》:“乃用巨木爲機關, 轉索發礮, 飛千鈞石擊之. 又以大礮擊牛, 牛返走, 賊大敗去.”2.古代一種爆炸性武器. 《續資治通鑑·宋理宗紹定五年》:“時有大礮, 名震天雷, 以鐵罐盛藥, 以火點之, 礮起火發, 其聲如雷, 聞百里外, 所爇圍半畝已上.”3.口徑大的火炮. 淸福格《聽雨叢談·礮考》:“大淸天聰五年造紅衣大礮.” 鄭觀應《盛世危言·火器》:“大礮用大粒火藥.”
[大顥】太皞. 即伏羲氏. 漢蔡邕《行小黃縣頌》:“大顥爲政, 建時春陽.”
[大罍】瓦罍. 《周禮·春官·鬯人》:“凡祭祀社壝用大罍.” 鄭玄注:“大罍, 瓦罍.” 唐王維《逍遙谷宴集序》:“罇以大罍, 烹用五鼎.”
[大囂】太白星的別名. 《史記·天官書》:“<太白>其始出東方……其庳, 近日, 曰明星, 柔;高, 遠日, 曰大囂, 剛.”《廣雅·釋天》:“太白謂之長庚, 或謂之大囂.”
[大儺】歲末禳祭, 以驅除瘟疫. 《呂氏春秋·季冬》:“命有司大儺, 旁磔, 出土牛, 以送寒氣.” 高誘注:“大儺, 逐盡陰氣, 爲陽導也. 今人臘歲前一日擊鼓驅疫, 謂之逐除, 是也.” 漢張衡《東京賦》:“爾乃卒歲大儺, 毆除群厲.” 宋龐元英《文昌雜錄》卷二:“今歲暮大儺, 謂之逐疫是也.”
[大辯】亦作“大辨”.
能言善辯. 《淮南子·詮言訓》:“大道無形, 大仁無親, 大辯無聲, 大廉不嗛, 大勇不矜.” 唐楊炯《唐同州長史宇文公神道碑》:“公之廣學, 其積如山, 公之大辨, 其流如川.”
[大竈】1.用磚土砌成的固定的爐灶. 2.集體伙食標准中最低的一級. 參見“小竈”.
[大驚小怪】形容對不足爲奇的事情過分慌張或詫異. 宋朱熹《答林擇之書》:“要須把此事來做一平常事看, 朴實頭做將去, 久之自然見效, 不必如此大驚小怪, 起模畫樣也.” 元紀君祥《趙氏孤兒》第四折:“小主人, 你休大驚小怪的, 恐怕屠賊知道.”《紅樓夢》第四四回:“鳳姐忙收了怯色, 反喝道:‘死了罷了! 有什麽大驚小怪的!’” 夏衍《秋瑾傳》第二幕:“內地風氣沒有開, 一點兒小事情也會大驚小怪.”
[大驚失色】非常驚恐, 變了臉色. 《西遊記》第五九回:“行者已到他肚腹之內, 現原身厲聲高叫道:‘嫂嫂, 借扇子我使使!’羅刹大驚失色.” 淸和邦額《夜譚隨錄·棘闈志異》:“母告以所見, 康大驚失色.” 馬烽西戎《呂梁英雄傳》第三九回:“康明理進門一看, 不禁毛骨悚然, 大驚失色.”
[大鑑】1.重要的鑑戒. 《三國志·魏志·曹爽傳》:“昔趙高極意, 秦氏以滅;呂霍早斷, 漢祚永世. 此乃陛下之大鑑, 臣受命之時也.”2.書信套語. 用在開頭的稱呼之后, 表示請人看信. 大, 敬辭. 魯迅《書信集·致陳濬》:“子英先生大鑑.”
[大邏便】亦作“大羅便”.
突厥官號. 《隋書·北狄傳·突厥》:“木杆在位二十年, 卒, 復捨其子大邏便而立其弟.”《通典·邊防十三》:“其(突厥)初國貴賤官號, 凡有十等……其勇健者謂之始波羅, 亦呼爲英賀弗, 肥麄者謂大羅便(原作‘三大羅’, 據《通鑑》胡注校改). 大羅便, 酒器也, 似角而麄短, 體貌似之, 故以爲號. 此官特貴, 唯其子弟爲之.”
[大體】1.重要的義理, 有關大局的道理. 《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論》:“<平原君>未睹大體.”如:做事要顧大局, 識大體. 2.大要;綱領. 《三國志·魏志·陳矯傳》:“操綱領, 舉大體.”3.大致, 大槪. 《史記·貨殖列傳》:“山東食海鹽, 山西食鹽鹵, 領南、沙北固往往出鹽, 大體如此矣.”如:我和他的看法大體相同.
[大穰】亦作“大壤”.
大豊收. 《莊子·庚桑楚》:“居三年, 畏壘大壤.”《列子·天瑞》:“一年而給, 二年而足, 三年大穰.”《梁書·武帝紀中》:“是歲(天監五年)大穰, 米斛三十.” 唐韓愈《崔評事墓銘》:“連歲大穰, 軍食以饒.”
[大頀】即大濩. 《廣雅·釋詁》“頀、戶、挾, 護也” 王念孫疏證引《白虎通》:“湯曰《大頀》者, 言湯承衰, 能護民之急也. 護, 與‘頀’通.”
[大顯身手】充分顯露自己的本事. 趙樹理《三里灣》七:“這兩個人默默不語在這座房子里大顯身手.” 巴金《關於<龍·虎·狗>》:“但這里還是十分熱鬧、擁擠, 也正是旅館里的人大顯身手的時候.”
[大顯神通】充分顯示出奇的本領. 《西遊記》第八九回:“他三人辭了師父, 在城外大顯神通.” 魯迅《集外集拾遺補編·關於<小說世界>》:“許多人渴望著‘舊文化小說’(這是上海報上說出來的名詞)的出現, 正不足爲奇;‘舊文化小說’家之大顯神通, 也不足爲怪.”
[大戀】指對人生的眷戀. 晉陸機《吊魏武帝文》:“嗟大戀之所存, 故雖哲而不忘.”
[大蠶】廣東地區稱一化性蠶. 淸屈大均《廣東新語·蟲語·八蠶》:“大蠶一歲一熟, 熟至八日而出蛾, 配其雌雄, 又至八日而蛾卵, 卵則蛾死. 以紙裹卵藏之, 至立春, 蠶駒復出, 故曰大蠶.”
[大觀】1.謂爲人所瞻仰. 《易·觀》:“大觀在上, 順而巽. 中正以觀天下.” 孔穎達疏:“謂大爲在下所觀, 唯在於上. 由在上既貴, 故在下大觀.”2.謂宏遠之觀察. 漢賈誼《鵩鳥賦》:“小智自私兮, 賤彼貴我;達人大觀兮, 物無不可.” 明李東陽《送楊應寧提學之陝西》詩之二:“達能洞大觀, 孝足慰昭考.”3.指對全貌的觀察. 郭沫若《今天的創作道路》:“飛機淩空, 在不甚高的地方對於下界倒還可以作一個爽豁心目的大觀.”4.盛大壯觀的景象. 宋范仲淹《嶽陽樓記》:“予觀夫巴陵勝狀, 在洞庭一湖. 銜遠山, 吞長江, 浩浩湯湯, 橫無際涯, 朝暉夕陰, 氣象萬千, 此則嶽陽樓之大觀也.” 陳毅《昆明遊西山》詩:“嘆浩渺, 嘉空闊, 贊大觀.”5.形容事物的美好繁多;或謂規模宏大, 內容齊備. 淸周中孚《鄭堂劄記》卷一:“博采群書, 洋洋乎大觀哉!” 淸梁章钜《歸田瑣記·陳省齋》:“《古今圖書集成》一書, 皆皇考指示訓誨欽定條例, 費數十年聖心, 故能貫穿古今, 彙合經史. 天文地理, 皆有圖記. 下至山川草木, 百工製造, 海西秘法, 靡不備具, 洵爲典籍之大觀.” 秦牧《長街燈語·巨茄》:“北京夏季的蔬菜市場, 鵝黃、墨綠、朱紅、藍紫, 色彩繽紛, 盡態極妍, 眞是洋洋灑灑, 蔚爲大觀.”如:《筆記小說大觀》. 6.古歌舞名. 南朝梁沈約有《大觀舞歌》.
[大觀帖】汇刻叢帖. 十卷. 大觀三年(公元1109年), 宋徽宗因《淳化閣帖》板已斷裂, 出內府所藏墨跡, 命蔡京等稍加厘訂, 重新摹勒上石, 標題皆蔡京手書. 刻工精良, 優於《淳化閣帖》, 惜拓本流傳甚少.
[大觀舞】南朝梁文舞名. 《隋書·音樂志上》:“以文舞爲《大觀舞》, 取《易》云‘大觀在上’, 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也.”
[大觀樓】在云南省昆明市西, 面臨滇池. 淸康熙二十九年建, 道光八年增修, 咸豊七年毀於兵火, 同治八年又重建. 樓閣聳峙, 與太華山隔水相望, 有攬勝閣、湧月亭等勝景, 今辟爲大觀公園, 爲遊覽勝地.
[大鹽】1.稱山西解池所產之鹽.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金石五·食鹽》<集解>引蘇頌曰:“大鹽生河東池澤, 粗於末鹽, 即今解鹽也.”2.今指用海水熬制或曬制的鹽.
[大鑪】亦作“大爐”.
《莊子·大宗師》:“今一以天地爲大鑪, 以造化爲大冶, 惡乎往而不可哉?” 后以喩天地. 唐駱賓王《兵部奏姚州破賊設蒙儉等露布》:“大鑪覆載之間, 占風納賮.” 唐杜甫《遣懷》詩:“拓境功未已, 元和辭大爐.”爐, 一本作“罏”.
[大纛】軍中或儀仗隊的大旗. 宋歐陽修《晝錦堂記》:“然則高牙大纛, 不足爲公榮;桓圭袞冕, 不足爲公貴.” 淸陳康祺《郞潛紀聞》卷六:“乾嘉以來, 朝士宗尙漢學, 承學之士, 翕然從風, 幾若百川之朝東瀛, 三軍之隨大纛.” 魯迅《華蓋集·忽然想到十一》:“但獨有狐鬼却仍在死屍上往來, 從從容容地樹起它占領一切的大纛.”
[大觿】古代以象骨制作用於解結的錐狀用具. 《禮記·內則》:“左佩紛帨、刀、礪、小觿、金燧;右佩玦捍、管、遰、大觿、木燧.” 鄭玄注:“觿, 貌如錐, 以象骨爲之.”
[大廳】較大的建筑物中寬敞的房間, 用於會客、宴會、行禮、展覽等. 舊題宋尤袤《全唐詩話·李約》:“約曰:‘某所賞者, 疏野耳. 若遠山將翠幕遮, 古松用綵物裹, 羶腥涴鹿跑泉, 音樂亂山鳥聲, 此則實不如在叔父大廳也.’” 柯岩《追趕太陽的人》一:“畫展的大廳, 人象溪水一樣流著.”
[大臠】1.大塊肉. 南朝陳徐陵《謝賚麕啓》:“預割鮮禽, 已同鹽浦, 頻蒙大臠, 更異梁王. 詰旦歸來, 猶爲飽飫.”《禮記·少儀》“牛與羊魚之腥, 聶而切之爲膾” 唐孔穎達疏:“謂先牒爲大臠, 而復細切之爲膾也.”2.喩權利. 《晉書·梁王肜傳》:“肜嘗大會, 謂參軍王銓曰:‘我從兄爲尙書令, 不能啖大臠. 大臠故難.’”
[大鑼】打擊樂器. 銅制. 體圓面平, 用蒙布的木槌擊奏. 常用於戲曲伴奏及民間吹打樂. 京劇所用者形體較小, 發音高亢, 有“京鑼”之稱. 歐洲的大鑼由東方傳去, 1791年法國作曲家戈賽克始用之於管弦樂中.
[大鑼大鼓】比喩大肆宣揚. 鄒韜奮《萍蹤憶語》八:“我們一方面看著有些人替羅斯福‘㚆興計劃’大鑼大鼓地吹著, 一方面再看看所謂‘御用工會’的潛勢力, 應該更得到一個有價値的敎訓吧.”沙汀《淘金記》十六:“大鑼大鼓鬧了這么一場, 怕要多少出一點血, 才擱得平呀!”
*天①[tiānㄊㄧㄢ]
[《廣韻》他前切, 平先, 透. ]
“兲”的今字.亦作“靝”.
1.人的頭頂. 《山海經·海外西經》:“刑天與帝至此爭神, 帝斷其首, 葬之常羊之山, 乃以乳爲目, 以臍爲口, 操干戚以舞.” 郭璞注:“是爲無首之民.” 袁珂注:“‘刑天’蓋即斷首之意.”2.古代的墨刑. 《易·睽》:“其人天且劓, 無初有終.” 孔穎達疏:“剠額爲天.”剠, 同“黥”. 3.天空. 《詩·唐風·綢繆》:“綢繆束薪, 三星在天.”《孟子·梁惠王上》:“天油然作雲, 沛然下雨, 則苗浡然興之矣.” 南朝宋謝靈運《初去郡》詩:“野曠沙岸淨, 天高秋月明.” 前蜀韋莊《菩薩蠻》詞:“春水碧於天, 畫船聽雨眠.”老舍《駱駝祥子》十八:“北邊的半個天烏云如墨, 仿佛有什么大難來臨.”4.古人以天爲萬物主宰者. 《書·泰誓上》:“天佑下民, 作之君, 作之師.”《論語·八佾》:“獲罪於天, 無所禱也.”《左傳·宣公四年》:“君, 天也, 天可逃乎?” 唐韓愈《元和聖德詩》:“天錫皇帝, 爲天下主.” 淸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五》:“人心以爲神, 天亦必以爲神矣.”5.迷信的人指神仙等所住的地方. 6.稱君王. 宋樂史《楊太眞外傳》:“虢國不施粧粉, 自衒美豔, 常素面朝天.” 淸葉廷琯《吹網錄·寧古塔紀略》:“又言洎乎《長白山賦》入, 天心嗟歎, 溫詔下頒.”7.以之尊稱父母或夫. 《詩·鄘風·柏舟》“母也天只” 毛傳:“天謂父也.” 淸蒲松齡《聊齋志異·白於玉》:“遠近無不知兒身許吳郞矣, 今改之, 是二天也.”8.依靠對象;賴以生存、不可或缺之事物. 《儀禮·喪服》:“夫者, 妻之天也.”《史記·酈生陸賈列傳》:“王者以民人爲天, 而民人以食爲天.”9.命運;天意. 《孟子·梁惠王下》:“吾之不遇魯侯, 天也.” 唐韓愈《送湖南李正宗序》:“離十三年, 幸而集處得燕而舉一觴相屬, 此天也, 非人力也.”《水滸傳》第六一回:“挑著個紙招兒, 上寫著:‘講命談天, 卦金一兩.’”10.我國古代唯心主義哲學稱世界的精神本原. 《孟子·盡心上》:“盡其心者, 知其性也;知其性, 則知天矣.” 朱熹集注:“心者, 人之神明, 所以具衆理而應萬事者也. 性則心之所具之理, 而天又理之所從以出者也.”又以天爲精神實體. 淸劉大櫆《天道中》:“天者, 何也? 吾之心而已矣.”11.以天爲精神實體. 12.古人指日月星辰運行、四時寒暑交替、萬物受其覆育的自然之體. 《莊子·大宗師》:“知天之所爲者, 知人之所爲者, 至矣.”成玄英疏:“天者, 自然之謂……天之所爲者, 謂三景晦明, 四時生殺, 風雲舒卷, 雷雨寒溫也.” 漢王充《論衡·自然》:“天地合氣, 萬物自生, 猶夫婦合氣, 子自生矣.” 漢王充《論衡·自然》:“天者, 普施氣萬物之中.” 唐劉禹錫《天論》:“天之所能者, 生萬物也.” 淸戴震《原象》:“日之發斂, 以赤道爲中. 月之出入, 以黃道爲中. 此天所以有寒暑進退, 成生物之功也.”13.天然, 天生. 《莊子·秋水》:“牛馬四足, 是謂天.” 唐元稹《論敎本書》:“且夫周成王, 人之中才也, 近管蔡則讒入, 有周召則義聞, 豈可謂天聰明哉? 然而克終於道者, 得不謂敎之然耶?”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九:“楊誠齋云:古人之詩, 天也;後世之詩, 人焉而已. 此論得之.”14.指天性與生命. 《呂氏春秋·本生》:“故聖人之制萬物也, 以全其天也.” 元麻革《題李氏寓酒軒》詩:“古來賢達士, 以酒全其天.” 淸梁章钜《歸田瑣記·曼云先兄家傳》:“中年, 自以生性卞急, 欲託琴德, 以自養其天.”15.天時, 指天氣、季節等. 《孫子·計》:“天者, 陰陽、寒暑、時制也.” 唐杜甫《佳人》詩:“天寒翠袖薄, 日暮倚修竹.” 南唐張泌《浣溪沙》詞:“小市東門欲雪天, 衆中依約見神仙.”老舍《老張的哲學》第三:“天熱, 多休息休息.”16.一晝夜的時間, 有時專指白天. 《儒林外史》第十七回:“匡超人背著行李, 走了幾天旱路.”《兒女英雄傳》第二四回:“大長的天, 也是白閑著, 幫幫我, 又解了悶兒.”如:月小三十天, 月大三十一天;明天;每天. 17.一天里的某一段時間. 《二刻拍案驚奇》卷十八:“約莫一更多天, 然後睡了.”《兒女英雄傳》第四回:“趕到那裏大約天也就是時候了.”18.位置在頂部的, 淩空架設的. 如:天棚、天窗、天線、天橋. 19.極;最. 老舍《茶館》第三幕:“畫的天好, 當不了飯吃啊!”20.方言. 東北計算土地的單位, 十畝爲一天. 21.姓. 漢有天高.
[天一】1.謂與天合而爲一. 《莊子·大宗師》:“安排而去化, 乃入於寥天一.” 郭象注:“安於推移而與化俱去, 故乃入於寂寥而與天爲一也.”2.星名. 《史記·天官書》:“前列直斗口三星, 隨北端兌, 若見若不, 曰陰德, 或曰天一.” 張守節正義:“天一一星, 疆閶闔外, 天帝之神, 主戰鬭, 知人吉凶. 明而有光, 則陰陽和, 萬物成, 人主吉;不然, 反是.”《晉書·天文志上》:“天一星在紫宮門右星南, 天帝之神也, 主戰鬭, 知人吉凶者也.”3.神名. 《史記·封禪書》:“其後人有上書, 言‘古者天子三年壹用太牢祠神三一:天一、地一、太一’.” 司馬貞索隱引宋均曰:“天一、太一, 北極神之別名.”4.太歲的別名. 《廣雅·釋天》:“天一……太歲也.”參閱淸王引之《經義述聞·太歲考上》“論太歲之名有六名異而實同”.
[天一閣】明嘉靖間浙江鄞縣范欽藏書閣名. 取“天一生水, 地六成之”意命名, 一說因得元揭傒斯所書吳道士龍虎山天一池石刻而取名. 爲中國現存最古的藏書樓. 建於明嘉靖末年, 閣址在今寧波月湖之西. 藏書始得自豊氏萬卷樓, 欽又多方購求、收集, 其后人㚆有續藏. 原有藏書七萬多卷, 淸乾隆以后, 屢經盜竊, 散失甚多, 至解放時尙存一萬三千多卷, 其中包括明代地方志和登科錄等. 解放后, 列爲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天乙】即成湯. 商朝的創建者. 《荀子·成相》:“十有四世, 乃有天乙是成湯.”《史記·殷本紀》:“主癸卒, 子天乙立, 是爲成湯.” 晉葛洪《抱朴子·釋滯》:“天乙革命, 而務光負石以投河.”
[天丁】天兵. 唐李德裕逸句:“休咎占人甲, 挨特見天丁.”《宣和遺事》前集:“<徽宗>俄至一城, 見紅光密合, 有天丁守御.” 金完顏亮《念奴嬌》詞:“天丁震怒, 掀翻銀海, 散亂珠箔.”
[天人】1.指洞悉宇宙人生本原的人. 《莊子·天下》:“不離於宗, 謂之天人.”2.天和人. 《後漢書·班彪傳下》:“往者王莽作逆, 漢祚中缺, 天人致誅, 六合相滅.” 宋司馬光《答李大卿孝基書》:“陰陽之道, 在天爲寒燠雨暘, 在國爲禮樂刑賞, 在心爲剛柔緩急, 在身爲飢飽寒熱, 此皆天人之所以存, 日用而不可免者也.” 參見“天人感應”. 3.指仙人;神人. 晉葛洪《神仙傳·張道陵》:“忽有天人下, 千乘萬騎, 金車羽蓋.”《三國志·魏志·曹仁傳》:“矯等初見仁出, 皆懼, 及見仁還, 乃歎曰:‘將軍眞天人也!’” 唐杜甫《八哀詩·贈太子太師汝陽郡王璡》:“汝陽讓帝子, 眉宇眞天人.” 宋張端義《貴耳集》卷上:“東坡, 天人也. 凡作一文, 必有深旨.”冰心《寄小讀者》二五:“因你本是個女神, 本是個天人.”4.特指天子. 《晉書·應貞傳》:“順時貢職, 入覲天人.” 唐沈佺期《夏日都門送司馬員外逸客孫員外佺北征》詩:“廟略天人授, 軍麾相國持.”
[天人三策】《漢書·董仲舒傳》載:武帝即位, 舉賢良文學之士前后百數, 而仲舒以賢良對策. 以“天人感應”說爲其對策要旨, 所對凡三, 世稱“天人三策”. 說明“王者承天意以從事”, 建議“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 皆絶其道, 勿使幷進”, 主張罷黜百家, 獨尊儒術. 仲舒所對, 爲武帝采納, 開此后兩千余年封建社會以儒學爲正統的局面.
[天人之分】中國哲學中關於天人關系的一種觀點. 與“天人合一”說相對立. 強調“天道”與“人道”之別, 亦即自然與人爲的區分, 認爲“天”是自然, 既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 也不能主宰人間的治亂吉凶. 戰國時荀子首先提出這種理論. 《荀子·天論》:“明於天人之分, 則可謂至人矣.”
[天人之際】天道與人事相互之間的關系.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披藝觀之, 天人之際已交, 上下相發允答.”《漢書·司馬遷傳》:“亦欲以究天人之際, 通古今之變, 成一家之言.”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何平叔注《老子》, 始成, 詣王輔嗣, 見王注精奇, 迺神伏, 曰:‘若斯人可與論天人之際矣.’” 淸龔自珍《五經大義終始論》:“聖人之道, 本天人之際, 臚幽明之序.”亦省作“天人際”. 唐杜甫《八哀詩·贈秘書監江夏李公邕》:“情窮造化理, 學貫天人際.”
[天人合一】中國哲學中關於天人關系的一種觀點. 與“天人之分”說相對立. 認爲“天”有意志, 人事是天意的體現;天意能支配人事, 人事能感動天意, 由此兩者合爲一體. 戰國時子思、孟子首先明確提出這種理論, 漢儒董仲舒繼承此說, 發展爲“天人感應”論. 參閱《禮記·中庸》、漢董仲舒《春秋繁露·深察名號》.
[天人師】1.釋迦牟尼佛的別號. 以其爲天與人之師, 故名. 《五燈會元·七佛·釋迦牟尼佛》:“菩薩於二月八日明星出時成道, 號天人師.”2.指皈佛成正果者. 唐劉禹錫《牛頭山第一祖融大師新塔記》:“由其門而爲天人師者, 皆脈分焉.” 魯迅《華蓋集·題記》:“但我又知道這必須深入山林, 坐古樹下, 靜觀默想, 得天眼通, 離人間愈遠遙, 而知人間也愈深, 愈廣;於是凡有言說, 也愈高, 愈大;於是而爲天人師.”
[天人策】1.指漢儒董仲舒對答武帝之策問. 宋劉克莊《滿江紅·送王實之》詞:“落落元龍湖海氣, 琅琅董相天人策.”2.泛指金殿對策. 淸方文《送田孫若憲副之浙東》詩之四:“莫問天人策, 虛名可汗顔.” 參見“天人三策”.
[天人感應】中國哲學中關於天人關系的一種唯心主義學說. 指天意與人事的交感相應. 認爲天能干預人事, 預示災祥, 人的行爲也能感應上天. 漢儒董仲舒在答武帝策問中作了具體闡述. 明宋濂《<徐敬授文集>序》:“凡存心養性之理, 窮神知化之方, 天人感應之機, 治忽存亡之候, 莫不畢書之.” 淸馮桂芬《<太上感應篇圖說>序》:“儒者不談果報, 而天人感應之理具載於經.”
[天人際】見“天人之際”.
[天九】一種賭博. 用牙牌三十二張, 四人入局, 各得八張, 以大擊小, 牌分文武, 文牌以天牌爲尊, 武牌以九點爲尊, 故名.
[天九牌】賭博用具, 即牌九牌, 共三十六張, 一般爲四人共戲. 淸采蘅子《蟲鳴漫錄》卷一:“金陵市有人豢蠟嘴鳥六……其一能鬪天九牌, 可與三人合局作勝負.” 馬三立《開粥廠》:“一副麻將牌, 一副拍司牌, 兩副紙牌, 一副天九牌, 六個骰子.” 楊朔《三千里江山》第十三段:“要不弄張破葫蘆瓢, 割得一小塊一小塊的, 使香火炷上點, 做天九牌頂牛玩, 輸了學驢叫.”
[天力】上天之力;上天所助. 《漢書·霍光傳》:“中孺扶服叩頭, 曰:‘老臣得託命將軍, 此天力也.’”《後漢書·隗囂傳》:“若囂命會符運, 敵非天力, 雖坐論西伯, 豈多嗤乎?” 宋蘇軾《鄧忠臣母周氏挽詞》:“微生眞草木, 無處謝天力.”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總稱. 參見“干支”.
[天工】1.天的職任. 古以爲王者法天而建官, 代天行職事. 《書·皋陶謨》:“無曠庶官, 天工人其代之.”《漢書·薛宣傳》:“帝王之德莫大於知人, 知人則百僚任職, 天工不曠.” 宋蘇軾《趙德麟字說》:“宋有天下百餘年, 所與分天工治民事者, 皆取之疎遠側微, 而不私其親, 故宗室之賢未有以勳名聞者.”2.天然形成的工巧. 與“人工”相對. 唐韓愈《贈族侄》詩:“自云有奇術, 探妙知天工.” 元趙孟頫《贈放煙火者》詩:“人間巧藝奪天工, 鍊藥燃燈淸晝同.” 郭小川《長江組歌》:“人民群眾的雙手, 更比天工巧.”
[天工人代】謂天的職司由人代替執行. 語出《書·皋陶謨》:“無曠庶官, 天工人其代之.” 唐吳兢《貞觀政要·論擇官》:“且選衆授能, 非才莫舉, 天工人代, 焉可妄加.”
[天士】通曉天文陰陽術數的人. 漢武帝封方士欒大爲天士將軍. 參閱《史記·封禪書》. 《漢書·李尋傳》:“宜急博求幽隱, 拔擢天士, 任以大職.”顏師古注引李奇曰:“天士, 知天道者也.”
[天才】1.天賦的才能;卓絕的創造力、想象力. 《三國志·蜀志·周群傳》:“時州後部司馬蜀郡張裕亦曉占候, 而天才過群.” 元辛文房《唐才子傳·李白》:“十歲通五經, 自夢筆頭生花, 後天才贍逸.” 淸阮葵生《茶餘客話》卷三:“張南華詹事, 今之謫仙也. 天才敏捷, 詩具宿慧, 興到成篇, 脫口而出, 妥帖停勻.” 杜鵬程《保衛延安》第三章:“這位天才的軍事家象普通勞動人民一樣質朴、淳厚.”2.指具有天賦的才能的人.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必有天才, 拔群出類, 爲將則闇與孫武吳起同術, 執政則懸得管仲子産之敎.”《新唐書·文藝傳上·王勃》:“都督怒, 起更衣, 遣吏伺其文輒報. 一再報, 語益奇, 乃矍然曰:‘天才也!’” 魯迅《花邊文學·奇怪》:“世界上有許多事實, 不看記載, 是天才也想不到的.”3.天然的資質. 三國魏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足下見直木必不可以爲輪, 曲者不可以爲桷, 蓋不欲以枉其天才, 令得其所也.”
[天下】1.古時多指中國范圍內的全部土地;全國. 《書·大禹謨》:“奄有四海, 爲天下君.”《後漢書·朱穆傳》:“昔秦政煩苛, 百姓土崩, 陳勝奮臂一呼, 天下鼎沸.” 宋梅堯臣《送師直之會稽宰》詩:“天下風物佳, 莫出吳與越.”《儒林外史》第二四回:“天下同名同姓也最多, 怎見得便是我謀害你丈夫?” 蕭華《紅軍不怕遠征難》詩:“戰士雙脚走天下, 四渡赤水出奇兵.”2.指全世界. 如:我們的朋友遍天下.
[天下一家】謂天下人如一家人. 亦指全國統一. 《禮記·禮運》:“故聖人耐以天下爲一家, 以中國爲一人者, 非意之也.”《後漢書·桓帝紀》:“其不被害郡縣, 當爲飢餒者儲. 天下一家, 趣不糜爛, 則爲國寶.”《晉書·劉弘傳》:“諸君未之思耳. 天下一家, 彼此無異, 吾今給之, 則無西顧之憂矣.”太平天國洪秀全《原道醒世訓》:“天下一家, 共享太平.”
[天下士】才德非凡之士. 《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始以先生爲庸人, 吾乃今日知先生爲天下之士也.” 唐高適《詠史》詩:“不知天下士, 猶作布衣看.” 淸方文《訪孫豹人不遇因題其壁》詩:“虞翻天下士, 知己無一人.”
[天下大亂】謂全國或世界形勢動蕩混亂. 《呂氏春秋·諭大》:“故曰天下大亂, 無有安國;一國盡亂, 無有安家;一家皆亂, 無有安身.”《漢書·劉向傳》:“自此之後, 天下大亂, 篡殺殃禍幷作, 厲王奔彘, 幽王見殺.”《三國志·魏志·陳登傳》:“君有國士之名, 今天下大亂, 帝主失所, 望君憂國忘家, 有救世之意, 而君求田問舍, 言無可采, 是元龍所諱也.” 毛澤東《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不抓糧食, 總有一天要天下大亂.”
[天下太平】全國或世界局勢安定. 亦形容社會秩序好, 到處都很安定. 《禮記·仲尼燕居》:“言而履之, 禮也;行而樂之, 樂也. 君子力此二者, 夫是以天下太平也.”《漢書·王莽傳上》:“太皇太后聖明, 安漢公至仁, 天下太平, 五穀成孰.”《資治通鑑·唐穆宗長慶元年》:“雍……謂軍士曰:‘今天下太平, 汝曹能挽兩石弓, 不若識一丁字!’” 魯迅《墳·燈下漫筆》:“厘定規則:怎樣服役, 怎樣納糧, 怎樣磕頭, 怎樣頌聖. 而且這規則是不象現在那樣朝三暮四的. 於是便‘萬姓臚歡’了;用成語來說, 就叫作‘天下太平’.”如:社會是㚆雜的, 不能靠發幾個指示、下幾道命令就做到天下太平.
[天下母】1.萬物的始源. 《老子》:“有物混成, 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 獨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殆, 可以爲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 字之曰道.”2.全國的母儀. 稱頌皇后之詞. 《漢書·元后傳贊》:“及王莽之興, 由孝元后歷漢四世爲天下母.”
[天下莫敵】見“天下無敵”.
[天下烏鴉一般黑】比喩壞人壞事各地都差不多, 到處都是一樣黑暗. 《撚軍歌謠·地上老財心似椎》:“天下烏鴉一般黑, 地上老財心似椎.” 楊沫《靑春之歌》第一部第五章:“天下烏鴉一般黑, 這兒黑暗、齷齪, 別處還不是一樣.”
[天下脊】比喩雄踞天下的北方高峻山脈. 《史記·張儀列傳》:“主明以嚴, 將智以武, 雖無出甲, 席卷常山之險, 必折天下之脊, 天下有後服者先亡.” 司馬貞索隱:“常山於天下在北, 有若人之背脊也.” 宋莊季裕《雞肋編》卷中:“夫河北方二千里, 太行橫亘中國, 號爲天下脊.”
[天下第一關】山海關東城門. 因城樓題額“天下第一關”而得名. 又借指山海關.
[天下無敵】亦作“天下莫敵”.
謂普天之下沒有對手. 形容戰無不勝, 不可抵擋. 《孟子·離婁上》:“夫國君好仁, 天下無敵.”《孔叢子·獨治》:“必崇此人, 天下無敵矣.”《三國志·魏志·武帝紀》:“至是凡五十年, 而公破紹, 天下莫敵矣.”《三國演義》第七七回:“公平昔自以爲天下無敵, 今日何由被吾所擒?”
[天下無雙】世上獨一無二. 形容出類拔萃. 《史記·李將軍列傳》:“李廣才氣, 天下無雙.”《新唐書·張荐傳》:“調露初, 登進士第. 考功員外郞騫味道見所對, 稱天下無雙.” 郭沫若《虎符》第一幕:“太翁的那一手琴, 眞正是天下無雙的絕技.”
[天下無難事, 只怕有心人】謂只要有決心, 肯用心思, 世上再困難的事也能辦成. 《紅樓夢》第四九回:“這首不但好, 而且新巧有意趣. 可知俗語說:‘天下無難事, 只怕有心人.’” 郭沫若《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在黨的領導下, 貢獻出自己所有的力量、智慧和生命, 來從事建設. ‘天下無難事, 只怕有心人.’”
[天下爲公】原指君位不爲一家私有. 后爲一種美好的社會政治理想. 《禮記·禮運》:“大道之行也, 天下爲公, 選賢與能, 講信修睦.” 孫希旦集解:“天下爲公者, 天子之位傳賢而不傳子也.”《南史·宋紀上》:“夫樹君宰世, 天下爲公, 德充帝王, 樂推攸集.” 明李贄《答耿中丞》:“夫以率性之眞, 推而擴之, 與天下爲公, 乃謂之道.” 孫中山《對駐廣州湘軍的演說》:“提倡人民的權利, 便是公天下的道理. 公天下和家天下的道理是相反的. 天下爲公, 人人的權利都是很平的.”
[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謂國家興盛或衰亡, 每個普通的人都有責任. 語本淸顧炎武《日知錄·正始》:“保天下者, 匹夫之賤, 與有責焉耳矣.” 孫中山《孫文學說--行易知難》第七章:“吾國人果知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 則人人當自奮矣.”
[天大】如天之大. 謂極大. 《水滸傳》第四一回:“怎地啓請衆位好漢, 再做個天大人情, 去打了無爲軍, 殺得黃文炳那廝, 也與宋江消了這口無窮之恨.”《儒林外史》第五十回:“萬先生, 你的這件事, 不妨實實的對我說, 就有天大的事, 我也可以幚襯你.”
[天上】天空中. 如:飛機在天上飛;月亮掛在天上.
[天上人間】1.天上和人間. 唐白居易《長恨歌》:“但令心似金鈿堅, 天上人間會相見.” 淸吳偉業《七夕感事》詩:“天上人間總玉京, 今年牛女倍分明.”2.比喩境遇懸殊. 南唐李煜《浪淘沙》詞:“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間.”
[天上麒麟】《南史·徐陵傳》:“<徐陵>年數歲, 家人攜以候沙門釋寶誌, 寶誌摩其頂曰:‘天上石麒麟也.’” 后因以“天上麒麟”稱贊他人之子有文才. 唐杜甫《徐卿二子歌》:“君不見徐卿二子生絶奇, 感應吉夢相追隨. 孔子釋氏親抱送, 幷是天上麒麟兒.” 宋范成大《次韻徐提舉遊石湖三絕》:“天上麒麟翰墨林, 當家手筆擅文心.”
[天口】1.形容人能言善辯. 《漢書·藝文志》:“《田子》二十五篇. 名騈, 齊人, 遊稷下, 號天口騈.”《文選·任昉<宣德皇后令>》:“辯析天口, 而似不能言.” 李善注引《七略》:“齊田騈好談論, 故齊人爲語曰天口騈. 天口者, 言田騈子不可窮, 其口若事天.” 南朝陳徐陵《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樂論天口, 誰其與京.”2.謂代天說話. 漢王符《潛夫論·考績》:“夫聖人爲天口, 賢人爲聖譯. 是故聖人之言, 天之心也;賢者之所說, 聖人之意也.”3.星宿名, 即畢宿.
[天山】1.山名. (1)一名燕然山, 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杭愛山脈. 北魏太延四年(公元438年)拓跋燾擊柔然, 從浚稽山北向天山, 即此. (2)唐時稱伊州、西州以北一帶山脈爲天山. 也稱白山、折羅漫山. 伊州、今新疆哈密縣;西州, 今吐魯番盆地一帶. 參閱《元和郡縣志·伊州》、《太平寰宇記·伊州》. 2.亞洲中部的大山系. 橫貫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部, 西端伸入蘇聯中亞細亞. 全長2500公里, 寬250-300公里, 爲塔里木、准噶爾兩盆地的分界. 系由數列東西向的褶皺斷塊山組成.
[天亡】謂上天使之滅亡. 語出《史記·項羽本紀》“令諸君知天亡我, 非戰之罪也.”《後漢書·齊武王縯傳》:“王莽暴虐, 百姓分崩. 今枯旱連年, 兵革幷起. 此亦天亡之時, 復高祖之業, 定萬世之秋也.” 林百舉《悲憤》詩之七:“連鷄勢失三分重, 逐鹿天亡百戰威.”
[天之天】1.自然的本性. 《莊子·達生》:“不開人之天, 而開天之天.”2.喩事物之關鍵. 《史記·酈生陸賈列傳》:“臣聞知天之天者, 王事可成. 不知天之天者, 王事不可成. 王者以民人爲天, 而民以食爲天.”
[天之僇民】見“天之戮民”.
[天之戮民】亦作“天之僇民”.
受天懲罰的人;罪人. 《莊子·大宗師》:“孔子曰:‘丘, 天之戮民也.’” 魯迅《野草·淡淡的血痕中》:“人們都在其間咀嚼著人我的渺茫的悲苦……各各自稱爲‘天之僇民’.”
[天之驕子】1.漢時匈奴用以自稱. 后亦泛稱強盛的邊地少數民族或其首領. 《漢書·匈奴傳上》:“單於遣使遺漢書云:‘南有大漢, 北有強胡. 胡者, 天之驕子也.’”亦省稱“天驕”. 唐王維《出塞作》詩:“居延城外獵天驕, 白草連天野火燒.” 唐杜甫《留花門》詩:“北門天驕子, 飽肉氣勇決.”《舊五代史·外國傳·回鶻》:“唐天寶中, 安祿山犯闕, 有助國討賊之功, 累朝尙主, 自號‘天驕’, 大爲唐朝之患.” 明邵璨《香囊記·點將》:“天驕恣肆侵疆埸, 邊烽夜不息.” 毛澤東《沁園春·雪》詞:“一代天驕, 成吉思汗, 只識彎弓射大雕.”2.比喩有才能、有影響的人. 歐陽山《三家巷》十七:“他在罷工工人里面, 簡直成了天之驕子!” 周而㚆《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十一:“慕韓兄是我們棉紡界的天之驕子.”3.現有時亦用於譏諷驕氣十足的人.
[天弓】1.星名. 又稱弧矢. 《晉書·天文志上》:“弧九星, 在狼東南, 天弓也, 主備盜賊, 常向於狼.”2.虹的別稱. 以其彎曲如弓, 故名. 宋趙令畤《侯鯖錄》卷四:“天弓, 即虹也, 又謂之帝弓. 明者爲虹, 暗者爲蜺.”
[天子】古以君權爲神所授, 故稱帝王爲天子. 《詩·大雅·江漢》:“明明天子, 令聞不已.”《史記·五帝本紀》:“於是帝堯老, 命舜攝行天子之政, 以觀天命.” 唐高適《燕歌行》:“男兒本自重橫行, 天子非常賜顔色.”《儒林外史》第三五回:“莊徵君戴了朝巾, 穿了公服, 跟在班末, 嵩呼舞蹈, 朝拜了天子.”
[天子妃】宋時民間稱貓爲天子妃.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十:“唐武后斷王后、蕭妃之手足, 置於酒甕中, 曰:‘使此二婢骨醉.’蕭妃臨死曰:‘願武爲鼠, 吾爲貓, 生生世世扼其喉.’亦可悲矣! 今俗間相傳謂貓爲天子妃者, 蓋本此也.”
[天子門生】科舉時代皇帝親試錄取之士, 稱“天子門生”. 宋嶽珂《桯史·天子門生》:“盤石趙逵, 以紹興辛未魁集英之唱……繼復召對, 擢著作佐郞, 謂之曰:‘卿乃朕自擢, 秦檜日薦士, 曾無一言及卿, 以此知卿不附權貴, 眞天子門生也.’”《文獻通考·選舉五》:“惟臨軒親試, 謂之天子門生, 雖父兄爲考官亦不避.”
[天子氣】帝王頭上顯現的瑞氣. 舊謂帝王出生或活動的地方有此氣. 《史記·項羽本紀》:“吾令人望其氣, 皆爲龍虎, 成五采, 此天子氣也.”《史記·高祖本紀》:“秦始皇帝常曰‘東南有天子氣’, 於是因東遊以厭之.”《晉書·天文志中》:“天子氣, 內赤外黃, 四方:所發之處當有王者. 若天子欲有遊外處, 其地亦先發此氣.”《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十回:“他每天晩上, 約了張百萬在園裏指天劃地的, 說望天子氣.”
[天子魔】佛敎語. 欲界第六天之主, 常擾礙修行者. 簡稱天魔. 《大智度論》卷六八:“天子魔者欲界主, 深著世間樂, 用有所得, 故生邪見, 憎嫉一切賢聖涅槃道法, 是名天子魔.”
[天女】1.天上的神女. 《魏書·序紀·聖武帝》:“歘見輜輧自天而下. 既至, 見美婦人……對曰:‘我, 天女也.’” 宋王安石《宿定林示寶覺》詩:“天女穿林至, 姮娥度隴來.” 淸龔自珍《好事近·行篋中有小像一幅, 以詞爲贊》:“三界最消魂, 只有辯才天女.”2.星名. 即織女星. 《史記·天官書》:“織女, 天女孫也.” 司馬貞索隱引《荊州占》曰:“織女, 一名天女, 天子女也.”3.燕的別名. 晉崔豹《古今注·鳥獸》:“鷰, 一名天女.”
[天女散花】《維摩經·觀眾生品》:“時維摩詰室有一天女, 見諸大人聞所說說法, 便現其身, 即以天華散諸菩薩、大弟子上, 華至諸菩薩即皆墮落, 至大弟子便著不墮. 一切弟子神力去華, 不能令去.”華, 同“花”. 本以花是否著身驗證諸菩薩、聲聞的向道之心, 聲聞結習未盡, 花即著身. 后多以“天女散花”形容拋灑東西或大雪紛飛的樣子. 唐宋之問《設齋歎佛文》:“龍王獻水, 噴車馬之埃塵;天女散花, 綴山林之草樹.” 宋陸遊《夜大雪歌》:“初疑天女下散花, 復恐麻姑行擲米.”
[天井】1.古代軍事上稱四周爲山, 中間低窪的地形. 2.即承塵, 藻井. 屋頂梁棟間架木板爲方形如井者. 唐溫庭筠《長安寺》詩:“寶題斜翡翠, 天井倒芙蓉.”3.星名. 即井宿. 晉陸機《挽歌》之一:“側聽陰溝湧, 臥觀天井懸.” 北周庾信《周大將軍司馬裔神道碑》:“降帝子之重, 鎮天井之星.”4.古代一種軍事工事. 守城者自上而下穿透敵地道爲井, 稱天井. 《衛公兵法》卷下:“天井:敵攻城爲地道來返. 自於地道上直下, 穿井以邀之, 積薪安井中, 加火薰之, 敵人自焦灼.”5.院子;宅院中房子和房子或房子和圍牆所圍成的露天空地. 《水滸傳》第一○一回:“一日在家閑坐, 此時已是五月下旬, 天氣炎熱, 王慶掇條板凳, 放在天井中乘涼.” 巴金《家》二:“一個大天井里鋪滿了雪.”
[天井關】又名太行關. 在今山西晉城縣南太行山頂, 因關南有天井泉三處得名. 形勢險峻, 當太行南北要沖, 曆代爲兵爭要地. 宋靖康元年改稱雄定關, 元末亦名平陽關. 《後漢書·章帝紀》:“<元和二年>幸東阿, 北登太行山, 至天井關.” 李賢注:“今太行山上, 關南有天井泉三所也.”
[天王】1.天子. 春秋時特指周天子. 《春秋·隱公元年》:“秋七月, 天王使宰咺來歸惠公仲子之賵.” 孔穎達疏:“天王, 周平王也.” 淸顧炎武《日知錄·天王》:“《尙書》之文, 但稱王, 《春秋》則曰天王, 以當時楚吳徐越皆僭稱王, 故加天以別之也.”2.稱帝王. 《莊子·天道》:“昔者舜問於堯曰:‘天王之用心何如?’” 漢王符《潛夫論·巫列》:“及民間繕治, 微蔑小禁, 本非天王所當憚也.” 唐杜甫《憶昔》詩之二:“犬戎直來坐御床, 百官跣足隨天王.” 淸陳夢雷《楊椒山先生祠》詩:“化碧有懷酬俠客, 控寃無路達天王.”3.指諸侯. 《南齊書·晉安王子懋傳》:“子懋謂曰:‘朝廷令身單身而反, 身是天王, 豈可過爾輕率.’”4.比喩至尊至貴, 最有權勢的人. 《紅樓夢》第四六回:“我這一輩子, 別說是寶玉, 就是‘寶金’、‘寶銀’、‘寶天王’、‘寶皇帝’, 橫豎不嫁人就完了!”5.太平天國領袖洪秀全的稱號. 6.印度宗敎傳說中的天界之王. 佛敎稱護法神爲天王, 如毗沙門天王、四天王.
[天王老子】比喩至尊至貴、最有權威的人. 洪深《五奎橋》第一幕:“今天不要說是周鄕紳, 就是你們請出天王老子來, 也不中用了.” 柳靑《創業史》第一部第十五章:“天王老子也擋不住改霞到生寶的草棚屋做媳婦去!”
[天王星】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 按距離太陽的次序計爲第七顆. 其赤道直徑約爲地球的4倍, 質量相當於地球的14.63倍. 繞太陽公轉周期約84年, 光度較弱, 周圍大氣的主要成分是氫和甲烷. 有光環, 有五個衛星.
[天王堂】相傳唐天寶七載, 安西守城將領奏有毗沙門天王現形助守, 於是命令各道節鎮, 在州府城西北角各立天王像. 后來軍營內也設立天王堂. 《水滸傳》第九回有林沖發配滄州, 看守牢城營天王堂事. 參閱宋贊寧《僧史略》下、龐元英《談藪》, 淸趙翼《陔餘叢考·天王堂》.
[天天】1.猶言老天爺. 重疊呼天, 起加強語氣作用. 宋張先《夢仙鄕》詞:“離聚此生緣, 無計問天天.”《古今小說·楊八老越國奇逢》:“天天可憐, 這番飄洋, 只願在陝閩兩處便好, 若在他方也是枉然.”2.每天. 如:好好學習, 天天向上.
[天元】1.謂歲時運行之理. 《史記·曆書》:“王者易姓受命, 必愼始初, 改正朔, 易服色, 推本天元, 順承厥意.” 司馬貞索隱:“言王者易姓而興, 必當推本天之元氣行運所在, 以定正朔, 以承天意, 故云承順厥意.”2.周曆建子, 以今農曆十一月爲正月. 后世以周曆得天之正道, 謂之“天元”. 《後漢書·陳寵傳》:“夫冬至之節, 陽氣始萌, 故十一月有蘭、射干、芸、荔之應. 《時令》曰:‘諸生蕩, 安形體.’天以爲正, 周以爲春……周以天元, 殷以地元, 夏以人元.”3.算法名. 本古代九章方程, 相當於今代數中的一元方程式. 宋秦九韶《數書九章》、元李治《測圓海鏡》、《益古演段》、朱世傑《四元玉鑑》, 都運用了這種算法. 4.謂至高無上. 《後漢書·陳忠傳》:“臣願明主嚴天元之尊, 正乾剛之位.”5.圍棋術語. 指棋盤最中心之交叉點. 6.日本最高級圍棋手的榮譽稱號. 現中國亦有此稱號, 始於1987年.
[天戈】1.帝王的軍隊. 唐韓愈《潮州刺史謝上表》:“日月淸照, 天戈所麾, 莫不寧順.”2.星名. 《宋史·天文志二》:“天戈一星, 又名玄戈, 在招搖北, 主北方.”
[天日】1.天空和太陽, 有時偏指太陽. 《三國志·吳志·胡綜傳》:“款心赤實, 天日是鑑.” 唐杜牧《阿房宮賦》:“覆壓三百餘里, 隔離天日.” 淸陳夢雷《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雲霓在望, 海澨歡騰. 天日重光, 神人喜溢.” 杜鵬程《保衛延安》第三章:“部隊從遮蓋天日的森林中, 日夜行進.”2.喩天理或光明. 《老殘遊記續集遺稿》第二回:“怎麽外官這們利害! 咱們在京裏看御史們的摺子, 總覺言過其實, 若像這樣, 還有天日嗎?” 巴金《紀念雪峰》:“他們妄想用這個決定讓我一輩子見不了天日.”3.喩帝王. 《宋書·武帝紀中》:“鎮北將軍臣宗之, 靑州刺史臣敬宣, 幷是裕所深忌憚, 欲以次除蕩, 然後傾移天日, 於事可易.”
[天中】1.天的中央. 漢王充《論衡·談天》:“極爲天中, 方今天下在天極之南.”《晉書·天文志上》:“北斗七星在太微北, 七政之樞機, 陰陽之元本也. 故運乎天中, 而臨制四方, 以建四時, 而均五行也.”2.猶中天, 天半. 《藝文類聚》卷七六引北周王褒《京師突厥寺碑》:“應現十方, 分身百佛, 上極天中, 下窮地際.”3.謂鼻之所在. 《三國志·魏志·管輅傳》:“鼻者艮, 此天中之山, 高而不危, 所以長守貴也.”裴松之注:“相書謂鼻之所在爲天中, 鼻有山象, 故曰‘天中之山’也.”參閱《雲笈七籤》卷十一.
[天中之山】指鼻. 參見“天中”.
[天中之嶽】指鼻. 《黃庭內景經·天中》:“天中之嶽精謹修, 雲宅既淸玉帝遊.” 梁丘子注:“天中之嶽, 謂鼻也. 一名天臺.” 參見“天中”.
[天中天】指佛. 天爲人所尊, 佛更爲天所尊, 故稱. 南朝梁蕭衍《遊鍾山大愛敬寺》詩:“正趣果上果, 歸依天中天.”
[天中節】端午節的別稱. 宋陳元靚《歲時廣記·趁天中》:“《提要錄》:‘五月五日, 乃符天數也, 午時爲天中節.’”《水滸傳》第一一○回:“正値五月五日天中節, 宋江敎宋淸大排筵席.” 蘇曼殊《與高天梅柳亞子書》:“天中節奉上一箋, 託哲子轉交, 想已塵淸鑑矣.”
[天水碧】淺靑色. 相傳南唐後主李煜的宮女染衣作淺碧色, 經露水濕染, 顏色更好, 故名. 五代無名氏《五國故事》卷上:“天水碧, 因煜之內人染碧, 夕露於中庭, 爲露所染, 其色特好, 遂名之.” 宋蔡絛《鐵圍山叢談》卷三:“昔江南李重光, 染帛多爲天水碧.” 元劉因《薔薇》詩:“色染女眞黃, 露凝天水碧.”
[天牛】鞘翅目昆蟲的一科. 常見的有兩種:一種身體較小, 黑色而有光澤, 翅上有白色星點, 叫星天牛;另一種身體較大, 黑褐色, 密生灰黃色絨毛, 叫褐天牛. 天牛的幼蟲蛀食玉米、高粱、甘蔗、苹果、桑、柳等植物的莖.
[天夭】1.天所傷害. 《詩·小雅·正月》:“民今之無祿, 天夭是椓.” 鄭玄箋:“民於今而無祿者, 天以薦瘥夭殺之.”2.亦作“天祅”. 古代所謂一種不祥的星象. 《史記·天官書》:“<太白>色白五芒, 出蚤爲月蝕, 晩爲天夭及彗星, 將發其國.”《漢書·天文志》作“天祅”.
[天父】1.謂天子. 《三國志·魏志·高柔傳》:“臣愚以爲宜除妖謗賞告之法, 以隆天父養物之仁.”《宋書·禮志一》:“夫崇三綱之始, 以定乾坤之儀, 安有天父之尊, 而稱臣下之命, 以納伉儷;安有臣下之卑, 而稱天父之名, 以行大禮.”2.尊稱父親. 3.太平天國以天父稱上帝.
[天分】1.天資;天賦.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賢媛》:“王江州夫人語謝遏曰:‘汝何以都不復進? 爲是塵務經心, 天分有限.’” 元辛文房《唐才子傳·胡曾》:“曾天分高爽, 意度不凡, 視人間富貴, 亦悠悠.”況周頤《蕙風詞話》卷一:“性靈關天分, 書卷關學力.” 魯迅《朝花夕拾·<狗·貓·鼠>》:“但這也許是限於天分之故罷, 假使它的身材比現在大十倍, 那就眞不知道它所取的是怎么一種態度.”2.猶天命. 《舊唐書·黃巢傳》:“唐帝知朕起義, 改元廣明, 以文字言之, 唐已無天分矣.”《敦煌變文集·捉季布變文》:“寡人若也無天分, 公然萬事不言論.”3.謂天定的名分. 《朱子語類》卷九五:“天分, 即天理也. 父安其父之分, 子安其子之分……則安得私?”
[天公】天. 以天擬人, 故稱. 《尙書大傳》卷五:“煙氛郊社, 不修山川, 不祝風雨, 不時霜雪, 不降責於天公.” 宋陸遊《殘雨》詩:“五更殘雨滴簷頭, 探借天公一月秋.”《兒女英雄傳》第十三回:“這都是天公默佑我們, 闔家都該辦注名香達謝上蒼.” 郭小川《昆侖行》:“只有寂寞的天公呵, 肯與昆侖山作伴.”
[天公玉戲】稱下雪. 宋陶穀《淸異錄·天文》:“比丘淸傳, 與一客同入湖南, 客曰:‘凡雪, 仙人亦重之, 號天公玉戲.’”
[天公主】原爲古代西北各族對唐公主之稱, 后回鶻等族亦以之稱可汗之妻. 《新五代史·四夷附錄三》:“其可汗常居樓, 妻號天公主.” 王國維《於闐公主供養地藏菩薩畫像跋》:“天公主者, 本外國稱唐公主之詞. 《五代史》謂回鶻可汗之妻號天公主. 蓋回鶻盛時, 每娶唐公主爲可敦, 後雖不娶於唐, 猶號其可敦爲天公主.”
[天公地道】形容極公平合理. 引申爲理所當然. 《東歐女豪傑》第三回:“如今人人的腦袋裏頭既都有了一個社會平等、政治自由, 是個天公地道的思想.” 曹禺《北京人》第三幕:“表妹妹嫁表哥, 親上加親, 這也是天公地道, 到處都有的事.”沙汀《呼嚎》:“這是天公地道的事:打日本每個人都該去, 打平了就回來!”
[天公絮】喩云. 宋陶穀《淸異錄·天文》:“雲者, 山川之氣, 今秦隴村民稱爲天公絮.”
[天文】1.日月星辰等天體在宇宙間分布運行等現象. 古人把風、云、雨、露、霜、雪等地文現象也列入天文范圍. 《易·賁》:“觀乎天文, 以察時變.” 晉葛洪《抱朴子·博喩》:“山鳩知晴雨於將來, 不能明天文.”《隋書·經籍志三》:“天文者, 所以察星辰之變, 而參於政者也.”老舍《茶館》第二幕:“您這么有學問, 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2.天文學. 淸陳康祺《郞潛紀聞》卷一:“聘西人爲敎授, 凡中國搢紳至齊民家聰穎子弟均許投牒赴館, 學習天文、句股、造船、製器諸法.”
[天文生】1.古代觀測天象、推算時日的官吏. 唐代司天台有天文生六十人. 明淸屬欽天監. 淸制, 食俸天文生, 滿、蒙古十六人, 漢軍八人, 漢二十四人. 食糧天文生, 漢五十六人. 2.舊指占卜吉凶、選擇日子、勘察風水的人. 《紅樓夢》第六三回:“目今天氣炎熱, 實不能相待, 遂目行主持, 命天文生擇了日期入殮.”
[天文院】宋代設置的天文觀測和硏究機構. 宋沈括《夢溪筆談·象數二》:“國朝置天文院於禁中, 設漏刻、觀天臺、銅渾儀, 皆如司天監, 與司天監互相檢察.”
[天文望遠鏡】用來觀測天體的望遠鏡, 一般分爲三種類型:用透鏡做物鏡的叫折射望遠鏡, 用反射鏡做物鏡的叫反射望遠鏡, 既用透鏡又用反射鏡的叫雙射望遠鏡.
[天文單位】天文學中量度距離的一種單位, 即以地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作爲一個量度單位. 太陽系內的天體多用這個單位. 1天文單位等於149597892公里.
[天文臺】從事天文觀測和硏究的機構. 爲了減少地球大氣的干擾, 多建造在山上. 天文台中有各種類型的天文望遠鏡, 用以觀測天體. 利用觀測的結果, 編制各種星表和曆書, 進行授時工作, 幷對天體的分布、運動、結構、物理特性、化學組成和演化等進行硏究.
[天文數字】天文學上用的數字極大, 通常在億以上, 因稱極大的數字爲天文數字.
[天文學】硏究天體、宇宙的結構和發展的科學, 包括天體的構造、性質和運行的規律等.
[天文館】普及天文知識的文化敎育機構. 其活動內容有利用天象儀放映人造星空, 進行有關天文知識的演講, 編譯通俗天文刊物等. 我國第一座天文館於1957年在北京建成.
[天文鐘】確定時刻的主要天文儀器之一, 一般是每秒擺動一次的擺鍾, 准確度遠比一般優良的時鍾爲高, 通常放在眞空的玻璃罩中, 裝在恒溫的地下室里.
[天方】原指伊斯蘭敎發源地麥加, 后泛指阿拉伯. 《明史·西域傳四·天方》:“天方, 古筠沖地, 一名天堂, 又曰默伽.”此指麥加. 淸劉智《天方典禮釋要解·例言》:“是書皆天方之語, 用漢譯成文.”此泛指阿拉伯.
[天方夜譚】即《一千零一夜》. 原爲阿拉伯古代民間故事集. 古稱阿拉伯國家爲天方國. 故名. 內容廣泛, 想象豊富, 富於神話色彩. 因以比喩虛誕夸飾的議論. 張潔《沉重的翅膀》十:“鄭子云的話在他看來是書呆子的囈語, 咬文嚼字、天方夜譚、理想主義.”
[天方敎】伊斯蘭敎在中國的舊稱. 明代稱阿拉伯爲天方, 伊斯蘭敎創於阿拉伯, 故名. 章炳麟《諸子學略說》:“彼耶穌敎、天方敎, 崇奉一尊.”
[天方國】指阿拉伯國家. 明費信《星槎勝覽後集》等載有天方國. 參見“天方”.
[天火】由雷電或物體自燃等自然原因引起的大火. 《左傳·宣公十六年》:“凡火, 人火曰火, 天火曰災.”《漢書·燕剌王劉旦傳》:“天火燒城門.” 唐玄奘《大唐西域記·缽伐多國》:“此大伽藍爲天火所燒, 摧殘荒圮.”《儒林外史》第二六回:“這個堂客是娶不得的! 若娶進門, 就要一把天火!” 李季《菊花石》詩:“共產黨領導建立了農協會, 山驚地動天火燒, 封建崽子都打倒.”
[天心】1.猶天意. 《書·咸有一德》:“克享天心, 受天明命.”《漢書·杜周傳》:“宜修孝文時政, 示以儉約寬和, 順天心, 說民意, 年歲宜應.”《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八:“至於因此一事, 那趙大久無對證的人命, 一幷發覺, 越見得天心巧處.”2.君主的心意. 唐郭湜《高力士傳》:“頃緣風疾所侵, 遂使言辭舛謬, 今所塵黷, 不稱天心, 合當萬死.” 宋梅堯臣《王龍圖知江陵》詩:“捧詔出荊州, 天心寄遠憂.”3.本性, 本心. 《文子·上禮》:“聖人初作樂也, 以歸神杜淫, 反其天心.” 元張宇《感懷》詩:“世路羊腸劇險艱, 天心應厭著儒冠.”4.天空中央. 唐李白《臨江王節士歌》:“白日當天心, 照之可以事明主.”《三國演義》第四五回:“至晩點上燈火, 照得天心水面通紅.”膠東民歌《抗日五更》:“三呀三更里, 月兒掛天心.”
[天尺五】1.《辛氏三秦記》:“城南韋杜, 去天尺五.” 漢韋曲杜曲皆三輔地, 爲貴族豪門聚居地. 后遂以“天尺五”極言與宮廷相近. 宋方勺《泊宅編》卷六:“誰云天尺五, 親見玉皇來.”2.謂離天甚近. 極言其高. 宋周邦彦《鬢云鬆令·送傅國華奉使三韓》詞:“鷺飛遙, 天尺五.” 淸黃景仁《少年行》:“太白高高天尺五, 寶刀明月共輝光.”
[天末】天的盡頭. 指極遠的地方. 漢張衡《東京賦》:“眇天末以遠期, 規萬世而大摹.” 唐杜甫《天末懷李白》詩:“涼風起天末, 君子意如何?” 淸龔自珍《水調歌頭·寄徐二義尊大梁》詞:“故人天末不見, 使我思華年.” 葉聖陶《夜》:“狗吠聲同汽車的嗚嗚聲遠得幾乎渺茫, 好象在天末的那邊.”
[天打雷劈】謂受天罰. 多用於發誓或詛咒. 《紅樓夢》第十二回:“我在嫂子面前, 若有一句謊話, 天打雷劈!”
[天巧】不假雕飾, 自然工巧. 唐韓愈《答孟郊》詩:“規模背時利, 文字覷天巧.” 宋張世南《遊宦紀聞》卷四:“周遭有十奇, 如石門、水簾、瀑布、石燈、石鍾罄、觀音影之類, 皆自然天巧.” 淸李漁《閑情偶寄·居室·窗欄》:“必取整木一段, 分中鋸開, 以有鋸路者著墻, 天然未斫者向內, 則天巧人工, 俱有所用之矣.”
[天正】1.周曆建子, 以農曆十一月即冬至所在之月爲歲首, 古人以爲得天之正, 故稱. 《漢書·律曆志上》:“其於三正也, 黃鍾子爲天正.”《後漢書·陳寵傳》“三微成著, 以通三統” 李賢注引《三禮義宗》:“三微, 三正也……故周以天正爲歲, 色尙赤, 夜半爲朔.”2.指冬至. 宋沈括《夢溪筆談·象數一》:“熙寧十年, 天正元用午時, 新曆改用子時;閏十二月改爲閏正月, 四夷朝貢者用舊曆, 比來款塞衆論, 謂氣至無顯驗可據, 因此以搖新曆. 事下有司考定. 凡立冬晷景, 與立春之景相若者也, 今二景短長不同, 則知天正之氣偏也.”
[天正節】道敎定二月一日爲天正節. 明謝肇淛《五雜俎·天部二》:“按道經, 以二月一日爲天正節.”
[天功】1.謂天的職任. 《書·舜典》:“帝曰:‘咨! 汝二十有二人, 欽哉, 惟時亮天功.’” 蔡沈集傳:“使之各敬其職, 以相天事也.” 參見“天工”. 2.天的功績. 《左傳·僖公二十四年》:“竊人之財, 猶謂之盜, 況貪天之功以爲己力乎?”3.古以帝王爲天子, 因用以稱頌帝王的功業. 南朝梁任昉《爲范尙書讓吏部封侯第一表》:“締構草昧, 敢叨天功.”4.自然的功績. 《荀子·天論》:“天職既立, 天功既成, 形具而神生.”5.指天時的作用. 《韓非子·難二》:“人事、天功二物者皆入多, 非山林澤谷之利也.”6.謂自然形成的工巧. 唐沈佺期《過蜀龍門》詩:“龍門非禹鑿, 詭怪乃天功.” 淸黃遵憲《以蓮菊桃雜供一甁作歌》:“即今種花術益工, 移枝接葉爭天功.” 參見“天工”.
[天可汗】唐代西北各族君長對唐太宗的尊稱. 我國古代西北各族君長稱可汗, 爲對太宗表示擁戴. 故尊之爲“天可汗”. 唐王朝給西北各族君長的璽書對太宗亦沿用此稱. 唐柳宗元《唐鐃歌鼓吹曲·高昌》:“文皇南面坐, 夷狄千群趨. 咸稱天子神, 往古不得俱. 獻號天可汗, 以覆我國都.” 宋王溥《唐會要·雜錄》:“貞觀四年, 諸蕃君長詣闕, 請太宗爲天可汗. 乃下制, 令後璽書賜西域北荒之君長, 皆稱皇帝天可汗.” 后亦爲西北各族對中國皇帝的尊稱. 《新唐書·郭子儀傳》:“<口紇>驚曰:‘令公存乎? 懷恩言天可汗棄天下, 令公即世, 中國無主, 故我從以來. 公今存, 天可汗存乎?’” 淸昭槤《嘯亭雜錄·都爾伯特》:“策淩卒時, 諄諄告其長史曰:‘天可汗之恩, 萬世不可負也.’”
[天可憐見】猶言上天保佑. 《水滸傳》第二二回:“如今我和兄弟兩個, 且去逃難. 天可憐見, 若遇寬恩大赦, 那時回來父子相見, 安家樂業.”《儒林外史》第九回:“不瞞老爺說, 我是老了, 不中用了, 怎得天可憐見, 讓他們孩子們再過幾年洪武爺的日子就好了!”《儒林外史》第三八回:“我是過路的人, 天可憐見, 得保全了性命.”
[天平】1.衡器. 杠杆兩頭懸以盤, 一盤置所稱物, 一盤置砝碼, 以稱物體. 現代天平靈敏度甚高, 多用於實驗室等. 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一折:“拿來上天平彈著, 少少少, 你這銀子則十四兩.”《儒林外史》第三二回:“而今這銀子在這裏, 拿天平來請少爺當面兌.”2.泛指衡量的標准、尺度. 艾靑《<艾靑詩選>自序》:“人人心中都有一架衡量語言的天平.”
[天平山】山名. 在江蘇蘇州市西, 位於靈岩山、支硎山之間. 山高頂平, 多林木泉石, 有一線天、白雲泉、高義園、望湖台等名勝. 唐白居易《白雲泉》詩:“天平山上白雲泉, 雲自無心水自閑.”
[天平地成】1.謂禹治水成功, 地正其勢, 天循其時. 語出《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夏書》曰‘地平天成’, 稱也.” 杜預注:“《夏書》, 逸書. 地平其化, 天成其施, 上下相稱爲宜.”《孔子家語·五帝德》:“<舜>命二十二臣, 率堯舊職, 躬己而已, 天平地成, 巡守四海.”2.謂萬事安排妥當, 天下太平. 南朝陳徐陵《勸進元帝表》:“其文昭武穆, 跗萼也如彼;天平地成, 功業也如此.”
[天目山】山名. 在浙江臨安縣境內. 分東西兩支:東支名東天目山, 西支名西天目山. 《元和郡縣圖志》卷二五:“天目山……有兩峰, 峰頂各一池, 左右相對, 故曰天目.”多奇峰、竹林, 爲浙西名勝地. 最高峰爲龍王山, 高1587米, 在西天目山. 道敎謂爲“三十六小洞天”之一, 名“天蓋滌玄天”. 見《雲笈七籤》卷二七.
[天甲經】1.指天文曆算、陰陽五行之類的書. 明無名氏《龐掠四郡》第二折:“爲上將者, 揮劍成河, 撒豆成兵, 上知天甲經, 下曉人和論, 此乃爲上將也.”2.喩謊言. 元秦簡夫《東堂老》第二折:“你念的是賺殺人的天甲經.”
[天申節】南宋以高宗的生辰(農曆五月二十一日)爲“天申節”. 宋葉適《崇國趙公行狀》:“州以天申節銀絹抑配於民, 民甚苦之. 公始用庫錢抑其配.” 宋周密《武林舊事·乾淳奉親》:“淳熙三年五月二十一日天申聖節……車駕率皇后、太子、太子妃、文武百僚幷詣宮上壽. 車駕至小次降輦, 太上遣本宮提舉傳旨減拜行禮.”《宋史·高宗紀一》:“<建炎元年五月>乙未, 以生辰爲天申節.”
[天田】1.帝王之籍田. 《文選·張衡<東京賦>》:“躬三推於天田, 脩帝籍之千畝.” 呂延濟注:“天田, 天子之籍田.” 唐李白《明堂賦》:“帝躬乎天田, 后親於郊桑.” 宋楊萬里《題瘦牛嶺》詩:“胡不去作帝籍牛, 天田春風牽黎耜.” 參見“籍田”、“籍禮”. 2.古時西北邊塞用作偵察敵人出入蹤跡的沙田. 《漢書·晁錯傳》“爲中周虎落”顏師古注引三國魏蘇林曰:“作虎落於塞要下, 以沙布其表, 旦視其跡, 以知匈奴來入, 一名天田.”3.星名. 《星經》卷下:“天田九星在牛東南, 主畿內田苗之職.”《史記·封禪書》“其令郡國縣立靈星祠”裴駰集解引三國魏張晏曰:“龍星左角曰天田, 則農祥也, 晨見而祭.”
[天兄】洪秀全模仿基督敎形式創立拜上帝會, 稱上帝爲天父, 自謂與耶穌同爲上帝之子, 因稱耶穌爲天兄.
[天囚】1.獲罪於天的囚犯. 《漢書·王莽傳下》:“莽召問群臣擒賊方略, 皆曰:‘此天囚行屍, 命在漏刻.’”2.比喩受拘囿、束縛. 唐盧仝《常州孟諫議座上聞韓員外職方貶國子博士有感》詩之五:“功名生地獄, 禮敎死天囚.” 傅尃《感秋八首用夜飲聯句韻寄亞子梨里》詩之五:“自有情懷誰遣得, 悔將身世作天囚.”3.春秋時王室衰微, 公羊家以周王爲天囚, 后用以貶稱帝王. 漢何休《春秋公羊傳序》“以無爲有” 唐徐彦疏:“解云:《公羊經傳》本無以周王爲天囚之義, 而公羊說及莊顔之徒以周王爲天囚, 故曰以無爲有也.” 唐元結《閔荒詩》:“天囚正凶忍, 爲我萬姓讎.” 章炳麟《駁康有爲論革命書》:“夫戴此失地之天囚, 以爲漢族之元首, 是何異取罪人於囹圄而奉之爲大君也!”
[天生】1.天然生成. 《韓非子·解老》:“夫能自全也而盡隨於萬物之理者, 必有在天生. 天生也者, 生心也.” 唐白居易《長恨歌》:“天生麗質難自棄, 一朝選在君王側.”《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鎮雷峰塔》:“煩小乙官人尋一個媒證, 與你共成百年姻眷, 不枉天生一對, 却不是好!”2.猶言命定. 《兒女英雄傳》第一回:“但是功名遲早自有一定, 天生應吃的苦也要吃的.”
[天生子】指私生子. 嚴㚆《原強》:“瑞典禁貧民嫁娶不以時, 而所謂天生子者滿街.”
[天生天化】天然生就. 《水滸傳》第二五回:“這條計用著件東西, 別人家裏都沒, 天生天化大官人家裏却有.” 馬烽西戎《呂梁英雄傳》第一回:“硬把樺林山這座天生天化的東西, 霸成他自己的家產.”
[天生地設】猶天造地設. 《紅樓夢》第五七回:“看他二人, 恰是一對天生地設的夫妻.”《兒女英雄傳》第二六回:“姐姐細想, 這寳硯刀弓, 豈不是天生地設的兩樁紅定?”
[天生僊】稱進士考試及第一甲三人. 明彭時《彭文憲公筆記》:“翰林官惟第一甲三人即除授, 其餘進士選爲庶吉士……好事者因謂第一甲三人爲天生僊, 餘爲半路脩行僊.”
[天矢陰】矛神的異名. 《河圖緯·龍魚河圖》:“矛神, 名天矢陰.”
[天仗】1.天子的儀衛. 借指天子. 唐沈佺期《白蓮花亭侍宴應制》詩:“九日陪天仗, 三秋幸禁林.” 明沈鯨《雙珠記·與珠覓珠》:“楓陛新瞻天仗, 蘭臺入手風霜.”2.天子狩獵用的兵仗器械. 唐李白《大獵賦》:“乃使神兵出於九闕, 天仗羅於四野.”3.天杖, 佛所用器械. 仗, 同“杖”. 淸黃遵憲《錫蘭島臥佛》詩:“何不取天仗, 壓制群魔凶!”
[天仙】1.天上神仙. 晉葛洪《抱朴子·論仙》:“按《仙經》云, 上士舉形昇虛, 謂之天仙;中士遊於名山, 謂之地仙;下士先死後蛻, 謂之屍解仙.” 唐沈佺期《同工部李侍郞適訪司馬子微》詩:“紫微降天仙, 丹地投雲藻.”《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三回:“苟才這一樂, 登時就同成了天仙一般.”2.仙女. 多比喩美女. 南朝陳徐陵《<玉台新詠>序》:“畫出天仙, 閼氏覽而遙妒.”《水滸傳》第四二回:“宋江看那女童時, 但見:朱顔綠髮, 皓齒明眸. 飄飄不染塵埃, 耿耿天仙風韻.”
[天仙子】1.詞牌名. 來自西域, 本名《萬斯年》, 屬龜茲部舞曲, 后用爲詞牌. 因皇甫松詞有“懊惱天仙應有以”句, 取以爲名. 有單調、雙調兩體:單調三十四字, 有五仄韻、四仄韻、兩仄韻、三平韻、五平韻數種;雙調六十八字, 仄韻. 2.曲牌名. 南曲黃鍾宮、北曲雙調均有同名曲牌. 南曲有二:其一作引子, 字句格律與詞牌全闋同, 亦有只用前半闋者;另一用作過曲, 與詞牌全闋同. 北曲有《天仙令》, 入雙角只曲, 亦作《天仙子》, 與南曲異. 3.植物名. 又稱“莨菪”. 葉和種子可入藥.
[天仙果】果木名. 宋宋祁《天仙果贊序》:“樹高八九尺, 無花, 其葉似荔芰而小, 子如櫻桃, 纍纍綴枝間, 六七月熟, 味至甘.”
[天仙配】戲曲傳統劇目. 取材於民間傳說. 寫玉帝第七女向往人間, 私自下凡, 與長工董永結爲夫婦, 玉帝命天將把她追回天庭. 解放后黃梅戲對此進行整理加工, 攝成電影, 影響較大. 楚劇《百日緣》、婺劇《槐蔭樹》以及明傳奇《織錦記》都屬同一題材.
[天外】1.天之外. 極言高遠. 戰國楚宋玉《大言賦》:“方地爲車, 圓天爲蓋, 長劍耿耿倚天外.”2.謂極遠的地方. 唐岑參《送崔子還京》詩:“匹馬西從天外歸, 揚鞭只共鳥爭飛.” 戴望舒《示長女》詩:“然后, 緬想著天外的父親, 把疲倦的頭擱在小小的繡枕.”3.謂意想不到之處. 《後漢書·西域傳論》:“神跡詭怪, 則理絶人區;感驗明顯, 則事出天外.”
[天主】1.神名. 《史記·封禪書》:“八神:一曰天主, 祠天齊.” 司馬貞索隱:“謂主祠天.”2.佛經稱諸天之主爲天主. 3.天主敎徒稱上帝爲天主. 4.呵羅單國稱南朝宋帝爲天主. 《宋書·夷蠻傳·呵羅單國》:“揚州城無憂天主, 湣念群生, 安樂民人, 律儀淸淨, 慈心深廣, 正法治化, 共養三寶, 名稱遠至, 一切幷聞.”
[天主敎】也稱“羅馬公敎”或“加特力敎”. 基督敎的舊派, 與東正敎、新敎幷稱爲基督敎三大派別. 公元四世紀后, 由於羅馬帝國分裂, 基督敎東西兩部形成權勢對峙. 公元1054年, 以羅馬敎皇爲首的西部敎會自稱爲“公敎”, 即“天主敎”, 東部敎會亦自稱“正敎”, 兩派正式分裂. 中世紀時, 是西歐各國封建社會中占統治地位的宗敎. 十六世紀歐洲宗敎改革運動中產生反羅馬敎皇的新敎后, 在歐洲一部分國家喪失了統治地位. 該敎崇拜天主(即上帝)和耶穌基督, 幷尊馬利亞爲“聖母”. 主要分布於意、法、比、西、葡、匈、波、美及拉丁美洲各國. 元代傳入我國, 元亡中斷. 明代再次傳入.
[天主堂】天主敎的敎堂. 淸趙翼《觀西洋樂器》詩:“引登天主堂, 有象繪素壁.” 淸黃遵憲《寄女》詩之三:“寶塔高十層, 巍峨天主堂.”
[天主國】指意大利. 明謝肇淛《五雜俎·地部二》:“又有天主國, 更在佛國之西, 其人通文理, 儒雅與中國無別. 有琍瑪竇者, 自其國來, 經佛國而東, 四年方至廣東界.”
[天市】星名. 《史記·天官書》:“東北曲十二星曰旗. 旗中四星曰天市.” 張守節正義:“天市二十三星, 在房、心東北, 主國市聚交易之所, 一曰天旗. 明則市吏急, 商人無利;忽然不明, 反是. 市中星衆則歲實, 稀則歲虛. 熒惑犯, 戮不忠之臣. 彗星出, 當徙市易都. 客星入, 兵大起;出之, 有貴喪也.”
[天半】猶言半空中. 《藝文類聚》卷三九引南朝梁王僧孺《侍宴》詩:“蔓草亘巖垂, 高枝起天半.” 明謝肇淛《五雜俎·地部二》:“惟有匡廬, 數百里外望之, 天半若芙蓉焉.” 魯迅《故事新編·鑄劍》:“那白氣到天半便變成白雲, 罩住了這處所.”
[天民】1.指賢者. 因其明乎天理, 適乎天性, 故稱. 《莊子·庚桑楚》:“人之所舍, 謂之天民;天之所助, 謂之天子.”《孟子·盡心上》:“有天民者, 達可行於天下而後行之者也.” 宋陳師道《理究》:“賢而在下謂之天民, 賢而在上謂之天吏.” 明方孝孺《林泉讀書齋銘》:“匪學奚知, 匪行奚臻, 主敬立誠, 卓爲天民.”2.指人民;普通人. 《禮記·王制》:“少而無父者謂之孤, 老而無子者謂之獨, 老而無妻者謂之矜, 老而無夫者謂之寡, 此四者天民之窮而無告者也.”《墨子·非攻下》:“夫取天之人, 以攻天邑, 此刺殺天民.” 淸魏源《長沙秋懷》詩之四:“我本赤子一, 天民天自育.”
[天台】山名. 唐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天台四萬八千丈, 對此欲倒東南傾.” 明楊珽《龍膏記·邂逅》:“聽言詞有意相憐, 怕重來天台路遠.”詳“天台山”.
[天台山】1.山名. 在浙江天台縣北. 南朝梁陶弘景《眞誥》:“<山>當斗牛之分, 上應台宿, 故名天台.” 晉支遁《天台山銘》序:“剡縣東南有天台山.”2.山勢從東北向西南延伸, 由赤城、瀑布、佛隴、香爐、華頂、桐柏諸山組成. 主峰華頂海拔1133米, 多懸崖、峭壁、飛瀑等名勝. 爲甬江、曹娥江和靈江的分水嶺. 道敎曾以天台爲南嶽衡山之佐理, 佛敎天台宗亦發源於此. 相傳漢劉晨、阮肇入此山采藥遇仙.
[天台女】謂仙女. 相傳東漢劉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藥, 遇二女, 留住半年回家, 子孫已曆七世, 乃知二女爲仙女. 事見《太平御覽》卷四一引南朝宋劉義慶《幽明錄》及《太平廣記》卷六一引《神仙記》. 南唐李煜《菩薩蠻》詞:“蓬萊院閉天台女, 畫堂晝寢人無語.”《白雪遺音·馬頭調·古人名之一》:“天台女, 巧計失迷書生路.”
[天台宗】中國佛敎派別之一. 北齊慧文禪師悟印度龍樹《中觀論》的宗旨, 以授南嶽慧思, 傳於隋智顗. 知顗依據《法華經》, 著作《法華玄義》、《摩訶止觀》、《法華文句》, 建立空、假、中三諦圓融幷止觀雙運的修行方法, 遂創此宗. 智顗常住天台山, 故名. 又因以《法華經》爲主要的敎義根據, 亦稱法華宗. 天台宗盛行於唐, 衰於五代, 至宋㚆興. 因爭論智顗《金光明經玄義》的眞偽等問題, 分爲山家、山外兩派. 山外派受他宗影響, 被斥爲不純, 不久衰微. 九世紀初, 日僧最澄入唐學習天台敎義, 傳入日本. 十一世紀末, 朝鮮僧義天入宋學習天台敎義, 傳入朝鮮.
[天式】自然法式, 自然規律. 《楚辭·天問》:“天式縱橫, 陽離爰死.” 王逸注:“式, 法也.” 王夫之通釋:“天式縱橫者, 言造化生物之定式.”
[天刑】1.上天的法則. 《國語·周語下》:“上非天刑, 下非地德, 中非民則……而作之者, 必不節矣.”《國語·魯語下》:“少采夕月, 與大史、司載糾虔天刑.” 韋昭注:“刑, 法也.” 晉袁宏《後漢紀·獻帝紀五》:“君糾逖天刑, 章厥有罪, 犯關干紀, 莫匪誅殛.” 唐李白《望鸚鵡洲懷禰衡》詩:“才高竟何施, 寡識冒天刑;至今芳洲上, 蘭蕙不忍生.”2.天降的刑罰. 唐韓愈《答劉秀才論史書》:“夫爲史者, 不有人禍, 則有天刑.” 宋范成大《采菱戶》詩:“采菱辛苦似天刑, 刺手朱殷鬼質靑.”《老殘遊記》第十一回:“說無神則無陰譴, 無天刑, 一切違背天理的事都可以做得.”3.特指宮刑. 古以宦者星與宦官對應, 故稱. 《後漢書·襄楷傳》:“今黃門常侍, 天刑之人, 陛下愛待, 兼信常寵, 係嗣未兆, 豈不爲此? 天官宦者星不在紫宮而在天市, 明當給使主市里也. 今乃反處常伯之位, 實非天意.”
[天老】相傳爲黃帝輔臣. 《韓詩外傳》卷八:“<黃帝>乃召天老而問之曰:‘鳳象何如?’”《後漢書·張衡傳》:“方將師天老而友地典, 與之乎高睨而大談.” 李賢注:“《帝王紀》曰:‘黃帝以風后配上台, 天老配中台, 五聖配下台, 謂之三公.’” 后因以指宰相重臣. 唐杜甫《奉留贈集賢院崔於二學士》詩:“天老書題目, 春官驗討論.”
[天老地荒】見“天荒地老”.
[天老兒】一種先天性發育異常的人, 由於體內色素缺乏, 全身毛發生來就呈白色或淡黃色, 皮膚呈白色或淡紅色, 眼睛怕見較強的光.
[天老爺】迷信的人認爲天主宰一切, 故俗呼天爲天老爺. 洪深《香稻米》第一幕:“磚頭也有翻身日, 天老爺給我們一個大豊年, 是要給我們鄕下人揚揚眉吐吐氣了!”
[天地】1.天和地. 指自然界或社會. 《荀子·天論》:“星隊木鳴, 國人皆恐……是天地之變、陰陽之化, 物之罕至者也.”《莊子·天地》:“天地雖大, 其化均也.”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原道》:“文之爲德也大矣, 與天地幷生者何哉!” 唐柳宗元《封建論》:“天地果無初乎? 吾不得而知之也.” 淸吳偉業《避亂》詩之一:“歸去已亂離, 始憂天地小.” 魯迅《華蓋集續編·馬上日記》:“我本來每天寫日記是寫給自己看的;大約天地間寫著這種日記的人們很不少.”2.猶天下. 《文選·張衡<南都賦>》:“方今天地之睢剌, 帝亂其政, 豺虎肆虐, 眞人革命之秋也.” 李善注:“天地, 猶天下也.” 元辛文房《唐才子傳·韋楚老》:“陳勝城中鼓三下, 秦家天地如崩瓦.”3.指天地神靈. 《金甁梅詞話》第三五回:“一年打個醮, 答報答報天地就是了.”《紅樓夢》第六九回:“<鳳姐>於是天地前燒香禮拜, 自己通誠禱告.”4.猶境界, 境地. 唐李白《山中問答》詩:“桃花流水窅然去, 別有天地非人間.” 淸魏源《太室北溪石淙谷序》:“自此出峽, 曠然禾疇, 與峽中各一天地.”老舍《駱駝祥子》十四:“劉四爺更沒想到事情會弄到這步天地.”
[天地主】指皇帝. 《魏書·皇后傳·宣武帝靈皇后胡氏》:“賢女有大貴之表, 方爲天地母, 生天地主.”
[天地母】指皇帝之母. 《魏書·皇后傳·宣武帝靈皇后胡氏》:“賢女有大貴之表, 方爲天地母, 生天地主.”
[天地折】猶言天誅地滅. 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五:“不是我佯呆, 待有一句兒虛脾天地折.”
[天地良心】表示誠實無欺的誓語. 曹禺《日出》第二幕:“[黃省三]:天地良心, 我沒有, 您可以問庶務劉去.” 周而㚆《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五:“湯富海急得臉發紅說:‘我在家量的是五石, 天地良心, 五石, 一點兒不少.’”
[天地君親師】君, 皇上;親, 雙親. 舊時敎育子弟, 供一木牌, 上寫此五字, 表示此五者依次爲人生最須尊崇、服從者. 吳虞《讀荀子書後》:“其《禮論篇》曰:‘禮有三本:天地者, 生之本也;先祖者, 類之本也;君師者, 治之本也……’此實吾國‘天地君親師’五字牌之所由立.” 魯迅《且介亭雜文末編·我的第一個師父》:“我家的正屋的中央, 供著一塊牌位, 用金字寫著必須絕對尊敬和服從的五位:‘天地君親師’.”
[天地長久】見“天長地久”.
[天地根】謂天地萬物的根源. 《老子》:“玄牝之門, 是謂天地根.”
[天地桌】拜祭天地時陳設香燭、供品的桌子. 淸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天地桌》:“每屆除夕, 列長案於中庭, 供以百分. 百分者, 乃諸天神聖之全圖也. 百分之前, 陳設蜜供一層, 蘋果、乾果、饅頭、素菜、年糕各一層, 謂之全供. 供上籤以通草八仙及石榴、元寳等, 謂之供佛花. 及接神時, 將百分焚化, 接遞燒香, 至燈節而止, 謂之天地桌.”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二部二三:“小喇叭又吹起來, 拜天地了. 咱到天地桌邊, 偸眼瞅瞅.”
[天地剖判】猶言開天辟地.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稱引天地剖判以來, 五德轉移, 治各有宜.”《漢書·陸賈傳》:“自天地剖判, 未始有也.”
[天地會】淸代民間秘密結社之一. 因“拜天爲父, 拜地爲母”, 故名天地會. 又稱“三點會”、“三合會”. 以“反淸㚆明”爲宗旨, 因明太祖年號洪武, 故對內稱“洪門”. 其支派有小刀會、紅錢會、哥老會等名稱. 相傳創立於1674年(康熙十三年), 從福建、台灣沿海地區逐步擴大到長江流域各省及兩廣地區. 會員成分有農民、手工業工人、城鄕勞動者和遊民. 1786年(乾隆五十一年)曾有林爽文起義. 鴉片戰爭后, 在湖北、湖南、廣西、廣東多次發動武裝起義. 太平天國金田起義后, 各地天地會首領陳開、李文茂、黃德美、黃位、林俊、劉麗川、朱洪英、胡有祿、朱九濤等先后在各地起義. 辛亥革命時期, 它在有些地區的派系曾受同盟會領導, 參加過各次起義.
[天地誅滅】猶天誅地滅. 比喩爲天地所不容. 《水滸傳》第十五回:“我等六人中, 但有私意者, 天地誅滅.”《水滸傳》第四四回:“石秀道:‘丈丈, 禮當. 且收過了這本明白帳目. 若上面有半點私心, 天地誅滅.’”亦作“天地誅戮”. 《水滸傳》第八十回:“若有瞞昧, 天地誅戮.” 參見“天誅地滅”.
[天地誅戮】見“天地誅滅”.
[天地頭】書頁上下兩端的空白處, 上邊叫天頭, 下邊叫地頭. 魯迅《華蓋集·忽然想到二》:“較好的中國書和西洋書, 每本前后總有一兩張空白的副頁, 上下的天地頭也很寬.” 夏丏尊葉聖陶《文心》十六:“北平某機關里用過一個高中畢業生的書記, 敎他謄寫一件公函, 他便不留天地頭, 不空出行間的空白, 把大大小小的字鋪滿了三張信箋.”
[天耳】1.佛敎謂色界諸天人之耳, 能聞六道眾生之言語及一切聲響. 《俱舍論記》第二七:“天眼、天耳, 是所依根.”2.謂未受壅蔽、保持本性的天然之耳. 明李贄《追述潘見泉先生往會因由付其兒參將》:“惜哉猶有酸氣, 則以一種道學之習漸塞其天耳, 然時時露出本色, 則以其天者全也.”
[天耳通】佛敎語. 又稱“天耳智證通”. 六通之一. 以與天耳相應之智慧, 證知一切之聲境而通達無礙者. 參見“天耳”.
[天吏】1.天子的官吏. 《書·胤征》:“天吏逸德, 烈於猛火.” 孔傳:“天王之吏爲過惡之德, 其傷害天下甚於火之害玉.”2.奉天命治民的人. 《孟子·公孫丑上》:“無敵於天下者, 天吏也.” 趙岐注:“天吏者, 天使之也. 爲政當爲天所使, 誅伐無道, 故謂之天吏也.” 唐皮日休《手箴》:“身高道端, 毫直國史. 敬之戒之, 俟爲天吏.” 宋陳師道《理究》:“賢而在下, 謂之天民;賢而在上, 謂之天吏. 孟子所謂天之降大任者也.”
[天有不測風雲】比喩災禍難以預料. 元無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天有不測風雲, 人有旦夕禍福. 那小廝恰纔無病, 怎生下在牢裏便有病?” 魯迅《彷徨·祝福》:“這實在是叫作‘天有不測風云’, 她的男人是堅實人, 誰知道年紀靑靑, 就會斷送在傷寒上?”
[天匠】天工神匠. 唐楊炯《梓州惠義寺重閣銘》:“上穹隆兮下磅礴, 紛被嚴兮騈交錯. 嚴色相兮沖寂寞, 誰所爲兮天匠作.” 宋歐陽修《依韻和聖兪見寄》:“天匠染靑紅, 花腰呈裊娜.” 明袁宏道《南岩望絕頂及五龍諸宮有述》詩:“珠題簸絶壁, 人巧依天匠.”
[天成】1.謂合於自然. 《莊子·寓言》:“顔成子遊謂東郭子綦曰:‘自吾聞子之言, 一年而野, 二年而從……七年而天成.’” 郭象注:“無所復爲.”成玄英疏:“合自然成.”2.不假人工, 自然而成. 《宋書·謝靈運傳論》:“至於高言妙句, 音韻天成, 皆暗與理合, 匪由思至.” 唐韓愈《上襄陽於相公書》:“閣下負超卓之奇材, 蓄雄剛之俊德, 渾然天成, 無有畔岸.” 宋曾鞏《墨池記》:“羲之之書晩乃善, 則其所能, 蓋亦以精力自致者, 非天成也.” 沈宗畸《題居庸秋望圖》詩:“天成隘阻設雄關, 九塞古稱茲獨壯.”
[天成地平】比喩萬事安排妥帖, 天下太平. 《屍子》卷上:“正名去僞, 事成若化. 苟解正名, 天成地平.” 唐楊炯《唐上騎都尉高君神道碑》:“家給人足, 天成地平.” 參見“天平地成”.
[天至】出於天性, 天生而成. 《後漢書·皇后紀上·明德馬皇后》:“<肅宗>孝性淳篤, 恩性天至, 母子慈愛, 始終無纖介之間.”《梁書·昭明太子統傳》:“太子孝謹天至, 每入朝, 未五更便守城門開.” 宋陶穀《淸異錄·君子》:“范陽竇禹鈞生五子, 儀等友愛天至.”
[天光】1.自然的智慧之光. 《莊子·庚桑楚》:“宇泰定者, 發乎天光.”成玄英疏:“其發心照物, 由乎自然之智光.” 漢董仲舒《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質文》:“至湯, 體長專小……性長於天光, 質易純仁.” 宋黃庭堅《次韻文潛同遊王舍人園》:“身閑閱世故, 宇靜發天光.”2.日光;天空的光輝. 《左傳·莊公二十二年》:“有山之材, 而照之以天光, 於是乎居土上, 故曰‘觀國之光, 利用賓於王’.” 唐李白《獄中上崔相渙》詩:“羽翼三元聖, 發輝兩太陽. 應念覆盆下, 雪泣拜天光.” 淸黃鷟來《雨晴遊弘濟寺訪蒲庵和尙》詩:“谷口噏天光, 雙樹如拱揖.”《兒女英雄傳》第七回:“我們且離了這個地方, 外面見見天光, 可好不好?”3.指白晝. 《老殘遊記續集遺稿》第一回:“來回九十里, 現在天光又短, 一霎就黑天, 還是早點走罷!”4.喩君主. 宋王禹偁《謝加朝請大夫表》:“年鬢漸高, 郡封甚僻……未知何日, 再覩天光.” 宋蘇舜欽《答杜公書》:“況今主上好諫樂善, 丈人日對天光, 故未可與彼同年而語.” 明張居正《謝召見疏》:“特御內臺, 宣臣入見, 得以密邇天光, 親聆溫奬.”5.猶天色. 南朝梁江淹《詣建平王上書》:“天光沈陰, 左右無色.” 唐李白《愁陽春賦》:“天光靑而妍和, 海氣綠而芳新.” 明邵璨《香囊記·郵亭》:“天光暝了, 看林間宿鳥歸巢, 長亭渺渺路迢迢, 煩借宿過今宵.”6.晨光. 明無名氏《贈書記·旅病托棲》:“東方漸漸天光動, 好敎人私心驚恐.”7.謂天亮. 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國·行軍總要》:“如有緊急事件天光要行兵, 其時欲造飯食……亦要鳴鑼爲號.”冰心《寄小讀者》二八:“而東方天際的明霞, 又報我以天光的消息.”8.謂天氣. 明馮夢龍《掛枝兒·阻雨》:“早知是這樣的天光也, 不如不約他來了.” 淸李漁《凰求鳳·貼招》:“炎熱天光, 不宜飲酒.”
[天吃星】對好吃的人的戲稱. 彭瑞高《賊船》:“天吃星, 你吃到死也吃不胖.”
[天年】1.自然的壽數. 《莊子·山木》:“此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史記·刺客列傳》:“老母今以天年終, 政將爲知己者用.” 唐柳宗元《行路難》詩之一:“啾啾飲食滴與粒, 生死亦足終天年.”《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六:“令堂天年有限, 過傷無益, 且自節哀.” 秦牧《江湖捉鱉人》:“人如果不把鱉吃掉, 而讓它頤養天年的話, 這家伙還可以大到好幾十斤呢!”2.謂年運. 參見“天年不齊”. 3.猶年頭. 洪靈菲《在洪流中》:“現在的天年是‘剝削人口’的天年呀.”
[天年不遂】謂未享天年. 《後漢書·安帝紀》:“豈意卒然顛沛, 天年不遂, 悲痛斷心.”《樂府詩集·相和歌辭十四·雁門太守行一》:“天年不遂, 早就奄昏.”
[天年不測】謂意外的死亡. 《儒林外史》第二五回:“立嗣承祧, 兩無異說, 如有天年不測, 各聽天命.”
[天年不齊】謂命運和流年不相配合, 以致運道不好. 《水滸傳》第八回:“張敎頭道:‘賢婿, 甚麽言語! 你是天年不齊, 遭了橫事.’”
[天牝】指海. 漢揚雄《太玄·飾》:“次五, 下言如水, 實以天牝.” 司馬光集注:“牝, 谷也. 天牝, 謂海也.”
[天廷】見“天庭”.
[天竹】1.常綠灌木. 羽狀㚆葉, 小葉披針形, 花小, 白色, 圓錐花序. 果實球形, 白色、淡紅色或紫色. 根、莖、果實均入藥, 根莖有淸熱、通經作用, 果實有止咳、平喘作用. 參見“南天竹”. 2.星名. 參見“天英”.
[天休】1.天賜福佑. 《書·湯誥》:“凡我造邦, 無以匪彛, 無即慆淫, 各守爾典, 以承天休.”《左傳·宣公三年》:“故民入川澤山林, 不逢不若. 螭魅罔兩, 莫能逢之. 用能協於上下, 以承天休.” 杜預注:“民無災害, 則上下和而受天祐.” 宋王禹偁《單州成武縣行宮上梁文》:“皇上俯從人欲, 上答天休.” 明方孝孺《雙桂軒銘》:“爾衍爾昭, 爾公爾侯, 復膺天休.”2.指天子的恩庥. 唐元稹《爲蕭相國謝太夫人國號誥身狀》:“恩光灼燿, 捧戴兢惶, 對揚天休, 無任戰越.”
[天后】1.唐高宗永徽六年廢王皇后, 立武宸妃(則天)爲后. 高宗稱天皇, 武后稱天后. 見《舊唐書·則天皇后紀》. 2.道敎神名. 唐陸龜蒙《入林屋洞》詩:“題之爲左神, 理之以天后.” 自注:“林屋洞爲左神幽虛之天, 即天后眞君之便闕.”3.即天妃. 海神名. 淸袁枚《新齊諧·天后》:“林遠峰曰:‘天后聖母, 余二十八世祖姑母也. 未字而化, 靈顯最著, 海洋舟中, 必虔奉之. 遇風濤不測, 呼之立應.’” 參見“天妃”.
[天行】1.天體的運行. 《易·乾》:“天行健, 君子以自強不息.” 孔穎達疏:“行者, 運動之稱……天行健者, 謂天體之行晝夜不息, 周而復始, 無時虧退.” 唐韓愈《重云李硯疾贈之》詩:“天行失其度, 陰氣來干陽. 重雲閉白日, 炎燠成寒涼.” 淸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二》:“夫天行不能無歲差, 況鬼神乎?”2.任自然而行. 《莊子·刻意》:“聖人之生也天行, 其死也物化.” 郭象注:“任自然而運動.”3.猶天命. 康有爲《大同書》甲部第二章:“談命運者僅付天行, 信因果者只嗟劫數.”4.指流行病.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廣知》:“船底苔, 療天行.” 元無名氏《凍蘇秦》第二折:“又誰知遇天行染了這場兒病疾, 險些兒連性命也不得回歸.”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七·千金藤》:“<千金藤主治>霍亂中惡、天行虛勞瘧瘴.”《古今小說·月明和尙度柳翠》:“柳宣敎感天行時疫病, 無旬日而故.”
[天行時氣】時疫, 流行病. 《淸平山堂話本·合同文字記》:“你母患腦疽瘡身死, 你父得天行時氣而亡.”《醫宗金鑑·刪補名醫方論三·二聖救苦丹》:“即四時不正之氣, 感而爲病者, 初不名疫也. 因病氣互相傳染, 老幼相似, 沿門闔境而共病之, 故曰天行時氣也.”
[天行症候】見“天行證候”.
[天行病】時疫. 唐張鷟《朝野僉載》卷六:“天寳中, 萬年主簿韓朝宗嘗追一人, 來遲, 決五下. 將過縣令, 令又決十下. 其人患天行病而卒.”
[天行證候】亦作“天行症候”.
謂時疫. 元無名氏《凍蘇秦》第一折:“小生蘇秦……染了一場天行證候, 不能進身.”《二刻拍案驚奇》卷三:“有個賃屋的, 一家四五口害了天行症候, 先死了一兩個後生.”
[天全】1.謂保全天性. 宋蘇軾《李行中秀才醉眠亭》詩之一:“已向閑中作地仙, 更於酒裏得天全.”2.謂天然渾成, 無斧鑿雕飾之跡. 金王若虛《滹南詩話》卷中:“<東坡>集中, 次韻者幾三分之一, 雖窮極伎巧, 傾動一時, 而害於天全多矣.” 明高啓《太湖石》詩:“又嗟此石何獻巧, 自召鑿取虧天全.”
[天合】1.指父子兄弟等血親關系. 宋蘇軾《哭王子立次兒子迨韻》之二:“恨子非天合, 猶能使我思.” 宋周密《齊東野語·義絕合離》:“獨謂父子天合, 夫婦人合.”2.猶言天作之合. 淸蔣士銓《第二碑·尋詩》:“阮生心折已久, 識面無由, 今得相逢, 莫非天合.”
[天旨】天子的旨意. 南朝梁劉孝標《辯命論》:“余謂士之窮通, 無非命也. 故謹述天旨, 因言其致云.”《南史·顏延之傳》:“末慮上聞, 內懷猜懼, 僞請東牧, 以卜天旨.” 宋洪邁《容齋三筆·蔡君謨書碑》:“曏者得侍陛下淸光, 時有天旨, 令寫御撰碑文、宮寺題牓.”
[天各一方】謂遠隔兩地, 各在一方. 語出漢蘇武《詩》之四:“良友遠別離, 各在天一方.” 淸沈㚆《浮生六記·閑情記趣》:“今則天各一方, 風流雲散.”
[天色】1.天空的顏色. 《書·禹貢》“禹錫玄圭, 告厥成功” 孔傳:“玄, 天色.” 唐岑參《與鄠縣群官泛渼陂》詩:“萬頃浸天色, 千尋窮地根.” 宋蘇軾《過萊州雪後望三山》詩:“雲光與天色, 直到三山回.”2.借指時間早晩. 淸李漁《風箏誤·囑鷂》:“如今天色尙早, 還有半日好放, 且去盡盡餘興了來.”茅盾《秋收》:“現在天色漸漸黑下來了, 老通寶家煙囪里開始冒白煙.” 周立波《山鄕巨變》上一:“天色不早了……少陪你了.”3.猶天氣. 宋楊萬里《過八尺遇雨》詩:“節裏無多好天色, 闌風長雨餞殘年.”《水滸傳》第七回:“智深道:‘天色熱!’叫道人綠槐樹下舖了蘆席.”《醒世恒言·馬當神風送滕王閣》:“至第三日學士邀勃同行, 俄然天色下雨, 復留海驛.”
[天衣】1.佛敎謂諸天人所著之衣.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一切菩薩行道劫數久近者, 譬如一里二里乃至十里石, 方廣亦然. 以天衣重三銖, 人中日月歲數, 三年一拂此石乃盡, 名一小劫.” 南朝陳徐陵《天台山徐則法師碑》:“夫海水揚塵, 幾千年而可見;天衣拂石, 幾萬年而應平.”2.泛指仙神所著之衣. 唐司空圖《云台三官堂文》:“塵蒙而廟貌全隳, 蘚駁而天衣半褫.” 許地山《綴網勞蛛·商人婦》:“阿丹浩挖被天魔阿紮賊來引誘, 吃了阿拉所禁的果子, 當時他們二人底天衣都化沒了.”3.帝王所著之衣. 《南齊書·輿服志》:“袞衣漢世出陳留襄邑所織. 宋末用繡及織成, 建武中, 明帝以織成重, 乃采畫爲之, 加飾金銀薄, 世亦謂爲天衣.” 唐杜甫《傷春》詩之三:“煙塵昏御道, 耆舊把天衣.” 明唐順之《喜峰口觀三衛貢馬》詩:“天衣沾蚪蟒, 國馬出駒駼.”4.喩指天空中飄浮的云. 元張可久《人月圓·會稽懷古》曲:“荷花十里, 淸風鑑水, 明月天衣.” 明王守仁《登泰山》詩:“長風吹海色, 飄颻送天衣.”
[天衣無縫】《太平廣記》卷六八引前蜀牛嶠《靈怪錄·郭翰》:“稍聞香氣漸濃, 翰甚怪之, 仰視空中, 見有人冉冉而下, 直至翰前, 乃一少女……徐視其衣幷無縫. 翰問之, 謂翰曰:‘天衣本非針綫爲也.’” 后因以“天衣無縫”喩詩文自然渾成, 或事物周密完美, 泯然無跡. 宋周密《浩然齋雅談》卷中:“對偶之佳者, 曰‘數點雨聲風約住, 一枝花影月移來’……數聯皆天衣無縫, 妙合自然.” 淸王士禛《池北偶談·談藝三·摘句圖》:“予讀施愚山侍讀五言詩……其章法之妙, 如天衣無縫.” 周而㚆《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二七:“潘信誠究竟是與眾不同, 這一番話說得多么天衣無縫, 又多么干淨利索.”
[天羊】藥名. 即雄黃. 宋葉廷珪《海錄碎事·百工》:“天羊, 雄黃也.”
[天江】1.星名. 《晉書·天文志上》:“天津九星, 橫河中, 一曰天漢, 一曰天江.” 宋范鎮《東齋記事》卷一:“嘉祐元年五月二十四日昏時, 二星相繼西流, 一出天江, 一出天市.”2.指天河. 唐李賀《上云樂》詩:“天江碎碎銀沙路, 嬴女機中斷煙素.” 曾謙甫注:“天江, 天河也.”
[天池】1.海. 《莊子·逍遙遊》:“南冥者, 天池也.”成玄英疏:“大海洪川原夫造化, 非人所作, 故曰天池也.” 南朝宋王韶之《殿前登歌》:“沔彼流水, 朝宗天池.” 唐韓愈《應科目時與人書》:“天池之濱, 大江之濆, 曰有怪物焉.”2.天上仙界之池. 唐韓愈《漫作》詩之一:“玄圃珠爲樹, 天池玉作砂.” 明李東陽《與李中舍應正同飲時暘邸》詩:“又如驟天馬, 霧鬣天池通.” 趙光榮《里湖紀遊》詩之四:“神物在天池, 煙雲與吞吐.”3.指山頂之池. 唐杜甫《天池》詩:“天池馬不到, 嵐壁鳥纔通.” 宋范仲淹《天池》詩:“嶽頂見天池, 神異安可度.”4.星名. 《晉書·天文志上》:“九坎間十星, 曰天池.”5.穴位名. 即承漿. 參見“承漿”.
[天宇】1.天空. 晉左思《魏都賦》:“傮響起, 疑震霆. 天宇駭, 地廬驚.” 唐劉禹錫《有僧言羅浮事》詩:“海黑天宇曠, 星辰來逼人.” 宋蔡絛《鐵圍山叢談》卷三:“東坡公昔與客遊金山, 適中秋夕, 天宇四垂, 一碧無際.” 明謝榛《四溟詩話》卷四:“詩乃模寫情景之具……當知神龍變化之妙:小則入乎微罅, 大則騰乎天宇.” 魯迅《野草·雪》:“在無邊的曠野上, 在凜冽的天宇下, 閃閃地旋轉升騰著的是雨的精魂.”2.京都. 南朝宋謝靈運《擬魏太子鄴中集詩·應瑒》:“晩節値衆賢, 會同庇天宇.”《宋書·傅亮傳》:“<傅亮>曰:‘伏聞恩旨, 賜擬東陽, 家貧忝祿, 私計爲幸, 但憑廕之願, 實結本心, 乞歸天宇, 不樂外出.’”太平天國黃從善《建天京於金陵論》:“統四海皆爲兄弟, 居天宇者宜盡天事之勤.”3.猶天下. 宋蘇軾《寄周安孺茶》詩:“大哉天宇內, 植物知幾族. 靈品獨標奇, 迥超凡草木.” 張志民《你與太行同高》詩:“爲什么這偌大的天宇, 竟容不下你一聲不平的呼喊?”
[天字一號】見“天字第一號”.
[天字第一號】舊時常用《千字文》文句的字來編排次序, “天”字是《千字文》首句“天地玄黃”的第一字, 因此“天字第一號”就是第一類中的第一號, 借指最大的, 第一等的. 《水滸傳》第二一回:“有那梁山泊晁蓋送與你的一百兩金子, 快把來與我, 我便饒你這一場天字第一號官司, 還你這招文袋裏的款狀.”《兒女英雄傳》第十六回:“這三件事件件依得, 便饒他天字第一號的這場羞辱!”老舍《四世同堂》三五:“我是天字第一號的老實人, 怕什么呢?”亦省作“天字一號”. 《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八:“日日僱了天字一號的大湖船, 擺了盛酒, 吹彈歌唱俱備, 攜了此妾下湖.”
[天安門】原爲明淸兩代皇城的正門. 在北京市區中心. 始建於明永樂十五年, 稱“承天門”. 淸順治八年重修, 改稱“天安門”. 在高大的朱紅城牆上開有五個拱形門, 城上有九開間的歇山式重簷城樓, 紅柱黃瓦. 前后各立華表一對. 門前有金水河, 跨河有漢白玉石橋五座. 橋前爲天安門廣場. 天安門城樓壯麗雄偉, 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它的莊嚴肅穆的圖形是我國國徽的主要組成部分. 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主席在此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天安門廣場】我國首都北京的中心廣場, 是政治集會和節日活動的重要場所. 位於北京市區中心、天安門南面. 廣場北端屹立著天安門, 中央矗立有人民英雄紀念碑, 碑南爲毛澤東紀念堂, 西側有人民大會堂, 東側有中國曆史博物館和中國革命博物館. 廣場上空飄揚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 布局嚴整, 氣魄宏偉.
[天妃】海神名. 亦稱天后. 《元史·祭祀志五》:“惟南海女神靈惠夫人, 至元中, 以護海運有奇應, 加封天妃神號……直沽、平江、周涇、泉、福、興化等處皆有廟.”其廟或曰天妃廟、天妃宮, 或曰天后宮.
[天形】1.天生的形態;天然的形體.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上》“太尉神姿高徹如瑤林瓊樹” 劉孝標注引《名士傳》:“夷甫天形奇特, 明秀若神.” 唐獨孤及《題思禪寺上方》詩:“山中有良藥, 吾欲隳天形.”2.指天體的形態. 《晉書·天文志上》:“天形南高而北下.”
[天戒】1.謂上天給予的儆戒. 《書·胤征》:“先王克謹天戒, 臣人克有常憲, 百官修輔, 厥后惟明明.”《後漢書·天文志上》:“言其時星辰之變, 表象之應, 以顯天戒, 明王事焉.” 明李東陽《求退錄》:“願陛下儆畏天戒, 矜恤民窮.”《明史·章懋傳》:“武宗立, 陳勤聖學、隆繼述、謹大婚、重詔令、敬天戒五事.”2.謂天性戒絕某些嗜好, 如飲酒等. 《三國演義》第十四回:“酒至曹豹面前, 豹曰:‘我從天戒, 不飲酒.’”
[天均】見“天鈞”.
[天志】1.天下之明法. 《墨子·天志上》:“我有天志, 譬若輪人之有規, 匠人之有矩;輪匠執其規矩以度天下之方員.”2.天的意志. 漢董仲舒《春秋繁露·楚莊王》:“故必徙居處、更稱號、改正朔、易服色者, 無他焉, 不敢不順天志而明自顯也.”
[天花】1.亦作“天華”. 佛敎語. 天界仙花. 《維摩經·觀眾生品》:“時維摩詰室有一天女……見諸大人聞所說法, 便現其身, 即以天華散諸菩薩大弟子上.” 南朝陳徐陵《麈尾銘》:“既落天花, 亦通神路.” 宋辛棄疾《江神子·聞蟬蛙戲作》詞:“病維摩, 意云何. 掃地燒香, 且看散天花.” 淸姚鼐《惠照寺見禹卿於此寫維摩詰經》詩:“鐘堂一飯成遺跡, 回首天花丈室空.”2.指雪. 唐熊孺登《雪中答僧書》詩:“八行銀字非常草, 六出天花盡是梅.” 宋陸遊《擬峴台觀雪》詩:“山川滅沒雪作海, 亂墜天花自成態.” 金高士談《雪》詩:“簌簌天花落未休, 寒門疎竹共風流.”聞一多《雪》詩:“夜散下無數茸毛似的天花, 織成一片大氅.”3.一種急性傳染病. 症狀爲先發高熱, 全身起紅色丘疹, 繼而變成皰疹, 最后成膿皰. 十天左右結痂, 痂脫后留有疤痕, 俗稱“麻子”. 本病現已消滅.
[天花板】室內的天棚. 即承塵. 宋高似孫《緯略》卷五:“沈存中《筆談》曰:屋上覆橑, 古人謂之綺井, 亦曰藻井, 又謂之覆海, 今墳中謂之鬭八, 吳人謂之罳項頂, 唯宮室祠觀謂之藻井, 即天花板也.”按, 宋沈括《夢溪筆談·器用》“墳”字作“令文”二字.《古今小說·蔣興哥重會珍珠衫》:“老婆平氏心知這衫兒來得蹺蹊, 等丈夫睡著, 悄悄的偸去, 藏在天花板上.” 巴金《春天里的秋天》二十:“我回到家里疲倦地躺在床上……我只好望著天花板出神.”
[天花亂墜】亦作“天華亂墜”.
佛敎傳說:佛祖講經, 感動天神, 諸天各色香花, 紛紛下墜. 《法華經·序品》:“爾時世尊, 四衆圍繞, 供養恭敬尊重讚歎, 爲諸菩薩說大乘經……佛說此經已, 結加趺坐, 入於無量義處三昧, 身心不動. 是時天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殊沙華、摩訶曼殊沙華, 而散佛上及諸大衆.” 后以“天花亂墜”形容言談虛妄、動聽而不切實際. 《景德傳燈錄·令遵禪師》:“聚徒一千二千, 說法如雲如雨, 講得天華亂墜, 只成箇邪說爭競是非.”《朱子語類》卷三五:“凡他人之言, 便做說得天花亂墜, 我亦不信, 依舊只執己是.”《紅樓夢》第六四回:“<賈蓉>說得天花亂墜, 不由得尤老娘不肯.” 楊沫《靑春之歌》第一部第十四章:“你說得美妙動人, 天花亂墜, 鬧了半天只是拐彎抹角地迷惑人、動搖人.”
[天材】1.天才. 《禮記·月令》“<仲春之月>乃禮天子所御, 帶以弓韣, 授以弓矢, 干高禖之前” 鄭玄注引《王居明堂禮》曰:“帶以弓韣, 禮之禖下, 其子必得天材.” 唐元稹《酬孝甫見贈》詩之二:“杜甫天材頗絶倫, 每尋詩卷似情親.” 元劉壎《隱居通議·文章五》:“先生(陸象山)精於說理, 長於論事, 惟其天材宏縱, 橫說豎說, 逗盡底裏, 沛然不窮.” 參見“天才”. 2.天然的資源物產. 《管子·乘馬》:“因天材就地利, 故城郭不必中規矩, 道路不必中准繩.”《荀子·強國》:“其固塞險, 形埶便, 山林川谷美, 天材之利多, 是形勝也.” 宋張載《正蒙·樂器》:“九疇次敘:民資以生, 莫先天材, 故首曰五行.” 王夫之注:“五行, 天産之材以養民.”3.天然之質. 唐戴叔倫《酬贈張眾甫》詩:“野人無本意, 散木任天材.”
[天車】1.神話傳說中羲和載日之車. 唐李白《早秋贈裴十七仲堪》詩:“南星變大火, 熱氣餘丹霞. 光景不可迫, 六龍轉天車.”2.指天子所乘之車. 唐儲光羲《群鴉詠》:“群鴉隨天車, 夜滿新豊樹.”3.高麗國對中國使者之稱. 宋王寂《送張仲謀使三韓》詩:“遺民笑指天車道, 酷似南陽異姓王.”4.星名. 即北斗星. 或曰軫星爲天車. 淸厲荃《事物異名錄·乾象·星》:“《漢書·天文志》:‘斗爲帝車.’又《晉書》作‘天車’. 運於中央, 臨制四海, 故名……《荊州星占》:‘軫爲天車.’”5.裝在廠房的梁上, 可以移動的起重機械. 6.引江河水上岸灌漑的一種大型水車.
[天豕】星名. 即奎宿. 《史記·天官書》“奎曰封豕, 爲溝瀆” 唐張守節正義:“奎, 天之府庫, 一曰天豕, 亦曰封豕, 主溝瀆.”
[天步】1.天之行步. 指時運、國運等. 《詩·小雅·白華》:“天步艱難, 之子不猶.” 朱熹集傳:“步, 行也. 天步, 猶言時運也.”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陽消陰息, 故天步屯蹇;否剝成象, 豈足多譏?” 唐李邕《大唐贈歙州刺史葉公神道碑》:“天步未亨, 人事將殆.” 宋司馬光《言郭昭選劄子》:“國初草創, 天步尙艱.” 淸陳夢雷《抒哀賦》:“嗟天步之踖躩兮, 長蛇洊其肆虐.”龐樹柏《朱舜水祠落成征題敬賦》詩:“迍邅天步遘陽九, 朱明痛失皇綱紐.”2.謂天體星象的運轉. 南朝宋鮑照《舞鶴賦》:“匝日域以迴騖, 窮天步而高尋.” 唐王勃《馴鳶賦》:“神周天步, 鬱霄漢之(弘)圖.” 淸龔自珍《阮尙書年譜第一序》:“公仰能窺天步, 俯能測海鏡, 藝能善輥彈, 聰能審律呂.”
[天旱】謂久不雨. 《淮南子·本經訓》:“天旱地坼, 鳳皇不下.”《三國志·魏志·管輅傳》:“時天旱, 倪問輅雨期, 輅曰:‘今夕當雨.’”
[天吳】水神名. 《山海經·海外東經》:“朝陽之谷, 神曰天吳, 是爲水伯.”《山海經·大荒東經》:“有神人, 八首人面, 虎身十尾, 名曰天吳.” 三國魏嵇康《琴賦》:“天吳踴躍於重淵, 王喬披雲而下墜.” 唐李賀《浩歌》:“南風吹山作平地, 帝遣天吳移海水.” 淸張之洞《讀史絕句·白居易》:“海圖題詠見憂思, 浪攪天吳悔已遲.”
[天助】上天之佑助. 《漢書·劉向傳》:“此皆以和致和, 獲天助也.” 宋王安石《本朝百年無事劄子》:“天下無事過於百年, 雖曰人事, 亦天助也.”
[天足】1.謂優裕, 充足. 南朝宋朱廣之《咨顧道士夷夏論》:“賤者不能無累, 尊者自然天足.”2.封建時代我國婦女有纏足陋習, 淸末始禁纏足, 因謂未纏裹之天然足爲天足. 淸黃遵憲《寄女》詩:“邇聞西方人, 設會同禁煙;意欲保天足, 未忍傷人權.”《文明小史》第四十回:“孩兒之志, 要娶個天足的媳婦.” 魯迅《花邊文學·漢字和拉丁化》:“如果提倡纏足, 則即使是天足的壯健的女性, 她還是在有意的或無意的害人.”
[天男】天上男仙. 稱美男子. 宋米芾《畫史·唐畫》:“蘇耆少子, 風神如畫, 目如點漆, 面如凝脂, 天男相.”
[天邑】謂帝王之都. 指京都. 《書·多士》:“予一人惟聽用德, 肆予敢求爾於天邑商.”《文選·班固<典引>》:“至於參五華夏, 京遷鎬亳, 遂自北面, 虎螭其師, 革滅天邑.” 蔡邕注:“天邑, 天子邑也.” 唐王勃《梓州玄武縣福會寺碑》:“既而拂衣華族, 入天邑而觀光.” 明唐順之《遊龍門》詩:“水同瀍澗縈天邑, 山接崤函鎖帝臺.” 淸侯方域《定鼎說》:“稽漢都渭涘, 定以天邑.”
[天兵】1.天然的武器, 指獸之齒、爪、角等. 《孫臏兵法·勢備》:“夫陷齒戴角, 前爪後距, 喜而合, 怒而鬭, 天之道也, 不可止也. 故無天兵者自爲備, 聖人之事也.”2.神話中指天神之兵. 《西遊記》第五回:“玉帝大惱, 即差四大天王, 協同李天王幷哪吒太子, 點二十八宿、九曜星官……共十萬天兵, 布一十八架天羅地網下界.”3.舊稱封建王朝的軍隊. 漢揚雄《長楊賦》:“夫天兵四臨, 幽都先加.”《新唐書·陳子昂傳》:“宜益屯兵, 外得以防盜, 內得以營農, 取數年之收, 可飽士百萬, 則天兵所臨, 何求不得哉?” 淸李漁《玉搔頭·止兵》:“縱魔勢高千丈, 聞得天兵至, 氣早降, 便不悔也增惆悵.” 魯迅《墳·我之節烈觀》:“或者妻女極多的闊人, 婢妾成行的富翁, 亂離時候, 照顧不到, 一遇‘逆兵’(或是‘天兵’), 就無法可想.”4.太平天國的軍隊稱天兵. 太平天國洪秀全《示東王詔》:“倘有鄕民敢助淸官爲虐, 以敵吾之士卒者, 無論各府州縣村鎮, 天兵所到, 必予誅夷.”
[天兵天將】神話中指天神的兵將. 魯迅《故事新編·理水》:“他怎樣夜里化爲黃熊, 用嘴和爪子, 一拱一拱的疏通了九河, 以及怎樣請了天兵天將, 捉住興風作浪的妖怪無支祁.” 參見“天兵”.
[天佑】上天佑助、佑護. 《書·咸有一德》:“非天私我有商, 惟天佑於一德.” 孔傳:“非天私商而王之, 佑助一德所以王.”《淸史稿·理密親王允礽傳》:“果蒙天佑, 狂疾頓除, 改而爲善, 朕自有裁奪.” 劉半農《歐洲花園》:“以撒拔司丁之英毅, 竟不蒙天佑, 身死國辱, 隳其祖宗之遺烈.”
[天作】猶天造, 天生. 謂自然形成. 《詩·周頌·天作》:“天作高山, 大王荒之.” 毛傳:“作, 生;荒, 大也. 天生萬物於高山, 大王行道能安天之所作也.” 唐韓愈《燕喜亭記》:“凡天作而地藏之, 以遺其人乎?” 明何景明《雨頌》:“相彼物矣, 既鞠既靡;自我天作, 乃奮而起.”
[天作之合】《詩·大雅·大明》:“文王初載, 天作之合.” 毛傳:“合, 配也.”本謂文王娶大姒爲上天所賜. 因用作稱頌婚姻美滿之詞. 明朱鼎《玉鏡台記·下鏡》:“以表妹之貌, 配溫嶠之才, 眞爲天作之合.”《兒女英雄傳》第十二回:“竟是天作之合的一段好姻緣.”老舍《四世同堂》五五:“他覺得這個婚姻實在是天作之合, 不可錯過.”
[天作孽, 猶可違;自作孽, 不可活】亦作“天作孽, 猶可違;自作孽, 不可逭”.
見“天作孽, 猶可違;自作孽, 不可逭”.
[天作孽, 猶可違;自作孽, 不可逭】強調自作的罪孽, 無法逃避懲罰. 《書·太甲中》:“欲敗度, 縱敗禮, 以速戾於厥躬. 天作孽, 猶可違;自作孽, 不可逭.”《孟子·公孫丑上》:“《太甲》曰:‘天作孽, 猶可違;自作孽, 不可活.’此之謂也.”
[天位】1.天子之位, 帝位. 《易·需》:“位乎天位, 以正中也.” 孔穎達疏:“以九五居乎天子之位.”《詩·大雅·大明》:“天位殷適, 使不挾四方.” 朱熹集傳:“天位, 天子之位也.”《文選·張衡<東京賦>》:“巨猾間舋, 竊弄神器, 歷載三六, 偸安天位.” 李善注:“天位, 帝位也.” 唐韓愈《順宗實錄四》:“德宗剋平寇難, 旋復天位.” 淸方苞《漢文帝論》:“自魏晉至五季, 雖亂臣盜賊闇奸天位皆泰然自任而不疑.”2.謂天帝之位. 《禮記·禮運》:“故祭帝於郊, 所以定天位也.” 孔穎達疏:“天高在上, 故云定天位也.”3.天賜之職位, 官位. 《孟子·萬章下》:“弗與共天位也, 弗與治天職也, 弗與食天祿也, 士之尊賢者也, 非王公之尊賢者也.” 宋王安石《周公》:“周公之所禮者, 大賢與, 則周公豈唯執贄見之而已, 固當薦之天子, 而共天位也.”
[天角】1.謂天之一隅. 北周庾信《和張侍中述懷》詩:“奔河絶地維, 折柱傾天角.” 宋陳造《泊小姑山》詩:“娟月上天角, 相與詫嫵媚.”茅盾《子夜》十四:“東方天角有幾塊很大的火燒云.”2.猶天涯. 指遙遠的地方. 宋周邦彦《解連環》詞:“料舟移岸曲, 人在天角.”3.謂前額之中央部位. 隋李德林《天命論》:“帝禮貌多奇, 其面有日月河海, 赤龍自通, 天角洪大.”
[天灸】1.舊俗以朱水點額或身以去病災, 謂天灸. 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八月十四日民幷以朱水點兒頭額, 名爲天灸, 以厭疾.”《說郛》卷三二引《潛居錄》:“八月朔, 以碗盛取樹葉露, 硏辰砂, 以牙筯染點身上, 百病俱消, 謂之天灸.”2.中藥名. 石龍芮的一種. 宋沈括《夢溪筆談·藥議》:“石龍芮今有兩種:水中生者, 葉光而末圓;陸生者葉毛而末銳……陸生者亦謂之天灸, 取少葉揉繫臂上, 一夜作大泡如火燒者是也.”參閱宋寇宗奭《本草衍義》卷九、淸吳其濬《植物名實圖考》卷二四.
[天序】1.帝王的世系. 漢武帝《元狩六年封齊王策》:“朕承天序, 惟稽古建爾國家, 封於東土, 世爲漢蕃輔.”《漢書·成帝紀》:“定陶王欣於朕爲子, 慈仁孝順, 可以承天序, 繼祭祀. 其立欣爲皇太子.” 宋范成大《東宮壽詩》:“欲知天序無疆處, 銅律聲中治世音.”2.上天安排的順序, 自然的順序. 三國魏阮籍《通易論》:“黃帝、堯、舜, 應時當務, 各有攸取. 窮神知化, 逑則天序.” 宋張載《正蒙·動物》:“生有先後, 所以爲天序.”3.晉鼓吹曲名. 傅玄據古曲《芳樹行》改制而成. 參閱《晉書·樂志下》、《樂府詩集·鼓吹曲辭四·晉鼓吹曲》.
[天牢】1.指群山環繞、形勢險峻、易入難出之地. 《孫子·行軍》:“凡地有絶澗、天井、天牢、天羅、天陷、天隙, 必亟去之, 勿近也.” 曹操注:“深山所過若蒙籠者爲天牢.” 張預注:“山險環繞, 所入者隘爲天牢.”2.指設置在京由朝廷直接掌管的牢獄. 明陸采《明珠記·江會》:“奸謀陷入天牢內, 遇赦差來錦水西.”《官場現形記》第二九回:“無奈上頭天恩高厚, 不肯輕易加罪大臣……但把他羈禁在刑部天牢, 從緩發落.” 郭沫若《甁》詩之二三:“我明知你是不會愛我, 但我也沒可奈何:天牢中的死囚也有時唱唱情歌.”3.星名, 即貫索. 《史記·天官書》:“赤帝行德, 天牢爲之空.” 張守節正義:“天牢六星, 在北斗魁下.”
[天良】天賦的善心;良心. 淸袁枚《新齊諧·葉生妻》:“惟駡李某喪絶天良, 毀我輩十人塚, 蓋造房屋好生受用, 將我等骸骨踐踏汙穢.”《兒女英雄傳》第一回:“我第一怕的是知縣:不拿出天良來作, 我心裏過不去;拿出天良來作, 世路上行不去.” 葉紫《楊七公公過年》四:“從故鄕的滅絕了天良的田主起, 一直罵到打他耳光, 關禁他, 放火燒他的草堆子的喪天良的警察天止.”
[天社】1.星名. 《晉書·天文志上》:“弧南六星爲天社, 昔共工氏之子句龍能平水土, 故祀以配社, 其精爲星.”2.蟲名. 《廣雅·釋蟲》:“天社, 蜣螂也.”
[天君】1.舊謂心爲思維器官, 稱心爲天君. 《荀子·天論》:“心居中虛, 以治五官, 夫是之謂天君.” 宋蘇軾《沉香山子賦》:“嗟吾知之幾何, 爲六入之所分, 方根塵之起滅, 常顛倒其天君.” 何啓等《曾論書後》:“吾見天君泰然而百體從令者矣, 未聞精神枯索而病不侵者也.” 鄒韜奮《事業管理與職業修養》二:“例如在抄信時, 不動天君地呆抄, 是一種寫法, 同時還能用些腦子注意信的內容……這又是一種寫法.”2.主祭天神者. 《後漢書·東夷傳·韓》:“諸國邑各以一人主祭天神, 號爲‘天君’.”3.稱天神. 《兒女英雄傳》第三五回:“何況我同你都不曾叩謝過天君佛祠, 我兩老怎好便受你的頭?”
[天忌】1.謂上天所禁忌之事. 《左傳·成公十六年》:“舊不必良, 以犯天忌, 我必克之.” 楊伯峻注:“犯天忌者指晦日用兵.”2.《淮南子·天文訓》:“虹、蜺、彗星者, 天之忌也.” 后稱虹曰天忌. 明王志堅《表異錄·象緯》:“虹曰天弓, 亦曰帝弓, 見《白虎通》. 又名天忌.”
[天阿】星名. 《淮南子·天文訓》:“五星八風, 二十八宿. 五官六府, 紫宮, 太微, 軒轅, 咸池, 四守, 天阿.” 高誘注:“皆星名.” 淸王念孫謂天阿即天河. 見《讀書雜志·淮南內篇三》.
[天阻】1.高遠, 如天之阻隔. 《後漢書·蘇不韋傳》:“強讎豪援, 據位九卿, 城闕天阻, 宮府幽絶.”2.猶天險. 《晉書·劉元海載記》:“若舉天阻之固以資之, 無乃不可乎!”《晉書·苻生載記》:“據天阻之固, 策三秦之銳.”《宋書·自序傳》:“且潼關天阻, 所謂形勝之地.”3.高山. 《文選·曹植<朔風詩>》:“俯降千仞, 仰登天阻.” 李善注:“天阻, 山也.”
[天妖】天所顯示的災異現象. 《呂氏春秋·先識》:“臣比在晉也, 不敢直言, 示晉公以天妖, 日月星辰之行多以不當.”《晉書·劉琨傳贊》:“天妖是徵, 國恥奚雪?”
[天災】天降的災禍;自然災害. 《書·伊訓》:“古有夏先后, 方懋厥德, 罔有天災.” 宋王讜《唐語林·政事上》:“開元中, 山東蝗……上曰:‘蝗蟲, 天災也, 由朕不德而致焉.’” 丁玲《水》三:“說別處的水還大, 眞是天災.”
[天災人禍】1.詈辭. 元無名氏《馮玉蘭》第四折:“屠世雄幷無此事, 敢是另有個天災人禍, 假稱屠世雄的麽?”《金甁梅詞話》第十五回:“老媽, 你休聽這天災人禍, 老油嘴, 弄殺人.”《儒林外史》第二十回:“總是你這天災人禍的, 把我一個嬌滴滴的女兒生生的送死了.”2.自然的災害和人爲的禍患. 冰心《寄小讀者》二二:“天災人禍, 相繼而來, 暴風雨、瘟疫、牛羊的死亡、紅人的侵襲, 歲歲不絕.” 馬烽《太陽剛剛出山》:“他還說了很多道理, 什么個體農民抗拒不住天災人禍.”
[天災地妖】自然界發生的災害怪異. 《孔子家語·五儀》:“存亡禍福, 皆己而已, 天災地妖, 不能加也.”
[天災地變】自然界發生的災害變異. 《魏書·崔浩傳》:“比年以來, 天災地變, 都在秦涼.” 梁啓超《再駁某報之土地國有論》:“萬一遇天災地變, 或市價暴跌, 則所産不能値二十元.”
[天靑】深黑而微紅的顏色.
[天表】1.猶天外. 漢班固《西都賦》:“排飛闥而上出, 若遊目於天表, 似無依而洋洋.” 唐李白《金鄕薛少府廳畫鶴贊》:“形留座隅, 勢出天表.” 明劉基《水龍吟·次韻和陳鈞從吹簫曲》詞:“秦臺人去無蹤, 空餘綠樹連天表.” 淸黃鷟來《和陶飲酒》詩之二十:“孤鳳在天表, 凡鳥詎敢親.”2.上天顯示. 《漢書·東方朔傳》:“臣聞謙遜靜慤, 天表之應, 應之以福.” 南朝陳徐陵《陳文帝哀策文》:“《洛書》天表, 《河紀》靈命.”3.指天子的儀容. 《晉書·裴秀傳》:“秀後言於文帝曰:‘中撫軍人望既茂, 天表如此, 固非人臣之相也.’” 明鄭若庸《玉玦記·接詔》:“龍袞得見天表, 轅門又睹旌旄.”《淸史稿·聖祖紀一》:“<聖祖>天表英俊, 嶽立聲洪.”4.指天生美好的儀容. 明葉憲祖《素梅玉蟾》第二折:“朱樓雲渺, 玉人天表, 終朝掐損情腸, 何意得諧歡好.”
[天長日久】時間長, 日子久. 《紅樓夢》第八五回:“要天長日久鬧起這悶葫蘆來, 可叫人怎麽受呢!”《兒女英雄傳》第三十回:“天長日久, 這等幾間小屋子, 弄一對大猱頭獅子不時的對吼起來, 更不成事.” 蕭軍《五月的礦山》第六章:“聽說那些窠容易存雨水, 天長日久就會鏽壞那鐵塔.”
[天長地久】《老子》:“天長地久,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 以其不自生, 故能長生.” 原指天地存在的久遠. 后用以形容時間悠久. 漢張衡《思玄賦》:“天長地久嵗不留, 俟河之淸祗懷憂.” 唐白居易《長恨歌》:“天長地久有時盡, 此恨綿綿無絶期.” 郭沫若《王昭君》第一幕:“可憐她們伶仃的母女又不得不天長地久地永遠分離.”亦作“天地長久”. 元宮天挺《范張雞黍》第三折:“此一去不回頭, 好敎我這煩惱越感的天地長久.”
[天長節】唐玄宗的生日. 據《舊唐書·玄宗紀》載, 開元十七年“八月癸亥, 上以降誕日, 讌百僚於花萼樓下. 百僚表請以每年八月五日爲千秋節”天寶七年“秋八月己亥朔, 改千秋節爲天長節”. 唐王維有《奉和聖制天長節賜宰臣歌應制》詩.
[天長觀】古跡名. 唐賀知章舊宅. 在浙江省紹興縣東北. 原名千秋觀. 參見“千秋觀”.
[天拔】謂卓然超絕. 南朝梁簡文帝《與湘東王論文書》:“謝客吐言天拔, 出於自然.” 淸黃宗羲《憲副鄭平子七十壽序》:“禹梅傳其家學, 以氣節發爲文章, 吐言天拔, 出於自然.” 淸陳田《明詩紀事丁籤·沈周》:“詩則不受拘束, 吐詞天拔而頽然自放.”
[天拙】天生拙直. 宋田況《儒林公議》卷上:“某天拙之人, 不以富貴屈其身, 不以貧賤移其心.”
[天幸】天賜之幸;僥幸. 《莊子·漁父》:“孔子又再拜而起曰:‘今者丘得遇也, 若天幸然.’”《史記·穰侯列傳》:“夫戰勝暴子, 割八縣, 此非兵力之精也, 又非計之工也, 天幸爲多矣.” 唐王維《老將行》:“衛靑不敗由天幸, 李廣無功緣數奇.”《水滸傳》第十八回:“濟州府差一個何緝捕, 帶著若干人……來捉你等七人, 道你爲首. 天幸撞在我手裏.” 李大釗《靑年與農村》:“你們在都市上天天向那虛偽涼薄的社會求點恩惠, 萬一那點恩惠天幸到手, 究竟是幸福? 還是苦痛?”
[天英】1.天空中顯現的美麗色彩. 南朝齊張融《海賦》:“於是乎山海藏陰, 雲塵入岫. 天英徧華, 日色盈秀.”2.星名. 古人認爲是預兆不祥的妖星. 《呂氏春秋·明理》:“其星在熒惑、有彗星、有天棓、有天欃、有天竹、有天英.”
[天苑】1.天子的御苑. 北周庾信《三月三日華林園馬射賦》:“皇帝翊四圍於帝閑, 迴六龍於天苑.” 唐李白《效古》詩之一:“朝入天苑中, 謁帝蓬萊宮.” 王琦注:“天苑, 禁苑也.”2.星名. 《史記·天官書》:“其西有句曲九星, 三處羅:一曰天旗, 二曰天苑, 三曰九遊.” 張守節正義:“天苑十六星, 如環狀, 在畢南, 天子養禽獸所.”
[天苞】謂河圖. 《水經注·洛水》引《春秋說題辭》:“河以道坤出天苞, 洛以流川吐地符.”《易·繫辭上》“河出圖, 洛出書” 孔穎達疏引《春秋緯》:“河以通乾出天苞, 洛以流坤吐地符.”
[天茁】猶天生. 茁, 草始生. 明顧起綸《國雅品·士品》:“篇篇都秀潤, 句句少警拔, 亦就色象中自然寫出, 如波擎菡萏, 淨麗天茁, 尙未舒笑.”
[天枝】皇族后裔. 唐李白《化城寺大鍾銘》:“公名有則, 系玄元之英蕤, 茂列聖之天枝. 生於公族, 貴而秀出.” 淸顧炎武《感事》詩:“日角膺符早, 天枝主鬯臨.”
[天杯】謂天子宴飲所用之杯. 唐杜審言《歲夜安樂公主滿月侍宴應制》詩:“戚里生昌胤, 天杯宴重臣.” 唐沈佺期《三日梨園侍宴》詩:“野花飄御座, 河柳拂天杯.”
[天杪】猶天際. 宋張先《熙州慢·贈述古》詞:“瀟湘故人未歸, 但目送遊雲孤鳥. 際天杪, 離情盡寄芳草.”
[天杭】銀河. 漢揚雄《太玄經·劇》:“海水群飛, 蔽於天杭.” 范望注:“天杭, 天漢也.”
[天事】1.謂上天對人事的反映. 《左傳·昭公十七年》:“彗所以除舊布新也. 天事恒象.” 南朝宋宗炳《明佛論》:“逮白虹貫日, 太白入昴, 寒谷生黍, 崩城隕霜之類, 皆發自人情而遠形天事.”2.泛指自然現象. 唐柳宗元《非國語上·三川震》:“且所謂者天事乎? 抑人事乎?”
[天雨】天降雨. 戰國宋玉《高唐賦》:“遇天雨之新霽兮, 觀百谷之俱集.”《史記·老子韓非列傳》:“宋有富人, 天雨牆壞.”
[天雨粟】1.天降粟. 古人傳說天下將餓, 則有此兆. 《淮南子·本經訓》:“昔者蒼頡作書, 而天雨粟、鬼夜哭.” 高誘注:“蒼頡始視鳥跡之文造書契, 則詐僞萌生, 詐僞萌生則去本趨末、棄耕作之業而務錐刀之利. 天知其將餓, 故爲雨粟.”2.表示決無可能之詞. 漢王充《論衡·感虛》:“燕太子丹朝於秦, 不得去, 從秦王求歸. 秦王執留之, 與之誓曰:‘使日再中, 天雨粟, 令烏白頭, 馬生角, 廚門木象生肉足, 乃得歸.’”
[天來大】形容極大. 宋辛棄疾《鷓鴣天·三山道中》詞:“閒愁做弄天來大, 白髮栽埋日許多.”《水滸傳》第十七回:“如今被帥府鈞帖, 立等要這一干人, 天來大事, 你却說小賊.”
[天味】猶至味. 極言味之純正. 明高啓《煮雪齋爲貢文學賦禁言茶》詩:“一甌細啜眞天味, 却笑中泠妄得名.”
[天明】1.猶天命;天道. 《書·大誥》:“用寧王遺我大寶龜, 紹天明.”《左傳·哀公二年》:“范氏、中行氏反易天明, 斬艾百姓, 欲擅晉國而滅其君.” 孔穎達疏:“下事上, 臣事君, 法則天之明道;臣不事君是反易天之明道.”《墨子·尙同下》:“唯辯而使助治天明也.” 孫詒讓間詁:“王云:天明, 天之明道也.”2.天之光輝. 指日、月、星等. 《左傳·昭公二十五年》:“爲父子、兄弟、姑姉、甥舅、昏媾、姻亞, 以象天明.” 孔穎達疏:“六親, 父爲尊嚴;衆星, 北辰爲長. 六親和睦以事嚴父, 若衆星之共北極, 是其象天明也.”《周禮·春官·司常》“王建大常” 漢鄭玄注:“自王以下治民者, 旗畫成物之象. 王畫日月, 象天明也.”3.謂天生的視覺能力. 《韓非子·解老》:“人也者, 乘於天明以視, 寄於天聰以聽, 託於天智以思慮.”4.謂天賦智慧. 明方孝孺《愼思堂銘》:“孰艱孰危? 孰困寒餒? 孰爲昏迷, 汩其天明?” 章炳麟《訄書·原變》:“人迫之使入於幽谷, 夭閼天明, 令其官骸不得用其智力者, 亦萎廢而爲豦蜼.”5.尊稱帝王. 《宋書·始安王休仁傳》:“謹案劉休仁苞蓄禍跡, 事蔽於天明, 竄匿沉姦, 情宣於民聽.” 唐韓愈《魏博節度觀察使沂國公先廟碑銘》:“田侯攝事, 奉我天明.” 宋王安石《改撰詩義序劄子》:“昧冒天明, 臣無任.”6.天亮. 唐杜甫《石壕吏》詩:“天明登前途, 獨與老翁別.” 宋歐陽修《鵯鵊詞》詩:“紅紗蠟燭愁夜短, 綠窗鵯鵊催天明.” 明謝肇淛《五雜俎·天部二》:“九日天明時, 以片餻搭兒女頭額, 更祝曰:‘願兒百事俱高.’”《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七回:“一夜天翻來覆去, 何曾合得著眼, 天還沒亮就起來了, 呆呆的坐到天明.”
[天固】謂形勢天然險固.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江水二》:“溪南枕大江, 險峭壁立, 信天固也.”《魏書·世宗紀》:“今京師天固, 與昔不同.”
[天知道】表示難以理解或無法分辨. 聞一多《死水·大鼓師》詩:“若要問到咱們自己的歌, 天知道, 我眞說不出的心慌!”
[天垂】猶天際. 晉左思《蜀都賦》:“火井沈熒於幽泉, 高爓飛煽於天垂.”
[天牧】爲天牧民者. 指掌管政事的統治者. 《書·呂刑》:“王曰:‘嗟! 四方司政典獄, 非爾惟作天牧.’” 孔傳:“主政典獄, 謂諸侯也. 非汝惟爲天牧民乎?”
[天物】謂鳥獸草木等大自然的物產. 《書·武成》:“今商王受無道, 暴殄天物, 害虐烝民.” 孔穎達疏:“天物之言, 除人外, 普謂天下百物鳥獸草木.”《後漢書·皇后紀上·和熹鄧皇后》:“未有內遭家難, 外遇災害, 覽總大麓, 經營天物, 功德巍巍若茲者也.” 唐陸龜蒙《書李賀小傳後》:“吾聞淫畋漁者謂之暴天物;天物既不可暴, 又可抉擿刻削露其情狀乎?” 魯迅《墳·摩羅詩力說》:“<裴倫>作汗漫遊, 始於波陀牙, 東至希臘、突厥及小亞細亞, 歷審其天物之美, 民俗之異.”
[天和】1.謂自然和順之理;天地之和氣. 《莊子·庚桑楚》:“故敬之而不喜, 侮之而不怒者, 唯同乎天和者爲然.”《莊子·知北遊》:“若正汝形, 一汝視, 天和將至.”成玄英疏:“汝形容端雅, 勿爲邪僻, 視聽純一, 勿多取境自, 然和理歸至汝身.”《淮南子·俶眞訓》:“含哺而遊, 鼓腹而熙, 交被天和, 食於地德.” 唐孟郊《蜘蛛諷》詩:“萬類皆有性, 各各稟天和.”《紅樓夢》第十六回:“且父母在家, 思想女兒, 不能一見, 倘因此成疾, 亦大傷天和之事.”2.謂人體之元氣. 《文子·下德》:“目悅五色, 口肥滋味, 耳淫五聲, 七竅交爭, 以害一性, 日引邪欲, 竭其天和, 身且不能治, 奈治天下何!” 晉葛洪《抱朴子·道意》:“精靈困於煩擾, 榮衛消於役用. 煎熬形氣, 刻削天和.” 宋蘇軾《和寄天選長官》詩:“虛懷養天和, 肯徇奔走鬧.”《封神演義》第一百回:“李靖等慰之曰:‘陛下當善保天和, 則臣等不勝慶幸.’” 淸顧炎武《寄子嚴》詩:“不幸喪厥明, 猶能保天和.”3.天氣和暖. 明何景明《立春日作》詩之二:“鳥鳴知天曙, 冰泮知天和.”
[天竺】1.印度的古稱. 古伊朗語hindukahindukh音譯. 《後漢書·西域傳·天竺》:“天竺國一名身毒, 在月氏之東南數千里.” 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印度總述》:“詳夫天竺之稱, 異議糾紛, 舊云身毒, 或曰賢豆. 今從正音, 宜云印度.”2.山峰名. 亦爲寺名. 在浙江杭州市靈隱山飛來峰之南. 唐白居易《答客問杭州》詩:“山名天竺堆靑黛, 湖號錢塘寫綠油.”山上有上、中、下三天竺寺. 上天竺寺, 五代後晉天福間建, 吳越錢俶改建號天竺觀音看經院;中天竺寺, 宋太平興國元年吳越王建, 號崇壽院;下天竺寺, 隋開皇中就晉慧理翻經院改建. 唐李白《送崔十二遊天竺寺》詩, 即指下天竺寺.
[天秉】猶天稟, 天賦. 《武王伐紂平話》卷上:“若說三皇五帝, 皆不似紂王天秉聰明.”
[天使】1.謂天帝所使之神;天神的使者. 《左傳·成公五年》:“嬰夢天使謂己:‘祭余, 余福女.’”《史記·趙世家》:“余霍泰山山陽侯天使也.” 晉干寶《搜神記》卷四:“我天使也. 當往燒東海麋竺家, 感君見載, 故以相語.” 明謝肇淛《五雜俎·人部二》:“遇天使而求金, 占失僕而假策.”2.猶太敎、基督敎、伊斯蘭敎等宗敎指上帝派來的使者. 淸黃遵憲《養屙雜詩》:“佛祖不如天使貴, 勸余多誦《可蘭經》.”3.西方文學藝術中, 天使的形象多爲帶翅膀的少女或兒童, 常用以比喩天眞可愛、給人帶來歡樂和幸福的人. 胡也頻《光明在我們的前面》五:“匣上面還畫著一個展著翅膀的小天使, 滿滿的張開弓, 危險地要射出那一箭……” 巴金《滅亡》第十二章:“她分明是一個愛之天使, 多么純潔, 多么溫柔!”4.謂天子的使者. 唐王建《華淸宮感舊》詩:“塵到朝元天使急, 千官夜發六龍迴.”《三國演義》第一回:“軍糧尙缺, 安有餘錢奉承天使?” 淸李漁《玉搔頭·誤投》:“後來皇上聽了虛言, 又差人來要選入宮去, 女兒誓不改節, 以致天使空回.”5.流星名. 《晉書·天文志中》:“流星, 天使也.”《宋史·天文志五》:“流星有八, 一曰天使.”6.佛敎語. 謂人的老、病、死. 《起世經》:“有三天使出於世間, 所謂老、病、死也.”
[天征】天子的征伐. 《三國志·蜀志·楊戲傳》:“然而姦凶懟險, 天征未加, 猶孟津之翔師, 復須戰於鳴條也.”
[天命】1.上天之意旨;由天主宰的命運. 《書·盤庚上》:“先王有服, 恪謹天命.”《楚辭·天問》:“天命反側, 何罰何佑?” 唐韓愈《爭臣論》:“彼二聖一賢者, 豈不知自安佚之爲樂哉? 誠畏天命而悲人窮也.”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六:“且人之生也, 貧富貴賤, 夭壽賢愚, 稟性賦分, 各自有定, 謂之天命, 不可改也.”《兒女英雄傳》第一回:“天命早已安排在那里了, 倒不如聽命由天的闖著作去.” 徐遲《狂歡之夜》:“好比太陽一定從東頭出, 西頭下, 農民們都相信悲慘的生活是天命, 是天理.”2.指自然的規律、法則. 《荀子·天論》:“從天而頌之, 孰與制天命而用之!” 淸王夫之《張子正蒙注·誠明》:“是以天之命, 物之性, 本非志意所與;而能盡其性, 則物性盡, 天命至, 有不知其所以然者而無不通.”3.古以君權爲神授, 統治者自稱受命於天, 謂之天命. 《左傳·宣公三年》:“周德雖衰, 天命未改, 鼎之輕重, 未可問也.” 晉劉琨《勸進表》:“臣聞昏明迭用, 否泰相濟. 天命未改, 歷數有歸.” 唐韓愈《請遷玄宗廟議》:“太祖景皇帝始爲唐公, 肇基天命.”《三國演義》第九三回:“久聞公之大名, 今幸一會. 公既知天命, 識時務, 何故興無名之兵?”4.謂天賦. 《禮記·中庸》:“天命之謂性, 率性之謂道, 修道之謂敎.” 鄭玄注:“天命, 謂天所命生人者也, 是謂性命.” 明王守仁《<大學>問》:“是其一體之仁也, 雖小人之心亦必有之. 是乃根於天命之性, 而自然靈昭不昧者也.”5.猶天年. 謂人之自然壽命. 漢枚乘《上書諫吳王》:“今欲極天命之上壽, 弊無窮之極樂, 究萬乘之勢, 不出反掌之易.”《漢書·宣帝紀》:“朕惟耆老之人, 髮齒墮落, 血氣衰微, 亦亡暴虐之心, 今或罹文法, 拘執囹圄, 不終天命, 朕甚憐之.”《東觀漢記·郅惲傳》:“子張病將終, 惲往候之. 子張視惲歔欷不能言. 曰:‘吾知子不悲天命長短, 而痛二父讎不復也.’”
[天郤】見“天隙”.
[天昏地黑】見“天昏地暗”.
[天昏地暗】亦作“天昏地黑”.
1.天地一片昏黑. 常用以形容風霾、雷雨時的自然景象. 唐韓愈《龍移》詩:“天昏地黑蛟龍移, 雷驚電激雄雌隨.” 宋文天祥《徐州道中》詩:“一時混戰四十萬, 天昏地黑睢水湄. 乃知大風揚沙失白晝, 自是地利非天時.”《水滸傳》第六十回:“兩個在陣中, 只見天昏地暗, 日色無光.” 吳運鐸《把一切獻給黨·勞動的開端》:“暴風裹著團團碎雪, 裹著煤屑, 攪得天昏地暗.”2.指天色晩. 《西遊記》第五二回:“早又見天色將晩. 妖魔支著長槍道:‘悟空, 你住了. 天昏地暗, 不是個賭鬭之時.’”3.形容異常利害. 《蕩寇志》第一百回:“這塲惡戰, 直殺得天昏地暗, 山嶽動搖.”《儒林外史》第五回:“披頭散髮, 滿地打滾, 哭的天昏地暗.” 陶行知《創設鄕村幼稚園宣言書》:“試一看鄕村生活, 當農忙之時, 主婦更是要忙得天昏地黑.”4.喩社會黑暗腐敗. 老舍《二馬》第五段五:“一條街代表租界, 一條街代表中國城. 前者是淸潔, 美麗, 有秩序;后者是汙濁, 混亂, 天昏地暗.”
[天狐】道術通天的仙狐. 《太平廣記》卷四四七引《玄中記·說狐》:“狐五十歲能變化爲婦人……千歲即與天通, 爲天狐.”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諾皋記下》:“道術中有‘天狐別行法’, 言天狐九尾金色……可洞達陰陽.”
[天狗】1.傳說中獸名. 《山海經·西山經》:“<陰山>有獸焉, 其狀如貍而白首, 名曰天狗, 其音榴榴, 可以禦凶.”2.星名. 《史記·天官書》:“天狗, 狀如大奔星, 有聲, 其下止地, 類狗.”裴駰集解引孟康曰:“星有尾, 旁有短彗, 下有如狗形者, 亦太白之精.”《隋書·長孫晟傳》:“晟遣降虜覘候雍閭, 知其牙內屢有災變, 夜見赤虹. 光照數百里, 天狗隕, 雨血三日, 流星墜其營內, 有聲如雷.” 宋梅堯臣《八月十三日觀長星》詩:“長星彗雲出, 天狗欲墮鳴. 狗掃不見跡, 昭昭河漢橫.” 淸顧炎武《秋山》詩之二:“天狗下巫門, 白虹屬軍壘.”
[天咎】1.天災. 漢劉向《列女傳·魯公乘姒》:“不達人事而相國, 非有天咎, 必有人禍.”2.上天的懲罰. 晉袁宏《後漢紀·質帝紀》:“今年夏, 月暈房屋, 明年又有小厄, 當急誅姦臣, 爲天下所怨毒者, 以塞天咎.”
[天京】1.謂京都. 唐李白《自梁園至敬亭山見會公談陵陽山水兼期同遊》詩:“粲粲吳與史, 衣冠耀天京.” 宋梅堯臣《依韻和達觀禪師贈別》:“趙壹雖空囊, 鄭子豈其卿;二人貧且隱, 高譽動天京.”2.太平天國定都南京, 改南京爲天京.
[天府】1.《周禮·春官·天府》:“天府, 掌祖廟之守藏與其禁令.” 原爲周官名, 掌祖廟之守藏, 后因稱朝廷藏物之府庫爲天府. 《荀子·大略》:“不知而問堯舜, 無有而求天府.”《南齊書·顧欣傳》:“徵賦有增於往, 天府尤貧於昔.”《新唐書·牛僧孺傳》:“荒財耗力且百萬, 終不得范陽尺帛斗粟入天府.”《淸史稿·食貨志一》:“道咸以降……天府太倉之蓄, 一旦蕩然.”2.謂土地肥沃、物產富饒之域. 《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因秦之故, 資甚美膏腴之地, 此所謂天府者也.”《晉書·袁喬傳》:“蜀土富實號稱天府, 昔諸葛武侯欲以抗衡中國.” 唐陳子昂《上蜀川軍事》:“伏以國家富有巴蜀, 是天府之藏.”《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說起燕都的形勢, 北倚雄關, 南壓區夏, 眞乃金城天府, 萬年不拔之基.” 魯迅《集外集拾遺補編·<中國地質略論>緒言》:“吾廣漠美麗最可愛之中國兮! 而實世界之天府, 文明之鼻祖也.”3.猶天廷. 古人以爲天上神仙亦設有朝廷. 唐康騈《劇談錄·崔道樞食井魚》:“其後有判詞云:‘崔道樞所害雨龍, 事關天府, 原之不可, 按罪急追, 所有官爵幷皆削除, 年壽亦減一半.’”《封神演義》第六五回:“鳳街丹詔離天府, 玉勅金書降下來.”4.指朝廷. 《隸釋·漢平都相蔣君碑》:“輸力王室, 以篤臣節. 功列天府, 令問不已.” 唐皎然《峴山送裴秀才赴舉》詩:“天府登名後, 迴看楚水淸.”
[天府之國】土地肥沃、物產豊富的地區. 語本《戰國策·秦策一》:“蘇秦始將連橫, 說秦惠王曰:‘大王之國……田肥美, 民殷富, 戰車萬乘, 奮擊百萬, 沃野千里, 蓄積饒多, 地勢形便, 此所謂天府, 天下之雄國也.’”《史記·留侯世家》:“夫關中左殽函, 右隴蜀, 沃野千里, 南有巴蜀之饒, 北有胡苑之利, 阻三面而守, 獨以一面東制諸侯. 諸侯安定, 河渭漕輓天下, 西給京師;諸侯有變, 順流而下, 足以委輸. 此所謂金城千里, 天府之國也.” 后專用以美稱四川. 語本《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益州險塞, 沃野千里, 天府之土, 高祖因之以成帝業.” 唐陳子昂《臨邛縣令封君遺愛碑》:“夫蜀都天府之國, 金城鐵冶, 而俗以財雄.”碧野《漢水滔滔》:“世稱黃河是中國文化的搖籃, 長江是祖國的糧倉--上有‘天府之國’, 中有肥沃的江漢平原, 下有富庶的江南.”
[天底下】猶言世界上. 《兒女英雄傳》第二十回:“如今合安太太見了面, 看了這番說話, 行事, 待人, 才知道天底下的女孩兒原來還有這等一個境界!” 洪深《香稻米》第二幕:“天底下會有這種的事情!”
[天庖】1.天帝的庖廚. 宋蘇軾《古風》:“淮南守天庖, 嗟我復何人.”2.天子御膳房. 宋蘇軾《次韻曾子開從駕》之一:“雍容已饜天庖賜, 俯伏初嘗貢茗新.” 明沈德符《野獲編·列朝四·賜百官食》:“先朝最盛梵刹, 憲、孝、武歷朝法王國師居停者萬人, 皆仰給天庖.”
[天郊】1.古代祭天禮. 漢董仲舒《春秋繁露·郊祭》:“夫古之畏敬天而重天郊如此甚也.”《後漢書·禮儀志上》:“正月天郊, 夕牲.”《晉書·禮志上》:“天郊所祭曰皇天之神.”2.猶天邊, 指遙遠的地方. 郭沫若《巨炮之敎訓》詩:“正對著西比利亞的天郊, 比著肩兒遙遙望遠.” 蔣光慈《我應當歸去》詩:“說起來東京的風光實在比上海好. 但是我, 我不知爲什么, 一顆心總是系在那祖國的天郊.”
[天放】放任自然. 《莊子·馬蹄》:“一而不黨, 命曰天放.”成玄英疏:“直置放任, 則物皆自足, 故名曰天放也.” 唐司空圖《二十四詩品·疏野》:“倘然適意, 豈必有爲? 若其天放, 如是得之.” 宋蘇軾《書唐氏六家書後》:“張長史草書頽然天放, 略有點畫處, 而意態自足, 號稱神逸.” 明文徵明《題郭忠恕避暑宮圖》:“行筆天放, 設色古雅.”
[天氓】天之生民. 黎民百姓. 唐韓愈《柳州羅池廟碑》:“茲土雖遠京師, 吾等亦天氓, 今天幸惠仁侯, 若不化服, 我則非人.” 宋梅堯臣《送萬州武寧段尉》詩:“彼方路艱遠, 其民亦天氓. 餒之則爲盜, 非是惡厥生.”
[天法】1.上天的法度. 《左傳·昭公二十六年》:“奬順天法.”《大戴禮記·盛德》:“所以御民之嗜慾好惡, 以愼天法, 以成德法也.”2.太平天國稱所定的法規. 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國·行軍總要》:“倘有懦弱延玩不趕緊築營者, 按照天法究治.”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國·安民告示》:“天法究治, 凜遵毋違.”
[天河】1.即銀河. 《詩·大雅·云漢》“倬彼雲漢” 漢鄭玄箋:“雲漢, 謂天河也.” 北周庾信《鏡賦》:“天河漸沒, 日輪將起.” 唐韋應物《擬古》詩之六:“天河橫未落, 斗柄當西南.”老舍《四世同堂》四三:“天上已布滿了秋星, 天河很低很亮.”2.星名. 《晉書·天文志上》:“天高西一星曰天河, 主察山林妖變.”
[天泣】謂無云而雨. 《新唐書·五行志三》:“元和十二年正月乙酉, 星見而雨. 占曰:‘無雲而雨, 是謂天泣.’” 宋張齊賢《洛陽搢紳舊聞記·梁太祖優待文士》:“<梁祖>謂杜(杜荀鶴)曰:‘秀才曾見無雲雨否?’荀鶴答言未曾見. 梁祖笑曰:‘此所謂無雲而雨, 謂之天泣.’”
[天波】1.喩皇帝的恩澤. 晉陸機《謝平原內史表》:“則塵洗天波, 謗絶衆口.”《南史·袁湛傳》:“天波既洗, 雲油遽沐.” 唐王維《謝除太子中允表》:“今聖澤含弘, 天波昭洗.” 明劉若愚《酌中志·大內規制紀略》:“紫禁城內之河……逆賢(魏忠賢)時, 勒令疏通, 至今淸流可鑑, 雖魚鼈蛙黽之微, 亦得沐天波之澤.”2.形容水勢浩瀚的大河. 唐王維《渡河到淸河作》詩:“天波忽開拆, 郡邑千萬家.”3.指天空的云氣. 形容極爲高遠. 唐孟郊《立德新居》詩之三:“仰笑鵾鵬輩, 委身拂天波.” 唐許學士《天關回到世吟》:“今日東歸渾似夢, 望崖回首隔天波.”4.從地面輻射至天空的無線電波.
[天性】1.猶天命, 指上天的意旨或上天安排的命運. 《書·西伯戡黎》:“不虞天性.” 孔穎達疏:“而王不度知天命所在.” 南朝宋謝靈運《君子有所思行》:“所秉自天性, 貧富豈相譏.” 唐杜甫《淸明》詩之一:“鐘鼎山林各天性, 濁醪粗飯任吾年.”2.先天具有的品質或性情. 《孟子·盡心上》:“形色, 天性也.”《史記·秦始皇本紀》:“始皇爲人, 天性剛戾自用.”《水滸傳》第八一回:“燕靑道:‘小人天性不能飲酒.’” 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記·十二月二十九日》:“在一個老實人面前, 我是已盡自己的殘酷天性去磨折了他.”
[天怪】云氣的不正常變化. 古人據以測吉凶. 漢袁康《越絕書·外傳記地傳》:“龜山者, 勾踐起怪遊臺也. 東南司馬門, 因以炤龜, 又仰望天氣, 觀天怪也.”
[天宗】1.指日月星辰. 《逸周書·世俘》:“武王乃翼矢珪矢憲, 告天宗上帝.” 朱右曾校釋:“天宗, 日月星辰.”《禮記·月令》:“<孟冬之月>天子乃祈來年於天宗.”2.指皇族. 《新唐書·南蠻傳中·南詔下》:“且天宗近屬, 不可下小蠻夷.”
[天定】宿命論者謂人間的吉凶、禍福、貴賤等皆由天命所定, 謂之“天定”. 《史記·伍子胥列傳》:“人衆者勝天, 天定亦能破人.” 明李東陽《對鷗閣賦》:“數雖天定, 業乃人爲.”《兒女英雄傳》第二二回:“萬事都有天定, 這如何是人力防得來的?”
[天宜】謂合於天道. 漢賈誼《新書·數寧》:“明通以足天紀, 又當天宜.”
[天官】1.官名. 《周禮》分設六官, 以天官塚宰居首, 總御百官. 唐武后光宅元年改吏部爲天官, 旋㚆舊. 后世亦稱吏部爲天官. 《續資治通鑑·宋孝宗淳熙十二年》:“今天官諸選, 條目猥多, 法例參錯, 吏姦深遠.” 明何景明《送蕭文彧分敎臨川序》:“廼復試於天官, 去取加詳焉.”2.借指吏部尙書. 淸戴名世《答趙少宰書》:“而足下出持節鉞, 入貳天官.”評劇《鍘閣老》第十一場:“老夫不敢, 還是天官大人先行.”3.泛指百官. 《禮記·曲禮下》:“天子建天官, 先六大.”《漢書·李尋傳》:“舉有德行道術通明之士充備天官.” 王先謙補注:“天工人代, 故官曰天官.”《文選·班固<東都賦>》:“天官景從, 寢威盛容.” 李善注:“蔡邕《獨斷》:‘百官小吏曰天官.’”4.指官職. 唐王維《責躬荐弟表》:“久窮天官, 每慙屍素.”5.天文;天象. 《史記·太史公自序》:“太史公學天官於唐都.”《史記》有《天官書》, 司馬貞索隱:“天文有五官. 官者, 星官也. 星座有尊卑, 若之官曹列位, 故曰天官.”《後漢書·崔瑗傳》:“瑗因留遊學, 遂明天官、曆數、《京房易傳》、六日七分.” 唐王維《送趙都督赴代州得靑字》:“天官動將星, 漢地柳條靑.”6.道敎所奉三官之一, 三官爲天官、地官、水官. 宋梅堯臣《觀楊之美畫》詩:“天官乘車建朱旗, 赤旛前亞風卷披.” 淸李漁《奈何天·錫祺》:“小聖, 上元一品賜福天官紫微大帝.” 參見“天官賜福”. 7.泛指天上仙神居官者. 《兒女英雄傳》緣起首回:“只見班部叢中閃出四位金冠朱黻的天官, 各各手捧文冊一卷.”8.指耳、目、口、鼻、形體等感覺器官. 《荀子·天論》:“耳、目、鼻、口、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也, 夫是之謂天官.”《荀子·正名》:“然則何緣而以同異? 曰:緣天官.” 楊倞注:“天官, 耳、目、鼻、口、心、體也. 謂之官, 言各有所司主也.”
[天官賜福】1.俗謂正月十五上元節天官賜福於人. 宋吳自牧《夢粱錄·元宵》:“正月十五日元夕節, 乃上元天官賜福之辰.” 孫錦標《通俗常言疏證·禍福》:“天官賜福:梁元帝旨要:‘上元爲天官賜福之辰.’”2.舊日戲曲舞台有演天官賜福以徼吉利者. 亦泛指上天賜福. 柳靑《創業史》第一部第十八章:“不識字的前淸老漢, 喜歡經常對民國年出生的莊稼人, 講解‘天官賜福’四個字的深刻含意……他認爲:老天和官家是無上權威, 人都應當聽任天官的安排, 不可以違拗.” 柳靑《創業史》第一部第十八章:“這也是天官賜福喀! 我的天! 要不是天意……要不是官家派工作人來分地, 莊稼人敢動嗎?” 參見“三官”.
[天空】1.謂天際空闊. 唐沈佺期《紹隆寺》詩:“雲蓋看木秀, 天空見藤盤.” 前蜀貫休《送僧歸天台寺》詩:“天空聞聖磬, 瀑細落花巾.”2.日月星辰羅列的廣大空間. 唐韓愈《南山》詩:“天空浮脩眉, 濃綠畫新就.”茅盾《秋收》:“偶爾薄暮時分天空有幾片白雲, 全村的人都歡呼起來.”
[天空海闊】1.謂天地廣闊. 宋湯恢《滿江紅》詞:“酒醒香銷人自瘦, 天空海闊春無極.” 淸顧炎武《答子德書》:“更希餘光下被, 俾暮年迂叟得自遂於天空海闊之間, 尤爲知己之愛也.” 淸顧炎武《與次耕書》:“於天空海闊之中, 一旦爲畜樊之雉, 才華累之也.”粵劇《搜書院》第一幕:“天空海闊任它高飛去.”2.常用以形容宏大寬闊. 《醒世姻緣傳》第十六回:“自己負了才名, 又生了一副天空海闊的心性, 灑脫不羈的胸襟.” 參見“海闊天空”.
[天穹】1.謂天空高遠. 宋歐陽修《奉使道中五言長韻》:“望平愁驛迥, 野曠覺天穹.”2.猶天空. 殷夫《浪漫時代》:“我們把旗擎高, 號兒吹震天穹.”艾靑《吹號者》:“站在藍得透明的天穹的下面, 他開始以原野給他的淸新的呼吸, 吹送到號角里去.”
[天宛】1.古兵家稱周圍高中間低的地形. 銀雀山漢墓竹簡《孫臏兵法·地葆》:“五地之殺曰:天井、天宛、天離、天隙、天招.”2.指大宛馬. 唐杜牧《長安雜題長句》之一:“東南樓日珠簾卷, 西北天宛玉厄豪.”
[天祉】天賜的福祉. 《韓詩外傳》卷八:“惟鳳爲能通天祉, 應地靈.”《新唐書·李訓傳》:“甘露近在禁中, 陛下宜親往以承天祉.”
[天祅】見“天夭”.
[天門】1.天機之門. 指心. 《莊子·天運》:“故曰, 正者, 正也. 其心以爲不然者, 天門弗開矣.”成玄英疏:“其心之不能如是者, 天機之門擁而弗開. 天門, 心也.”2.指鼻、口或天庭. 《老子》:“天門開闔, 能無雌?”河上公注:“天門, 謂北極紫微宮……治身, 天門, 謂鼻孔.”按, 朱謙之校釋以爲“無雌”當作“爲雌”. 《黃庭內景經·隱藏章》:“上合天門入明堂.”務成子注:“天門在兩眉間, 即天庭是也.”3.天宮之門. 《楚辭·九歌·大司命》:“廣開兮天門, 紛吾乘兮玄雲.”《淮南子·原道訓》:“昔者馮夷, 大丙之御也……經紀山川, 蹈騰昆命, 排閶闔, 淪天門.” 高誘注:“天門, 上帝所居紫微宮門也.” 唐韓愈《孟東野失子》詩:“乃呼大靈龜, 騎雲款天門.”4.指皇宮之門. 唐杜甫《宣政殿退朝晩出左掖》詩:“天門日射黃金牓, 春殿晴曛赤羽旗.”5.星名. 東方七宿角宿中之兩星. 即室女座53、69. 6.牌九賭博, 莊家對面稱天門. 《老殘遊記》第十九回:“第二條拿了個八點, 天門是地之八, 上下莊是九點, 又賠了一個通莊.”7.草藥名. 《宋書·謝靈運傳》:“尋名山之奇藥, 越靈波而憩轅. 採石上之地黃, 摘竹下之天門.”
[天門八翼】晉陶侃夢生八翼, 飛而上天, 見天門九重, 已登其八, 唯一門不得入, 閽者以杖擊之, 因墜地, 折左翼. 后位至八州都督. 見《晉書·陶侃傳》. 丘逢甲《東山感秋詞次康步崖中翰題壁韻》之五:“冷落山齋運甓身, 天門八翼夢無因.”
[天門冬】百合科. 多年生攀援草本. 莖細長. 葉退化, 由線形葉狀枝代替葉的作用. 塊根紡錘形, 簇生, 肉質. 中醫入藥, 有潤肺止咳, 養陰生津的功效.
[天帚】《初學記》卷八引《荊州圖副記》:“天門角上石生倒垂下一竹拂, 謂之天帚.”因以稱山野倒拂的樹木爲天帚. 元張養浩《田居自和》詩之二:“山展野屛隨地遠, 風揮天帚掃雲空.”
[天屆】古時統治者謂稟承天意實行誅伐. 語本《詩·魯頌·閟宮》:“致天之屆, 於牧之野.” 漢王粲《柳賦》:“昔我君之定武, 致天屆而徂征.”
[天居】1.住在天上. 形容天子居處華貴. 漢蔡邕《述行賦》:“皇家赫而天居兮, 萬方徂而幷集.”2.指天子居處. 南朝陳徐陵《太極殿銘序》:“天居爽塏, 大寢尊嚴.” 唐王維《和尹諫議史館山池》詩:“雲館接天居, 霓裳侍玉除.”3.天地神靈的居處. 明方孝孺《郊祀頌》:“乘輿徐來, 及門而趨. 執圭屛息, 仰覿天居.”
[天弧】星名. 亦稱弧矢, 屬於南方七宿中的井宿. 凡九星(漢時謂有四星), 形如弓弧. 正對天狼星而有光, 古人以爲主弭兵盜. 弧矢動移不如常而現角芒, 古人以爲主兵盜. 漢揚雄《羽獵賦》:“熒惑司命, 天弧發射.” 明劉基《感興》詩:“天弧不解射封狼, 戰鼓縱橫滿路旁.”《陳書·高祖紀上》:“自攝提無紀, 孟陬殄滅, 枉矢宵飛, 天弧曉映.” 淸顧炎武《石射堋山》詩:“太白天弧見角芒, 金山、京口又沙場.”參閱《晉書·天文志上》.
[天弢】謂天然的束縛. 《莊子·知北遊》:“解其天弢, 墮其天袠, 紛乎宛乎, 魂魄將往, 乃身從之, 乃大歸乎!”成玄英疏:“弢, 囊藏也.” 明唐順之《祭丘思庵文》:“蓋莊生所云蒿目而憂世, 決性命以饜富貴, 此兩者皆謂之天弢, 而子皆解之.”
[天函】自然界的秘密. 嚴㚆《<穆勒名學>按語》:“西學之所以翔實, 天函日啓, 民智滋開, 而一切皆歸於有用者, 正以此耳.”
[天珍】指極其珍奇之物. 宋楊萬里《讀張文潛詩》詩之一:“後來全集敎渠見, 別有天珍渠得知!”
[天毒】1.古國名. 或以爲即天竺(印度的古稱). 《山海經·海內經》:“東海之內, 北海之隅, 有國名曰朝鮮、天毒.” 郭璞注:“天毒, 即天竺國.” 袁珂校注引王崇慶云:“天毒疑別有意義. 郭以爲即天竺國, 天竺在西域, 漢明帝遣使迎佛骨之地, 此未知是非也.”2.指印度. 章炳麟《訄書·平等難》:“天毒之俗, 區人類爲四等.”
[天政】謂自然的制約猶如政令、律令. 也指天的職能. 《荀子·天論》:“順其類者謂之福, 逆其類者謂之禍, 夫是之謂天政.” 楊倞注:“天政, 言如賞罰之政令.”《大戴禮記·少閒》:“天政曰正.” 參見“地政”.
[天挺】謂天生卓越超拔. 《後漢書·黃瓊傳》:“光武以聖武天挺, 繼統興業.” 明李東陽《雷公峽二十韻》:“公生實天挺, 少小負奇骨.” 章炳麟《魏武帝頌》:“夫其經緯萬端, 神謨天挺.”
[天垓】天際, 天邊. 明夏完淳《觀濤》詩:“此水乃自滄溟來, 長江如練浮天垓.”
[天垠】天邊, 指極遠的地方. 晉張協《七命》:“爾乃踰天垠, 越地隔, 過汗漫之所不遊, 躡章亥之所未跡.” 唐杜甫《別蔡十四著作》詩:“若馮南轅吏, 書劄到天垠.” 唐柳宗元《招海賈文》:“終古迴薄旋天垠, 八方易位更錯陳.”
[天荊地棘】天地間布滿荊棘, 喩世途或處境艱難. 明劉永錫《行路難》詩:“雲漫漫兮白日寒, 天荊地棘行路難.”《文明小史》第十二回:“我們的銀錢有限, 他們的慾壑難填, 必至天荊地棘, 一步難行.” 李光《集詩述感》之十四:“天荊地棘莽樊羅, 豺虎縱橫壓兩河.”
[天荒】1.邊遠荒僻. 漢王充《論衡·恢國》:“匈奴時擾, 正朔不及, 天荒之地, 王功不加兵, 今皆內附, 貢獻牛馬.”2.指未經開辟的或荒蕪的. 唐元稹《古社》詩:“良田千萬頃, 占作天荒田.”3.科考未出過及第人才, 謂之“天荒”.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海述解送》:“荊南解比號天荒.” 淸黃宗羲《餘姚重修儒學記》:“至使數十年之中, 人才寥落, 科名亦且天荒.” 淸侯方域《太常公家傳》:“寧津生自是誦應震文而得第者四, 前此天荒者且百年矣.” 參見“破天荒”.
[天荒地老】亦作“天老地荒”.
極言曆時久遠. 唐李賀《致酒行》:“吾聞馬周昔作新豊客, 天荒地老無人識.” 宋文天祥《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之二:“國破家亡雙淚暗, 天荒地老一身輕.”《二刻拍案驚奇》卷六:“蓋謂世間惟有願得成雙的, 隨你天荒地老, 此情到底不泯也.” 淸孔尙任《桃花扇·棲眞》:“天老地荒, 此情無盡窮.” 郭沫若《甁》詩之三六:“你敎我等到將來, 是不是要等到天荒地老?”
[天南】指嶺南. 亦泛指南方. 唐白居易《得潮州楊相公繼之書幷詩以此寄之》詩:“詩情書意兩殷勤, 來自天南瘴海濱.” 唐周繇《送楊環校書歸廣漢》詩:“天南行李半波濤, 灘樹枝枝拂戲猱.” 唐戴叔倫《屯田詞》:“艱辛歷盡誰得知, 望斷天南淚如雨.” 宋楊萬里《潮陽海岸望海》詩:“身行島北新春後, 眼到天南最盡頭.”
[天南地北】1.形容距離遙遠. 《金石續編·唐<鴻慶寺碑>》:“天南地北, 鳥散荊分.” 明馮惟敏《正宮端正好·淶邑初度自述》套曲:“念平生手足親, 奈尋常骨肉疎, 天南地北多歧路.”2.指距離遠的不同地區. 老舍《女店員》第二幕:“一想起到天南地北去的姑娘們啊, 我心里就開了電門, 亮了!”3.形容(淡話)漫無邊際.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四:“趙玉林無心地天南地北地閑扯, 小王却有意地要在對方不知不覺中來進行自己的了解工作.”
[天南海北】1.形容距離遙遠的不同地區. 楊朔《熔爐》:“他素來最能關心戰士, 天南海北, 不管怎樣調皮搗蛋的人, 一經他敎育改造, 都能脫胎換骨.”2.形容(談話)漫無邊際. 秦牧《漫記端木蕻良》:“和他在一起, 覺得很自在, 很安詳, 可以天南海北, 無拘無束地聊天.”
[天柄】天子的權柄. 明宋濂《廣薛季昶對張柬之語》:“但武后倒持天柄二十有一年, 生殺廢置皆自其手出.”
[天相】上天佑助. 《醒世恒言·獨孤生歸途鬧夢》:“自古道:吉人自有天相.” 羅正緯《灤州革命紀實初稿》:“天相中國, 斬彼淸祚.”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第二篇:“由於天授, 或有天相者, 簡狄吞燕卵而生商, 劉媼得交龍而孕季, 皆其類也.”
[天柱】1.古代神話中的支天之柱. 《淮南子·墬形訓》:“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爲帝, 怒而觸不周之山, 天柱折, 地維絶.”《神異經·中荒經》:“崑崙之山有銅柱焉, 其高入天, 所謂天柱也, 圍三千里周圓如削.”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地勢極而南溟深, 天柱高而北辰遠.” 郭沫若《女神·女神之再生》詩:“黨徒們呀, 快把你們的頭顱借給我來! 快把這北方的天柱碰壞! 碰壞!”2.比喩負重任者. 田漢《關漢卿》第五場:“可是自從讀了文丞相的《正氣歌》, 才知道現在也還有這樣不愧前人的地維、天柱, 這就大大增加了我的勇氣了.”3.耳的別名. 《太平御覽》卷三六六引《長沙耆舊傳》:“太尉劉壽少遇相師, 相師曰:‘耳爲天柱, 今君耳城郭, 必典家邦.’”4.山名. 在山東平度縣北. 淸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山東七·萊州府》:“天柱山, 州(平度州)北五十里, 絶頂巉巖, 聳立如柱.”5.山名. 又名霍山. 在今安徽. 西漢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武帝南巡, 登其山, 號爲南嶽, 即此. 《史記·孝武本紀》:“上巡南郡, 至江陵而東, 登禮潛之天柱山.”裴駰集解引應劭曰:“潛縣屬廬江, 南嶽霍山也.”6.山名. 在浙江省余杭縣北. 淸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浙江二·杭州府》:“<大滌山>其右爲天柱山, 高六百六十丈……爲第五十七福地.”7.山名. 陝西岐山的別名. 淸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陝西四·鳳翔府》:“岐山亦曰天柱山.”8.星名. 屬於東方七宿中的角宿. 《晉書·天文志上》:“三台六星, 兩兩而居, 起文昌, 列抵太微. 一曰天柱, 三公之位也.”《星經》卷上:“天柱五星在紫微宮內, 近東垣, 主建敎等二十四氣也.”
[天軌】猶天道. 《漢書·揚雄傳上》:“惟天軌之不辟兮, 何純絜而離紛.”顏師古注:“天軌, 猶言天路.” 王念孫《讀書雜志·漢書十三》:“天軌, 猶天道也. 辟, 明也. 言天道不明, 故使純絜之人遭此難也.”
[天威】1.上天的威嚴;上天的威怒. 《書·君奭》:“我亦不敢寧於上帝命, 弗永遠念天威.”《文選·張衡<西京賦>》:“礔礰激而增響, 磅礚象乎天威.” 薛綜注:“磅礚, 雷霆之音, 象天之威怒.”2.指雷電. 古人以其象征天之威怒, 故稱. 晉潘嶽《狹室賦》:“若乃重陰晦冥, 天威震曜.”3.帝王的威嚴;朝廷的聲威. 《左傳·僖公九年》:“天威不違顔咫尺……敢不下拜.” 唐杜甫《承聞河北諸節度入朝歡喜口號絕句》之十二:“十二年來多戰塲, 天威已息陣堂堂.” 宋蘇軾《上神宗皇帝書》:“自知瀆犯天威, 罪在不赦.” 淸黃遵憲《台灣行》詩:“當初版圖入天府, 天威遠及日出處.”4.猶言神威. 《三國志·魏志·張邈傳》:“布舉弓射戟, 正中小支, 諸將皆驚, 言‘將軍天威也.’”《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軍資所出, 國以富饒”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孟獲>曰:‘公, 天威也, 南人不復反矣.’”
[天殃】天降的禍殃. 《禮記·月令》:“<孟春之月>是月也, 不可以稱兵. 稱兵, 必天殃.” 漢董仲舒《春秋繁露·郊語》:“由是觀之, 天殃與上罰所以別者, 闇與顯耳.” 唐韓愈《圬者王承福傳》:“食焉而怠其事, 必有天殃.” 明朱鼎《玉鏡台記·王敦失守》:“天殃危社稷, 烽火及甘泉.”
[天則】1.猶天道. 自然的法則. 《易·乾》:“乾元用九, 乃見天則.” 唐楊炯《渾天賦》:“俯察人事, 仰觀天則.” 淸黃宗羲《鄭蘭皋八十壽序》:“時有常變, 勢有順逆, 德有剛柔, 類有邪正. 然此中各有自然之天則.” 劉師培《無政府主義之平等觀》:“近世哲學家以此法爲天則. 謂天下事物, 均依自然定規之活動力, 即變形變化之際, 亦各有一定不易之定規.”2.天子的法令.
[天星】1.星. 《周禮·春官·保章氏》:“保章氏, 掌天星, 以志星辰日月之變動.” 漢揚雄《羽獵賦》:“渙若天星之羅, 浩如濤水之波.”2.方言. 秤星. 吳組緗《山洪》四:“不是你大哥戥子上有點天星, 干不粘濕不惹的, 你有今朝子呢!”
[天界】1.猶天際. 晉陶潛《己酉歲九月九日》詩:“淸氣澄餘滓, 杳然天界高.” 南朝齊張融《海賦》:“淹漢星墟, 滲河天界.”2.佛敎語. 十界之一. 包括六欲天、四禪天和四空天. 南朝梁劉潛《平等寺刹下銘序》:“天界飾其四園, 龍宮陳其七寳.”3.猶上界. 《水滸傳》第七一回:“三則上薦晁天王早生天界, 世世生生再得相見.” 魯迅《書信集·致增田涉》:“九宮也是天界宮殿名, 據云其中有九個小宮殿.” 郭沫若《王昭君》第一幕:“怕她要離去這個塵寰, 飛回天界去了呢!”
[天思】天賦的才思. 淸陳田《明詩紀事乙籤·王世貞》:“陳臥子曰:‘元美天思穎雋, 取材贍博.’”
[天迴】1.天旋, 天轉. 形容氣象雄偉壯觀. 晉左思《蜀都賦》:“望之天迴, 即之雲昏.”2.指時光流逝. 漢桓譚《新論·惜時》:“天迴日轉, 其謝如矢.”
[天骨】1.星相家謂天庭多奇骨者, 人物傑出. 多指人的氣度、格調而言. 《藝文類聚》卷五十引漢蔡邕《荊州刺史庾侯碑》:“視(或作“朗”)鑑出於自然, 英風發乎天骨.” 唐楊炯《送幷州旻上人詩序》:“旻上人天骨多奇, 神情獨王.” 明張煌言《春心》詩:“天骨原蕭散, 能消許事侵.”2.稱美詩文風骨. 宋王安石《寄愼伯筠》詩:“多爲峭句不姿媚, 天骨老硬無皮膚.”3.指駿馬的軀干. 《三國志·魏志·管輅傳》“安平趙孔曜薦輅於冀州刺史”裴松之注引《管輅別傳》曰:“然見淸河郡內有一騏驥, 拘縶後廐歷年, 去王良、伯樂百八十里, 不得騁天骨, 起風塵.” 唐杜甫《天育驃騎歌》:“矯矯龍性合變化, 卓立天骨森開張.”
[天香】1.芳香的美稱. 北周庾信《奉和同泰寺浮圖》:“天香下桂殿, 仙梵入伊笙.” 唐李白《廬山東林寺夜懷》詩:“天香生空虛, 天樂鳴不歇.” 前蜀貫休《山居》詩之二二:“豈知知足金仙子, 霞外天香滿毳袍.” 淸納蘭性德《桑楡墅同梁汾夜望》詩:“無月見村火, 有時聞天香.”2.特指桂、梅、牡丹等花香. 宋劉克莊《念奴嬌·木犀》詞:“却是小山叢桂裏, 一夜天香飄墜.” 淸方文《送春日偕束茹吉等看牡丹》詩:“信有天香亦傾國, 金罍在手莫辭乾.” 郭沫若《梅花樹下醉歌》:“你從你自我當中, 吐露出淸淡的天香.”3.指宮廷中用的薰香;御香. 唐皮日休《送令狐補闕歸朝》詩:“朝衣正在天香裏, 諫草應焚禁漏中.” 唐黃滔《奉和翁文堯員外經過七林書堂見寄》:“駟馬寶車行賜禮, 金章紫綬帶天香.”4.祭神、禮佛的香. 唐沈佺期《樂城白鶴寺》詩:“潮聲迎法鼓, 雨氣濕天香.” 宋吳自牧《夢粱錄·元旦大朝會》:“元旦侵晨, 禁中景陽鐘罷, 主上精虔炷天香, 爲蒼生祈百穀於上穹.”5.指美女. 淸李漁《閑情偶寄·聲容·選姿》:“非止國色難親, 天香未遇, 即強顔陋質之婦, 能見幾人.” 參見“國色天香”.
[天香國色】1.本爲稱贊牡丹之辭, 謂其色香俱非他花可比. 唐李濬《松窗雜錄》:“會春暮內殿賞牡丹花, 上頗好詩, 因問修己曰:‘今京邑傳唱牡丹花詩誰爲首出?’修己對曰:‘臣嘗聞公卿間多吟賞中書舍人李正封詩, 曰:“天香夜染衣, 國色朝酣酒”.’” 金元好問《蘭文仲郞中見過》詩:“水碧金膏步兵酒, 天香國色洛陽花.”2.稱美麗的女子. 《再生緣》第二一回:“款款纖腰垂玉帶, 溶溶粉額映烏紗. 起來緩緩辭金殿, 分明是, 一朵天香國色花.” 參見“國色天香”.
[天秋】謂天行秋肅之氣;時令已値淸秋. 唐李白《秋思》詩:“天秋木葉下, 月冷莎鷄悲.” 唐韋應物《藍嶺精舍》詩:“日落群山陰, 天秋百泉響.”
[天保】謂上天保佑, 使之安定. 《詩·小雅·天保》:“天保定爾, 亦孔之固.” 鄭玄箋:“保, 安. 爾, 女也. 女, 王也.” 后引申指皇統、國祚. 《史記·周本紀》:“王曰:‘定天保, 依天室, 悉求夫惡, 貶從殷王受.’” 張守節正義:“武王答周公云, 定知天之安保我位, 得依天之宮室, 退除殷紂之惡.”《宋書·武帝紀中》:“我世祖所以撫歸運而順人事, 乘利見而定天保者也.” 北周庾信《哀江南賦》:“嗟天保之未定, 見殷憂之方始.”一說保, 保斗, 爲古代車蓋中心軸端部件. 天保, 借指天之中樞北極星, 引申指人世政治中心, 如京邑、國都. 參閱陸宗達《訓詁簡論》.
[天保九如】《詩·小雅·天保》:“天保定爾, 以莫不興. 如山如阜, 如岡如陵, 如川之方至, 以莫不增……如月之恒, 如日之升. 如南山之壽, 不騫不崩. 如松柏之茂, 無不爾或承.”連用九“如”字, 祝頌福壽綿長. 后遂以“天保九如”爲祝壽頌詞.
[天皇】1.天帝. 《史記·周本紀》:“殷之末孫季紂, 殄廢先王明德, 侮蔑神祇不祀, 昏暴商邑百姓, 其章顯聞於天皇上帝.”《後漢書·張衡傳》:“叫帝閽使闢扉兮, 覿天皇於瓊宮.” 李賢注:“天皇, 天帝也.”《雲笈七籤》卷二三:“上朝天皇, 還老反嬰.” 明何景明《七述》:“天皇之庭, 廣莫之墟, 有山焉.”2.古帝名, 傳說中國遠古三皇之首. 《史記·秦始皇本紀》:“古有天皇, 有地皇, 有泰皇.”3.稱帝王. 漢袁康《越絕書·外傳記吳王占夢》:“夫越王句踐雖東僻, 亦得繫於天皇之位.”些指越王勾踐. 《新唐書·高宗紀》:“八月壬辰, 皇帝稱天皇, 皇后稱天后.”些指唐高宗.
[天泉】1.星名. 《史記·天官書》:“困敦歲:歲陰在子, 星居卯. 以十一月與氐、房、心晨出, 曰天泉. 玄色甚明.”2.池名, 也稱“天淵”. 有二:一在洛陽東, 爲晉人遊宴之地. 《初學記》卷四引晉陸翽《鄴中記》:“華林園中千金堤, 作兩銅龍, 相向吐水, 以注天泉池.”又引晉戴延之《西征記》:“天泉之南, 有東西溝, 承御溝水. 水之南有積石壇, 云三月三日御坐流杯之處.”一在江寧, 爲南朝宋元嘉年間造. 唐柳宗元《爲王京兆賀嘉蓮表》:“香激大王之風, 影耀天泉之水.”按, 《宋書·符瑞志下》:“元嘉二十一年六月丙午, 華林園天淵池二蓮同榦, 園丞陳襲祖以聞.” 柳表所云天泉, 即此天淵池.
[天鬼】天和鬼. 《墨子·尙賢中》:“上有以絜爲酒醴粢盛, 以祭祀天鬼.”《墨子·尙賢中》:“又率天下之萬民, 以尙尊天事鬼, 愛利萬民, 是故天鬼賞之, 立爲天子.”
[天律】1.天時變化的節律. 晉陸云《喜霽賦》:“肅有禱於人謀兮, 反極陰於天律.”2.天然的音律. 唐劉禹錫《唐故尙書主客員外郞盧公集紀》:“心之精微, 發而爲文. 文之神妙, 詠而爲詩. 猶夫孤桐朗玉, 自有天律.”3.天界的律令. 宋陸遊《老學庵筆記》卷九:“政和後, 道士有賜玉方符者, 其次則金方符, 長七寸, 闊四寸, 面爲符, 背鑄御書曰:‘賜某人奉以行敎, 有違天律, 罪不汝貸.’”
[天敘】天然的次第、等級. 明方孝孺《喜修德汝器二君偕嘉猷秀才至》詩之二:“知時識天敘, 豈慕稻與粱.” 嚴㚆夏曾佑《國聞報館附印說部緣起》:“大都男尊女卑, 男役女若彼牲畜, 其酋恒蓄姬妾數十人, 等威之別, 當夕之規, 至繁且密, 彼固自以爲天秩天敘也. 蓋未開化之人, 例如此也.”
[天食】謂稟受於自然. 《莊子·德充符》:“聖人不謀, 惡用知? 不斲, 惡用膠? 無喪, 惡用德? 不貨, 惡用商? 四者, 天鬻也. 天鬻者, 天食也.”成玄英疏:“鬻, 食也. 食, 稟也. 天, 自然也. 以前四事, 蒼生有之, 稟自天然, 各率其性, 聖人順之, 故無所用己也.”
[天風】風. 風行天空, 故稱. 漢蔡邕《飲馬長城窟行》:“枯桑知天風, 海水知天寒.” 唐韓愈《辛卯年雪》詩:“波濤何飄揚, 天風吹旛旂.” 明鄭若庸《玉玦記·賞春》:“好趁天風, 直上靑霄.” 郭沫若《哀時古調》九:“天風吹, 海浪流. 滿懷悲憤事, 聊以寄箜篌.”
[天怨】上天怨怒. 《莊子·天道》:“故知天樂者, 無天怨, 無人非, 無物累, 無鬼責.”《韓詩外傳》卷十:“夫天怨不全日, 人怨不旋踵. 至今弗報, 何也?”《元史·宋本傳》:“刑政失度, 民憤天怨, 災異互見.”
[天胤】天之后嗣. 《書·高宗肜日》:“王司敬民, 罔非天胤.” 孔傳:“胤, 嗣.”
[天亮】1.指太陽將要露出地平線, 天空發出光亮的時候. 《儒林外史》第十六回:“太公夜里要出恭, 從前沒人服侍, 就要忍到天亮.”《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七回:“此時却睡不著了, 又看了一會書, 已經天亮了.” 丁玲《母親》:“這夜大家都緊張極了, 在臨時替他們預備的房間里, 曼貞陪著她們, 幾乎討論到天亮.”2.謂秉性貞信. 《宋書·武帝紀上》:“鎮軍將軍……忠誠天亮, 神武命世.”
[天度】1.周天的度數. 古代天文學劃分周天區域的單位. 《後漢書·律曆志下》:“昬明之生, 以天度乘晝漏.” 宋蘇軾《管仲論》:“今夫天度三百六十, 均之十二辰.” 康有爲《大同書》辛部第一章:“大地各國言天度地度者, 率以三百六十爲數, 極零畸而不整.”2.天子的胸懷. 宋李綱《靖康傳信錄》卷二:“余於是竊歎道君天度之不可及也.” 宋葉適《謝除華文閣待制提舉西京嵩山崇福宮表》:“惟賴天度幷涵, 皇明隱燭, 獲從容而善退, 保優佚之令終.”
[天庭】亦作“天廷”.
1.天帝的宮廷;天帝的朝廷. 漢揚雄《甘泉賦》:“選巫咸兮叫帝閽, 開天庭兮延群神.”《水滸傳》楔子:“這仁宗皇帝……降生之時, 晝夜啼哭不止, 朝庭出給黃榜, 召人醫治, 感動天庭, 差遣太白金星下界.”《兒女英雄傳》第二四回:“只好報知値日功曹, 啓奏天庭, 請玉帝定奪.”2.指天空. 《文選·班固<答賓戲>》:“未仰天庭而覩白日也.” 張銑注:“未仰天見白日之光也.” 胡也頻《光明在我們的前面》二三:“這種種聲音在無邊無際的天庭中響著.”3.帝王的宮廷;朝廷. 晉左思《蜀都賦》:“幽思絢道德, 摛藻掞天庭.” 唐沈佺期《奉和洛陽玩雪應制》:“灑瑞天庭裏, 驚春御苑中.”《西遊記》第六八回:“<三藏>直至端門外, 煩奉事官轉達天廷, 欲倒驗關文.”《封神演義》第六回:“敢勞丞相將此本轉達天庭.”4.星垣名, 即太微垣. 《禮記·月令》“<孟春之月>祈穀於上帝” 唐孔穎達疏:“上帝, 太微之帝……太微爲天庭, 中有五帝座.”《史記·天官書》:“三能、三衡者, 天廷也. 客星出於天廷, 有奇令.”5.昆侖山最高層, 名曰天庭.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河水一》:“崑崙之山三級:下曰樊桐, 一名板桐;二曰玄圃, 一名閬風;上曰層城, 一名天庭, 是爲太帝之居.”6.相術指人兩眉之間. 亦指前額中央. 《三國志·魏志·管輅傳》:“此二人天庭及口耳之間同有凶氣.”《黃庭內景經·黃庭》:“天庭地關列斧斤.” 梁丘子注:“兩眉間爲天庭.”老舍《茶館》第一幕:“你位爺好相貌, 眞是天庭飽滿, 地閣方圓, 雖無宰相之權, 而有陶朱之富.”
[天庥】上天的庇祐. 明汪廷訥《種玉記·贈玉》:“從今後, 管愁城打破, 永荷天庥.” 淸魏源《默觚上·學篇八》:“聖人之敎, 詳戒禍, 略求福;及其求之也, 惟修天爵, 迓天庥, 俟天命也.”新廣東武生《黃蕭養回頭》:“藥一到, 春回自迓天庥.”
[天姿】1.姿容. 常指美豔的姿色. 《三國志·魏志·明帝紀》“癸丑, 葬高平陵”裴松之注引晉孫盛曰:“聞之長老, 魏明帝天姿秀出, 立髮垂地.”《漢武帝內傳》:“<王母>脩短得中, 天姿掩藹, 容顔絶世.”《西遊補》第六回:“蘋香這侍兒天姿翠動, 煙眼繚人.” 淸李漁《風箏誤·賀歲》:“有天姿沒風韻, 却像箇泥塑美人.”2.指天然風姿. 宋蘇軾《定惠院海棠》詩:“自然富貴出天姿, 不待金盤薦華屋.” 淸王端履《重論文齋筆錄》卷三錄詩:“天姿淨洗粉和朱, 佳名應賜秦與虢.”3.天賦之資質;天然之材質. 《史記·儒林列傳》:“孝文帝時, 徐生以容爲禮官大夫. 傳子至孫徐延、徐襄. 襄, 其天姿善爲容, 不能通《禮經》.”按, 《漢書·儒林傳》作“襄, 其資性善爲頌.” 漢馬融《長笛賦》:“唯笛因其天姿, 不變其材.” 唐韓愈《省試學生代齋郞議》:“自非天姿茂異, 曠日經久……則不可得而齒乎國學矣.” 淸徐乾學《納蘭君墓志銘》:“如容若之天姿之純粹、見識之高明……殆未有過之者也.”4.猶言天性、秉性. 唐元稹《有鳥》詩:“有鳥有鳥名野鷄, 天姿耿介行步齊.” 宋葉適《上韓提刑》:“天姿仁恕, 宜委重於事權;世故通明, 莫致文於欺罔.”
[天姿國色】形容女子姿色絕美. 亦指絕色女子.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世間有這等女子, 豈非天姿國色乎?”《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五:“錢己擡頭一看, 却是一個艷粧的女子. 雖然鬢亂釵橫, 却是天姿國色.” 淸洪昇《長生殿·禊遊》:“俺安祿山, 前往曲江, 恰好遇著三國夫人, 一個個天姿國色.”
[天帝】1.指上帝. 《荀子·政論》:“居如大神, 動如天帝.” 漢劉向《說苑·正諫》:“昔白龍下淸泠之淵化爲魚, 漁者豫且射中其目, 白龍上訴天帝.” 唐李白《枯魚過河泣》詩:“誰使爾爲魚, 徒勞訴天帝.” 淸唐甄《潛書·得師》:“<天子>居位如天帝, 失位不如農夫.”2.皇帝. 宋葉適《通直郞致仕總干黃公行狀》:“今以蓬門被雲漢之章, 野人致天帝之問, 吾爲賴寵乎!”3.星名. 又稱帝星, 北極五星之最明者.
[天斾】帝王儀仗中的旗幟. 借指皇帝. 宋李綱《起居道君太上皇帝表》:“神京不守, 坐失金湯. 天斾啓行, 越在草莽.”
[天施】謂天所施設. 《易·益》:“天施地生, 其益無方.”《荀子·大略》:“王者先仁而後禮, 天施然也.” 宋曾鞏《水利》:“宋人引渒, 魏人引河, 唐疏雷陂, 築句城, 除堰遏之害, 皆代天施, 長地力, 衣食元元, 而足公家之費.”
[天差地遠】形容相差極遠. 魯迅《<准風月談>前記》:“他們是弟兄, 所見的又是同一的東西, 想到的用法却有這么天差地遠.” 洪深《香稻米》第二幕:“今年的價錢, 跌得實在太不成話了! 比起前幾年來, 眞是天差地遠!”
[天津】1.銀河. 《楚辭·離騷》:“朝發軔於天津兮, 夕余至乎西極.” 王逸注:“天津, 東極箕斗之閒, 漢津也.” 唐李紳《奉酬樂天立秋夕有懷見寄》詩:“天津落星河, 一葦安可航.” 宋歐陽修《鵲橋仙》詞:“鵲迎橋路接天津, 映夾岸、星楡點綴.”2.指天津橋. 唐李白《扶風豪士歌》:“天津流水波赤血, 白骨相撐如亂麻.” 宋張耒《和周廉彦》:“修禊洛濱期一醉, 天津春浪綠浮堤.” 參見“天津橋”. 3.星名. 位於北方七宿中的女宿之北, 凡九星. 在銀河分支處, 故稱. 《晉書·天文志上》:“天津九星, 橫河中, 一曰天漢, 一曰天江.”
[天津快板】曲藝的一種. 是解放后在天津時調的大數子調基礎上, 逐步發展形成的新曲種. 在群眾業余曲藝演唱的實踐中, 對原有曲調加以改革, 形成較爲自由活潑, 又有韻律節奏的朗誦體曲藝. 句式通常爲五字句和七字句. 演員自擊竹板、節子演唱, 伴奏樂器有三弦、二胡等. 曲目都爲短篇.
[天津橋】古浮橋名. 故址在今河南洛陽市西南. 隋煬帝大業元年遷都, 以洛水貫都, 有天漢津梁的氣象, 因建此橋, 名曰天津. 隋末爲李密燒毀, 唐宋屢次改建加固, 金以后廢圮. 唐白居易《和友人洛中春感》詩:“莫悲金谷園中月, 莫歎天津橋上春. 若學多情尋往事, 人間何處不傷人?”
[天宦】即天閹. 《靈樞經·五音五味》:“黃帝曰:‘其有天宦者, 未嘗被傷, 不脫於血, 然其鬚不生, 其故何也?’岐伯曰:‘此天之所以不足也.’”
[天室】1.指天上星宿的布列位置. 古代定國都、建宮室皆依之, 故稱. 《逸周書·度邑》:“王曰:‘旦, 予克致天之明命, 定天保, 依天室.’”《史記·周本紀》:“王曰:‘定天保, 依天室, 悉求夫惡, 貶從殷王受.’” 張守節正義:“得依天之宮室.”2.指朝廷. 章炳麟《訄書·分鎮匡謬》:“斯吾附庸之國也, 交會約言在是, 天室弗與知.”
[天宮】1.指天帝、神仙居住的宮殿;天上的宮廷. 《漢武帝內傳》:“到七月七日, 乃修除宮掖, 設座大殿……爲天宮之饌.”《宋書·夷蠻傳·訶羅陁國》:“臺殿羅列, 狀若衆山. 莊嚴微妙, 猶如天宮.”《西遊記》第五回回目:“亂蟠桃大聖偸丹, 反天宮諸神捉怪.”2.比喩絕佳的生活環境. 洪深《趙閻王》第一節第一幕:“這兒就是天宮啦, 你上咱棚里去睡去, 不凍結實, 才怪呢!”3.星垣. 《廣雅·釋天》:“天宮謂之紫宮.” 南朝宋鮑照《瓜步山楬文》:“四睨天宮, 窮曜星絡.”
[天突】穴位名. 約在喉下四寸處. 《醫宗金鑑·刺灸心法要訣·任脈分寸歌》:“天突, 喉下約四寸.”《靈樞經·本輸》:“缺盆之中, 任脈也, 名曰天突.” 明王玉峰《焚香記·回生》:“胸中天突氣猶在, 足下沖陽脈未沉.”
[天穿】南方民間節日. 宋李覯《正月二十日俗號天穿日以煎餠置屋上謂之補天感而爲詩》:“只有人間閒婦女, 一枚煎餠補天穿.” 淸高士奇《天祿識餘·天穿》:“江東俗號正月二十日爲天穿日, 以煎餠置屋上, 謂之補天穿.”
[天冠】猶言寶冠. 帝王所戴冠冕的美稱. 晉法顯《佛國記》:“王脫天冠, 易著新衣, 徒跣, 持華香, 翼從出城迎像.”《南齊書·東南夷傳·林邑國》:“王服天冠如佛冠, 身被香纓絡.” 南朝梁簡文帝《相宮寺碑銘》:“洛陽白馬, 帝釋天冠.”
[天冠地屨】猶言天壤之別, 比喩兩者差別極大. 《史記·日者列傳》:“夫卜而有不審, 不見奪糈;爲人主計而不審, 身無所處. 此相去遠矣, 猶天冠地屨也.” 宋洪邁《容齋五筆·忠義出天資》:“人之賢不肖, 相去何止天冠地屨乎!”
[天軍】1.帝王的軍隊. 唐劉言史《賦蕃子牧馬》詩:“蕃落多晴塵擾擾, 天軍獵到鸊鵜泉.”2.稱太平天國的軍隊. 《太平天國時期的歌謠·隨天軍》:“幸得天軍來, 人人逐開顏.”《太平天國故事歌謠選·洪楊帶兵過瑤寨》:“眾位原是天兄的兄弟姐妹, 今受淸妖壓迫, 貧苦不堪, 天軍當爲報仇雪恨.”3.星名. 《晉書·天文志上》:“羽林四十五星, 在營室南, 一曰天軍, 主軍騎, 又主翼王也.”
[天扃】天門. 喩朝廷. 明吾邱瑞《運甓記·太眞絕裾》:“賢主遭兇, 忠魂幽憤, 腑肺憂縈. 却叩天扃, 快愜九京齎恨.”
[天祐】上天的佑助. 《漢書·杜鄴傳》:“故內無感恨之隙. 外無侵侮之羞, 俱享天祐, 兩荷高名者, 蓋以此也.” 唐韓愈《順宗實錄五》:“而天祐匪降, 疾恙無瘳.”
[天神】1.指天上諸神, 包括主宰宇宙之神及主司日月、星辰、風雨、生命等神. 《淮南子·天文訓》:“天神之貴者, 莫貴於靑龍.” 淸惲敬《文昌宮碑陰錄》:“其合乎天神、地祇、人鬼之典法者……百世不廢者也.”2.泛指神仙. 晉葛洪《抱朴子·仙藥》:“上藥令人身安命延, 昇爲天神.” 淸王士禛《池北偶談·談異三·嶗山道士》:“從窗隙中見天神數百輩.” 趙樹理《小二黑結婚》:“三仙姑是后莊於福的老婆, 每月初一、十五都要頂著紅布搖搖擺擺裝扮天神.”
[天祚】1.上天賜福. 《左傳·宣公三年》:“天祚明德, 有所厎止.” 唐元稹《靑雲驛》詩:“天祚樂未極, 溟波浩無堤.” 淸平步靑《霞外攟屑·論文上·劉恭甫司馬文》:“謂三世傳經, 域聲家衖, 天祚碩儒, 必於其後.”2.皇位, 國統. 《宣和遺事》前集:“近聞天祚復振, 若明公仗義, 首圖興復, 先責企弓等罪而殺之.” 元獨樂園主《詠史》:“秦王神武不可及, 遂承天祚傳高玄.”3.指天子. 《後漢書·皇后紀下·順烈梁皇后》:“梁小貴人宜配天祚, 正位坤極.”
[天咫】1.《國語·楚語上》:“是知天咫, 安知民則?” 韋昭注:“咫, 言少也, 此言少知天道耳, 何知治民之法.”因以指天道. 淸錢謙益《建文年譜序》:“而趙君之爲斯譜, 本天咫, 述民彛, 備國故, 搜遺忠.”2.《左傳·僖公九年》:“天威不違顔咫尺.” 杜預注:“言天鑑察不遠, 威嚴常在顔面之前. 八寸曰咫.” 后因以“天咫”爲帝王所居之地. 如震鈞撰有《天咫偶聞》, 述有關北京之事.
[天陣】1.亦作“天陳”. 陣法名. 《六韜·三陳》:“武王問太公曰:‘凡用兵爲天陳、地陳、人陳奈何?’太公曰:‘日月星辰斗杓, 一左一右, 一向一背, 此謂天陳.’”2.指小說中的所謂“天門陣”. 《四遊記·鍾呂對陣回天》:“韓延壽見天陣十破八九, 急見呂軍師問計.”3.指仁義之師. 《舊唐書·員半千傳》:“夫師出以義, 有若時雨, 得天之時, 此天陣也.”
[天陛】1.天宮台階. 借指天上宮闕. 宋何大圭《水調歌頭》詞:“風纏雲捲, 轉覺天陛玉樓寬.”2.帝王宮殿之台階. 借指朝廷. 唐韋應物《賈常侍林亭燕集》詩:“高賢侍天陛, 跡顯心獨幽.” 宋王庭珪《贈胡紹立》詩:“此去飛騰對天陛, 不應顦顇困書生.”
[天除】天帝殿前的階級. 淸洪昇《長生殿·神訴》:“工成玉杼, 機絲巧殊, 呈錦過天除.”
[天姥】山名. 在浙江省嵊縣與新昌縣之間. 《太平寰宇記·江南東道八·越州》:“天姥山在縣南八十里……《後吳錄》云:‘剡縣有天姥山, 傳云登者聞天姥歌謠之響.’” 南朝宋謝靈運《登臨海嶠與從弟惠連》詩:“暝投剡中宿, 明登天姥岑.” 唐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詩:“越人語天姥, 雲霞明滅或可覩.”
[天姻】1.皇家姻親. 《宋書·后妃傳·孝武文穆王皇后》:“臣寒門顇族, 人凡質陋, 閭閻有對, 本隔天姻.” 唐陸龜蒙《苔賦》:“則有衛霍天姻, 金張世族.”2.與仙人所結之姻親. 唐李商隱《戊辰會靜中出貽同志二十韻》:“玉管會玄圃, 火棗承天姻.”
[天怒】1.暴風疾雷等, 古人謂之天怒. 《詩·大雅·板》:“敬天之怒, 無敢戲豫.” 孔穎達疏:“則天之怒者, 謂暴風疾雷也.” 漢王充《論衡·雷虛》:“盛夏之時, 雷電迅疾……隆隆之聲, 天怒之音.” 唐李咸用《大雪歌》:“同雲慘慘如天怒, 寒龍振鬣飛乾雨.”2.天子之怒. 三國魏曹叡《棹歌行》:“皇上悼湣斯, 宿昔奮天怒.”
[天怒人怨】上天震怒, 百姓怨恨. 形容爲害作惡十分嚴重, 引起普遍憤怒. 宋蘇軾《代張方平諫用兵書》:“天怒人怨, 邊兵皆叛, 京師騷然.”《明史·倪嶽傳》:“什伍之卒, 轉餉之民, 則委骨荒城, 膏血野草. 天怒人怨, 禍幾日深, 非細故也.”
[天飛】1.語出《易·乾》:“飛龍在天, 利見大人.” 后以“天飛”喩升居高位, 貴顯得志. 南朝宋鮑照《河淸頌》序:“聖上天飛踐極, 迄茲二十有四載.” 南朝梁任昉《奉答敕示七夕詩啓》:“臣早奉龍潛, 與賈馬而入室;晩屬天飛, 比嚴徐而待詔.”2.喩踐帝位. 《宋書·恩倖傳·徐爰》:“天飛雖王德所至, 終陟固有資田躍.”3.語本《詩·大雅·旱麓》:“鳶飛戾天, 魚躍於淵.” 后以“天飛”指天上的飛鳥. 晉陸云《南征賦》:“芒芒神道, 化洽崇深. 卬戾天飛, 俯洞淵沉.”4.遠走高飛. 晉潘尼《懷退賦》:“伊疇昔之懷憤, 思天飛以遠跡.”
[天癸】1.即元陰, 腎精. 促進生殖功能的一種物質. 癸, 五行中屬陰水. 《素問·上古天眞論》:“女子七歲腎氣盛, 齒更髮長, 二七而天癸至, 任脈通, 太衝脈盛, 月事以時下, 故有子.”《素問·上古天眞論》:“丈夫八歲, 腎氣實, 髮長齒更, 二八腎氣盛, 天癸至, 精氣溢寫, 陰陽和, 故能生子.”2.專指女子月經. 宋吳曾《能改齋漫錄·記事二》:“又屯田郞中張諲妻, 年四十而天癸不至, 溫叟察其脈曰:‘明年血淸乃死.’既而果死.” 淸和邦額《夜譚隨錄·梨花》:“怪底守身如處子! 且十八九歲, 天癸未至. 今若此, 復何疑哉!”
[天矜】皇帝的憐憫. 《南史·魚㚆侯子響傳》:“伏願一下天矜, 使得旋窆餘麓, 豈伊窮骸被德, 實且天下歸仁.”
[天紀】1.指時日等. 《書·胤征》:“俶擾天紀, 遐棄厥司.” 孔傳:“紀謂時日.” 淸顧炎武《元日》詩:“東夷擾天紀, 反以晦爲元.”2.上天之紀綱. 借指國家法紀. 漢揚雄《博士箴》:“秦作無道, 斬決天紀.” 晉陶潛《桃花源記》詩:“嬴氏亂天紀, 賢者避其世.” 明楊愼《封建》:“蚩尤亦諸侯也, 上干天紀, 下肆民殘.”3.星名. 屬天市垣, 凡九星. 《漢書·天文志》:“天紀屬貫索.”《晉書·天文志上》:“天紀九星, 在貫索東. 九卿也, 主萬事之紀.”
[天素】天性. 《三國志·蜀志·劉巴傳》“先主辟爲左將軍西曹掾”裴松之注引《零陵先賢傳》:“諸葛亮謂巴曰:‘張飛雖實武人, 敬慕足下. 主公今方收合文武, 以定大事;足下雖天素高亮, 宜少降意也.’” 唐王維《大唐故臨汝郡太守贈秘書監京兆韋公神道碑銘》:“幼無童心, 長積純氣. 抱其天素, 立於人紀.”
[天馬】1.駿馬的美稱. 《史記·大宛列傳》:“初天子發書《易》, 云‘神馬當從西北來’. 得烏孫馬好, 名曰‘天馬’. 及得大宛汗血馬, 益壯, 更名烏孫馬曰‘西極’, 名大宛馬曰‘天馬’云.” 三國魏阮籍《詠懷》之五:“天馬出西北, 由來從東道.” 唐王維《送劉司直赴安西》詩:“苜蓿隨天馬, 蒲桃逐漢臣.” 淸黃遵憲《香港感懷》詩之九:“指北黃龍飲, 從西天馬來.”2.傳說中獸名. 《山海經·北山經》:“又東北二百里, 曰馬成之山, 其上多文石, 其陰多金玉, 有獸焉, 其狀如白犬而黑頭, 見人則飛, 其名曰天馬.”3.神馬. 《漢書·禮樂志》:“太一況, 天馬下, 霑赤汗, 沫流赭. 志俶儻, 精權奇, 籋浮雲, 晻上馳. 體容與, 迣萬里, 今安在, 龍爲友.”《雲笈七籤》卷八四:“忽見太一以天馬來迎於寢臥之前.” 明劉基《走馬引》:“精誠感天天心哀, 太一乃遣天馬從天來, 揮霍雷電揚風埃.”4.星名. 屬於西方七星中的奎宿. 《晉書·天文志上》:“王良五星, 在奎北, 居河中, 天子奉車御官也. 其四星曰天駟, 旁一星曰王良, 亦曰天馬.”5.螳螂的別名. 《呂氏春秋·仲夏》“仲夏之月……螳蜋生” 漢高誘注:“螳蜋, 一曰天馬.”《爾雅翼·釋蟲二》:“螗蜋(螳螂)……許叔重又云:世謂之天馬. 蓋驤首奮臂, 頸長而身輕, 其行如飛, 有馬之象.”
[天馬行空】1.神馬奔馳於太空. 比喩才氣橫逸, 不受拘束. 明劉子鍾《<薩天錫詩集>序》:“其所以神化而超出於衆表者, 殆猶天馬行空而步驟不凡.” 淸昭槤《嘯亭雜錄·山舟書法》:“惟公兼數人之長, 出入蘇米, 筆力縱橫, 渾如天馬行空.” 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葉紫作<豊收>序》:“描神畫鬼, 毫無對證, 本可以專靠了神思, 所謂‘天馬行空’似的揮寫了.”2.形容脫離羈絆, 迅猛前進. 鄒韜奮《萍蹤寄語》九十:“現在已自己能夠制造所需要的機器, 基礎已立, 向前發展就如天馬行空, 也用不著再依靠別國了.”3.比喩言大而夸, 脫離實際. 葉聖陶《倪煥之》九:“眞是個‘天馬行空’的家伙, 口口聲聲現狀不對, 口口聲聲理想敎育.”
[天都】1.天空. 《淮南子·泰族訓》:“又況登泰山, 履石封, 以望八荒, 視天都若蓋, 江河若帶, 又況萬物在其間者乎?”2.帝王的都城. 唐王維《終南山》詩:“太乙近天都, 連山到海隅;白雲迴望合, 靑靄入看無.” 明唐順之《請皇太子受朝疏》:“衣冠咸萃於天都, 歡欣交通於萬國.”3.星名. 屬於南方七星中的星宿. 《晉書·天文志上》:“七星……一名天都, 主衣裳文繡, 又主急兵盜賊.”4.安徽黃山高峰名. 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遊黃山日記》:“疎木茸茸中, 仰見群峰盤結, 天都獨巍然上挺……上至平岡, 則蓮花、雲門諸峰, 爭奇競秀, 若爲天都擁衛者.” 淸王士禛《送孫無言歸黃山》詩之三:“更問黃山奇絶處, 天都瀑布勝匡廬.”參閱淸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江南十·黃山》.
[天烖】天災. 烖, 同“災”. 《周禮·春官·大祝》:“國有大故天烖, 彌祀社稷禱祠.” 鄭玄注:“天烖, 疫癘、水旱也.”
[天華】見“天花”.
[天華亂墜】見“天花亂墜”.
[天莊】指京師. 唐盧照隣《至陳倉曉晴望京邑》詩:“今朝好風色, 延瞰極天莊.”
[天眞】1.《莊子·漁父》:“禮者, 世俗之所爲也;眞者, 所以受於天也, 自然不可易也. 故聖人法天貴眞, 不拘於俗.” 后因以“天眞”指不受禮俗拘束的品性. 《晉書·阮籍嵇康等傳論》:“餐和履順, 以保天眞.” 唐王維《偶然作》詩之四:“陶潛任天眞, 其性頗躭酒.” 宋范仲淹《依韻答提刑張太傅嘗新醞》:“大言出物表, 本性還天眞.” 淸陳夢雷《李葆甫傳》:“夫棲遲泉石, 樂其天眞, 較世之執圭膺組而俯仰趦趄者, 必有能辨之, 又奚俟予言.”2.引申爲單純、朴實、幼稚. 《兒女英雄傳》第九回:“一則是這位姑娘生性豪爽, 一片天眞, 從不會學那小家女子, 遮遮掩掩, 扭扭揑揑.”續范亭《休養不到一年身體大進喜賦》:“人人無虛僞, 個個盡天眞.”瞿秋白《<魯迅雜感選集>序言》:“現在看來, 這種小市民的虛榮心, 這種‘剝削別人的自尊心’的態度, 實在天眞得可笑.”3.謂事物的天然性質或本來面目. 南唐馮延巳《憶江南》詞之一:“玉人貪睡墜釵雲, 粉消妝薄見天眞.” 宋楊萬里《寒食雨中同舍約遊天竺得十六絕句呈陸務觀》之十五:“萬頃湖光一片春, 何須割破損天眞.” 淸李漁《閑情偶寄·飲饌·肉食》:“更有制魚良法, 能使鮮肥迸出, 不失天眞.”4.天神, 天仙. 南朝梁陶弘景《周氏冥通記》卷一:“得補吾洞中之職, 面對天眞, 遊行聖府, 自計天下無勝此處.” 明湯顯祖《牡丹亭·幽媾》:“敢人世上似這天眞多則假, 險些兒誤丹靑風影落燈花.”5.特指道敎神仙天眞皇人. 《隋書·經籍志四》:“所度皆諸天仙上品, 有太上老君、太上丈人、天眞皇人……天尊之開劫也, 乃命天眞皇人, 改囀天音而辯析之. 自天眞以下, 至於諸仙, 展轉節級, 以次相授.”6.指帝王的容顏. 唐李德裕《仁聖文武至神大孝皇帝眞容贊》:“爰命彩繪, 載模天眞.”7.謂兩眉之角. 明陳繼儒《太平淸話》卷一:“紫薇夫人誥:仰和天眞, 俯按山源. 天眞是兩眉之角. 山源是鼻下人中也.”8.古代醫家謂人得以維持生命的眞氣、元氣. 《醫宗金鑑·訂正傷寒論注·辨少陰病脈證幷治全篇》引羅天益曰:“人參秉中和正氣, 甘溫大補, 能接天眞, 挽回性命, 升其垂絶之生氣.”
[天眞爛漫】亦作“天眞爛熳”.
1.純眞自然, 不虛偽造作. 吳師道《吳禮部詩話》引宋龔開《高馬小兒圖》詩:“此兒此馬俱可憐, 馬方三齒兒未冠. 天眞爛熳好容儀, 楚楚衣裝無不宜.” 明胡應麟《詩藪·宋》:“子瞻雖體格創變, 而筆力縱橫, 天眞爛熳.” 鄒韜奮《經曆》四八:“他的性情又是那樣天眞爛漫, 篤實敦厚!”2.形容單純、幼稚. 毛澤東《整頓黨的作風》:“因爲敎條主義容易裝出馬克思主義的面孔, 嚇唬工農干部……也可以嚇唬天眞爛漫的靑年, 把他們充當俘虜.”
[天眞爛熳】見“天眞爛漫”.
[天格】指天賦的品質、格調等. 唐孟郊《品松》詩:“此松天格高, 聳異千萬重.” 唐薛用弱《集異記·李子牟》:“向者吹笛, 豈非王孫乎? 天格絶高, 惜者樂器常常耳.” 唐趙璘《因話錄》卷四:“元和初, 南嶽道士田良逸、蔣含弘……虛無爲心, 和煦待物, 不事浮飾, 而天格淸峻.”
[天根】1.星名. 即氐宿. 東方七宿的第三宿, 凡四星. 《國語·周語中》:“天根見而水涸.”《爾雅·釋天》:“天根, 氐也.” 郭璞注:“角亢下繫於氐, 若木之有根.” 唐皎然《同薛員外誼久旱感懷寄兼呈上楊使君》詩:“秋郊天根見, 我疆看稼穡.”2.自然之稟賦、根性. 漢賈誼《新書·等齊》:“人之情不異, 面目狀貌同類, 貴賤之別, 非人天根著於形容也.” 明唐順之《與應警庵郡守》:“惟古人爲學, 堅苦磨鍊, 忍嗜欲以培天根, 久之則此心凝靜, 百物皆通.”3.星相術士謂人之足后跟. 《三國志·魏志·管輅傳》:“吾額上無生骨, 眼中無守精, 鼻無梁柱, 脚無天根.”
[天時】1.天道運行的規律. 《易·乾》:“先天而天弗違, 後天而奉天時.”2.指時序. 宋曾鞏《本朝政要策·曆》:“察天時以授民, 則曆象不可不謹也.”3.宜於做某事的自然氣候條件. 《孟子·公孫丑下》:“天時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荀子·王霸》:“農夫朴力而寡能, 則上不失天時, 下不失地利, 中得人和, 而百事不廢.”4.猶天命. 《漢書·王莽傳下》:“推是言之, 亦天時, 非人力之致矣.”《周書·李穆傳》:“周德既衰, 愚智共悉, 天時若此, 吾豈能違天.” 宋秦觀《賀蘇禮部啓》:“殆亦天時之有數, 豈伊人力之能爲.”《封神演義》第九四回:“吾今奉天征討而誅獨夫, 公何得尙執迷如此, 以逆天時哉.”5.氣候. 宋楊萬里《夏日雜興》詩:“金陵六月曉猶寒, 近北天時較少暄.” 淸吳偉業《廿五日遊石公山諸勝》詩:“四月將已近, 天時早炎熱.”6.時候.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九回:“我見天時尙早, 便到外面去閑步.”《老殘遊記》第十九回:“當時大家錢盡, 天時又有一點多鐘, 只好散了.”湘劇《醉打山門》:“魯智深:‘天時尙早, 怎么把山門閉了, 我罵你這一般無知之徒!’”
[天畢】星名, 即畢星. 《詩·小雅·大東》:“有捄天畢, 載施之行.” 朱熹集傳:“天畢, 畢星也, 狀如掩兔之畢.”按, 畢, 長柄網. 漢張衡《西京賦》:“華蓋承辰, 天畢前驅.” 唐楊炯《渾天賦》:“旄頭之北, 宰制其胡虜;天畢之陰, 蓄洩其雷雨.”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三:“月當天畢宿, 風自少女起.”
[天財】1.自然財富. 《管子·國蓄》:“千乘之國封, 天財之所殖.”《管子·山國軌》:“軌守其時, 有官天財.” 漢桓寬《鹽鐵論·力耕》:“王者塞天財, 禁關市, 執準守時, 以輕重御民.”2.天下的財物. 《後漢書·南匈奴傳論》:“至於窮竭武力, 單用天財.” 李賢注:“言盡用天下之財.”
[天畔】猶天邊;天際. 常用以形容很遠的地方. 唐宋之問《新年作》詩:“鄕心新歲切, 天畔獨潸然.” 唐杜甫《即事》詩:“天畔群山孤草亭, 江中風浪雨冥冥.” 郭沫若《水調歌頭·第一顆氫彈爆炸》詞:“促進國民經濟, 鼓舞第三世界, 天畔彩霞鮮.”
[天恩】1.指帝王的恩惠. 《後漢書·班超傳》:“幸得以微功, 特蒙重賞, 爵列通侯, 位二千石, 天恩殊絶.” 明陳汝元《金蓮記·控代》:“蒙聖主天恩高曠.”《紅樓夢》第五三回:“咱們家雖不等這幾兩銀子使, 多少是皇上天恩.”2.泛指極大的恩德. 《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四:“李氏道:‘多謝老爺天恩.’”
[天罡】1.星名. 即北斗七星的柄. 《參同契》卷下:“二月楡落, 魁臨於卯, 八月麥生, 天罡據酉.”2.星命家指月內凶神. 《協紀辨方書》引《曆例》:“陽建之月, 前三辰爲天罡, 後三辰爲河魁, 陰建之月反是.”3.道敎稱北斗叢星中三十六星之神.
[天眚】天災. 古代天人相應之說, 以地震、風雷、星變、日食等, 皆爲上天垂戒, 視爲災異. 《後漢書·安帝紀論》:“推咎台衡, 以答天眚.”《宋書·禮志一》:“況聞天眚將至, 行慶樂之會, 於禮乖矣.”
[天氣】1.古人指輕淸之氣. 《逸周書·時訓》:“小雪之日, 虹藏不見. 又五日, 天氣上騰, 地氣下降.”2.泛指空氣. 太平天國洪仁玕《自傳》:“鼻之呼吸, 刻不能不與天氣相通.”3.天命, 氣數. 唐許敬宗《尉遲恭碑》:“劉武周不稽天氣, 寔暗人謀.”4.氣候. 三國魏曹丕《燕歌行》:“秋風蕭瑟天氣涼, 草木搖落露爲霜.” 宋張先《八寶裝》詞:“正不寒不暖, 和風細雨, 困人天氣.” 淸程趾祥《此中人語·河中井》:“時天氣炎熱, 遊泳於河, 竟失足墮下.” 丁玲《阿毛姑娘》:“不怕天氣已很冷, 沿路上還是有不少燒香的客.”5.時候. 指某一時刻. 《水滸傳》第八回:“兩個公人帶了林沖出店, 却是五更天氣.”《兒女英雄傳》第五回:“莫如趁天氣還早, 躲了他.” 魏巍《在風雪里》三:“吃過飯, 天氣已經不早了.”6.指一段時間. 明馮夢龍《掛枝兒·醉歸》:“俏冤家夜深歸, 喫得爛醉……枉了奴對孤燈守了三更多天氣.” 康濯《徐水平原的白天黑夜》:“他幷不是黨員, 快到六十歲, 結婚才不過十年天氣.”
[天氣預報】向有關地區發出的關於未來一定時間內天氣變化的報告.
[天氣圖】表示某地區或整個地球天氣形勢的圖, 圖上用數字和規定的符號記錄各地的氣象資料. 有高空與地面天氣圖兩種, 分別記錄高空與地面的氣象資料. 氣象部門用來預測天氣變化.
[天造】1.謂天之創始. 語出《易·屯》:“天造草昧”. 北周庾信《小園賦》:“諒天造兮昧昧, 嗟民生兮渾渾.”2.引申指開創. 宋文瑩《玉壺淸話》卷五:“當天造之初, 凡所任人處置從便.” 參見“天造草昧”. 3.謂自然生成, 對人爲而言. 唐李白《酬殷明佐見贈五云裘歌》:“凝毫採掇花露容, 幾年功成奪天造.” 宋張淏《艮嶽記》:“築岡阜高十餘仞, 增以太湖靈璧之石, 雄拔峭峙, 功奪天造.” 參見“天造地設”. 4.指皇帝. 《魏書·禮志二》:“但飲澤聖時, 銘恩天造, 是以妄盡區區, 冀有塵露.”《新唐書·李嶠傳》:“今文武六十以上, 而天造含容, 皆矜恤之.”
[天造地設】天然生成. 宋樓鑰《揚州平山堂記》:“天造地設, 待人而發.” 陳獨秀《<新靑年>罪案之答辯書》:“又碰著許多老少漢學大家, 開口一個國粹, 閉口一個古說, 不啻聲明漢學是德、賽兩先生天造地設的對頭.”
[天造草昧】1.謂天地之始, 萬物草創於混沌蒙昧之中. 《易·屯》:“天造草昧.” 孔穎達疏:“言天造萬物於草創之始, 如在冥昧之時也.” 漢班固《幽通賦》:“天造草昧, 立性命兮.”2.謂草創之時. 章炳麟《革命道德說》:“天造草昧, 壯士烏集, 紀律未申, 符籍未著.”
[天秤】衡器. 即天平. 老舍《四世同堂》四七:“他心中的天秤恰好兩邊一樣高了.” 參見“天平”.
[天秩】1.上天規定的品秩等級. 謂禮法制度. 《書·皋陶謨》:“天秩有禮.” 孔穎達疏:“天又次敘爵命, 使有禮法.”《後漢書·胡廣傳》:“‘五服五章’, 天秩所作, 是以臣竭其忠, 君豊其寵, 舉不失德, 不忘其死.” 唐李邕《兗州曲阜縣孔子廟碑》:“逮人統之可復, 補天秩之將頽.” 嚴㚆夏曾佑《國聞報館附印說部緣起》:“非洲黑種之氓……其酋恒蓄姬妾數十人, 等威之別、當夕之規, 至繁且密, 彼固自以爲天秩天敘也.”2.指君位. 三國魏曹植《夏禹贊》:“諸侯向己, 乃奉天秩.” 三國魏曹植《承露盤銘》:“垂祚億兆, 永荷天秩.”3.爵位, 俸祿. 晉潘嶽《夏侯常侍誄》:“宜享遐紀, 長保天秩.”《舊唐書·韋云起傳》:“臣恐物議以陛下官不擇賢, 濫以天秩加以私愛.”
[天笑】謂不雨而天空有電火. 隋辛德源《霹靂引》:“雲銜天笑明, 雨帶星精落.” 唐李商隱《祭全義縣伏波神文》:“何煩玉女之投壺, 方聞天笑;不待樵人之取箭, 已見風廻.”
[天條】1.舊謂上天的律令、法規. 元無名氏《鎖魔鏡》第一折:“俺二人誤犯了天條, 罰俺在鎖魔鏡裏受罪.”《兒女英雄傳》第二四回:“<玉帝>向那人道:‘似你這等的功行, 便是我這里也無天條可行, 只好破格施恩.’” 魯迅《南腔北調集·火》:“普洛美修斯偸火給人類, 總算犯了天條, 貶入地獄.”2.太平天國稱所定禁令法規爲天條. 太平天國洪秀全《原道救世歌》:“第二不正忤父母, 大犯天條急自更.”
[天倪】1.自然的分際. 《莊子·齊物論》:“何謂和之以天倪?” 郭象注:“天倪者, 自然之分也.” 南朝梁江淹《翡翠賦》:“遠人跡而獨立, 擥天倪而爲儔.” 唐王維《座上走筆贈薛璩慕容損》詩:“君徒視人文, 吾固和天倪.” 宋王安石《出城訪無黨因宿齋館》詩:“關外尋君信馬蹄, 謾成詩句任天倪.”況周頤《蕙風詞話》卷二:“有時意筆俱化, 純任天倪, 竟能略似坡公.”2.猶天邊. 唐高適《宋中遇林慮楊十七山人因而有別》詩:“遙見林慮山, 蒼蒼戛天倪.” 唐岑參《宿鐵關西館》詩:“雪中行地角, 火處宿天倪.”
[天倫】1.天然倫次. 指兄弟. 《穀梁傳·隱公元年》:“兄弟, 天倫也.” 范寧注:“兄先弟後, 天之倫次.”《周書·裴寬傳》:“裴長寬兄弟, 天倫篤睦, 人之師表.”《舊唐書·肅宗紀》:“朕往在春宮, 嘗事先后, 問安靡闕, 視膳無違. 及同氣天倫, 聯華棣萼, 居嘗共被, 食必分甘. 今皇帝奉而行之, 未嘗失墜.” 淸孫枝蔚《亂後初抵廣陵喜見家兄伯發》詩之一:“弟兄同飛鳥, 豈不愧天倫.”2.泛指父子等天然的親屬關系. 南朝宋鮑照《謝假啓》之二:“天倫同氣, 實惟一妹.”《兒女英雄傳》第十二回:“他父子才得說一番無限離情, 敘一番天倫樂事.”《兒女英雄傳》第三三回:“何如他家這等婦子家人, 聯爲一體, 豈不得些天倫樂趣?”昆曲《十五貫·受嫌》:“但不知何日能養家, 樂天倫?”3.天理;天意. 《莊子·刻意》:“一之精通, 合於天倫.”《孔子家語·刑政》:“顓五刑, 必即天倫.”
[天倫之樂】家庭中親人團聚的歡樂. 唐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會桃花之芳園, 序天倫之樂事.”《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回:“想到繼之此時在裏面敘天倫之樂, 自己越發難過.”
[天師】1.古代對有道術者的尊稱. 《莊子·徐無鬼》:“小童曰:‘夫爲天下者, 亦奚以異乎牧馬者哉! 亦去其害馬者而已矣.’黃帝再拜稽首, 稱天師而退.”《素問·上古天眞論》:“<黃帝>迺問於天師曰:‘余聞上古之人, 春秋皆度百歲……’歧伯對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 法於陰陽, 和於術數.’”2.東漢張道陵創五斗米道, 其孫魯傳道漢沔間, 信奉者稱陵爲天師.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沔水一》:“水西山上有張天師堂, 於今民事之.”3.尊稱僧道術士等. 《宋書·二凶傳·元凶劭》:“有女巫嚴道育……劭等敬事, 號曰天師.” 唐鄭棨《開天傳信記》:“坐未久, 忽聞扣門連聲云一行天師至.”老舍《茶館》第三幕:“誰封你作了天師?”4.猶言王師. 漢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故大舉天師百萬之衆……霆奮席卷, 自壽春而南.”
[天師艾】宋時端午日, 都人作泥塑張天師像, 以艾爲須, 稱天師艾. 見宋陳元靚《歲時廣記》卷二一引《歲時雜記》. 宋蘇轍《學士院端午帖子·皇太妃閣》詩之三:“太醫爭獻天師艾, 瑞霧長縈堯母門.”
[天師符】舊俗端午日以黃紙蓋以硃印, 繪天師、鍾馗像或五毒符咒, 粘於中門以避祟惡, 謂之天師符. 見淸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天師符》.
[天師道】又稱“五斗米道”. 爲早期道敎流派之一. 東漢張道陵創立, 以《老子》爲經典. 信徒多爲貧苦農民. 敎主自稱“天師”或“師君”. 漢末張修、晉陳瑞、孫恩、盧循等均奉此以聚眾起義. 漢末張魯且利用之而建立政權.
[天殺】1.謂天性殘酷. 《莊子·人間世》:“顔闔將傅衛靈公太子, 而問於蘧伯玉曰:‘有人於此, 其德天殺.’”成玄英疏:“蒯瞶秉天然之凶德, 持殺戮以快心.”2.謂爲上天所殺. 前蜀韋莊《射虎歌》:“天生天殺豈天怒, 忍使朝朝餵猛虎.”
[天殺的】詈詞. 猶言該死的. 元尙仲賢《柳毅傳書》第二折:“不知那一個天殺的與他寄信回去, 今有錢塘火龍到來, 要和我鬭勝.”《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三回:“天殺的, 你自己膽小, 和黎二少交易不成, 我們當場走開.”艾蕪《烏鴉之歌》:“年輕小伙子則向我忿忿說道:‘哪個怕他們……這些天殺的!’”
[天倉】1.星名. 屬西方七宿中的婁宿. 《史記·天官書》:“胃爲天倉.” 張守節正義:“胃三星……胃主倉廩, 五穀之府也.”《晉書·天文志上》:“天倉六星在婁南, 倉穀所藏也.”2.相者術語. 即天庭. 《意林》卷五引晉楊泉《物理論》:“相者曰, 三亭九候, 定於一尺之面. 愚智勇怯, 形於一寸之目. 天倉金匱, 以別貧富貴賤.”《水滸傳》第十八回:“唇口方正, 髭鬚地閣輕盈;額闊頂平, 皮肉天倉飽滿.”
[天翁】1.謂天公. 唐韓愈《嗟哉董生行》:“嗟哉董生孝且慈, 人不識, 惟有天翁知.”2.筆記、小說中的天神. 如唐段成式《酉陽雜俎·諾皋記上》載張堅竊天翁車, 乘白龍登天, 天翁乘餘龍追之不及.
[天狼】星名. 天空中非常明亮的恒星. 屬於大犬座. 有一個伴星, 用望遠鏡可以看見. 古以爲主侵掠. 《楚辭·九歌·東君》:“靑雲衣兮白霓裳, 舉長矢兮射天狼.” 王逸注:“天狼, 星名, 以喩貪殘.” 后以“天狼”比喩殘暴的侵略者. 唐李白《幽州胡馬客歌》:“何時天狼滅, 父子得安閑.” 明梅鼎祚《玉合記·拒間》:“騰驤, 兵彊馬壯. 要親提霜甲, 一掃天狼.”參閱《晉書·天文志上》.
[天狼星】星名. 詳“天狼”.
[天討】上天的懲治. 《書·皋陶謨》:“天討有罪, 五刑五用哉.” 后以王師征伐爲“天討”, 意謂稟承天意而行. 《後漢書·光武帝紀贊》:“神旌乃顧, 遞行天討.” 唐楊炯《靑州刺史齊貞公宇文公神道碑》:“魯伯禽始得征伐, 周穆王遂行天討.”《封神演義》第六七回:“今大王行弔民伐罪之師, 正代天以彰天討, 救民於水火.” 淸陳夢雷《題寧海將軍白沙受降圖》詩:“天討原無敵, 王師自有眞.”
[天衷】1.天的善意. 《左傳·僖公二十八年》:“<君臣>不協之故, 用昭乞盟於爾大神, 以誘天衷.” 漢蔡邕《郭有道碑》:“先生誕膺天衷, 聰睿明哲.”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國·頒行詔書》:“特詔四方英俊, 速拜上帝, 以奬天衷.”2.皇帝的心意. 元耶律楚材《和謝昭先韻》:“小子區區何所祝, 但願天衷兪奏鶚.”3.指天地四方的中心. 《文選·顏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詩序>》:“然其宅天衷, 立民極, 莫不崇尙其道, 神明其位.” 劉良注:“言天子居天心, 立人本.”
[天高地下】1.比喩尊卑有別. 《禮記·樂記》:“天高地下, 萬物散殊, 而禮制行矣.” 孔穎達疏:“以天高地下不同, 故人倫尊卑有異.”2.比喩各種情勢. 《金甁梅詞話》第四十回:“那西門慶吃了一夜酒的人, 倒去頭, 那顧天高地下, 鼾睡如雷.”《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四:“楊化在草坡上一交, 放翻身子, 不知一個天高地下, 鼾聲如雷.”
[天高地厚】1.《詩·小雅·正月》:“謂天蓋高, 不敢不局;謂地蓋厚, 不敢不蹐.”《荀子·勸學》:“故不登高山, 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谿, 不知地之厚也.” 后多以“天高地厚”比喩事物的㚆雜和艱巨. 《兒女英雄傳》第三四回:“想起幼年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話來, 眞覺愧悔!”如:這個小伙子可眞不知天高地厚. 2.形容恩情極爲深厚.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二折:“這天高地厚情, 直到海枯石爛時.” 淸梁章钜《歸田瑣記·年羹堯》:“朕待爾之恩, 如天高地厚.”
[天高皇帝遠】舊謂遠離京城的偏僻地區, 王法難以到達. 多用以比喩不聽管束, 無法無天. 元《台溫處樹旗謠》:“天高皇帝遠, 民少相公多. 一日三遍打, 不反待如何!”《醒世姻緣傳》第十二回:“因臨淸是馬頭所在, 有那班油光水滑的光棍, 眞是‘天高皇帝遠’, 曉得怕些甚麽.” 吳組緗《山洪》十三:“天高皇帝遠, 由的他們無法無天呢.”
[天高聽下】謂天子聖明, 雖居朝廷之上而能洞察下情. 《南齊書·王融傳》:“皇鑑燭幽, 天高聽下, 賞片言之或善, 矜一物之失時.” 參見“天高聽卑”.
[天高聽卑】1.謂天帝高高在上, 却能聽到下面人世間的言語, 而察知其善惡. 《史記·宋微子世家》:“楚惠王滅陳. 熒惑守心. 心, 宋之分野也. 景公憂之……子韋曰:‘天高聽卑. 君有君人之言三, 熒惑宜有動.’於是候之, 果徙三度.”2.歌頌帝王聖明. 三國魏曹植《責躬詩》:“天高聽卑, 皇肯照微.”
[天庫】1.朝廷的府庫. 唐王建《贈田將軍》詩:“迴殘疋帛歸天庫, 分好旌旗入禁營.”《醒世恒言·張廷秀逃生救父》:“那人道:‘我家住在專諸巷內天庫前, 有名開玉器舖的王家.’”2.星名. 也稱庫樓. 庫六星, 樓四星. 在二十八宿之外. 《晉書·天文志上》:“庫樓十星……一曰天庫, 兵車之府也.”
[天座】帝座. 指天子. 宋劉子翬《四不忍》詩:“危城屑麯驚雲擾, 簠簋無光天座杳.”
[天疾】先天的疾病. 《穀梁傳·昭公二十年》:“有天疾者, 不得入乎宗廟.” 唐孟郊《勸善吟·醉會中贈郭行餘》:“瘦郭有志氣, 相哀老龍鍾……視聽互相隔, 一身且莫同, 天疾難自醫, 詩癖將何攻.”
[天部】1.二十八宿在天空之部位. 《史記·曆書》:“至今上即位, 招致方士唐都, 分其天部.”裴駰集解引《漢書音義》:“謂分部二十八宿爲距度.”2.謂設官列位如二十八宿. 南朝梁江淹《蕭驃騎謝甲杖入殿表》:“官騎辰居, 羽林天部.”
[天酒】甘露. 古人附會爲仙酒. 漢東方朔《神異經》:“西北海外有人……但日飲天酒五斗.” 張華注:“天酒, 甘露也.” 唐岑參《嚴相公京兆府中棠樹降甘露》詩:“爲君下天酒, 麴蘖將用時.”《雲笈七籤》卷一一二:“君山有天酒, 飲之昇天.”
[天海】1.喩浩渺的天空. 南朝齊孔稚珪《褚先生伯玉碑文》:“子晉笙歌, 馭鳳於天海;王喬云舉, 控鶴於玄都.” 淸黃鷟來《述別敘懷》詩之五:“迷范睹天海, 俯仰宇宙窄.”2.形容相距極遠. 淸張問陶《成都冬日雜詩》之二:“江山風月冷, 天海兄弟遙.”3.星名. 在牽牛星南坎星間. 不在二十八宿之列. 《晉書·天文志上》:“九坎九星, 在牽牛南……九坎間十星曰天池, 一曰三池, 一曰天海, 主灌漑田疇事.”
[天浮】古戰具, 用以渡水. 《六韜·軍用》:“以天浮張飛江濟大海, 謂之天潢.”《水滸傳》第一百回:“城外李俊、二張、三阮, 乘著飛江、天浮, 逼近城來, 恰與城垣高下相等.”
[天害】猶天災. 《公羊傳·襄公九年》“春, 宋火” 唐徐彦疏:“《春秋》之義, 不記人火, 火者, 皆是天害也.”
[天家】1.對天子的稱謂. 漢蔡邕《獨斷》:“天家, 百官小吏之所稱. 天子無外, 以天下爲家, 故稱天家.”《魏書·咸陽王禧傳》:“禧聞而歎曰:‘我不負心, 天家豈應如此!’” 宋范仲淹《知府孫學士見示五首因以綴篇》詩之二:“紅霞綠竹忘機地, 未免天家下詔求.”2.指帝王家. 《後漢書·宦者傳·曹節》:“盜取御水以作魚釣, 車馬服玩擬於天家.”《晉書·胡奮傳》:“歷觀前代, 與天家婚, 未有不滅門者, 但早晩事耳.” 淸顧炎武《桃葉歌》:“中官采取來天家, 可憐馬上彈琵琶.”
[天容】1.天老和容成的幷稱. 二人相傳爲黃帝時的術士. 晉陶潛《述酒》詩:“天容自永固, 彭殤非等倫.”一說爲天人之容, 指出眾人物的非凡儀表. 參閱逯欽立校注. 2.天空的景象;天色. 南朝齊張融《海賦》:“照天容於鮷渚, 鏡河色於魦潯.” 宋歐陽修《采桑子》詞:“天容水色西湖好, 雲物俱鮮.” 淸魏源《華山西谷》詩之一:“時時亂石間, 洄潭卷天容.” 葉聖陶《倪煥之》十九:“重云越疊越厚. 可厭的梅雨期快開始了. 幾百個聽眾聚集在台前, 臉色同天容一樣陰沉.”3.天子的容顏. 唐張說《唐享太廟樂章·太和》:“繩繩雲步, 穆穆天容.” 宋蘇軾《孫莘老寄墨》詩之一:“遙憐醉常侍, 一笑開天容.”
[天宰】指宰相. 《新唐書·趙彦昭傳》:“司農卿趙履溫曰:‘公天宰, 而爲一介使, 不亦鄙乎!’”《新唐書·李吉甫傳贊》:“吉甫踐天宰, 謀謨是矣, 而鯁正有愧於父云.”
[天祥】1.指天時和順. 《管子·五輔》:“上度之天祥, 下度之地宜, 中度之人順, 此所謂三度. 故曰:天時不祥, 則有水旱;地道不宜, 則有饑饉;人道不順, 則有禍亂.”2.上天所示祥瑞. 《孔叢子·執節》:“若中山之穀, 妖恠之事, 非所謂天祥也.”3.上天所賜福祉. 明劉基《郁離子·無畏階禍》:“無畏者禍之本乎, 惟有德可以受天祥.”
[天朗氣淸】天色明朗, 氣候淸和. 晉王羲之《蘭亭集序》:“是日也, 天朗氣淸, 惠風和暢.” 明蔣一葵《長安客話·佑勝敎塔》:“每値天朗氣淸, 塔影垂映於白河.” 郭小川《茫茫大海中的一個小島》詩:“在天朗氣淸的早晨, 你聽不見人聲鳥語.”
[天書】1.帝王的詔書. 唐王勃《爲原州趙長史請爲亡父度人表》:“天書屢降, 手勅仍存.” 宋王安石《送孫叔康赴御史府》詩:“天書下東南, 趣召赴嚴闕.” 淸周亮工《宋去損以予累客死都門哭送四詩兼貽令嗣峩長》之一:“嶺外天書一夜頒, 河干令子泣潸潸.”2.道家稱元始天尊所說之經, 或托言天神所賜之書. 《隋書·經籍志四》:“<元始天尊所說之經>凡八字, 盡道體之奧, 謂之天書. 字方一丈, 八角垂芒, 光輝照耀, 驚心眩目, 雖諸天仙, 不能省視.”《宋史·眞宗紀二》:“大中祥符元年春正月乙丑, 有黃帛曳左承天門南鴟尾上……上召群臣拜迎於朝元殿, 啓封, 號稱天書.”《水滸傳》第四二回:“娘娘法旨道:‘宋星主, 傳汝三卷天書, 汝可替天行道.’” 淸阮元《小滄浪筆談·封泰山論》:“秦始皇、漢武帝之求長生, 光武帝之用讖緯, 宋眞宗之得天書, 皆以邪道壞古禮.”3.比喩難認的文字或難懂的文章. 《紅樓夢》第八六回:“<寳玉>看著又奇怪, 又納悶, 便說:‘妹妹近日越發進了, 看起天書來了!’”瞿秋白《“打倒帝國主義”的古典》:“彷彿嫌牠太歐化, 比天書還難懂.”
[天閃】閃電. 《漢書·司馬相如傳下》“貫列缺之倒景兮, 涉豊隆之滂濞”顏師古注引漢服虔曰:“列缺, 天閃也.”
[天孫】1.星名. 即織女星. 《史記·天官書》“婺女, 其北織女. 織女, 天女孫也” 唐司馬貞索隱:“織女, 天孫也.”2.指傳說中巧於織造的仙女. 唐柳宗元《乞巧文》:“下土之臣, 竊聞天孫, 專巧於天.” 淸洪昇《長生殿·密誓》:“[旦]今乃七夕之期, 陳設瓜果, 特向天孫乞巧.”聞一多《紅燭·秋色》詩:“哦! 我要請天孫織件錦袍, 給我穿著你的色彩!”3.泰山的別名. 晉張華《博物志》卷一:“泰山一曰天孫, 言爲天帝孫也, 主召人魂.”
[天陳】見“天陣”.
[天陲】天邊. 唐韓愈《寄崔二十六立之》詩:“安有巢中鷇, 插翅飛天陲?”駱賓基《由於愛》三:“他時而向門口外的陽光注視, 向那牆垣上的空氣和天陲注視.”
[天陰】謂天色陰沉. 《宋書·五行志二》:“太康五年六月旱. 此年正月, 天陰, 解而復合.” 唐高適《苦雪》詩之一:“二月猶北風, 天陰雪冥冥.”《兒女英雄傳》第三一回:“不怕夜黑天陰, 看著那人家是明亮亮的.”
[天陷】指地勢低窪、泥濘易陷的地帶. 《續資治通鑑·宋眞宗景德二年》:“然自威虜城東距海三百里, 其地沮澤墝埆, 所謂天隙、天陷, 非敵所能輕入.”
[天姬】指公主. 《新唐書·諸帝公主傳贊》:“婦人內夫家, 雖天姬之貴, 史官猶外而不詳.”
[天球】1.玉名. 《書·顧命》:“大玉、夷玉、天球、河圖, 在東序.” 孫星衍注引鄭玄曰:“天球, 雍州所貢之玉, 色如天者.”又引馬融曰:“球, 玉磬.” 宋楊萬里《正月十二日遊》詩:“雲冠霞佩照宇宙, 金章玉句鳴天球.” 淸錢謙益《陸宣公墓道行》:“圖經聚訟故老鬨, 爭此朽骨如天球.”2.古琴名. 宋蘇軾《十二琴銘》之十二:“天球至意, 合以人力, 作者七人, 傳以華國.”3.爲硏究天體位置和運動, 天文學假想天體分布在以觀測者爲球心, 以無限長爲半徑的球面上, 這個球面叫做天球.
[天球儀】天球的模型, 上繪星座、赤道、黃道及赤經、赤緯圈等.
[天理】1.天道, 自然法則. 《莊子·天運》:“夫至樂者, 先應之以人事, 順之以天理.” 南朝梁江淹《知己賦》:“談天理之開基, 辯人道之始終.” 宋李格非《洛陽名園記·大字寺園》:“其水其木, 至今猶存, 而曰堂曰亭者, 無復彷彿矣! 豈因於天理者可久, 而成於人力者不可恃邪?”2.宋代理學家把封建倫理看作永恒的客觀道德法則, 稱“天理”. 宋朱熹《答何叔京》之二八:“天理只是仁、義、禮、智之總名, 仁、義、禮、智便是天理之件數.”3.泛指道義. 《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四:“自道神鬼莫測, 豈知天理難容?”《紅樓夢》第六八回:“嬸娘怎麽樣待你? 你這麽沒天理, 沒良心!” 洪深《貧民慘劇》第三幕:“天理良心, 做這種的事情!”4.猶天性. 《禮記·樂記》:“夫物之感人無窮, 而人之好惡無節, 則是物至而人化物也. 人化物也者, 滅天理而窮人欲者也.” 孔穎達疏:“理, 性也, 是天之所生本性滅絶矣.” 晉葛洪《抱朴子·道意》:“誘於可誘而天理滅矣.”5.星名. 《隋書·天文志上》:“魁中四星, 爲貴人之牢, 曰天理也.”
[天理敎】又稱“八卦敎”. 爲白蓮敎支派之一. 十八世紀中白蓮敎起義失敗后由部分敎徒組織而成, 曾傳布於北京、河北、山東、河南等地.
[天頂】指天空. 唐張說《三月二十日詔宴樂遊園賦得風字》詩:“北闕連天頂, 南山對掌中.” 許地山《換巢鸞鳳》四:“那是搖光從東北暫移到正東, 把全座星斗正橫在天頂.” 徐遲《大場的一夜》:“遠處有炸彈的爆烈聲, 飛機在天頂盤旋.”
[天赦】1.謂上天或皇帝的赦宥. 唐李益《大禮畢皇帝御丹鳳門改元建中大赦》詩:“靈雞鼓舞承天赦, 高翔百尺垂朱幡.”《宋史·富弼傳》:“母韓有娠, 夢旌旗鶴鴈降其庭, 云有天赦, 已而生弼.”2.叢辰名. 爲赦過宥罪之辰. 謂天之生育, 甲與戊;地之成立, 子、午、寅、申. 故以甲、戊配成天赦:春, 戊寅;夏, 甲午, 秋, 戊申;冬, 甲子. 參閱《協紀辨方書》.
[天敎】上天示意, 以爲敎誨. 《晏子春秋·諫上十八》:“日暮, 公西面望, 睹彗星. 召伯常騫, 使禳去之. 晏子曰:‘不可, 此天敎也.’”
[天授】1.上天所授. 《史記·淮陰侯列傳》:“且陛下所謂天授, 非人力也.” 唐劉禹錫《天論下》:“在舜之庭, 元凱舉焉, 曰舜用之, 不曰天授.”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第二篇:“傳說之所道, 或爲神性之人, 或爲古英雄, 其奇才異能神勇爲凡人所不及, 而由於天授, 或有天相者, 簡狄吞燕卵而生商, 劉媼得交龍而孕季, 皆其例也.”2.引申指與生俱有的秉賦. 淸李漁《閑情偶寄·詞曲·詞采》:“凡作詩、文、書、畫, 飲酒, 鬭棋, 與百工技藝之事, 無一不具夙根, 無一不本天授.”
[天授地設】謂天然形成. 宋李格非《洛陽名園記·水北胡氏園》:“凡登覽徜徉, 俯瞰而峭絶, 天授地設, 不待人力而巧者, 洛陽獨有此園耳.”
[天基】指帝業;皇位. 晉曹毗《江左宗廟歌·歌太祖文皇帝》:“仁敎四塞, 天基累崇.” 元獨樂園主《詠史》:“周家亦僭登天基, 獨有世宗明治術.”
[天菑】天災. 《左傳·定公九年》:“上下猶和, 衆庶猶睦, 能事大國, 而無天菑, 若之何取之?” 楊伯峻注:“菑, 同災.”《呂氏春秋·審時》:“稼就而不穫, 必遇天菑.” 宋王洙《王氏談錄·史官》:“自古爲史者, 不免天菑或人禍, 子何爲當而不避!”
[天械】喩名位官祿等. 以其對人的束縛猶如無形枷鎖, 故謂“天械”. 唐韓愈《雨中寄孟刑部》詩:“美君知道腴, 逸步謝天械.” 宋王安石《再用前韻寄蔡天啓》詩:“爵祿實天械, 功名爲椄槢.”
[天梯】1.古人想象中的登天的階梯. 漢王逸《九思·傷時》:“緣天梯兮北上, 登太一兮玉臺.”2.比喩高險的山路. 唐李白《蜀道難》詩:“地崩山摧壯士死, 然後天梯石棧相鈎連.” 金路鐸《潼關》詩:“天梯且失守, 況說土山頭.” 淸劉大櫆《遊黃山記》:“由寺右緣天梯而上百餘步, 幽壑不可越.”
[天梭】天上織女所用之梭. 南朝梁簡文帝《七夕》詩:“天梭織來久, 方逢今夜停.” 唐賈島《早起》詩:“秋寢獨前興, 天梭星落織.”
[天曹】1.道家所稱天上的官署. 《南齊書·高逸傳·顧歡》:“今道家稱長生不死, 名補天曹, 大乖老莊立言本理.” 唐薛用弱《集異記·衛庭訓》:“歲暮, 神謂庭訓曰:‘吾將至天曹, 爲兄問祿壽.’” 淸袁枚《新齊諧·紫姑神》:“妾雖被謫譴, 限滿原可歸仙籍, 以私奔故無顔重上天曹.”2.指仙官. 魯迅《彷徨·高老夫子》:“蕊珠仙子也不很贊成女學, 以爲淆亂兩儀, 非天曹所喜.”
[天區】謂上下四方. 《文選·張衡<東京賦>》:“聲敎布濩, 盈溢天區.” 薛綜注:“天區, 謂四方上下也.”《樂府詩集·燕射歌辭二·食舉歌》:“鼓鍾震天區, 禮容塞皇闈.”《北史·魏紀一》:“仁風被於四海, 盛化塞於天區.” 宋樂史《楊太眞外傳》:“雨露所均, 混天區而齊被;草木有性, 憑地氣以潛通.”
[天堂】1.某些宗敎指人死后靈魂居住的美好的地方. 跟“地獄”相對. 《宋書·夷蠻傳·天竺婆黎國》:“敘地獄則民懼其罪, 敷天堂則物歡其福.” 唐慧能《壇經》:“一切草木、惡人善人、惡法善法、天堂地獄, 盡在空中.” 元李翀《日聞錄》:“爲禍福於冥冥, 使有罪者出之地獄, 置之天堂也.”2.常喩美好的生活環境. 元王實甫《破窯記》第一折:“你孩兒心順處便是天堂.” 淸薛福成《天堂地獄說》:“夫詩書之味, 山水之娛, 妙景良辰, 賞心樂事, 皆天堂也.” 周而㚆《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三二:“你娘講的對, 從前過的是地獄生活, 現在好比進了天堂.”3.指額頭. 宋周密《齊東野語·徐謂禮相術》:“<賈似道>馳馬出遊湖山……有布裘道者瞪視曰:‘官人可自愛重, 將來功名不在韓魏公下.’賈意其見侮, 不顧而去. 既而醉博平康, 至於破面. 他日復遇道者, 頓足驚嘆曰:‘可惜! 可惜! 天堂已破, 必不能令終矣.’其後悉驗.” 歐陽山《高干大》第一章:“他用手摸一摸娃娃的天堂, 燒得怕人.”
[天常】天的常道. 常指封建的綱常倫理. 《左傳·文公十八年》:“顓頊氏有不才子, 不可敎訓, 不知話言, 告之則頑, 舍之則嚚, 傲很明德, 以亂天常.” 漢蔡琰《悲憤詩》之一:“漢季失權柄, 董卓亂天常.”《明史·程啓充傳》:“啓充言:‘災及內寢, 良由徇情之禮有戾天常, 僭逼之名深乖典則.’”
[天眼】1.佛敎所說五眼之一. 又稱天趣眼, 能透視六道、遠近、上下、前后、內外及未來等. 《大智度論》卷五:“於眼, 得色界四大造淸淨色, 是名天眼. 天眼所見, 自地及下地六道中衆生諸物, 若近, 若遠, 若麁, 若細, 諸色無不能照.” 南朝陳徐陵《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大士天眼所照, 預覩未來.” 唐王維《夏日過靑龍寺謁操禪師》詩:“山河天眼裏, 世界法身中.”2.指天神之眼. 《兒女英雄傳》第二四回:“玉帝天眼一看, 果然便向那人道:‘似你這等的功行, 便是我這裏也無天條可引.’”3.古人有日、月乃天之眼睛之說. 詩文中常用以指月亮. 唐盧仝《月蝕詩》:“皇天要識物, 日月乃化生. 走天汲汲勞四體, 與天作眼行光明……再得見天眼, 感荷天地力.” 明劉基《次韻石末公七月十五夜月蝕詩》:“不知妖恠從何來, 惝恍初驚天眼昳.”
[天眼通】佛敎所謂六通之一, 謂具無所不見的神通. 隋智顗《法界次第初門》中之上:“修天眼者, 若於深禪定中, 發得色界四大淸淨造色住, 眼根中即能見六道衆生死此生彼, 及見一切世間種種形色, 是爲天眼通.” 宋張商英《護法論》:“唯其具天眼通, 則一瞬遍周於沙界.” 魯迅《熱風·隨感錄三十三》:“他說能看見天上地下的情形……因爲他有天眼通, 所以本領在科學家之上.”
[天眼開】猶言蒼天有眼, 謂將獎善罰惡. 宋陳亮《與韓子師侍郞書》:“百姓聞賢使君之來, 舉手加額, 以爲天眼開矣.” 參見“天開眼”.
[天野】天空. 胡也頻《光明在我們前面》:“孤雁開始在迷茫的天野里作哀鳴的盤旋.” 郭沫若《西湖紀遊》詩:“巨朗的長庚、照在我故鄕的天野.”
[天蛇】1.星名, 即騰蛇星. 《晉書·天文志上》:“騰蛇二十二星, 在營室北, 天蛇也, 主水蟲.”2.毒蟲名. 宋沈括《夢溪筆談·雜志二》:“一吏爲蟲所毒, 舉身潰爛, 有一醫言能治, 呼使視之, 曰:‘此爲天蛇所螫.’……然不知天蛇何物, 或云‘草間黃花蜘蛛是也’.”
[天患】天災. 《周禮·地官·司救》:“凡歲時有天患民病, 則以節巡國中及郊野, 而以王命施惠.” 鄭玄注:“天患, 謂烖害也.”
[天國】1.宗敎家謂神所統治、人死魂歸的歡樂國土. 常用以比喩理想的世界. 柳亞子《一九四八年元旦試筆》詩:“自由平等談何易, 天國原從血泊成.” 孫犁《談作家的立命修身之道》:“文壇雖小, 也是一個社會……幷不象年靑人所通常想象的那樣, 是個樂園, 是個天國.”2.特指基督敎所稱的“上帝之國”. 一般指以上帝爲中心, 眾得救靈魂安居之所. 有時又指天堂, 謂上帝的在天居所. 3.太平天國的省稱. 太平天國楊秀淸《果然英雄》詩:“英雄蓋世出凡塵, 天國人才萃聚均.”
[天崩地坍】同“天崩地坼”.
茅盾《參孫的㚆仇》:“立時天崩地坍一陣響, 整個大殿倒塌!”
[天崩地坼】天崩塌, 地裂陷. 多比喩巨大的災難、重大的事變或強烈的聲響. 《戰國策·趙策三》:“天崩地坼, 天子下席.” 南朝陳徐陵《與王僧辯書》:“未有膺龍圖以建國, 御鳳邸以承家, 二后欽明, 三靈交泰, 而天崩地坼, 妖寇橫行者也.” 明李贄《史綱評要·後秦紀》:“始皇出世, 李斯相之, 天崩地坼, 掀翻一箇世界.” 巴金《滅亡》第十九章:“即刻平地起了一個大霹靂, 好似天崩地坼一般.”
[天崩地陷】同“天崩地坼”.
《水滸傳》第五五回:“石砲落處, 天崩地陷, 山倒石裂.”瞿秋白《亂彈·世紀末的悲哀》:“那么, 天下的一切怨氣都可以宣泄淨盡, 再也不會有什么天崩地陷的災禍.”
[天崩地裂】同“天崩地坼”.
《醒世恒言·大樹坡義虎送親》:“忽地刮喇的一聲響亮, 如天崩地裂, 一件東西向前而墜.”茅盾《子夜》八:“他很情願此時忽然天崩地裂, 毀滅了他自己, 他女兒, 老趙, 公債市場, 以及一切.” 孫犁《白洋淀紀事·山地回憶》:“我們擔心, 一步登錯, 一個石頭滾下來, 整個山就會天崩地裂, 房倒屋塌.”
[天崩地塌】同“天崩地坼”.
《三國演義》第七一回:“鼓角齊鳴, 喊聲大震, 黃忠一馬當先, 馳下山來, 猶如天崩地塌之勢.” 魯迅《故事新編·補天》:“在這天崩地塌價的聲音中, 女媧猛然醒來, 同時也就向東南方直溜下去了.”
[天崩地解】同“天崩地坼”.
淸黃宗羲《留別海昌同學序》:“天崩地解, 落然無與我事.”
[天動】謂天體的運行. 漢揚雄《羽獵賦》:“洶洶旭旭, 天動地岋.”《公羊傳·文公九年》“九月癸酉, 地震” 漢何休注:“天動地靜, 常也.” 三國魏李康《運命論》:“天動星迴, 而辰極猶居其所.”《宋史·葉淸臣傳》:“天動地靜, 主尊臣卑.”
[天符】1.天的符命. 《呂氏春秋·知度》:“唯彼天符, 不周而周.”《漢書·王莽傳上》:“天符仍臻, 元氣大同.”《舊唐書·崔佑甫傳》:“伏以國家化洽理平, 天符洊至, 紛綸雜遝, 史不絶書.”2.謂天廷的詔命. 宋洪邁《夷堅甲志·鐵塔神》:“至夜, 神見夢於寺主講師曰:‘吾奉天符, 令拘刷城中合死人.’”
[天假】上天授與. 北周庾信《周上柱國齊王憲神道碑銘》:“公之挺生, 實惟天假, 翠微神降, 文昌星下.” 唐高仲武《中興間氣集·皇甫冉》:“使前賢失步, 後輩却立, 自非天假, 何以逮斯.” 胡國梁《廣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役》:“這是天假我們黨人的生路.” 參見“天假之年”.
[天假之年】上天賜給足夠的年壽. 謂能享其天年. 《左傳·僖公二十八年》:“天假之年, 而除其害.”《魏書·劉懋傳》:“劉生堂堂, 搢紳領袖, 若天假之年, 必爲魏朝宰輔.” 淸方苞《蜀漢後主論》:“夫孔明之歿, 其年乃五十有四耳, 使天假之年, 而得乘司馬氏君臣之瑕釁, 雖北定中原可也.”
[天假其年】同“天假之年”.
南朝梁沈約《與徐勉書》:“若天假其年, 還得平健, 才力所堪, 惟思是策.”
[天術】猶天道. 《後漢書·隗囂傳》:“蓋天爲父, 地爲母;禍福之應, 各以事降. 莽明知之, 而冥昧觸冒, 不顧大忌, 詭亂天術, 援引史傳.” 唐孟郊《吊元魯山》詩之六:“善敎復天術, 美詞非俗箴.”
[天得】謂得之於天, 天然具備. 南朝梁任昉《<王文憲集>序》:“懸然天得, 不謀成心.” 唐韓愈《南陽樊紹述墓志銘》:“紹述無所不學, 於辭於聲天得也.”
[天從】見“天縱”.
[天從人願】謂事情的發展恰如所望. 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三折:“誰知天從人願, 到的我家不上三日, 就添了一個滿抱兒小廝.”《兒女英雄傳》第十回:“父親如果准行, 却是天從人願.”茅盾《子夜》六:“他唯一的希望是吳芝生換些別的話來談談, 而居然‘天從人願’.”
[天象】1.《易·繫辭上》:“天垂象, 見吉凶, 聖人象之.”指天空的景象, 如日月星辰的運行等. 古人常用以占吉凶. 《書·胤征》:“羲和屍厥官, 罔聞知, 昏迷於天象, 以干先王之誅.” 唐劉知幾《史通·書志》:“必爲志而論天象也, 但載其時彗孛氛祲, 薄食晦明, 裨竈、梓愼之所占, 京房、李郃之所候.” 淸昭槤《嘯亭雜錄·年羹堯之驕》:“年默然久之, 夜觀天象, 浩然長嘆曰:‘事不諧矣.’”老舍《茶館》第三幕:“我夜觀天象, 紫微星發亮, 不久必有眞龍天子出現.”2.氣象, 天氣. 冰心《寄小讀者》十六:“我正想東方諺語, 不能適用於西方天象, 誰知元宵夜果然雨雪霏霏.” 郭沫若《人文界的日蝕》:“天在下著微微的絲雨. 一兩天來的懸念和天象預報, 畢竟應中了.”
[天象儀】特制的一種光學投影器, 用來在半球形的幕上放映出人造星空, 顯示日月星辰的運行情況以及日食、月食、流星雨等天文現象.
[天逸】1.天性放逸. 《後漢書·鄭孔荀傳贊》:“北海天逸, 音情頓挫.”2.天然超絕. 南朝梁慧皎《高僧傳·譯經·求那跋摩》:“跋摩神府自然, 妙辯天逸.”
[天麻】中藥名. 產於我國云南、四川、湖北以及西北、東北等地. 中醫以塊莖入藥, 治眩暈、頭痛、抽搐痙攣、小兒驚風等症. 又名“赤箭”. 參閱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一·赤箭》.
[天庾】1.星名. 漢張衡《周天大象賦》:“天庾積粟以示稔.”《晉書·天文志上》:“<天倉>南四星曰天庾, 積廚粟之所也.”2.國家的倉廩. 淸魏源《籌漕篇》下:“內河之貢道, 天庾之正供, 其不能全歸於海運明矣.”
[天鹿】傳說中靈獸名. 一名天祿. 《漢書·西域傳上·烏弋山離國》“有桃拔、師子、犀牛” 唐顏師古注引孟康曰:“桃拔一名符拔, 似鹿, 長尾, 一角者或爲天鹿, 兩角者或爲辟邪.”《宋書·符瑞志下》:“天鹿者, 純靈之獸也. 五色光耀洞明, 王者道備則至.” 參見“天祿”.
[天章】1.猶天文. 指分布在天空的日月星辰等. 宋蘇軾《潮州韓文公廟碑》:“公昔騎龍白雲鄕, 手抉雲漢分天章.” 淸龔自珍《擬進蒙古圖志表文》:“仰天章之有爛, 測地輿之至賾.”2.指帝王的詩文. 南朝陳徐陵《丹陽上庸路碑》:“御紙風飛, 天章海溢.” 唐岑參《送顏平原》詩:“天章降三光, 聖澤該九州.” 王國維《羅君楚妻汪孺人墓碣銘》:“聲聞於帝, 帝曰汝嘉, 天章煥爛, 綽禊嵯峨.”3.泛指好文章. 明宋應星《天工開物·丹靑》:“五章遙降, 朱臨墨而大號彰;萬卷橫披, 墨得朱而天章煥.”
[天章閣】宋宮中藏書閣名. 始建於宋眞宗天禧四年, 翌年成. 座落會慶殿西, 龍圖閣北. 仁宗即位, 專用以藏眞宗御制文集、御書. 置天章閣學士、直學士、待制等官. 南渡后, 又於臨安大內后萬松嶺建天章閣. 參見宋嶽珂《愧郯錄》卷十四.
[天産】1.指動物, 如六畜之類. 《周禮·春官·大宗伯》:“以天産作陰德, 以中禮防之;以地産作陽德, 以和樂防之.” 鄭玄注:“天産者動物, 謂六牲之屬;地産者植物, 謂九穀之屬.”2.天然出產;天然產物. 《禮記·郊特牲》:“醯醢之美, 而煎鹽之尙, 貴天産也.” 唐張餘慶《靑玉案賦》:“靑瑩自乎天産, 追琢資於匠人.” 宋何薳《春渚紀聞·丁晉公石子硯》:“相傳天産至珍, 滋蔭此潭, 以孕崖石, 散爲文字之祥.” 梁啓超《論內地雜居與商務關系》:“支那富於天産, 爲今世界原料之淵海.”
[天族】皇族. 《晉書·慕容超載記》:“向見北海王子, 天資弘雅, 神爽高邁, 始知天族多奇, 玉林皆寳.” 宋周煇《淸波雜志》卷十一:“高宗曰:‘天族之貴, 溺於燕安, 往往自陷非法.’”
[天旋】1.天體旋轉. 常用以形容氣勢雄偉或景象壯觀. 漢揚雄《羽獵賦》:“壁壘天旋, 神抶電擊.” 唐杜甫《續得觀書迎就當陽居止》詩:“天旋夔子峽, 春近嶽陽湖.” 宋王安石《過劉貢甫》詩:“天旋日月不少留, 稱意人間寧易得.”2.比喩皇帝出巡. 3.比喩巨大變動, 常與“地轉”連用. 參見“天旋地轉”.
[天旋地轉】1.比喩世局大變. 唐白居易《長恨歌》:“天旋地轉迴龍馭, 到此躊躇不能去.”2.形容氣勢宏大. 《英烈傳》第十二回:“我們十來個扛勿動, 被他一人一手便來牽, 眞個是天旋地轉氣軒軒.”3.形容暈眩. 《水滸傳》第三九回:“只見天旋地轉, 頭暈眼花, 就凳邊便倒.”《初刻拍案驚奇》卷六:“吃不到兩三口, 只見巫氏臉兒通紅, 天旋地轉.”
[天望】1.謂人始死, 望天而招魂. 《禮記·禮運》:“及其死也, 升屋而號, 告曰:‘臯某復.’然後飯腥而苴孰, 故天望而地藏也.” 孔穎達疏:“天望, 謂始死望天而招魂.”2.上天的期望. 《後漢書·蔡邕傳》:“臣願陛下忍而絶之, 思惟萬機, 以答天望.” 宋曾鞏《韓琦制》:“及受末命, 戡濟艱難, 以己狥時, 坐定大議, 天望人事, 脗無間然.”
[天眷】1.上天的眷顧. 語出《書·大禹謨》:“皇天眷命, 奄有四海, 爲天下君.” 淸陳康祺《燕下鄕脞錄》卷一:“太宗諭曰:‘朕仰承天眷, 攻城必克.’”2.指帝王對臣下的恩寵. 《晉書·庾冰傳》:“非天眷之隆, 將何以至此.” 唐元稹《爲蕭相讓官表》:“伏望再移天眷, 重選時英.” 宋蘇軾《代滕甫辨謗乞郡書》:“臣何足言, 有辱天眷.” 歐陽予倩《桃花扇》第三幕第一場:“一個人得一個知己朋友已經很不容易, 何況是上蒙天眷!”
[天淸】天氣淸朗. 漢荀悅《漢紀·成帝紀四》:“天淸, 晏然無雲.” 唐韓愈《明水賦》:“夜寂天淸, 煙消氣明.”
[天淸日白】猶言光天化日, 大白天. 《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五:“今日天淸日白, 在你家裏搜出人腿來, 衆目昭彰.”
[天涯】猶天邊. 指極遠的地方. 語出《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相去萬餘里, 各在天一涯”. 南朝陳徐陵《與王僧辯書》:“維桑與梓, 翻若天涯.” 元馬致遠《天淨沙·秋思》曲:“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冰心《往事二》十:“遍天涯長著萋萋的芳草, 我要從此走上遠大的生命的道途.”
[天涯比隣】謂遠在天涯, 也象近在身邊. 語出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詩:“海內存知己, 天涯若比隣.” 明王世貞《與吳明卿書》之一:“天涯比隣, 固古人神曠之說.”
[天涯地角】指極邊遠的地方. 南朝陳徐陵《爲陳武帝作相時與嶺南酋豪書》:“天涯藐藐, 地角悠悠. 言面無由, 但以情企.” 唐白居易《昆明春水滿》詩:“天涯地角無禁利, 熙熙同似昆明春.” 何其芳《畫夢錄·夢後》:“在萬念灰滅時偏又遠遠的有所神往, 仿佛天涯地角尙有一個牽系.”
[天涯海角】指極遠的地方. 亦形容彼此相隔極遠. 唐呂岩《絕句》:“天涯海角人求我, 行到天涯不見人.” 宋張世南《遊宦紀聞》卷六:“今之遠宦及遠服賈者, 皆曰天涯海角, 蓋俗談也.”《兒女英雄傳》第十六回:“只可惜老弟來遲了一步, 他不日就要天涯海角, 遠走高飛, 你見他不著了!” 楊沫《靑春之歌》第二部第二三章:“無論天涯海角, 只要意志相通, 咱們是不會分離的!”
[天梁】1.漢宮殿名. 在建章宮內. 《文選·班固<西都賦>》:“經駘盪而出馺娑, 洞枍詣以與天梁.” 李善注:“天梁, 亦宮名也.”《三輔黃圖·建章宮》:“天梁宮, 梁木至於天, 言宮之高也. 四宮(駘蕩、馺娑、枍詣、天梁)皆在建章宮.”2.星名. 《晉書·天文志上》:“南斗六星, 天廟也……南二星魁, 天梁也.”
[天情】1.天然的情性;自然的情感. 《荀子·天論》:“天職既立, 天功既成, 形具而神生. 好惡喜怒哀樂藏焉, 夫是之謂天情.” 南朝陳徐陵《<玉台新詠>序》:“加之天情開朗, 逸思彫華.” 淸黃景仁《哭叔宀先生兼懷仲遊》詩之一:“跌宕饒天情, 琢磨究名理.”2.猶天理, 天意. 南朝宋鮑照《河淸頌》序:“精炤日月, 事洞天情.”3.天子的恩情. 南朝宋顏延之《赭白馬賦》:“加弊帷, 收仆質. 天情周, 皇恩畢.”
[天啓】《左傳·閔公元年》:“卜偃曰:‘畢萬之後必大. 萬, 盈數也;魏, 大名也. 以是始賞, 天啓之矣.’”《史記·晉世家》作“天開”. 裴駰集解引服虔曰:“以魏賞畢萬, 是爲天開其福.” 后多指上天的啓示. 南朝齊謝朓《始出尙書省》詩:“英袞暢人謀, 文明固天啓.” 郭沫若《海濤集·南昌之一夜》:“我回想到了整整七個月以前的一段往事, 就好象得到了一個天啓的一樣, 我把一個長久不能解釋的疑團突然領悟了.”
[天問】1.指天子的詢問. 《晉書·傅咸傳》:“每見聖詔以百姓饑饉爲慮, 無能云補, 伏用慙恧, 敢不自竭, 以對天問.”2.《楚辭》篇名, 屈原作. 詩文中亦作爲“問天”的雙關語. 淸龔自珍《秋心》詩之二:“《天問》有靈難置對, 《陰符》無效勿虛陳.” 淸黃遵憲《人境廬之隣》詩:“陸沈欲借舟權住, 天問翻無壁受呵.”
[天階】亦作“天堦”.
1.宮殿的台階. 多借指朝廷. 漢張衡《東京賦》:“登聖王於天階, 章漢祚之有秩.” 唐岑參《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詩:“無由謁天階, 却欲歸滄浪.”《敦煌變文集·捉季布變文》:“季布得官而謝勑, 拜舞天堦喜氣新.” 明張鳳翼《紅拂記·華夷一統》:“聽歌謳歡騰萬方, 天階拜祝霞觴.”2.天宮的殿階. 唐韓愈《月蝕詩效玉川子作》:“無梯可上天, 天階無由有臣蹤.” 唐李商隱《重過聖女祠》詩:“玉郞會此通仙籍, 憶向天階問紫芝.”3.星名. 《晉書·天文志上》:“又曰三台爲天階, 太一躡以上下.”
[天陽】1.天之陽氣. 《禮記·郊特牲》:“天子大社, 必受霜露風雨, 以達天地之氣也. 是故喪國之社屋之, 不受天陽也.”2.指太陽. 《法苑珠林》卷七:“日爲天陽, 火爲地陽, 地陽上昇, 天陽下降.” 唐韓愈《送無本師歸范陽》詩:“天陽熙四海, 注視首不頷.”
[天隅】1.猶天邊. 晉張華《鷦鷯賦》:“鷦螟巢於蚊睫, 大鵬彌乎天隅.”2.指極遠的地方. 唐杜甫《雨》詩之三:“物色歲將晏, 天隅人未歸.”
[天將】1.謂天上神將. 《西遊記》第四回:“悟空大喜, 懇留飲宴不肯, 遂與金星縱著祥雲, 到南天門外. 那些天丁天將, 都拱手相迎.” 魯迅《偽自由書·王化》:“這種‘寬仁政策’是……派了三架飛機到瑤洞里去‘下蛋’, 使他們‘驚詫爲天神天將而不戰自降’.”2.大將的美稱. 唐王維《燕支行》:“漢家天將才且雄, 來時謁帝明光宮.”3.太平天國官名, 低於王一級.
[天紳】自天垂下之帶. 多形容瀑布. 唐韓愈《送惠師》詩:“是時雨初霽, 懸瀑垂天紳.” 宋蘇軾《次韻王定國得潁倅》之一:“一噫固應號地籟, 餘波猶足掛天紳.” 淸顧我錡《趵突泉》詩:“吾聞匡廬瀑, 天紳倒掛雙峰麓.”
[天琛】天然出產的珍寶. 《文選·木華<海賦>》:“其垠則有天琛水怪, 鮫人之室.” 李善注:“天琛, 自然之寳也.” 唐顧況《遊子吟》:“引燭窺洞穴, 淩波睥天琛.” 淸惲敬《贈光祿大夫陳公神道碑銘》:“油油春陔, 穆穆秋琴. 家徵人瑞, 國貢天琛.”
[天堦】見“天階”.
[天喜】星相術士的迷信說法, 日支和月建相合, 如正月逢戌日, 二月逢亥日, 是爲吉日, 謂之天喜. 見《協紀辨方書·義例二》. 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二折:“孩兒, 你可曾算我兩箇的八字, 紅鸞天喜幾時到命哩?” 元劉庭信《端正好·金錢問卜》套曲:“用神有天喜臨, 主令的財官旺.”
[天報】《史記·吳王濞列傳》:“蓋聞爲善者, 天報之以福;爲非者, 天報之以殃.” 后因以“天報”謂上天對人爲善作惡的不同報應. 《後漢書·魯恭傳》:“故愛人者必有天報.” 淸昭槤《嘯亭雜錄·朱文正公之直》:“即使朱公眞有其術, 以伊品行, 亦必不爲, 其天報之不爽耳!”
[天揖】一種拱手禮. 《周禮·秋官·司儀》:“天揖同姓.” 鄭玄注:“天揖, 推手小舉之.” 孫詒讓正義引江永云:“古人之揖, 如今人之拱手而推之, 高則爲天揖.”
[天期】1.上天規定的時期. 古人行事常委之天命, 故稱. 《詩·大雅·大明》“肆伐大商, 會朝淸明” 漢鄭玄箋:“以天期已至, 兵甲之強, 師率之武, 故今伐殷.”2.指時序中適於作某事的時機和氣候條件. 《周禮·地官·遂師》“巡其稼穡而移用其民, 以救其時事” 漢鄭玄注:“而有天期、地澤、風雨之急.”3.指皇帝規定的期限. 《漢書·廣陵厲王劉胥傳》:“奉天期兮不得須臾.”顏師古注引張晏曰:“奉天子期, 當死, 不得復延年.”
[天葬】某些民族或某些宗敎徒的葬法:人死后, 將屍體運到山林或曠野(有的要割碎屍體), 讓鷹鷲等食之, 以被食盡爲吉祥.
[天葩】非凡的花, 常比喩秀逸的詩文. 唐韓愈《醉贈張秘書》詩:“東野動驚俗, 天葩吐奇芬.” 宋歐陽修《會飲聖兪家有作兼呈原父景仁聖從》詩:“詩翁文字發天葩, 豈比靑紅凡草木.” 明宋濂《<詹學士文集>序》:“萃靈鳳之彩毛, 擷天葩之奇馨.”
[天朝】1.朝廷的尊稱. 晉袁宏《後漢紀·桓帝紀下》:“天朝政事一更其手, 權傾天下.”《晉書·鄭默傳》:“宮臣皆受命於天朝, 不得同之藩國.” 明高明《琵琶記·一門旌獎》:“今日天朝牛丞相, 親賷詔書, 到此開讀.”2.封建王朝對外亦自稱“天朝”. 淸陳康祺《郞潛紀聞》卷一:“蕞爾島夷, 知天朝有人, 或不至驕橫如此.”3.太平天國自稱“天朝”.
[天植】1.猶心志. 心意. 《管子·版法解》:“故曰凡將立事, 正彼天植. 天植者, 心也. 天植正, 則不私近親, 不孽疎遠.”2.自然賦予;天生具備. 明高攀龍《儕鶴趙先生小傳》:“先生敏慧天植, 見人望形而別其臧否, 聞言而悉其底裏.” 淸王夫之《顯考武夷府君行狀》:“唯孝友天植, 無間於族黨之揚詡, 祇今流傳未艾.”
[天棚】1.在戶外用竹木席幔等搭起的棚, 用以遮蔽風雨日光. 《遼史·禮志一》:“若旱, 擇吉日行瑟瑟儀以祈雨. 前期, 置百柱天棚.”《兒女英雄傳》第三九回:“見院子裏正在那裏搭天棚, 安戲臺.”老舍《四世同堂》十:“警察們通知有天棚的人家, 趕快把棚席拆掉.”2.在房內屋頂或樓板下加建的一層東西, 用木板或木條、葦箔等做成, 有保溫、保淨、隔音、美觀等作用.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二:“韓老六吩咐完了, 就陪杜唐二人坐在紅漆炕桌的旁邊, 掛在天棚上的大吊燈點起來了.”
[天極】1.自然之道. 《莊子·盜蹠》:“若枉若直, 相而天極;面觀四方, 與時消息.”成玄英疏:“無問枉直, 順自然之道, 觀照四方, 隨四時而消息.”2.天道的極限. 《國語·越語下》:“無過天極, 究數而止.” 韋昭注:“極, 至也. 究, 窮也. 無過天道之所至, 窮其數而止也.”3.古代指天的南北兩極. 《楚辭·天問》:“斡維焉繫? 天極焉加?” 朱熹集注:“天極, 謂南北極, 天之樞紐, 常不動處, 譬則車之軸也.”4.猶天邊. 《北史·高麗傳》:“高麗係誠天極, 累葉純誠, 地産土毛, 無愆王貢.” 唐柳宗元《唐鐃歌鼓吹曲》之十一:“平沙際天極, 但見黃雲驅.”5.星名. 即北極星. 《史記·天官書》:“中宮, 天極星.” 宋王禹偁《補李揆諫改葬楊妃疏》:“臣聞:天極之後, 有四星焉, 蓋后妃之象也.”
[天惠】1.帝王的恩惠. 三國魏曹植《又贈丁儀王粲》詩:“皇佐揚天惠, 四海無交兵.”2.上天的恩惠. 孫中山《民族主義》第二講:“和世界的民族比較, 我們還是最多最大的, 是我們民族所受的天惠, 比較別種民族獨厚.” 郭沫若《女神·湘累》:“我不是上天底寵兒? 我不是生下地時便特受了一種天惠?”
[天粟馬角】天雨粟, 馬生角. 謂不可能實現的事. 《史記·刺客列傳贊》:“世言荊軻, 其稱太子丹之命, ‘天雨粟, 馬生角’也, 太過.” 淸顧炎武《菰中隨筆》:“燕太子丹, 不過禮士慕俠, 而一時燕趙慷慨之徒, 不平其事, 遂有天粟馬角之談.” 參見“天雨粟”.
[天棘】即天門冬. 唐杜甫《巳上人茅齋》詩:“江蓮搖白羽, 天棘蔓靑絲.” 楊倫箋注引《學林新編》:“‘天棘蔓靑絲’, 蓋天門冬, 亦名天棘. 其苗蔓生, 好纏竹木上, 葉細如靑絲, 寺院庭檻中多植之可觀.”參閱宋朱翌《猗覺寮雜記》. 一說天棘指楊柳. 見宋惠洪《冷齋夜話》.
[天廚】見“天廚”.
[天雄】中藥名. 烏頭塊根上不生側根者, 性味主治與附子略同, 而性更烈. 《淮南子·繆稱訓》:“天雄烏喙, 藥之凶毒也, 良醫以活人.”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六·天雄》:“天雄乃種附子而生出或變出.” 章炳麟《駁康有爲論革命書》:“革命非天雄、大黃之猛劑, 而實補瀉兼備之良藥矣.”
[天殛】上天的誅罰. 唐柳宗元《先侍御史府君神道表》:“天殛荐酷, 名在刑書.”
[天雲】1.天空之云. 《後漢書·獨行傳·諒輔》:“未及日中時, 而天雲晦合.”2.常以之喩高遠. 三國魏曹植《七啓》:“獨馳思於天雲之際, 無物象而能傾.” 南朝宋謝靈運《述祖德詩》之一:“達人貴自我, 高情屬天雲.”
[天貺】上天的恩賜. 三國魏阮籍《通易論》:“昭明其道, 以答天貺.” 唐司空圖《成均諷》:“故以感動天貺, 紀綱人倫.”《東周列國志》第三十回:“寡人欲用晉君, 郊祀上帝, 以答天貺, 何如?” 淸黃遵憲《番客篇》詩:“利市得三倍, 何異承天貺.”
[天貺節】宋代節日名. 宋眞宗大中祥符四年正月詔以六月六日天書再降日爲天貺節. 參閱《宋史·眞宗紀三》、宋趙昇《朝野類要·諸節》.
[天晷】日, 太陽. 《文選·陸機<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賦詩>》:“協風傍駭, 天晷仰澄.” 李善注:“言日澄淸也.” 李周翰注:“晷, 日也;仰澄, 謂無薄蝕也.”
[天景】天氣;天色. 唐盧綸《蕭常侍癭柏亭歌》:“松間汲井煙翠寒, 洞里圍棋天景好.” 唐孟郊《灞上輕薄行》:“長安無緩步, 況値天景暮.”
[天貴】指皇室的高貴地位. 《南齊書·豫章文獻王嶷傳》:“共起布衣, 俱登天貴.”
[天黑】1.天色黑暗. 唐杜甫《大云寺贊公房》詩之三:“天黑閉春院, 地淸棲暗芳.” 宋文天祥《正氣歌》:“陰房闃鬼火, 春院閟天黑.”《宋史·叛臣傳中·李全上》:“天黑, 故以火燭之.”2.指黃昏時分. 《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七:“半路上偶到一個朋友處講話, 直到天黑回家.”《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十回:“那保民船直到天黑後, 才捱了回來.”
[天無二日】天上沒有兩個太陽. 常用以比喩一國、一地、一族等不可同時有二主. 《禮記·坊記》:“天無二日, 土無二王, 家無二主, 尊無二上.”《漢書·王莽傳中》:“天無二日, 土無二王, 百王不易之道也.” 宋李心傳《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建炎元年二月丙子》:“<李若水>嘆曰:‘天無二日, 若水寧有二主哉!’” 魯迅《集外集拾遺補編·新的世故之十》:“仍舊是天無二日、惟我獨尊的酋長思想.”
[天無絶人之路】謂人的處境瀕臨絕望時, 上天總會給以出路. 元無名氏《貨郞旦》第四折:“果然道天無絶人之路, 只見那東北上搖下一隻船來.”《兒女英雄傳》第十九回:“天無絶人之路, 幸而他一回手要綽那把刀的時候, 撈了兩撈, 竟同‘水中撈月’一般, 撈了個空.”沙汀《磁力》:“中國有句俗話說得很好:天無絕人之路. 你看我的眼睛不是還在動么?”
[天智】1.天賦的智慧. 《韓非子·解老》:“人也者, 乘於天明以視, 寄於天聰以聽, 託於天智以思慮.”2.美玉名. 《逸周書·世俘》:“商王紂取天智玉琰五, 環身厚以自焚.” 孔晁注:“天智, 玉之上美者.” 章炳麟《訄書·客帝匡謬》:“禘郊之祭, 雞次之典, 天智之玉, 東序之寶, 一切上之於孔氏.”
[天策】1.星名. 《左傳·僖公五年》:“鶉之賁賁, 天策焞焞.” 杜預注:“天策, 傅說星.” 孔穎達疏:“傅說, 殷高宗之相, 死而託神於此星, 故名.”2.帝王的謀略. 北周庾信《奉和平鄴應詔》:“天策引神兵, 風飛掃鄴城.” 北周庾信《賀平鄴都表》:“伏惟皇帝陛下, 握天樞, 秉地軸……沉雄內斷, 不勞謀於力牧;天策勇決, 無待問於容成.”隋薛道衡《隋高祖頌》:“運天策於帷扆, 播神威於沙朔.”3.名號. 唐高祖武德四年, 加封李世民爲天策上將, 置天策府. 參見“天策上將”、“天策府”.
[天策上將】唐太宗李世民爲秦王時所加官號. 《舊唐書·高祖紀》:“<武德四年>冬十月己丑, 加秦王天策上將.”《新唐書·太宗紀》:“四年二月, 竇建德率兵十萬以援世充, 太宗敗建德於虎牢, 執之, 世充乃降……高祖以謂太宗功高, 古官號不足以稱, 乃加號天策上將, 領司徒、陝東道大行臺尙書令, 位在王公上.”
[天策府】唐李世民被封爲天策上將后所建的府邸. 《新唐書·杜如晦傳》:“天策府建, 爲中郞.”《資治通鑑·唐高祖武德四年》:“以世民爲天策上將, 領司徒、陝東道大行臺尙書令, 增邑二萬戶, 仍開天策府, 置官屬.”
[天筆】皇帝使用的筆. 亦借指御批. 南朝齊孔稚珪《上新定法律表》:“其中洪疑大議、衆論相背者, 聖照玄覽, 斷自天筆.” 唐李白《溫泉侍從歸逢故人》詩:“激賞搖天筆, 承恩賜御衣.”
[天街】1.星名. 《史記·天官書》:“昴畢閒爲天街.” 張守節正義:“天街二星, 在畢昴閒, 主國界也. 街南爲華夏之國, 街北爲夷狄之國.” 唐韓愈《請上尊號表》:“析木天街, 星宿淸潤;北嶽醫閭, 神鬼受職.”2.京城中的街道. 唐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詩之一:“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却無.” 元湯式《端正好·元日朝賀》套曲:“賀三陽萬國來朝, 踐天街車馬知多少, 端的便塞滿東華道.” 淸鈕琇《觚賸·燕京元夜詞》:“京城元夜, 婦女連袿而出, 踏月天街, 必至正陽門下摸釘乃回.”
[天鈞】亦作“天均”.
1.謂天然均平之理. 《莊子·齊物論》:“是以聖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鈞, 是之謂兩行.”成玄英疏:“天均者, 自然均平之理也.” 陸德明釋文:“本又作均.”《莊子·寓言》:“萬物皆種也, 以不同形相禪, 始卒若環, 莫得其倫, 是謂天均.” 南朝宋謝鎮之《重與顧道士書》:“故卑高殊物, 不嫌同道;左右兩儀, 無害天均.” 唐司空圖《二十四詩品·自然》:“薄言情悟, 悠悠天鈞.” 章炳麟《四惑論》:“神敎衰而歸敬於宿命, 宿命衰而歸敬於天鈞.”2.指極北之地. 3.比喩心. 淸劉獻廷《廣陽雜記》卷二:“事之成敗, 猶兵之勝負, 固不可以此動我天鈞.”4.指鈞天廣樂. 神話中的一種天界音樂. 唐皮日休《上眞觀》詩:“天鈞鳴響亮, 天祿行蹣跚.”
[天爺】舊時以天有意志, 主宰一切, 俗呼爲“天爺”. 《兒女英雄傳》第十二回:“這又是誰呀? 我的天爺!” 許地山《歸途》:“她在屋里聽見外邊要一個人, 心里暗喜說, 天爺到底不絕人底生路, 在這時期還留給她一個吃飯的機會.”
[天然】1.自然賦予的, 生來具備的. 《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臣竊以爲陛下天然之聖, 寬仁之資, 而誠以天下爲務, 則湯武之名不難侔, 而成康之俗可復興也.”2.指天性、本性. 《宋書·孝義傳·嚴世期》:“嚴世期, 會稽山陰人也. 好施慕善, 出自天然.” 劉大白《看盆栽的千年紅梅》詩:“蕭疏是她的天然, 倔強是她的個性.”3.自然生成的, 自然形成的(區別於人工、人造). 唐皮日休《五貺詩·太湖硯》:“求於花石間, 怪狀乃天然.” 淸兪樾《春在堂隨筆》卷二:“至所謂香爐峰者, 極高峻. 雙峰左右立, 天然如門.” 柯岩《三匹“馬”的冰車》詩:“一條小路通向結了冰的池塘, 那是我們天然的溜冰場.”4.指事物不加修飾的本色. 唐李白《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郞憶舊遊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詩:“淸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飾.” 元杜仁傑《雁兒落過得勝令·美色》曲:“不將朱粉施, 自有天然態.” 周而㚆《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七:“她穿著一身淺藍的布衣布褲……也沒有任何修飾, 可是朴素天然、出落大方.”5.指詩文書畫等的自然風致和情趣. 宋桑世昌《蘭亭博議·臨摹》:“昔人論宋文帝書, 以謂其工夫不及羊欣而天然過之.” 金元好問《論詩》詩之四:“一語天然萬古新, 豪華落盡見眞淳.” 淸侯方域《倪云林十萬圖記》:“獨雲林古淡天然, 米襄陽後一人也.”6.理所當然, 自然而然. 魯迅《且介亭雜文·憶韋素園君》:“於是他坐在一間破小屋子, 就是未名社里辦事了, 不過小半好象也因爲他生著病, 不能上學校去讀書, 因此便天然的輪著他守寨.”老舍《四世同堂》三二:“瑞豊覺得假若冠先生出頭和東陽競爭, 他天然的應當幫助冠先生.”
[天然氣】產生在油田、煤田和沼澤地帶的可燃氣體. 主要成份是甲烷. 是埋藏在地下的古代生物經過高溫、高壓等作用而形成的. 主要用作燃料和化工原料.
[天然痘】指天花. 魯迅《集外集拾遺補編·我的種痘》:“我每看見這一幅圖, 就詫異我自己, 先前怎么會沒有染到天然痘.”
[天詔】皇帝的詔命. 唐韋應物《送常侍御却使西蕃》詩:“歸奏聖朝行萬里, 却銜天詔報蕃臣.” 唐李嘉祐《送袁員外宣慰勸農畢赴洪州使院》詩:“氣迎天詔喜, 恩發土膏春.”
[天童寺】我國佛敎“中華五山”之一, 屬禪宗. 在浙江省寧波市東天童山上. 東晉時建. 爲浙東佛敎名寺. 寺宇建筑規模宏偉, 附近峰巒峻拔, 有瀑布飛泉, 風景淸幽.
[天遊】亦作“天遊”.
1.謂放任自然. 《莊子·外物》:“胞有重閬, 心有天遊. 室無空虛, 則婦姑勃豀;心無天遊, 則六鑿相攘.” 郭象注:“遊, 不係也.”成玄英疏:“虛空, 故自然之道遊其中.” 金宇文虛中《滕惇禮齋心閣》詩:“老夫未涉天遊趣, 三復《南華》第四篇.” 淸金農《樊口》詩:“塵祛持隱訣, 松臥恣天遊.”2.指帝王的遊幸活動. 北齊袁奭《從駕遊山》詩:“天遊響仙蹕, 春望動神衷.” 唐沈佺期《初冬從幸漢故靑門應制》詩:“天遊戒東首, 懷昔駐龍軒.” 唐儲光羲《述華淸宮》詩之三:“群方趨順動, 百辟隨天遊.”3.謂在天空遨遊. 明劉基《吊祖豫州賦》:“大鵬天遊兮, 燕雀謂女奚爲?” 郭沫若《恢㚆》詩:“當我的病是在危篤的時候, 我曾希望過有把犀利的匕首, 或者是一管靈巧的手槍, 那我的靈魂也曾早賦天遊.”
[天尊】1.道敎對所奉天神中最高貴者的尊稱. 如元始天尊、玉皇天尊等. 2.佛敎稱佛爲“天尊”. 《無量壽經》卷上:“今日天尊行如來德.”淨影《疏》上:“今日天尊是佛異名. 天有五種. 如《涅槃》說……佛於如是五天中上, 故曰天尊.”
[天道】1.猶天理, 天意. 《易·謙》:“謙亨, 天道下濟而光明.”《書·湯誥》:“天道福善禍淫, 降災於夏.” 晉陶潛《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天道幽且遠, 鬼神茫昧然.” 元紀君祥《趙氏孤兒》第三折:“直恁般歹做作, 只除是沒天道.” 陳毅《哭葉軍長希夷同志》詩:“我不信天道, 故不言天道之不公.”2.指自然界變化規律. 《莊子·庚桑楚》:“夫春氣發而百草生, 正得秋而萬寳成. 夫春與秋, 豈無得而然哉? 天道已行矣.” 郭象注:“皆得自然之道, 故不爲也.” 漢桓寬《鹽鐵論·水旱》:“六歲一饑, 十二歲一荒, 天道然, 殆非獨有司之罪也.” 唐孟郊《感懷》詩之六:“四時更變化, 天道有虧盈.” 明田藝蘅《留靑日劄·大明大統曆解》:“蓋天道無端, 惟數可以推其機;天道至妙, 因數可以明其理.”3.指顯示征兆的天象. 《國語·周語下》:“吾非瞽史, 焉知天道?”4.氣候, 天氣. 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三折:“這等三伏天道, 你便有衝天的怨氣, 也召不得一片雪來.”《水滸傳》第三二回:“冬月天道, 溪水正涸, 雖是只有一二尺深淺的水, 却寒冷的當不得.” 淸蒲松齡《聊齋志異·陸判》:“判曰:‘天道溫和, 可以冷飲.’” 梁斌《紅旗譜》十六:“天道熱, 不想吃個瓜?”5.時光, 時候. 元無名氏《殺狗勸夫》第三折:“這早晩天道, 也不是你來的時候.” 元鄭廷玉《金鳳釵》第三折:“天道晩了, 喒歇息了罷.” 梁斌《紅旗譜》十:“看天道不早, 她要回家去.”6.局勢, 形勢. 柳靑《銅牆鐵壁》第八章:“因爲藏反的都是些老人、娃娃和婆姨女子們, 要是天道一變, 人們往哪里跑是好?”7.佛敎所說六道之一.
[天道好還】《老子》:“以道佐人主者, 不以兵強天下, 其事好還.” 后以天道循環、報應不爽爲“天道好還”. 淸蒲松齡《聊齋志異·畫皮》:“然愛人之色而漁之, 妻亦將食人之唾而甘之矣. 天道好還, 但愚而迷者不寤耳.” 淸龔自珍《與人箋》:“天道好還, 強弱迭代.”太平天國楊秀淸蕭朝貴《奉天討胡檄布四方諭》:“今幸天道好還, 中國有復興之理.”
[天道無親】謂天道公正, 無偏無私. 《史記·伯夷列傳》:“或曰:‘天道無親, 常與善人.’若伯夷、叔齊, 可謂善人者非邪? 積仁絜行如此而餓死!”《後漢書·皇甫嵩傳》:“天道無親, 百姓與能.”
[天道寧論】謂天道福善懲惡之說難以憑信. 南朝梁江淹《恨賦》:“試望平原, 蔓草縈骨, 拱木斂魂. 人生到此, 天道寧論!” 魯迅《熱風·隨感錄六十二》:“他們一面說些‘懷才不遇’‘天道寧論’的話, 一面有錢的便狂嫖濫賭, 沒錢的便喝幾十碗酒, --因爲不平的緣故, 於是后來就恨恨而死了.”
[天淵】1.高天和深淵. 語出《詩·大雅·旱麓》:“鳶飛戾天, 魚躍於淵.”《文選·班固<答賓戲>》:“聲盈塞於天淵.” 李善注引項岱曰:“若此之榮名, 上達皇天, 下洞重泉也.”2.比喩相隔極遠, 差別極大. 宋張耒《超然台賦》:“何善惡之足較兮, 固天淵之異區.” 淸方文《廬文訪從子密之》詩:“當時文章各自負, 豈知窮達分天淵.”3.星名. 《宋史·天文志三》:“天淵十星, 一曰天池, 一曰天泉, 一曰天海, 在鼈星東南九坎間, 又名太陰, 主灌漑溝渠.”
[天淵之別】形容差別懸殊. 魯迅《書信集·致曹靖華》:“印在書內之插圖, 與作者自印的一比, 眞有天淵之別.” 周而㚆《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三七:“這和‘五反’辰光徐義德的態度比起來却有天淵之別了.”
[天遊】見“天遊”.
[天窗】亦作“天牕”. 亦作“天牎”.
1.設在屋頂上用以透光和通風的窗子. 唐李白《明堂賦》:“藻井綵錯以舒蓬, 天牕赩翼而銜霓.” 宋范成大《睡覺》詩:“尋思斷夢半瞢騰, 漸見天窗紙瓦明.” 明馬愈《馬氏日抄·奇盜》:“一夕, 有偸兒自天牎中下, 檢其細輭, 仍從屋上逸去.”《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九回:“聽著街上打過五更, 一會兒天窗上透出白色來, 天色已經黎明了.”茅盾《天窗》:“於是鄕下人在屋面開一個小洞, 裝一塊玻璃, 叫做天窗.”2.指山崖、洞窟頂部透光的縫隙. 漢應劭《漢官儀》卷下:“太山盤道, 屈曲而上, 凡五十餘盤, 經小天門、大天門, 如從穴中視天窗矣.” 唐錢起《登覆釜山遇道人》詩之一:“攀崖到天窗, 入洞窮玉溜.”3.比喩報紙版面局部刪除后留下的成塊空白. 魯迅《書信集·致謝六逸》:“看近來稍稍直說的報章, 天窗滿紙.” 鄒韜奮《經曆》五六:“有些報紙上的社論被他們完全抽去……第二天社論的地位便是一大片雪白, 完全開著天窗, 這是在別處所未見的.”
[天運】1.猶天命;自然的氣數. 《六韜·順啓》:“事而不疑, 則天運不能移, 時變不能遷.” 晉陶潛《責子》詩:“天運苟如此, 且盡杯中物.”《新唐書·魏知古等傳贊》:“終之胡雛亂華, 身插邊陬, 非曰天運, 亦人事有致而然.” 淸何琇《樵香小記·皇極經世》:“如曰天運一定, 是堯舜不能不治, 桀紂不能不亂, 非所以立訓.”2.天體的運轉. 《後漢書·天文志上》“以顯天戒, 明王事焉” 劉昭注引漢張衡《靈憲》:“陽道左迴, 故天運左行.” 唐韓愈《君子法天運》詩:“君子法天運, 四時可前知.” 明陸垹《簣齋雜著·歲差》:“歲差之法, 自晉虞喜始定以歲策五十年差天運一度.” 淸惲敬《雜記》:“故天運而彗孛隨之.”
[天扉】1.天門. 《舊唐書·音樂志三》:“式乾路, 闢天扉. 迴日馭, 動雲衣.”2.帝王宮殿的門. 借指朝廷. 唐韓愈《送區弘南歸》詩:“業成志樹來頎頎, 我當爲子言天扉.”
[天禍】上天降下的禍殃. 《公羊傳·宣公十二年》:“邊垂之臣, 以干天禍.” 晉潘嶽《寡婦賦》:“何遭命之奇薄兮, 遘天禍之未悔.” 宋丁謂《丁晉公談錄》:“眞宗即位, 有彗星見於東方……是天禍也.” 淸侯方域《鄭氏東園記》:“將人事廢而天禍作.”
[天祿】1.天賜的福祿. 《書·大禹謨》:“四海困窮, 天祿永終.” 后常指帝位. 《後漢書·桓帝紀贊》:“桓自宗支, 越躋天祿.”《周書·宣帝紀》:“帝王之量, 未肅而成;天祿之期, 不謀已至.” 唐張說《鄴都引》:“君不見魏武草創爭天祿, 群雄睚眥相馳逐.”2.俸祿. 《孟子·萬章下》:“弗與共天位也, 弗與治天職也, 弗與食天祿也.” 唐李㚆言《續玄怪錄·定婚店》:“此人命當食天祿, 因子而食邑, 庸可煞乎?” 元湯式《醉高歌帶繡鞋紅·送大本之任》曲:“老母親賸飡天祿, 新夫人穩坐香車.”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國·天朝田畝制度》:“功勳等臣世食天祿, 其後來歸從者, 每軍每家設一人爲伍卒.”3.傳說中獸名. 漢代多以石雕其形以爲飾. 《後漢書·靈帝紀》:“復修玉堂殿, 鑄銅人四, 黃鍾四, 及天祿、蝦蟆.” 李賢注:“天祿, 獸也……今鄧州南陽縣北有宗資碑, 旁有兩石獸, 鐫其膊一曰天祿, 一曰辟邪. 據此, 即天祿、辟邪幷獸名也. 漢有天祿閣, 亦因獸以立名.” 宋沈括《夢溪筆談·異事》:“至和中, 交趾獻麟, 如牛而大, 通身皆大鱗, 首有一角. 考之記傳, 與麟不類, 當時有謂之山犀者, 然犀不言有鱗……今以予觀之, 殆天祿也.”4.漢代閣名. 后亦通稱皇家藏書之所. 唐楊炯《渾天賦》:“馮唐入於郞署也, 兩君而未識;揚雄在於天祿也, 三代而不遷.” 明徐渭《芸閣校書篇》詩:“他年在天祿, 羞與俗人同.” 淸嚴有禧《漱華隨筆·采訪遺方》:“不拘抄本刻本, 隨時進呈, 以廣石渠天祿之儲.” 參見“天祿閣”. 5.酒的代稱. 語出《漢書·食貨志下》:“酒者, 天之美祿.” 宋蘇軾《桂酒頌》序:“東坡先生曰:酒, 天祿也. 其成壞美惡, 世以兆主人之吉凶, 吾得此, 豈非天哉!”
[天祿大夫】指酒. 宋陶穀《淸異錄·酒漿》:“王世充僭號, 謂群臣曰:‘朕萬機繁壅, 所以輔朕和氣者, 惟酒功耳, 宜封天祿大夫, 永賴醇德.’” 參見“天祿”.
[天祿辟邪】傳說中兩種獸名. 漢人雕石爲像, 置於墓前. 宋歐陽修《集古錄跋尾·後漢天祿辟邪字》:“右漢天祿辟邪四字, 在宗資墓前石獸膊上……墓前有二石獸, 刻其膊上, 一曰天祿, 一曰辟邪.” 明淸三品官墓碑, 碑首刻天祿辟邪. 參見“天鹿”.
[天祿閣】漢宮中藏書閣名. 漢高祖時創建, 在未央宮內. 《三輔黃圖·未央宮》:“天祿閣, 藏典籍之所. 《漢宮殿疏》云:‘天祿麒麟閣, 蕭何造, 以藏祕書, 處賢才也.’”成帝、哀帝及王莽時, 劉向、劉歆、揚雄等曾先后校書於此.
[天開】1.謂天予開發、啓示. 《史記·魏世家》:“以是始賞, 天開之矣.” 三國魏曹植《王仲宣誄》:“天開之祚, 末胄稱王.”2.指日行北歸、陽氣㚆生. 明張居正《賀冬至表一》:“玉律迎陽, 萬國際天開之運.”
[天開地闢】1.猶言開天辟地. 宋歐陽修《晉祠》詩:“天開地闢眞主出, 猶須再駕方凱旋.” 元劉致《端正好·上高監司》套曲:“天開地闢由盤古, 人物才分下土.”2.謂天然形成. 元薩都剌《換骨岩》詩:“千丈丹梯萬丈巖, 天開地闢鬼神劖.”
[天開眼】1.謂蒼天有眼, 報應分明. 元無名氏《舉案齊眉》第四折:“誰想今朝, 天開眼自然報.”《水滸傳》第六二回:“你這財主們, 閑常一毛不拔;今日天開眼, 報應得快.”《天雨花》第二九回:“果然今日天開眼, 這般大病定難生.”2.一種奇異天象的俗稱. 元姚桐壽《樂郊私語》:“己亥秋九月晦, 余曉詣嘉禾, 時曉星猶在樹杪. 忽西南天裂數十百丈, 光燄如猛火, 照徹原野. 一時村犬皆吠, 宿鳥飛鳴. 余諦觀其裂處, 蝡蝡而動, 中復大明. 若金融於冶鑄者. 少時方合. 操舟者謂余曰:‘此天開眼也.’”
[天閑】皇帝養馬的地方. 宋梅堯臣《傷馬》詩:“況本出天閑, 因之重怊悵.” 宋陸遊《感秋》詩:“古來眞龍駒, 未必置天閑.” 元周伯琦《天馬行應制作》詩序:“遂命育於天閑, 飼以肉粟酒湩.” 淸昭槤《嘯亭雜錄·海參領》:“國家所以不惜數百萬金錢以爲蒭牧費者, 良以天閑重務, 備緩急之用也.”
[天媛】仙女. 常指神話中的織女. 南朝齊謝朓《七夕賦》:“步廣階而延睞, 屬天媛之淹留.” 唐崔融《嵩山啓母廟碑》:“肅肅習習, 天媛來風雨;雰雰霏霏, 神姬下霜雪.” 明何景明《織女賦》:“何天媛之淑嫮兮, 鎮獨處而寡儔.”
[天統】1.“三統”之一. 周正建子, 稱天統. 《禮記·檀弓上》“周人尙赤” 鄭玄注“以建子之月爲正” 唐孔穎達疏:“建子之月爲正者, 謂之天統.”2.稱建子之月. 宋蘇軾《賀隣帥及監司冬至啓》:“月臨天統, 首冠於三正.”3.天之統緒;天之正統. 《史記·高祖本紀論》:“故漢興, 承敝易變, 使人不倦, 得天統矣.”《漢書·高帝紀贊》:“漢承堯運, 德祚已盛, 斷蛇著符, 旗幟上赤, 協於火德, 自然之應, 得天統矣.” 唐王維《上張令公》詩:“天統知堯後, 王章笑魯初.”4.指皇統, 帝位. 《宋書·殷景仁傳》:“奉天統者, 每屈情以申志.” 宋王安石《笏記》:“伏惟皇帝陛下, 紹膺天統, 遵養聖功, 旁招俊良, 橫及疏賤.” 明邵璨《香囊記·瓊林》:“四時樂時雍, 聖主垂衣御天統.”5.猶天道, 天理. 《後漢書·郞顗傳》:“夫求賢者, 上以承天, 下以爲人. 不用之, 則逆天統、違人望. 逆天統則災眚降, 違人望則化不行.”
[天絲】1.蜘蛛等昆蟲所吐的飄蕩在空中的遊絲. 北周庾信《行雨山銘》:“天絲劇藕, 蝶粉生塵.” 唐王建《春詞》:“紅煙滿戶日照梁, 天絲軟弱蟲飛揚.” 唐溫庭筠《吳苑行》:“小苑有門紅扇開, 天絲舞蝶俱徘回.”2.仙女紡織用的絲線. 唐王建《七夕曲》:“河邊獨自看星宿, 夜織天絲難接續.”
[天瑞】上天降下的祥瑞.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厥塗靡蹤, 天瑞之徵.”裴駰集解引徐廣曰:“其所來路非有跡, 蓋自天降瑞, 不行而至也.” 南朝齊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天瑞降, 地符升.”《新唐書·鄭仁表傳》:“天瑞有五色雲, 人瑞有鄭仁表.” 宋蘇轍《龍川別志》卷上:“然自古封禪, 當得天瑞希世絶倫之事, 然後可爲也.”
[天塌地陷】天坍塌, 地裂陷. 比喩重大災變. 《兒女英雄傳》第三九回:“我有了這件東西, 說到得天塌地陷也是瞎話, 橫竪咱們大淸國萬萬年, 我鄧振彪也萬萬年了.”冰心《我的隣居》:“一陣機關槍響之后, 緊接著就是天塌地陷似的幾陣大聲, 門窗震動.” 杜鵬程《延安人》:“就算天塌地陷, 也不准停止.” 向春《煤城怒火》第十二章:“工人兄弟們這樣相信我, 天塌地陷我也爲他們!”
[天損】自然的損傷. 《莊子·山木》:“無受天損易, 無受人益難.” 晉陸機《君子行》:“天損未易辭, 人益猶可懽.”
[天鼓】1.天神所擊之鼓. 傳說云天鼓震則有雷聲. 《史記·天官書》:“天鼓, 有音如雷非雷, 音在地而下及地.”《云仙雜記》卷九引晉葛洪《抱朴子》:“雷曰天鼓, 雷神曰雷公.” 唐李白《梁甫吟》:“我欲攀龍見明主, 雷公砰訇震天鼓.” 明田藝蘅《留靑日劄·天鼓鳴》:“嘉靖四十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未申時, 天鼓震西北, 俗云乾雷響.” 杜鵬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四章第二節:“雷聲隆隆, 好象誰在猛擊天鼓助威風!”2.道家的一種法術. 中央牙齒上下相叩.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廣知》:“夫學道之人, 須鳴天鼓以召衆神也. 左相叩爲天鐘, 卒遇凶惡不祥叩之. 右相叩爲天磬, 若經山澤邪僻威神大祝叩之. 中央上下相叩, 名天鼓.”《雲笈七籤》卷三一:“叩齒之法……中央上下相對相叩, 名曰鳴天鼓.”3.星名. 《晉書·天文志上》:“河鼓三星, 旗九星, 在牽牛北, 天鼓也.”
[天搖地動】謂天地搖晃震動. 形容力量或聲響巨大. 淸李玉《一捧雪·遣邏》:“刀鎗劍戟快如風, 銃響天搖地動.” 梁斌《紅旗譜》三七:“人們一陣陣高聲喊著, 喊得天搖地動.”
[天蓋】天. 天圓如車蓋覆於地上, 故稱. 語出《淮南子·原道訓》:“以天爲蓋, 以地爲輿.” 唐獨孤及《季冬自嵩山赴洛道中作》詩:“天蓋西北傾, 衆星殞如雨.” 郁達夫《沉淪》八:“淡靑的圓形天蓋里, 也有幾點疏星, 散在那里.”
[天幕】1.天. 天空如幕覆蓋大地, 故稱. 唐李商隱《假日》詩:“誰向劉靈天幕內, 更當陶令北窗風.” 宋柳永《思歸樂》詞:“天幕淸和堪宴聚, 想得盡、高陽儔侶.”茅盾《子夜》十七:“淡靑色的天幕上停著幾朵白雲.”2.帳篷. 蔡元培《美術的起源》:“遊獵民族的天幕、小舍、完全爲避風雨起見, 還沒有美術的形式.”3.舞台后面懸掛的大布幔, 演劇時配合燈光以表現天空景象.
[天蓬】天神名. 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三:“便是天蓬黑煞, 見他也應伏輸.”《三國演義》第一○一回:“令關興結束做天蓬模樣, 手執七星皂旛, 步行於車前.”《水滸傳》第十三回:“這個是扶持社稷毘沙門, 托塔李天王;那個是整頓江山掌金闕, 天蓬大元帥.”
[天槎】古代神話中指可在天地間往來的木筏. 晉張華《博物志》卷十:“舊說云天河與海通. 近世有人居海渚者, 年年八月有浮槎去來, 不失期.” 宋劉炎《邇言》:“遊吳山, 翛然獨坐, 望海門二峰, 隱然如天關, 潮來喧如瀉天潢, 大舶高檣, 往來出沒, 如泛天槎.”
[天督】印度的古稱. 《後漢書·文苑傳上·杜篤》:“摧天督, 牽象犀.” 李賢注:“即天竺國也.” 參見“天竺”.
[天業】帝王之業. 南朝宋謝瞻《張子房詩》:“婉婉幙中畫, 輝輝天業昌.” 唐王昌齡《賀幸河東》詩:“開唐天業盛, 入沛聖恩濃.” 金趙秉文《謁北嶽》詩:“天業恢弘大, 山靈翊衛屯.”
[天賊】1.指違逆天意民心的壞人;巨賊. 《墨子·天志中》:“上不利乎天, 中不利乎鬼, 下不利乎人, 三不利無所利, 是謂天賊.” 漢王符《潛夫論·述赦》:“人君配乾而仁, 順育萬物以成大功, 非得以養姦活罪爲仁, 放縱天賊爲賢□也.”2.星相術士所謂盜神. 《協紀辨方書·義例四·天賊》:“《神樞經》曰:天賊者, 月中盜神也. 其日忌遠行.”
[天睠】1.上天的眷顧. 南朝齊謝朓《三日侍華光殿曲水宴》詩:“天睠休明, 且求至德.”《周書·儒林傳·樂遜》:“魏祚告終, 天睠在德.”《舊五代史·唐書·末帝紀上》:“先皇帝誕膺天睠, 光紹帝圖.”2.皇帝的眷愛. 唐任華《寄杜拾遺》詩:“英才特達承天睠, 公卿無不相欽羨.”
[天號】天子的名號. 漢班固《白虎通·號》:“帝者, 天號;王者, 五行之稱也.” 晉陸機《辯亡論上》:“遂躋天號, 鼎跱而立.”
[天路】1.天上的路. 漢張衡《西京賦》:“美往昔之松喬, 要羨門乎天路.” 唐陳子昂《春日登金華觀》詩:“還逢赤松子, 天路坐相邀.” 淸譚嗣同《崆峒》詩:“隔斷塵寰雲似海, 劃開天路嶺爲門.”2.指高遠的路. 南朝宋謝靈運《入華子崗是麻源第三谷》詩:“險逕無測度, 天路非術阡.” 唐王維《雙黃鵠歌送別》:“天路來兮雙黃鵠, 雲上飛兮水上宿.” 淸陳恭尹《南嶽道中從石浪庵上至高台寺》詩:“摳衣陟天路, 百里上積雪.”3.上天的法則. 猶天道. 《文選·班固<幽通賦>》:“既仁得其信然兮, 仰天路而同軌.” 李善注引劉德曰“人道既然, 仰視天道, 又同法也.”4.指日月星辰等天體運行的規律. 《宋書·律曆志中》:“是以臣前以制典餘日, 推考天路, 稽之前典, 驗之食朔, 詳而精之, 更建密歷.”5.指京都. 前蜀韋莊《和陸諫議避地寄東陽進退未決見寄》:“未歸天路紫雲深, 暫駐東陽歲月侵.” 宋曾鞏《故翰林侍讀學士錢公墓志銘》:“學則知經, 文則能賦. 矧曰方聞, 揚聲天路.”6.喩及第、出仕等. 唐王建《山中寄及第故人》詩:“如何棄我去, 天路忽騰驤.” 宋曾鞏《送關彦遠赴河北》詩:“詩作士林誇刻燭, 賦成天路喜同時.” 淸方文《容城答鄭魯若兼寄沈眉生》詩之二:“顧盼二三子, 比翼翔天路.”
[天蛾】昆蟲名. 體形肥大, 口吻長, 觸角前端呈鉤狀. 夜間飛行. 多數對豆類、甘薯有害. 常見的有甘薯葉天蛾、豆天蛾等. 《藝文類聚》卷九七引《廣志》:“有蠶蛾, 有天蛾. 凡草木蟲, 以蛹化爲蛾甚衆.”
[天愁地慘】形容極度悲哀的氣氛或情狀. 《三國演義》第一○四回:“是夜, 天愁地慘, 月色無光, 孔明奄然歸天.”《儒林外史》第四八回:“見女兒哭的天愁地慘, 候著丈夫入過殮, 出來拜公婆.”
[天筭】見“天算”.
[天節】1.天運之節律、周期. 《國語·越語下》:“天節固然, 唯謀不遷.”《國語·越語下》:“天節不遠, 五年復反.” 韋昭注:“節, 期也.”2.天然的節奏. 宋蘇軾《崔文學申攜文見過》詩:“簣桴和葦籥, 天節非人均.”3.星名. 《晉書·天文志上》:“畢附耳南八星曰天節, 主使臣之所持者也.”
[天與人歸】語出《孟子·萬章上》:“‘然則舜有天下也, 孰與之?’曰:‘天與之.’”《穀梁傳·莊公三年》:“其曰王者, 民之所歸往也.” 后以“天與人歸”謂天命所屬, 人心所向. 《三國演義》第六十回:“若執狐疑之心, 遷延日久, 大爲失計. 且恐機謀一洩, 反爲他人所算. 不若乘此天與人歸之時, 出其不意, 早立基業, 實爲上策.”《明史·陳循傳》:“天位, 陛下所固有. 當天與人歸之時, 群臣備法駕大樂, 恭詣南內, 奏請臨朝.”太平天國夏鍾英《建天京於金陵論》:“由三楚以至江南, 滅妖救民, 天與人歸之地, 實爲仁義之師.”
[天鼠】1.獸名, 即猞猁孫. 《舊唐書·吐蕃傳上》:“又有天鼠, 狀如雀鼠, 其大如貓, 皮可爲裘.”2.蝙蝠的別名.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禽二·伏翼》<釋名>:“蝙蝠、天鼠、仙鼠、飛鼠、夜燕.”
[天牎】見“天窗”.
[天解】謂悟解天意. 《淮南子·原道訓》:“故窮無窮, 極無極, 照物而不眩, 響應而不乏, 此之謂天解.” 高誘注:“天解, 天之解故也, 言能明天意也.”《宋書·夷蠻傳·天竺迦毗黎國》:“故甘辭興於有欲, 而滅於悟理;淡說行於天解, 而息於貪僞.” 明李東陽《史公神道碑銘》:“號一拙而實多藝能, 戲作墨竹, 自謂天解.”
[天鉞】天子所用大斧. 《書·牧誓》“王左杖黃鉞” 孔穎達疏引《太公六韜》:“大柯斧, 重八斤, 一名天鉞.” 后用以比喩帝王的兵威. 南朝梁簡文帝《與魏東荊州刺史李志書》:“今皇師外掃, 天鉞四臨.”
[天愛】天生的仁愛. 晉陶潛《祭從弟敬遠文》:“孝發幼齡, 友自天愛.”
[天誄】帝王死后, 臣下褒揚其事跡幷確定諡號, 以其至尊, 故稱天命以誄之, 謂之“天誄”. 語本《禮記·曾子問》:“唯天子稱天以誄之.” 宋王禹偁《慰上大行皇帝諡號廟號表》:“臣謹按《周禮》, 太師帥瞽而廞, 所以作匶謚;又安《禮記》, 大臣素服而郊, 所以明天誄.”
[天誅】1.上天誅罰. 《墨子·魯問》:“鄭人三世殺其父, 而天加誅焉. 使三年不全, 天誅足矣;今又舉兵, 將以攻鄭.” 漢袁康《越絕書·外傳記范伯》:“壞人之善毋後世, 敗人之成天誅行.” 唐韓愈《訟風伯》:“天誅加兮不可悔, 風伯雖死兮人誰汝傷.” 淸吳下阿蒙《斷袖篇·龍淫佃戶》:“河間馬氏家, 一佃戶年近六旬, 獨行遇雨, 雷電晦冥, 有龍探爪, 按其笠, 以爲當受天誅.”2.帝王的征討或誅罰. 《漢書·陳湯傳》:“臣延壽、臣湯將義兵, 行天誅.”《舊唐書·蕭至忠傳》:“楚客、處訥、晉卿等驕恣跋扈, 人神同疾, 不加天誅, 詎淸王度.” 宋田況《儒林公議》卷上:“一旦貢表求封冊廟, 論者乃責以藩臣之禮, 欲必行天誅, 何不思之甚也!”
[天誅地滅】爲天地所誅滅. 意思是天地所不容. 多用於發誓、詛咒語中. 宋朱暉《絕倒錄》:“不使丁香、木香合, 則天誅地滅.”《水滸傳》第四五回:“如有毫釐昧心, 天誅地滅.”《紅樓夢》第四七回:“我要日久變心, 告訴人去的, 天誅地滅!” 洪深《趙閻王》第三幕:“別忙, 總有報應的時候, 雷打火燒, 天誅地滅!”
[天話】空話;大話. 明楊愼《天畫》:“滇中有某提學訓諸生讀書爲文之法甚悉, 語畢, 問諸生曰:‘吾言是否?’中有一人應曰:‘公, 天人, 所言皆天話也.’相傳以爲笑, 蓋俗以託空爲天話耳.” 明馮夢龍《古今譚槪·微詞·天話》引此條, 原注:“吳下謂大言曰天話.”《二刻拍案驚奇》卷二:“是這小夥子調喉, 無過是他天性近這一家, 又且躭在裏頭, 所以轉造轉高, 極窮了祕妙, 却又撰出見神見鬼的天話哄著愚人.”
[天稟】見“天稟”.
[天亶】《書·泰誓上》:“亶聰明, 作元后. 元后作民父母.” 蔡沈集傳:“亶, 誠實無妄之謂. 言聰明出於天性然也.” 后因謂帝王的天性爲“天亶”. 《明史·儒林傳序》:“<太祖>雖天亶英姿, 而諸儒之功不爲無助也.”太平天國洪仁玕《自述》:“我主天王長予九齡, 予只知其天亶聖聰, 目不再誦, 十二三歲經史詩文無不博覽.” 李大釗《史觀》:“即偶有重視王者、聖人、英雄、豪傑而崇之以爲具有旋乾轉坤的偉力神德者, 亦皆認他們爲聰睿天亶, 崧生嶽降, 仰托神靈的庇佑以臨治斯民.”
[天稟】亦作“天稟”.
天賦;天性. 《藝文類聚》卷五五引南朝梁王僧孺《<詹事徐府君集>序》:“孝睦天稟, 友愛冥深.” 唐司空圖《效陳拾遺子昂感遇》詩之一:“強欺自天稟, 剛吐信吾徒.” 宋陶穀《淸異錄·肉雷》:“來紹乃唐酷吏俊臣之裔, 天稟鷙忍, 以決罰爲樂.” 宋王安石《答孫少述書》:“其天稟疏介, 與時不相値, 生平所得, 數人而已.”茅盾《子夜》六:“但說謊是他的天稟, 他立刻想得一個極冠冕堂皇的回答.”
[天廕】指父親的蔭庇. 五代殷鵬《贈太傅羅周敬墓志銘》:“早失天廕, 幼奉母儀.”
[天資】天賦;資質. 《史記·商君列傳論》:“商君, 其天資刻薄人也.”《朱子語類》卷七二:“明道天資高, 又加以學.”《醒世恒言·小水灣天狐貽書》:“<楊寶>華西人氏, 年方弱冠, 天資穎異, 學問過人.” 陳白塵《大風歌》第三幕:“太后過獎! 是皇上天資過人.”
[天意】1.上天的意旨. 《墨子·天志上》:“順天意者, 兼相愛, 交相利, 必得賞;反天意者, 別相惡, 交相賊, 必得罰.”《漢書·禮樂志》:“王者承天意以從事, 故務德敎而省刑罰.” 宋蘇軾《與子由同遊寒溪西山》詩:“吾儕流落豈天意, 自坐迂闊非人擠.”《紅樓夢》第九十回:“人心天意, 他們兩個竟是天配的了.”老舍《神拳》第三幕:“凡事都有天意, 順天者昌, 逆天者亡, 管它干到幾時爲止?”2.帝王的心意. 唐杜甫《送從弟亞赴安西判官》詩:“詔書引上殿, 奮舌動天意.” 唐王建《上裴度舍人》詩:“天意皆從彩毫出, 宸心盡向紫煙來.” 宋蔡絛《鐵圍山叢談》卷一:“仁廟晩未得嗣, 天意頗無聊.”3.自然的意趣. 宋梅堯臣《墨竹》詩:“如將石上蕭蕭枝, 生向壁間天意足.”
[天慈】皇帝的慈愛. 《晉書·紀瞻傳》:“今以天慈, 使官曠事滯.” 北周庾信《爲杞公讓宗師驃騎表》:“天慈無濫, 私願獲從.”
[天溝】屋面和屋面接連處或屋面和高牆接連處用以引泄雨水的溝槽.
[天福】上天所賜之福. 《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商頌》有之曰:‘不僭不濫, 不敢怠皇, 命於下國, 封建厥福.’此湯所以獲天福也.”《列子·力命》:“可以生而生, 天福也;可以死而死, 天福也.”《漢書·宣帝紀》:“朕之不德, 屢獲天福.”
[天辟】天子, 皇帝. 《漢書·五行志中之下》:“天辟惡之.”顏師古注:“如淳曰:‘天辟, 謂天子也.’辟音壁.”
[天隙】1.亦作“天郤”. 指兩山之間狹窄的谷地. 2.時機, 機會.
[天際】天邊. 《易·豊》:“豊其屋, 天際翔也.” 南朝齊謝朓《之宣城出新林浦向版橋》詩:“天際識歸舟, 雲中辨江樹.” 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詩:“孤帆遠影碧空盡, 惟見長江天際流.” 明張居正《皇貴妃發引鼓吹詞》:“天際蒼蒼陵樹, 極目傷心處.” 巴金《家》二十:“太陽帶著新的光明從天際升起來.”
[天際眞人】天上仙人.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桓大司馬曰:諸君莫輕道, 仁祖企脚北窗下彈琵琶, 故自有天際眞人想.”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余每讀《九友歌》, 輒泠然作天際眞人想.”
[天經】1.天之常道. 唐李白《獻從叔當塗宰陽冰》詩:“金鏡霾六國, 亡新亂天經.” 漢班固《典引》:“躬奉天經, 惇睦辨章之化洽.” 唐柳宗元《壽州安豊縣孝門銘》:“稟承粹和, 篤守天經.” 參見“天經地義”. 2.天象. 亦泛指天空. 南朝宋鮑照《遊思賦》:“仰盡兮天經, 俯窮兮地絡.” 唐王勃《益州夫子廟碑》:“珠衡玉斗, 徵象緯於天經;虎踞龍蹲, 集風雲於地紀.” 淸姚鼐《雨登嶽陽樓》詩:“風交廣漠野, 雲起盪天經.”
[天經地義】天地間本當如此、不可更改的道理. 語本《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夫禮, 天之經也, 地之義也.”《孝經·三才》:“夫孝, 天之經也, 地之義也.” 晉潘嶽《世祖武皇帝誄》:“永言孝思, 天經地義.”《明史·何維柏傳》:“及居正(張居正)遭父喪, 詔吏部諭留. 尙書張瀚叩維柏, 維柏曰:‘天經地義, 何可廢也.’” 淸譚嗣同《仁學》十:“俗間婦女, 昧於理道, 奉腐儒古老之謬說爲天經地義.”浩然《豔陽天》第九五章:“你要吃飯, 就得干活兒! 不勞動不得食, 這是新社會的章程, 也是天經地義的道理.”
[天經地緯】1.語本《左傳·昭公二十五年》:“禮, 上下之紀、天地之經緯也.”指天地間理所當然、無可非議的道理. 晉左思《魏都賦》:“日不雙麗, 世不兩帝, 天經地緯, 理有大歸.”2.引申爲以天地爲法度治理天下. 南朝陳徐陵《爲貞陽侯與陳司空書》:“後主天經地緯、義冠人靈.” 唐楊炯《唐右將軍魏哲神道碑》:“天經地緯之帝, 求制禮作樂之才;撥亂反正之君, 資拔山超海之力.” 明張居正《文華殿對》:“縱橫圖史, 發天經地緯之藏;俯仰古今, 期日就月將之益.”
[天碧】靑碧如天空之色. 後蜀歐陽炯《浣溪沙》詞:“天碧羅衣拂地垂, 美人初著更相宜.” 宋張先《木蘭花》詞:“雙頭蓮子一時花, 天碧秋池水如鏡.” 宋何薳《春渚紀聞·歙山斗星硯》:“石色正天碧, 細羅文, 中涵金星七, 布列如斗宿狀, 輔星在焉.”
[天墟】1.北面的天空. 《文選·木華<海賦>》:“南澰朱崖, 北灑天墟.” 李善注引《爾雅》:“北陸, 墟也.” 唐李白《大獵賦》:“斬飛鵬於日域, 摧大鳳於天墟.”2.泛稱天空. 唐韓愈《朝歸》詩:“長風吹天墟, 秋日萬里曬.”
[天臺】1.謂尙書台、省. 《三國志·魏志·夏侯玄傳》:“天臺縣遠, 衆所絶意.”《北齊書·文宣帝紀》:“仍攝天臺, 總參戎律.”《資治通鑑·唐高祖武德二年》:“臣何敢久汙天臺、辱東朝乎?” 胡三省注:“天臺, 謂尙書省.” 參見“三臺”. 2.對太守、縣令等地方行政官的尊稱. 《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太守道:‘他怎麽敢賴你?’程元道:‘……萬乞天臺老爺做主.’” 明鄭仲夔《耳新·經國》:“今幸遇天臺, 夫冤庶伸有日.”
[天壽】1.猶言天年. 《史記·楚世家》:“今乃得以天壽終, 孤之幸也.” 宋龔鼎臣《東原錄》:“予當天壽之外, 所得壽考, 乃予功行之致.” 郭沫若《天才與敎育》:“人能活滿自己的天壽的, 實在極少, 極少.”2.山名. 在今北京市昌平縣北, 明代十三個皇帝的陵墓建於此. 明何景明《送呂內翰上陵》詩:“弓劍登天壽, 衣冠望國門.”
[天壽節】金元時以天子的生日爲天壽節. 《金史·章宗紀一》:“詔以生辰爲天壽節.”《元史·禮樂志一》:“遇八月帝生日, 號曰天壽聖節.”
[天聚】天所聚合者. 指一國之財產, 人眾. 《國語·晉語四》:“苟姬未絶周室, 而俾守天聚者, 必武族也.” 韋昭注:“聚, 財衆也.”
[天構】天然構成. 南朝梁任昉《<王文憲集>序》:“雲屋天構, 匠者何工!”
[天槍】星宿名. 《史記·天官書》:“紫宮左三星曰天槍.”《晉書·天文志上》:“天槍三星, 在北斗杓東, 一曰天鉞.”
[天塹】亦作“天壍”.
1.天然的壕溝. 言其險要可以隔斷交通. 多指長江. 《隋書·五行志下》:“長江天塹, 古以爲限隔南北, 今日北軍, 豈能飛渡耶?” 唐李白《金陵》詩之一:“金陵空壯觀, 天塹淨波瀾.” 金鄧千江《望海潮·上蘭州守》詞:“雲雷天壍, 金湯地險, 名藩自古臯蘭.” 明張四維《雙烈記·酋困》:“一則有長江天塹之險, 二則有元帥甲兵之勇.” 毛澤東《水調歌頭·遊泳》詞:“一橋飛架南北, 天塹變通途.”2.指別的江河. 宋柳永《望海潮》詞:“雲樹繞隄沙, 怒濤卷霜雪, 天塹無涯.”此指錢塘江. 金李汾《汴梁雜詩》之三:“天塹波光搖落日, 太行山色照中原.”此指黃河.
[天監】1.上天的監視. 《詩·大雅·大明》:“天監在下, 有命既集.” 漢張衡《思玄賦》:“彼天監之孔明兮, 用棐忱而佑仁.”2.指皇帝的鑑察. 唐劉禹錫《爲杜司徒讓度支鹽鐵等使表》:“輒罄愚誠, 冀迴天監.”
[天厭】《左傳·隱公十一年》:“天而既厭周德矣, 吾其能與許爭乎?”《論語·雍也》:“子見南子, 子路不悅. 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 天厭之! 天厭之!’” 邢昺疏:“厭, 棄也.” 后因以“天厭”謂爲上天所厭棄、棄絕. 宋王安石《遊土山示蔡天啓秘校》詩:“桓溫適自斃, 苻堅方天厭.”
[天奪】爲上天所禠奪. 宋王禹偁《讓西京留守表》:“顧殘年而氣若屍居, 聽成命而魄疑天奪.” 參見“天奪之魄”.
[天奪之年】上天褫奪其年壽. 謂不能享其天年. 況周頤《蕙風詞話續編》卷二引淸顧貞觀《<栩園詞棄稿>序》:“欲盡招海內詞人, 畢出其奇, 遠方駸駸, 漸有應者, 而天奪之年, 未幾, 輒風流雲散.”
[天奪之魄】亦作“天奪其魄”.
1.上天奪走他的魂魄. 謂欲其死. 《左傳·宣公十五年》:“原叔必有大咎, 天奪之魄矣.” 孔穎達疏:“魂魄去之, 何以能久.”2.謂天使其神志迷亂. 宋沈作喆《寓簡》卷七:“<古人>謂事大謬而謀拙, 曰天奪其魄.” 淸王夫之《讀通鑑論·晉安帝》:“段業, 竊也;仲堪, 叛也;天奪其魄, 以迷於鬼, 而死也固宜.”
[天奪其魄】見“天奪之魄”.
[天睿】天生睿智. 孫中山《軍人精神敎育》:“且謂皇帝爲天生者, 如天子受命於天, 及天睿聰明諸說, 皆假此欺人, 以證皇帝之至尊無上.”
[天對】猶言配天. 謂祭天地以祖先配享. 《新唐書·黎幹傳》:“今頎、崇敬革天對, 易祖廟, 事之大者不稽於古, 難以疑文僻說定之. 臣官以諫爲名, 不敢不盡愚.”
[天罰】1.上天的誅罰. 舊時帝王自謂稟承天意行事, 其誅罰不臣常以此爲名. 《書·多士》:“我乃明致天罰, 移爾遐逖.”《左傳·昭公二十六年》:“毋速天罰, 赦圖不穀, 則所願也.” 漢班固《東都賦》:“龔行天罰, 應天順人, 斯乃湯武之所以昭王業也.” 淸鈕琇《觚賸續編·豹仙》:“但其生平有二隱事, 實傷陰德, 致干天罰.”2.舊稱遇父母之喪. 晉陶潛《祭程氏妹文》:“昔在江陵, 重罹天罰.”
[天算】亦作“天筭”.
1.猶言天數. 《後漢書·張純傳論》:“專命禮臣, 撰定國憲……而業絶天筭, 議黜異端.” 李賢注:“業絶天筭謂章帝晏駕也.”2.天文曆算的簡稱. 《淸史稿·時憲志一》:“宣城人梅文鼎硏精天算.” 淸朱駿聲著有《天算瑣記》四卷, 李善蘭著有《天算或問》一卷.
[天貌】1.天生的面貌. 晉孫綽《喩道論》:“沙門之道, 委離所生, 棄親即疏, 刻剔鬚髮, 殘其天貌.”2.天生的面貌. 晉孫綽《喩道論》:“沙門之道, 委離所生, 棄親即疏, 刻剔鬚髮, 殘其天貌.”
[天膜】猶天幕. 指云層. 淸錢謙益《效歐陽詹玩月詩》:“疾雷掉車天膜破, 急雨迎陳陽歊收.”
[天獄】1.天然的牢獄. 亦喩地形的險惡. 《三國志·魏志·孫資傳》“進放爵西鄕侯, 資樂陽亭侯”裴松之注引《孫資別傳》:“昔武皇帝征南鄭, 取張魯, 陽平之役, 危而後濟. 又自往拔出夏侯淵軍, 數言‘南鄭直爲天獄.’” 唐元結《閔荒詩》:“四海非天獄, 何爲非天囚.”2.天上的監獄. 古代星占家以天象附會人事, 故有此稱. 《晉書·天文志上》:“參十星……又爲天獄, 主殺伐.”
[天誡】天戒. 《漢書·成帝紀》:“公卿申敕百寮, 深思天誡, 有可省減便安百姓者, 條奏.”《後漢書·皇甫規傳》:“其常侍尤無狀者, 亟便黜遣, 披埽凶黨, 收入財賄, 以塞痛怨, 以答天誡.” 參見“天戒”.
[天語】1.上天之告語. 唐李白《明堂賦》:“聽天語之察察, 擬帝居之將將.” 宋李淸照《漁家傲》詞:“彷彿夢魂歸帝所, 聞天語, 殷勤問我歸何處.” 明唐順之《冬至南郊》詩:“神光人共見, 天語帝親聞.”2.謂天子詔諭;皇帝所語. 唐劉禹錫《送源中丞充新羅冊立使》詩:“身帶霜威辭鳳闕, 口傳天語到鷄林.” 宋蘇軾《用王鞏韻贈其侄震》詩:“朝廷貴二陸, 屢聞天語溫.” 淸周亮工《書影》卷四:“茅元儀《武備志》成, 曾經神宗乙夜之覽, 天語稱其該博.”
[天誘其衷】謂上天開導其心意. 《左傳·僖公二十八年》:“天禍衛國, 君臣不協, 以及此憂也. 今天誘其衷, 使皆降心以相從也.”《史記·外戚世家》:“天誘其統, 卒滅呂氏.”裴駰集解引徐廣曰:“<統>一作衷.” 宋沈作喆《寓簡》卷七:“古人謂事順成而計工, 曰天誘其衷.”
[天端】1.春. 《公羊傳·隱公元年》:“春者何? 歲之始也. 王者孰謂? 謂文王也.” 漢何休注:“故上繫天端.” 徐彦疏:“天端, 即春也.” 陳立義疏:“春爲天之始, 繫王於春, 故爲上繫天端.”2.謂天地間首要的事物. 漢董仲舒《春秋繁露·官制象天》:“其至十條而止, 取之天端.”
[天齊】1.謂天使整齊. 《書·呂刑》:“天齊於民.” 孔傳:“天整齊於下民.”2.泉水名. 《史記·封禪書》:“天齊淵水, 居臨菑南郊山下者.” 司馬貞索隱引解道彪《齊記》:“臨菑城南有天齊泉, 五泉幷出.”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淄水》引《地理風俗記》:“齊所以爲齊者, 即天齊淵名也.”3.唐玄宗封泰山神爲天齊王, 后稱東嶽爲天齊. 淸曹寅《遊仙詩三十韻》:“憶從梁父禪天齊, 又逐榮光祀碧鷄.” 參見“天齊王”.
[天齊王】東嶽泰山神的封號. 《舊唐書·禮儀志三》:“開元十三年, 封泰山神爲天齊王.”
[天養】謂大自然供給人們生活資料. 《荀子·天論》:“財非其類以養其類, 夫是之謂天養.”
[天粹】1.天之精粹. 漢揚雄《法言·問神》:“天精天粹, 萬物作類.”2.謂天然純粹. 宋黃庭堅《金璧字說》:“惟天粹之質, 可以琢磨而成器.”
[天漢】1.天河. 《詩·小雅·大東》:“維天有漢, 監亦有光.” 毛傳:“漢, 天河也.” 三國魏曹丕《雜體詩》:“天漢迴西流, 三五正縱橫.” 唐張籍《秋夜長》詩:“秋天如水夜未央, 天漢東西月色光.” 淸孔尙任《桃花扇·拒媒》:“便有那烏衣子弟伴紅裙, 難道是織女、牽牛天漢津.”2.漢朝之美稱. 舊題漢李陵《答蘇武書》:“出天漢之外, 入強胡之域.”
[天潢】1.星名. 《史記·天官書》:“王良策馬, 車騎滿野. 旁有八星, 絶漢, 曰天潢.”按, 《漢書·天文志》作“天橫”. 《晉書·天文志上》:“三柱一曰三泉……其中五星曰天潢.”2.即天河. 漢張衡《思玄賦》:“乘天潢之汎汎兮, 浮雲漢之湯湯.”3.皇族, 帝王后裔. 北周庾信《爲杞公讓宗師驃騎表》:“憑天潢之派水, 附若木之分枝.”4.古代作戰渡水用的大船. 《六韜·軍用》:“以天浮張飛江濟大海, 謂之天潢. 一名天舡.”
[天潢貴胄】指皇族或其后裔. 淸阮葵生《茶餘客話》卷七:“天潢貴胄, 大臣禮當致敬.” 淸昭槤《嘯亭雜錄·祿相公》:“夫以天潢貴胄, 而不學無術至此, 安可以當調羹重任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七回:“其實也可憐得很, 他們又不能作買賣, 說是說得好聽得很, ‘天潢貴胄’呢, 誰知一點生機都沒有, 所以就只能靠著那帶子上的顔色去行詐了.”老舍《老張的哲學》第九:“北岸上一片綠瓦高閣, 淸攝政王的府邸, 依舊存著天潢貴胄的尊嚴氣象.”
[天演】謂自然進化. 嚴㚆《譯<天演論>自序》:“後二百年, 有斯賓塞爾者, 以天演自然言化, 著書造論, 貫天地人而一理之.” 孫中山《社會主義之派別及方法》:“社會主義不獨爲國家政策之一種, 其影響於人類世界者, 既重且大, 循進化之理, 由天演而至人爲, 社會主義實爲之關鍵.” 魯迅《書信集·致章廷謙》:“以北新之懶散, 而上海新書店之蜂起, 照天演公例而言, 是應該倒灶的.”
[天漏】謂雨量過多. 唐杜甫《九日寄岑參》詩:“安得誅雲師, 疇能補天漏.” 淸錢謙益《苦雨歎》詩:“東南天漏何時好? 一月愁霖失晴昊.”
[天寧節】宋時定徽宗誕辰爲天寧節. 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天寧節》:“<十月>初十日天寧節.”《宋史·徽宗紀一》:“<建中靖國元年十月>丁酉, 天寧節, 群臣及遼使初上壽於垂拱殿.”
[天盡頭】天邊. 指極遙遠的地方. 宋蘇軾《次韻章子厚飛英留題》:“黃公酒肆如重過, 杳杳白蘋天盡頭.”《水滸傳》第五三回:“怪得今日連我的這腿也收不住, 只用去天盡頭走一遭了.” 淸黃遵憲《下水船歌》:“年來足跡遍五洲, 浮槎曾到天盡頭.”
[天閨】指內宮. 《宋書·后妃傳贊》:“雖正位天閨, 禮亢尊極.”
[天閣】尙書台. 《初學記》卷十一引《宋元嘉起居注》:“領曹郞中荀萬秋每設事緣私遊, 肆其所之, 豈可復參列士林, 編名天閣, 請免萬秋所居官.” 宋柳永《永遇樂》詞之二:“天閣英遊, 內朝密侍, 當世榮遇.”
[天隨】1.隨順天然;純任自然. 《莊子·在宥》:“屍居而龍見, 淵默而雷聲, 神動而天隨, 從容無爲而萬物炊累焉.” 唐李肇《唐國史補》卷下:“吾之於五弦也, 始則心驅之, 中則神遇之, 終則天隨之.”2.見“天隨子”.
[天隨人願】上天順從人的意願. 形容事態恰如所望. 元嚴忠濟《越調·天淨沙》曲:“有朝一日天隨人願, 賽田文養客三千.”《醒世恒言·李汧公窮邸遇俠客》:“等候數日, 未得其人. 且喜天隨人願, 今日遇見秀才恁般魁偉相貌, 一定智勇兼備.”
[天隨子】唐代詩人陸龜蒙的別號. 唐陸龜蒙《奉和太湖詩·縹緲峰》:“身爲大塊客, 自號天隨子.”《新唐書·隱逸傳·陸龜蒙》:“陸龜蒙字魯望……時謂江湖散人, 或號天隨子、甫里先生.”亦省稱“天隨”. 宋蘇軾《寄周安孺茶》詩:“鹿門有佳士, 博覽無不矚. 邂逅天隨翁, 篇章互賡續.” 明高啓《寄題內弟周思敬野人居》詩:“野人何處是幽棲, 聞在天隨舊宅西.”
[天奬】君主的知遇之恩. 《文選·任昉<奉答敕示七夕詩啓>》:“謹輙牽率庸陋, 式詶天奬.” 劉良注:“奬, 猶恩也.” 唐李白《爲趙宣城與楊右相書》:“但宣布王澤, 式酬天奬.”
[天墬】天地. 《漢書·郊祀志下》:“天墬之祀.”顏師古注:“墬, 古地字也.”
[天緒】天子的世系, 皇統. 《後漢書·質帝紀贊》:“孝順初立, 時髦允集……沖夭未識, 質弑以聰. 陵折在運, 天緒三終.” 晉桓溫《荐譙元彦表》:“聖德嗣興, 方恢天緒.” 唐羅隱《代韋征君遜官疏》:“況自陛下膺天緒, 今內有良相, 外有良將. 家至戶到, 未有一處不似唐虞時.”
[天綫】用來發射或接收無線電波的裝置.
[天綱】1.天的綱維. 三國魏阮籍《詠懷》之二三:“六龍服氣輿, 雲蓋覆天綱.” 唐李白《大鵬賦》:“跨躡地絡, 周旋天綱.” 王琦注:“天綱者, 天之綱維.”2.帝位之統系, 王朝之世系. 三國魏曹植《姜嫄簡狄贊》:“嚳有四妃, 子皆爲王. 帝摯早崩, 堯承天綱.”《三國志·蜀志·郤正傳》:“今天綱已綴, 德樹西隣.” 淸唐孫華《文信國祠》詩:“身柱天綱絶, 心扶帝室孱.”3.朝廷的綱紀. 《後漢書·陳蕃傳贊》:“陳蕃蕪室, 志淸天綱.” 唐韋應物《睢陽感懷》詩:“豺虎犯天綱, 昇平無內備.” 淸陳夢雷《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天綱重振, 已甘身正典刑.”4.星名. 《晉書·天文志上》:“北落西南一星曰天綱、主武帳.”
[天網】1.上天布下的羅網. 漢班固《幽通賦》:“觀天網之紘覆兮, 實棐諶而相訓.” 參見“天網恢恢, 疎而不漏”. 2.比喩朝廷的統治. 三國魏曹植《與楊德祖書》:“吾王於是設天網以該之, 頓八紘以掩之.”《隋書·薛道衡傳》:“豈容使區區之陳久在天網之外?”3.特指國家的法律. 三國魏曹植《上責躬應詔詩表》:“誠以天網不可重罹, 聖恩難可再恃.” 唐李涉《陝中遇赦寄秦洛舊知》詩:“天網初開釋楚囚, 殘骸已廢自知休.”
[天網恢恢】1.謂天道如大網, 籠罩一切. 常用以比喩帝王的統治無遠弗屆. 《晉書·皇甫謐傳》:“余謂上有寬明之主, 下必有聽意之人, 天網恢恢, 至否一也, 何尤於出處哉!”《新唐書·朱泚傳》:“泚失道, 問野人, 答曰:‘朱太尉邪?’休(源休)曰:‘漢皇帝.’曰:‘天網恢恢, 走將安所?’”2.比喩作惡必受天罰. 淸孔尙任《桃花扇·入道》:“明明業鏡忽來照, 天網恢恢飛不了.” 參見“天網恢恢, 疎而不漏”.
[天網恢恢, 疎而不漏】謂天道如大網, 雖稀疏却無有漏失. 比喩作惡者逃不出上天的懲罰. 語出《老子》:“天網恢恢, 疎而不失.”《醒世恒言·十五貫戲言成巧禍》:“衆人齊發起喊來道:‘是天網恢恢, 疎而不漏, 你與小娘子殺了人, 拐了錢財, 盜了婦女, 同往他鄕, 却連累我地方隣里打沒頭官司!’”《紅樓夢》第六九回:“自古‘天網恢恢, 疎而不漏’, 天道好還. 你雖悔過自新, 新已將人父子兄弟致於麀聚之亂, 天怎容你安生?”《冷眼觀》第二一回:“那旗婆……希圖訛詐銀錢, 誰知天網恢恢, 疎而不漏, 忽被那做現任孝感縣知縣寇若準當場察破.”
[天維】1.天的綱維. 《文選·張衡<西京賦>》:“爾乃振天維, 衍地絡.” 薛綜注:“維, 綱也;絡, 網也. 謂其大如天地矣.” 唐魏徵《大明舞》詩:“上紐天維, 下安地軸.”2.國家的綱紀. 《晉書·束晳傳》:“振天維以贊百務, 熙帝載而鼓皇風.” 明張居正《恭述祖德》詩:“二祖肇皇綱, 三宗奠天維.”
[天慧】天賦的智慧. 唐劉禹錫《海陽湖別浩初師》詩引:“汩沒天慧, 不得自奮.”
[天駟】1.房宿的別名. 《國語·周語下》:“昔武王伐殷, 歲在鶉火, 月在天駟.” 韋昭注:“天駟, 房星也.” 唐杜甫《魏將軍歌》:“星纏寶校金盤陀, 夜騎天駟超天河.” 淸錢謙益《以頂骨飲器勸酒次秀才韻》:“酒旗已分臨天駟, 飲器休辭倒月氏.”2.神馬. 喩有才能的人. 宋曾鞏《送李撰赴舉》詩:“康衢四闢通萬里, 天駟得地方騰驤.”
[天趣】自然的情趣;天然的風致. 宋沈括《夢溪筆談·書畫》:“汝畫信工, 但少天趣.” 淸王士禛《池北偶談·談藝五·方爾止》:“桐城方爾止, 瀟灑有天趣.” 淸袁枚《隨園詩話》卷十四:“二詩相似, 均有天趣.”冰心《寄小讀者》十六:“道路也依著山地的高下, 曲折蜿蜒的修來, 天趣盎然.”
[天墀】帝王宮殿的台階. 唐韋應物《送宮人入道》詩:“捨寵求仙畏色衰, 辭天素面立天墀.” 宋蘇軾《坤城節集英殿宴敎坊詞·放隊》:“望彤闈而却立, 斂翠袂以言歸. 再拜天墀, 相將好去.” 明李東陽《校文畢即事》詩:“同下天墀奉玉音, 南畿多士正如林.”
[天橫】古星名. 即天潢. 《漢書·天文志》:“王梁策馬, 車騎滿野. 旁有八星, 絶漢, 曰天橫.” 參見“天潢”.
[天樞】1.星名. 北斗第一星. 《星經》卷上:“北斗星……第一名天樞, 爲土星.”2.比喩國家的中央政權. 《後漢書·崔駰傳》:“重侯累將, 建天樞, 執斗柄.” 北周庾信《賀平鄴都表》:“伏惟皇帝陛下, 握天樞, 秉地軸.”3.唐延載元年武則天所立自紀功德的柱子. 開元初詔令毀之. 《舊唐書·則天皇后紀》:“梁王武三思勸率諸蕃酋長奏請大徵歛東都銅鐵, 造天樞於端門之外, 立頌以紀上之功業.” 唐李休烈《詠毀天樞》詩:“天門街上倒天樞, 火急先須卸火珠.”4.人體經穴名. 《素問·六微旨大論》:“天樞之上, 天氣主之;天樞之下, 地氣主之.” 王冰注:“天樞, 當齊之兩傍也.”
[天標】猶天末. 南朝梁沈約《銷聲贊》:“天標已曖, 絶羽孤騫.” 唐王勃《七夕賦》:“於是光淸地岊, 氣歛天標.” 淸曹寅《暢春苑張燈賜宴歸舍恭紀》詩之四:“湖匯萬泉淸地紀, 春迴北斗見天標.”
[天醉】1.《文選·張衡〈西京賦〉》:“昔者大帝說秦繆公而覲之, 饗以鈞天廣樂. 帝有醉焉, 乃爲金策錫用此土而翦諸鶉首.” 李善注引虞喜《志林》曰:“喭曰:‘天帝醉秦暴, 金誤隕石墜.’” 后因以“天醉”比喩世事混亂. 陳衍《張廣雅召來鄂》詩:“一臥忽驚天醉甚, 萬牛欲挽陸沉艱.”2.謂不飲酒却兀然無知. 淸劉光第《美酒行》:“嗟余不舉酒, 天醉形能忘.”
[天憂】謂擔憂天墜. 比喩不必要或無根據的憂慮. 唐杜甫《夔府書懷四十韻》:“廟算高難測, 天憂實在茲.”仇兆鼇注:“天憂, 用《列子》杞人憂天崩事.” 參見“杞人憂天”.
[天霄】1.天上的云氣. 晉木華《海賦》:“氣似天霄, 靉靅雲布.”2.指天空. 唐柳宗元《禮部賀甘露表》:“發於天霄, 特降宮樹.”
[天賦】1.天所給予, 天授. 前蜀貫休《堯銘》:“君既天賦, 相亦天錫.”2.稟受於天;生來具有. 《舊唐書·僖宗紀》:“河中節度使王重榮神資壯烈, 天賦機謀.” 元貫云石《詠梅》曲:“冰姿逈然天賦奇, 獨占陽和地.” 徐遲《牡丹》三:“姚黃以一種天賦的自衛能力應付了下來.”3.資質. 宋文瑩《玉壺淸話》卷七:“有童曰玉奴者, 天賦甚慧.” 周而㚆《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五七:“藝術這種事體, 說容易, 眞容易;說難, 可實在難;有的人唱一輩子, 也只是一個唱歌道人;有的天賦高;又聰敏, 不消多少辰光, 就是藝術家.”
[天賜】1.上天賜與. 《左傳·僖公二十三年》:“<重耳>過衛……乞食於野人, 野人與之塊. 公子怒, 欲鞭之. 子犯曰:‘天賜也.’稽首受而載之.”《水滸傳》第三三回:“今日天賜, 幸得哥哥到此.”2.天子的賞賜. 唐崔樞《賜耆老布帛》詩:“布帛忻天賜, 生涯作主恩.” 宋梅堯臣《送謝舍人奉使北朝》詩:“戎王拜天賜, 虜帥伏名卿.”
[天數】1.指一、三、五、七、九諸奇數. 此五數相加爲二十五. 參見“地數”. 2.迷信的人把一切不可解的事、不能抗御的災難都歸於上天安排的命運, 稱爲天數. 如:她連續生兩個孩子都死了, 眞是天數.
[天蝦】龍虱和桂花蟬之類水生昆蟲. 爲廣西、廣東居民愛食之品. 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蟲魚》:“天蝦, 狀如大飛蟻, 秋社後有風雨, 則群墮水中. 有小翅, 人候其墮, 掠取之爲鮓.”
[天罼】即天畢. 星名.
[天墨】天子的墨跡. 淸顧炎武《哭楊主事廷樞》詩:“御筆授二官, 天墨春俱盎.”
[天牕】見“天窗”.
[天儀】1.謂天之光儀. 《樂府詩集·郊廟歌辭八·漢安世房中歌》:“孝奏天儀, 若日月光.”《宋書·律曆志下》:“七政致齊, 實謂天儀.”2.指天子的容儀. 《後漢書·東平憲王蒼傳》:“既賜奉朝請, 咫尺天儀.”《文選·顏延之<車駕幸京口三月三日侍遊曲阿後湖作>詩》:“神御出瑤軫, 天儀降藻舟.” 呂向注:“神、天, 皆謂帝也……儀, 容儀也.”3.上天規定的法度. 《雲笈七籤》卷八十:“奉承敎旨, 具依天儀, 長齋千日.”此指道敎的法規.
[天質】天然資質;天性. 《後漢書·崔駰傳》:“因天質之自然, 誦上哲之高訓.” 宋蘇軾《求婚啓》:“天質下中, 生有蓬麻之陋.” 淸劉大櫆《金㚆堂先生八十壽序》:“其後適京師, 兄子隨侍而疾作, 先生延醫藥, 祈禱夜不能寐, 蓋其天質之厚類如此.” 魯迅《漢文學史綱要》第八篇:“稍後李陵與蘇武贈答, 亦爲五言, 蓋文景以後, 漸多此體, 而天質自然, 終當以乘爲獨絶矣.”
[天德】天的德性. 漢董仲舒《春秋繁露·人副天數》:“天德施, 地德化, 人德義.”
[天衝】星名. 《晉書·天文志中》:“七曰天衝, 出如人, 蒼衣赤頭, 不動. 見則臣謀主, 武卒發, 天子亡.”
[天盤】1.堪輿家所用的羅盤. 以十二支爲十二宮, 每宮雙山共二層, 一左旋以應天運, 一右轉以應天度, 以爲格龍及消砂納水之用者, 謂之天盤. 參閱《古今圖書集成》卷六五一《堪輿》載《九天玄女靑囊海角經·浮針方氣之圖說》. 2.術數家以天上十二辰分野, 隨時轉移, 動而無常, 也稱天盤. 參閱《古今圖書集成》卷七○八《術數》載《奇門遁甲·天盤星圖》.
[天鋒】1.星名. 《史記·天官書》:“杓端有兩星:一內爲矛, 招搖;一外爲盾, 天鋒.”2.喩兵戎. 唐陳子昂《國殤文》:“帝用震怒兮言剪其凶, 出金虎兮曜天鋒.”
[天論】猶天理. 《禮記·王制》:“凡制五刑, 必即天論.” 鄭玄注:“必即天論, 言與天意合.” 陸德明釋文:“論音倫, 理也.”
[天論】論天, 論述天道.
[天廚】亦作“天廚”.
1.星名. 《星經》卷上:“天廚六星, 在紫微宮東北維, 近傳舍北百官廚, 今光祿廚像之.”《晉書·天文志上》:“<紫微垣>東北維外六星曰天廚, 主盛饌.”2.天庭的庖廚. 《漢武帝內傳》:“王母自設天廚, 眞妙非常, 豊珍上果, 芳華百味……非地上所有.” 晉葛洪《神仙傳·王遠》:“遠謂經(蔡經)家人曰:‘吾欲賜汝輩美酒, 此酒乃出天廚, 其味醇醲.’” 宋陸遊《題宣律師畫像》詩:“平生一瓦鉢, 何處有天廚.” 淸吳偉業《梅花庵同林若撫話雨聯句》:“仙樂淸商奏, 天廚法酒霑.”3.皇帝的庖廚. 唐蕭至忠《送張亶赴朔方應制》詩:“推食天廚至, 投醪御酒傳.” 宋蘇轍《元祐八年生日謝表》之一:“老逢誕日, 泣養親之無從;賜出天廚, 愧君恩之莫報.” 明屠隆《綵毫記·拜官供奉》:“可勑中書省, 即拜翰林供奉. 仍賜天廚御食, 朕當親爲調羹, 以示隆眷.”
[天廟】1.廟堂. 前蜀貫休《寄韓團練》詩:“君子天廟器, 頭骨何巉崱.”2.星名. 即營室. 《國語·周語上》:“日月底於天廟, 土乃脈發.” 韋昭注:“天廟, 營室也.” 晉陸云《歲暮賦》:“天廟既底, 日月貞觀.”
[天慶】上天的賜福. 《儀禮·士冠禮》:“黃耇無疆, 受天之慶.”《漢書·兒寬傳》:“順成天慶, 垂萬世之基.”《文選·班固<東都賦>》:“彰皇德兮侔周成, 永延長兮膺天慶.” 呂向注:“言代祚延長, 而當上天之福慶.”
[天瘡】舊稱天花. 《醫宗金鑑·痘疹心法要訣·痘原》:“天瘡之名因天稟, 瘡形如豆痘名居.”
[天敵】天然的仇敵. 自然界中某種動物生性捕食或危害另一種動物, 前者就是后者的天敵. 如貓是鼠的天敵, 寄生蜂是某些作物害蟲的天敵. 秦牧《狼吞虎咽》:“這顯然是長期生活在森林荒野, 在經常有天敵來攫奪它們的食物的生活環境下養成的生活習慣.”
[天潯】天涯. 唐王勃《出境遊山》詩之二:“振翮淩霜吹, 正月佇天潯.”
[天閫】猶言天門. 漢揚雄《甘泉賦》:“天閫決兮地垠開, 八方協兮萬國諧.” 唐李白《明堂賦》:“巃嵸頽遝, 若嵬若嶪, 似天閫地門之開闔.” 淸魏源《關中覽古·南山龍湫》詩:“自非奧天閫, 奚以專地軸.”
[天漿】1.天上的飲料、漿汁. 唐韓愈《調張籍》詩:“刺手拔黥牙, 舉瓢酌天漿.”2.喩指甘美的飲料、漿汁. 唐竇牟《李舍人少尹惠家醞一小榼立書絕句》:“禁瑣天漿嫩, 虞行夜月寒.” 宋蘇軾《食荔枝》詩:“炎雲騈火實, 瑞露酌天漿.”3.甜石榴的別名.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木篇》:“石榴甜者謂之天漿, 能已乳石毒.”
[天險】1.謂天勢高險. 《易·坎》:“天險, 不可升也;地險, 山川丘陵也.” 孔穎達疏:“言天之爲險, 懸邈高遠, 不可升上.”2.地勢高險之處;天然險要之地. 《後漢書·孔融傳》:“前以露袁術之罪, 今復下劉表之事, 是使跛牂欲闚高岸, 天險可得而登也.”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洛水》:“洛水又東逕一合塢南, 城在川北原上, 高二十丈. 南北東三箱, 天險峭絶, 惟築西面即爲固. 一合之名, 起於是矣.”《魏書·崔浩傳》:“函谷關號曰天險. 一人荷戈, 萬夫不得進.” 宋葉適《故禮部尙書黃公墓志銘》:“劍閣天險, 漢中、興勢蔽遮於外, 昔人守蜀之常也.”《明史·李禎傳》:“幸層巖疊嶂, 屹然天險, 如鎮虜堡爲漳臘門戶, 虹橋關爲松城咽喉.” 吳組緗《山洪》二七:“因爲西邊山嶺綿亘高峻, 成爲阻斷敵人、保障本境的天險.”
[天戮】謂上天的誅戮. 淸葉廷琯《吹網錄·廿二史感應錄采張悌事》:“謂凡彼臨陣捐軀之士, 俱屬上干天戮之人.”
[天樂】順適天道之樂. 《莊子·天道》:“與人和者, 謂之人樂;與天和者, 謂之天樂.”成玄英疏:“俯同塵俗, 且適人世之懽;仰合自然, 方欣天道之樂也.”
[天樂】1.猶仙樂. 常借指美妙的音樂. 唐沈佺期《峽山寺賦》:“仙人共天樂俱行, 花雨與香雲相逐.”2.指自然界和諧的音響, 天籟. 梁啓超《澳亞歸舟雜興》詩:“盪胸海風和露吸, 洗心天樂帶濤聽.”3.喩宮庭的音樂. 唐李白《宮中行樂詞》之六:“春風開紫殿, 天樂下珠樓.” 明陳汝元《金蓮記·射策》:“萬國衣冠, 盡染御爐細縷;六宮笙鼓, 俱傳天樂新聲.”
[天緣】天意促成的因緣、機緣. 《京本通俗小說·馮玉梅團圓》:“今日一鰥一寡, 亦是天緣.” 明徐渭《蔣扶溝公詩》序:“先生遡舟閩越, 放於山陰, 邂逅天緣, 値諸行道.” 淸孔尙任《桃花扇·棲眞》:“無意之中, 敲門尋宿, 偏撞著卞玉京做了這葆眞庵主, 留俺暫住, 這也是天緣奇遇.” 歐陽予倩《黑奴恨》第四場:“今天在這兒遇見你, 也算天緣湊巧.”
[天璞】未經雕琢的璞玉. 比喩人的本性. 唐錢起《送沈仲》詩:“天璞非外假, 至人常晏如.” 唐孟郊《吊元魯山》詩之一:“天璞本平一, 人巧生異同. 魯山不自剖, 全璞竟沒躬.”
[天擇】謂自然選擇. 認爲在生物進化過程中適者生存、不適者滅亡的學說. 梁啓超《新民說·論合群》:“蓋深知夫處此物競天擇界, 欲以人治勝天行, 舍此術未由也.” 魯迅《墳·人之曆史》:“天然之力, 亦擇生物, 與人擇動植無大殊, 所異者人擇出人意, 而天擇則以生物爭存之故, 行於不知不覺間耳.”
[天壇】1.封建帝王祭天的高台. 《宋書·禮志三》:“光武建武中, 不立北郊, 故后地之祇常配食天壇.”《南齊書·禮志上》:“郊爲天壇.”2.王屋山的絕頂, 相傳爲黃帝禮天處. 唐杜甫《昔遊》詩:“王喬下天壇, 微月映皓鶴.”仇兆鼇注:“王屋山絶頂曰天壇.” 宋陳師道《談叢》卷十八:“王屋天壇, 道書云黃帝禮天處也.”3.指北京的天壇, 爲明淸兩代帝王用以祭天和祈禱豊年之處. 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 是我國現存的規模最大的封建時代祭祀建筑.
[天磬】道家叩齒法.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廣知》:“夫學道之人, 須鳴天鼓以召衆神也……右相叩爲天磬, 若經山澤邪僻威神大祝叩之.”《雲笈七籤》卷三一:“叩齒之法……右右相叩, 命曰搥天磬.” 參見“天鼓”.
[天翰】皇宮所藏翰墨. 淸黃景仁《靈壁磬石歌》:“澄心堂硯秘制出, 宣和天翰尤淋淋.”
[天橋】1.古代軍隊攻城用的橋形木架. 宋洪邁《容齋五筆·李彦仙守陝》:“<金兵>晝夜進攻, 鵝車、天橋、火車、衝車叢進.”《宋史·陳規傳》:“李橫圍城, 造天橋, 填壕, 鼓噪臨城.”2.火車站里爲便利旅客橫過鐵路而架設的跨越站台間軌道的橋. 亦指都市熱鬧街區爲了便於行人穿越馬路而在馬路上空架設的橋. 郁達夫《蜃樓》:“隨著了許多小商人、閑惰階級的婦女男子下了車, 走下天橋.”3.一種體育運動設備, 高而窄, 形狀略象獨木橋, 兩端有梯子. 4.地名. 在北京市永定門內. 淸末逐漸形成爲民間藝人集中演出的地區. 5.指王良五星. 因其形如天上之橋, 故名. 《晉書·天文志上》:“王良五星, 在奎北, 居河中……亦曰梁, 爲天橋.”
[天機】1.猶靈性. 謂天賦靈機. 《莊子·大宗師》:“其耆欲深者, 其天機淺.”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及至冠婚, 體性稍定, 因此天機, 倍須訓誘.”2.謂天之機密, 猶天意. 宋陸遊《醉中草書因戲作此詩》:“稚子問翁新悟處, 欲言直恐泄天機.” 后亦以泛指秘密, 故不能透露秘密謂之“天機不可泄漏”. 參見“天機不可泄漏”. 3.國家的機要事宜. 《三國志·吳志·吳主傳》:“君臨萬國, 秉統天機.”4.星宿名. 即斗宿.
[天機不可泄漏】亦作“天機不可泄露”.
指某些機密的事情, 不到時機, 不能公開. 《儒林外史》第七回:“那時老先生尙不曾高發, 天機不可泄露.”《官場現形記》第二五回:“天機不可泄漏, 到時還你分曉.”陽翰笙《兩面人》第二幕:“‘天機不可泄漏’, 讓你都懂了我的干法之妙了, 那還成爲一種干法嗎!”
[天機不可泄露】見“天機不可泄漏”.
[天頭】1.書頁上端的空白處. 魯光《美的探險者》:“每隔幾頁, <李月久>就在頁碼的天頭上畫一面五星紅旗.”2.方言. 猶天氣. 管樺《闖台》:“秦主任工作很忙, 大冷的天頭, 親自給我們趙莊社員講話作指示, 不容易.”
[天瓢】神話傳說中天神行雨用的瓢. 宋蘇軾《二十六日五更起行至磻溪天未明》詩:“安得夢隨霹靂駕, 馬上傾倒天瓢翻?” 明李東陽《愛民》詩:“願向天瓢分一滴, 徧將恩雨灑蓬蒿.” 沈礪《晩眺》詩:“不旋地軸移三島, 便借天瓢洗九州.”
[天歷】見“天曆”.
[天曆】亦作“天歷”.
1.曆法. 《史記·太史公自序》:“五年而當太初元年, 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 天曆始改, 建於明堂, 諸神受紀.”2.猶天命. 指帝位. 《文選·應貞<晉武帝華林園集詩>》:“陶唐既謝, 天歷在虞.” 李善注:“天歷, 天之歷數.”《梁書·蕭琛傳論》:“及踐天曆, 任遇甚隆.”3.太平天國的曆法. 公元1852年起施行於太平天國管轄地區.
[天曉得】表示難以理解或無法說明. 郭沫若《屈原》第四幕:“大家都在說:三閭大夫發了瘋, 三閭大夫淫亂宮庭, 唉, 眞眞是天曉得!”
[天器】猶天性. 《淮南子·說山訓》:“人有嫁其子而敎之曰:‘爾行矣, 愼無爲善.’曰:‘不爲善, 將爲不善邪?’應之曰:‘善且由弗爲, 況不善乎!’此全其天器者.” 高誘注:“器猶性也. 孟子曰人性善, 故曰全其天性.”
[天嶮】謂地勢天然險要. 《南史·劉季連傳》:“據天嶮之地, 握此盛兵, 進可以匡社稷, 退不失作劉備.”《南史·王玄謨傳論》:“方復觀兵崤渭, 陳師天嶮.”
[天篤】印度的古稱. 《漢書·張騫傳》“吾賈人往市之身毒國”顏師古注引李奇曰:“一名天篤, 則浮屠胡是也.” 參見“天竺”.
[天篰】天部. 南朝宋顏延之《侍東耕詩》:“提封經地域, 辰角麗天篰.”一本作“天部”.
[天衡】1.天子的威權. 三國蜀諸葛亮《爲後帝伐魏詔》:“曹操階禍, 竊執天衡, 殘剝海內, 懷無君之心.”2.陣名.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詭習》:“筒中有蠅虎子數十, 分行而出, 爲二隊, 如對陣勢. 每擊鼓, 或三或五, 隨鼓音變陣, 天衡地軸, 魚麗鶴列, 無不備也.”3.天象名. 《呂氏春秋·明理》:“其雲狀:有若犬、若馬……有其狀若人, 蒼衣赤首, 不動, 其名曰天衡.” 高誘注:“雲氣形狀如物之形也. 衡, 物之氣.”
[天錫】上天賜予. 《宋史·韓世忠傳》:“世忠先得賊軍號, 隨聲應之, 周覽以出, 喜曰:‘此天錫也.’” 淸王士禛《池北偶談·談故四·土魯番表文》:“皇上睿知天錫, 如日升之無不照.”
[天錄】謂載名於典籍、圖書. 漢酈炎《見志詩》之一:“富貴有人籍, 貧賤無天錄.”《後漢書·文苑傳下·酈炎》載此詩, 李賢注曰:“富貴者爲人所載於典籍也, 貧賤者不載於天錄. 天錄謂若蕭曹見名於圖書.”
[天親】1.指父母、兄弟、子女等血親. 《隋書·楊慶傳》:“婁敬之與漢高, 殊非血胤;呂布之於董卓, 良異天親.”《醒世姻緣傳》第三一回:“起初也只互相喫那異姓, 後來骨肉天親即父子兄弟、夫婦親戚, 得空殺了就喫.”《兒女英雄傳》緣起首回:“那項王是個殺人不眨眼的魔君, 漢王豈不深知? 豈有以父子天親這等賭氣鬪智的?”2.人名. 即世親. 古印度佛敎哲學家, 大乘佛敎瑜伽宗開創者無著之弟. 唐王維《過乘如禪師蕭居士嵩丘蘭若》詩:“無著、天親弟與兄, 嵩邱蘭若一峰晴.”
[天龍】1.天上的龍. 漢劉向《新序·雜事五》:“葉公子高好龍, 鈎以寫龍, 鑿以寫龍, 屋室雕文以寫龍. 於是天龍聞而下之.” 宋王安石《化城閣》詩:“楞伽海中山, 杳出霄漢上. 中有不死庭, 天龍盡四向.”2.佛敎語. 謂諸天與龍神. 《法華經·序品》:“天龍恭敬, 不以爲喜.” 淸龔自珍《己亥雜詩》之八一:“遙知法會靈山在, 八部天龍禮我言.”3.房宿第三星之名. 《星經》卷上:“三名天龍, 四名天馬.”4.山名. 在山西省太原縣境. 產硫磺. 山壁有北魏拓跋氏所造凹形佛像, 是美術雕刻史上有價値的傑作. 5.蜈蚣的別名. 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蟲部·蜈蚣》.
[天龍八部】佛敎分諸天、龍及鬼神爲八部. 因八部中以天、龍二部居首, 故曰天龍八部. 《盧至長者因緣經》:“爾時世尊, 天龍八部, 四衆圍遶, 王及大衆, 五體投地, 爲佛作禮.”參閱《翻譯名義集·八部》.
[天營】星垣名. 即紫微垣. 《晉書·天文志上》:“紫宮垣十五星, 其西蕃七, 東蕃八, 在北斗北. 一曰紫微, 大帝之坐也, 天子之常居也, 主命主度也. 一曰長垣, 一曰天營.”
[天燈】1.舊時新年前后, 民間有在高處懸掛燈盞之俗, 此燈徹夜通明, 謂之“天燈”. 明楊愼《甲午臨安除歲》詩:“隣牆兒女亦無睡, 歲火天燈喧五更.” 淸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十二月·祀灶》:“廿三日更盡時, 家家祀竈, 院內立竿, 懸掛天燈.” 孫犁《白洋淀紀事·天燈》:“今年正月……却看見東頭立起一個天燈, 眞是高與天齊, 閃亮的燈光同新月和星斗爭輝.”2.舊時寺廟、商店門前常年懸掛的燈盞. 宋范成大《東林寺》詩:“山頭一任天燈現, 箇事何曾落見聞.”艾蕪《榮歸》:“他們最后分手時, 已望得見山窪口上關帝廟前的天燈了.” 許地山《女兒心》:“鋪店的門早已關好, 一聽見槍聲, 連門前底天燈都收拾起來.”
[天澤】1.喩上下、尊卑. 語出《易·履》:“上天下澤”. 淸王韜《中國自有常尊》:“然則金雖譎詐, 其亦明於天澤之分者哉!” 嚴㚆《論世變之亟》:“明天澤之義, 則冠履之分嚴.”2.上天的恩澤. 唐薛據《懷哉行》:“我聞雷雨施, 天澤罔不該.” 明張居正《賀瑞雪表》六:“天澤覃敷, 大地晃瓊瑤之積;皇誠感格, 元冬啓稼穡之徵.” 葉聖陶《苦菜》:“短而肥的菊科的野草, 是獨蒙天澤適存在那里的.”3.謂天子的恩澤. 唐王昌齡《夏月花萼樓酺宴應制》詩:“賜慶垂天澤, 流歡舊渚宮.”
[天憲】謂朝廷法令. 猶王法. 《後漢書·朱穆傳》:“當今中官近習, 竊持國柄, 手握王爵, 口含天憲.” 王先謙集解:“《通鑑》胡注:‘天憲, 王法也, 謂刑戮出於其口也.’” 唐顏眞卿《鮮於少保碑》:“再爲法官, 三秉天憲.” 明無名氏《金雀記·平賊》:“節鉞鎮河中, 逆賊干天憲.” 章炳麟《代議然否論》:“口含天憲, 手司民命.”
[天閹】指男子性器官發育不全, 無生殖能力. 《北史·李庶傳》:“庶生而天閹, 崔諶調之曰:‘敎弟種鬚, 以錐遍刺作孔, 插以馬尾.’” 明陶宗儀《輟耕錄·黃門》:“世有男子雖娶婦而終身無嗣育者, 謂之天閹. 世俗則命之曰黃門.” 淸蒲松齡《聊齋志異·巧娘》:“傅氏年六十餘, 生一子, 名廉. 甚慧, 而天閹.”聶紺弩《體貌篇》:“事實上因爲體貌有虧, 而不能結婚的男性(天閹除外), 也很少見.”
[天閶】1.天上的門. 明張居正《聖人出》:“龍飛淸漢, 矯翼天閶.” 淸曹寅《雪晴踏月歸西堂》詩之一:“乍闔天閶烏未棲, 朦朧霽色樹全迷.”2.皇宮的大門. 明王世貞《鄭君義方亭》詩:“一經爲世業, 雙璧奏天閶.”3.指兩峰對峙之處, 因其形似門扉, 故云. 潘飛聲《題披秘石門》詩:“群山鬱幽閟, 巉絶排天閶.”
[天閽】1.天帝的守門人. 《楚辭·遠遊》:“命天閽其開關兮, 排閶闔而望予.”《宋書·禮志三》:“麾天閽, 使啓關, 謁紫宮, 朝太一.”2.天宮之門. 元薩都剌《避暑烏石山飲天章台》詩之二:“題詩向天閽, 奎光射瑤席.”3.帝王宮殿的門. 唐蔣防《藩臣戀魏闕》詩:“恩波懷魏闕, 獻納望天閽.”《宋史·孟昶傳》:“抗手疏以陳誠, 伏天閽而請命.” 淸陳夢雷《耿又朴年兄以三絕句見慰走筆步韻志感》:“索米長安亦聖恩, 途窮難望叩天閽.”
[天壁】高聳入天的崖壁. 極言山崖峭壁之高. 唐宋之問《初至崖口詩》:“崖口衆山斷, 嶔崟聳天壁.” 唐杜甫《上白帝城》詩:“城峻隨天壁, 樓高望女牆.”仇兆鼇注:“天壁, 謂壁高插天.” 宋陳師道《和黃充實遊南山》:“君如澗底松, 超拔出天壁.”
[天隱】稱隱而不仕之最高境界. 隋王通《中說·周公》:“至人天隱, 其次地隱, 其次名隱.” 唐陸龜蒙《幽居賦》:“欲神遊於浩氣, 法天隱於遺編.” 淸褚人穫《堅瓠廣集·隱說》:“天隱者, 無往而不適, 如嚴子陵之類是也.”
[天彜】見“天彛”.
[天縡】1.上天之事. 《漢書·揚雄傳上》:“上天之縡, 杳旭卉兮. 聖皇穆穆, 信厥對兮.”顏師古注:“縡, 事也.”2.指朝廷政事. 《新唐書·杜黃裳裴垍等傳贊》:“杜黃裳善謀, 裴垍能持法, 李藩鯁挺, 韋貫之忠實, 皆足穆天縡, 經國體, 撥衰奮王, 菑攘四方.” 宋李綱《與張相公》:“某願閣下爲房杜之亞, 以穆天縡.”
[天聲】1.天上的聲響, 如雷聲、風聲等. 漢揚雄《甘泉賦》:“登長平兮雷鼓礚, 天聲起兮勇士厲.” 唐李白《古風》之七:“去影忽不見, 回風送天聲.”2.指佛音. 唐孟郊《讀經》詩:“海萍國敎異, 天聲各泠泠.”3.比喩盛大的聲威. 漢班固《封燕然山銘》:“下以安固後嗣, 恢拓境宇, 振大漢之天聲.” 唐崔日用《奉和聖制送張說巡邊》:“暫勞期永逸, 赫矣振天聲.” 章炳麟《民報紀念祝詞》:“自茲以後, 惟不懈益厲, 爲民斗杓, 以起征胡之鐃吹, 流大漢之天聲.”
[天聰】1.上天賦予人的聽力. 《韓非子·解老》:“人也者, 乘於天明以視, 寄於天聰以聽, 託於天智以思慮.” 南朝梁簡文帝《六根懺文》:“願捨此穢耳, 得彼天聰.”2.對天子聽聞的美稱. 三國魏曹植《求通親親表》:“冀陛下儻發天聰, 而垂神聽也.” 唐白居易《賀雨》詩:“稽首再三拜, 一言獻天聰.” 宋張世南《遊宦紀聞》卷十:“名動天聰, 被旨祝髮.”
[天藍】象晴朗的天空的顏色.
[天藏】1.天然之府藏. 指鹽. 《魏書·食貨志》:“鹽池天藏, 資育群生.” 明楊愼《藝林伐山·天藏》:“北魏元雍奏云:‘鹽池, 天藏也.’宋人四六‘私鹽私茶’以‘天藏月團’爲對, 本此.”2.謂皇家之府藏. 《南齊書·張敬兒傳》:“謂其大收宮女, 劫奪天藏.”3.佛敎菩薩名.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廣知》:“近佛畫中有天藏菩薩、地藏菩薩.”4.指人的軀體. 宋范成大《問天醫賦》:“起死回骸, 斡旋天藏.”
[天臨】上天照臨下土. 喩天子之治. 南朝宋顏延之《應詔宴曲水作詩》:“太上正位, 天臨海鏡.”
[天蹕】謂皇帝出行時的車駕. 《南齊書·竟陵文宣王子良傳》:“鑾轝亟動, 天蹕屢巡.”
[天簧】比喩在靜境中感受到的自然音響.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李太白》:“《法藏碎金》云:‘予因思靜勝境中, 當有自然淸氣, 名曰天香;自然淸音, 名曰天樂;予故以所聞靈響, 目爲天簧, 亦取天籟之義.’” 參見“天籟”.
[天鍾】1.上天鍾秀, 上天所賦予. 唐薛能《桃花》詩:“秀氣自天鍾, 千年易難逢.” 明無名氏《贈書記·旅病托棲》:“又兼他明敏天鍾, 詩書寓目都成誦.” 淸龔自珍《己亥雜詩》之二五六:“一自天鍾第一流, 年來花草冷蘇州.”2.見“天鐘”.
[天鎚】古兵器名. 《六韜·軍用》:“方首鐵鎚, 重八斤, 柄長五尺以上, 千二百枚, 一名天鎚, 敗步騎群寇.”
[天爵】1.天然的爵位. 指高尙的道德修養. 因德高則受人尊敬, 勝於有爵位, 故稱. 《孟子·告子上》:“仁義忠信, 樂善不倦, 此天爵也;公卿大夫, 此人爵也.” 唐白居易《池上即事》詩:“身閑當貴眞天爵, 官散無憂即地仙.” 淸魏源《默觚上·學篇二》:“克己之謂強, 天爵之謂貴.”2.天子所封的爵位;朝廷官爵. 《後漢書·宦者傳·呂強》:“高祖重約非功臣不侯, 所以重天爵明勸戒也.” 晉潘嶽《西征賦》:“剌哀主於義域, 僭天爵於高安.” 宋洪邁《夷堅丁志·江致平》:“君以一己好惡而私天爵以授人, 其不免矣.”
[天龜】1.周官龜人所掌六龜之一. 《周禮·春官·龜人》:“龜人掌六龜之屬, 各有名物. 天龜曰靈屬.”《星經》卷下:“天龜六星, 在尾南漢中.”2.星名.
[天應】上天的感應、顯應. 《國語·越語下》:“人事至矣, 天應未也, 王姑待之.”《史記·三王世家》:“故珍獸至, 嘉穀興, 天應甚彰.”《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一:“切勿稱兵! 若必欲舉事, 須待天應.”
[天齋】天上所設齋食;天上的筵席. 元無名氏《翫江亭》第一折:“我閑騎白鹿遊三島, 笑跨黃鶴翫九州. 貧道因赴天齋以回.”
[天燭】天然的光明. 宋蘇軾《贈眼醫王彦若》詩:“而況淸淨眼, 內景含天燭.”
[天壍】見“天塹”.
[天邃】極言相隔遙遠. 《文選·謝莊<宋孝武宣貴妃誄>》:“離宮天邃, 別殿雲懸.” 張銑注:“天邃、雲懸, 言與之長隔矣.”
[天闉】指宮門. 明唐順之《結客少年場行》:“別有侯王勢絶倫, 甍甍甲第接天闉.”
[天闈】宮闈;宮廷. 《舊唐書·劉洎傳》:“今太子一侍天闈, 動移旬朔, 師傅以下, 無由接見.” 明劉基《春興》詩:“近聞丹詔出天闈, 聖主鳴謙下土知.”
[天縱】1.亦作“天從”. 天所放任, 意謂上天賦予. 后常用以諛美帝王. 《論語·子罕》:“固天縱之將聖, 又多能也.” 南朝梁沈約《丞相長沙宣武王墓銘》:“峩峩哲人, 寔惟天縱.” 唐高適《淇上別劉少府子英》詩:“逸思乃天縱, 微才應陸沉.” 宋王禹偁《李太白眞贊》:“人欲方切, 天從忽來.” 元劉壎《隱居通議·古賦一》:“徽宗皇帝, 萬幾餘暇, 戲御毫素, 間作花草蟲魚, 以示天從多能之意.”《明史·趙錦傳》:“陛下天縱聖神, 乾綱獨運.” 郭沫若《高漸離》第五幕:“十八皇子眞是聰明天縱, 他的批評是萬分恰當的.”2.閏月. 宋洪邁《夷堅甲志·倪輝方技》:“曆家以閏月爲天縱.”
[天職】1.上天的職任, 指四時運行與萬物生長等. 《荀子·天論》:“不爲而成, 不求而得, 夫是之謂天職.” 楊倞注:“不爲而成, 不求而得, 四時行焉, 百物生焉, 天之職任如此, 豈愛憎於堯桀之間乎!”《列子·天瑞》:“天職生覆, 地職形載.” 唐元稹《批宰臣請上尊號第二表》:“臣聞天職生植, 聖職敎化, 天職舉則四時行, 聖職修則萬方理.”2.天授與的職分. 指治理政事. 《孟子·萬章下》:“弗與共天位也, 弗與治天職也, 弗與食天祿也.” 趙岐注:“位、職、祿皆天之所以授賢者.” 宋司馬光《辭修起居注第四狀》:“然則官無钜細, 皆分理天職, 王者猶不敢私非其人, 況人臣而敢叨居其位乎?”3.指人應盡的義務. 淸秋瑾《寶劍歌》:“斬盡妖魔百鬼藏, 澄淸天下本天職.” 郭沫若《洪波曲》第十三章五:“在他們自己的心理上, 與其說爲了幫助我們, 倒無寧是克盡他們的天職.”老舍《四世同堂》三十:“在她看, 伺候老人們是她的天職.”
[天覆】上天覆被萬物. 后用以稱美帝王仁德廣被. 《漢書·匈奴傳下》:“今聖德廣被, 天覆匈奴.” 宋秦觀《代蘄州守謝上表》:“大德海函, 至仁天覆.” 參見“天覆地載”.
[天覆地載】1.《禮記·中庸》:“天之所覆, 地之所載.” 后以“天覆地載”形容范圍至大至廣. 漢董仲舒《春秋繁露·王道》:“故明王視於冥冥, 聽於無聲, 天覆地載, 天下萬國莫敢不悉靖共職受命者, 不示臣下以知之至也.”2.對帝王仁德廣被之贊頌. 明張居正《請宥言官以彰聖德疏》:“仰惟皇上, 聖德寬宏, 天覆地載.”
[天醫】1.太醫, 御醫. 宋王讜《唐語林·補遺一》:“聖情憂軫, 起坐失次. 天醫內官, 相繼旁午.”2.仙醫. 亦指迷信所言天醫日. 宋范成大《問天醫賦》:“我瞻而思, 是其天醫者邪?”《協紀辨方書·義例二·成》:“天醫者, 天之巫醫, 其日宜請藥避病, 尋巫禱祀.”
[天鵝】鳥名, 即鵠. 形狀象鵝而體形較大, 全身白色, 上嘴分黃色和黑色兩部分, 脚和尾都短, 脚黑色, 有蹼. 生活在海濱或湖邊, 善飛, 吃植物、昆蟲等. 唐李商隱《鏡檻》詩:“撥弦驚火鳳, 交扇拂天鵝.” 宋陸遊《入蜀記》:“又有水禽雙浮江中, 色白類鵝而大, 楚人謂之天鵝……或曰:即鵠也.”《元史·祭祀志三》:“<大德>二年正月, 特祭太廟, 用馬一, 牛一, 羊、鹿、野豕、天鵝各七.”
[天鵝絨】一種起絨的絲織物或毛織物, 也有用棉、麻做底子的. 顏色華美, 大多用來做服裝或帘、幕、沙發套等.
[天邊】1.謂天空與地平線交會的遠處. 南朝梁何遜《曉發》詩:“水底見行雲, 天邊看遠樹.” 唐孟浩然《秋登萬山寄張五》詩:“天邊樹若齊, 江畔洲如月.” 曹禺《雷雨》第三幕:“白色的帆張得滿滿的, 象一只鷹的翅膀, 斜貼在海面上飛, 飛, 向著天邊飛.”2.猶言天涯. 指極遠的地方. 唐杜甫《天邊行》:“天邊老人歸未得, 日暮東臨大江哭.” 明郞瑛《七修類稿·詩文二·賓月堂詩》:“人生自是人間月, 客亦天邊寄此身.” 曹禺《原野》第一幕:“你的心又飛了, 想坐火車飛到天邊死去.”3.指在皇帝左右. 前蜀韋莊《王拾遺枉訪病中延候不得因成寄謝》詩:“自爲江上樵蘇客, 不識天邊侍從臣.”
[天雞】1.神話中天上的雞. 南朝梁任昉《述異記》卷下:“東南有桃都山, 上有大樹, 名曰‘桃都’, 枝相去三千里. 上有天雞, 日初出, 照此木, 天雞則鳴, 天下雞皆隨之鳴.” 唐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詩:“半壁見海日, 空中聞天雞.” 郭沫若《星空·廣寒宮》詩:“她們(嫦娥們)總要貪睡, 不怕天雞叫得多么高, 總不容易把她們叫醒.”2.鳥名. 即錦雞. 《說文·羽部》:“翰, 天雞. 赤羽也.” 南朝宋謝靈運《於南山往北山經湖中瞻眺》詩:“海鷗戲春岸, 天鷄弄和風.”3.蟲名. 《爾雅·釋蟲》:“螒, 天鷄.” 郭璞注:“小蟲, 黑身赤頭, 一名莎鷄, 又曰樗鷄.”4.蟲名. 晉崔豹《古今注·魚蟲》:“紺蝶, 一名蜻蛉……亦曰天雞.”5.星名. 《晉書·天文志上》:“狗國北二星曰天雞, 主候時.” 宋汪藻《庚午歲屛居零陵七月二十日以門揜候蟲秋爲韻賦》之五:“如何天鷄星, 不照湘南州?”
[天翻地覆】1.形容發生根本的變化. 唐劉商《胡笳十八拍》詩之六:“天翻地覆誰得知, 如今正南看北斗.” 宋文天祥《立春》詩:“天翻地覆三生劫, 歲晩江空萬里囚.” 柯岩《奇異的書簡》三:“在他們人生道路上發生了一個天翻地覆的重大事件. 是的, 這就是解放.”2.形容秩序大亂. 《紅樓夢》第二五回:“寶玉一發拿刀弄杖, 尋死覓活的, 鬧的天翻地覆.” 李劼人《天魔舞》第十七章:“女的一定會使出各種手段, 撒嬌撒癡的鬧的天翻地覆.”
[天離】古代兵家稱草木茂密如羅網的地形. 《孫臏兵法·地葆》:“五地之殺曰:天井、天宛、天離、天隙、天柖.”《孫子·行軍》作“天羅”. 參見“天羅”.
[天顔】天子的容顏. 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歸國外傳》:“群臣拜舞天顔舒, 我王何憂能不移.” 唐杜甫《紫宸殿退朝口號》:“晝漏稀聞高閣報, 天顔有喜近臣知.” 淸沈㚆《浮生六記·浪遊記快》:“恭辦南斗圩行宮, 得第二次瞻仰天顔.”
[天竅】謂天然的穎悟. 明唐順之《胡貿棺記》:“貿於文義不甚解曉, 而獨能爲此, 蓋其天竅使然.”
[天闕】1.天上的宮闕. 南朝宋顏延之《爲織女贈牽牛》詩:“慚無二媛靈, 託身侍天闕.”2.天子的宮闕, 亦指朝廷或京都. 《宋書·桂陽王休范傳》:“便當投命有司, 謝罪天闕.” 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聞義里》:“惠生在烏場國二年, 至正光三年二月, 始還天闕.” 唐韓愈《贈刑部馬侍郞》詩:“暫從相公平小寇, 便歸天闕致時康.” 淸吳偉業《題崔靑蚓洗象圖》詩:“十丈黃塵向天闕, 霜天夜踏宮牆月.”3.指兩峰對峙之處. 因其形似雙闕, 故稱. 南朝陳徐陵《勸進梁元帝表》:“何必西瞻虎踞, 乃建王宮;南望牛頭, 方稱天闕.” 唐杜甫《遊龍門奉先寺》詩:“天闕象緯逼, 雲臥衣裳冷.”仇兆鼇注引韋述《東都記》:“龍門號雙闕, 與大內對峙, 若天闕然.”4.星名. 《史記·天官書》:“兩河、天闕間爲關梁.”
[天彛】亦作“天彜”.
猶天理, 天常. 宋蘇軾《次韻黃魯直歲寒知松柏》:“誰知此植物, 亦解秉天彛.”《元典章·刑部十二·發塚》:“其本賊即係周氏的派族孫, 今能三次掘伐偸盜祖宗墳墓, 劫取財物, 原其所犯, 滅絶天彛.” 元本高明《琵琶記·五娘書館題詩》:“風木有餘恨, 連理無傍枝, 寄語靑雲客, 愼勿乖天彛.”
[天難】天降的災難. 晉潘嶽《寡婦賦》:“嗟余生之不造兮, 哀天難之匪忱.”
[天藻】1.謂天仙所書文字.《漢武帝內傳》:“受而不敬, 是爲慢天藻.”2.稱天子的文章. 唐陳子昂《爲陳御史上奉和秋景觀競渡詩表》:“帝歌爰作, 天藻攸彰.” 明唐順之《和陳編修約之禁中雪詩》之二:“亦知聖主揮天藻, 不羨周家《黃竹》詞.”
[天璽】指漢元后進宮前獲得幷珍藏的奇異白石. 《西京雜記》卷四:“元后在家, 嘗有白鷰銜白石, 大如指, 墜后績筐中. 后取之, 石自剖爲二, 其中有文曰:‘母天地’. 后乃合之, 遂復還合, 乃寶錄焉. 後爲皇后, 常幷置璽笥中, 謂爲天璽也.”
[天蹴】猶天步. 指時運. 淸黃遵憲《流求歌》:“自嗟流蕩作波臣, 細訴興亡溯天蹴.”
[天羅】1.猶天網. 《陳書·高祖紀上》:“公回茲地軸, 抗此天羅, 曾不崇朝, 俾無遺噍.” 唐韓愈《月食詩效玉川子作》:“後時食月罪當死, 天羅磕帀何處逃女刑?”太平天國洪秀全《吟劍詩》:“擒盡妖邪歸地網, 收殘奸宄落天羅.”2.古代兵家謂林木縱橫的地形. 《孫子·行軍》:“凡地有絶澗, 天井、天牢、天羅、天陷、天隙, 必亟去之, 勿近也.” 梅堯臣注:“草木蒙密, 鋒鏑莫施.” 王晳注:“羅謂如網羅也.”3.古代戰具. 《六韜·軍用》:“天羅、虎落、鎖連一部, 廣一丈五尺, 高八尺, 百二十具.”
[天羅地網】1.天空地面遍張羅網. 比喩法禁森嚴, 難以脫逃. 《宣和遺事》前集:“纔離陰府恓惶難, 又値天羅地網災.”《水滸傳》第二回:“天可憐見, 慚愧了! 我子母兩個, 脫了這天羅地網之厄!”2.比喩上下四方, 嚴密包圍, 無法逃脫. 杜鵬程《保衛延安》第八章:“我軍在岔口地區的千山萬壑里, 又擺下天羅地網.”沙汀《替身》:“因爲當一涉想到它的時候, 他就又立刻投身在那個人事關系的天羅地網里面, 沒一點把握了.”
[天贊】猶天佑. 上天贊助. 《三國志·吳志·賀邵傳》:“割據江山, 拓土萬里, 雖承天贊, 實由人力也.”《三國演義》第二回:“此天贊之時, 不可失也.”
[天鏡】1.比喩監察天下的權力. 《南齊書·高帝紀上》:“披金繩而握天鏡, 開玉匣而總地維.” 南朝梁簡文帝《大法頌》序:“自憑玉几, 握天鏡.” 南朝陳徐陵《皇太子臨辟雍頌》序:“握天鏡而授河圖, 執玉衡而運乾象.”2.指月. 唐宋之問《遊禹穴回出若邪》詩:“石帆搖海上, 天鏡落湖中.” 明王世貞《月夜步西園積雪有述》詩:“冰壺初世外, 天鏡忽林端.”3.指月影. 唐李白《渡荊門送別》詩:“月下飛天鏡, 雲生結海流.”4.湖面. 宋陸遊《病後往來湖山間戲書》詩:“結茅所幸得佳處, 石帆天鏡無纖塵.” 元薩都剌《走筆贈燕孟初》詩:“西湖天鏡碧墮地, 吳山蛾眉春入窗.”
[天臘】道家稱夏曆正月初一. 《雲笈七籤》卷三七:“正月一日名天臘, 五月五日名地臘.”
[天識】猶本性. 南朝宋顏延之《庭誥文》:“遂使業習移其天識, 世服沒其性靈.” 唐劉禹錫《大唐曹溪第六祖大鑑禪師第二碑》:“能使學者, 還其天識.” 魯迅《集外集拾遺補編·破惡聲論》:“至於近世, 則知別有天識在人, 虎狼之行, 非其首事, 而此風爲稍殺.”
[天韻】1.自然的風韻. 《世說新語·言語》“衛洗馬初欲渡江” 劉孝標注引《衛玠別傳》:“玠穎識通達, 天韻標令.” 宋沈與求《劉行簡見借詩稿以長句歸之》詩:“劉郞天韻眞不凡, 飛騰宜在蓬萊島.” 明胡應麟《詩藪·元》:“范揭時參韋孟而天韻疎.”2.指皇帝所作詩文. 唐徐安貞《奉和聖制喜雨賦》:“仰宸儀之法度, 聞天韻之宮徵.”
[天懷】出自天性的心懷. 《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豈非天懷發中, 而名敎束物者乎?” 李周翰注:“豈非自出天性之懷, 發於心中.” 淸劉大櫆《伯兄奉之墓志銘》:“與衆酬接, 以至居官蒞民, 皆出其天懷以相賦與, 不知人世有機巧之事.”
[天寵】1.上天的恩寵. 《易·師》:“在師中吉, 承天寵也.” 漢王粲《安台新福歌》:“荷天寵, 延壽屍, 千載莫我違.” 南朝陳徐陵《爲陳武帝與周宰相書》:“猥以庸薄, 遂膺天寵.”《淸史稿·布占泰傳》:“太祖曰:‘我倚天寵, 自少在兵間, 遇勁敵, 無不單騎突陣者!’”2.皇帝的寵幸. 南朝梁劉孝綽《侍宴》詩:“自昔承天寵, 於茲被人爵.” 唐韋應物《送馮著受李廣州署爲錄事》詩:“州伯荷天寵, 還當翊丹墀.” 明高明《琵琶記·杏園春宴》:“文章過晁董, 對丹墀已膺天寵.”
[天關】1.猶天門. 北周庾信《周祀圜丘歌·雍樂》:“迴日轡, 動天關.” 唐孟郊《杏殤》詩之七:“靈鳳不銜訴, 誰爲叩天關.” 宋葉適《贈祈雨妙闍黎》詩:“旁搜潭洞攪龍蟄, 鞭雷走電開天關.”2.指地勢險要的關隘. 唐杜甫《後苦寒行》之一:“蠻夷長老畏苦寒, 崑崙天關凍應折.” 淸袁枚《隨園詩話》卷二:“胡書巢……《朝天峽》云:‘側目望天關, 閣道更渺茫.’”3.指宮廷. 唐皎然《覽史》詩:“嘉謀匡帝道, 高步遊天關.” 宋陳鵠《耆舊續聞》卷九:“天關啓鑰趨朝後, 侍史焚香起草初.” 淸唐孫華《舟雨遣悶》詩之二:“却笑儒生思獻賦, 欲持片紙撼天關.”4.星名. 稱角星. 《晉書·天文志上》:“二十八舍東方角二星爲天關, 其間天門也, 其內天庭也.”5.星名. 北辰. 《文選·揚雄<長楊賦>》:“高祖奉命, 順斗極, 運天關.” 李善注:“《天官星占》曰:‘北辰一名天關.’又《星經》曰:‘牽牛神一名天關.’”6.星名. 稱春三月的斗星. 《太公金匱》:“春三月斗星爲天關.”7.星名. 稱冬月的奎星. 《太公金匱》:“冬月奎星爲天關.”
[天繪】亭名. 宋何薳《春渚紀聞·天繪亭記》:“昭州山水佳絶, 郡圃有亭名天繪. 建炎中, 呂丕爲守, 以天繪近金國年號, 思有以易之. 時徐師川避地於昭, 呂乞名於徐, 久而未獲. 復乞於范滋, 乃以‘淸輝’易之. 一日徐策杖過亭, 仰視新榜, 復得亭記於積壤中, 亟使滌石, 視之乃丘濬寺丞所作也. 其略云:‘余擇勝得此亭, 名曰天繪, 取其景物自然也. 後某年某日, 當有俗子易名“淸輝”, 可爲一笑.’考范易名之日, 無毫髮差也.”
[天壤】1.天地;天地之間. 《管子·幼官》:“修春秋冬夏之常祭, 食天壤山川之故祀.”《戰國策·齊策六》:“故業與三王爭流, 而名與天壤相敝也.” 晉張華《鷦鷯賦》:“普天壤以遐觀, 吾又安知大小之所如?” 宋蘇軾《何公橋》詩:“天壤之間, 水居其多. 人之往來, 如鵜在河.” 梁啓超《論湖南應辦之事》:“數十年後, 種類滅絶於天壤耳.”2.比喩相隔懸殊. 晉葛洪《抱朴子·論仙》:“趨舍所尙, 耳目所欲, 其爲不同, 已有天壤之覺, 冰炭之乖矣.” 明高啓《贈金華隱者》詩:“嗟我何爲在塵網, 遠望高峰若天壤.” 徐特立《法國小學敎育狀況》:“以德法比較, 相隔天壤.”
[天壤之別】形容差別極大. 《兒女英雄傳》第三六回:“不走翰林這途, 同一科甲, 就有天壤之別了.” 參見“天壤”.
[天壤王郞】晉謝道韞嫁王凝之, 不稱意, 叔父謝安慰解之. 道韞曰:“不意天壤之中, 乃有王郞!”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賢媛》、《晉書·列女傳·王凝之妻謝氏》. 后因稱婦女所適丈夫不稱其意爲抱“天壤王郞”之恨. 淸袁枚《隨園詩話補遺》卷四:“近日閨秀能詩者, 往往嫁無佳耦, 有天壤王郞之嘆.”
[天醴】指天降的甘露. 亦謂天釀之醴酒. 宋蘇軾《人參》詩:“玄泉傾海腴, 白露灑天醴.”亦用爲醴酒之美稱. 明夏完淳《湘巫賦》:“託至思於羽觴兮, 酌天醴而造歌.”
[天懸地隔】謂兩者相差極遠, 如天地之懸隔. 語出《南齊書·陸厥傳》:“一人之思, 遲速天懸;一家之文, 工拙壤隔.”《紅樓夢》第五五回:“眞眞一個娘肚子里跑出這樣天懸地隔的兩個人來.”《官場現形記》第十七回:“雖然也沒有甚麽大進項, 比起沒有發達的時候, 在人家坐冷板凳, 做猢猻大王, 已經天懸地隔了.”
[天黥】1.對天眞的斲傷. 指仁義等對人的束縛. 語本《莊子·大宗師》:“夫堯既已黥汝以仁義, 而劓汝以是非矣.” 宋黃庭堅《平陰張澄居士隱處三詩·仁亭》:“養生息天黥, 蓺木印歲寒.”2.痘疤. 明葉子奇《草木子·談藪》:“令一婢隔西壁而歌, 僧聞其曲韻悠揚, 因窺之, 乃一老婢, 天黥滿面, 醜不可狀.” 淸兪樾《茶香室叢鈔·天黥》:“明徐渭《淸藤書屋集》有《郁君小像贊》, 注云:‘面天黥者.’……按天黥當謂痘疤, 即唐人所詠之面花也.”
[天鐘】亦作“天鍾”.
道家的一種叩齒法.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廣知》:“夫學道之人, 須鳴天鼓以召衆神也. 左相叩爲天鐘, 卒遇凶惡不祥叩之.”《雲笈七籤》卷三一:“叩齒之法, 左右相叩, 名曰扣天鐘.” 參見“天鼓”.
[天饑】天災造成的饑荒. 《逸周書·文傳》:“《夏箴》曰:‘小人無兼年之食, 遇天饑, 妻子非其有也.’”
[天譴】1.上天的責罰. 漢董仲舒《春秋繁露·必仁且智》:“聖主賢君尙樂受忠臣之諫, 而況受天譴也.”《新唐書·韓思彦傳》:“後太白晝見, 勸帝修德答天譴.” 淸袁枚《新齊諧·雷擊土地》:“君家有難, 我不敢不告. 第告君後, 恐我難逃天譴.” 鄒魯《湖南光㚆》:“且余信革命終當成功, 若輩反覆, 自有天譴.”2.指帝王的責罰. 淸王士禛《池北偶談·談獻二·王公家書》:“既逆隆旨, 干天譴, 士之處此, 當以忠智相兼.”
[天魔】1.佛敎語. 天子魔之略稱. 爲欲界第六天主. 常爲修道設置障礙. 《楞嚴經》卷九:“或汝陰魔, 或復天魔.”《百喩經·小兒得大龜喩》:“邪見外道, 天魔波旬, 及惡知識, 而語之言, 汝但極意六塵, 恣情五欲, 如我語者, 必得解脫.”2.道敎指天上的魔怪. 《雲笈七籤》卷四:“有經無符, 則天魔害人.”3.泛指魔鬼. 章炳麟《無神論》:“惡性既起, 故不得不歸咎於天魔.”4.樂舞名. 元張昱《輦下曲》詩之二七:“舞唱天魔供奉曲, 君王長在月宮聽.”此指爲天魔舞伴奏的樂曲. 參見“天魔舞”.
[天魔外道】1.佛敎謂擾礙佛道者. 《梵網經》卷十上:“天魔外道, 相視如父母.”2.喩正統以外的旁門支派. 《朱子語類》卷四四:“淳於髡是個天魔外道, 本非學於孔孟之門者.”
[天魔舞】元代宮廷樂舞. 用於贊佛、宴享等. 以宮女十六人, 頭垂辮發, 戴象牙佛冠, 身披纓絡, 扮成菩薩形象而舞, 謂之天魔舞. 參閱《元史·順帝紀六》.
[天寶】1.天然的寶物. 《商君書·來民》:“夫實壙什虛, 出天寶, 而百萬事本, 其所益多也.”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物華天寶, 龍光射牛斗之墟.” 金賈益謙《贈答史院從事》詩:“物華天寶無今古, 鳳閣鸞臺孰後先.”2.神名. 即秦穆公所獲之陳寶. 《文選·揚雄<羽獵賦>》:“追天寶, 出一方.” 李善注:“應劭曰:‘天寶, 陳寶也.’晉灼曰:‘天寶, 鷄頭而人身.’” 唐李白《大獵賦》:“獲天寶於陳倉, 載非熊於渭濱.”
[天寶君】道敎所稱天尊名. 《雲笈七籤》卷三:“從混洞大無元化生天寶君……天寶君治在玉淸境, 即淸微天也.”
[天權】1.天子之權, 君權. 《文選·潘嶽<西征賦>》:“假讒逆以天權, 鉗衆口而寄坐.” 呂向注:“二世假借天權與趙高讒賊.”2.天帝的權力. 明劉基《郁離子·玄豹》:“今彼將以智奪之, 以竊天權, 弗可假也.”3.天賦的、應有的權利. 魯迅《集外集拾遺補編·<越鐸>出世辭》:“紓自由之言議, 盡個人之天權, 促共和之進行, 尺政治之得失.”4.星名. 北斗七星的第四星.
[天欃】彗星名. 《呂氏春秋·明理》:“其星有熒惑, 有彗星, 有天棓, 有天欃.” 陳奇猷校釋引范耕硏曰:“按慧星、天棓、天欃……皆慧星也.”《史記·天官書》:“三月生天欃, 長四丈, 末兌.” 張守節正義:“在西南, 長四丈, 銳.”
[天鐸】1.《論語·八佾》:“天下之無道也久矣, 天將以夫子爲木鐸.”木鐸, 古代宣布政敎法令時用的木舌大鈴. 后即以“天鐸”指爲上天宣明敎化的權柄. 宋陸遊《老學庵筆記》卷六:“胡武平《上呂丞相啓》:‘手提天鐸, 鏘正始之遺音;夢授神椽, 擯奪朱之亂色.’蓋不悟正始之爲年名也.”2.喩指替上天宣布敎化的警世之言. 淸章學誠《文史通義·浙東學術》:“聖如孔子, 言爲天鐸, 猶且不以空言制勝, 況他人乎!”
[天鷄壺】古代飲器. 又名雞首壺. 多系靑瓷器. 盤口有銴, 壺嘴爲雞首形, 故名. 流行於晉唐時期.
[天竈】古代兵家稱大谷之口. 《吳子·治兵》:“武侯問曰:‘三軍進止, 豈有道乎?’起對曰:‘無當天竈, 無當龍頭. 天竈者大谷之口, 龍頭者大山之端.’”
[天屬】天性相連. 《莊子·山木》:“或曰:‘棄千金之璧, 負赤子而趨, 何也?’林回曰:‘彼以利合, 此以天屬也.’” 后因稱父子、兄弟、姉妹等有血緣關系之親屬爲“天屬”. 漢蔡琰《悲憤詩》:“天屬綴人心, 念別無會期.” 唐杜甫《行次昭陵》詩:“天屬尊《堯典》, 神功協《禹謨》.” 淸方苞《武季子哀辭》:“天屬盡兮煢煢, 羌地下兮相從.”
[天驕】見“天之驕子”.
[天聽】1.上天的聽聞. 《書·泰誓中》:“天視自我民視, 天聽自我民聽.” 元貢師泰《河決》詩:“恐是天聽高, 致使雨露偏.” 淸陳夢雷《告都城隍文》:“伏以天聽無私, 妙感應以立善淫之勸;神威有赫, 顯昭格以大彰癉之權.”2.帝王的聽聞. 《三國志·魏志·高柔傳》:“三公朝朔望之日, 又可特延入, 講論得失, 博盡事情, 庶有裨起天聽, 弘益大化.” 唐獨孤及《諫表》:“百姓不敢訴於有司, 有司不敢聞於天聽.” 康有爲《敬謝天恩幷統籌全局折》:“竊臣嶺海下士, 才識闇愚, 以時事艱難, 屢次上書, 冒凟天聽.”
[天驚石破】形容巨響或出人意外之事引起的震驚. 《冷眼觀》第二三回:“瞎先生仍是那怕你天驚石破, 怎當他酣睡如雷的一絲兒不應.” 李大釗《警告全國父老書》:“今以奧儲一滴之血, 塞人一彈之光, 霹靂一聲, 天驚石破.” 參見“石破天驚”.
[天體】1.天的形體;宇宙. 《東觀漢記·和熹鄧皇后傳》:“嘗夢捫天體, 蕩蕩正靑滑.”《後漢書·張衡傳》“著《靈憲》、《筭罔論》, 言甚詳明” 李賢注引《漢名臣奏》:“蔡邕曰:‘言天體者有三家:一曰周髀, 二曰宣夜, 三曰渾天.’” 淸葉廷琯《鷗陂漁話·劉書樵晉遊詩選》:“雜詩云:天體本大圓, 乾健運於中.” 巴金《滅亡》第二十章:“在這樣大得無邊的天體中, 只嵌著幾顆數得淸楚的明星.”2.太陽、地球、月亮和其他恒星、行星、衛星以及彗星、流星等宇宙間所有星辰的統稱.
[天籟】1.自然界的聲響, 如風聲、鳥聲、流水聲等. 《莊子·齊物論》:“女聞人籟而未聞地籟, 女聞地籟而未聞天籟夫!” 唐劉禹錫《武陵北亭記》:“林風天籟, 與金奏合.” 淸方文《宋遺民詠·吳子昭雯》:“尤喜詩與歌, 聲出似天籟.”瞿秋白《荒漠里》:“且沉心靜氣的聽, 聽荒漠里的天籟.”2.指詩文天然渾成得自然之趣. 唐陸龜蒙《奉和因贈至一百四十言》:“唱既野芳坼, 酬還天籟疎.” 淸袁枚《隨園詩話》卷五:“而近體之妙, 須不著一字, 自得風流;天籟不來, 人力亦無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