사전/한어

황성 2012. 12. 12. 17:05

[叩首】磕頭. 淸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一》:“俄兩膝幷屈, 俄叩首不已.” 淸昭槤《嘯亭雜錄·用傅文忠》:“文忠免冠叩首, 神氣不寧者數日.” 丁玲《過年》:“強哥們也已跪下了, 在慢慢的叩首.”

[叩祝】跪拜祝賀.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一回:“侶笙道:‘前月老伯母華誕, 本當就來叩祝, 因閣下公出, 未曾在侍, 不敢造次.’”

[叩馬】1.勒住馬. 叩, 通“扣”. 《史記·伯夷列傳》:“伯夷、叔齊叩馬而諫曰:‘父死不葬, 爰及干戈, 可謂孝乎?’” 郁達夫《別掌書某君》詩:“道我新詩錦不如, 臨歧叩馬請回車.”2.表示忠言直諫的舉動. 唐司空圖《㚆安南碑》:“舉旄何暇, 猶申叩馬之忠, 曳踵誰觀, 莫救跕鳶之沴.” 明姚茂良《精忠記·叩馬》:“書生冒虎威, 敢直言叩馬, 乞賜聽啓.”

[叩栧】見“叩枻”. 

[叩勒】猶控制. 《後漢書·杜篤傳》:“席卷漠北, 叩勒祁連. 橫分單於, 屠裂百蠻.” 李賢注:“叩, 擊也;勒, 謂銜勒也.”

[叩舷】謂以槳擊船舷以爲歌詠的節拍. 晉郭璞《江賦》:“忽忘夕而宵歸, 詠採菱以叩舷.” 唐韓愈《湘中》詩:“蘋藻滿盤無處奠, 空聞漁父叩舷歌.”

[叩問】詢問;打聽. 《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金令史只得又同陰捕轉來, 親去叩問秀童.”《說唐》第一回:“走到一條僻靜小巷, 已是黃昏時候, 家家閉戶, 聽得一家有小兒啼哭, 遂連忙叩問.” 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四:“途中見一衣履整飭的老人, 叩問之, 頗能詳道往事.”

[叩喪】猶吊喪. 《後漢書·獨行傳·范式》:“巨卿既至, 叩喪言曰:‘行矣元伯! 死生路異, 永從此辭.’”

[叩診】醫生用手指或叩診錘輕敲人體的一定部位, 通過所發生的聲音或肌肉神經反射來判斷人體的生理或病理狀態.

[叩診錘】醫生用以檢查神經肌肉反射的器具. 多以一塊橡皮和一根木質或金屬的柄子構成. 使用時以橡皮端輕輕叩擊有關部位, 以觀察神經肌肉的反射.

[叩誠】款誠;眞誠. 漢劉向《九歎·逢紛》:“行叩誠而不阿兮, 遂見排而逢讒.” 王念孫《讀書雜志餘編·楚辭》:“叩誠, 猶言款誠. 《廣雅》曰:‘款, 誠也.’款與叩一聲之轉. 款誠之爲叩誠, 猶叩門之爲款門也.”

[叩詢】詢問;請敎. 茅盾《色盲》:“他正想再用別的話來叩詢趙女士的心曲, 可是李蕙芳跳躍著來了.”谷志標《洪家關聚義》:“<我們>又向賀龍同志叩詢了國共分裂和南昌起義的一些問題.”

[叩源推委】追究其根源. 明王世貞《藝苑卮言》卷六:“徐昌穀雖不得叩源推委, 而風調高秀, 十不能得五.”

[叩愬】猶申訴. 愬, 同“訴”. 《資治通鑑·漢靈帝光和五年》:“闕庭悠遠, 不能自聞, 含怨呼天, 無所叩愬, 故邑落相聚以叛戾, 非有謀主僭號以圖不軌.”

[叩齒】1.牙齒上下相碰擊. 古代的一種養生之法.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養生》:“吾嘗患齒, 搖動欲落, 飲食熱冷皆苦疼痛. 見《抱朴子》有牢齒之法, 早朝叩齒三百下爲良, 行之數日, 即便平愈.” 唐白居易《晩起閑行》詩:“皤然一老子, 擁裘仍隱几. 坐穩夜忘眠, 臥安朝不起. 起來無可作, 閉目時叩齒.” 宋周密《癸辛雜識前集·胎息》:“每日以子時後, 披衣坐, 面東或南, 盤足坐, 叩齒三十六通.” 淸曹寅《惠山納涼歌》:“臨風叩齒漱寒泉, 今夜移舟太湖尾.”2.道家所行的祝告儀式之一. 叩左齒爲鳴天鼓, 叩右齒爲擊天磬, 驅祟降妖用之. 當門上下八齒相叩, 爲鳴法鼓, 通眞、朝奏用之. 宋無名氏《燈下閑談·墜井得道》:“道士乃臨楹秉簡, 叩齒焚香.”《水滸傳》第七回:“衆人有叩齒的, 齊道:‘赤口上天, 白舌入地.’”《醒世恒言·勘皮靴單證二郞神》:“韓夫人叩齒禮拜.”

[叩請】誠懇地請求. 

[叩頭】1.伏身跪拜, 以頭叩地. 舊時爲最鄭重的一種禮節. 《史記·滑稽列傳》:“鵠, 毛物, 多相類者, 吾欲買而代之, 是不信而欺吾王也. 欲赴佗國奔亡, 痛吾兩主使不通. 故來服過, 叩頭受罪大王.” 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一:“臨壇揖了衆僧, 叩頭禮下當陽.”《醒世恒言·薛錄事魚服證仙》:“我偶然遊到東潭, 變魚耍子, 你怎麽見我不叩頭, 到提著我走?” 曹禺《雷雨》第四幕:“萍, 過來! 當著你的父親, 過來, 給這個媽叩頭.”2.蟲名. 形色如大豆. 見《太平御覽》卷九五一引《異苑》.

[叩謁】拜見. 《鏡花緣》第十五回:“唐敖道:‘門生多年未見老師, 無日不思, 今日得瞻慈顔, 不勝欣慰, 自應登堂叩謁.’”《玉嬌梨》第十八回:“蘇友白道:‘晩生在此也無甚事, 老先生行後也就要動身了. 大都違顔半月, 即當至貴村叩謁矣.’”

[叩閽】吏民因冤屈等直接向朝廷申訴, 謂之“叩閽”. 《資治通鑑·唐昭宗大順元年》:“方且輕騎叩閽, 頓首丹陛, 訴姦回於陛下之扆座, 納制敕於先帝之廟庭.” 明陳汝元《金蓮記·生離》:“麟愁鳳泣, 弟兄固當叩閽;兔死狐悲, 親戚亦宜伏闕.”《淸史稿·聖祖紀一》:“鎮筸諸生李豊等叩閽言紅苗殺人, 有司不問.” 魯迅《墳·看鏡有感》:“直到康熙初, 爭勝了, 就敎他做欽天監正去, 則又叩閽以‘但知推步之理, 不知推步之數’辭.”

[叩轅】敲擊車轅. 轅, 駕車之木. 漢劉向《說苑·尊賢》:“甯戚, 故將車人也, 叩轅行歌於康之衢, 桓公任以國.” 后因以“叩轅”爲求仕之典. 宋陸遊《雨夜觀史》詩:“未能劇論希捫蝨, 且復長歌學叩轅.” 參見“叩角”.

[叩擊】1.《禮記·學記》:“善待問者如撞鐘, 叩之以小者則小鳴, 叩之以大者則大鳴.” 后以“叩擊”比喩向有學識者發問. 宋范仲淹《舉許渤簽署陝府判官事狀》:“<許渤>復通經術, 長於論議, 苟非叩擊, 似不能言.”2.敲擊. 多指敲門. 淸東軒主人《述異記·醫生遇鬼》:“醫復冒雨而走, 遙認一親戚之宅, 極力叩擊.” 秦牧《漫記端木蕻良》:“年靑的時候他告訴我的一句話, 就又來叩擊我的心扉.”

[叩謝】拜謝. 《醒世恒言·灌園叟晩逢仙女》:“秋公即焚起一爐好香, 對天叩謝.” 淸昭槤《嘯亭雜錄·盛司寇》:“上大怒, 命侍衛反接公赴市曹, 與金文淳同置於法……後上悔悟, 命近臣馳騎幷金赦之, 公施然叩謝如常.”《太平天國故事歌謠選·翼王做壽》:“話剛講完, 老爹和所有貧苦百姓都一齊上前向翼王叩謝.”

[叩闕】猶叩閽. 明陳汝元《金蓮記·控代》:“<蘇轍>因兄坐誣成獄, 衆奸攢害, 百口難分, 特來叩闕陳情.” 淸蒲松齡《聊齋志異·成仙》:“成入獄, 相顧悽酸. 謀叩闕.”

[叩辭】拜辭;告別. 《儒林外史》第二六回:“鮑文卿向向太守道:‘……小的而今叩辭了太老爺回南京去, 丟下兒子跟著太老爺伏侍罷.’” 淸沈㚆《浮生六記·坎坷記愁》:“叩辭吾母, 走告靑君, 行將出走深山, 求赤松子於世外矣.”《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百回:“這一天長行, 少大人到李大人處叩辭.”

[叩廬】謂登門求見. 明葉憲祖《鸞鎞記·合鎞》:“道姑, 我問你觀中有仙姝, 西房姓魚, 須傳說我專來叩廬”

[叩關】1.謂叩擊城門請求進入. 春秋戰國時列國都於邊界設關, 檢查行客, 客至必先進見關人. 《周禮·地官·司關》:“凡四方之賓客敂關, 則爲之告.”敂, 同“叩”. 《漢書·梅福傳》:“昔秦武王好力, 任鄙叩關自鬻.” 淸昭槤《嘯亭續錄·許壯烈》:“會安南國王黎維祁爲其隣淸化主阮光平所逐, 叩關請兵.” 后亦稱叩門爲“叩關”. 唐李白《梁甫吟》:“閶闔九門不可通, 以額叩關閽者怒.” 郁達夫《贈宋某》詩:“驅車鶯鶴亭前過, 爲乞新茶一叩關.”2.攻打關卡. 《文選·賈誼<過秦論>》:“嘗以十倍之地, 百萬之衆, 叩關而攻秦.” 李善注:“孔安國《論語》注曰:‘叩, 擊也.’” 淸龔自珍《阮尙書年譜第一序》:“近惟英夷, 實乃巨詐, 拒之則叩關, 狎之則蠹國.” 鄭振鐸《插圖本中國文學史》第五六章:“外國的兵艦大炮, 不時的來叩關, 來轟炸.”

[叩顙】1.磕頭. 唐薛用弱《集異記·狄梁公》:“其父母洎親屬叩顙祈請, 即輦千縑, 置於坐側.” 淸魏源《聖武記》卷七:“莎羅奔等叩顙, 誓遵六事, 歸土司侵地, 獻兇酋, 納軍械, 歸兵民, 供徭役, 乃宣詔赦其死.”2.敲擊額頭. 《新五代史·何澤傳》:“澤外雖直言, 而內實邪佞, 嘗於內殿起居, 班退, 獨留, 以笏叩顙, 北望而呼曰:‘明主, 明主!’聞者皆哂之.”


*叨①[tāoㄊㄠ]

[《廣韻》土刀切, 平豪, 透. ]

1.同“饕”. 貪. 《莊子·漁父》:“好經大事, 變更易常, 以掛功名, 謂之叨.”《後漢書·盧植傳》:“豈橫叨天功以爲己力乎!” 南朝梁任昉《百辟勸進今上箋》:“匪叨天功, 實勤濡足.” 元高文秀《澠池會》第二折:“不說那定國謀, 安邦計, 倒與我箇濫叨功名彌天罪.” 參見“叨懫”. 2.殘忍. 《後漢書·黨錮傳·岑晊》:“父豫爲南郡太守, 以貪叨誅死.” 李賢注:“《方言》曰:‘叨, 殘也.’”3.猶忝. 表示承受之意. 常用作謙詞. 三國蜀諸葛亮《街亭之敗戮馬謖上疏》:“臣以弱才, 叨竊非據, 親秉旄鉞以厲三軍, 不能訓章明法, 臨事而懼, 至有街亭違命之闕.” 南朝陳徐陵《答李顒之書》:“孤子皆緣素乏, 叨簉皇華.” 唐陳子昂《爲副大總管蘇將軍謝罪表》:“臣妄以庸才, 謬叨重任.” 淸和邦額《夜譚隨錄·崔秀才》:“叨在知己, 亟當如命.” 柯靈《香雪海·水流千里歸大海》:“如果我們似乎以爲只是叨人家的恩惠才能留在這里, 那就大錯而特錯了.”4.濫;過分. 參見“叨名”. 5.食. 明無名氏《精忠記·辭母》:“水宿風叨, 跋涉程途, 今喜到鄂州道.”

叨②[dāoㄉㄠ]

話多. 參見“叨叨”、“叨咕”.

[叨叨】話多;囉嗦. 宋周密《癸辛雜識別集·銀花》:“察余衷素, 且憫余叨叨於垂盡之時.” 元楊景賢《劉行首》第二折:“走將來唱叫麄豪, 口不住絮絮叨叨.”臧晉叔音釋:“叨音刀.” 淸李漁《蜃中樓·傳書》:“情語叨叨, 恨語嘈嘈.” 楊沫《靑春之歌》第一部第十章:“看樣子老頭兒叨叨起來沒有完了.”

[叨光】猶言沾光. 有時用作客套話. 明陳汝元《金蓮記·覲聖》:“叨光遇主, 金蓮雖寵微躬;借照成讐, 玉燭實招讒口.” 淸李漁《愼鸞交·悲控》:“郞爭氣, 妾叨光.” 魯迅《華蓋集續編·<雜論管閑事·做學問·灰色等>》:“因爲是同學, 親戚, 同鄕--至少, 也大槪叨光過什么.”

[叨名】謂虛有其名.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誄碑》:“陳思叨名而體實繁緩, 《文皇誄》末, 旨言自陳, 其乖甚矣.”

[叨位】忝居官位. 《明史·徐汧傳》:“福王召汧爲少詹事. 汧以國破君亡, 臣子不當叨位.”

[叨忝】忝列;叨光. 《北齊書·陳元康傳》:“元康叨忝或得黃門郞, 但時事未可耳.”《北史·辛琛傳》:“若萬一叨忝, 得一方正長史, 朝夕聞過, 是所願也.”《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一:“小生在飯店中, 總是叨忝老丈的;就來潭府, 也是一般.”

[叨長】謙稱自己年紀較大或輩分較高. 《醒世恒言·施潤澤灘闕遇友》:“施復道:‘今年貴庚多少?’答道:‘二十八歲.’施復道:‘恁樣, 小子叨長老哥八年!’”《鏡花緣》第十五回:“就只事成後, 世妹、世弟做了晩親, 門生未免叨長, 這却於理不順.”

[叨咕】嘮叨;小聲絮叨. 柳靑《創業史》第一部第三章:“老婆婆又在里屋和兒媳婦叨咕著.” 魏巍《老煙筒》:“要不是我把他領回來, 他不知道叨咕到什么時候.” 杜鵬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六章:“他直想過去聽聽梁建和張孔在叨咕什么, 又覺得不合適.”

[叨遝】謂貪婪而荒於政務. 《新唐書·李光顏傳》:“初, 田縉鎮夏州, 以叨遝開邊隙.”

[叨受】猶承受. 自謙之詞. 明葉盛《水東日記·胡安忠自述三事》:“又某爲都給事中, 已叨受上知. 每缺給事中, 輒命舉監生等堪任者.”

[叨念】猶念叨. 因惦記或想望而不斷說起. 駱賓基《罪證》十:“媽, 你別老是叨念了, 我怪害怕的!” 陳伯吹《小珍看蛟去》:“在睡夢里頭還不住地叨念著:‘看蛟去! 看蛟去!’”浩然《豔陽天》第一一一章:“他心里也在叨念著:這天快晴了吧, 快晴了吧!”

[叨承】忝受;承受. 唐李白《下途歸石門舊居》詩:“此心鬱悵誰能論, 有愧叨承國士恩.” 明無名氏《玉環記·祝香保父》:“爹爹休嗔休怪, 孩兒叨承鍾愛.” 淸曹寅《宋牧仲中丞見招深靜軒》詩:“叨承郞舍舊, 許闞文字林.”

[叨昧】貪戀, 貪婪. 《文選·殷仲文<解尙書表>》:“遂乃宴安昬寵, 叨昧僞封.” 李周翰注:“叨, 貪也.” 宋王安石《辭仆射表》:“苟叨昧以自安, 懼譴尤之隨至.”

[叨冒】1.貪婪;貪圖. 《宋書·劉勔傳》:“將軍王廣之求勔所自乘馬, 諸將帥幷忿廣之叨冒, 勸勔以法裁之.”2.謙稱受賞賜. 宋葉夢得《避暑錄話》卷上:“今叨冒已過多, 乃得復行延祖之志, 自安一壑, 其愧之深矣.” 宋范公偁《過庭錄》:“以先祖才業, 只終皇城使, 某何人, 叨冒乃爾!” 明屠隆《曇花記·夫人得信》:“夫人與老爺大德, 小老怎麽又可叨冒! 不是報信, 只來求金了.”

[叨咷】形容聲音高而宏亮. 唐張鷟《遊仙窟》:“淸音叨咷, 片時則梁上塵飛.”

[叨辱】謙詞. 猶言忝任. 淸納蘭性德《淥水亭雜識》卷四:“典墳未博, 謬膺良史之官;詞翰不工, 叨辱侍臣之列.”

[叨陪】謙稱陪侍或追隨. 唐王勃《滕王閣序》:“他日趨庭, 叨陪鯉對.” 淸納蘭性德《興京陪祭福陵》詩:“豹尾叨陪須獻頌, 小臣慚愧展微才.”聶紺弩《兔先生的發言》:“叨陪末座的是我們的兔先生.”

[叨敎】猶領敎. 常用作客套話. 《鏡花緣》第五四回:“姐姐既有觀光美舉, 妹子得能附驥同行, 諸事正要叨敎.”《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二回:“將來叨敎的地方還多呢.”

[叨第】及第的謙詞. 《古今類事》卷七引宋錢易《洞微志·錢公自述》:“咸平二年方叨第, 時已三十二矣.” 明葉盛《水東日記·圭齋題彭氏程文》:“此外惟論十數通, 表二十餘道耳. 乙丑叨第後即爲人持去, 無一存者.”

[叨貪】貪婪;貪圖. 《後漢書·劉焉袁術呂布傳論》:“術既叨貪, 布亦飜覆.”

[叨情】承情. 《天雨花》第十一回:“豈堪小弟獨叨情, 孫兄休得來見却.”

[叨越】謂非分占有. 《梁書·呂僧珍傳》:“吾荷國重恩, 無以報效, 汝等自有常分, 豈可妄求叨越.”

[叨貼】猶貼補、沾光. 《金甁梅詞話》第六二回:“這一家子那個不叨貼他娘些兒? 可是說的, 饒叨貼了娘的, 還背地不道是.”

[叨廁】忝居. 廁身其間的謙詞. 南朝梁王僧孺《除吏部郞啓》:“淸塗華轍, 叨廁累仍;顯職名階, 俄來倏至.”

[叨絮】念叨;絮叨. 淸李果《摸魚子·和朱吉人雨中過太湖》詞:“舊盟終在, 許我共叨絮.” 淸吳兆騫《念奴嬌·家信至有感》詞:“消受水驛山程, 燈昏被冷, 夢裏偏叨絮.”

[叨登】見“叨蹬”. 

[叨飻】即饕餮. 傳說中一種貪食的惡獸. 比喩貪婪凶惡的人. 《淮南子·原道訓》“三苗” 漢高誘注:“堯時所放渾敦、窮奇、叨飻之等.”按, 帝鴻氏、少皞氏之子, 凶頑邪惡, 人稱之“渾敦”、“窮奇”;縉云氏之子, 貪得無厭, 人稱之“饕餮”. 三人均爲堯所流放. 參閱《左傳·文公十八年》.

[叨餂】猶騙取. 《西遊記》第六一回:“猢猻原來把運用的方法兒也叨餂得來了.”

[叨領】承受. 多用作客套話. 《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五:“提控留江老轉去茶飯, 江老也再三辭謝, 不敢叨領.” 淸袁枚《續新齊諧·露水姻緣之神》:“舊歲路中把晤, 叨領盛情, 曾幾何時而遽忘耶?”

[叨塵】猶忝任. 謂自己的才能與所任之職不相配. 宋歐陽修《續思潁詩序》:“叨塵二府, 遂歷三朝.” 明葉盛《水東日記·圭齋題彭氏程文》:“玄叨塵從臣, 初議闕下, 力贊其成.”

[叨榮】忝受恩榮. 唐張九齡《賀麥登狀》:“臣等叨榮近侍, 倍百恒情, 無任感戴忭躍之至.” 唐張九齡《謝加章紱狀》:“臣雖叨榮, 伏用戰懼, 不任悚懼之至.”《舊唐書·賈耽傳》:“自揣孱愚, 叨榮非據.”

[叨踐】猶忝居. 唐李嶠《讓地官尙書表》:“秦冠漢綬, 叨踐名級.”

[叨嘮】嘮叨;沒完沒了地說. 老舍《龍須溝》第三幕:“就讓老太太在這兒叨嘮吧!” 康濯《春種秋收·災難的明天》:“娘盤坐在炕頭上, 又叨嘮開了.” 楊沫《靑春之歌》第二部第十六章:“這饒舌的茶房叨嘮個沒完.”

[叨據】謂占居不應有的職位. 多用作自謙之詞. 唐劉肅《大唐新語·識量》:“吾少不才, 位居宰相, 汝今又得州牧, 叨據過分, 人所嫉也.”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主司失意》:“臣性稟朴愚, 材昧機變, 皆爲叨據;果竊顯榮, 一心唯知効忠, 萬慮未嘗念失.”

[叨賴】叨光依賴;仰仗. 《西遊記》第九回:“光蕊道:‘孩兒叨賴母親福庇, 忝中狀元.’”

[叨膺】猶叨承, 忝受. 宋范仲淹《舉歐陽修充經略掌書記狀》:“右臣叨膺聖寄, 充前件職任, 即日沿邊巡按.” 宋王明淸《揮麈後錄餘話》卷一:“竊伏惟念一介微臣, 粵自布衣, 叨膺識擢, 凡所蒙被, 度越倫輩.”

[叨濫】猶言濫充. 多用作自謙之詞. 《魏書·袁翻傳》:“於臣庸朽, 誠爲叨濫.” 唐張九齡《謝賜衣物狀》:“臣有何力, 可以叨濫?”《舊唐書·竇威傳》:“臣又階緣戚里, 位忝鳳池, 自惟叨濫, 曉夕兢懼.”

[叨擾】打擾;麻煩. 多用作客套話. 《二刻拍案驚奇》卷四:“我們只是叨擾, 再無回答, 也覺面皮忒厚了.”《紅樓夢》第九二回:“馮紫英道:‘罷了, 來了就叨擾老伯嗎!’”《鏡花緣》第二四回:“雖承雅愛, 但初次見面, 如何就要叨擾?” 洪深《香稻米》第二幕:“那是我不好叨擾你們的.”

[叨穢】貪婪卑鄙. 《後漢書·黨錮傳·范滂》:“滂對曰:‘臣之所舉, 自非叨穢姦暴, 深爲民害, 豈以汙簡劄哉!’”

[叨懫】貪而暴戾. 《書·多方》:“亦惟有夏之民叨懫, 日欽劓割夏邑.” 宋周煇《淸波雜志》卷十一:“恣其叨懫, 劓割生民.”

[叨蹬】亦作“叨登”. 

嚕嗦;找麻煩. 《紅樓夢》第七二回:“奶奶已經打發人去說過, 他們發昏沒記上, 又來叨蹬這些沒要緊的事.”《紅樓夢》第六一回:“如今廚房在裏頭, 保不住屋裏的人不去叨登, 一鹽一醬, 那不是錢買的?”

[叨竊】1.謂不當得而得. 《魏書·蕭衍傳》:“小人叨竊, 遂忝名位.”《北史·恩幸傳·齊諸宦者》:“倉頭始自家人, 情寄深密, 及於後主, 則是先朝舊人, 以勤舊之勞, 致此叨竊.”《資治通鑑·陳文帝天嘉元年》:“又自天保八年已來, 爵賞多濫, 楊愔欲加澄汰, 乃先自表解開府及開封王, 諸叨竊恩榮者皆從黜免.”2.自謙無才而據有其位. 前蜀杜光庭《孫途司馬本命醮詞》:“臣自惟幽陋, 仰荷裁成, 獲備冠裳, 每憂叨竊.”

[叨攬】兜攬;招攬. 《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報仇》:“結好堂官, 叨攬事管, 些小事體, 經他衙裏, 少不得要詐一兩五錢.”諺語:“熱心人叨攬是非.”


*召①[zhàoㄓㄠˋ]

[《廣韻》直照切, 去笑, 澄. ]

1.召喚;召見. 《詩·小雅·出車》:“召彼僕夫, 謂之載矣.”《史記·司馬穰苴列傳》:“景公召穰苴, 與語兵事, 大說之, 以爲將軍.” 唐韓愈《寄盧仝》詩:“立召賊曹呼伍伯, 盡取鼠輩屍諸市.”冰心《我的故鄕》:“不久, 海軍名宿薩鼎銘(鎮冰)將軍, 就來了一封電報, 把我父親召出去了.”2.招引;導致. 召、招通用. 《左傳·襄公二十三年》:“禍福無門, 唯人所召.” 唐陸龜蒙《秋日遣懷十六韻寄道侶》:“故疾因秋召, 塵容畏日黔.”《西遊補》第一回:“多用心反召妖魔.” 魯迅《漢文學史綱要》第七篇:“鼂錯則適遭景帝, 稍能改革, 於是大獲寵幸, 得行其言, 卒召變亂, 斬於東市.”3.邀請. 《呂氏春秋·分職》:“今召客者, 酒酣歌舞, 鼓瑟吹竽.” 高誘注:“召, 請也.” 南朝宋謝惠連《雪賦》:“乃置旨酒, 命賓友, 召鄒生, 延枚叟.” 唐韓愈《歐陽生哀辭》:“鄕縣小民有能誦書作文辭者, 袞親與之爲客主之禮, 觀遊宴饗, 必召與之.” 孫犁《關於編輯和投稿》:“不輕易召作者到編輯部, 有事寫信商量.”4.征召. 特指君召臣. 《晉書·孝友傳·李密》:“密以祖母年高, 無人奉養, 遂不應命……乃停召.”《警世通言·拗相公飲恨半山堂》:“神宗天子勵精圖治, 聞王安石之賢, 特召爲翰林學士.” 參見“召拜”. 5.通“詔”. 告訴. 《詩·小雅·正月》:“召彼故老, 訊之占夢.” 高亨注:“召當讀爲詔, 告也.”《左傳··襄公二十年》:“衛甯惠子疾, 召悼子曰.” 楊伯峻注:“召借爲詔, 告也.”6.蒙古語的譯音. 寺廟. 參見“召廟”.

召②[shàoㄕㄠˋ]

[《廣韻》寔照切, 去笑, 禪. ]

1.古邑名. 周初召公奭的采邑. 在今陝西岐山縣西南. 周東遷后, 別受采邑, 在今山西垣曲縣東. 《詩·召南·甘棠序》:“甘棠, 美召伯也” 漢鄭玄箋:“召伯, 姬姓, 名奭, 食采於召.”2.姓. 漢代有召平. 見《史記·蕭相國世家》.

[召父杜母】指西漢召信臣和東漢杜詩. 他們都曾爲南陽太守, 且皆有善政, 使人民得以休養生息, 安居樂業, 故南陽人爲之語曰:“前有召父, 後有杜母.”見《漢書·循吏傳·召信臣》、《後漢書·杜詩傳》. 后因以“召父杜母”. 爲頌揚地方官政績的套語. 《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那時裴安卿便是重出世的召父, 再生來的杜母, 也只得低頭受縛.” 淸姚鼐《聞香茝兄擢廣東按察使却寄二十韻》:“政茲褒召杜, 道必閉申韓.”

[召公棠】見“召棠”. 

[召引】招引;引導;吸引. 淸黃鈞宰《金壺浪墨·王九》:“太夫人一生慈善, 已登仙班. 冥官以汝主孝行感神, 故命我來召引.”艾靑《向太陽·吹號者》詩:“河流醒了, 召引著馬群去飲水.”

[召平瓜】召平, 秦之東陵侯. 秦亡不仕, 隱居長安城東, 種瓜爲業. 見《史記·蕭相國世家》. 后以“召平瓜”爲安貧隱居之典. 唐李商隱《永樂縣即事一章》詩:“芳年誰共玩? 終老召平瓜.”召, 一本作“邵”.

[召回】1.調回來. 《說嶽全傳》第六十回:“掃北成功, 已在目前, 忽奉聖旨召回朱仙鎮養馬.”《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82年)第三章第二節:“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 接受外國使節;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決定, 派遣和召回駐外全權代表.”2.叫回來(多用於抽象方面). 艾靑《向太陽·今天》詩:“今天, 我感謝太陽, 太陽召回了我的童年了.”

[召杜】見“召父杜母”. 

[召見】1.君王或上司命臣民或下屬來見面. 《戰國策·秦策三》:“秦昭王召見, 與語, 大說之, 拜爲客卿.” 漢孔融《荐禰衡表》:“陛下篤愼, 取士必須効試. 乞令衡以褐衣召見.” 宋吳坰《五總志》:“富鄭公初不識許我, 聞其名, 遽召見之.” 郭沫若《洪波曲》第七章二:“有一天上午, 突然接到侍從室的電話, 說, 委員長召見, 要我立刻就去. 這一特殊方式的召見使我詫異了.”2.外交部通知外國駐本國使節前來商談有關事宜.

[召佃】招人租種土地. 明陸深《停驂錄摘抄》:“召佃之名亦自宋賈似道公田始. 咸淳戊辰正月, 改官田爲召佃. 召人承佃, 自耕自種, 自運自納.”

[召伯棠】見“召棠”. 

[召伯樹】木名. 即甘棠. 前蜀貫休《上盧使君》詩:“可憐召伯樹, 婆娑不勝翠.” 參見“召棠”、“甘棠”.

[召幸】1.特指皇帝召見. 漢賈誼《新書·匈奴》:“於來降者上必時時而有所召幸, 拊循而後得入官.”2.指皇帝召喚妃嬪宮女侍寢. 《西京雜記》卷二:“元帝後宮既多, 不得常見, 乃使畫工圖形, 案圖召幸之.”

[召取】導致;引來. 宋曾鞏《上歐陽學士第二書》:“故報罷之初, 釋然不自動. 豈好大哉? 誠其材資召取之如此故也.”

[召呼】呼喚;通知;交代. 《周禮·天官·小宰》“掌官令以徵令” 漢鄭玄注:“徵令, 趨走給召呼.”《後漢書·烏桓傳》:“大人有所召呼, 則刻木爲信, 雖無文字, 而部衆不敢違犯.”《三國志·魏志·董卓傳》:“召呼三臺尙書以下自詣卓府啓事.”

[召命】君主召見之命. 宋范仲淹《乞召杜衍等備明堂老更表》:“如郞簡則去京遙遠, 難行召命, 可遙均三老五更之慶.” 宋程大昌《演繁露·黜責帥臣亦降召命》:“凡今爲帥者, 不問文武, 雖以罪罷, 亦降召命, 未知始於何時.” 淸侯方域《宦官論》:“大臣, 天子之股肱也, 而周歲不得一見. 偶有召命, 則拜跪唯諾, 山呼而退, 不得一言.”

[召按】召來按問. 《史記·曹相國世家》:“聞吏醉歌呼, 從吏幸相國召按之.”

[召拜】征拜;任命. 《史記·李將軍列傳》:“於是天子乃召拜廣爲右北平太守.”《宋書·沈慶之傳》:“又特臨軒召拜.”

[召租】用招貼或告白招人租賃. 葉聖陶《四三集·逃難》:“店鋪大多變了空屋, 有幾條街上, 竟接連有十幾個店面貼著召租.”

[召保】取保;找保人. 《元典章·台綱一·行台》:“諸罪囚枷鎖監禁之例, 各以所犯斟酌. 干連人不關利害及雖正犯而罪輕者, 召保聽候, 毋致非理死損.”

[召貢】征召貢舉. 《文選·蔡邕<郭有道碑>》:“委辭召貢, 保此淸妙.” 張銑注:“召貢, 謂舉也.”

[召致】1.使之至;喚來. 《漢書·蕭望之傳》:“時上初即位, 不省‘謁者召致廷尉’爲下獄也, 可其奏. 後上召堪、更生, 曰繫獄.” 晉葛洪《神仙傳·劉安》:“收束虎豹, 召致蛟龍, 使役鬼神.” 宋蘇軾《乞加張方平恩禮劄子》:“方平雖老, 杜門難以召致, 猶當加恩勞問, 表異其人.”2.猶招致. 引來. 唐韓愈《貓相乳》:“視外猶視中, 一家猶一人. 夫如是, 其所感應召致, 其亦可知矣.”《新華日報》1938.7.2:“抽象而離開人民切身需要的宣傳鼓動是錯誤的, 實可召致嚴重的結果.”

[召喚】呼喚. 劉白羽《寫在太陽初升的時候·第一封》:“一個穿黑斜紋布棉制服的干部走過, 他忽然發現了他, 立刻召喚他, 那人一見老人, 也立刻高興地跟他握手, 談話.”峻靑《海嘯》第一章:“那在小河旁邊被匪徒們殺害的同志, 在召喚她㚆仇, 戰斗, 狠狠地打擊敵人!” 胡喬木《車隊》詩:“希望在燃燒, 未來在召喚.”

[召猛】亦作“召猛”. 

傣族土司. 傣語的音譯, 意爲“一猛之主”. 猛, 意爲地方. 云南西雙版納傣族地區舊時的行政區劃單位. 《傣族民間敘事詩·嘎龍一》:“召冒愛上了召猛的姑娘.”《中國民間故事選·多嘎達弟》:“多嘎達兄弟便把波桑抗夫婦帶著, 來見召猛.”

[召符】猶調令. 古代上級征調下級的憑證. 符, 符節、符信. 《新唐書·李夷簡傳》:“翼馳及潼關, 果得召符.”《新五代史·吳世家·楊行密》:“行密病甚, 命判官周隱作符召渥……溫見隱作召符猶在案上, 急取遣之.”

[召猛】見“召猛”. 

[召募】招募;募集. 《三國志·吳志·孫策傳》:“因緣召募得數百人.”《敦煌變文集·伍子胥變文》:“今欲徵發天兵討楚, 召募効力之人.” 淸惲敬《三代因革論》七:“後世兵出召募而兵役廢.” 王闓運《衡陽彭公行狀》:“倉猝召募必致僨事, 強統客軍又難相孚.”

[召棠】《詩·召南·甘棠序》:“《甘棠》, 美召伯也. 召伯之敎, 明於南國.” 孔穎達疏、朱熹集傳幷謂召伯巡行南土, 布文王之政, 曾舍於甘棠之下, 因愛結於民心, 故人愛其樹, 而不忍傷. 后世因以“召棠”爲頌揚官吏政績的典實. 《藝文類聚》卷七七引南朝梁劉孝綽《棲隱寺碑銘》:“召棠且思, 羊碑猶泣.”《蕙風詞話續編》卷一引金李用章《大常引·同知崔仲明生日》詞:“太行千里政聲揚, 問何處, 是黃堂, 遺愛幾時忘! 試聽取, 人歌《召棠》.” 淸趙翼《靑山莊歌》:“令孫繼起爲方伯, 分陝曾栽召伯棠.” 淸趙翼《甌北詩話·詩人佳句二》引燕人謁《韓魏公相州祠堂記》詩:“有客能吟丞相柏, 無人敢伐召公棠.”

[召集】招集;聚合. 《魏書·張彛傳》:“遂召集百僚督責之.” 唐元稹《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銘》:“因召集老艾十餘人與之坐.” 淸平步靑《霞外攟屑·掌故·康熙壬午江南試官》:“安得徧徵故籍, 召集名流, 一一訂正之.” 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三:“每逢星期一召集一次外國新聞記者, 報告軍事和政治上的情形.”

[召雇】唐代官府爲強迫百姓納稅服役而巧立之名目. 《新唐書·食貨志二》:“復有‘進奉’、‘宣索’之名, 改科役曰‘召雇’, 率配曰‘和市’, 以巧避微文, 比大曆之數再倍.” 范文瀾蔡美彪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二章第四節:“強令民眾服役叫做召雇.”

[召開】舉行(會議). 毛澤東《在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上的講話》:“新的政治協商會議, 是中國共產黨在一九四八年五月一日向全國人民提議召開的.” 魏巍《東方》第三部第一章:“如果放在過去, 支部一定會立即召開緊急會議, 商討果斷的對策.” 鄧小平《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詞》:“一九四五年在毛澤東同志主持下召開的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 是建黨以后民主革命時期我們黨最重要的一次代表大會.”

[召發】猶征調. 《北史·張普惠傳》:“給秦、岐、涇、華、雍、豳、東秦七州兵武三萬人, 任其召發.”

[召號】號召. 淸魏源《聖武記》卷二:“惟難於舉兵之名, 欲立明後, 以召號天下.” 魯迅《偽自由書·後記》引微知《從<春秋>與<自由談>說起》:“禮拜六派文人之在今日, 已不敢㚆以禮拜六的頭銜以相召號, 蓋已至強弩之末的時期了!”

[召遣】征集調遣. 《北史·張普惠傳》:“其所部將統, 聽於關西牧守之中隨機召遣.”

[召置】亦作“召寘”. 

延攬來給予安置. 《漢書·賈誼傳》:“河南守吳公聞其秀材, 召置門下, 甚幸愛.”《宋史·范仲淹傳》:“晏殊知應天府, 聞仲淹名, 召寘府學.”

[召賃】猶召租. 《恨海》第一回:“還有東院三間空著, 一般的要出房錢, 未免犯不著, 因把召賃的條子貼了出去.”

[召試】皇帝召來面試. 爲封建時代選拔官吏的一種特殊方式. 《晉書·職官志》:“博士皆取履行淸淳, 通明典義者, 若散騎常侍、中書侍郞、太子中庶子以上, 乃得召試.” 宋王安石《建安章君墓志銘》:“皇祐中, 近臣言君文章善篆, 有旨召試, 君辭焉.”《宋史·選舉志二》:“眞宗景德二年, 撫州晏殊、大名府姜蓋始以童子召試詩賦, 賜殊進士出身, 蓋同學究出身.”《淸會典·禮部七·儀制淸吏司》:“凡制科曰博學鴻詞, 奉詔乃舉. 皇帝巡幸則召試.”

[召寘】見“召置”. 

[召辟】征召未仕的士人爲官. 《宣和書譜·吳融》:“祖翕有高世志, 不應召辟, 朝廷賜文簡先生號.”

[召對】君主召見臣下令其回答有關政事、經義等方面的問題. 宋蘇轍《謝除中書舍人又表》:“一封朝奏, 夕聞召對之音;衆口交攻, 終致南遷之患.” 明高啓《西淸對雨》詩:“坐詠西淸暇, 君王召對稀.”《兒女英雄傳》第四十回:“及至他得了講官, 大考起來, 漸次升到國子監祭酒, 便累蒙召對.”

[召箕】謂召請箕仙問吉凶的一種迷信活動. 明田藝蘅《留靑日劄·武安王》:“有客爲余召箕, 一日降壇, 其勢甚猛.” 明田藝蘅《留靑日劄·呂紹先何仙姑》:“余嘗召箕, 洞賓降書云……” 參見“扶乩”.

[召盤】舊時工商業主因虧損或其他原因, 把自己商店、企業的貨物、設備、用具、房屋、地基等全部財產, 作價招人承購, 盤店出讓.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七回:“只管到市上去看看, 或者有個空房子, 或者有店家召盤的, 都可以.”《五四愛國運動資料·上海罷市實錄·罷市之軼聞》:“福建路一帶商家, 昨日忽一律貼出‘召盤’字樣, 幷皆書出價値, 有十萬、五萬不等.”

[召廟】蒙古族喇嘛敎的寺廟. 烏蘭夫《高速度發展畜牧業》:“對於召廟的牲畜和其他生產資料, 根據不同情況, 采取了穩妥的改造辦法……召廟的定息收入, 由召廟主持人集議支配.”

[召諭】命人來, 予以曉示. 《宋史·梁適傳》:“益兵拒守, 羌復驚疑. 適具牛酒, 召諭其種人, 且罷所益兵, 羌不爲患.”

[召擢】召回擢用. 《宋史·選舉志六》:“在外侍從雖在謫籍, 無大過而政事才學實可用者, 亦與召擢.”

[召權】攬權. 《資治通鑑·漢宣帝地節三年》:“今不正其本, 而置廷平以理其末, 政衰聽怠, 則廷平將召權而爲亂首矣.” 胡三省注引孟康曰:“召, 求也. 招致權著已也.”


*另①[lìnɡㄌㄧㄥˋ]

[《五音集韻》郞定切, 去徑]

1.單, 獨. 宋陳亮《又甲辰秋書、》:“亮非假人以自高者也, 擎拳撐脚, 獨往獨來於人世間, 亦自傷其孤另而已.” 元無名氏《云窗夢》第三折:“玉漏聲中, 依舊的人孤另.” 元張壽卿《紅梨花》第二折:“我對著這燭底花前說叮嚀, 則願的燈休滅, 花休謝, 人休另.”2.別的;另外. 《水滸傳》第十六回:“我有心要擡舉你, 這獻生辰綱的劄子內, 另修一封書在中間, 太師跟前重重保你受道敕命回來.”《儒林外史》第十二回:“叫下兩隻大船, 廚役備辦酒席, 和司茶酒的人另在一隻船上;一班唱淸曲打粗細十番的, 又在一船.” 嚴文井《不泄氣的貓姑娘》:“院子的另一頭正好有一個半大的黑公雞在那兒踱方步.” 參見“另日”. 3.重新. 淸孔尙任《桃花扇·傳歌》:“錯了, 錯了! ‘美’字一板‘奈’字一板, 不可連下去. 另來另來!”4.方言. 分居;分家. 《中國民間故事選·天牛郞配夫妻》:“就象這樣, 昨個壞鏵, 今個壞犁, 你就甭耕地啦! 明個另吧.” 原注:“另, 內蒙方言, 分家另過的意思.”

[另日】他日, 別的日子. 明楊愼《丹鉛續錄·另日》:“俗謂異日曰另日.” 淸翟灝《通俗編·時序》:“《列子·周穆王》篇有‘別日升崐崙邱’語. 另或爲別字之省.”

[另文】另外行文. 淸黃六鴻《福惠全書·蒞任·稟帖贅說》:“已將無憑跴緝之語, 另文申詳臬憲矣.”

[另巧】特別工巧. 淸程羽文《鴛鴦牒》:“鮑令暉淸斲另巧, 宜硬配庾信、徐陵, 庶可珊瑚鬭咽, 琉璃鬭舌.”按, 《詩品》稱其詩“嶄絶淸巧”.

[另冊】1.淸代用以登記不入流品者的戶口冊. 毛澤東《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打倒土豪劣紳, 一切權力歸農會》:“前淸地方造丁口冊, 有正冊、另冊二種, 好人入正冊, 匪盜等壞人入另冊. 現在有些地方的農民便拿了這事嚇那些從前反對農會的人:‘把他們入另冊!’”2.比喩置於不重要的地方. 《經濟日報》1984.10.13:“要使‘第三產業’進一步發展, 就需要從政策上解決一系列問題, 使發展‘第三產業’有‘名’有‘利’. 不要讓‘第三產業’入另冊. 要進一步把‘第三產業’放開.”

[另外】在做過或說過的之外;在此之外. 《儒林外史》第五二回:“老哥如不見信, 我另外寫一張包管給你.”《兒女英雄傳》第四回:“一到店必是另外煑些飯, 熬些粥.”艾靑《他死在第二次》詩:“另外的弟兄戴上我們的鋼盔, 我們穿上了繡有紅十字的棉衣.”

[另自】另外. 沙汀《醫生》:“老醫生沒有另自再買, 他一直閉緊嘴離開糧市.”

[另行】另外再行. 明胡侍《眞珠船·歹另》:“另, 俗讀作力正切. 呼別行, 則曰另行.”《儒林外史》第三九回:“那少保便將修城一事, 批了下來:責成蕭雲仙用心經理;候城工完竣之後, 另行保題議敘.” 魯迅《書信集·致許壽裳》:“現在將《淑姿的信》一本, 另行寄上.”

[另院】與他家分開的、獨立的院子. 《兒女英雄傳》第三回:“安太太租了幾間飯店暫且安身. 幸而是個另院, 還分得出個內外.”

[另起爐竈】1.比喩重新做起. 魯迅《准風月談·查舊帳》:“斬犯綁赴法場的時候, 大叫道:‘過了二十年, 又是一條好漢!’爲了另起爐灶, 從新做人, 非經過二十年不可. 眞是麻煩得很.” 葉聖陶《城中·病夫》:“心想如要另起爐灶, 那是很費事的, 況且編輯部所希望的就是這樣一本書.”2.比喩另立門戶;另搞一套. 陶行知《中國師范敎育建設論》:“中心學校的成立有兩種方式都可以行. 一是另起爐灶來創設;二是找那虛心硏究, 熱心任事, 成績昭著幷富有普遍性之學校特約改造, 立爲中心學校.” 秦牧《漫記端木蕻良》:“他在談自己的寫作計劃時, 常提到續寫《紅樓夢》的事. 即另起爐灶, 揚棄高鶚的續寫本, 另搞一個三十回的端木蕻良續寫本.”

[另案】1.淸代指河堤不在常例而是臨時的修理工程. 《淸會典·工部三·都水淸吏司》:“歲修搶修所不及者, 曰另案.” 原注:“凡新生埽工、接添埽段, 不在歲修搶修常例者, 曰另案.”2.另外立案. 如:另案辦理.

[另眼】猶另眼相看.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三回:“一向知道侯總鎮是老師的心腹人, 向來對於侯總鎮也十分另眼.”

[另眼相看】用另一種不同於一般的眼光看待. 表示重視或歧視. 《初刻拍案驚奇》卷八:“不想一見大王, 查問來歷, 我等一一實對, 便把我們另眼相看.”《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四回:“撫臺見有了一封軍機哥哥的信, 一封老師的信, 自然另眼相看.” 周恩來《團結廣大人民群眾一道前進》:“一聽說這個人是黨員, 是靑年團員, 就放心了, 什么問題也沒有了;一聽說是非黨員非團員, 馬上就另眼相看. 這樣來劃一個鴻溝是非常危險的.”

[另眼相待】以不同於一般的態度對待. 表示特別照顧、優待. 《紅樓夢》第七回:“不過仗著這些功勞情分, 有祖宗時, 都另眼相待, 如今誰肯難爲他?”

[另眼看待】猶另眼相看. 《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五:“侍郞與夫人看見人物標緻, 更加禮儀齊備, 心下喜歡, 另眼看待.” 楊沫《靑春之歌》第二部第五章:“您是我家兄介紹來的, 說實話, 我眞是另眼看待.”如:對犯錯誤的同志, 要耐心幫助, 不能另眼看待.

[另眼看覷】猶另眼相看. 《古今小說·單符郞全州佳偶》:“官府都另眼看覷, 誰人輕賤你?”《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一:“連靑箱也算做日前有功之人, 另眼看覷! 別是一分顔色.” 明王衡《郁輪袍》第二折:“歧王不曾另眼看覷咱哩.”

[另開生面】另外創造新的形式或開創新的局面. 《鏡花緣》第九一回:“今日行這酒令, 已是獨出心裁, 另開生面.”《解放日報》1942.9.16:“而敵人在各處‘愛護村’附近却另開生面, 設立了特種的市場.”

[另楚寒巫】謂夫婦或情人分居兩地, 孤單寂寞. 楚, 指楚懷王;巫, 指巫山神女. 事見《文選·宋玉〈高唐賦〉》. 明陳汝元《金蓮記·偕計》:“孤幃冷簟, 難辭白髮於北堂;另楚寒巫, 更撇紅顔於別闥.”

[另樣】別具特色, 與眾不同. 《紅樓夢》第一二○回:“他自具一種性情, 你看寳玉何嘗肯念書……他那一種脾氣, 也是各別另樣!”

[另巍巍】1.獨立高聳貌. 元無名氏《硃砂擔》第二折:“急旋旋淺澗深溝, 剛抹過另巍巍這座層巒, 還隔著碧遙遙幾重遠岫.”《水滸傳》第四六回:“山前有一座另巍巍岡子, 便喚做獨龍岡, 上面便是主人家住宅.” 明朱權《沖漠子》第一折:“止隔著碧粼粼弱水接滄溟, 那裏是另巍巍海上蓬萊境.”2.形容單獨. 元無名氏《小尉遲》第二折:“可怎生另巍巍把咱單搦, 不由我這胡髥乍滿頷頦.” 元孫仲章《勘頭巾》第二折:“我從來甘剝剝與民無私, 誰敢道另巍巍節外生枝.”

[另闢蹊徑】另外開辟一條路. 比喩另創一種新風格或新方法. 葉聖陶《倪煥之》十四:“對於這樣另辟蹊徑的敎育宗旨與方法, 自己確有堅強的信念.” 蔣子龍《喬廠長上任記》:“喬光朴潑辣大膽, 勇於實踐和另辟蹊徑.”


*叧①[ɡuǎㄍㄨㄚˇ]

同“咼”. 

即剮. 明王志堅《表異錄·軍旅》:“貞元中, 宣武軍兵變, 執城將曹金岸叧之.” 原注:“即‘咼’字也.”


*叻①[lèㄌㄜˋ]

地名用字.


*歎①[tànㄊㄢˋ]

“嘆”的簡化字.


*台①[yíㄧˊ]

[《廣韻》與之切, 平之, 以. ]

1.我. 《書·湯誓》:“非台小子, 敢行稱亂.”《後漢書·班固傳》:“今其如台而獨闕也!” 李賢注:“台, 我也. 今其如我何獨闕也.” 唐柳宗元《天對》:“胡肥台舌喉, 而濫厥福!” 淸王夫之《仿符命·繹思》:“太元之甲, 陳橋之訌, 台有口實而爲之函隱, 固擇德言者所弗過訊也.”2.何;什么. 《書·湯誓》:“夏罪其如台?” 曾運乾正讀:“如台, 奈何也.”3.喜悅;愉快. 后作“怡”. 《史記·太史公自序》:“唐堯遜位, 虞舜不台.” 司馬貞索隱:“台音怡, 悅也.” 宋司馬光《樞密院開啓聖節道場排當詞·勾曲》:“八音繁會, 七律鈞諧, 上悅台顔, 把色合曲.”4.姓. 《通志·氏族四》:“台氏, 亦作怡, 本墨台氏, 避事改焉.” 明有台汝礪, 見《明淸進士題名碑錄·崇禎十年丁丑科》. 5.明有台汝礪, 見《明淸進士題名碑錄·崇禎十年丁丑科》.

台②[táiㄊㄞˊ]

[《廣韻》土來切, 平咍, 透. ]

1.三台. 星名. 古代用三台來比喩三公. 《後漢書·孝安帝紀論》:“遂復計金授官, 移民逃寇, 推咎台衡, 以答天眚.” 李賢注:“台謂三台, 三公象也.”《晉書·郤鑑傳論》:“方回踵武, 奕世登台.”2.敬辭. 用於稱呼對方或跟對方有關的行爲. 宋歐陽修《與程文簡公書》:“某頓首, 伏承台誨, 欲使撰述先公神道碑, 豈勝愧恐!” 宋康與之《昨夢錄》:“一日, 告仕宦者曰:‘聞金人且至, 台眷盍早圖避地耶?’”《醒世恒言·張廷秀逃生救父》:“邵兄何以不往院中行走? 莫非尊大夫人台訓嚴切?”3.通“鮐”. 參見“台背”.

台③[tāiㄊㄞ]

1.用於地名、山名. 如:台州;天台山. 2.同“胎”. 明湯顯祖《牡丹亭·婚走》:“不是俺鬼奴台妝妖作乖.” 徐朔方等校注:“鬼奴台, 鬼奴胎, 猶言小鬼頭.”

台④[sìㄙˋ]

[《集韻》祥吏切, 去志, 邪. ]

1.通“嗣”. 繼承. 《後漢書·班固傳》:“有於德不台淵穆之讓, 靡號師矢敦奮撝之容.” 李賢注:“《音義》曰:‘台讀曰嗣.’……幷謙言於德不能嗣成帝功.”2.通“始”. 開始, 起頭.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百仁之高, 台於足(下).”按, 今本《老子》作“千里之行, 始於足下.”

台⑤[táiㄊㄞˊ]

“臺”的簡化字.

台⑥[táiㄊㄞˊ]

“檯”的簡化字.

台⑦[táiㄊㄞˊ]

“颱”的簡化字.

[台斗】比喩宰輔重臣. 台, 三台星;斗, 北斗. 唐杜甫《送重表侄王砅評事使南海》詩:“及乎貞觀初, 尙書踐台斗.” 明李東陽《同年祭傅文穆公文》:“地極台斗, 望隆冠紳.” 淸陳維崧《莊椿歲·壽高陽李相國》詞:“綠髩調羹, 黑頭補袞, 人間台斗.”

[台司】指三公等宰輔大臣. 《文選·羊祜<讓開府表>》:“臣昨出, 伏聞恩詔, 拔臣使同台司.” 李善注:“台司, 三公也.” 唐李白《宣城送劉副使入秦》詩:“寄深且戎幕, 望重必台司.” 宋劉克莊《沁園春·平章生日丁卯》詞:“雅懷厭倦台司. 新天子殷勤留帝師.” 淸吳偉業《又詠古》:“浹旬至台司, 三日遍華省.”

[台台】喜悅貌. 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歸國外傳》:“葛不連蔓棻台台, 我君心苦命更之.”

[台吉】舊時蒙古王公的爵位名號. 后亦用作軍銜和行政區長官的稱號. 淸昭槤《嘯亭雜錄·記辛亥敗兵事》:“噶(噶爾丹策零)少年聰黠……諸台吉樂爲之用.”

[台臣】指宰輔重臣. 唐玄宗《集賢書院成送張說上集賢學士賜宴得珍字詩》:“集賢招袞職, 論道命台臣.” 唐韓愈《順宗實錄》五:“是以台臣庶官文武之列抗疏於內, 方伯藩守億兆之衆同詞於外.”

[台光】1.三台星光. 亦以喩宰輔之位. 晉陸云《歲暮賦》:“憑台光之發暉兮, 荷寵靈而來集.” 晉陸云《祖考頌》:“有族斯祐, 念功在茲. 袞衣之宜, 遂作上司. 台光增朗, 方險載夷.” 宋沈括《賀樞密呂侍郞啓》:“瞻望台光, 無任懽抃歸依之至.” 明唐順之《與嚴介溪相公書》:“邇來不奉台光且廿年矣.”2.爲邀請他人赴會的敬辭. 如:恭候台光.

[台任】三公之任. 漢蔡邕《司空楊秉碑》:“公唯嶽靈, 天挺德翼, 精神絪縕. 仁哲生, 應台任, 作邦楨.”

[台旨】宋代以后稱太守以下官員的意旨爲台旨. 宋袁文《甕牖閑評》卷三:“本朝君相曰聖旨, 鈞旨;太守而下曰台旨;又其次曰裁旨.”《水滸傳》第二二回:“我兩個奉著知縣台旨, 叫拿你父子二人.”

[台安】敬辭. 多用於書信結尾, 表示對收信人的問候. 《紅樓夢》第三七回:“謹奉書恭啓;幷叩台安.”

[台甫】敬辭. 舊時用於問人的表字.《官場現形記》第七回:“請敎尊姓、台甫?” 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論諷刺》:“哦, 久仰久仰! 還沒有請敎台甫.”端木蕻良《鄕愁》五:“可是--呵--老太太你少爺的台甫--?”

[台位】三公之位. 指宰相. 唐楊巨源《送陳判官罷舉赴江外》詩:“心期玉帳親台位, 魏勃因君說姓名.”

[台坐】見“台座”. 

[台嶽】三公宰輔之位. 晉劉琨《與段匹磾盟文》:“臣琨蒙國寵靈, 叨竊台嶽.”

[台嶽】見“台嶽”. 

[台命】對對方囑托的敬稱. 《玉嬌梨》第九回:“老先生台命焉敢有違.”

[台宗】指佛敎的天台宗. 《聊齋志異·蔣太史》:“<蔣太史>爲人篤嗜內典, 一意台宗, 雖早登禁林, 嘗有出世之想.”

[台門】高貴的門第. 

[台相】宰相之位. 《後漢書·宋弘傳論》:“中興以後, 居台相, 總權衡多矣.”

[台背】指老人. 台, 通“鮐”. 《詩·大雅·行葦》:“黃耉台背, 以引以翼.” 朱熹集傳:“台, 鮐也. 六老則背有鮐文.” 參見“鮐背”.

[台星】三台星. 《晉書·天文志上》:“三台六星, 兩兩而居, 起文昌, 列抵太微. 一曰天柱, 三台之位也. 在人曰三公, 在天曰三台, 主開德宣符也.”因以喩指宰輔. 唐李白《上崔相百憂章》:“台星再朗, 天網重恢.” 宋楊萬里《宿牧牛亭秦太師墳庵》詩:“天極八重心未死, 台星三點坼方休.” 明陳汝元《金蓮記·偕計》:“秀毓山川, 靈分草木, 幾番焰奪台星.” 淸顧炎武《路舍人家見東武四先曆》詩:“龍馭杳安之, 台星隕衡鼐.”

[台庭】指宰輔重臣之位. 唐劉禹錫《唐故相國李公集紀》:“及登台庭, 亟言大事, 誠貫理直, 感通神祇.”

[台室】指王公重臣之位. 《文選·謝莊<月賦>》:“增華台室, 揚采軒宮.” 李善注:“台室, 王公位.” 唐韓愈《同李二十八夜次襄城》詩:“印綬歸台室, 旌旗別將壇.”

[台屛】敬辭. 尊稱對方(多指士大夫)的家. 宋蘇轍《賀文太師致仕啓》:“仰答恩遇, 瞻望台屛, 不勝區區, 謹奉啓陳賀.” 宋劉昌詩《蘆浦筆記·屛著》:“今人稱士大夫之家必曰門牆, 曰屛著是矣. 然多曰台屛, 則乃指屛風而言.”

[台孩】形容器宇軒昂, 精神煥發. 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三:“都不到怎大小身材, 暢好台孩, 舉止沒俗態.”

[台候】敬辭. 用於問候對方寒暖起居. 宋歐陽修《與韓忠獻王書》:“冬序始寒, 不審台候動止何似?” 宋蘇軾《與楊元素書》:“比日履茲微涼, 台候何似?”

[台席】古以三公取象三台, 故稱宰相的職位爲台席. 唐姚合《和門下李相餞西蜀相公》:“計日歸台席, 還聽長樂鐘.”《資治通鑑·唐敬宗寶曆元年》:“奇章公甫離台席, 方鎮重宰相, 所以尊朝廷也.” 胡三省注:“宰相之位, 取象三台, 故曰台席.”《續資治通鑑·宋太宗淳化四年》:“李沆後入, 在易簡下. 及沆參政, 乃以易簡爲承旨, 錫賚與參政等. 帝意欲遵舊制, 且俟稔其名望, 乃正台席.”

[台座】1.指宰相之位. 唐韓愈《和崔舍人詠月二十韻》:“右掖連台座, 重門限禁扃.” 唐武元衡《西亭早秋送徐員外》詩:“鼎鉉辭台座, 麾幢領益州.” 宋計有功《唐詩紀事·楊巨源》:“張弘靖三世掌書命, 在台坐.”2.舊時稱呼對方的敬辭. 宋王安石《與王宣徽書》:“某頓首再拜留守宣徽太尉台座.” 宋趙彦衛《云麓漫鈔》卷九:“<章子厚>以書抵先生:‘某惶恐再拜端明尙書台座.’”

[台袞】猶台輔. 袞, 古代帝王及上公的禮服. 漢應劭《風俗通·十反·太尉沛國劉叔方》:“叔方爾乃翻然改志, 以禮進退, 三登台袞, 號爲名宰.”《北史·豆盧寧楊紹等傳論》:“<觀德王>位登台袞, 慶流後嗣.” 唐白居易《與韓弘詔》:“夫外擁旌旄, 爪牙之重任;內參台袞, 股肱之寄深.”

[台家】指天台宗. 淸納蘭性德《淥水亭雜識》卷四:“《楞嚴》翻譯在武后時, 千年以來皆被台家拉去作一心三觀.”

[台宰】宰相的高位. 《後漢書·謝弼傳》:“夫台宰重器, 國命所繼.”《新唐書·蕭俛傳》:“令孤楚罷執政, 西川節度使王播賂權幸求宰相, 俛劾播纖佞不可汙台宰, 帝不許.” 宋范仲淹《上張右丞書》:“人神協贊, 貳於台宰.”

[台桑】地名. 傳說禹娶塗山氏之女處. 《楚辭·天問》:“焉得彼嵞山女, 而通之於台桑?” 朱熹集注:“焉得彼嵞山氏之女, 而通夫婦之道於台桑之地乎?”

[台敎】指天台宗. 《元詩紀事·祖柏》引《宏秀集》:“<祖柏>嘗講台敎於赤城, 性好浪跡雲遊, 乞食村落, 對人不作長語, 閒雜諧謔.”

[台符】《漢書·東方朔傳》“願陳《泰階六符》” 唐顏師古注:“孟康曰:‘泰階, 三台也. 每台二星, 凡六星. 符, 六星之符驗也.’應劭曰:‘泰階者, 天之三階也. 上階爲天子, 中階爲諸侯公卿, 下階爲士庶人.’”因以“台符”喩指宰相之職權如中階, 有承上啓下之功用. 宋趙與時《賓退錄》卷三:“左右置相, 以總吾喉舌之司;東西分臺, 以斡我鈞衡之任. 居中如鼎足之峙, 承上若台符之聯.”

[台從】猶台駕. 從, 仆從. 不敢直斥其人, 故呼其仆役. 淸黃軒祖《遊梁瑣記·裕州刀匪》:“下走犯瀆台從, 容請降舍負荊.”

[台宿】三台星. 《後漢書·劉玄傳》:“夫三公上應台宿, 九卿下括河海, 故天工人其代之.” 李賢注引《春秋漢含孳》:“三公在天爲三台, 九卿爲北斗.”

[台階】三台星亦名泰階, 故稱台階. 古人以爲有三公之象, 因以指三公之位或宰輔重臣. 《後漢書·崔駰傳》:“不以此時攀台階, 闚紫闥, 據高軒, 望朱闕, 夫欲千里, 而咫尺未發, 蒙竊惑焉.” 李賢注:“三台謂之三階, 三公之象也.”《後漢書·郞顗傳》:“三公上應台階, 下同元首.” 唐杜甫《秋日夔州詠懷一百韻》:“宮禁經綸密, 台階翊戴全.” 淸蔣士銓《臨川夢·說夢》:“老莊家有甚狀元才, 幾曾會做知州把河開, 一例兒誤了疆埸, 玷了台階.”

[台階平】三台星共六星, 每台二星, 成三階. 古人以爲“三階平則陰陽和, 風雨時, 社稷神祇咸獲其宜, 天下大安, 是爲太平”. 因以“台階平”指天下太平. 明唐順之《謝賜銀幣表》之二:“伏願陶鑄華夷, 黃河帶而泰山礪;彌綸造化, 玉衡正而台階平.”參閱《史記·天官書》、《漢書·東方朔傳》顏師古注.

[台馭】敬辭. 猶言尊駕. 宋蘇舜欽《啓事上奉寧軍陳侍郞》:“伏自台馭東上, 頗失依庇, 傾想恩德, 一食三起.”

[台鼎】古稱三公爲台鼎, 如星之有三台, 鼎之有三足. 語本漢蔡邕《太尉汝南李公碑》:“天垂三台, 地建五嶽, 降生我哲, 應鼎之足.”《後漢書·陳球傳》:“公出自宗室, 位登台鼎, 天下瞻望.” 唐顏眞卿《贈司空上柱國隴西郡開國公李公神道碑》:“儼然王公之量, 鬱有台鼎之姿.” 明沈采《千金記·謁相》:“昔爲刀筆之流, 今居台鼎之職.” 淸錢泳《履園叢話·雜記下·浮簽》:“秀才本色基台鼎, 元老深情託倡酬.”

[台傅】指太傅. 太傅爲三公之一, 故稱. 《北史·崔光傳論》:“<崔光>歷事三朝, 師訓少主, 不出宮省, 坐致台傅, 斯亦近世之所希有.”

[台弼】猶台輔. 《宋史·沈倫傳》:“沈倫逮事兩朝, 早升台弼, 有祗畏謹守之美, 有矜恤周濟之心.”

[台槐】即三公. 古以三台星象征三公, 周在外朝種槐樹, 以定三公之位, 后因以“台槐”稱宰輔之位. 《晉書·鄭袤李胤等傳論》:“此數公者, 或以雅望處台槐.”《梁書·呂僧珍傳》:“方參任台槐, 式降朝寄;奄致喪逝, 傷慟於懷.”

[台照】請對方鑑察的敬語. 多用於書信. 明唐順之《與嚴介谿相公書》:“途次草率奉候, 伏惟台照不宣.”茅盾《子夜》五:“信箋上是這樣幾個字:‘屠維嶽君從本月份起, 加薪五十元正. 此致莫干翁台照.’”

[台鉉】猶台鼎. 鉉, 鼎耳, 以代鼎. 鼎三足, 有三公之象, 故以喩宰輔重臣. 《晉書·韓伯傳》:“王湛門資台鉉, 地處膏腴, 識表隣機, 才惟王佐.”《魏書·元禧傳》:“太尉位居台鉉, 在塚宰之上.” 唐白居易《贈杜佑太尉制》:“外領藩鎮, 內參台鉉. 積勤盡悴, 迨過三紀.”《舊五代史·唐書·莊宗紀》:“或居台鉉, 或處權衡.”

[台臺】舊時對長官的尊稱. 明無名氏《四賢記·遷擢》:“關山險阻, 道路迢遙, 深欲附驥同行, 未審台臺允否?” 淸黃六鴻《福惠全書·筮仕·四六啓式》:“恭惟老大人台臺, 元精間氣, 大雅希音.”

[台輔】三公宰輔之位. 《後漢書·張奮傳》:“臣累世台輔, 而大典未定, 私竊惟憂, 不忘寢食.”《三國志·魏志·袁術傳》“術奪日磾節”裴松之注引漢趙岐《三輔決錄》:“<馬日磾>歷位九卿, 遂登台輔.” 唐杜甫《奉送嚴公入朝十韻》:“公若登台輔, 臨危莫愛身.” 淸陳康祺《郞潛紀聞》卷六:“以乾隆癸丑大魁天下, 至咸豊三年甲子一周, 公已早躋台輔.” 王闓運《<桂陽州志>序》:“焦冠奄黨, 致位台輔.”

[台銜】對他人姓名與官銜的敬稱. 亦泛指姓名與官銜. 宋何薳《春渚紀聞·贗換眞書》:“味道遂僞假先生台銜, 緘封而來.”沙汀《祖父的故事·龔老法團》:“於是他極仔細地在自己的台銜下蓋上一枚印章.”

[台端】敬辭. 稱對方. 宋歐陽修《與程文簡公書》:“屢煩台端, 悚仄可知.” 淸曾國藩《㚆胡潤之書》:“聞台端剗除強暴不遺餘力, 鄙懷欲取爲伐柯之則.”

[台駕】敬辭. 尊稱對方. 《說唐》第十九回:“伍天錫問道:‘雄大王久不相會了, 今日台駕前來, 有何話說?’”

[台翰】1.猶台輔. 翰, 輔翼. 晉袁宏《後漢紀·安帝紀》:“<楊震>忝當台翰之任, 故不敢不盡言之.”2.對人來函的敬稱. 宋歐陽修《與韓忠獻王書》:“獲捧台翰, 伏承經寒、動止萬福, 下情欣慰.”

[台衡】喩宰輔大臣. 台, 三台星;衡, 玉衡, 北斗杓三星. 皆位於紫微宮帝座前. 晉陸機《贈弟士龍》詩之一:“奕世台衡, 扶帝紫極.” 唐楊炯《爲劉少傅等謝敕書慰勞表》:“臣等竊循愚蔽, 謬荷恩私, 或位聯輔弼, 職在台衡.” 王闓運《剛直彭公墓志銘》:“雖辭圭組, 卒踐台衡.”

[台諱】敬辭. 舊時用於詢問人名字.宋張世南《遊宦紀聞》卷三:“今往往有‘台諱’、‘尊諱’之語, 尤非是. 生曰‘名’, 死曰‘諱’, 載之禮經可覆……稱生人名, 乃曰‘諱’, 不祥之甚也.”《儒林外史》第八回:“王惠道:‘當日在南昌相會的少爺, 台諱是景玉, 想是令叔?’”

[台嶽】亦作“台嶽”. 

指天台山. 晉孫綽《遊天台山賦》:“嗟台嶽之所奇挺, 寔神明之所扶持.”《隋書·徐則傳》:“雖復藏名台嶽, 猶且騰實江淮.”

[台顔】猶尊顏. 用於稱對方的敬辭. 《醒世恒言·鄭節使立功神臂弓》:“員外見了, 却待要走, 被王倩一把扯住道:‘員外, 久別台顔, 一向疎失.’”

[台嚴】稱呼對方的敬辭. 宋范仲淹《上張右丞書》:“干犯台嚴, 無任狂越戰兢之至.” 宋歐陽修《與韓忠獻王書》:“少薦樽俎, 輕瀆台嚴, 惶恐惶恐.”

[台鑑】亦作“台鑑”. 

請對方審察、裁奪的敬辭. 后常用於書信. 元關漢卿《單刀會》第四折:“魯肅不敢自專, 君侯台鑑不錯.” 魯迅《書信集·致開明書店》:“此款不知於何時何地見付, 希速賜示, 以便遵辦爲荷. 此請開明書店台鑑.”

[台鑑】見“台鑑”. 


*吁①[xūㄒㄩ]

[《廣韻》況於切, 平虞, 曉. ]

[《廣韻》王遇切, 去遇, 云. ]

“呼”的被通假字.

1.歎詞. 表示驚怪、不然、感慨等. 《書·堯典》:“帝曰:‘吁! 嚚訟, 可乎?’” 孔傳:“吁, 疑怪之辭.”《荀子·宥坐》:“孔子喟然而歎曰:‘吁! 惡有滿而不覆者哉!’” 漢揚雄《法言·君子》:“吁, 是何言歟?” 李軌注:“吁者, 駭歎之聲.” 唐薛用弱《集異記·丁岩》:“吁! 保全軀命之計, 雖在異類, 亦有可觀者焉.” 宋胡銓《戊午上高宗封事》:“有識之士, 皆以爲朝廷無人, 吁! 可惜哉!” 魯迅《朝花夕拾·無常》:“吁! 鬼之事, 難言之矣, 這也只得姑且置之弗論了.”2.歎息;贊歎. 唐杜牧《感懷》詩:“累聖但日吁, 閫外將誰寄?” 宋王安石《賀冊仁宗英宗徽號禮成表》:“神靈率吁, 其啓後於無疆;庶品交欣, 以奉先而不匱.” 元無名氏《紅繡鞋》曲:“窗外雨聲聲不住, 枕邊淚點點長吁.” 淸孫枝蔚《新嫁娘》詩:“嫁女與文儒, 入門不敢吁.”3.憂愁. 《詩·周南·卷耳》:“陟彼砠矣, 我馬瘏矣, 我僕痡矣, 云何吁矣.” 毛傳:“吁, 憂也.” 宋王安石《示楊德逢》詩:“愛而不見, 云何吁矣.”4.驚, 驚動. 漢王充《論衡·感虛》:“<玄鶴>延頸而鳴, 舒翼而舞, 音中宮商之聲, 聲吁於天.”5.吐. 柯岩《奇異的書簡·美的追求者》:“這時, 每當這時, 我總是不由自已地深深吁出一口悶氣, 象拂去我從兒時起就貯留下的某些遺憾.” 參見“吁氣”. 6.自得貌. 參見“吁吁”.

吁②[yūㄩ]

喝止牲口聲. 李文翔《新排長》:“吁--吁, 站住.” 張賢亮《綠化樹》五:“他‘吁、吁’地把牲口呵止住.”

吁③[yùㄩˋ]

“籲”的簡化字.

[吁吁】1.安閑自得貌. 漢班固《白虎通·號》:“臥之詓詓, 起之吁吁, 饑即求食, 飽即棄餘.” 陳立疏證:“《莊子·盜蹠篇》云:‘神農之代, 臥則居居, 起則於於.’”按, 成玄英疏:“於於, 自得之貌.” 明歸有光《王天下有三重》:“上古之時, 其民吁吁怡怡.”2.驚恐貌. 唐柳宗元《乞巧文》:“臣物之靈, 進退唯辱, 彷徉爲狂, 局束爲諂, 吁吁爲詐, 坦坦爲忝.”3.喘氣聲. 元無名氏《馮玉蘭》第三折:“我這裏慌速速的脚懶擡, 喘吁吁的身戰搖.”《紅樓夢》第三三回:“賈政喘吁吁直挺挺的坐在椅子上.” 郭小川《牧羊人的小唱》:“羊眼亮光光, 羊鼻喘吁吁.”

[吁吸】謂噓氣與吸氣;呼吸. 《尙書大傳》卷一下:“陽盛則吁荼萬物而養之外也, 陰盛則呼吸萬物而藏之內也, 故曰吁吸也者, 陰陽之交接, 萬物之終始.” 淸黃景仁《夜宿中峰和洪稚存》詩:“一靜息百勞, 隨身賸吁吸.” 參見“吁荼”.

[吁呼】指吐氣. 漢王充《論衡·論死》:“生人所以言語吁呼者, 氣括口喉之中, 動搖其舌, 張歙其口, 故能成言.”

[吁咈】1.語本《書·堯典》:“帝曰:‘咨! 四嶽, 湯湯洪水方割, 蕩蕩懷山襄陵, 浩浩滔天. 下民其咨, 有能俾乂?’僉曰:‘於! 鯀哉.’帝曰:‘吁! 咈哉, 方命圮族.’嶽曰:‘異哉, 試可乃已.’帝曰:‘往! 欽哉.’九載, 績用弗成.” 孔傳:“凡言吁者, 皆非帝意.” 蔡沈集傳:“咈者, 甚不然之之辭.” 后以“吁咈”表示不以爲然之意. 唐李商隱《井泥四十韻》:“禹竟代舜立, 其父吁咈哉.”2.謂君臣和洽. 淸黃宗羲《子劉子行狀》上:“得一陳子壯之忠, 而又以過戇坐辜, 使朝宁無吁咈之風.” 參見“吁咈都兪”.

[吁咈都兪】《書·堯典》:“帝曰:‘吁! 咈哉!’”又《益稷》:“禹曰:‘都! 帝, 愼乃在位.’帝曰:‘兪!’”吁, 不同意;咈, 反對;都, 贊美;兪, 同意. 本以表示堯、舜、禹等討論政事時發言的語氣, 后用以贊美君臣間論政之和洽. 淸昭槤《嘯亭雜錄·趙泰安》:“公亦以古大臣自期, 一時吁咈都兪, 朝野傳爲盛事.”亦省作“吁兪”. 宋蘇軾《刑賞忠厚之至論》:“故其吁兪之聲, 歡忻慘戚, 見於虞、夏、商、周之書.” 宋徐度《却掃編》卷中:“一時畫諾雖云舊, 晩歲吁兪本自公.”

[吁怪】驚訝;驚異. 唐杜甫《病柏》詩:“客從何鄕來, 佇立久吁怪.” 元周伯琦《懷禿腦兒行》:“邊報叢遠函, 蒼黃盡吁怪.”

[吁兪】見“吁咈都兪”. 

[吁荼】謂散發出溫暖之氣. 《尙書大傳》卷一下:“夏者假也, 吁荼萬物而養之外也.” 鄭玄注:“讀曰噓舒.”《尙書大傳》卷一下:“陽盛則吁荼萬物而養之外也, 陰盛則呼吸萬物而藏之內也.” 鄭玄注:“吁荼, 氣出而溫;呼吸, 氣入而寒. 溫則生, 寒則殺也.”

[吁唏】噓唏, 歎息. 宋王闢之《澠水燕談錄·高逸》:“先生少時, 多寓居龍興僧舍之西軒, 往往憑欄靜立, 懷想世事, 吁唏獨語.”

[吁氣】1.歎氣. 宋無名氏《張協狀元》戲文第十二出:“早聽得君家長吁氣, 亦帶累奴垂淚.” 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五:“慢長吁氣空垂淚, 念向日春宵月夜, 迴廊下, 恁時初見你.” 李文元《婚事》:“只見大娘手端著腮幫, 眼淚絲絲地在草墩上坐著吁氣.”2.呼氣, 吐氣. 《剪燈餘話·賈云華還魂記》:“娉吁氣長嘆.” 魯迅《徬徨·幸福的家庭》:“他很深的吸一口氣, 又用力的呼出……果然, 吁氣之后, 心地也就輕松不少了.”

[吁嗟】1.歎詞. 表示憂傷或有所感. 《楚辭·卜居》:“吁嗟嘿嘿兮, 誰知吾之廉貞.”《文選·謝朓<和王著作八公山詩>》:“平生仰令圖, 吁嗟命不淑.” 李善注引薛君《韓詩章句》:“吁嗟, 嘆辭也.” 陳毅《感事書懷》詩:“吁嗟我與汝, 滄海之一粟.”2.歎詞. 表示贊美. 明黃溥《閑中今古錄》:“至今兒孫主沙漠, 吁嗟趙氏何其隆!” 淸黃遵憲《紀事》詩:“吁嗟華盛頓, 及今百年矣.”3.哀歎;歎息. 《孔子家語·執轡》:“民惡其殘虐, 莫不吁嗟.” 漢王符《潛夫論·救邊》:“一人吁嗟, 王道爲虧.” 唐寒山《詩》之二○四:“世人何事可吁嗟, 苦樂交煎勿底涯.”《剪燈新話·秋香亭記》:“女吁嗟抑塞, 不能致辭.”《紅樓夢》第三五回:“那鸚哥便長歎一聲, 竟大似黛玉素日吁嗟音韻.”

[吁嘅】慨歎. 淸黃景仁《將爲北行留贈沈楓墀》詩:“入春五十餘, 十日九陰晦. 釀此將離天, 行坐輒吁嘅.”

[吁然】感歎貌. 《韓詩外傳》卷九:“子貢曰:‘賜之師何如?’姑布子卿曰:‘得堯之顙, 舜之目, 禹之頸, 臯陶之喙. 從前視之, 盎盎乎似有王者;從後視之, 高肩弱脊. 此惟不及四聖者也.’子貢吁然.”

[吁號】呼號. 漢王充《論衡·道虛》:“百姓仰望黃帝既上天, 乃抱其弓與龍胡髯吁號. 故後世因名其處曰鼎湖, 其弓曰烏號.”

[吁嘆】亦作“吁歎”. 

歎息;哀歎. 唐谷神子《博異志·張不疑》:“言色慘沮, 吁嘆不已.” 淸吳殿麟《答任幼直先生書》:“丁酉之冬, 識先生於廣陵, 邂逅交, 情逾故舊, 矜我窮屈, 吁歎再三.” 巴金《秋》一:“覺新偶而發出一兩聲吁歎.”

[吁噓】歎息, 唏噓. 《宣和遺事》後集:“帝默然. 左右又進酒食, 命伶人作樂, 帝吁噓不能食.”

[吁歎】見“吁嘆”. 

[吁嘻】感歎. 宋歐陽修《獲麟贈姚闢先輩》詩:“戒我以勉子, 臨文但吁嘻.”

[吁駭】驚歎. 唐杜甫《不離西閣》詩之二:“平生耽勝事, 吁駭始初經.”


*吐①[tǔㄊㄨˇ]

[《廣韻》他魯切, 上姥, 透. ]

1.使物從口中出來. 《荀子·賦篇》:“冬伏而夏遊, 食桑而吐絲.”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公於是獨往食, 輒含飯著兩頰邊. 還, 吐與二兒.” 唐曹松《南海》詩:“文魮隔霧朝含碧, 老蚌淩波夜吐丹.” 宋孔平仲《觀瀑》詩:“鯨噓鼇噫蛟吐涎, 龍呼其儔相後先.”《水滸傳》第六回:“只見樹影裏一個人探頭探腦, 望了一望, 吐了一口唾, 閃入去了.” 康濯《水滴石穿》第一章:“不管你手上提的, 嘴里吐的, 奶頭上擠的, 能喝的我都要.”2.唾棄;拋棄. 馬總《意林》卷一引《管子》:“烏合之衆, 初雖有懽, 後必相吐, 雖善不親也.”3.口說, 陳說. 《漢書·劉向傳》:“宜發明詔, 吐德音, 援近宗室, 親而納信.” 唐孟郊《老恨》詩:“有時吐向床, 枕席不解聽.”《金甁梅詞話》第九十回:“這個郞君, 也早合當倒運, 就吐實話泄機與他, 到吃婆娘哄賺了.” 梁啓超《新中國未來記》第四回:“晩上請到我房里頭暢談半夕, 彼此吐吐心事何如?” 張天翼《脊背與奶子》六:“愣了好會兒, 他才結里結巴吐出了他那主意.”4.呈露, 呈現. 宋孫覿《梅花》詩:“夢斷酒醒山月吐, 一枝疎影臥東窗.” 淸黃景仁《鵲踏枝·寄龔梓樹》詞:“三五冰輪簷際吐, 爲問驚烏, 今夜棲何處?” 參見“吐瑞”、“吐白”. 5.長出, 生出. 漢王逸《九思·守志》:“桂樹列兮紛敷, 吐紫華兮布條.” 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大覺寺》:“至於春風動樹, 則蘭開紫葉;秋霜降草, 則菊吐黃花.” 唐雍陶《和劉補闕秋園寓興》之四:“疏篁抽晩筍, 幽藥吐寒芽.” 魯迅《野草·風箏》:“此時地上的楊柳已經發芽, 早的山桃也多吐蕾.”6.散發;發出. 《文選·班固〈東都賦〉》:“嶽脩貢兮川效珍, 吐金景兮歊浮雲, 寳鼎見兮色紛紜.” 呂延濟注:“景, 光也. 言鼎之光色歊然出雲而紛紜焉.” 唐李白《明堂賦》:“含佳氣之靑蔥, 吐祥煙之鬱嵂.” 宋劉光祖《江城子·梅花》詞:“暮雲黃, 月微茫, 只有梅花, 依舊吐幽芳.”艾蕪《紅豔豔的罌粟花》:“天空中也有明星, 閃現在這里那里, 吐出光輝.”7.抒發;抒寫. 晉左思《吳都賦》:“其奏樂也, 則木石潤色;其吐哀也, 則淒風暴興.” 宋智圓《送庶幾序》:“道既得之於心矣, 然後吐之爲文章.” 魏鋼焰《寶地--寶人--寶事》:“正是:活龍王笑吐萬行詩, 妙詩絕句滿田流.”8.亮出;擺出. 《水滸傳》第一○二回:“王慶也吐箇勢, 喚做蜻蜓點水勢.”《兒女英雄傳》第六回:“只見那瘦子緊了緊腰轉向南邊, 向著那女子吐了個門戶, 把左手攏住, 右拳頭往上一拱, 說了聲‘請’.”9.姓. 隋有吐萬緒. 見《隋書》本傳.

吐②[tùㄊㄨˋ]

[《廣韻》湯故切, 去暮, 透. ]

1.嘔吐. 《後漢書·方木傳下·華佗》:“又有一郡守篤病久, 佗以爲盛怒則差……留書駡之. 太守果大怒, 令人追殺佗, 不及, 因瞋恚, 吐黑血數升而愈.”《醫宗金鑑·雜病心法要訣·嘔吐噦總括》:“有物有聲謂之嘔, 有物無聲吐之徵, 無物有聲噦乾嘔.” 淸蒲松齡《聊齋志異·咬鬼》:“伏而嗅之, 腥臭異常, 翁乃大吐.” 曹禺《日出》第一幕:“張先生說十分對不起您, 喝醉了, 跑到您房里來, 吐了您一床.”2.指吐出之物. 《魏書·元子華傳》:“子華母房氏, 曾就親人飲食, 夜還大吐, 人以爲中毒, 甚憂懼, 子華遂掬吐盡噉之, 其母乃安.”3.喩被迫退還(侵吞的財物). 沙汀《航線》:“還要命么? 他把錢吐出來就是了呀!”

[吐下】嘔吐下瀉. 《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太陰所至爲中滿霍亂吐下.”《晉書·蔡謨傳》:“謨初渡江, 見彭蜞, 大喜曰:‘蟹有八足, 加以二螯.’令烹之. 既食, 吐下委頓, 方知非蟹.”《百喩經·倒灌喩》:“即便以餘藥服之, 方得吐下, 爾乃得瘥.” 章炳麟《中華民國解》:“人有病而啜粥者, 於吐下之後可也. 未吐下時而先啜粥, 非直滋病, 亦歐惡不能下噲咽.”

[吐口】1.從口里吐出. 唐韓愈《元和聖德詩》:“血人於牙, 不肯吐口.”2.開口說話. 多用於表示同意、提出要求等. 淸黃六鴻《福惠全書·刑名·總論》:“多方說合, 始得從傍勸解, 而屍親仍未嘗吐口也.”《兒女英雄傳》第十六回:“任他那上司百般的牢籠, 這事他絶不吐口應許.”浩然《石山柏》:“那時候, 領導上很器重他, 他石山柏只要要求脫產, 出去就是區委書記, 如今當個縣長沒問題;他呀, 就是不吐口.”

[吐文】寫作. 漢王充《論衡·效力》:“則賢者有雲雨之知, 故其吐文萬牒以上, 可謂多力矣.”

[吐火】1.發出火光. 《文選·揚雄<羽獵賦>》:“霹靂烈缺, 吐火施鞭.” 李善注引應劭曰:“火, 電照也.” 晉陸機《演連珠》之十九:“鑽燧吐火, 以續湯谷之晷;揮翮生風, 而繼飛廉之功.”2.古代雜技節目. 表演時以燃著物置於口中, 噴吐火苗. 漢張衡《西京賦》:“吞刀吐火, 雲霧杳冥.” 晉干寶《搜神記》卷二:“其人有數術, 能斷舌復續、吐火……其吐火, 先有藥在器中, 取火一片, 與黍餹合之, 再三吹呼, 已而張口, 火滿口中.” 唐王棨《吞刀吐火賦》:“吞刀之術斯妙, 吐火之能又玄.” 魯迅《故事新編·鑄劍》:“白須老臣的講道, 矮胖侏儒的打諢, 王是早已聽厭的了;近來便是走索, 緣竿, 拋丸, 倒立, 吞刀, 吐火等等奇妙的把戲, 也都看得毫無意味.”

[吐火羅】中亞古國名. 亦用爲地名. 我國古代也譯作兜佉勒、兜呿羅、兜沙羅、吐呼羅、土豁羅、覩貨羅等. 在蔥嶺西, 今阿姆河南一帶. 公元八世紀爲阿拉伯所滅. 《隋書·西域傳·吐火羅》:“吐火羅國, 都蔥嶺西五百里, 與挹怛雜居……大業中, 遣使朝貢.”《新唐書·西域傳下·吐火羅》:“吐火羅, 或曰土豁羅, 曰覩貨邏, 元魏謂吐呼羅者. 居蔥嶺西, 烏滸河之南, 古大夏地.”

[吐火羅語】二十世紀初在我國新疆發現的用中亞婆羅米斜體字母書寫的印歐語系的語言. 屬印歐語系西部語群. 有兩種方言. 初發現時定名爲吐火羅語, 后來逐漸有人提出異議, 遂將吐魯番、焉耆一帶殘卷所代表的方言定名爲焉耆語, 而將庫車一帶殘卷所代表的方言定名爲龜茲語. 但也有學者主張仍保留吐火羅語這個名稱, 將前者稱爲吐火羅語A或東吐火羅語, 將后者稱爲吐火羅語B或西吐火羅語. 1975年又發現了長達88頁的焉耆語殘卷《彌勒會見記》劇本, 雖仍不全, 但是迄今國內發現的最長的一部該語言的文獻.

[吐心吐膽】同“吐肝露膽”. 

宋朱熹《答劉季章書》:“日用之間, 應事接物, 直是判斷得直截分明, 而推以及人, 吐心吐膽, 亦只如此, 更無回互.”

[吐白】1.呈露白色. 唐常袞《晩秋集賢院即事》詩:“翻黃桐葉老, 吐白桂花初.” 明黃汝良《玉壺冰賦》:“夜光含輝, 截脂吐白.”2.陳說, 宣告. 明洪璐《白知春傳》:“每歲天子將頒曆, 輒先以消息吐白人間. 世以其知春候, 故名之.”

[吐白鳳】見“吐鳳”. 

[吐吸】亦作“吐噏”. 

猶吞吐. 南朝宋謝靈運《曇隆法師誄》:“吐噏芳華, 懷抱日月.” 南朝梁陸倕《新刻漏銘》:“靈虯承注, 陰蟲吐噏.” 南朝陳張正見《山賦》:“森羅辰象, 吐吸雲霧.”《樂府詩集·郊廟歌辭九·北齊享廟樂辭》:“顧指維極, 吐吸風雲.” 唐王灣《登終南山》詩:“辭處若輕飛, 憩來惟吐吸.”

[吐舌】1.伸出舌頭. 由內熱而引起的一種病狀. 《漢書·丙吉傳》:“吉前行, 逢人逐牛, 牛喘吐舌.” 漢應劭《風俗通·正失·葉令祠》:“縣中牛皆流汗吐舌, 而人無知者.”《醫宗金鑑·幼科雜病心法要訣·吐舌》:“吐長收緩名吐舌, 皆是心經有熱成, 面紅煩渴溺赤澀, 瀉心導赤服即寧.”2.驚奇貌;驚恐貌. 唐韓愈《送窮文》:“言未畢, 五鬼相與張眼吐舌, 跳踉偃仆, 抵掌頓脚, 失笑相顧.” 明都穆《都公譚纂》卷上:“寧陽乃下令:‘軍士有奪人財物者斬.’三軍皆吐舌.” 淸錢泳《履園叢話·報應·孽報》:“道光元年五月, 忽染時疫, 兄弟叔侄以及老少婦女接踵而死者, 至十八人, 僅存兩歲幼孩而已. 聞者爲之吐舌.”《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回:“土老兒吐舌道:‘道臺! 那還不曉得是個甚麽行情呢!’”3.謂發言. 明李贄《與弱侯》:“僕何如人, 敢吐舌於兄之傍乎?”

[吐血】內髒出血從口中吐出. 《三國志·蜀志·馬超傳》“密書請降”裴松之注引三國魏魚豢《典略》:“正旦, 種上壽於超, 超搥胸吐血曰:‘闔門百口, 一旦同命, 今二人相賀邪?’”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風操》:“因爾便吐血, 數日而亡.” 元尙仲賢《單鞭奪槊》第三折:“若不是我尉遲恭來的早呵, 險些兒落在他勾中. 被某一鞭打的那廝吐血而走.” 巴金《秋》四一:“枚少爺已經停止吐血, 他在他妻子的腿上伏了一陣.”

[吐字】謂發音咬字.洪深《戲的念詞與詩的朗誦》六:“從事吐字, 實際在做兩件事:一是發音, 作發韻母;一是阻擦已發之音, 造作聲母.”

[吐吞】吞吐. 常用以形容山水爭雄之勢. 唐韓愈《陸渾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韻》:“山狂谷很相吐吞, 風怒不休何軒軒.” 宋王安石《昆山慧聚寺》詩之二:“峰嶺互出沒, 江湖相吐吞.” 明張羽《金川門》詩:“利石侔劍戟, 風濤相吐吞.” 淸顧夢遊《焦山紀遊》詩:“直上轉蒼翠, 雲際猶吐吞.”

[吐芽】發芽. 唐溫庭筠《懊惱曲》:“廬江小吏朱斑輪, 柳縷吐芽香玉春.” 唐薛能《柳枝詞》之二:“晴垂芳態吐芽新, 雨擺輕條溼面春.”

[吐花】亦作“吐華”. 

1.開花. 漢徐幹《中論·考偽》:“夫名之繫於實也, 猶物之繫於時也. 物者, 春也;吐華, 夏也;布葉, 秋也;凋零, 冬也.” 晉葛洪《抱朴子·交際》:“得之則排冰吐華, 失之則當春彫悴.” 唐李白《古風》之二五:“所以桃李樹, 吐花竟不言.”2.放射光華. 漢崔駰《刀劍銘》:“龍淵太阿, 干將莫邪, 帶以自禦, 燁燁吐花.”

[吐車茵】《漢書·丙吉傳》:“吉馭吏耆酒, 數逋蕩, 嘗從吉出, 醉歐丞相車上. 西曹主吏白欲斥之, 吉曰:‘以醉飽之失去士, 使此人將復何所容? 西曹地忍之, 此不過汙丞相車茵耳.’” 后因謂醉后過失爲“吐車茵”. 唐白居易《長齋月滿戲贈夢得》詩:“若怕平原怪先醉, 知君未慣吐車茵.” 宋范成大《次韻太守出郊》:“聞道將軍寬禮數, 不辭酩酊吐車茵.” 唐白居易《得丁乘車有醉吐車茵者丁不科而吏請罪之丁不許判》:“且恕當及物, 察貴用情:絶纓繼淫, 醉而猶捨;吐茵及亂, 誤豈不容?” 淸趙翼《秋帆制府挽詩》:“虛煩爲我高懸榻, 不及從公醉吐茵.”

[吐谷渾】1.古鮮卑族的一支. 本居遼東, 西晉時在首領吐谷渾的率領下西徙至甘肅、靑海間, 至其孫葉延時, 始號其國曰吐谷渾. 隋初, 夸呂稱可汗, 建都伏俟城. 唐時, 諾曷缽可汗曾來朝, 受封號. 后爲吐蕃所幷. 《資治通鑑·齊東昏侯永元二年》:“吐谷渾王伏連籌事魏盡禮.” 胡三省注:“吐, 從暾入聲. 谷, 音浴.”參閱《周書·異域傳下·吐谷渾》、《通典·邊防六》. 2.唐時泛指侵擾邊境的敵軍酋領. 唐王昌齡《從軍行》之五:“前軍夜戰洮河北, 已報生擒吐谷渾.”3.㚆姓. 本鮮卑族首領名, 后遂爲姓氏. 見《魏書·官氏志》、《周書·異域傳下·吐谷渾》. 4.樂府名. 本北朝馬上樂, 周隋時與西涼樂雜奏, 成爲宮廷音樂, 唐時猶存. 《舊唐書·音樂志二》:“北狄樂, 其可知者鮮卑吐谷渾部落稽三國, 皆馬上樂也……北周隋世, 與西涼樂雜奏. 今存者五十三章, 其名可解者六章:《慕容可汗》、《吐谷渾》、《部落稽》、《钜鹿公主》、《白淨王太子》、《企喩》也.”《樂府詩集·鼓吹曲辭五·唐鼓吹鐃歌》:“《吐谷渾》, 言李靖滅吐谷渾於西海上也.”

[吐肝膽】見“吐肝露膽”. 

[吐肝露膽】喩赤誠相待, 說出心里話. 明李贄《㚆京中友朋》:“我既眞切向道, 彼決無有厭惡之理……決無不吐肝露膽與我共證明之意.”亦作“吐肝膽”. 明李贄《㚆鄧石陽》:“二十餘年傾蓋之友, 六七十歲皓皤之夫, 萬里相逢, 聚首他縣, 誓吐肝膽, 盡脫皮膚.”

[吐言】1.說話. 漢王充《論衡·問孔》:“夫賢聖下筆造文, 用意詳審, 尙未可謂盡得實;況倉卒吐言, 安能皆是?”2.指所說的話或所作文字.《孔叢子·答問》:“吾謂聖人之知, 必見未形之前, 功垂於身後;立敎而戾夫弗犯, 吐言而辯士不破也.” 淸黃鷟來《述別敘懷送何黼侯之任階州》詩之四:“贈我龍馬篇, 吐言如霓虹.” 章炳麟《校文士》:“先戴《句股割圜記》, 吐言成典, 近古之所未有.”

[吐決】謂出謀決策. 《後漢書·袁紹傳》:“臨危吐決, 智勇邁於人, 又孰與袁氏?”《資治通鑑·漢獻帝初平二年》引此文, 胡三省注“吐決, 謂吐奇決策也.”

[吐盂】痰盂. 淸昭槤《嘯亭雜錄·惡章攀桂》:“上南巡, 章司行宮陳設, 欲媚上歡, 以鏤銀絲造吐盂設坐側.”

[吐奇】1.出奇謀. 晉夏侯湛《三國名臣贊》:“昂昂子敬, 拔跡草萊, 荷擔吐奇, 乃構雲臺.” 晉葛洪《抱朴子·嘉遯》:“故藏器者珍於變通隨時, 英逸者貴於吐奇撥亂.”《資治通鑑·漢獻帝初平二年》“臨危吐決” 元胡三省注:“吐決, 謂吐奇決策也.”2.發出異采. 劉師培《文說·耀采》:“趙至《入關》之作, 鮑照《大雷》之篇, 叔庠擢秀於桐廬, 士龍吐奇於鄮縣, 遊記之正宗也.”

[吐呼羅】即吐火羅. 《魏書·西域傳·吐呼羅》:“吐呼羅國, 去代一萬二千里. 東至范陽國, 西至悉萬斤國, 中間相去二千里.” 參見“吐火羅”.

[吐供】招供. 亦指供詞. 淸黃六鴻《福惠全書·刑名·審訟》:“及至臨審, 止將所記緊要處硏訊, 再加兩証吐供……自然迎刃而解矣.”

[吐放】猶放射. 郭沫若《前茅·黃河與揚子江對話》詩:“你們非如俄羅斯無產專政一樣, 把一切的陳根舊蒂和盤推翻, 另外在人類史上吐放一片新光.”

[吐沫】吐出沫子. 南朝宋劉敬叔《異苑》卷三:“晉太元中, 東陽西寺七佛屋龕下有一物, 出頭如鹿, 有法獻道人迫而觀之, 於是吐沫噴灑, 氣若雲霧.”《莊子·大宗師》“相濡以沫” 唐成玄英疏:“洎乎泉源旱涸, 鱣鮪困苦, 共處陸地, 頳尾曝鰓, 於是吐沫相濡, 呴氣相濕.” 宋蘇軾《蜜酒歌》:“一日小沸魚吐沫, 二日眩轉淸光活.”

[吐沫】1.嘔出白沫. 《醫宗金鑑·雜病心法要訣·噎膈翻胃總括》:“二證留連傳導隘, 魄門應自澀於行, 胸痛便硬如羊糞, 吐沫嘔血命難生.”2.唾沫. 《古今小說·楊八老越國奇逢》:“被人做一萬個鬼臉, 啐乾了一千擔吐沫, 也不爲過.” 丁玲《法網》:“張宗榮好象比顧美泉還氣憤不過, 紅著臉, 噴著吐沫, 把顧美泉也說動了.” 錢鍾書《圍城》七:“鴻漸吐口吐沫道:‘眞不要臉!’”

[吐法】用藥物促使嘔吐的治療方法.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序例二·張子和汗吐下三法》:“如引涎漉涎, 取嚏追淚, 凡上行者, 皆吐法也.”《科學畫報》1983年第9期:“吐法, 也叫催吐法, 是應用一些催吐的藥物, 使病邪或有毒物質從口吐出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吐泄】猶發泄. 蔣光慈《弟兄夜話》:“此時江霞又動了鄕情, 心中的情緒如亂麻也似地紛擾, 要想找一個方法吐泄一下.”

[吐茵】見“吐車茵”. 

[吐故納新】1.道家養生之術. 謂吐出濁氣, 吸納淸氣. 《莊子·刻意》:“吹呴呼吸, 吐故納新, 熊經鳥申, 爲壽而已矣.” 陸德明釋文:引李頤曰:“吐故氣, 納新氣也.” 南朝宋朱昭之《難夷夏論》:“道法則……呼吸太一, 吐故納新, 大則靈飛羽化, 小則輕強無疾.” 明吳寬《湯媼傳》:“<媼>善養氣, 能吐故納新, 延年不死.” 淸和邦額《夜譚隨錄·雜記》:“丁素究心神仙之事, 精於導引, 每澄心枯坐, 吐故納新.”2.人體的呼吸過程, 謂呼出二氧化碳, 吸進新鮮空氣. 張賢亮《土牢情話》第二章:“爲了一點涼意而狠命地吸氨;氨氣又使肺部更加灼熱. 我們的呼吸系統就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中進行吐故納新.”3.比喩揚棄陳舊的, 吸收新鮮的. 魯迅《集外集·說鈤》:“最人涅伏, 吐故納新, 敗果既落, 新葩欲吐.”《紅旗》1968年第4期:“一個無產階級的黨也要吐故納新, 才能朝氣蓬勃.”

[吐茹】1.吐剛茹柔. 《舊唐書·溫造傳》:“然造之舉奏, 無所吐茹. 朝廷有喪不以禮、配不以類者, 悉劾之.”《資治通鑑·漢桓帝延熹八年》:“祐數臨督司, 有不吐茹之節.” 明劉基《郁離子·天道》:“抑天不能制物之命而聽從其自善惡乎? 將善者可欺, 惡者可畏, 而天亦有所吐茹乎?” 參見“吐剛茹柔”. 2.比喩爲政的寬嚴. 唐白居易《崔咸可洛陽縣令制》:“然宰大邑, 如烹小鮮. 人擾則疲, 魚擾則餒;寬猛吐茹, 其鑑於茲.”3.比喩錢財的出入. 淸李漁《閑情偶寄·頤養·節色欲》:“是天也者, 用地之物也;猶男爲一家之主, 司出納吐茹之權者也.”

[吐咬】謂吐音咬字.洪深《戲的念詞與詩的朗誦》六:“這就不是其它的如吐咬、頓歇等方法所能做到的了.”

[吐食】同“吐哺”. 

唐楊炯《唐恒州刺史王義童神道碑》:“公雖勳參締搆, 位揔班條, 金友玉昆, 良田廣宅, 而能吐食下士, 倒屣迎賓.” 宋葉適《送陳子云通判》詩之二:“臨餐吐食嗟無餘, 幽情慘鬱時一舒.”

[吐食握髮】同“吐哺握髮”. 

晉葛洪《抱朴子·交際》:“雖筆不集劄, 菽麥不辨, 爲之倒屣, 吐食握髮.”

[吐音】謂發音. 洪深《電影戲劇表演術》第一章二:“他(演員)又須是能夠將規定的話, 講得明白而且有力;這就是‘口齒淸楚, 抑揚有致’, 對於吐音、咬字、念白有硏究.”

[吐逆】謂嘔吐而氣逆. 漢華佗《中藏經·論胃虛實寒熱生死逆順脈證之法》:“病甚則腹脇脹滿, 吐逆不入食.”《敦煌曲子詞·定風波》:“時當五六日, 頭如針刺汗微微, 吐逆黏滑全沈細.” 宋范仲淹《與中舍書》:“更多酒傷著脾胃, 復可喫食, 致此吐逆.” 淸黃六鴻《福惠全書·刑名·驗各種死傷》:“中砒霜毒者, 吐逆, 腸腹絞痛不可忍.”

[吐突】我國古代少數民族鮮卑族姓. 唐代有吐突承璀, 見《新唐書·宦者傳上》.

[吐退】1.猶出讓;退還. 《元典章·戶部五·官田》:“體知德一等農民, 將見種官田地私下受錢, 書私約吐退轉佃.”《元代白話碑集錄·虛仙飛泉觀碑一》:“照得:浮屠山已在吐退內.”《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其向來欺心, 換人珠寶, 賴人質物, 雖然勢難吐退;發心喜捨, 變賣爲修橋補路之費.”2.指退還財物的字據. 《儒林外史》第十六回:“你哥聽著人說, 受了原價, 寫過吐退與他.”

[吐陠】土附魚的別稱. 

[吐紅】吐血. 魯迅《彷徨·在酒樓上》:“<阿順>直到咽氣的前幾天, 才肯對長富說, 她早就象她母親一樣, 不時的吐紅和流夜汗.”

[吐珠】據《淮南子·覽冥訓》“隋侯之珠” 漢高誘注載, 隋侯見大蛇傷斷, 用藥敷治, 后蛇銜大珠來報. 后因以“吐珠”喩報恩. 宋歐陽修《<歸田錄>自序》:“曾不聞吐珠銜環, 效虵、雀之報.”

[吐珠於澤, 誰能不含】謂明珠出於水澤, 則人皆取而含之. 比喩君權旁落, 則人皆謀奪之. 《後漢書·翟酺傳》:“臣恐威權外假, 歸之良難, 虎翼一奮, 卒不可制. 故孔子曰:‘吐珠於澤, 誰能不含.’” 李賢注:“《春秋保乾圖》曰:‘臣功大者主威侵, 權幷族害己姦行, 吐珠於澤, 誰能不含.’諭君之權柄外假, 則必競取以爲己利, 猶珠出於澤中, 誰能不含取以爲己寶也. 吐猶出也.”

[吐捉】吐哺捉發. 《漢書·王褒傳》:“昔周公躬吐捉之勞, 故有圉空之隆.”《文館詞林》卷一五六引晉鄭豊《答陸士龍·鴛鴦》詩序:“其勞謙接士, 吐捉待賢, 雖姬公之下白屋, 洙泗之養三千, 無以過也.” 唐韓愈《和李相公呈一二知舊》詩:“勿憚吐捉勤, 可歌風雨調.” 參見“吐哺握髮”.

[吐華】見“吐花”. 

[吐哺】1.吐出嘴里食物. 《漢書·高帝紀上》:“漢王輟飯吐哺, 曰:‘豎儒幾敗乃公事!’”顏師古注:“哺, 口中所含食也.” 宋洪邁《夷堅甲志·資州鶴》:“<何>嘗蔭大木下, 望其顛紅鶴巢甚大, 數雛啾啾然. 已而其母歸, 方憩枝上, 銜食向巢立, 何生彍弩射之, 中其腹. 勢且墜, 猶忍死引頸吐哺飼其子, 乃墜地.”2.亦作“吐餔”. 極言殷勤待士. 《後漢書·馬援傳》:“天下雄雌未定, 公孫不吐哺走迎國士, 與圖成敗, 反修飾邊幅, 如偶人形.” 宋蘇轍《元祐七年生日謝表》:“躬周公吐餔之勞, 服大禹惡酒之戒.” 明吾邱瑞《運甓記·諸賢渡江》:“小生輩雖無遠略, 願執鞭弭, 況今瑯琊王尊禮賢豪, 王茂弘吐哺下士.” 淸葉廷琯《鷗陂漁話·黃陶庵集外詩》:“臥薪天子正焦勞, 吐哺宰臣方怵惕.” 參見“吐哺握髮”. 3.魚名. 明馮時可《雨航雜錄》卷下:“吐哺魚, 名土附, 以其附土而行也. 或曰:食物嚼而吐之, 故名吐哺.” 參見“土附魚”.

[吐哺捉髮】見“吐哺握髮”. 

[吐哺握髮】《韓詩外傳》卷三:“成王封伯禽於魯, 周公誡之曰:‘往矣, 子無以魯國驕士. 吾文王之子, 武王之弟, 成王之叔父也, 又相天下, 吾於天下亦不輕矣, 然一沐三握髪, 一飯三吐哺, 猶恐失天下之士.’”按, 《史記·魯周公世家》作“一沐三捉髪”. 后遂以“吐哺握髪”形容禮賢下士, 求才心切. 晉葛洪《抱朴子·逸民》:“夫周公大聖, 以貴下賤, 吐哺握髮, 懼於失人.” 元無名氏《氣英布》第三折:“雖然做不得吐哺握髮下名流, 也是喒的風雲湊.” 郭沫若《蔡文姬》第五幕:“巍巍宰輔呵吐哺握發, 金璧贖我呵重睹芳華.”亦作“吐哺捉髮”. 唐韓愈《後廿九日復上書》:“今雖不能如周公吐哺捉髮, 亦宜引而進之, 察其所以而去就之, 不宜默默而已也.”

[吐哺輟洗】據《韓詩外傳》卷三載, 周公殷勤待客, 甚至於“一飯三吐哺”, 唯恐失天下之士. 又據《史記·高祖本紀》載, 酈食其求見劉邦, 劉邦方踞床洗足. 酈生不拜, 且斥其不宜踞見長者, 於是劉邦起而謝之, 延上坐. 后世遂以“吐哺輟洗”爲禮賢下士之典實. 《資治通鑑·梁武帝中大通三年》:“會高歡東出, 元忠乘露車, 載素箏濁酒以奉迎, 歡聞其酒客, 未即見之. 元忠……謂門者曰:‘本言公招延俊傑, 今聞國士到門, 不吐哺輟洗, 其人可知, 還吾刺, 勿通也!’” 胡三省注:“以周公、漢祖之事責歡也.” 參見“吐哺握髮”.

[吐眩】嘔吐眩暈. 宋徐兢《宣和奉使高麗圖經·蓬萊山》:“舟中之人, 吐眩顛仆, 不能自持.”

[吐蚊鳥】水鳥名. 又名蚊母鳥. 唐劉恂《嶺表錄異》卷中:“蚊母鳥, 形如靑鷁, 嘴大而長, 於池塘捕魚而食, 每叫一聲, 則有蚊蚋飛出其口, 俗云采其翎爲扇, 可辟蚊子. 亦呼爲吐蚊鳥.” 宋王讜《唐語林·補遺四》:“江東有吐蚊鳥, 夏則夜鳴, 吐蚊於蘆荻中.”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禽一·蚊母鳥》<釋名>:“吐蚊鳥、鷏.”<集解>引陳藏器曰:“此鳥大如雞, 黑色. 生南方池澤茹蘆中, 江東亦多. 其聲如人嘔吐, 每吐, 出蚊一二升.” 參見“蚊母鳥”.

[吐剛】比喩畏懼強暴. 漢王符《潛夫論·潛歎》:“夫賢者之爲人臣……不墮公以聽私, 不撓法以吐剛.” 宋王禹偁《送王旦序》:“昔我鄭邦, 厥守不良, 厥佐吐剛. 吾相疾之, 吾君竄之, 我民用康.” 參見“吐剛茹柔”.

[吐剛茹柔】吐出硬的, 吃下軟的. 比喩怕強欺弱. 語本《詩·大雅·烝民》:“人亦有言:柔則茹之, 剛則吐之. 維仲山甫, 柔亦不茹, 剛亦不吐;不侮矜寡, 不畏彊禦.” 孔穎達疏:“柔濡者則茹食之, 堅剛者則出之, 喩……敵寡弱者則侵侮之, 強盛者則避畏之.”《漢書·薛宣傳》:“<宣>前爲御史中丞, 執憲轂下, 不吐剛茹柔, 舉錯時當.” 唐劉知幾《史通·惑經》:“斯則危行言遜, 吐剛茹柔, 推避以求全, 依違以免禍.”《舊唐書·憲宗紀上》:“罔或徇利以剝下, 吐剛而茹柔, 使閭井咸安, 惸嫠獲濟.”

[吐氣】1.發出聲氣. 《莊子·刻意》“語仁義忠信, 恭儉推讓, 爲修而已矣” 唐成玄英疏:“發辭吐氣, 則語及仁義, 用茲等法爲修身之本.” 漢班固《東都賦》:“咸含和而吐氣, 頌曰:盛哉乎斯世!” 唐羅隱《讒書·序陸生東遊》:“一年, 遇生於靖安里中, 相其吐氣出詞, 落然有正人風骨.” 宋文彦博《過燕川渡》詩:“諸公共遊不知疲, 長吟吐氣如虹蜺.”2.呼出氣. 《初刻拍案驚奇》卷五:“喘吁吁吐氣不齊, 戰兢兢驚神未定.”3.舒發受壓抑之氣;發泄怨氣. 唐李白《梁甫吟》:“寧羞白髮照淸水, 逢時吐氣思經綸.” 明姚士粦《見只編》卷中:“其記汙辱宮闈, 至不忍讀, 葢必宋人借此吐氣耳.” 淸黃景仁《上朱笥河先生》詩:“十年吟苦霜鬢絲, 一編吐氣今其時.” 孫中山《民族主義》第五講:“閩粵向多各姓械斗的事, 起因多是爲這一姓對於那一姓, 名分上或私人上小有淩辱侵占, 便不惜犧牲無數金錢生命, 求爲姓中吐氣.”4.散發元氣. 《淮南子·天文訓》:“天道曰圓, 地道曰方, 方者主幽, 圓者主明, 明者, 吐氣者也, 是故火曰外景;幽者, 含氣者也, 是故水曰內景.”5.顯現生機. 南朝梁陶弘景《與梁武帝啓》:“夫以含心之荄, 實伺夾鍾吐氣.”6.散發煙氣. 漢李尤《薰爐銘》:“上似蓬萊, 吐氣委虵.”7.語音學上指送氣.

[吐氣揚眉】形容受壓抑的心情得以舒展而感到快意. 明孫仁孺《東郭記·與之大夫》:“吐氣揚眉, 靑雲激勵, 却憐小友尙窮乏.”《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二:“公子聽得這一番說話, 方纔覺得有些吐氣揚眉, 心裏放下.”克非《春潮急》一:“窮苦老百姓自己起來當家作主, 個個吐氣揚眉.”

[吐納】1.吐故納新. 道家養生之術. 三國魏嵇康《養生論》:“又呼吸吐納, 服食養身, 使形神相親, 表裏俱濟也.”《新唐書·宦者傳上·高力士》:“朕將吐納導引, 以天下事付林甫, 若何?” 宋邵伯溫《聞見前錄》卷七:“摶不知吐納修養之理, 假令白日沖天, 亦何益於聖世?” 淸孫枝蔚《題華山高枕圖壽吳香林》詩:“那用仙家吐納頻, 陶然一枕自生春.”2.泛指呼吸. 魯迅《墳·雜憶》:“因此我常常欣慕現在的靑年, 雖然生於淸末, 而大抵長於民國, 吐納共和的空氣, 該不至於再有什么異族軛下的不平之氣, 和被壓迫民族的合轍之悲罷.” 葉聖陶《倪煥之》十五:“心髒的每一回跳動, 鼻息的每一回吐納, 都奏出‘我愛著你’那句話的激動的節拍.”3.猶吞吐. 吐出與吞進. 漢王粲《遊海賦》:“苞吐納之弘量, 正宗廟之紀綱.” 晉郭璞《江賦》:“呼吸萬里, 吐納靈潮.” 淸唐孫華《同宋藥洲太史登滕王閣》詩:“吐納江流九派小, 平壓雉堞群峰低.”4.比喩貿易, 買賣. 吳晗《朱元璋傳》第六章二:“商品的生產和吐納的中心, 手工業作坊和批發行號的所在地, 集中著數量相當巨大的后備手工業工人和小商攤販.”5.言談;談吐. 《魏書·元翼傳》:“美姿貌, 善吐納, 兼有將略.” 南朝梁慧皎《高僧傳·義解·竺道生》:“吐納問辯, 辭淸珠玉, 雖宿望學僧, 當世名士, 皆慮挫詞窮, 莫敢酬抗.” 淸吳偉業《送何省齋》詩:“吐納既風流, 姿容更瓌異.”6.指發聲.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神思》:“吟詠之間, 吐納珠玉之聲;眉睫之前, 卷舒風雲之色.” 宋吳曾《能改齋漫錄·議論》:“崔記敎坊任智方四女皆善歌, 其中二姑子, 吐納悽惋, 收斂渾淪.”

[吐欵】見“吐款”. 

[吐款】亦作“吐欵”. 

吐露眞情. 《宋書·范曄傳》:“熙先望風吐款, 辭氣不橈, 上奇其才, 遣人慰勞之.” 宋黃庭堅《次韻奉送公定》:“長戈仰關來, 吐款受羈縻.” 元劉壎《隱居通議·雜錄》:“璡急吐款云:‘三十頭牛是外甥牸牛所生, 非盜得也.’” 淸毛祥麟《三略汇編》卷五:“當上海陷時, 有邑豪數輩望風吐欵, 陰致書與賊.”

[吐壺】唾壺. 明王世貞《謝生歌七夕送脫屣老人謝榛》詩:“劇談麈尾擊吐壺, 囊中欲探一錢無.”

[吐萬】我國古代少數民族鮮卑族姓. 北周有吐萬緒. 《隋書》、《北史》有傳.

[吐握】吐哺握發. 漢王褒《聖主得賢臣頌》:“昔周公躬吐握之勞, 故有圄空之降.” 唐范攄《云溪友議》卷五:“故行流極之刑, 成吐握之美, 乃帝子之股肱, 萬方之軌度也.” 金王若虛《<史記辨惑>三》:“至於成王剪葉以封唐叔, 周公吐握以待士……皆委巷之談.” 淸湯右曾《上玉峰徐公》詩:“每看元老虛懷處, 吐握風流一旦親.” 參見“吐哺握髮”.

[吐葩】1.開花. 漢張衡《西京賦》:“吐葩颺榮, 布葉垂陰.”2.指呈現花狀圖案. 晉張協《七命》:“方疏含秀, 圓井吐葩.”

[吐飯成蜂】古代一種幻術. 吳淑《事類賦·蜂賦》注引《葛仙公別傳》:“仙公與客對食, 客曰:‘當請先生作一奇戲.’食未竟, 仙公即吐口中飯, 盡成飛蜂滿屋, 或集客身, 莫不震肅, 但皆不螫. 良久, 仙公乃張口, 蜂飛入口, 悉復成飯.”《故事成語考·釋道鬼神》:“葛仙翁作戲術, 吐飯成蜂.”亦作“吐飯蜂翔”. 唐王棨《吞刀吐火賦》:“且夫神仙兮不常, 變化兮多方, 或漱水而霧含, 或吐飯而蜂翔.”

[吐飯蜂翔】見“吐飯成蜂”. 

[吐翕】呼吸. 南朝梁江淹《赤虹賦》:“視鱣岫之吐翕, 看黿梁之交積.” 宋沈括《夢溪補筆談·雜志》:“以春、秋分時吐翕嚥津, 存想腹胃, 則有丹砂自腹中下, 璀然耀日, 術家以爲丹藥.”

[吐番】見“吐蕃”. 

[吐詞】見“吐辭”. 

[吐棄】唾棄. 《漢書·外戚傳上·孝武李夫人》:“上所以攣攣顧念我者, 乃以平生容貌也. 今見我毀壞, 顔色非故, 必畏惡吐棄我.” 明張蒼水《祭海神文》:“若陳牲列俎而羅拜於下者, 皆髠髮左衽之人, 知神之必憤然而起, 吐棄而不享.” 淸袁枚《隨園詩話》卷一:“魏泰譏山谷:‘得機羽而失鵾鵬, 專拾取古人所吐棄不屑用之字, 而矜矜然自炫其奇.’”茅盾《子夜》七:“<屠維嶽>又象吐棄了什么似的說道:‘咄, 你這光棍! 那么簡單!’”

[吐焰】亦作“吐爓”. 亦作“吐燄”.

吐出火焰;發出光焰. 漢班固《東都賦》:“焱焱炎炎, 揚光飛文;吐爓生風, 欱野歕山.” 唐王勃《九成宮頌序》:“近陵吐焰, 縟奔電於長鋒;灌莽生塵, 隕飛霜於勁鏃.” 唐盧仝《月蝕詩》:“今夜吐燄長如虹, 孔隙千道射戶外.” 元吳師道《次韻柳待制直院晩歸》:“庭松吐燄引淩霄, 露井銀牀凍不消.”理由《揚眉劍出鞘》:“這一連串嫻熟細膩的劍法, 伴隨著力度、幅度、深度、精度, 殺那間爆發出來, 如靈蛇吐焰, 銀光一閃, 正中對方的腹部.”

[吐渾】即吐谷渾. 唐張說《撥川郡王碑》:“聖曆二年, 以所統吐渾七千帳歸於我.”《新五代史·四夷附錄三》:“吐渾, 本號吐谷渾, 或曰乞伏乾歸之苗裔. 自後魏以來, 名見中國, 居於靑海之上. 當唐至德中, 爲吐蕃所攻, 部族分散, 其內附者, 唐處之河西. 其大姓有慕容、拓拔、赫連等族.”

[吐絮】1.棉桃成熟裂開, 露出棉絮. 碧野《在蔥嶺下》:“棉田里的棉桃又大又密, 有的已經開始吐絮了.”2.指柳樹、蘆葦等植物開花后結子. 因所結的子帶有絮狀白色絨毛, 故稱. 唐吳融《汴上晩泊》詩:“柳寒難吐絮, 浪濁不成花.”《小說選刊》1981年第6期:“綠柳吐絮, 白楊飛花.”

[吐賀】我國古代少數民族柔然族的姓. 北魏有吐賀眞, 見《魏書·蠕蠕傳》.

[吐發】1.猶煥發. 《魏書·元澄傳》:“文明太后引見澄, 誡厲之, 顧謂中書令李沖曰:‘此兒風神吐發, 德音閑婉, 當爲宗室領袖.’”2.猶談吐. 《北史·元彧傳》:“彧姿制閑裕, 吐發流美.”

[吐絢】煥發光彩. 唐王勃《乾元殿頌》序:“金壇紫露, 映銀籀而翻華;瑤林白雪, 藻瓊章而吐絢.”《樂府詩集·郊廟歌辭五·唐雩祀樂章二》:“紺筵分彩, 寶圖吐絢.”

[吐絲自縛】喩人作了某事反使自己受困. 《景德傳燈錄·志公和尙十四科頌》:“聲聞執法坐禪, 如蠶吐絲自縛.” 參見“作繭自縛”.

[吐瑞】呈現瑞應. 《晉書·樂志下》:“神石吐瑞, 靈芝自敷. 肇基天命, 道均唐虞.” 唐王勃《乾元殿頌》序:“黃精吐瑞, 潛龍苞象帝之基;紫氣禎祥, 鳴鳳呈眞王之表.”

[吐暈】散發光彩. 淸查愼行《謝賜玻璃眼鏡》詩之一:“明珠吐暈泥沙外, 爝火分光日月邊.”

[吐誠】謂說出眞心話.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規箴》:“知幾其神乎, 古人以爲難;交疎吐誠, 今人以爲難.”

[吐溜】湧出水流. 三國魏嵇康《琴賦》:“蒸靈液以播雲, 據神淵而吐溜.”《文選·潘嶽<射雉賦>》:“天泱泱以垂雲, 泉涓涓而吐溜.” 李善注:“溜, 水流貌也.” 唐陳子昂《晦日宴高氏林亭》詩:“玉池初吐溜, 珠樹始開花.” 淸龔自珍《己亥雜詩》之二七九:“急報東方兩星使, 靈山吐溜爲糧船.”

[吐嘍】狒狒的別名. 《逸周書·王會》:“州靡狒狒, 其形人身, 反踵, 自笑, 笑則上脣翕其目, 食人, 北方謂之吐嘍.”

[吐圖】指堯時龍馬銜圖出河的傳說. 《文選·顏延之<赭白馬賦>》:“實有騰光吐圖, 疇德瑞聖之符焉.” 李善注引《尙書中候》:“帝堯即政七十載, 脩壇河洛, 仲月辛日, 禮備, 至於日稷, 榮光出河, 龍馬銜甲, 赤文綠色, 臨壇吐甲圖.”《梁書·張率傳》:“先景遺風之美, 世所得聞;吐圖騰光之異, 有時而出.” 參見“河圖”.

[吐鳳】《西京雜記》卷二:“雄(揚雄)著《太玄經》, 夢吐鳳凰, 集《玄》之上.” 后因以“吐鳳”稱頌文才或文字之美. 唐王勃《乾元殿頌》序:“詞庭吐鳳, 翫鳥跡於春黌;書帳翻螢, 閱蟲文於夏閣.”《舊唐書·文苑傳序》:“門羅吐鳳之才, 人擅握蛇之價.” 宋吳曾《能改齋漫錄·事實一》:“次仲和答云:‘……二賦人間眞吐鳳, 五年溪上不警鷗.’” 淸錢謙益《和遵王述懷感德四十韻》:“懷龍溫昔夢, 吐鳳理新編.”亦作“吐白鳳”. 唐白居易《賦賦》:“掩黃絹之麗藻, 吐白鳳之奇姿;振金聲於寰海, 增紙價於京師.”

[吐漱】猶吞吐. 漱, 同“嗽”, 吮吸. 南朝梁劉孝標《廣絕交論》:“吐漱興雲雨, 呼噏下霜露.”

[吐實】吐露眞情. 晉葛洪《抱朴子·勤求》:“若此之人, 情僞行露, 亦終不得而敎之;敎之亦不得盡言吐實.” 唐李商隱《驕兒詩》:“客前問所須, 含意不吐實.” 淸王士禛《池北偶談·談異四·鴛鴦鏡》:“少年懼, 吐實. 乃與里中謝氏女約私奔, 期會祠中.” 章裕昆《文學社武昌首義紀實》:“鐵忠更用言詞恐嚇, 龔霞初遂叛變, 一一吐實.”

[吐翠】露出靑綠色. 前蜀韋莊《和李秀才郊墅早春吟興十韻》:“雪色隨高嶽, 冰聲陷古塘. 草根微吐翠, 梅朵半含霜.”

[吐綬鳥】即吐綬雞. 南朝梁任昉《述異記》卷上:“吐綬鳥身大如鸐, 五色, 出巴東山中. 毛色可愛, 若天晴淑景, 即吐綬, 長一尺, 須臾還吞之.” 唐劉禹錫《吐綬鳥詞》:“越人偶見而奇之, 因名吐綬江南知.”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廣動植之一》:“魚復縣南山有鳥大如鴝鵒, 羽色多黑, 雜以黃白, 頭頰似雉, 有時吐物長數寸, 丹采彪炳, 形色類綬, 因名爲吐綬鳥.” 淸屈大均《南海神祠古木綿花歌》:“收香一一立花鬚, 吐綬紛紛飲花乳.” 參見“吐綬雞”.

[吐綬雞】鳥名. 也叫吐錦雞、眞珠雞、七面鳥, 俗稱火雞. 產於巴峽及閩廣山中, 今多飼作家禽. 以喉下有肉垂, 似綬, 故稱.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禽二·附吐綬雞》:“出巴峽及閩廣山中, 人多畜玩. 大者如家雞, 小者如鴝鵒. 頭頸似雉, 羽色多黑, 雜以黃白圓點, 如眞珠斑. 項有嗉囊, 內藏肉綬, 常時不見, 每春夏晴明, 則向日擺之. 頂上先出兩翠角, 二寸許, 乃徐舒其頷下之綬, 長闊近尺, 紅碧相間, 采色煥爛……此鳥生亦反哺. 行則避草木, 故《禽經》謂之避株, 《食物本草》謂之吐錦雞, 《古今注》謂之錦囊, 《蔡氏詩話》謂之眞珠雞, 《倦遊錄》謂之孝鳥, 《詩經》謂之鷊.” 淸趙翼《題嶺南物產圖六二韻》:“帶箭鳥拖尾, 吐綬雞贅肉.”

[吐綻】猶裂開. 明唐寅《川潑棹》詞:“碧碧草沿堦, 海榴半吐綻.”

[吐綠】呈現翠綠色. 三國魏曹植《芙蓉賦》:“絲條垂珠, 丹榮吐綠.” 唐宋之問《太平公主山池賦》:“高閤翔雲, 丹巖吐綠.”

[吐蕃】公元七至九世紀, 我國古代藏族所建政權. 據有今西藏地區全部, 盛時轄有靑藏高原諸部, 勢力達到西域、河隴地區. 其贊普松贊干布、棄隸縮贊先后與唐文成公主、金成公主聯姻, 與唐經濟文化聯系至爲密切. 吐蕃政權崩潰后, 宋、元、明史籍仍習慣沿稱靑藏高原及當地土著族爲吐蕃, 一作吐番. 元中統間改稱烏斯藏.

[吐輝】發出光輝. 三國魏嵇康《雜詩》:“光燈吐輝, 華幔長舒.” 晉陸機《演連珠》之十三:“朗璞蒙垢, 不能吐輝.”

[吐噏】見“吐吸”. 

[吐餔】見“吐哺”. 

[吐論】1.發議論、評論或作辯論. 南朝宋顏延之《五君詠·嵇中散》:“形解驗默仙, 吐論知凝神.”《南史·王思遠傳》:“見明士蓬頭散帶, 終日酣醉, 吐論從橫, 唐突卿宰, 便復憶見思遠.” 唐黃滔《贈懷光上人》詩:“過午休齋慣, 離經吐論高.”2.指寫作論說、辯論文字.宋蔡襄《士伸知己賦》:“非五難而吐論, 和再刖而處窮.”

[吐談】猶談吐. 宋羅燁《醉翁談錄·序平康巷陌諸曲》:“其中諸妓, 多能文詞, 善吐談, 亦評品人物, 應對有度.”

[吐駡】唾罵. 《醒世姻緣傳》第七三回:“只是陳恭度雖是個秀才, 其人生得村壯雄猛, 年紀三十歲以下, 在婦人行中大有勍敵之名, 致得那婦人們千人吐駡, 萬人憎嫌.”

[吐錦雞】見“吐綬雞”. 

[吐燄】見“吐焰”. 

[吐穗】1.謂谷物長出穗兒. 晉葛洪《抱朴子·守塉》:“陸無含秀之苗, 水無吐穗之株.” 唐王勣《遊北山賦》:“石菌抽葉, 金芝吐穗.” 高玉寶《高玉寶》第三章:“苞米一吐穗就拔來吃, 等到秋天也耗吃完了.”2.喩指露出穗狀之物. 明朱有燉《風月牡丹仙》第三折:“絳蠟燼淸光吐穗, 紙窓明素色生輝.”

[吐膽傾心】同“吐肝露膽”. 

《京本通俗小說·馮玉梅團圓》:“承信方敢吐膽傾心, 告訴道:‘小將建州人, 實姓范.’”《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難逢夫》:“公子屛去從人, 與劉推官吐膽傾心, 備述少年設誓之意.” 明無名氏《絳都春·四時怨別》套曲:“情濃乍別, 爲多才寸心千里縈結. 吐膽傾心, 將海誓山盟曾共設.”

[吐藥】促使嘔吐的藥物.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序例二·張子和汗吐下三法》:“吐藥之苦寒者, 瓜蒂、巵子、茶末、豆豉、黃連、苦參、大黃、黃芩.” 淸姚衡《寒秀草堂筆記》卷三:“昂地謀牛瑠璃十四兩七錢, 一匣, 係吐藥.”

[吐曜】亦作“吐耀”. 

發出光輝. 亦借指能發光的日月星. 三國魏曹叡《山陽公贈冊文》:“乾精承祚, 坤靈吐曜.” 南朝齊孔稚圭《爲王敬則讓司空表》:“蟬佩之暎, 則左右交暉;龜組之華, 則縱橫吐耀.”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原道》:“仰觀吐曜, 俯察含章, 高卑定位, 故兩儀既生矣.” 唐馮眞素《燈賦》:“遇曉韜暉, 乘昏吐耀.”

[吐嚕】1.蒙語. 可惜. 元《愁憤》詩:“吐嚕吐嚕段阿奴, 施宗施秀同奴歹.” 原注:“吐嚕, 可惜也.”2.方言. 褪. 徐懷中《西線軼事》三:“要領是脚脖上可以緊些, 到了腿肚松緊要適當. 松了往下吐嚕, 太緊走起來腿疼.”3.象聲詞. 多形容子彈連梭發射聲. 亦指子彈連梭發射. 峻靑《海嘯》第四章:“小馬高高地擎著他的大肚匣子說:‘滿滿一梭子子彈, 全都吐嚕在了那老狗的身上.’”

[吐懣】發泄內心的憤懣. 《後漢書·章帝紀》:“朕思遟直士, 側席異聞, 其先至者, 各以發憤吐懣, 略聞子大夫之志矣, 皆欲置於左右, 顧問省納.” 明高攀龍《武林遊記》:“汝定持巨石擊檜賊頭, 聲硜然, 稍爲吐懣.”

[吐瀉】嘔吐與腹瀉. 明郞瑛《七修類稿·事物·王孔多壽》:“御史金燦嘗暑天與之飲食, 見其食之無節, 遂至吐瀉.”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百病主治藥·霍亂》:“桑白皮, 止霍亂吐瀉.”《醫宗金鑑·張仲景<傷寒論·霍亂>》“嘔吐而利, 此名霍亂”集注:“輕者只曰吐瀉, 重者揮霍撩亂, 故曰霍亂.”

[吐辭】亦作“吐詞”. 

發言. 亦謂寫作詩文. 漢王充《論衡·問孔》:“使此言意不解而文不分, 是謂孔子不能吐辭也.” 晉曹毗《對儒》:“吐辭則藻落揚班, 抗心則志擬高鴻.” 唐李白《獻從叔當塗宰陽冰》詩:“吐辭又炳煥, 五色羅華星.” 明杜濬《嵇康》詩:“吐辭薄湯武, 千載有生氣.” 明汪道昆《五湖遊》:“那漁翁吐辭不俗, 想他是江湖散人.” 淸方文《宋遺民詠·鄭所南思肖》:“吐詞惟痛快, 忌諱所不顧. 當時文網密, 肝膽向誰訴.”

[吐瀝】猶傾訴. 明張居正《答督撫吳環洲言敬事後食之義》:“冒昧吐瀝, 惟高明采之.” 明吾邱瑞《運甓記·官誥榮封》:“敷揚淸政, 水鏡無光;吐瀝赤誠, 朝霞失色.”

[吐耀】見“吐曜”. 

[吐鶻】金人的束帶. 用金玉或犀象骨角等制成. 《金史·輿服志下》:“金人之常服四:帶, 巾, 盤領衣, 烏皮靴. 其束帶曰吐鶻……吐鶻, 玉爲上, 金次之, 犀象骨角又次之.” 明袁華《完顏巾金粟道人所制寄鐵崖先生先生賦長歌以謝率余同作》詩:“瑞玉龍環四帶巾, 柘袍吐鶻裝麒麟.”

[吐爓】見“吐焰”. 

[吐露】1.謂說出實情或眞心話. 唐白居易《蘇州刺史謝上表》:“塵瀆皇鑑, 吐露赤誠.” 元劉壎《隱居通議·雜錄》:“蓋急於吐露, 而忘其裁制也.”《醒世恒言·李玉英獄中訟冤》:“焦氏、焦榕初時抵賴, 動起刑法, 方纔吐露眞情.”柔石《人鬼和他底妻的故事》:“爲什么一句不肯吐露呢?”2.顯露. 《朱子語類》卷七一:“尋常吐露見於萬物者, 盡是天地心.” 魯迅《書信集·致靑木正兒》:“中國的文學藝術界實有不勝寂寞之感, 創作的新芽似略見吐露, 但能否成長, 殊不可知.” 杜鵬程《保衛延安》第四章:“只有偶爾閃亮的手電光和炊事員做飯的灶房里吐露出的燈光, 才劃破了這漆黑的夜.”

[吐鐵】貝名. 也叫土鐵, 俗稱泥螺. 殼卵圓形, 體肥, 略帶黃色. 生活於淺海泥灘上, 我國沿海各地均產, 肉可供食用. 明屠本畯《海味索隱·吐鐵歌》:“吐鐵, 一名泥螺, 出南田者佳. 五月梅雨收製. 三吳士人酷嗜吐鐵者, 謂不但喫飯飲酒, 即點茶亦妙.”

[吐屬】作文;談吐. 《三國志·魏志·阮瑀傳》“軍國書檄, 多琳、瑀所作也” 南朝宋裴松之注:“又其辭云:‘他人焉能亂’, 了不成語. 瑀之吐屬, 必不如此.”《南史·張暢傳》:“暢隨宜應答, 吐屬如流, 音韻詳雅, 風儀華潤.” 淸梁紹壬《兩般秋雨盦隨筆·挽對》:“制軍孫平叔一聯云:‘解脫拈花剛佛日, 證明因果在仙霞.’韓公見而嘆曰:‘畢竟名士吐屬, 自與人不同也.’”《兒女英雄傳》第十八回:“那太傅正在請不著先生, 又見他雖是寒素, 吐屬不凡, 心下早有幾分願意.” 洪深《五奎橋》:“<周鄕紳>頎長身材, 瘦狹臉龐, 一雙淸秀中含著銳利的眼睛;而且吐屬文雅, 氣度大方.”

[吐豔】發出豔麗色彩. 亦謂放射光輝. 南朝梁簡文帝《梅花賦》:“吐豔四照之林, 舒榮五衢之路.” 前蜀韋莊《搗練篇》:“月華吐豔明燭燭, 靑樓婦唱擣衣曲.” 宋蘇軾《夜泛西湖五絕》之一:“今夜吐豔如半璧, 遊人得向三更看.”如:百花吐豔.


*吉①[jíㄐㄧˊ]

[《廣韻》居質切, 入質, 見. ]

1.善;美. 《書·盤庚上》:“汝不和吉言於百姓, 惟汝自生毒.” 孔穎達疏:“責公卿不能和喩善言於百官……是公卿自生毒害.”《史記·夏本紀》:“始事事, 寬而栗, 柔而立……章其有常, 吉哉!”裴駰集解引孔安國曰:“吉, 善也.” 參見“吉人”、“吉士”. 2.吉利;吉祥. 《易·繫辭上》:“吉, 無不利.”《逸周書·武順》:“禮義順祥曰吉.” 唐韓愈《謁衡嶽廟遂宿嶽寺題門樓》詩:“手持盃珓導我擲, 云此最吉餘難同.” 淸黃鈞宰《金壺浪墨·堪輿》:“間有應驗, 吉少凶多.”3.謂婚姻喜慶. 宋張實《流紅記》:“泳令人通媒妁, 助祐進羔雁, 盡六禮之數, 交二姓之歡. 祐就吉之夕, 樂甚.” 參見“吉日”. 4.朔日. 《詩·小雅·小明》:“二月初吉, 載離寒暑.” 孔穎達疏:“以言初而又吉, 故知朔日也. 君子舉事尙早, 故以朔爲吉.”《周禮·天官·大宰》:“正月之吉.” 鄭玄注:“吉, 謂朔日.” 唐杜甫《北征》詩:“皇帝二載秋, 閏八月初吉.” 參見“吉日”. 5.指吉禮. 爲古代五禮之首. 《周禮·地官·保氏》“一曰五禮” 漢鄭玄注:“五禮:吉、凶、賓、軍、嘉也.”《南史·徐勉傳》:“其大歸有五, 即宗伯所掌典禮, 吉爲上, 凶次之, 賓次之, 軍次之, 嘉爲下也.”6.指行吉祭之禮. 宋蘇軾《神宗皇帝禫祭皇帝親行祝文》:“即祥之餘, 徙月而吉.” 參見“吉禮”. 7.通“橘”. 淸李調元《卍齋瑣錄》卷四:“《易林》‘三人求吉, 反得大栗’, 東坡有《黃甘陸吉傳》, 皆借吉爲橘, 今蜀音猶然. 粵東呼橘皆曰吉. 凡相饋遺橘, 寫‘橘’爲‘桔’本此.”8.吉林省的簡稱. 9.古州名. 即今江西吉安市. 淸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湖廣八·興寧縣》:“八面山……登之可見郴衡吉贛諸郡.”10.姓. 相傳爲古帝吉夷氏之後. 漢有吉成. 見《後漢書·皇后紀上》.

[吉丁】象聲詞. 形容金屬玉器等物碰擊聲. 《儒林外史》第十二回:“晩生把膀子一掙, 吉丁的一聲, 那車就過去了幾十步遠.”

[吉丁】昆蟲名. 即吉丁蟲.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蟲三·蛗螽》:“金龜子, 此亦吉丁之類, 媚藥也.” 參見“吉丁蟲”.

[吉丁疙疸】亦作“吉丟疙疸”. 

形容不平坦, 不平整. 元無名氏《盆兒鬼》第一折:“俺是乍出外, 不曾行得慣, 這路途吉丁疙疸的, 蚤蹅破我這脚也呵.” 明無名氏《暗度陳倉》第二折:“那石頭急流骨都, 吉丟疙疸.”

[吉丁當】象聲詞. 形容金屬、玉器、瓷器等的撞擊聲.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四折:“莫不是金鉤雙控, 吉丁當敲響簾櫳.” 元周文質《叨叨令·失題》曲:“吉丁當鐵馬簷前鬧.” 明王子一《誤入桃源》第四折:“吉丁當掂碎連環玉, 生可擦分開比翼鳥.”

[吉丁蟲】昆蟲名. 種類很多. 成蟲大小、形狀因種類而異. 體色一般甚美, 具金屬光澤. 頭較小, 觸角短, 足短. 幼蟲體長而扁, 乳白色, 大多蛀食樹木, 亦有潛食於樹葉中的, 爲林木、果木的重要害蟲. 《本草綱目·蟲三·蛗螽》<附錄>引陳藏器曰:“吉丁蟲. 甲蟲也. 背正綠, 有翅在甲下. 出嶺南賓澄諸州. 人取帶之, 令人喜好相愛. 媚藥也.”

[吉卜】吉利的卜兆. 《書·大誥》:“予得吉卜.”《國語·晉語三》:“公號慶鄭曰:‘載我.’慶鄭曰:‘忘善而背德, 又廢吉卜, 何我之載?’” 唐韓愈《祭湘君夫人文》:“神享其衷, 賜以吉卜, 曰:‘如汝志.’”

[吉卜賽】英語Gypsy的音譯. 民族名. 原居印度北部, 十世紀時始向外遷移, 流浪在西亞、北非、歐洲、美洲等地, 多從事占卜、歌舞等職業. 也叫茨岡人. 柯靈《<阿英散文選>序》:“一有風吹草動, 就得遷地爲良, 象吉卜賽人一樣到處流浪.”

[吉人】1.善良的人. 《易·繫辭下》:“吉人之辭寡, 躁人之辭多.” 漢揚雄《法言·問明》:“吉人凶其吉, 凶人吉其凶.”2.指有福之人. 唐司空圖《丙午歲旦》詩:“多慮無成事, 空休是吉人.”

[吉人天相】《左傳·宣公三年》:“石癸曰:‘吾聞, 姬、姞耦, 其子孫必蕃. 姞, 吉人也.’”又《昭公四年》:“晉楚唯天所相, 不可與爭.” 后因以“吉人天相”謂天佑善人. 相, 幫助, 保佑. 明屠隆《綵毫記·展叟單騎》:“夫人且自寬解, 吉人天相, 老爺必有個脫禍的日子.” 淸沈㚆《浮生六記·坎坷記愁》:“幸遇曹老, 絶處逢生, 亦可謂吉人天相.”峻靑《海嘯》第二章十一:“太好了! 這眞是吉人天相, 神靈襄助.”

[吉人自有天相】同“吉人天相”. 

《醒世恒言·獨孤生歸途鬧夢》:“自古道:吉人自有天相. 遐叔正在帥府門首歎氣, 傍邊忽轉過一個道士問道:‘君子何歎?’” 淸李漁《意中緣·拒妁》:“吉人自有天相, 小姐請自寬心.”

[吉了】鳥名. 即秦吉了. 似鸚鵡, 嘴脚皆紅, 腦后有肉冠, 善效人言. 唐白居易《雙鸚鵡》詩:“始覺琵琶絃莽鹵, 方知吉了舌參差.”《舊唐書·音樂志二》:“今案嶺南有鳥, 似鸜鵒而稍大, 乍視之, 不相分辨, 籠養久, 則能言, 無不通, 南人謂之吉了, 亦云料.” 宋吳曾《能改齋漫錄·方物》:“唐萬年縣尉段公路撰《北戶錄》, 紀廉州民獲赤白吉了者. 赤者尋卒, 白者久而能言, 笑語效人, 禽之珍者也.” 淸曹寅《客饋洋茶半開戲題》詩:“吉了詛春渾不省, 唐花紛笑總成堆.” 參見“秦吉了”.

[吉土】古代王者卜居之地. 《禮記·禮器》:“因吉土, 以饗帝於郊.” 鄭玄注:“吉土, 王者所卜而居之土也.”

[吉士】1.猶賢人. 《書·立政》:“繼自今立政, 其勿以憸人, 其惟吉士, 用勱相我國家.”《漢書·元帝紀》:“咎在朕之不明, 亡以知賢也. 是故壬人在位, 而吉士雍蔽.”顏師古注:“吉, 善也.” 宋葉適《上寧宗皇帝劄子·嘉泰三年》之一:“召康公爲成王賦《卷阿》之詩, 言求賢用吉士.” 淸戴名世《<傅天集>序》:“所爲歌誦其主之壽考福祿, 而兼及於吉人吉士之多也.”2.男子之美稱. 《詩·召南·野有死麕》:“有女懷春, 吉士誘之.”《醒世恒言·喬太守亂點鴛鴦譜》:“劉氏女因嫂而得夫, 懷吉士初非衒玉.” 淸李漁《蜃中樓·耳卜》:“堪笑我誘人吉士, 反自懷春.” 魯迅《集外集拾遺補編·補救世道文件四種》:“從此老喉嘹喨, 吟關關之雎鳩;吉士騈填, 若浩浩乎河水.”3.古新羅國官名. 《北史·新羅傳》:“其官有十七等;一曰伊罰干, 貴如相國, 次伊尺干……次吉士, 次大烏, 次小烏, 次造位.”4.明淸時庶吉士的簡稱. 淸桂文燦《經學博采錄》卷九:“休甯戴東原吉士震, 少從婺源江愼修明經遊, 通天地人之學.” 淸桂文燦《經學博采錄》卷九:“胡君癸未下第, 南歸, 與吉士同舟, 至富春江乃別.”

[吉巳】古禮, 皇后於每年季春三月之巳日躬親蠶桑之事, 其日卜須吉, 故稱“吉巳”. 《舊唐書·禮儀志四》:“季春吉巳, 祭先蠶於公桑, 皇后親桑.”《宋史·禮志五》:“紹興七年, 始以季春吉巳享先蠶.”

[吉日】1.吉利的日子. 好日子. 《詩·小雅·吉日》:“吉日維戊, 既伯既禱.”《楚辭·九歌·東皇太一》:“吉日兮辰良, 穆將愉兮上皇.” 唐杜甫《憶昔》詩之二:“九州道路無豺虎, 遠行不勞吉日出.”《紅樓夢》第九七回:“寳兄弟大喜! 老爺已擇了吉日, 要給你娶親了!” 歐陽山《柳暗花明》八二:“從前迷信的人們, 總喜歡把一些日子叫做吉日, 而把另外一些日子叫做凶日.”2.指朔日. 農曆每月初一. 《周禮·地官·黨正》:“及四時之孟月吉日, 則屬民而讀邦法以糾戒之.” 鄭玄注:“以四孟之月朔日讀法.” 參見“吉”.

[吉日良辰】亦作“吉日良時”. 

吉利的日子, 美好的時光. 晉左思《蜀都賦》:“終冬始春, 吉日良辰, 置酒高堂, 以御嘉賓.”《三國演義》第八十回:“擇吉日良辰, 集大小公卿, 盡到臺下.”《水滸傳》第七一回:“宋江揀了吉日良時, 焚一爐香, 鳴鼓聚衆, 都到堂上.” 曹禺《王昭君》第五幕:“吉日良辰, 吉日良辰, 是單於晉封閼氏的時候了.”

[吉日良時】見“吉日良辰”. 

[吉凶】亦作“吉兇”. 

1.猶禍福. 《易·乾》:“與鬼神合其吉凶.”《史記·日者列傳》:“方辯天地之道, 日月之運, 陰陽吉凶之本.” 唐沈佺期《答魑魅代書寄家人》詩:“吉兇恆委鄭, 年壽會詢唐.”《三國演義》第六十回:“吉凶相救, 患難相扶.” 魯迅《漢文學史綱要》第七篇:“長沙卑濕, 誼自懼不壽, 因作《服賦》以自廣……大意謂禍福糾纏, 吉凶同域, 生不足悅, 死不足患.”2.指吉事和喪事. 《周禮·春官·天府》:“凡吉凶之事, 祖廟之中, 沃盥, 執燭.” 鄭玄注:“吉事, 四時祭也;凶事, 后王喪.” 漢班固《白虎通·喪服》:“故吉凶不同服, 歌哭不同聲, 所以表中誠也.” 唐元稹《故中書令贈太尉沂國公墓志銘》:“家家始以燈火相會聚, 親戚吉凶通弔問.” 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民俗》:“凡百吉凶之家, 人皆盈門.”《元本高明《琵琶記·五娘牛小姐見面》》:“不帶釵, 帶些花, 別些吉凶.”

[吉月】1.農曆每月初一. 《論語·鄕黨》:“吉月, 必朝服而朝.” 何晏集解引孔曰:“吉月, 月朔也.” 邢昺疏:“‘吉月, 月朔也’者, 以《詩》云‘二月初吉’, 《周禮》云:‘正月之吉’, 皆謂朔日, 故知此吉月謂朔日也.”2.指正月. 《後漢書·馬融傳》:“乘輿乃以吉月之陽朔, 登於疏鏤之金路.” 李賢注:“陽朔, 十月朔也.”按, 漢初以十月爲歲首. 參見“吉”. 3.吉利的月份. 《儀禮·士冠禮》:“吉月令辰, 乃申爾服.” 賈公彦疏:“上云令月吉日, 此云吉月令辰, 互見其言.”

[吉弔】傳說謂龍所生的卵. 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四:“又海上人云:龍生三卵, 一爲吉弔也.”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鱗一·吊》:“惟蘇頌《圖經》載吉弔脂, 云龍所生也.”

[吉玉】彩色的玉. 《屍子》卷下:“吉玉大龜.”《山海經·西山經》:“崇吾之山至於翼望之山……其神狀皆羊身人面. 其祠之禮, 用一吉玉瘞, 糈用稷米.” 郭璞注:“<吉玉, >玉加采色者也.” 宋曾鞏《酬王正仲太常學士登嶽麓寺閣見寄》詩:“皇華照楚甸, 吉玉投衡山.”

[吉占】吉利的卜兆, 吉利的征兆. 《楚辭·離騷》:“欲從靈氛之吉占兮, 心猶豫而狐疑.” 宋范成大《藻侄比課五言詩》之十二:“門客嗔愁思, 家人獻吉占. 尤憐小兒女, 時報鵲鳴簷.”

[吉旦】1.農曆每月初一. 宋無名氏《儒林公議》卷上:“<蘇惟甫>旬澣吉旦詣公, 語餘遂及身計.” 明張居正《請冊立東宮疏》:“以今首春吉旦, 勑下禮官, 早正儲宮之位, 以定國本, 以慰群情.”《西遊補》第二回:“忽見殿門額上有‘綠玉殿’三個大字, 旁邊注著一行細字:‘唐新天子風流皇帝元年二月吉旦立.’” 魯迅《彷徨·高老夫子》:“中華民國十三年夏曆菊月吉旦立.” 參見“吉”. 2.泛指吉祥的日子.

[吉他】英語guitar的音譯. 弦樂器. 六弦, 故又稱六弦琴. 通常分西班牙、夏威夷兩種. 前者斜抱胸前撥奏, 后者橫置膝上彈奏. 田漢《回春之曲》第三幕:“我曾經彈著吉他, 爲你曼聲兒歌唱.”

[吉令令】象聲詞. 茅盾《有志者》四:“他又聽得金鈴子吉令令地搖著金鈴.”

[吉主】1.古代父母喪期滿周年, 在宗廟舉行祭禮時所立之木主, 稱爲“吉主”. 《穀梁傳·文公二年》:“立主, 喪主於虞, 吉主於練.” 范寧注:“期而小祥, 其主用栗.”2.賢明之君. 《呂氏春秋·貴當》:“觀人主也, 其朝臣多賢, 左右多忠;主有失, 皆交爭証諫, 如此者, 國日安, 主日尊, 天下日服, 此所謂吉主也.” 高誘注:“吉, 善也.”

[吉阡】指風水好的墓地. 明吾邱瑞《運甓記·牛眠指穴》:“記牛眠, 定吉阡, 葬後君家福蔭綿.”

[吉召】周代賢臣尹吉甫和召公奭的幷稱. 晉葛洪《抱朴子·臣節》:“負荷寄託, 則以伊周爲師表;宣力四方, 則以吉召爲軌儀.”

[吉圭】見“吉蠲”. 

[吉地】1.吉祥平安之地. 亦泛指寶地. 三國魏嵇康《答釋難宅無吉凶攝生論》:“禽如擇居, 故避凶而從吉, 吉地雖不爲, 而可擇處.” 唐劉禹錫《代郡開國公王氏先廟碑》:“時中原甫甯, 江南爲吉地.”《水滸傳》第五一回:“財門上起, 利地上住, 吉地上過, 旺地上行. 手到面前, 休敎空過.” 王統照《旗手》:“小皮笑時, 身旁又添了六七個麻袋, 他得了吉地一般地跳上去, 伸出兩腿安然坐下.”2.指風水好的墓地. 宋何薳《春渚紀聞·張鬼靈相墓術》:“然其家子弟, 若有乘馬墜此潭, 幾至不救者, 即是吉地, 而發祥自此始矣.”《淸史稿·高其倬傳》:“上以其倬通堪輿術……復召至京師, 令從怡親王勘定太平峪萬年吉地.”

[吉臣】賢良之臣. 《呂氏春秋·貴當》:“觀事君者也, 其友皆誠信有行好善. 如此者, 事君日益, 官職日進, 此所謂吉臣也.” 高誘注:“吉, 善也.”

[吉列】助詞. 置於形容詞之后, 以強調事物之性狀. 元喬吉《水仙子·嘲少年》曲:“紙糊鍬輕吉列枉折尖, 肉膘膠乾支剌有甚粘!”

[吉光】古代傳說中的神獸名. 一說神馬名. 《海內十洲記·鳳麟洲》:“吉光毛裘, 黃色, 蓋神馬之類也. 裘入水數日不沉, 入火不燋.” 晉葛洪《抱朴子·對俗》:“騰黃之馬, 吉光之獸, 皆壽三千歲.”《雲笈七籤》卷八四:“天馬者, 吉光、騰黃之獸也.” 參見“吉良”.

[吉光片羽】神獸吉光身上的一片毛. 比喩殘存的藝術珍品. 明王世貞《題三吳楷法十冊》之五:“此本乃故人子售余, 爲直十千, 因留置此, 比於吉光之片羽耳.” 淸曹寅《題胡靜夫藏僧漸江畫》詩:“吉光片羽休輕覰, 曾敵梁園玉畫叉.” 朱光潛《藝文雜談·談書牘》:“魏晉以前, 著錄的書牘多爲吉光片羽, 言簡意賅而風味雋永.” 參見“吉光”.

[吉光片裘】同“吉光片羽”. 

明陳繼儒《妮古錄》卷一:“余有宋仲溫書子昂《蘭亭跋》, 諸體皆備, 而僅九段, 然亦吉光片裘也.”

[吉光裘】用吉光毛皮制成的衣服. 亦泛指極其珍貴的裘服. 《西京雜記》卷一:“武帝時, 西域獻吉光裘, 入水不濡. 上時服此裘以聽朝.” 程善之《古意》詩:“羽林孤兒騎上頭, 驌驦寳馬吉光裘.” 參見“吉光”.

[吉光鳳羽】吉光與鳳凰的毛羽. 比喩藝術珍品. 明王世貞《題三吳楷法十冊》之六:“吾所綴集, 皆待詔中年以後書, 眞吉光鳳羽, 緝而成裘, 後人其寶守之.” 參見“吉光”.

[吉丟古堆】象聲詞. 形容浪濤沖擊的聲音. 元孟漢卿《魔合羅》第一折:“恰便似畫出瀟湘水墨圖, 淋的我濕淥淥, 更那堪吉丟古堆波浪渲成渠.”

[吉丟疙疸】見“吉丁疙疸”. 

[吉行】1.謂行必獲吉. 《易·困》:“動悔有悔, 吉行也.” 孔穎達疏:“吉行者, 知悔而征, 行必獲吉也.”2.爲吉事而行. 《荀子·大略》:“故吉行五十, 犇喪百里, 賵贈及事, 禮之大也.”《漢書·王吉傳》:“臣聞古者師日行三十里, 吉行五十里.” 南朝梁簡文帝《行幸甘泉宮》詩:“吉行五十里, 隨處宿離宮.” 唐劉禹錫《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挽歌》之二:“鳳翣擁銘旌, 威遲異吉行.”

[吉兆】吉祥的征兆. 唐薛用弱《集異記補編·李納》:“祐但以薦奠畢, 擲樗蒲投具, 得吉兆告納.”《三國演義》第七回:“忽一日, 狂風驟起, 將中軍‘帥’字旗竿吹折. 韓當曰:‘此非吉兆, 可暫班師.’” 淸李漁《奈何天·師捷》:“他住的是鳳凰山, 咱擺的是百鳥朝鳳陣, 倒替他做了吉兆.” 葉君健《火花》二三:“但生孩子是爲了傳宗接代, 還是一樁大事, 得討一個吉兆.”

[吉兇】見“吉凶”. 

[吉亥】古禮, 天子於每年農曆正月之亥日親耕. 其日卜須吉, 故稱“吉亥”. 先卜上旬之亥日, 如不吉, 則再卜中旬、下旬. 《舊唐書·禮儀志四》:“孟春吉亥, 祭帝社於藉田, 天子親耕……諸祭祀卜日, 皆先卜上旬;不吉, 次卜中旬、下旬.”《續資治通鑑·宋眞宗景德四年》:“《六典》、《禮閣新儀》, 幷先云上辛祀昊天, 次云吉亥享先農.”

[吉羊】同“吉祥”. 

羊, 古“祥”字.古鼎彛銘文中“吉祥” 常作“吉羊”. 《隸續·元嘉刀銘》:“宜侯王, 大吉羊.” 淸趙翼《題百體壽字》詩:“邇來臨本漸傳播, 多取吉羊介秀眉.”

[吉州窯】亦稱“吉州窯”. 

宋代著名瓷窯之一. 窯址在吉州(今江西吉安永安鎮), 因名. 后亦稱其窯所出瓷器爲“吉州窯”. 明曹昭《新增格古要論·古窯器論·吉州窯》:“吉州窯, 出今吉安府廬陵縣永和鎮, 其色與紫定器相類……宋時有五窯, 書公燒者最佳.”窯, 一本作“窯”.

[吉州窯】見“吉州窯”. 

[吉宅】平安的住處;吉祥的住所. 三國魏阮籍《大人先生傳》:“且汝獨不見夫虱之處於褌中乎, 逃於深縫, 匿乎壞絮, 自以爲吉宅也.” 三國魏嵇康《答釋難宅無吉凶攝生論》:“設公侯遷後, 方樂其吉, 而往居之吉宅, 豈選能而後納, 擇善而後福哉.”

[吉甫】指周宣王賢臣尹吉甫. 又稱兮伯吉父. 姓兮, 名甲, 字伯吉父(父一作甫), 尹是官名, 曾率師北伐玁狁至太原. 遺物有《兮甲盤》. 《詩·小雅·六月》:“文武吉甫, 萬邦爲獻.” 后代詩文中多以之作賢能宰輔的典型. 南朝宋鮑照《河淸頌》:“察之上代, 則奚斯吉甫之徒鳴玉鸞於前.” 宋范仲淹《上時相議制舉書》:“救文之弊, 自相公之造也. 當有吉甫輩, 頌君之德.” 淸錢謙益《益都任氏壽宴序》:“《六月》之詩, 美吉甫之燕喜, 受祉來歸.”

[吉甫頌】周代賢臣尹吉甫所作贊美周宣王之頌歌. 相傳《詩·大雅》中之《崧高》、《烝民》、《韓奕》、《江漢》等篇皆是. 后以指宰輔頌君之作. 唐李嘉祐《奉和杜相公長興新宅即事呈元相公》:“還成吉甫頌, 贈答此瑤華.” 唐高適《古樂府飛龍曲留上陳左相》:“能爲吉甫頌, 善用子房籌.” 參見“吉甫”.

[吉辰】猶良辰. 吉利的時日;好日子. 《後漢書·明帝紀》:“閒暮春吉辰, 初行大射.” 唐牛僧孺《玄怪錄·崔書生》:“老靑衣曰:‘事即必定, 後十五日大吉辰, 君於此時, 但具婚禮所要, 幷於此備酒饌.’”《醒世恒言·獨孤生歸途鬧夢》:“即便選擇吉辰, 興動工役.”聞一多《憶菊》詩:“那祖國底登高飲酒的重九, 不又是你誕生底吉辰嗎?”

[吉貝】1.梵語或馬來語的譯音. 古時兼指棉花和木棉. 自我國中原地區廣泛栽培和利用棉花后, 古籍記載中的吉貝, 實多指草棉, 但仍常將棉花與木棉科的木棉樹相混淆. 《梁書·諸夷傳·林邑國》:“吉貝者, 樹名也. 其華成時如鵝毳, 抽其緒紡之以作布, 潔白與紵布不殊.”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木三·木棉》:“木綿有二種, 似木者名古貝, 似草者名古終. 或作吉貝者, 乃古貝之訛也.”2.指棉布. 宋方勺《泊宅編》卷三:“閩廣多種木綿, 樹高七八尺, 葉如柞, 結實如大菱而色靑, 秋深即開, 露白綿茸然. 土人摘取去殼, 以鐵杖桿盡黑子, 徐以小弓彈令紛起, 然後紡績爲布, 名曰吉貝.” 吳晗《朱元璋傳》第六章二:“棉布傳入中國很早, 南北朝時從南洋諸國輸入, 稱爲吉貝, 白疊.”

[吉貝裘】棉衣. 宋陸遊《天氣作雪戲作》詩:“細納兜羅襪, 奇溫吉貝裘.” 參見“吉貝”.

[吉里骨碌】象聲詞. 浩然《豔陽天》第二章:“他們又轉頭往北爬, 北邊有一個大坎子, 吉里骨碌一滾, 下了溝.”

[吉利】1.謂吉祥順利. 漢焦贛《易林·蒙之姤》:“舉家蒙歡, 吉利無殃.”《後漢書·西羌傳》:“<其兵>以戰死爲吉利, 病終爲不祥.” 唐裴鉶《傳奇·薛昭》:“居首女子酹之曰:‘吉利! 吉利! 好人相逢, 惡人相避.’” 元無名氏《小尉遲》第一折:“出軍發馬, 也要個吉利.”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九章:“周后一心想著簽上的詩句, 哪有閑心聽宮女奏樂? 但爲著取個吉利, 便輕輕地點一下頭.”2.即吉利草. 唐劉恂《嶺表錄異》卷下:“南土有金蛇, 亦名蜴蛇……其蛇粗如大指, 長一尺許, 鱗甲上有金銀, 解毒之功不下吉利也.” 參見“吉利草”.

[吉利草】草名. 可解毒. 晉嵇含《南方草木狀》卷上:“吉利草, 其莖如金釵股, 形類石斛, 根類芍藥. 交廣俚俗多畜, 蠱毒惟此草解之極驗. 吳黃武中, 江夏李俁以罪徙合浦, 始入境遇毒, 其奴吉利者, 偶得是草與俁服, 遂解. 吉利即遁去, 不知所之. 俁因此濟人不知其數, 遂以吉利爲名.”

[吉佃王】量器的別名. 宋陶穀《淸異錄·器具》:“《博學記》云:度量衡有虞所不敢廢, 《舜典》同一度量衡. 孔安國注謂丈、尺、斛、斗、斤、兩, 今文其名曰平一公, 尺度曰大展, 斗量曰半昌王, 又曰吉佃王.”

[吉言】1.好話;善言. 《書·盤庚上》:“汝不和吉言於百姓, 惟汝自生毒.”2.吉祥之言. 吳祖光《闖江湖》第二幕:“金香娘:‘謝謝他二叔, 借您吉言, 借您吉言吧.’”

[吉亨】吉祥而亨通. 《易·泰》:“泰, 小往大來, 吉亨.” 孔穎達疏:“陰去故小往, 陽長故大來, 以此吉而亨通.”

[吉辛】宋時於農曆九月辛日享帝於明堂. 其日卜須吉, 故稱“吉辛”. 《宋史·禮志四》:“季秋享帝, 以先王配, 則有常月而未有常日. 禮不卜常祀而卜其日. 所謂卜日者, 卜其辛爾. 蓋月有上辛、次辛, 請以吉辛爲正.”

[吉良】1.猶吉祥. 漢王充《論衡·譏日》:“剛柔相得, 奇耦相應, 乃爲吉良.”2.善良. 宋孔平仲《孔氏談苑·僧居和托生》:“居和乃以牛黃丸療風疾者也. 飲食酒肉, 不守僧戒, 然用心吉良.”3.神馬名. 亦泛指駿馬. 《山海經·海外西經》“乘文馬” 晉郭璞注:“文馬即吉良也.”《新唐書·兵志》:“又以尙乘掌天子之御, 左右六閑:一曰飛黃, 二曰吉良.”

[吉卦】吉祥的卦爻. 漢劉向《說苑·反質》:“孔子卦得賁, 喟然仰而嘆息, 意不平. 子張進, 舉手而問曰:‘師聞賁者吉卦, 而嘆之乎?’”

[吉幸】吉利幸運. 孫犁《白洋淀紀事·采蒲台》:“網是好網, 借你的吉幸, 也能撈大魚.”

[吉事】吉祥之事. 古指祭祀、冠禮、婚嫁等. 《易·繫辭下》:“吉事有祥.”《禮記·曲禮上》:“喪事先遠日, 吉事先近日.” 鄭玄注:“吉事, 祭祀、冠、取之屬也.” 漢賈誼《新書·容經》:“吉事上左.” 淸李漁《閑情偶寄·詞曲上·結構》:“噫! 活人見鬼, 其兆不祥;矧有吉事之家, 動出魑魅魍魎爲壽乎?”

[吉昌】1.吉祥. 漢焦贛《易林·恒之㚆》:“逃時歷舍, 所之吉昌.”《平山冷燕》第一回:“前欽天監臣奏象緯吉昌, 歸功於朕, 朕懼不敢當.”2.指康健無恙. 《隋書·天文志中》:“故日月行有道之國則光明, 人君吉昌, 百姓安寧.” 參見“吉時”.

[吉呵德】亦作“吉訶德”. 

西班牙名作家塞萬提斯所著長篇小說《唐·吉訶德》中的主人翁. 窮貴族吉訶德耽於騎士小說, 模仿書中英雄, 行俠四方, 結果屢遭挫敗. 后以諷喩脫離實際, 想入非非者. 魯迅《且介亭雜文·難行和不信》:“這些故事, 作爲閑談來聽聽是不算很壞的, 但萬一有誰相信了, 照辦了, 那就會成爲乳臭未干的吉呵德.”瞿秋白《<子夜>和國貨年》:“那些狗用盡一切手段來鎮壓這個浪潮, 假裝著吉訶德老爺式的‘國貨奮斗’, 不過是這些手段之中的一個.”

[吉典】吉禮之儀典. 明沈德符《野獲編補遺·內閣·閣臣奪情奉差》:“至若李南陽甫爲羅倫所糾, 即持節立皇貴妃萬氏;張江陵甫爲吳趙等所糾, 即持節立今上中宮王氏:無論於國家吉典爲不祥, 且何顔對同衙門建言三詞臣.”

[吉帖】喜帖. 即庚帖. 舊時定親用的寫著生辰八字的紙片. 元鄭廷玉《楚昭公》第四折:“要將金枝公主與楚昭王小公子爲婚, 遣某親送吉帖來此.”《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待官人考了優等, 就出吉帖便是.”

[吉物】吉祥之物. 漢王充《論衡·初稟》:“文王當興, 赤雀適來;魚躍烏飛, 武王偶見. 非天使雀至白魚來也, 吉物動飛而聖遇也.”

[吉金】指鼎彛等古器物. 古以祭祀爲吉禮, 故稱銅鑄之祭器爲“吉金”. 宋歐陽修《集古錄跋尾·韓城鼎銘》:“堅久吉金, 用作寳尊鼎.” 淸龔自珍《己亥雜詩》之二八○:“吉金打本千行在, 敬拓斯文冠所遭.”姚華《論文後編·源流》:“書契既興, 文字觕成, 吉金貞卜, 始見殷商.”

[吉命】1.吉祥的詔命. 漢張衡《東巡誥》:“帝曰:‘朕不敢當, 亦不敢蔽天之吉命.’”2.指命運亨通. 漢王充《論衡·指瑞》:“聖王遭見聖物, 猶吉命之人逢吉祥之類也.”

[吉服】1.古祭祀時所著之服. 祭祀爲吉禮, 故稱. 《周禮·春官·司服》:“王之吉服, 祀昊天上帝, 則服大裘而冕, 祀五帝亦如之.”2.泛指禮服. 《後漢書·安帝紀》:“皇太后御崇德殿, 百官皆吉服.” 唐韓愈《祭穆員外文》:“我歸自西, 君反吉服.” 明沈德符《野獲編·科場二·御史方伯相毆》:“王奮拳擊之, 顧不能勝, 墮冠弛帶, 以吉服而盤旋於地.”《紅樓夢》第十三回:“賈珍令賈蓉次日換了吉服, 領憑回來.”

[吉故】値得贊美的往事. 《楚辭·離騷》:“皇剡剡其揚靈兮, 告余以吉故.”

[吉星】指福、祿、壽三星. 古人以爲吉祥之星. 《平山冷燕》第一回:“臣夜觀乾象, 見祥雲瑞靄, 拱護紫微, 喜曜吉星, 照臨黃道.” 參見“三星”.

[吉星高照】吉祥之星高照. 舊時以爲是萬事順遂之兆. 亦用於比喩交好運. 《白雪遺音·八角鼓·今日大喜》:“今日大喜, 喜的是千祥雲集, 吉星高照, 萬事如意.” 徐遲《牡丹》:“此后, 吉星高照, 他在政治上將有飛黃騰達的日子.” 參見“吉星”.

[吉拜】古禮九拜之一. 先拜手而后稽顙. 《禮記·雜記下》:“三年之喪, 以其喪拜;非三年之喪, 以吉拜.” 參見“九拜”.

[吉皇】神馬名. 

[吉食】1.吉宴. 《禮記·曲禮上》“當食不歎” 唐孔穎達疏:“吉食奏樂, 既樂故不宜歎也.”2.吉兆. 食, 指龜兆. 明何景明《織女賦》:“啓貞卜於茲夕兮, 元龜告予以吉食.”參閱《書·洛誥》“惟洛食” 孔傳.

[吉神】掌吉善之神. 《山海經·中山經》:“九水出焉, 合而北流注於河. 其中多蒼玉, 吉神秦逢司之.” 郭璞注:“吉, 猶善也.”

[吉祝】古禮六祝之一. 祈福祥. 《周禮·春官·大祝》:“大祝掌六祝之辭……三曰吉祝.” 鄭玄注:“吉祝, 祈福祥也.” 參見“六祝”.

[吉莫】皮革名. 《唐六典·戶部尙書》“一曰關內道……厥貢岱赭鹽山” 唐李林甫注:“同州皺文吉莫皮.” 參見“吉莫靴”.

[吉莫靴】亦作“吉莫鞾”. 

用吉莫皮制成的靴子. 《北齊書·恩倖傳·韓寶業》:“臣向見郭林宗從塚出, 著大帽、吉莫靴, 插馬鞭.” 唐張鷟《朝野僉載》卷三:“宗楚客造一新宅成……磨文石爲階砌及地, 著吉莫鞾者, 行則仰仆.” 淸沈起鳳《諧鐸·草鞵四相公》:“忽一夕, 曳吉莫鞾, 鏗然而至.”

[吉莫鞾】見“吉莫靴”. 

[吉時】1.吉祥的時辰;好時辰. 《史記·三王世家》:“因盛夏吉時定皇子位.”《後漢書·光武帝紀下》:“宜因盛夏吉時, 定號位.”《紅樓夢》第八十回:“正說著, 吉時已到, 請寳玉出去奠酒, 焚化錢糧, 散福.”2.指人健在之時. 《後漢書·皇后紀上·明德馬皇后》:“且衛尉年尊, 兩校尉有大病, 如令不諱, 使臣長抱刻骨之恨. 宜及吉時, 不可稽留.”

[吉財】草名. 傳說能解諸毒及蠱疾. 《太平廣記》卷四○八引唐房千里《投荒雜錄·治蠱草》:“新州郡境有藥, 土人呼爲吉財, 解諸毒及蠱, 神用無比……俗云:昔人有遇毒, 其奴吉財得是藥, 因以奴名名之. 實草根也. 類芍藥.”

[吉特巴】[英jitterbug]一種隨著爵士音樂節拍跳的快速四步舞, 也叫水手舞或水兵舞. 舞蹈時用脚尖脚跟擊地, 與身體前傾后仰、膝部屈伸相協調, 節奏強烈, 情緒興奮. 《文汇報》1985.2.21:“吉特巴的音樂節拍是4/4……節奏強烈, 情緒興奮, 是快速的四步. 舞姿和一般的交誼舞相仿佛.”

[吉笄】古代指行吉禮時所用的發簪. 《儀禮·喪服》:“吉笄尺二寸.” 賈公彦疏:“吉時, 大夫士與妻用象, 天子、諸侯之后、夫人用玉爲笄.”

[吉烏】烏鴉. 以烏鴉爲善禽祥鳥, 故稱. 《藝文類聚》卷九二引晉成公綏《<烏賦>序》:“夫烏之爲瑞久矣. 以其反哺識養, 故爲吉烏.”

[吉席】1.婚禮. 唐牛僧孺《玄怪錄·崔書生》:“老靑衣曰:‘事即必定, 後十五日大吉辰, 君於此時, 但具婚禮所要, 幷於此備酒饌.’……崔生在後, 即依言營備吉席所要.”《太平廣記》卷三五三引五代范資《玉堂閑話·何四郞》:“幼女方擇良匹, 實慕英賢, 可就吉席.”2.爲書面賀人婚禮時上款提稱用語, 如“某某兄吉席”.

[吉朔】吉旦. 農曆每月初一. 漢荀悅《申鑑·俗嫌》:“或曰:祈請者, 誠以接神, 自然應也. 故精以底之, 犧牲玉帛以昭祈請, 吉朔以通之.” 參見“吉”.

[吉祥】1.預示好運之征兆, 祥瑞. 《莊子·人間世》:“虛室生白, 吉祥止止.”成玄英疏:“吉者, 福善之事;祥者, 嘉慶之徵.”《史記·范雎蔡澤列傳》:“豈道德之符而聖人所謂吉祥善事者與?” 宋吳曾《能改齋漫錄·記文》:“蓋道鄕昔寓居閣上, 忽於佛前地生五筍, 甚可愛……州人傳出, 咸謂吉祥, 以爲爲道鄕發也.”2.指吉利. 老舍《駱駝祥子》十三:“白敎你們拉一天車, 都心里給我多念道點吉祥話兒, 別沒良心!”3.指宋僧吉祥長老. 宋黃庭堅《鷓鴣天·吉祥長老設長松湯爲作》詞:“吉祥老子親拈出, 箇箇敎成百歲人.”4.元代授與僧人的美號. 《元史·仁宗紀三》:“特授僧從吉祥榮祿大夫、大司空, 加榮祿大夫、大司徒僧文吉祥開府儀同三司.” 淸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僧稱吉祥》:“知元時以吉祥爲僧之美號.”5.指吉祥坐. 佛陀坐相之一. 詳“吉祥坐”.

[吉祥天女】梵語的意譯. 原爲婆羅門敎、印度敎的財富、美麗女神. 佛敎將此神列爲護法天神, 爲四大天王之一毗沙門天之妹, 有“大功德” 於眾, 故也稱“功德天”. 《金光明最勝王經·大吉祥天女品》:“爾時大吉祥天女, 即從座起前禮佛足, 合掌恭敬.”

[吉祥天母】即功德天. 傳爲毗沙門天之妹, 是佛敎的護法天神之一. 參見《金光明經·功德天品》. 淸魏源《聖武記》卷五:“復托言卜諸吉祥天母, 不宜戰. 衆心遂潰.” 淸昭槤《嘯亭雜錄·活佛掣籤》:“<純皇帝>因命製金奔巴甁, 設於吉祥天母前.” 參見“吉祥天女”.

[吉祥如意】謂諸事吉利順遂. 北齊張成《造像題字》:“爲亡父母敬造觀音像一區, 合家大小八口人等供養, 吉祥如意.” 元無名氏《賺蒯通》第二折:“再休想吉祥如意, 多管是你惡限臨逼.”

[吉祥坐】佛敎語. 也叫結跏趺坐. 佛敎徒坐禪的一種姿勢. 唐慧琳《一切經音義》卷八:“一曰吉祥, 二曰降魔……其吉祥坐, 先以左趾押右股, 後以右趾押左股, 令二足掌仰於二股之上, 手亦右押左, 仰安跏趺之上, 名爲吉祥坐.”

[吉祥杵】中藥桔梗之別名. 宋陶穀《淸異錄·藥譜》:“吉祥杵:桔梗.”

[吉祥板】棺材的諱稱. 《痛史》第六回:“只見內監傳出謝太后懿旨, 叫商議後事. 又一個內監傳宣工部官員, 叫預備吉祥板.”《廿載繁華夢》第四回:“次日, 就由管家尋得一副吉祥板, 是柳州來的, 價銀八百元.”

[吉祥物】某些大型運動會或世界錦標賽上用以象征吉祥的標記, 一般采用具有主辦國或主辦地區代表性的動植物. 《體育報》1985.5.31:“第十一屆亞運會組委會決定, 選擇我國珍貴動物大熊貓的形象作爲1990年亞運會的吉祥物.”

[吉祥草】1.佛經中傳說釋迦佛成道時吉祥童子所獻之草.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河水一》:“諸天導引菩薩起行, 離樹三十步, 天授吉祥草, 菩薩受之.”2.草名. 百合科. 多年生常綠草本. 莖貼地面. 葉細長, 叢生莖上, 線形或線狀披針形. 夏秋間開花, 紫紅色. 漿果球形, 紅色. 可種庭院, 供玩賞. 根和全草入藥. 3.艾的別名. 宋陶穀《淸異錄·藥譜》:“福德綿、吉祥草、草師婆, 皆謂艾也.”

[吉祥海雲】梵語的意譯. “卍”字的別稱. 《華嚴經·如來十身相海品》:“如來胸臆有大人相, 形如卍字, 名吉祥海雲.” 參見“卍”.

[吉黃】神馬名. 《逸周書·王會》:“犬戎文馬, 文馬赤鬣縞身, 目若黃金, 名吉黃之乘.”吉黃, 一本作“古黃”. 參見“吉量”.

[吉符】吉祥的符瑞. 《後漢書·荀爽傳》:“人事如此, 則嘉瑞降天, 吉符出地, 五韙咸備, 各以其敍矣.” 唐張說《奉和聖制義成校獵喜雪應制》詩:“星爲吉符老, 雪作豊年慶.”

[吉從】指吉服導從的朝臣. 唐姚合《文宗皇帝挽詞》之三:“徹奠新阡起, 登山吉從全.” 唐李商隱《昭肅皇帝挽歌辭》之二:“小臣觀吉從, 猶誤欲東封.” 馮浩箋注:“《晉書·禮志》:將葬, 設吉駕, 群臣吉服導從, 以象平生之容.”

[吉象】猶吉兆. 漢班固《幽通賦》:“既訊爾以吉象兮, 又申之以烱戒.”

[吉祭】1.古喪禮, 既虞之后, 卒哭而祭, 謂之“吉祭”. 虞, 葬后拜祭. 《禮記·檀弓下》:“是月也, 以虞易奠, 卒哭曰成事. 是日也, 以吉祭易喪祭.”2.古禮, 天子三年喪畢, 奉神主入宗廟以吉禮祭之. 《淸史稿·禮志五》:“其因時祫祭者, 古禮天子三年喪畢, 合先祖神饗之, 謂之吉祭.”

[吉康】吉祥安樂. 《書·康誥》:“爽惟民迪吉康.” 周秉鈞易解:“民迪吉康, 民被敎導則吉安也.”

[吉問】猶佳音, 好消息. 《後漢書·方術傳上·李南》:“旦有善風, 明日中時應有吉問, 故來稱慶.”

[吉陽】吉祥. 淸龔自珍《說印》:“至於魚形獸面之製, 吉陽富貴之文, 或出於古陶師, 多致之, 不足樂也.” 淸龔自珍《以奇異金石文字拓本十九種寄秦編修而媵以詩》:“我拓古文璆琳瑯, 熏以桂椒襲以緗, 楮精墨勻週豪芒, 願君自發君吉陽.”

[吉隆】吉祥興盛. 《漢書·藝文志》:“故聖王必正曆數, 以定三統服色之制, 又以探知五星日月之會. 凶阨之患, 吉隆之喜, 其術皆出焉.”

[吉喜】吉祥喜慶. 亦指吉祥喜慶之事. 漢焦贛《易林·小畜之漸》:“明見善祥, 吉喜福慶.”《晉書·天文志中》:“日下有黃氣三重若抱, 名曰承福, 人主有吉喜, 且得地.”

[吉期】指婚期. 《醒世恒言·大樹坡義虎送親》:“吉期將到, 梁大伯假說某日與兒子完婚, 特迎取姐夫一家到家中去接親.” 明葉憲祖《鸞鎞記·圓成》:“今何夕, 是吉期, 稱良會.”

[吉雲】五色云. 古人以爲吉祥之兆. 舊題漢郭憲《洞冥記》卷二:“帝曰:‘何謂吉雲?’朔曰:‘其國俗之雲氣占吉凶. 若樂事, 則滿室雲起, 五色照人, 著於草樹, 皆成五色露珠, 甚甘.’” 唐白行簡《五色露賦》:“徵勒畢之言, 以爲國泰;驗吉雲之說, 乃辨時康.”

[吉雲花】傳說中的奇花名. 淸孫枝蔚《木槿》詩:“老人已齊物, 不羨吉雲花.” 注:“江湖長翁詩‘髩香長點吉雲花’, 自注云:‘吉雲花千歲開一枝, 出《神仙傳》.’”

[吉雲草】傳說中的奇草名. 舊題漢郭憲《洞冥記》卷二:“東方朔曰:‘臣有吉雲草十種, 種於九景山東, 二千歲一花.’”

[吉量】神馬名. 《山海經·海內北經》:“<犬封國>有文馬, 縞身朱鬣, 目若黃金, 名曰吉量, 乘之壽千歲.” 郭璞注:“量, 一作良.”

[吉訶德】見“吉呵德”. 

[吉詞】美善的言詞. 《隨園詩話》卷九引淸潘汝晟《偶成》詩:“義色少姚佚, 吉詞無淫頗.”

[吉善】1.吉祥. 漢焦贛《易林·履之頤》:“宜家受福, 吉善長久.”《南齊書·王敬則傳》:“敬則船獨不進, 乃令弟入水推之, 見一烏漆棺. 敬則曰:‘爾非凡器. 若是吉善, 使船速進. 吾富貴, 當改葬爾.’船須臾去.”2.良善. 《金史·章宗紀二》:“職官多以吉善求名, 計得自安, 國家何賴焉.”

[吉普】英語jeep的譯音. 一種輕便而堅固的中、小型汽車, 美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首先制造. 性能機動靈活, 能適應高低不平的道路, 多作軍用. 卞之琳《曲老五想通了》詩:“他們要再來, 開吉普亂撞人, 我小心翼翼, 不隨便出門.”

[吉普女郞】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軍用吉普車上以陪伴官兵、出賣色相爲生的女人. 老舍《茶館》第三幕:“我要把舞女……吉普女郞和女招待全組織起來.”卞之琳《奉勸美國迷》詩:“大小姐、小姑娘, 可別想做吉普女郞.”

[吉普車】即吉普. 徐遲《狂歡之夜》:“有一輛吉普車馳經郊外市鎮的街道時, 報告了日本投降.” 魏巍《東方》第四部第二四章:“小吉普車上的幾個志願軍戰士, 滿臉是笑.”詳“吉普”.

[吉祿】吉祥幸福. 《左傳·哀公九年》:“若帝乙之元子歸妹而有吉祿, 我安得吉焉?” 唐邵眞《義井記》:“彼豊福吉祿, 繁榮重慶.” 宋王安石《詔允觀文殿學士富弼乞赴汝州避災養疾》:“勉綏吉祿, 毋恤後艱.”

[吉瑞】祥瑞. 《漢書·王莽傳中》:“申以福應, 吉瑞累仍.”《三國志·魏志·楊阜傳》:“而動得吉瑞, 猶尙憂懼, 況有災異而不戰竦者哉?”

[吉夢】1.吉祥的夢. 《周禮·春官·占夢》:“季冬, 聘王夢, 獻吉夢於王. 王拜而受之.” 明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委巷叢談二》:“眞德秀會試於行都, 祈夢於吳山梓潼廟……是夜得吉夢, 其年果及第.”2.指生男育女的喜夢. 《詩·小雅·斯干》:“吉夢維何, 維熊維羆, 維虺維蛇……維熊維羆, 男子之祥;維虺維蛇, 女子之祥.” 唐杜甫《徐卿二子歌》:“君不見徐卿二子生絶奇, 感應吉夢相追隨.” 宋沈遘《章穆皇后齋文》:“授神筴於泰元, 占維熊於吉夢.” 明徐霖《繡襦記·汧國流馨》:“魚水願和同, 早葉熊羆吉夢.”

[吉當當】象聲詞. 形容金屬撞擊聲. 元無名氏《氣英布》第四折:“吉當當鎗和斧籠罩著身軀, 扢掙掙斧迎鎗幾番煙燄舉.”

[吉福】福祿. 漢蔡邕《上始加元服與群臣上壽表》:“陛下享茲吉福, 永守皇極……宜民宜人, 受祿於天.”

[吉禘】古時除喪, 奉死者神主入祭於宗廟, 謂之“吉禘”. 《春秋·閔公二年》:“夏五月乙酉, 吉禘於莊公.” 杜預注:“三年喪畢, 致新死者之主於廟, 廟之遠主當遷入祧, 因是大祭, 以審昭穆, 謂之禘.”《漢書·五行志中之上》:“後六月, 又吉禘於太廟而致釐公, 《春秋》譏之.”

[吉錚錚】象聲詞. 形容金屬相擊的聲音.

[吉語】好消息;吉祥的言辭. 《漢書·陳湯傳》:“不出五日, 當有吉語聞.” 唐韓愈《此日足可惜贈張籍》詩:“聞子高第日, 正從相公喪. 哀情逢吉語, 惝怳難爲雙.” 宋陸遊《古別離》詩:“紫姑吉語元無據, 況憑瓦兆占歸日.” 淸沈初《西淸筆記·記職志》:“一屛擬吉語四字爲題, 又作四言八句頌, 署名題其上.” 韋君宜《犧牲者的自白》:“按照卜來的吉語, 他一兩個月就會回來.”

[吉網】唐御史吉溫陷害無辜, 刑罰嚴酷, 時稱“吉網”. 淸王士禛《漁洋詩話》卷下:“西樵戲爲《蟲豸詩》二十首, 蓋有所感慨而作……‘共道輸君獨, 素絲巧若神. 祇應同吉網, 莫便詡經綸.’(《蜘蛛》)”詳“吉網羅鉗”.

[吉網羅鉗】唐天寶初, 李林甫爲相, 任酷吏吉溫、羅希奭爲御史. 吉羅承李旨意, 誣陷異己, 制造冤獄, 時稱“羅鉗吉網”. 事見《舊唐書·酷吏傳下·羅希奭》. 后因以“吉網羅鉗”比喩酷吏朋比爲奸, 陷害無辜. 寧調元《癸丑獄中作》詩:“吉網羅鉗新伎倆, 牛頭馬面舊跳梁.” 吳梅《檢點》詩:“吉網羅鉗開閣納, 斧聲燭影隔江聽.”

[吉劇】戲曲劇種. 因流行於吉林, 故稱. 一九五九年在二人轉的基礎上吸收了京劇、評劇的表演方法發展而成. 主要腔調有柳腔和咳調, 脚色分行同京劇基本相似. 擅長表現現代生活.

[吉徵】1.幸運的征召. 《漢書·何幷傳》:“郡中亂, 王莽遣使徵詡, 官屬數百人爲設祖道, 詡據地哭. 掾史曰:‘明府吉徵, 不宜若此.’”2.吉祥的征兆. 三國魏嵇康《答釋難宅無吉凶攝生論》:“無吉徵而自宅, 以徵假見難可也.”《晉書·劉聰載記》:“張氏夢日入懷, 寤而以告, 元海曰:‘此吉徵也, 愼勿言.’” 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景寧寺》:“<王元淵>夜夢著袞衣, 倚槐樹而立, 以爲吉徵.”

[吉德】美德;高尙的品德. 《左傳·文公十八年》:“孝敬忠信爲吉德, 盜賊藏姦爲凶德.” 漢徐幹《中論·法象》:“君子感凶德之如彼, 見吉德之如此, 故立必磬折, 坐必抱鼓.” 唐元稹《夏陽縣令陸翰妻河南元氏墓志銘》:“陸氏姉事父母以孝聞, 事姑如事母. 善伯仲以悌達, 事夫如事兄, 睦族以惠和, 煦下以慈愛, 四者謂之吉德.”

[吉慶】1.喜慶. 亦指喜慶之事.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風操》:“父祖伯叔, 若在軍陣, 貶損自居, 不宜奏樂讌會及婚冠吉慶事也.”《魏書·彭城王勰傳》:“勰生而母潘氏卒, 其年顯祖崩. 及有所知, 啓求追服. 文明太后不許, 乃毀瘠三年, 弗參吉慶.” 元本高明《琵琶記·旌表》:“祥瑞如此, 吉慶必來.”2.吉福, 福祿. 唐李翱《祭楊仆射文》:“門吏盈朝, 宴賞有加. 宜哉萬壽, 吉慶靡他.”3.祝頌套語. 謂康健多福. 唐韓愈《與孟東野書》:“春且盡, 時氣向熱, 惟侍奉吉慶.” 明方孝孺《答劉養浩書》之一:“秋涼惟侍養吉慶.”

[吉慶花】古代七夕乞巧用的連理五彩絹花. 唐張泌《妝樓記·吉慶花》:“薛瑤英於七月七日, 令諸婢共剪輕綵, 作連理花千餘朵, 以陽起石染之. 當午, 散於庭中, 隨風而上, 徧空中如五色雲霞, 久之方沒, 謂之渡河吉慶花, 藉以乞巧.”

[吉駕】古禮, 天子崩, 將葬時設有載其生時之服飾的車駕, 謂之“吉駕”. 《晉書·禮志中》:“《士喪禮》, 葬有稾車乘車, 以載生之服. 此皆不唯載柩, 兼有吉駕之明文也. 既設吉駕, 則宜有導從, 以象平生之容, 明不致死之義.”

[吉器】古以祭祀爲吉禮, 故稱祭器爲吉器. 《儀禮·既夕》:“即牀而奠, 當腢周吉器, 若醴若酒, 無巾柶.”

[吉興】漂亮時興. 孫犁《白洋淀紀事·村歌下篇三》:“我借給你件衣裳, 是勝利果實呀, 顏色好, 穿上也吉興.”

[吉錢】我國古錢幣名. 《隋書·食貨志》:“<齊神武>遷鄴已後, 百姓私鑄, 體制漸別, 遂各以爲名, 有雍州靑赤, 梁州生厚、緊錢、吉錢, 河陽生澀、天柱、赤牽之稱.”

[吉館】古代臨產婦女所居之側室. 因擇吉就館, 故稱“吉館”. 《三國志·魏志·王郞傳》:“時屢失皇子, 而後宮就館者少, 朗上疏曰:‘……《周禮》六宮內官百二十人, 而諸經常說, 咸以十二爲限, 至於秦漢之末, 或以千百爲數矣. 然雖彌猥, 而就時於吉館者或甚鮮.’” 參見“就館”.

[吉繇】吉祥的卜辭. 晉摯虞《思遊賦》:“造庖犧以問象兮, 辨吉繇於姬文.”

[吉應】吉祥的征兆. 《北史·薛濬傳》:“濬初爲兒時, 與宗中兒戲澗濱, 見一黃蛇, 有角及足……僧曰:‘此兒之吉應’.”

[吉禮】1.古五禮之一. 指祭祀之禮. 淸阮元《小滄浪筆談·曲阜》:“乾隆五十九年, 予按試至曲阜, 適逢孟冬上丁, 時衍聖公憲培初薨, 予以吉禮主祭.”2.指婚禮. 亦指舉辦婚禮時所需之物. 唐李㚆言《續玄怪錄·竇玉妻》:“今夕甚佳, 又有牢饌, 親戚中配屬, 何必廣招賓客, 吉禮既具, 便取今夕.”

[吉屨】舊時送葬者所著之麻鞋. 《儀禮·喪服》“小功布衰裳” 漢鄭玄注:“舊說, 小功以下, 吉屨無絇.”

[吉羅米突】英語kilometre的音譯. 公里. 梁啓超《論民族競爭之大勢》:“當咸豊十年, 英法聯軍入京之役, 俄使伊格那夫詭稱調停和議, 欺總署諸臣, 更訂界約以爲報酬. 割烏蘇里江……圖門江以東之地, 奄有朝鮮日本沿海數千吉羅米突之廣野.”

[吉羅香】香藥名. 宋陶穀《淸異錄·鷹嘴香》:“番禺牙儈徐審與舶主何吉羅洽密, 不忍分判, 臨歧, 出如鳥嘴尖者三枚, 贈審曰:‘此鷹嘴香也, 價不可言. 當時疫, 於中夜焚一顆, 則舉家無恙.’後八年, 番禺大疫, 審焚香, 闔門獨免, 餘者供事之, 呼爲吉羅香.”

[吉壤】1.舊指風水好的墳地. 明沈德符《野獲編補遺·列朝·大峪山用舍》:“十七年十二月, 章聖太后崩. 上忽下詔, 遷顯陵梓宮改葬於北. 六飛親閱, 得吉壤於天壽山之大峪.” 淸昭槤《嘯亭雜錄·親定陵寢》:“後有善靑烏者, 視邱驚曰:‘雖命我輩足遍海內求之, 不克得此吉壤也.’”《淸史稿·禮志十一》:“自世宗親營泰陵吉壤, 工需動用內帑, 幷諭毋建石像, 惜人力.”2.猶良田沃土. 淸黃六鴻《福惠全書·敎養·植桑楡》:“遙望其處, 鬱鬱蔥蔥, 翠雲盤結, 居然旺氣所鍾, 不亦名區吉壤哉.”

[吉驗】猶吉兆. 漢王充《論衡·吉驗》:“凡人稟貴命於天, 必有吉驗見於地.”

[吉蠲】亦作“吉圭”. 

1.謂祭祀前選擇吉日, 齋戒沐浴. 《詩·小雅·天保》:“吉蠲爲饎, 是用孝享.” 毛傳:“吉, 善. 蠲, 絜也.” 鄭玄箋:“謂將祭祀也.” 朱熹集傳:“吉, 言諏日擇士之善;蠲, 言齋戒滌濯之潔.” 陸德明釋文:“蠲, 古玄反, 舊音圭.”《儀禮·士虞禮》“圭爲而哀薦之饗” 漢鄭玄注:“圭, 絜也. 《詩》曰:‘吉圭爲饎.’” 淸龔自珍《<說文段注>劄記》:“肙, 一曰空也. 段注:甑下孔謂之窐, 窐亦作瓹, 是其義也. 吉蠲即吉圭.”2.祭祀, 祀典. 唐李舒《讓皇帝廟樂章·奠幣》:“子孫拜後, 承茲吉蠲.” 宋沈遘《七言致齋》詩:“君王無意學神仙, 獨爲蒼生致吉蠲.”《金史·樂志下》:“降升有節, 薦是吉蠲.” 淸顧炎武《十廟》詩:“追惟定鼎初, 遣祀明綸將. 二百七十年, 吉蠲存太常.”

[吉讖】吉祥的讖語. 明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委巷叢談二》:“鄭丞相淸之, 在太學十五年, 殊困滯無聊……及試《靑紫明主恩》詩, 押‘明’字, 短晷逼暮, 思索良艱, 漫検韻中, 有‘赬’字可押, 遂用爲末句云:‘他年蒙渥澤, 方玉帶圍赬.’歸爲同舍道之, 皆大笑曰:‘綠衫尙未能得著, 乃妄想繫玉乎?’已而中選, 攀附史彌遠, 官至極品, 竟賜玉焉, 遂成吉讖.”

[吉钁】鐮刀的別稱. 明李翊《俗呼小錄》:“鎌刀謂之吉钁.”


*叿①[hōnɡㄏㄨㄥ]

[《廣韻》呼東切, 平東, 曉. ]

同“哄”. 

言語嘈雜. 《集韻·平東》:“叿, 一曰叿叿, 人聲……或作‘哄’.”


*吋①[cùnㄘㄨㄣˋ]

[yīnɡcùnㄧㄥㄘㄨㄣˋ]

英語inch的譯名. 亦稱英寸. 英制長度計量單位. 12吋爲一呎, 36吋爲一碼. 一吋合法定計量單位2.54厘米或市制0.762寸.


*嚇①[hèㄏㄜˋ]

“嚇”的簡化字.

嚇②[xiàㄒㄧㄚˋ]

“嚇”的簡化字.


*吅①[xuānㄒㄩㄢ]

[《廣韻》況袁切, 平元, 曉. ]

驚呼. 《說文·吅部》:“吅, 驚嘑也.”

吅②[línㄌㄧㄣˊ]

同“厸”. 同“隣”.

《隸釋·浚儀令衡立碑》:“宜享難老, 彭祖爲吅, 旻天不弔, 降此咎氛.” 洪適釋:“碑以吅爲厸, 古‘隣’字也.”


*呂①[lǚㄌㄩˇ]

[《廣韻》力舉切, 上語, 來. ]

“呂”的新字形. 亦作“郘”.

1.“膂”的古字.脊骨. 《急就篇》卷三:“尻髖脊膂腰背呂.”顏師古注:“呂, 脊骨也.”《國語·周語下》“氏曰有呂” 三國吳韋昭注:“呂之爲言膂也.”2.我國古代音樂十二律中的陰律, 有六種, 總稱六呂. 《淮南子·時則訓》:“孟夏之月……其音徵, 律中仲呂.”《漢書·律曆志上》:“律有十二, 陽六爲律, 陰六爲呂……呂以旅陽宣氣, 一曰林鐘, 二曰南呂, 三曰應鐘, 四曰大呂, 五曰夾鐘, 六曰中呂.”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聲律》:“吐納律呂, 脣吻而已.” 唐韓愈《憶昨行和張十一》:“憶昨夾鐘之呂初吹灰, 上公禮罷元侯迴.”3.長. 《方言》第六:“矤、呂、長也. 東齊曰矤, 宋魯曰呂.”4.見“呂钜”. 5.以口相接. 淸翟灝《通俗編·婦女》:“《元池說林》:‘狐之相接也, 必先呂. 呂者, 以口相接.’按, 此傳奇中猥褻廋語, 乃亦有本.”6.古國名. 周代姜姓之國. 宣王時改爲甫. 后爲楚所滅. 在今河南南陽縣西. 《國語·鄭語》:“當成周者, 南有荊蠻、申、呂、應、鄧、陳、蔡、隨、唐.”7.通“旅”. 客舍. 睡虎地秦墓竹簡《爲吏之道》:“自今以來, 叚門逆呂, 贅壻後父, 勿令爲戶, 勿鼠田宇.”8.姓.

[呂太后的筵席】亦作“呂太后的筵宴”. 亦作“呂后筵”.

呂太后、呂后, 均指漢高祖劉邦之妻呂雉. 劉邦稱帝之后, 被封爲皇后, 是爲呂后;劉邦死后, 被尊爲太后, 史稱呂太后. 其爲人剛毅狠毒. 孝惠帝二年, 劉邦之長庶男齊悼惠王劉肥入朝, 宴飲於太后前, 太后令酌毒酒, 陰謀鴆殺之. 肥佯醉始得免. 事見《史記·呂太后本紀》. 又, 呂太后宴群臣, 命朱虛侯劉章以軍法行酒令. 諸呂有一人逃酒, 劉章拔劍而斬之. 事見《史記·齊悼惠王世家》. 后因以“呂太后的筵席”指充滿殺機或寓有陰謀的筵席. 常用以比喩將遭暗算或遇不測之禍. 元無名氏《殺狗勸夫》第二折:“吃的是親嫂嫂的酒食, 更過如呂太后的筵席.” 元無名氏《連環記》第二折:“到明朝安排下鴻門擺設重瞳宴, 准備著打鳳機關呂后筵.”《水滸傳》第二六回:“土兵斟到第四杯酒, 前後共吃了七杯酒過, 衆人却似吃了呂太后一千個筵宴.” 明徐渭《歌代嘯》第一出:“這是呂太后的筵宴, 不是中吃的.”《醒世恒言·汪大尹火焚寶蓮寺》:“大凡僧家的東西, 賽過呂太后的筵宴, 不是輕易喫得的.”《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十:“看官, 若是說話的人那時也在深州地方……自然攔腰抱住, 劈胸揪住, 勸他不吃得這樣呂太后筵席也罷, 叫他不要來了.”

[呂太后的筵宴】見“呂太后的筵席”. 

[呂牙】即呂尙. 因其字子牙故又稱呂牙. 《孫子·用間》:“昔殷之興也, 伊摯在夏;周之興也, 呂牙在殷.” 淸唐甄《潛書·考功》:“爲將軍者若呂牙, 爲巡撫者若召奭.” 參見“太公望”.

[呂公】1.指呂尙. 唐溫庭筠《渭上題》詩:“呂公榮達子陵歸, 萬古煙波繞釣磯.” 參見“呂牙”. 2.指呂嵒, 即呂洞賓. 宋姚寬《西溪叢語》卷上:“襄漢隱者, 躬耕數畝……一日, 柱間得一絶, 相傳呂公作也.” 宋洪邁《夷堅支志乙·嶽陽呂翁》:“章騆爲嶽陽守, 聞城南老松之側有呂公祠宇.” 參見“呂洞賓”.

[呂公子】傳說中的河神名. 《史記·封禪書》“水曰河, 祠臨晉” 唐張守節正義:“《龍魚河圖》云:‘河伯姓呂, 名公子, 夫人姓馮名夷.’”

[呂公車】古代的一種戰車. 《續資治通鑑·元順帝至正十九年》:“造呂公車、仙人橋、長木梯、懶龍爪, 擁至城下, 高與城齊, 欲階之以登.”《明史·朱燮元傳》:“數千人擁物如舟, 高丈許, 長五十丈, 樓數重, 牛革蔽左右, 置板如平地. 一人披髮仗劍, 上載羽旗, 中數百人挾機弩毒矢, 旁翼兩雲樓, 曳以牛、俯瞰城中. 城中人皆哭. 燮元曰:‘此呂公車也.’”

[呂公枕】據唐沈既濟《枕中記》載, 盧生於邯鄲旅店中遇道士呂翁. 生自歎窮困, 翁乃以枕授盧生, 且曰:“子枕吾枕, 當令子榮適如意.” 盧生夢中享盡榮華富貴. 及醒, 旅店主人蒸黃粱尙未熟. 生怪曰:“豈其夢寐也?”翁笑曰:“人生之適, 亦如是矣.” 后遂以“呂公枕”喩人生如在夢中, 萬事終歸虛幻. 元薩都剌《鸚鵡曲·題楊妃繡枕》:“繁華一夢人不知, 萬事邯鄲呂公枕.” 參見“黃粱夢”.

[呂公茭】蔬菜名. 茭白之一種. 明王世懋《學圃雜疏·蔬疏》:“茭白以秋生, 吳中一種春生, 曰呂公茭, 以非時爲美.”

[呂公書】即古兵書《六韜》. 相傳爲呂尙所編, 故稱. 明邵璨《香囊記·點將》:“一卷呂公書, 七紙陳琳檄. 甲兵十萬在胸中, 筆底收功績.”

[呂公縧】1.衣帶名. 兩頭有五色絲絛, 傳說八仙中的呂洞賓常用之, 故名. 《水滸傳》第九十回:“<許貫忠>繫一條雜彩呂公縧, 著一雙方頭靑布履.”《西遊記》第二五回:“穿一領百衲袍, 繫一條呂公縧.”《明珠緣》第四六回:“良卿走出來看時, 只見那道士:穿一領百衲袍, 繫一條呂公縧. 手搖麈尾, 漁鼓輕敲.”2.刑具名. 淸昭槤《嘯亭續錄·圖文襄公厚德》:“又燬明代鎮撫司酷刑, 如呂公縧、紅繡鞋諸虐具.”

[呂氏】1.指春秋呂尙的后代. 周武王封太公望呂尙於齊, 其子孫世代爲齊君. 入戰國, 爲田氏所簒. 《韓非子·孤憤》:“人之所以謂齊亡者, 非地與城亡也, 呂氏弗制而田氏用之.”《韓非子·忠孝》:“是故田氏奪呂氏於齊, 戴氏侵子氏於宋.”2.《呂氏春秋》的省稱. 漢楊修《答臨淄侯箋》:“《春秋》之成, 莫能損益;《呂氏》《淮南》, 字直千金.” 章炳麟《文學說例》:“且沉思孰若莊周荀卿, 翰藻孰若《呂氏》《淮南》.”3.指漢高祖后呂雉及其侄呂產、呂祿等. 晉陸機《五等論》:“然呂氏之難, 朝士外顧;宋昌策漢, 必稱諸侯.”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史傳》:“宣后亂秦, 呂氏危漢.”

[呂仙】見“呂仙翁”. 

[呂仙翁】亦省作“呂仙”. 

指傳說中的仙人呂洞賓. 宋洪邁《夷堅支志庚·茅山道人》:“遇道人, 服白紵衫, 靑布巾, 修眉美須, 風骨淸峻. 鄭王相謂曰:‘豈非呂仙乎?’” 宋洪邁《夷堅三志辛·嶽陽稚松》:“道人者, 蓋呂仙翁云.”《警世通言·假神仙大鬧華光廟》:“忠淸巷新建一座純陽菴, 我們明早同去拈香, 通陳此事. 倘然呂仙有靈, 必然震怒.”《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五回:“我有一個朋友叫倪子枚, 是行醫的, 他家裏設了個呂仙的乩壇.” 參見“呂洞賓”.

[呂召】周代功臣呂尙、召公奭的幷稱. 《晉書·景帝紀》:“是故文武以呂召彰受命之功, 宣王倚山甫享中興之業.”

[呂刑】《尙書》篇名. 周穆王時有關刑法的文書, 由於呂侯的請命, 故名. 近人有認爲是春秋時呂國國君所造的刑書. 《書·呂刑》:“呂命, 穆王訓夏贖刑, 作《呂刑》.” 孔傳:“呂侯以穆王命作書, 訓暢夏禹贖刑之法, 更從輕以布告天下.”《墨子·尙賢中》:“先王之書《呂刑》道之曰:皇帝淸問下民, 有辭有苗.”《文選·揚雄<解嘲>》:“《呂刑》靡敝, 秦法酷烈.”《漢書·揚雄傳》作“《甫刑》”. 按, 呂侯后爲甫侯, 故又稱爲《甫刑》. 郭沫若《十批判書·古代硏究的自我批判》:“《呂刑》一篇, 文體與《左傳》相近, 舊稱爲周穆王所作……我揣想它是春秋時呂國的某王所造的刑書, 而經過后來的儒者所潤色過的東西.”

[呂伊】周呂尙與殷伊尹的幷稱. 兩人皆開國賢臣. 元程钜夫《壽李秋谷》詩:“報主期堯舜, 爲臣志呂伊.”

[呂后筵】見“呂太后的筵席”. 

[呂安題鳳】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簡傲》:“嵇康與呂安善, 每一相思, 千里命駕. 安後來, 値康不在, 喜(康之兄)出戶延之, 不入. 題門上作‘鳳’字而去. 喜不覺, 猶以爲忻. 故作‘鳳’字, 凡鳥也.” 后亦以“呂安題鳳”喩造訪不遇. 明許自昌《水滸記·漁色》:“須知子猷訪戴步蹁躚, 誰知呂安題‘鳳’惜留連.”

[呂宋】1.古國名. 即今菲律賓群島中的呂宋島. 宋元以來, 中國商船常到此貿易, 明代稱之爲呂宋. 過去華僑去菲律賓者多在呂宋登陸, 故以呂宋爲菲律賓之通稱. 在西班牙統治菲律賓時代, 華僑又稱西班牙爲大呂宋, 稱菲律賓爲小呂宋. 《明史·外國傳四·呂宋》:“呂宋居南海中, 去漳州甚近. 洪武五年正月遣使偕瑣里諸國來貢.”《淸史稿·屬國傳三·蘇祿》:“西班牙既據呂宋, 欲以蘇祿爲屬國, 蘇祿不從, 西人以兵攻之, 爲所敗.” 淸胡燏棻《上變法自強條陳疏》:“以低潮十成之銀, 易庫紋十成之價, 如墨西哥、呂宋、日本等國之洋錢是也.”2.呂宋煙之省稱. 老舍《二馬》第三段三:“伊牧師拿著那根呂宋煙, 始終沒點, 又不好意思放下, 叫人家看出沒有吃呂宋的本事.” 參見“呂宋煙”.

[呂宋煙】雪茄煙之別稱. 因菲律賓呂宋島所產較爲有名, 故有此稱. 鄭觀應《盛世危言·稅則》:“凡進口之呂宋煙、洋酒, 只充伙食, 槪不納稅.” 蔣光慈《短褲黨二》:“章奇先生躺在細軟的沙發上, 臉朝著天花板, 左手拿著呂宋煙慢慢地吸.”老舍《二馬》第三段三:“伊牧師拿著那根呂宋煙, 始終沒點.”

[呂武操莽】呂雉、武則天、曹操、王莽的合稱. 舊時都被認爲是以陰謀手段簒奪君位的野心家. 因以之指竊取政權的國賊. 梁啓超《㚆金山中華會館書》:“即不愛皇, 即不愛國, 亦當愛身家, 其忍聽呂武操莽爲我寫賣奴契也?”

[呂政】指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實爲呂不韋所生, 稱之爲呂政, 含有輕蔑之意. 明葉憲祖《易水寒》第二折:“自家燕太子丹是也. 只因出質秦邦, 受辱呂政;常懷報復, 未得豪雄.”

[呂相】1.指春秋時晉大夫魏錡之子魏相. 以擅長外交辭令著稱. 魏錡亦稱呂錡, 故魏相亦有此稱. 《左傳·成公十三年》:“夏四月戊午, 晉侯使呂相絶秦.” 杜預注:“呂相, 魏錡子.”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檄移》:“管仲呂相, 奉辭先路, 詳其意義, 即今之檄文.”2.指呂不韋. 因曾爲秦相, 故稱. 前蜀韋莊《和薛先輩見寄》:“貌愧潘郞璧, 文慚呂相金.”3.㚆姓. 見《通志·氏族五》.

[呂律】我國古代樂律有陽律、陰律各六, 合爲十二律. 陽六曰律, 陰六曰呂;合稱律呂或呂律. 鄭文焯《鶴道人論詞書》:“聲調從呂律而生, 依永和聲, 聲文諧會, 乃爲佳製.”

[呂洞賓】傳說中的人物, 八仙之一. 相傳爲唐京兆人, 一說關西人, 名巖(一作嵒). 號純陽子. 咸通中及第, 兩調縣令. 后移家終南山修道, 不知所終. 一說, 屢舉進士不第, 遊江湖間, 遇鍾離權授以丹訣而成仙. 宋以來關於他的神奇事跡的記載很多. 元明小說、戲曲中, 亦常以他的故事爲題材. 元代封爲純陽演政警化尊佑帝君, 通稱呂祖. 參閱宋吳曾《能改齋漫錄·神仙鬼怪》引《雅言系述》、《宋史·陳摶傳》.

[呂祖】見“呂祖師”. 

[呂祖師】即呂仙翁. 《醒世恒言·呂洞賓飛劍斬黃龍》:“交人拾起看時, 二口爲呂, 知是呂祖師化身.”亦省稱“呂祖”. 淸宋永嶽《志異續編·仙弈》:“因設乩請仙, 呂祖下降, 布局呈政, 呂祖云:‘輸一子半矣.’”阿英《流離》一:“山巔有很著名的丹池, 好像是呂祖的.”詳“呂洞賓”.

[呂眞人】即呂仙翁. 宋洪邁《夷堅支志甲·遠安老兵》:“客曰:‘儻呂眞人自來, 必不能識.’”詳“呂洞賓”.

[呂虔刀】三國魏刺史呂虔有一寶刀, 鑄工相之, 以爲必三公始可佩帶. 虔以贈王祥;祥后位列三公. 祥臨終, 㚆以刀授弟王覽;覽后仕至大中大夫. 事見《晉書·王覽傳》. 后遂以“呂虔刀”爲寶刀之美稱. 唐杜甫《喜聞官軍已臨賊境二十韻》:“前軍蘇武節, 左將呂虔刀.” 淸孔尙任《桃花扇·辭院》:“天下軍儲一線漕, 無能空佩呂虔刀.”

[呂翁】1.指八仙之一的呂洞賓. 宋洪邁《夷堅乙志·望仙岩》:“道人騰至巖上, 端坐含笑, 俊望之, 如在雲霄……後還家, 與妻子別, 告人云:‘此呂翁也.’” 宋洪邁《夷堅志補·杜家園道人》:“杜飲罷, 戲言:‘此甁有酒幾何, 而斟之未竭? 公莫是呂洞賓先生否?’道人曰:‘君又不曾見呂翁, 云云何也?’”2.指周的開國功臣呂尙. 宋吳曾《能改齋漫錄·辨誤三》:“豫章《漁父》詩:‘范蠡歸來思狡兔, 呂翁何意兆非熊.’”

[呂望】即周初人呂尙. 尙年老. 隱於漁釣, 文王出獵, 遇於渭濱, 與語大悅, 曰:“吾太公望子久矣.”故號之曰太公望. 后世亦稱呂望. 《楚辭·離騷》:“呂望之鼓刀兮, 遭周文而得舉.” 三國魏曹植《七啓》:“此寗子商歌之秋, 而呂望所以投綸而逝也.”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銘箴》:“呂望銘功於昆吾, 仲山鏤績於庸器.”參閱《史記·齊太公世家》.

[呂梁】1.山名. 在今山西省西部, 位於黃河與汾河間. 主峰在離石縣東北. 夏禹治水, 鑿呂梁以通黃河, 即指此. 《呂氏春秋·愛類》:“昔上古龍門未開, 呂梁未發, 河出孟門, 大溢逆流.”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河水三》:“河水左合一水, 出善無縣故城西南八十里, 其水西流, 歷於呂梁之山, 而爲呂梁洪……蓋大禹所闢, 以通河也.” 陳毅《過呂梁山》詩:“崢嶸突兀呂梁雄, 我來冰雪未消融.”2.水名. 也稱呂梁洪. 在今江蘇省徐州市東南五十里. 有上下二洪, 相去七里, 臣石齒列, 波流洶湧. 《莊子·達生》:“孔子觀於呂梁, 縣水三十仞, 流沫四十里, 黿鼉魚鼈之所不能遊也.” 唐李紳《泛五湖》詩:“豈復問津迷, 休爲呂梁歎.” 宋梅堯臣《送趙諫議知徐州》詩:“呂梁水注千尋險, 大澤龍歸萬古空.”《警世通言·旌陽宮鐵樹鎮妖》:“這一邊砍將去, 就似那呂梁瀉下的狂瀾, 如何當抵?”

[呂葛】周呂尙與三國蜀諸葛亮的幷稱. 唐杜甫《晩登瀼上堂》詩:“淒其望呂葛, 不復夢周孔.”

[呂硯】陶制硯名. 宋米芾《硯史·呂硯》:“澤州有呂道人陶硯, 以別色泥於其首, 純作‘呂’字, 內外透, 後人效之, 有縫不透也.”

[呂傅】周呂尙與商傅說的幷稱. 《楚辭·王逸<九思·逢尤>》:“呂傅舉兮殷周興, 忌嚭專兮郢吳虛.” 原注:“呂, 呂望;傅, 傅說.”

[呂钜】驕矜自大貌. 《莊子·列御寇》:“如而夫者, 一命而呂钜, 再命而於車上儛, 三命而名諸父.” 郭慶藩集釋引郭嵩燾曰:“呂钜, 謂自高大, 當爲矜張之意.” 章炳麟《記印度事·印度人之觀日本》:“今視印度已亡, 支那又爲己戰勝, 朝鮮乃不戰而就附庸陪屬之伍, 驕矜自貴, 始則呂钜, 終則車上舞.”

[呂渭】即呂尙(太公望). 相傳其未遇文王之前曾釣於渭濱, 故稱. 宋羅泌《路史·後紀四·炎帝下》:“商周之際, 有呂渭, 字子牙……四友與居, 文王見之, 呂遯陳以釣道, 遂成周業. 是爲太公望、師尙父.”

[呂管】周呂尙與春秋齊管仲之幷稱. 漢劉向《九歎·湣命》:“刜讒賊於中廇兮, 選呂管於榛薄.”

[呂端大事不糊塗】《宋史·呂端傳》:“時呂蒙正爲相, 太宗欲相端. 或曰:‘端爲人糊塗.’太宗曰:‘端小事糊塗, 大事不糊塗.’決意相之.”故后人有聯語曰:“諸葛一生唯謹愼, 呂端大事不糊塗.” 后用以形容人在重大問題上能明辨是非、堅持原則.

[呂劇】戲曲劇種. 流行於山東及江蘇、安徽、河南的部分地區. 是從說唱的琴書(坐腔揚琴)發展而成. 基本腔調有四平、二板等, 伴奏樂器以墜琴、揚琴、二胡、三弦爲主, 曲調明朗輕快. 1900年前后搬上舞台, 傳統劇目有《王定保借當》、《小姑賢》等. 解放后, 編演有現代劇目《李二嫂改嫁》等.

[呂霍】漢高祖后呂雉及漢宣帝后霍成君的幷稱. 兩人皆以嫉妒凶殘著稱. 《後漢書·皇后紀上·光烈陰皇后》:“既無《關雎》之德, 而有呂霍之風, 豈可託以幼孤, 恭承明祀.”

[呂覽】《呂氏春秋》的別稱. 秦相呂不韋使其門客各著所聞, 集論而成. 以書中有《有始》、《孝行》、《愼大》、《先識》、《審分》、《審應》、《離俗》及《恃君》八覽, 故稱. 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不韋遷蜀, 世傳《呂覽》.”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史傳》:“故取式《呂覽》, 通號曰紀.”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音辭》:“高誘解《呂覽》《淮南》, 許愼造《說文》.” 郁達夫《歲暮窮極有某府憐其貧囑爲撰文因用<釣台題壁>韻作答》:“國門《呂覽》應傳世, 何必臣雄再《劇秦》!”


*同①[tónɡㄊㄨㄥˊ]

[《廣韻》徒紅切, 平東, 定. ]

1.相同, 一樣. 《易·睽》:“天地睽而其事同也.” 宋司馬光《功名論》:“然則人主有賢不能知, 與無賢同;知而不能用, 與不知同;用而不能信, 與不用同.”《紅樓夢》第六七回:“只有黛玉的比別人不同, 且又加厚一倍.”冰心《寄小讀者》十八:“從此漸漸的不見東方的陸地了……再見陸地時, 人情風土都不同了, 爲之悵然.”2.謂等同, 混同. 淸李漁《閑情偶寄·詞曲上·音律》:“‘魚’之與‘模’, 相去甚遠, 不知周德淸當日何故比而同之.”3.與……相同. 唐元稹《五弦彈》詩:“一賢得進勝累百, 兩賢得進同周召.”如:視同陌路;恩同再造. 4.齊一, 統一. 《書·舜典》:“協時月正日, 同律度量衡.” 蔡沈集傳:“諸侯之國, 其有不一者, 則審而同之也.”《國語·周語上》:“其惠足以同其民人.” 韋昭注:“同, 猶一也.” 唐封演《封氏聞見記·文字》:“其後, 諸侯不統於王, 車塗異軌, 文字異制, 秦氏既兼天下, 丞相李斯乃奏同之, . 罷其不與秦文合者.” 宋陸遊《示兒》詩:“死去原知萬事空, 但悲不見九州同.”5.謂共同參與某事. 《書·立政》:“惟羞刑暴德之人, 同於厥邦;乃惟庶習逸德之人, 同於厥政.” 孔穎達疏:“惟進用刑罰與暴德之人同治其國, 幷爲威虐;乃惟衆習爲過德之人, 與之同共於其政, 由其任同惡之人.”《孫子·謀攻》:“不知三軍之事, 而同三軍之政者, 則軍士惑矣.”《晉書·盧循傳》:“我今將自殺, 誰能同者.”6.共, 共一個. 《詩·鄭風·有女同車》:“有女同車, 顔如舜華.” 漢王充《論衡·書虛》:“舜之與堯, 俱帝者也, 共五千里之境, 同四海之內.” 宋陳亮《乙巳春與朱元晦書》:“同床各做夢, 周公且不能學得, 何必一一說到孔明哉!” 柳亞子《爲香凝先生題畫》詩:“同林舊侶休相妒, 一羽沖天亦倦飛.”7.聚集;會合. 《詩·小雅·吉日》:“獸之所同, 麀鹿麌麌.” 鄭玄箋:“同, 猶聚也.” 北周庾信《燕射歌辭·角調曲》:“涇渭同流, 淸濁異能.”8.古代天下四方諸侯畢至朝見天子之禮. 《周禮·春官·大宗伯》:“春見曰朝, 夏見曰宗, 秋見曰覲, 冬見曰遇, 時見曰會, 殷見曰同.” 鄭玄注:“殷猶衆也. 十二歲, 王如不巡守, 則六服盡朝. 朝禮既畢, 王亦爲壇合諸侯以命政焉……殷見, 四方四時分來.” 宋王安石《贈賈魏公神道碑》:“奠此中國, 四夷來同.”9.指同盟之國. 《左傳·僖公八年》:“凡夫人, 不薨於寢, 不殯於廟, 不赴於同, 不祔於姑, 則弗致也.” 楊伯峻注:“同, 同盟之國.”10.指同位之人. 《左傳·昭公二十八年》:“戊之爲人也, 遠不忘君, 近不偪同.” 杜預注:“不偪同位.”11.和諧;和睦. 《後漢書·孔融傳》:“<孔融>與中丞趙舍不同, 託病歸家.”12.指和平、安定. 《禮記·禮運》:“是故謀閉而不興, 盜竊亂賊而不作, 故外戶而不閉, 是謂大同.” 鄭玄注:“同, 猶和也, 平也.” 馬王堆漢墓帛書《經法·四度》:“參於天地, 闔於民心, 文武幷立, 命之曰上同.”13.贊同, 同意. 三國魏嵇康《答難養生論》:“遺世坐忘, 以寳性全眞, 吾所不能同也.”《世說新語·德行》“宜奪殷覬南蠻以自樹” 劉孝標注引《中興書》:“初, 仲堪欲起兵, 密邀覬, 覬不同.”14.和. 指依照別人詩詞的題材、體裁或韻作詩詞. 唐杜甫有《奉同郭給事湯東靈湫作》、《同元使君舂陵行》、《同豆盧峰貽主客李員外賢子棐知字韻》等詩, 仇兆鼇注:“同, 和也.”又, 前蜀韋莊有《歲晏同左生作》詩. 15.通. 指男女通奸. 《山海經·海內經》:“伯陵同吳權之妻阿女緣婦.” 郭璞注:“同, 猶通, 言淫之也.”16.通. 串通. 《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你若留藏, 我稟知縣主, 拿出去時, 問你個同盜.”17.副詞. 共同, 一起. 《易·睽》:“二女同居, 其志不同行.”《韓非子·揚權》:“虧靡有量, 毋使民比周, 同欺其上.”《儒林外史》第十七回:“<景蘭江等>當下同出店來, 分路而別.” 丁玲《奔》:“他又恨他們的失業, 他只想打他們一頓, 或是把同來的人打一頓.”18.介詞. 引進共同行動者. 《詩·豳風·七月》:“同我婦子, 饁彼南畝, 田畯至喜.” 唐杜甫《絕句》之一:“梅熟許同朱老喫, 松高擬對阮生論.”《淸平山堂話本·簡貼和尙》:“即不曾有人來同小娘子吃酒.” 魏巍《東方》第六部第一章:“郭祥和老模范同大家歡敘了一陣.”19.介詞. 引進動作的對象. 《西遊記》第六一回:“是我家爺爺與昨日那雷公嘴漢子幷一箇長嘴大耳的和尙同火焰山土地等衆廝殺哩!” 郭小川《昆侖行》詩:“我也曾問過一些戰友, 他們故意同我爲難.”20.介詞. 引進比較的對象. 唐張讀《宣室志》卷六:“長史沉吟, 又食頃, 乃曰:‘秋草細同毛.’”《兒女英雄傳》第三回:“我們又從幼就在一處, 同親兄弟一樣.” 巴金《隨想錄·再訪巴黎》:“你五十多年前在巴黎住過幾個月, 拿過去同現在比較, 你覺得變化大不大?”21.介詞. 表示與某事有無關聯.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序言》:“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成就是同世界人民的支持分不開的.”22.連詞. 表示聯合關系. 跟連詞“和”相同.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回:“我同你呢, 又不知是甚么緣法, 很要好的.” 趙樹理《三里灣·黃沙溝口》:“你們且走著, 我同何科長看一下, 馬上就去!” 沈從文《從文自傳·我的家庭》:“爸爸十歲左右時, 家中就爲他請了個武術敎師同老塾師, 學習作將軍所不可少的技術與學識.”23.通“童”. 光禿禿. 《管子·侈靡》:“山不同而用掞.” 戴望校正:“陳先生云:‘同讀爲童.’”24.用同“銅”. 宋兪文豹《吹劍錄》卷四:“先是牙稅外每千收勘同錢十文, 後又增三錢, 幷入總制.”《明成化說唱詞話叢刊·包龍圖斷曹國舅公案》:“西廊下面同鑼響.”25.古稱土地面積方百里爲“同”. 《左傳·昭公二十三年》:“無亦監乎若敖蚡冒至於武文, 土不過同, 愼其四竟, 猶不城郢.” 杜預注:“方百里爲一同.”《漢書·刑法志》:“地方一里爲井, 井十爲通, 通十爲成, 成方十里;成十爲終, 終十爲同, 同方百里.” 宋張端義《貴耳集》卷中:“傳曰:昔天子之地一圻, 列國之地一同.”26.古代酒器名. 《書·顧命》:“太保承介圭, 上宗奉同瑁.” 孔傳:“同, 爵名.”27.古代樂律的陰律. 也叫“呂”. 《周禮·春官·典同》:“典同, 掌六律六同之和, 以辨天地四方陰陽之聲, 以爲樂器.”《周禮·春官·宗伯》:“典同中士二人.” 鄭玄注:“同, 陰律也.” 孫詒讓正義:“據《大師》云:掌六律六同以合陰陽之聲. 《漢書·律曆志》云:陽六爲律, 陰六爲呂. 同即呂也.” 參見“十二律”. 28.古州名. 漢代左馮翊地. 西魏改華州建州. 隋廢, 唐㚆置, 曆代因之. 地在今陝西大荔縣. 參閱宋樂史《太平寰宇記·關西道四·同州》. 29.姓. 元代有同恕, 見《元史》本傳.

同②[tònɡㄊㄨㄥˋ]

見“胡同”. 

[同一】1.共一, 合一;統一. 《韓詩外傳》卷五:“三苗同一秀, 意者天下殆同一也.”艾思奇《辯證唯物主義曆史唯物主義》第四章:“互相排斥的對立面, 只能在一定條件下, 才能成爲同一.”2.相同;同樣. 南朝宋張鏡《觀象賦》:“三極雖殊, 妙本同一.” 唐韓愈《符讀書城南》詩:“欲知學之力, 賢愚同一初, 由其不能學, 所入遂異閭.” 淸周中孚《鄭堂劄記》卷二:“唐人五言絶句, 往往入禪, 有得意忘言之妙, 與淨名默然、達磨得髓同一關捩.”艾靑《曠野》詩:“却好象永遠被同一的影子引導著, 結束在同一的命運里.”

[同一性】1.在辯證法中, 指矛盾的同一性、統一性、一致性. 是反映一切事物矛盾諸方面的互相滲透、互相貫通、互相依存、互相聯結和互相轉化的哲學范疇. 唯物辯證法認爲, 矛盾的同一性是現實的、具體的, 是包含著差異、對立的同一性. 2.指抽象的、簡單的等同. 在有些唯心主義哲學中, 把“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性”解釋成存在和思維、自然和精神沒有區別. 如德國謝林的同一哲學. 3.指性質完全相同. 秦關根《法拉第》第九章一:“法拉第埋頭在實驗室里. 他用實驗證實了不同形態的電的同一性.”

[同一律】形式邏輯的基本規律之一. 在同一思維過程中, 必須在同一意義上使用槪念和判斷, 不能混淆不相同的槪念和判斷.

[同人】1.《易》卦名. 離下乾上. 意爲與人和協. 《易·同人》:“同人於野, 亨.” 孔穎達疏:“同人, 謂和同於人.” 朱熹本義:“與人同也.”2.引申爲歸向之民. 南朝陳徐陵《梁禪陳璽書》:“殷牖斯空, 夏臺虛設. 民惟大畜, 野有同人.”3.志同道合的朋友. 唐陳子昂《偶遇巴西姜主簿序》:“逢太平之化, 寄當年之歡, 同人在焉, 而我何歎?” 元陳高《歲首自廣陵入高郵舟中作》詩:“孤舟無同人, 相依唯僕夫.” 淸兪樾《茶香室三鈔·明季社事緣起》:“號召同人, 創爲復社.” 朱德《黨的統一戰線成功》詩:“統戰成功同人悅, 孤立敵人動不得.”4.舊時稱在同一單位共事者或同一行業中人. 巴金《寒夜》二八:“同人皆系靠薪金生活之小職員.” 曹禺《日出》第四幕:“最可惡是行里的同人背后罵我是個老胡塗, 瞎了眼, 叫一個不學無術的三等貨來做我的襄理.”

[同力】1.力量相等. 《書·泰誓上》:“同力度德, 同德度義.” 孔傳:“力鈞則有德者勝.”2.同事功. 《呂氏春秋·應同》:“王者同義, 霸者同力.” 畢沅校正:“《文子》、《淮南》竝作‘同功’.”3.齊心協力;共同出力. 《管子·重令》:“衆寡同力, 則戰可以必勝, 而守可以必固.”《公羊傳·僖公五年》:“滅者, 上下之同力者也.” 何休注:“言滅者臣子與君戮力一心共死之辭也.”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慕賢》:“群小不得行志, 同力遷之.” 唐羅隱《籌筆驛》詩:“時來天地皆同力, 運去英雄不自由.” 明李贄《又與周友山書》:“我塔事無經營之苦, 又無抄化之勞, 聽其自至, 任其同力, 只依我規制耳.”

[同力協契】猶言同心協力. 《南史·宋紀上》:“同力協契, 所在蠭起, 即日斬僞徐州刺史安成王脩、靑州刺史弘.”

[同力鳥】鴆的別名. 淸厲荃《事物異名錄·禽鳥下·鴆》:“《寰宇記》:‘鴆, 一名曇鳥, 亦曰同力鳥.’”

[同三品】唐代任宰相者之銜名. 唐不設宰相之名, 以中書令、侍中、尙書令共掌宰相之權. 以他官居宰相之職者, 亦假以他名, 如參議得失、參知政事. 后李勣以太子詹事同中書門下三品, 意即同侍中、中書令. “同三品”之名蓋起於此. 高宗以后, 爲宰相者必加“同中書門下三品”, 雖高品亦然, 惟三公、三師、中書令除外. 其后改易官名, 而張文瓘以東台侍郞同東西台三品, “同三品”入銜自此始. 參閱《新唐書·百官志一》.

[同工】1.同樣精巧、精湛. 《左傳·昭公十六年》“宣子有環” 晉杜預注:“玉環同工共朴, 自共爲雙.”2.同擅長於某種技能. 《花城》1981年第2期:“他那兩脚同工的表演, 使那些剛學會踢‘單邊球’的高大對手大爲失色.”3.同樣的工作. 參見“同工同酬”.

[同工同酬】從事同樣的工作, 工作的數量、質量相同的, 得到同等的報酬. 毛澤東《<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的按語》二三:“在生產中, 必須實現男女同工同酬.” 周立波《山那面人家》:“她們勞動過的肥美的、翠靑的田野, 和男子同工同酬的滿意的工分……無一不是她們快活的源泉.”

[同工異曲】曲調雖異, 演奏得却同樣精妙. 比喩不同的人的辭章或言論同樣精彩, 或做法雖不同而效果却一樣. 唐韓愈《進學解》:“子雲相如, 同工異曲.” 朱德熙《<漢語語法叢書>序》:“這兩部著作幾乎是同時出版的, 同工異曲, 各有千秋.”如:他的解題方法獨特而新穎, 與老師所述的方法有同工異曲之妙.

[同上】1.與上面所說相同(常用於書面). 如:同上所敘. 2.戲劇用語. 一同上場. 阿英《碧血花》第一幕:“陳微波、李十娘、葛嫩娘同上.”

[同井】1.共一井田. 《孟子·滕文公上》:“死徙無出鄕, 鄕田同井, 出入相友, 守望相助.” 參見“井田”. 2.同飲一井水. 謂隣居. 晉習鑿齒《襄陽耆舊傳》:“王粲與繁欽, 幷隣同井, 粲以西京擾亂, 乃之荊州依劉表, 其墓及井見在.”

[同天】謂共存於人世間. 《晉書·列女傳·王廣女》:“吾聞父仇不同天, 母仇不同地.”

[同天節】指宋神宗趙頊生日. 宋曾鞏《進奉熙寧八年同天節功德疏表》:“伏遇皇帝同天節.”《宋史·神宗紀一》:“<治平四年二月>庚寅, 以四月十日爲同天節.”

[同日】1.同一天. 《史記·日者列傳》:“宋忠爲中大夫, 賈誼爲博士, 同日俱出洗沐, 相從論議.” 唐杜甫《秦州見敕目薛璩畢曜遷官》詩:“二子聲同日, 諸生困一經.”《宋史·儒林傳八·王應麟》:“應麟與弟應鳳同日生.” 魯迅《兩地書·致許廣平四四》:“此后, 我又於同日寄《新女性》一本.”2.“同日而語”之略語. 《南史·胡穎徐度等傳論》:“當金陵覆沒, 抑惟天數, 然任忠與亡之義, 無乃致虧, 與夫蕭魯所行, 固不同日.” 參見“同日而語”.

[同日而言】同“同日而論”. 

《晉書·郗鑑傳》:“及湣懷太子之廢, 可謂柔而有正. 武秋失節之士, 何可同日而言!”

[同日而道】同“同日而論”. 

《史記·張耳陳餘列傳》:“夫臣與主豈可同日而道哉!”

[同日而語】同“同日而論”. 

南朝梁沈約《均聖論》:“區區中國, 緣應未啓, 求其會歸, 尋其要旨, 寧與四夷之樂同日而語乎?” 宋蘇軾《代侯公說項羽辭》:“夫制人之與見制於人, 克人之與見克於人, 豈同日而語哉!” 淸昭槤《嘯亭續錄·楊武陵》:“<盧忠肅>雖與吳阿衡同難, 一放火之人, 一救火之人, 未可同日而語也.”茅盾《子夜》四:“<曾滄海>便想到現在掙錢的法門比起他做‘土皇帝’的當年來, 眞是不可同日而語了.”

[同日而論】猶言相提幷論. 《史記·蘇秦列傳》:“夫破人之與破於人也, 臣人之與臣於人也, 豈可同日而論哉!” 漢徐幹《中論·智行》:“漢高祖數賴張子房權謀以建帝業, 四皓雖美行而何益夫倒懸? 此固不可同日而論矣.”《後漢書·李固傳》:“明公踵伯成之高, 全不朽之譽, 豈與此外戚凡輩耽榮好位者同日而論哉!”

[同日語】1.同“同日而論”. 《漢書·息夫躬傳》:“臣與祿異議, 未可同日語也.” 明沈德符《野獲編·叛賊·妖人趙古元》:“<劉天緒>逆謀顯著, 此豈可同日語哉!” 蔡元培《民族學上之進化觀》:“語言得文字之助, 萬里以外, 千載而後, 均可傳達, 較之利用面容手勢者豈可同日語耶?”冰心《寄小讀者》二四:“比起父親在萬船如蟻之中, 將載著數百軍士的戰艦, 駛進廣州灣, 自然不可同日語.”2.謂同樣說. 淸陳夢雷《李葆甫傳》:“此可爲知者道, 未可與拘瑣齷齪之士同日語也.”

[同內】猶同室. 《史記·淮南衡山列傳》:“王乃詳爲怒太子, 閉太子使與妃同內三月, 太子終不近妃.”

[同升】謂與己一同升遷. 《論語·憲問》:“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與文子同升諸公. 子聞之, 曰:‘可以爲文矣.’” 何晏集解引孔安國曰:“大夫僎本文子家臣, 薦之使與己幷爲大夫, 同升在公朝.”《後漢書·吳良傳》:“臣蒼榮寵絶矣, 憂責深大, 私慕公叔同升之義, 懼於臧文竊位之罪, 敢秉愚瞽, 犯冒嚴禁.”《三國志·吳志·陸遜傳》:“<遜>又謂諸葛恪曰:‘在我前者, 吾必奉之同升;在我下者, 則扶持之.’”

[同仁】1.同行仁德者. 舊題漢黃石公《素書·安禮》:“同仁相憂, 同惡相黨.”2.猶言一視同仁. 唐韓愈《淸邊郡王楊燕奇碑文》:“夫人同仁均養, 親族不知異焉.”3.同人. 指同事或同行. 徐特立《延安新敎育學會致函陶行知先生》:“目前本會同仁正在硏究生活敎育的理論與實際.” 楊沫《靑春之歌》第一部第三章:“您有什么爲難的事, 我和文淸有同仁之誼, 可以談談. 一定要盡力幫忙.” 周而㚆《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一:“我們這個聚餐會……實際上是工商界同仁交換意見的地方.” 參見“同人”.

[同化】1.同受敎化. 淸陳鱣《對策·巡守》:“道德太平, 恐遠近不同化, 幽隱不得其所者, 故必親自行之.”2.使不相同的事物逐漸變成相近或相同. 聞一多《文學的曆史動向》:“它(詩)同化了繪畫, 又裝飾了建筑(如楹聯、春帖等)和許多工藝美術品.” 葉聖陶《倪煥之》十九:“學校應該抱一種大願, 要同化社會, 作到這一層, 才是學校的成功.”3.語音學上指一個音變得與隣近的音相同或相似. 如:“面包”(miànbāo)在口語中讀miàmbāo, “面”字的韻尾n受后面的“包”字聲母b的影響而變成m.

[同化作用】生物體在新陳代謝過程中, 從食物中攝取養料, 使它轉化成本身的組成物質, 幷儲存能量. 這個過程叫“同化作用”.

[同化政策】一般指統治民族的統治階級強制推行的消滅被統治民族的民族特點的政策. 如禁止被統治民族使用自己民族的語言文字, 強迫他們改變本民族的風俗習慣, 在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對他們進行奴役、迫害, 以改變其民族成分.

[同仇】1.謂共同赴敵;對敵人表示共同的憤慨. 《詩·秦風·無衣》:“脩我戈矛, 與子同仇.”《資治通鑑·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初, 魯肅嘗勸孫權以曹操尙存, 宜且撫輯關羽, 與之同仇, 不可失也.” 淸陳夢雷《李葆甫傳》:“吾義不與賊俱生, 孰能與我同仇者乎?” 周恩來《彭楊顏邢四同志被敵人捕殺經過》:“審問畢, 回至看守所, 五同志齊唱《國際歌》, 以賦同仇, 直影響了全所.”2.指共同赴敵者. 朱德《出太行》詩:“兩岸烽煙紅似火, 此行當可慰同仇.”

[同仇敵慨】見“同仇敵愾”. 

[同仇敵愾】亦作“同仇敵慨”. 

語本《詩·秦風·無衣》:“與子同仇.”《左傳·文公四年》:“諸侯敵王所愾.” 孔穎達疏:“當王所怒, 謂往征伐之.” 后以“同仇敵愾”指全體一致地痛恨、打擊敵人. 《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論中國之前途及國民應盡之責任》:“我有軍備, 我自整之. 乃同仇敵愾之軍國民, 非殘屠同胞之劊子手也.”瞿秋白《亂彈·狗樣的英雄》:“一望見穿上制服的人, 就發生同仇敵愾之心, 馬上想動手收拾掉他.” 郭澄淸《大刀記》第五章:“<人民>爲了抗日救國的偉大事業, 正在同仇敵愾, 英勇奮戰, 抗擊日本侵略者.” 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五論“文人相輕”--明術》:“讀者大眾的對於某一作者, 是未必和‘批評’或‘批判’者同仇敵慨的.”

[同父】謂同一父親所生. 亦指同父所生者. 《詩·唐風·杕杜》:“豈無他人, 不如我同父.” 朱熹集傳:“同父, 兄弟也.”《史記·穰侯列傳》:“宣太后二弟:其異父長弟曰穰侯, 姓魏氏, 名冄;同父弟曰羋戎, 爲華陽君.” 晉陶潛《與子儼等疏》:“他人尙爾, 況同父之人哉.”

[同父】即同甫. 宋詞人陳亮字.《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二:“淮帥辛稼軒居鉛山時, 同父曾去訪他.”詳“同甫”.

[同文】1.同用一種文字.《禮記·中庸》:“書同文.”《漢書·藝文志》:“古制, 書必同文, 不知則闕.” 唐駱賓王《兵部奏姚州破賊設蒙儉等露布》:“四隩同文, 五方異色.”2.猶言國人. 因其所用文字同, 故稱. 《陳書·吳明徹傳》:“風威慴於異俗, 功效著於同文.” 夏衍《樂水》:“所以他們的作品也變成了只供‘同文’欣賞的‘技藝’, 而失却了領導民眾精神生活的作用.”3.通譯文字.梁啓超《變法通議·論科舉》:“今內之有同文、方言之館舍, 外之有出洋學習之生徒, 行之數十年, 而國家不獲人才之用, 蓋有由也.” 參見“同文館”.

[同文寺】唐官署名. 掌管諸蕃使者朝見、獻納等事宜. 《新唐書·百官志三》“鴻臚寺” 原注:“龍朔二年, 改鴻臚寺曰同文寺, 武后光宅元年, 改曰司賓寺.” 參見“鴻臚寺”.

[同文共軌】亦作“同文共規”. 

《禮記·中庸》:“今天下車同軌, 書同文, 行同倫.” 后以“同文共軌”比喩國家統一. 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序論》:“同文共軌, 至治神功, 非載紀無以贊大猷, 非昭宣何以光盛業?” 南朝梁江淹《恨賦》:“削平天下, 同文共規.”

[同文共規】見“同文共軌”. 

[同文館】1.宋代四方館之一. 專以接待靑唐、高麗使節. 宋王應麟《小學紺珠·制度·四方館》:“四方館. 宋:都亭驛以待遼;都亭西驛以待西蕃、阿黎、於闐、新羅、渤海;懷遠驛以待交趾;同文館以待靑唐、高麗.”《宋史·禮志二二》:“紹興二年, 高麗遣使副來貢, 幷賜酒食於同文館.”2.淸代培養外交翻譯人才的學校. 1862年(同治元年)在北京成立, 附屬於總理各國事務衙門, 主要學習外文. 《淸史稿·選舉志二》:“又震於列強之船堅礮利, 急須養成繙譯與製造船械及海陸軍之人才. 故其時首先設置之學校, 曰京師同文館, 曰上海廣方言館, 曰福建船政學堂及南北洋水師、武備等學堂.” 嚴㚆《原強》:“海禁大開以還;所興發者亦不少矣:譯署, 一也;同文館, 二也;船政, 三也.”《孽海花》第二回:“我却曉得去年三月, 京裏開了同文館, 考取聰俊子弟, 學習推步及各國語言.”參閱《淸續文獻通考·學校十四》.

[同方】1.志向相同. 亦指志向相同者. 《禮記·儒行》:“儒有合志同方, 營道同術.”《逸周書·官人》:“合志而同方, 共其憂而任其難, 行忠信而不疑.” 朱右曾校釋:“方, 向, 志之所向.” 宋范成大《次韻嚴子文旅中見贈》:“交情敢說同方友, 句法甘從弟子員.”2.謂同在一體. 《文選·陸機<演連珠>》:“是以天殊其數, 雖同方不能分其慼;理塞其通, 則幷質不能共其休.” 劉孝標注:“耳之與目, 同在於身, 而苦樂有殊, 不能相救.”3.同在一地. 唐張九齡《與生公尋幽居處》詩:“同方久厭俗, 相與事遐討.”

[同火】古代兵制, 十人共灶同炊, 稱爲“同火”. 后泛指共同參加某種組織, 從事某種活動者. 《宋書·孝義傳·卜天生》:“天與弟天生, 少爲隊將, 十人同火.”《七國春秋平話》卷下:“言未盡, 有馬昇同火人解信, 現名解珍獨行虎, 一個是混天大王震江龍張元, 歸齊寨.” 淸沈濤《交翠軒筆記》卷四:“同火二字見《宋書·卜天與傳》. 葢行軍十人共一竈, 故《唐書·樂志》有‘十人爲火’之語. 後來江湖經商, 同伴者亦謂之同火, 取同行共炊之意.”

[同心】1.齊心. 《易·繫辭上》:“二人同心, 其利斷金.” 唐杜甫《提封》詩:“提封漢天下, 萬國尙同心.” 明李贄《又答石陽太守》:“我二人老矣, 彼此同心, 務共證盟千萬古事業, 勿徒爲泛泛會聚也!” 洪深《香稻米》第二幕:“依我說, 大家同心合作!”2.共同的心願;心思相同. 《孟子·告子上》:“欲貴者, 人之同心也.”《醒世恒言·灌園叟晩逢仙女》:“衆女子相見畢, 說道:‘正要來看十八姨, 爲主人留坐, 不意姨至, 足見同心.’” 淸李漁《憐香伴·神引》:“[生]使者到此, 莫非爲崔曹二女作合麽? [小生]然也. [生]可見神佛原有同心.”3.志同道合;情投意合. 《古詩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同心而離居, 憂傷以終老.” 唐李德裕《鴛鴦篇》:“君不見昔時同心人, 化作鴛鴦鳥.” 淸李漁《巧團圓·剖私》:“怎奈侶伴雖多, 同心却少.”4.引申爲知己. 唐王維《送別》詩:“置酒臨長道, 同心與我違.”5.指同心結. 唐長孫佐輔《答邊信》詩:“揮刀就燭裁紅綺, 結作同心答千里.” 宋鄭文妻孫氏《憶秦娥》詞:“閑將柳帶, 試結同心.” 明劉基《雙帶子》詩之二:“結得同心欲寄郞, 還將雙帶刺鴛央.” 淸吳騫《扶風傳信錄》:“從今後必再要與你訂山盟海誓全, 必再要挽同心情更歡.”詳“同心結”. 6.指共一個中心或核心. 南朝梁簡文帝《對燭賦》:“於是搖同心之明燭, 施雕金之麗盤.” 唐韓翃《送王少府歸杭州》詩:“葛花滿把能消酒, 梔子同心好贈人.” 宋梅堯臣《楊樂道留飲席上客置黃紅絲頭芍藥》詩:“萬絲必同心, 千葉必同萼.”

[同心一力】同“同心協力”. 

晉袁宏《後漢紀·光武帝紀》:“今欲徙水北營, 合於水南, 同心一力, 人自爲戰, 何有不克哉?”《後漢書·吳漢傳》:“若能同心一力, 人自爲戰, 大功可立.”

[同心一意】心志一致. 《三國志·吳志·魯肅傳》:“肅請得奉命弔表二子……及說備使撫表衆, 同心一意, 共治曹操.”

[同心一德】同“同心同德”. 

明李東陽《跋鶴山魏先生書眞跡》:“君臣上下同心一德, 則平居有所裨益, 緩急有所倚仗.” 淸魯一同《蓋寬饒論》:“以宣帝之明, 魏侯爲相, 同心一德, 而使國有殺諫之名.”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淸廷預備立憲》:“此時財政外交困難已極, 我軍民同心一德, 猶懼顛危.”

[同心方勝】兩個連接在一起的菱形結. 多以表示男女愛情. 勝, 原爲女子頭上菱形飾物, 以金箔、絲絨或絹帛剪制而成.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一折:“<張珙>不移時, 把花牋錦字, 疊做箇同心方勝兒.”《古今小說·張舜美燈宵得麗女》:“那女子回身捽袖中, 遺下一箇同心方勝兒.”《醒世恒言·陸五漢硬留合色鞋》:“張藎袖中摸出一條紅綾汗巾, 結箇同心方勝, 團做一塊, 望上擲來.” 參見“華勝”.

[同心葉力】同“同心協力”. 

宋歐陽修《論乞主張范仲淹富弼等行事劄子》:“臣聞自古帝王致治, 須待同心葉力之人.”

[同心扣】1.即同心結. 金完顏璟《蝶戀花·聚骨扇》詞:“金縷小鈿花草鬪, 翠絛更結同心扣.” 淸吳偉業《戲贈》詩之一:“繡囊蘂結同心扣, 十里風來袴褶香.”詳“同心結”. 2.形如同心結的鈕扣. 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一折:“愁則愁、興闌刪嚥不下交歡酒, 愁則愁、眼昏騰扭不上同心扣.”

[同心共膽】亦作“同心合膽”. 

心志一致. 《後漢書·鄭太傳》:“不肯同心共膽, 與齊進退.” 元無名氏《馬陵道》第四折:“哥哥, 喒和你是同心共膽的好朋友, 饒過我者.”《三國演義》第八八回:“若丞相肯放回去, 就當招安本部人馬, 同心合膽, 方可歸順.”《警世通言·趙春兒重旺趙家莊》:“須將好言勸諫丈夫, 同心合膽, 共做人家.”

[同心共濟】亦作“同心協濟”. 

謂齊心協力, 克服困難. 宋歐陽修《朋黨論》:“以之修身, 則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國, 則同心而共濟.”《明史·鄒元標傳》:“方今上在沖歲, 敵在門庭, 祇有同心共濟.” 鄒魯《中國同盟會·海外黨務》:“夫欲聯絡情誼, 必以消息相通爲主. 消息通, 則情誼洽, 則協力相扶, 同心共濟.”《續資治通鑑·宋高宗紹興四年》:“故仁宗皇帝時, 雖有西夏元昊之叛, 而晏然若無事者, 以韓琦、范仲淹同心協濟也.” 參見“和衷共濟”.

[同心同德】謂思想行動完全一致. 《書·泰誓中》:“予有亂臣十人, 同心同德.” 南朝陳徐陵《爲貞陽侯與太尉王僧辯書》:“非貔非虎之封、同心同德之勞;校彼功庸, 曾何髣髴!” 宋司馬光《涑水記聞》卷八:“朕觀在昔, 君臣惟同心同德, 故知天下之務, 享無疆之休.” 郭沫若《歸國雜吟》之二:“四萬萬人齊蹈厲, 同心同德一戎衣.”亦作“同德同心”. 太平天國劉盛培《建天京於金陵論》:“同德同心, 千百國歸眞恐後.” 淸洪楝園《警黃鍾》第十出:“普勸國人, 勿分爾我, 同德同心, 自成團體.”

[同心合力】同“同心協力”. 

太平天國洪秀全《五大紀律詔》:“同心合力, 不得臨陣退縮.”《淸史稿·惠獻貝子傅喇塔傳》:“王、貝子皆朕懿親, 受命討賊, 師克在和, 宜同心合力, 以奏膚功.” 杜鵬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當不可避免的困難, 硬要落到你頭上的時候, 那么, 最重要的便是同心合力去迎接它, 毫不畏懼地去戰勝它.”

[同心合意】同“同心一意”. 

《漢書·匡衡傳》:“朕嘉與君同心合意, 庶幾有成.”《水滸傳》第六十回:“小可今日權居此位, 全賴衆兄弟扶助, 同心合意, 共爲股肱, 一同替天行道.”

[同心合德】同“同心同德”. 

淸李漁《蜃中樓·獻壽》:“我有兩個同胞兄弟, 一個是洞庭君, 一個是錢塘君. 洞庭與俺同心合德.” 淸陳天華《警世鍾》:“降心下氣, 和那平民黨, 維新黨, 同心合德, 不分畛域, 共圖抵制外國.”

[同心合膽】見“同心共膽”. 

[同心幷力】同“同心協力”. 

漢賈誼《過秦論下》:“且天下嘗同心幷力而攻秦矣, 然困於險阻而不能進者, 豈勇力智慧不足哉?”《後漢書·劉焉傳》:“東州人畏見誅滅, 乃同心幷力, 爲璋死戰.” 宋蘇軾《策別十三》:“有寇而戰, 則同心幷力.”

[同心如意】一種刻有兩個心形交搭圖案的如意. 如意, 一種器物, 象征吉祥, 用竹、骨、玉制成, 多供玩賞. 《紅樓夢》第七四回:“<周瑞家的>打開看時, 裏面是一個同心如意, 幷一個字帖兒.”

[同心苣】1.相連鎖的火炬狀圖案花紋. 古人常用以象征愛情. 南朝梁沈約《少年新婚爲之詠》:“錦履幷花紋, 繡帶同心苣.”2.指織有同心苣狀圖案的同心結. 唐段成式《嘲飛卿》詩之五:“愁機懶織同心苣, 悶繡先描連理枝.” 前蜀牛嶠《菩薩蠻》詞:“窗寒天欲曙, 猶結同心苣.” 淸納蘭性德《虞美人》詞:“銀牋別夢當時句, 密綰同心苣.”

[同心長命縷】編有兩心交搭狀的五彩絲帶, 舊時系於臂上, 用以驅邪. 明賈仲名《金安壽》第三折:“繫同心長命縷, 佩辟惡赤靈符.”

[同心杯】指交杯酒. 舊時新婚行合巹禮, 用兩盞盛酒, 以彩縷連結, 夫婦互飲, 象征同心, 故稱. 淸姚燮《雙鴆篇》詩:“但得生死常相隨, 此酒不減同心杯.”

[同心協力】齊心合力. 謂心往一處想, 力往一處使. 南朝陳徐陵《爲貞陽侯答王太尉書》:“同心協力, 克定邦家.”《三國演義》第一回:“三人焚香再拜而說誓曰:‘念劉備、關羽、張飛, 雖然異姓, 既結爲兄弟, 則同心協力, 救困扶危;上報國家, 下安黎庶.’” 歐陽予倩《忠王李秀成》第二幕:“如果要是同心協力去打敵人, 那就大家都不要管各人的私事.”

[同心協德】同“同心同德”. 

唐顏眞卿《祭伯父豪州刺史文》:“<眞卿>與杲卿同心協德, 亦著微誠.”

[同心協濟】見“同心共濟”. 

[同心畢力】齊心盡力. 《東觀漢記·任隗傳》:“永元初, 外戚秉權, 朝臣畏悚, 莫敢抗者, 惟隗與袁安同心畢力, 數犯顔諫.”

[同心帶】1.綰有同心結的絲帶. 唐楊衡《夷陵郡內敘別》詩:“留念同心帶, 贈遠芙蓉簪.” 淸洪楝園《後南柯·招駙》:“同心帶看雙雙共把, 管敎永享榮華.”2.泛指綰有同心結的帶狀物. 《說郛》卷八十引《謝氏詩源》:“輕雲鬒髮甚長, 每梳頭, 立於榻上猶拂地, 已綰髻, 左右餘髮, 各粗一指, 結束作同心帶, 垂於兩肩, 以珠翠飾之, 謂之流蘇髻.”3.比喩團結的紐帶. 光未然《毛主席登高望遠看世界》詩:“第三世界山連山來海連海, 山呼海應結成一條同心帶.”

[同心鳥】1.傳說中的鳥. 古人以爲祥瑞的象征. 《宋書·符瑞志下》:“同心鳥, 王者德及遐方, 四夷合同則至.”2.爲愛情的象征. 晉傅玄《擬四愁》詩之二:“佳人貽我蘭蕙草, 何以要之同心鳥.”3.比喩愛侶. 晉楊方《合歡詩》之一:“齊彼同心鳥, 譬此比目魚.”

[同心結】1.舊時用錦帶編成的連環回文樣式的結子, 用以象征堅貞的愛情. 南朝梁武帝《有所思》詩:“腰中雙綺帶, 夢爲同心結.” 唐劉禹錫《楊柳枝》詞:“如今綰作同心結, 將贈行人知不知?”《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二:“<唐卿>開了箱子, 取出一條白羅帕子來, 將一個胡桃繫著, 綰上一個同心結, 拋到女子面前.” 淸梁國正《溫柔鄕記》卷一:“鄕人重心結而輕紈扇, 欲與締交, 以同心結通欵曲, 可得其歡心.”2.狀如兩心相連的裝飾品. 李大我《同心結》:“我打開小布包, 一個同心結項練立刻呈現在眼前, 兩顆緊緊連在一起的金質的心, 在陽光下閃著耀眼的光芒.”

[同心蓮】蓮之一種. 也叫合歡蓮、嘉蓮. 常以喩男女戀情. 蓮爲憐之諧音. 《玉台新詠·近代雜歌·靑陽歌曲》:“下有幷根藕, 上生同心蓮.” 唐徐彦伯《采蓮曲》:“既覓同心侶, 復採同心蓮.” 明胡侍《眞珠船·雙頭蓮》:“雙頭蓮, 即合歡蓮, 一名嘉蓮, 一名同心蓮.”

[同心圓】同一平面上同一圓心而半徑不同的圓. 

[同心僇力】見“同心戮力”. 

[同心竭力】同“同心畢力”. 

宋司馬光《交趾獻奇獸賦》:“陛下誠有意於此, 臣等敢不同心竭力, 對揚而行之.”

[同心敵愾】同懷強烈的憤恨以對付敵人. 淸魏源《聖武記》卷八:“勉以同心敵愾, 爲長庚雪讎憤.”《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論國會爲治外交之本》:“是故政府之對於國民也, 當公聽幷觀, 以收同心敵愾之效, 而不可過事夫猜防.”

[同心戮力】齊心合力. 晉袁宏《後漢紀·靈帝紀》:“太后新攝政, 政之巨細, 多委陳蕃、竇武, 同心戮力, 以奬王室.”《宋史·禮志十七》:“與其束手待斃, 曷若幷計合謀, 同心戮力, 奮勵而前, 以存國家.”童第周《有感》詩之一:“八億神州, 同心戮力, 堅無不摧, 勝利可期.”亦作“同心僇力”. 《水滸傳》第八八回:“全靠你等衆弟兄同心僇力, 來日必行.”

[同心膾】舊時七夕所制膾肉. 相傳七夕牛郞織女相會, 故名. 唐馮贄《云仙雜記·洛陽歲節》:“<洛陽人家>乞巧, 使蜘蛛結萬字, 造明星酒, 裝同心膾.”

[同心縷】1.指同心長命縷. 北周庾信《題結線袋子》詩:“一寸同心縷, 千年長命花.” 宋張孝祥《點絳唇》詞:“兵辟神符, 命續同心縷.”詳“同心長命縷”. 2.指同心結. 宋張元幹《淸平樂》詞:“明珠翠羽, 小綰同心縷.” 參見“同心結”.

[同心藕】即同心蓮. 南朝梁劉孝威《鄀縣遇見人織率爾寄婦》詩:“鏤玉同心藕, 雜寶連枝花.” 參見“同心蓮”.

[同心斷金】《易·繫辭上》:“二人同心, 其利斷金.” 后以“同心斷金”形容心齊力量大. 淸陳確《與張考夫書》:“同心斷金, 既如此其利, 弟雖有喙三尺, 復安用之!”

[同功】1.謂功用相同;功效相同. 《易·繫辭下》:“二與四同功而異位.”《列子·湯問》:“穆王始悅而歎曰:‘人之巧乃可與造化者同功乎?’”《淮南子·人間訓》:“愚者有備, 與知者同功.”2.指功力相當. 明王鏊《震澤長語·文章》:“《原道》等篇, 固爲醇正, 其《送浮屠文暢》一序, 眞與《孟子》同功.”

[同功一體】功績地位一樣. 《史記·黥布列傳》:“往年殺彭越, 前年殺韓信, 此三人者, 同功一體之人也. 自疑禍及身, 故反耳.” 宋秦觀《孫莘老挽詞》之一:“同功一體盡調元, 獨抱沉屙反故園.”《東周列國志》第二九回:“鄭父與克, 同功一體之人, 克誅, 鄭父安得不懼?” 淸魏源《聖武記》卷八:“而官兵勤勞, 九載瘡痍未復, 且與叛兵多同功一體之人, 以兵攻兵, 終無鬭志.”

[同功綿】兩蠶以上共作一繭, 其絲稱“同功綿”. 常以象征男女情深. 晉楊方《合歡》詩之二:“寢共織成被, 絮共同功綿.” 晉嵇含《伉儷》詩:“裁彼雙絲絹, 著以同功綿.” 參見“同功繭”.

[同功繭】亦稱“同宮繭”. 

二蠶以上共作之繭. 《爾雅翼·釋蟲一》:“其獨成繭者, 謂之獨繭;自二以上, 謂之同功繭.” 淸翟灝《通俗編·禽魚》:“二三蠶共成一繭爲同功繭, 俗呼頭公, 訛.” 黃摩西《長相思和太白韻》:“幾時繅得同功繭, 替君柱上重安弦.” 鄭逸梅注:“兩蠶共一繭, 一作同宮繭.”

[同甘】共享美味. 南朝陳張正見《神仙篇》詩:“同甘玉文棗, 俱飲流霞藥.”

[同甘共苦】亦省作“同甘苦”. 

一同嘗甘苦之味. 比喩有福同享, 有難同當. 常偏指共患難. 《南史·張永傳》:“其爲將帥, 能與士卒同甘苦.” 宋施德操《北窗炙輠》卷上:“元帝與王導, 豈他君臣比, 同甘共苦, 相與奮起於艱難顛沛之中.”《英烈傳》第六一回:“朕念皇后, 偕起布衣, 同甘共苦.” 毛澤東《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十一:“在我們的許多工作人員中間, 現在滋長著一種不願意和群眾同甘苦, 喜歡計較個人名利的危險傾向.”

[同甘苦】見“同甘共苦”. 

[同甲】1.謂同等堅固的鎧甲. 《管子·大匡》:“四年, 修兵, 同甲十萬, 車五千乘.” 尹知章注:“同甲, 謂完堅齊等.”2.同齡. 同齡者其出生之年的甲子必同, 故稱. 宋歐陽修《與王懿敏公書》:“成都風物, 非老者所宜. 仲儀雖爲同甲, 然心意壯銳, 諒可爲樂, 難以病夫忖度也.” 宋蘇軾《次韻周開祖長官見寄》:“舊遊到處皆蒼蘚, 同甲惟君尙黑頭.” 淸蒲松齡《聊齋志異·江城》:“翁有女, 小字江城, 與生同甲, 時皆八九歲.”

[同甲會】同齡者的聚會. 宋沈括《夢溪筆談·藝文二》:“文潞公保洛日, 年七十八, 同時有中散大夫程珦、朝議大夫司馬旦、司封郞中致仕席汝言, 皆年七十八, 嘗爲同甲會, 各賦詩一首.”按, 明許潮有《同甲會》雜劇, 即寫此故事.

[同生】1.謂同父所生. 因以指兄弟. 《國語·晉語四》:“其同生而異姓者, 四母之子別爲十二姓.”《後漢書·鄭玄傳》:“咨爾焭焭一夫, 曾無同生相依.” 楊樹達《積微居讀書記·讀<後漢書>劄記·張純曹褒鄭玄傳》:“同生, 謂兄弟.” 晉陸機《贈弟士龍》詩之五:“依依同生, 恩篤情結.”2.同年出生. 宋文彦博《奉陪伯溫中散等作同甲會》詩:“四人三百十二歲, 況是同生丙午年.”3.一起活著. 歐陽山《柳暗花明》八五:“咱倆生就同生, 死就同死!”

[同生共死】生死與共, 形容情誼極深. 羅廣斌楊益言《在烈火中永生》:“一對同生共死的戰友, 肩幷著肩;火熱的手, 緊緊地握在一起.” 魏巍《東方》第五部第十三章:“郭祥望了望這位……和自己同生共死的戰友, 心中眞是無限感動.”

[同犯】謂同案的罪犯. 《唐律疏議·名例五·犯罪共亡》:“犯罪事發, 已囚未囚, 及同犯別犯而共亡者, 或流罪能捕死囚, 或徒囚能捕流罪首, 如此之類, 是謂輕罪能捕重罪首.”

[同穴】1.《詩·王風·大車》:“穀則異室, 死則同穴. 謂予不信, 有如皦日!” 后以“同穴”指夫妻合葬. 亦用以形容夫婦相愛之堅. 晉潘嶽《寡婦賦》:“要吾君兮同穴, 之死矢兮靡佗.” 唐陳子昂《唐故袁州參軍李府君妻淸河張氏墓志銘》:“永惟同穴之儀, 仰遵歸祔之典.” 淸戴名世《汪烈婦傳》:“亡夫尙在淺土未葬, 異日得一抔之土, 與同穴可也.”2.謂共同穴居. 晉左思《魏都賦》:“搉惟庸蜀與鴝鵲同窠, 句吳與鼃黽同穴.”《後漢書·文苑傳上·杜篤》:“於是同穴裘褐之域, 共川鼻飲之國, 莫不袒跣稽顙, 失氣虜伏.”

[同出】1.謂出處相同. 《老子》:“兩者同出, 異名同胃(謂).” 王弼注:“同出者, 同出於玄也.” 淸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二》:“然此與李慶子遇狐叟事, 大旨相類, 不應俗人雅魅, 疊見一時, 又同出於山左.”2.謂同父所生. 《國語·晉語四》:“同出九人, 唯重耳在.” 韋昭注:“同出, 同生.”3.俱已出嫁. 《爾雅·釋親》:“妻之姉妹, 同出爲姨.” 郭璞注:“同出, 謂俱已嫁.”

[同出身】科舉時代按照中式等第賜予的一種資曆稱號. 在宋代爲第四、五等. 明淸時爲第三等. 《宋史·選舉志一》:“其考第之制凡五等……上二等曰及第, 三等曰出身, 四等、五等曰同出身.” 參見“同進士出身”.

[同母】謂同一母親所生. 《禮記·檀弓上》:“公叔木有同母異父之昆弟死, 問於子遊.”《史記·秦本紀》:“武公弟德公, 同母魯姬子.”《晉書·祖納傳》:“<納>弟約與逖同母, 偏相親愛.”

[同邦】同國. 漢袁康《越絕書·荊平王內傳》:“子胥不死, 又不入荊邦, 猶未得安, 爲之奈何? 莫若求之而與之同邦乎.” 參見“同國”.

[同地】1.謂共處同一大地. 漢王充《論衡·辨祟》:“共天同地, 竝仰日月.”2.借指共存於人世間. 《晉書·列女傳·王廣女》:“吾聞父仇不同天, 母仇不同地.”

[同考】指同考官. 明淸鄕試、會試中協同主考、總裁閱卷的官員. 因分房閱卷, 故又稱房官. 淸制, 鄕試自乾隆后從本省科甲出身的州縣官中選任, 會試由各部選送科甲出身、資望素著者, 由皇帝簡派, 乾嘉以后, 例用翰林院編修、檢討及進士出身之實缺京曹官. 明王鏊《震澤長語·夢兆》:“庚戌會試, 公與汪伯諧學士爲主考, 余爲同考.”《鏡花緣》第六三回:“過了幾日, 禮部尙書卞濱、侍郞孟謨與同考各官蔣進等, 把各卷等第俱已看定, 選了放榜吉期.”參閱《淸文獻通考·選舉一》.

[同考試官】元代稱科舉考試時協同考試官工作的官員. 相當於明淸的副主考. 《元史·選舉志一》:“每處差考試官、同考試官各一員, 幷於見任幷在閑有德望文學常選官內選差.” 參見“同考”.

[同共】共同, 一起. 宋歐陽修《論礬務利害狀》:“臣候到河東, 與施昌言等同共相度, 經久利害聞奏.” 元無名氏《度柳翠》楔子:“直待月明點化歸淸淨, 恁時同共見如來.”《武王伐紂平話》卷下:“若得一言明指敎, 良謀同共立西周.”

[同灰】語本李白《長干行》:“十五始展眉, 願同塵與灰.”同灰, 謂一起化成灰. 形容愛情堅貞不渝. 《紅樓夢》第七八回:“蕙棺被燹, 頓違共穴之情;石槨成災, 愧逮同灰之誚.”

[同列】1.同一班列;同等地位. 亦指地位相同者. 《商君書·錯法》:“同列而相臣妾者, 貧富之謂也.” 漢賈誼《過秦論上》:“<秦>招八州而朝同列, 百有餘年矣.”2.猶同僚.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上官大夫與之同列, 爭寵而心害其能.” 宋歐陽修《歸田錄》卷二:“寇萊公在中書, 與同列戲云:‘水底日爲天上日.’未有對, 而會楊大年適來白事, 因請其對. 大年應聲曰:‘眼中人是面前人.’一坐稱爲的對.” 郭希仁《從戎紀略》:“錢定三之議舉爲副統領也, 同列多不悅.”

[同光】1.同放光輝. 《淮南子·俶眞訓》:“能遊冥冥者與日月同光.” 唐錢珝《冊淑妃爲皇后文》:“處大倫而克正, 與元化而同光.”樊增祥《<東溪草堂詞選>自序》:“其勝者珠劍同光, 而失者泥沙幷下.”2.同治(淸穆宗年號)與光緒(淸德宗年號)的幷稱. 錢鍾書《圍城》三:“不須上溯康乾世, 回首同光已惘然.”

[同光體】淸同治、光緒年間的詩歌流派. 其作品刻意模仿宋詩的江西派. 代表作家有陳三立、陳衍等. 遊國恩等《中國文學史》第九編:“在詩壇上, 和‘新派詩’發展的同時, 出現了以陳三立、陳衍爲代表的‘同光體’. 這是宋詩運動的一個發展.” 錢鍾書《圍城》三:“我做的詩, 路數跟家嚴不同……他到如今還不脫黃仲則龔定庵那些乾嘉人習氣, 我一開筆就做的同光體.” 參見“同光”.

[同年】1.年齡相同. 《後漢書·樂成靖王黨傳》:“<劉黨>與肅宗同年, 尤相親愛.”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顧悅與簡文同年, 而髮蚤白.” 巴金《家》二:“琴和覺民同年, 只是比他小幾個月, 所以叫他做表哥.”2.同一年. 唐杜甫《哭李尙書》詩:“漳濱與蒿里, 逝水竟同年.” 楊倫箋注:“言生病死葬, 皆在是年也.”《三國演義》第一回:“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 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3.“同年而語”的略語. 《南史·趙知禮蔡景曆等傳論》:“趙知禮蔡景歷屬陳武經綸之日, 居文房書記之任, 此乃宋齊之初傅亮王儉之職. 若乃校其才用, 理不同年, 而卒能膺務濟時, 蓋其遇也.” 唐劉知幾《史通·鑑識》:“加以二傳(《公羊傳》、《穀梁傳》)理有乖僻, 言多鄙野, 方諸左氏, 不可同年.”4.古代科舉考試同科中式者之互稱. 唐代同榜進士稱“同年”, 明淸鄕試、會試同榜登科者皆稱“同年”. 淸代科考先后中式者, 其中式之年甲子相同, 亦稱“同年”. 唐李肇《唐國史補》卷下:“<進士>俱捷謂之同年.” 元薩都剌《送鄭天趣進柑入京》詩:“同年若問儂消息, 爲說愁來奈病何.”《醒世恒言·張廷秀逃生救父》:“你我雖則隔省同年, 今日天涯相聚, 便如骨肉一般.” 淸顧炎武《生員論中》:“同榜之士, 謂之同年.”《老殘遊記續集遺稿》第二回:“宋次安還是我鄕榜同年呢!” 淸趙翼《陔餘叢考·同年》:“余庚午鄕舉, 宛平黃叔琳開府係前庚午舉人, 曾爲先後同年之會;大學士史鐵崖幷及見先後進士同年, 眞爲盛事.” 淸阮葵生《茶餘客話》卷二:“乾隆己未, 趙秋谷與新貴遙認同年, 沈歸愚詩云:‘後先己未亦同年.’”5.古安南苗民互稱. 參見“同年嫂”. 6.浙江江山一帶稱船家爲“同年”. 因船家多桐嚴(桐廬、嚴州)人, 桐嚴與同年, 音近而訛. 參見“同年妹”、“同年嫂”.

[同年生】科舉時代稱同榜考中者. 宋范仲淹《書澴州馬嶺鎮夫子廟碑陰》:“予幼居淄川郡, 又與記室爲同年生.” 宋王讜《唐語林·補遺三》:“盧彖安仁, 李藩侍郞門生. 性簡易. 嘗與同年生在藩座.” 淸葉廷琯《鷗陂漁話·張炳垣傳》:“湖南布政使潘公鐸, 與其父故湖南桃源縣知縣介福爲同年生.” 參見“同年”.

[同年而校】猶言相提幷論. 章炳麟《文學說例》:“馬劉二代, 斯類實繁. 體若騈枝, 語反簡覈;豈與夫蘇軾陳亮苟爲辭費者同年而校乎?”

[同年而語】猶言相提幷論. 漢賈誼《過秦論上》:“試使山東之國, 與陳涉度長絜大, 比權量力, 則不可同年而語矣.” 宋蘇軾《書蒲永昇畫後》:“如往時董羽, 近日常州戚氏畫水, 世或傳寶之. 如董戚之流, 可謂死水, 未可與永昇同年而語也.” 梁啓超《立憲政體與政治道德》:“然正以權限嚴明故, 故行政部有莫大之威權, 非他種政體所可同年而語.”亦省作“同年語”. 淸周亮工《袁周合刻稿序》:“知聖衣於仍叔, 其所期在千載以上矣, 豈世俗所稱師弟子者可同年語哉!” 淸趙翼《甌北詩話·吳梅村詩》:“<吳梅村>比之自諱失節, 反託於遺民故老者, 更不可同年語矣.” 淸馮桂芬《重儒官議》:“獨有朝夕與居之人, 責之以保舉, 其有濫焉倖焉者鮮矣, 豈與夫一人之薦牘, 一日之文字所可同年語哉!”

[同年妹】浙江江山一帶稱船家少女. 淸梁紹壬《兩般秋雨盦隨筆·同年嫂》:“江山船婦曰‘同年嫂’, 女曰‘同年妹’, 向不解其義, 詢之舟人, 曰:‘凡業此者, 皆桐廬嚴州人, 故名桐嚴曰同年, 字之訛也.’”

[同年嫂】1.古安南苗民互稱對方之妻. 淸戴名世《紀紅苗事》:“<紅苗>稱官曰‘老皇帝’, 稱兵曰‘郞’, 稱民曰‘客’, 相呼爲‘同年’, 呼其婦曰‘同年嫂’.”2.浙江江山一帶稱船婦. 參見“同年妹”.

[同年會】科舉時代稱同榜及第者的聚會. 宋趙昇《朝野類要·餘紀》:“同榜及第聚會, 則曰同年會.” 淸葉名澧《橋西雜記·鄕會同年會》:“若同榜及第聚會, 則曰同年會. 此即今同鄕同年團拜所昉.”

[同年語】見“同年而語”. 

[同年齒錄】指以年齡大小爲序排列的同年錄. 《官場現形記》第十九回:“副欽差聽了這話, 立刻翻出同年齒錄一看, 果然不錯, 滿口答應替他開脫.”

[同年錄】科舉時代記載同年登科者姓名、年齡、籍貫、履曆的冊子. 明周履靖《錦箋記·題錄》:“刻字的候列位老爺刊同年錄.” 淸葉名澧《橋西雜記·履曆減年歲》:“寶佑四年同年錄, 第一甲第九人王應鳳.”

[同休】謂同享福祿. 唐韓愈《皇帝即位賀宰相啓》:“相公翼亮聖明, 大慶資始, 伏惟永永, 與國同休.” 參見“同休共戚”.

[同休共戚】亦作“同休等戚”. 

1.謂同歡樂共憂患. 形容關系密切, 利害一致. 《三國志·蜀志·費詩傳》:“同休等戚, 禍福共之.”《周書·尉遲迥傳》:“吾居將相, 與國舅甥, 同休共戚, 義由一體.”《舊唐書·杜讓能傳》:“卿位居元輔, 與朕同休共戚.”2.偏指共患難. 淸李漁《巧團圓·防辱》:“奴家自與姚郞訂約之後, 耐著心兒死守, 指望他早去早回, 畢了婚姻之事, 就使遇著大難, 也有個同休共戚之人.”

[同休等戚】見“同休共戚”. 

[同伍】同一伍的人. 古時軍隊五人爲伍, 戶籍五家爲伍. 《晉書·刑法志》:“謀反之同伍, 實不知情, 當從刑.”《唐律疏議·斗訟四·強盜殺人》:“諸強盜及殺人賊發, 被害之家及同伍, 即告其主司.”

[同伙】見“同夥”. 

[同行】1.同路. 2.同在朝廷班行. 《漢書·揚雄傳下》:“今子幸得遭明盛之世, 處不諱之朝, 與群賢同行, 歷金門上玉堂有日矣.”顏師古注:“同行謂同行列.”3.同行業;同行業者. 淸李漁《玉搔頭·得像》:“你若從直言, 我還看, 同行面, 免犯諱, 用竹篇.”老舍《柳家大院》:“張二和我的兒子同行, 拉車.” 徐懷中《西線軼事》五:“弄了半天, 還是同行.”

[同行】1.謂操行相同或聲氣相投的人. 漢王充《論衡·語增》:“武王德雖盛, 不能奪紂素所厚之心;紂雖惡, 亦不失所與同行之意. 雖爲武王所擒, 時亦宜殺傷十百人.” 唐韓愈《初南食貽元十八協律》詩:“聊歌以記之, 又以告同行.”2.猶一致. 《易·睽》:“二女同居, 其志不同行.” 孔穎達疏:“二女共居一家, 理應同志, 各自出適, 志不同行, 所以爲異也.”3.一同行走. 亦指同行之人. 唐杜甫《垂老別》詩:“投杖出門去, 同行爲辛酸.” 沈從文《從文自傳·我上許多課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書》:“於是同行的朋友就大嚷大笑, 伴送我到家門口, 才自行散去.”

[同舟共命】比喩命運相同, 利害一致.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二回:“占光又催著道:‘我們此刻, 統共一十四個人, 眞正同舟共命, 務求大家想個法子, 脫了干係才好.’”

[同舟共濟】同乘一條船渡水. 比喩同心協力, 戰勝困難. 《孫子·九地》:“夫吳人與越人相惡也, 當其同舟而濟, 遇風, 其相救也, 如左右手.”《三國志·魏志·毌丘儉傳》“將士諸爲儉欽所迫脅者, 悉歸降”裴松之注引三國魏文欽《與郭淮書》:“然同舟共濟, 安危勢同, 禍痛已連, 非言飾所解, 自公侯所明也.” 明徐渭《壽中軍某侯帳詞》:“同舟共濟, 誰爲吳越之分;倍道兼程, 竟授孫盧之首.”浩然《豔陽天》第一百章:“我是誰, 您是誰, 咱們是患難之交, 同舟共濟還來不及哪!”

[同舟遇風】比喩同遭逆境. 宋蘇軾《鍾子翼哀辭》引:“同舟遇風, 胡越可使爲左右手, 況吾民乎!” 宋陳亮《謝趙同知啓》:“鼓同舟遇風之勢, 成披雲睹日之功.” 參見“同舟共濟”.

[同合】1.使相一致. 《韓非子·主道》:“大不可量, 深不可測, 同合刑名, 審驗法式, 擅爲者誅, 國乃無賊.”2.猶融會. 《宋書·范曄傳》:“贊自是吾文之傑思, 殆無一字空設, 奇變不窮, 同合異體, 乃自不知所以稱之.”

[同名】謂名稱、名字或名聲相同. 《墨子·大取》:“同類之同. 同名之同.”《呂氏春秋·應同》:“亡者同名, 則觕矣.” 高誘注:“同名, 不仁不義.”《紅樓夢》第五六回:“寶玉笑道:‘孔子陽貨雖同貌, 却不同名;藺與司馬雖同名, 而又不同貌.’”

[同交】同心之交. 唐陳子昂《暉上人房餞齊少府使入京府序》:“雖同交未阻, 風月可留, 歧路方乖, 關山成恨.”

[同字】1.猶言等同於一字.《晉書·衛恒傳》:“假借者, 數言同字, 其聲雖異, 文意一也.”2.同一個字.王力《同源字論》一:“我們從語言的角度來看同源字, 就會發現, 同字未必同源, 不同字反而同源. 例如‘戾’字有乖戾、暴戾、罪戾、戾止等多種意義, 這些意義各不相關.”3.指異體字.王力《同源字論》一:“異體字不是同源字, 因爲它們不是同源而是同字, 即一個字的兩種或多種寫法.”

[同好】互相友好, 共同交好. 《左傳·僖公四年》:“齊侯曰:‘豈不穀是爲? 先君之好是繼. 與不穀同好如何?’”

[同好】1.謂志趣相同. 漢蔡邕《郭有道林宗碑》:“凡我四方同好之人, 永懷哀悼.” 魯迅《集外集拾遺·<奔流>凡例五則》:“本刊揭載關於文藝的著作, 翻譯, 以及紹介, 著譯者各視自己的意趣及能力著譯, 以供同好者的閱覽.”2.指志趣相同的人. 三國魏曹植《與楊德祖書》:“雖未能藏之於名山, 將以傳之於同好.” 宋陳師道《寒夜有懷晁無斁》詩:“同好共城郭, 十日不一顧.” 沈從文《<沈從文散文選>題記》:“至於我這兩本習作, 能看做探路打前站的哨兵紀錄, 對家鄕同好起點參考作用, 就足夠了.”

[同形】1.同屬一體. 銀雀山漢墓竹簡《孫臏兵法·奇正》:“故一節痛, 百節不用, 同體也. 前敗而後不用, 同形也.” 漢王充《論衡·物勢》:“目與頭同形, 手與足同體.”2.謂同於原來的形體. 南朝梁劉孝威《妾薄命》詩:“不見豊城劍, 千祀復同形.”

[同坎】同一墓穴. 《陳書·文學傳·許亨》:“僧辯之誅也, 所司收僧辯及其子頠屍, 於方山同坎埋瘞.”《新唐書·外戚傳序》:“楊氏之誅, 噍類不遺, 蓋數十年之寵, 不償一日之慘;甲第厚貲, 無救同坎之悲, 寧不哀哉!”

[同志】1.志趣相同;志向相同. 《國語·晉語四》:“同德則同心, 同心則同志.”《後漢書·卓茂傳》:“初, 茂與同縣孔休、陳留蔡勳、安衆劉宣、楚國龔勝、上黨鮑宣六人同志, 不仕王莽時, 幷名重當時.”《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妾久疏談笑, 亦有此心, 郞君言及, 足見同志耳.” 魯迅《而已集·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系》:“吃散發源於何晏, 和他同志的, 有王弼和夏侯玄兩個人, 與晏同爲服藥的祖師.”2.指志趣相同的人. 《周禮·地官·大司徒》“五曰聯朋友” 漢鄭玄注:“同志曰友.” 宋葉適《司農詹公墓志銘》:“公率同志請於周丞相, 反覆極論, 責以變通之理.”《紅樓夢》第一二○回:“樂得與二三同志, 酒餘飯飽, 雨夕燈窗, 同消寂寞.”3.指爲共同理想、事業而奮斗的人, 特指同一個政黨的成員. 黃葆楨《楊哲商烈士悼歌》之五:“春秋大復仇九世, 同志寥落誰商量.” 魯迅《且介亭雜文末編·答托洛斯基派的信》:“那切切實實, 足踏在地上, 爲著現在中國人的生存而流血奮斗者, 我得引爲同志, 是自以爲光榮的.” 高云覽《小城春秋》第十八章:“新加入的黨員和團員, 雖然在社里經常跟劍平四敏一起工作, 却不知道他倆是他們的同志.”4.同心人. 指夫妻. 南朝宋鮑照《代悲哉行》:“覽物懷同志, 如何復乖別.”5.指結爲夫婦. 《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七:“舟人妄想能同志, 一月空將新婦呼.”6.今用爲彼此之間的通稱. 胡采《序<在和平的日子里>》:“我以爲, 杜鵬程同志就是一位具有獨特風格的作家.”如:同志, 上火車站往哪兒走? 7.猶同性. 性質相同. 明楊愼《冶容誨淫》:“冶, 銷也. 遇熱則流, 遇冷則合, 與冰同志.”

[同志哥】對年齡大於自己的年輕男同志的親昵稱呼. 多流行於南方老革命根據地. 郭小川《雪滿天山路》詩:“同志哥呀, 早早兒來!”

[同車】1.同乘一車. 用以形容男女結爲夫婦, 相愛情深. 語出《詩·鄭風·有女同車》:“有女同車, 顔如舜華.” 毛傳:“親迎同車也.”《古詩十九首·凜凜歲云暮》:“願得常巧笑, 攜手同車歸.” 三國魏曹植《妾薄命詩》:“攜玉手, 喜同車.”2.同乘一車. 用以形容同心, 同志. 語出《詩·邶風·北風》:“惠而好我, 攜手同車.” 明李贄《史綱評要·後梁紀·末帝》:“承業是個人, 竟與韓子房、晉元亮攜手同車矣.”3.同乘一車之人. 《左傳·哀公八年》:“公賓庚、公甲叔子與戰於夷, 獲叔子與析朱鉏, 獻於王, 王曰:‘此同車, 必使能, 國未可望也.’” 杜預注:“同車能俱死, 是國能使人, 故不可望得.”

[同甫】南宋愛國詞人陳亮的字.他數度上書言事, 力主恢㚆中原, 雖幾陷於死, 而毫不退縮. 康有爲《除夕答從兄沛然秀才》詩:“東方索米終難飽, 同甫陳書不厭多.”

[同步】1.同時起步, 協調一致. 《光明日報》1984.6.2:“城市改革的步子要加快, 要從解決國家與企業、企業與職工的關系入手, 把適合於當前情況的各項改革措施初步配起套來, 同步進行.”2.物理學名詞. 兩個或幾個隨時間變化的量, 在變化過程中保持一定的相對關系.

[同里】同鄕. 《逸周書·大武》:“四戚:一內姓, 二外婚, 三友朋, 四同里.”《史記·韓信盧綰列傳》:“盧綰者, 豊人也, 與高祖同里.” 宋陳師道《別月華嚴》詩:“寓世生同里, 隨方去有情.” 梁啓超《新中國未來記》第三回:“這兩位生同里, 少同學, 長同遊, 壯同事.”

[同邑】同縣. 《漢書·賈誼傳》:“文帝初立, 聞河南守吳公治平爲天下第一, 故與李斯同邑, 而嘗學事焉, 徵以爲廷尉.” 淸周亮工《書影》卷二:“元瑞曾得祕本, 後歸之同邑章無逸.”翦伯贊《中國史綱要》第九章第七節:“1876年, 他執贄於同邑學者朱次琦門下, 治程朱兼及陸王理學三年.”

[同岑】同在一山. 晉郭璞《贈溫嶠》詩:“人亦有言, 松竹有林. 及爾臭味, 異苔同岑.” 淸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二》:“惟冀各守門庭, 使幽明異路, 庶均歸寧謐, 異苔不害於同岑.” 鄭澤《夏日感興次鈍根韻即以奉寄》:“願偕采三秀, 由來本同岑.”

[同利】共享利益;有共同利益. 《禮記·哀公問》:“車不雕幾, 器不刻鏤, 食不貳味, 以與民同利.” 鄭玄注:“與之同利者, 上下俱足也.”《史記·高祖本紀》:“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 所降下者因以予之, 與天下同利也.” 宋歐陽修《朋黨論》:“大凡君子與君子, 以同道爲朋;小人與小人, 以同利爲朋.”

[同利相死】謂有共同利益, 就能舍命相助. 《淮南子·兵略訓》:“同利相死, 同情相成.”《史記·吳王濞列傳》:“同欲相趨, 同利相死.”

[同秀】同時開花. 南朝梁江淹《構象台》:“栽異木而同秀, 種雜草而一香.”《宋書·符瑞志下》:“於周德, 三苗共穗;於商德, 同本異穟;於夏德, 異本同秀.”

[同住人】指丈夫或妻. 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一折:“嫁的箇同住人, 他可又拔著短籌.”

[同位】1.處於同等位次. 猶同列. 《國語·楚語下》:“烝享無度, 民神同位.”《儀禮·聘禮》:“使者既受行, 日朝同位.”《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趙奢於是與廉頗藺相如同位.”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河水四》:“子推笑曰:‘天開公子, 子犯以爲功, 吾不忍與同位.’遂逃焉.”2.指職位相同者. 《左傳·隱公元年》:“天子七月而葬, 同軌畢至;諸侯五月, 同盟至;大夫三月, 同位至.” 孔穎達疏:“同位, 謂同爲大夫, 共在列位者.” 漢蔡邕《陳留太守胡公碑》:“同位畢至, 赴弔雲集.”

[同位素】同一元素的質量數不同的各種原子互爲同位素. 同位素的原子序數相同, 在元素周期表上占同一位置. 同位素在原子核中的質子數相同, 中子數不同, 如氫有氕、氘、氚三種同位素.

[同伴】1.猶同伙. 謂共同參與其事. 《孔子家語·困誓》“吾之所伐者, 不過四五人矣” 三國魏王肅注:“本與叔孫同伴者也.”《元典章新集·刑部·獲賊》:“諸盜未發而自首者原其能捕獲同伴者, 仍依例給賞.”2.伴侶, 同行者. 今指在一起工作或生活的人. 唐溫庭筠《西州詞》:“迴頭語同伴, 定復負情儂.”《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七:“內中一個女子正色道:‘法師做醮, 如何却說恁地話?’拉了同伴, 轉身便走.”瞿秋白《餓鄕紀程》緒言:“我知我們黑甜鄕里的同伴他們或者和我一樣.” 巴金《家》八:“有一個在跟同伴講話.”

[同役】共事. 謂一同參戰. 《左傳·昭公二十三年》:“七國同役而不同心, 帥賤而不能整, 無大威命, 楚可敗也.”

[同坐】1.同席而坐. 《漢書·爰盎傳》:“愼夫人乃妾, 妾主豈可以同坐哉!” 宋孔平仲《孔氏談苑·蘇子瞻與姜潛同坐舉令》:“蘇子瞻與姜潛同坐.”《三國演義》第一回:“玄德就邀他同坐, 叩其姓名.”2.指同席的人.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顧榮在洛陽, 嘗應人請, 覺行炙人有欲炙之色, 因輟己施焉, 同坐嗤之.”3.謂同爲一事獲罪. 《孔子家語·正論》:“韓宣子問罪於叔向, 叔向曰:‘三姦同坐, 施生戮死可也.’”《鶡冠子·王鈇》“其罪伍長以同” 宋陸佃解:“同, 謂同坐伍人之罪.”

[同床共枕】謂同床幷頭而眠. 多指夫妻生活. 《明成化說唱詞話叢刊·石郞駙馬傳》:“我王若依小臣奏, 休信同床共枕人.” 葉聖陶《李太太的頭發》:“以下就是本文, 說女性蓄發挽髻, 從男性方面而言, 視覺嗅覺觸覺都有妙美的趣味, 尤其是同床共枕的時候.”

[同床各夢】比喩共同生活或共做一事而各有打算. 宋陳亮《乙巳春答朱元晦秘書書》:“同床各做夢, 周公且不能學得, 何必一一說到孔明哉!” 明袁宏道《新買得畫舫將以爲庵因作舟居詩》之七:“莫把古人來比我, 同床各夢不相干.” 淸紀昀《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志一》:“雖琵琶別抱, 已負舊恩;然身去而心留, 不猶愈於同床各夢哉!”

[同判】官名. 宋天聖初改通判爲同判. 宋周密《齊東野語·避諱》:“本朝章獻太后父諱通, 嘗改通直郞爲同直郞, 通州爲崇州, 通判爲同判.” 陳垣《史諱舉例》卷五:“同判者, 通判也. 天聖初, 章獻劉太后臨朝, 避其父諱, 凡官名地名通字皆易之, 后崩即復舊.”

[同牢】古代婚禮中, 新夫婦共食一牲的儀式. 《漢書·王莽傳下》:“進所徵天下淑女杜陵史氏爲皇后……莽親迎於前殿兩階間, 成同牢之禮於上西堂.” 唐楊衡《夷陵郡內敘別》詩:“禮娶嗣明德, 同牢夙所欽.” 淸夏炘《學禮管釋一·釋媵御沃盥交》:“同牢之禮, 夫婦幷尊, 不爲賓主.”

[同社】1.猶同鄕, 同里. 古以二十五家爲一社. 唐韓愈《南溪始泛》詩之二:“願爲同社人, 雞豚燕春秋.”2.志趣相同者結社, 互稱同社. 亦謂同在一社. 宋朱熹有《己未九日諸友載酒見過次韻爲謝幷呈同社諸名勝》詩. 淸李漁《愼鸞交·訂遊》:“明日乃花朝令節, 小弟與同社諸友, 各出分資, 就在虎丘寺中, 做一箇勝會.”3.猶同學. 明淸時, 鄕社皆立社學, 同社學習者, 稱“同社”. 淸曹寅《戲送錢穆孫》詩之二:“石橋執經予最少, 十年同社夜臺多.”參閱《續文獻通考·學校》.

[同直】1.指朝臣一同當値. 《南齊書·劉悛傳》:“<悛>轉桂陽王征北中兵參軍, 與世祖同直殿內.” 唐白居易《夢裴相公》詩:“夢中如往日, 同直金鑾宮.”2.指一同當値者. 淸沈初《西淸筆記·紀文獻》:“於相國晩年, 嘗言身後若得謚文襄, 方償一生志願. 同直皆熟聞之.”

[同枕】謂共枕而寢. 多指夫妻生活. 漢焦贛《易林·需之大壯》:“婚姻合配, 同枕共牢.”

[同事】1.謂行事相同. 《書·太甲下》:“與治同道, 罔不興;與亂同事, 罔不亡.” 孔穎達疏:“揔言治國, 則稱道, 單指所行, 則言事.”《韓非子·孤憤》:“與死人同病者, 不可生也;與亡國同事者, 不可存也.”2.相與共事;執掌同一事務. 《穀梁傳·襄公十九年》:“與人同事, 或執其君, 或取其地.” 宋吳曾《能改齋漫錄·辨誤一》:“<謝安>其後遂爲桓溫司馬, 竟受簡文顧命, 與王坦之同事.” 明方孝孺《送伴讀朱君之慶府序》:“與賢者同志則光榮, 與愚者同事則汙辱.” 淸李漁《愼鸞交·目許》:“這兩位敝友, 一位姓張, 一位姓李, 都是與小弟同事的.” 朱自淸《懷魏握靑君》:“三年前, 我北來作敎, 恰好與他同事.”3.共事的人. 后指在同一單位工作的人. 《北齊書·陳元康傳》:“先是, 世宗杖之數十, 吳人性躁, 又恃舊恩, 遂大忿恚, 與其同事阿改謀害世宗.” 唐張籍《寄孫沖主簿》詩:“馬從同事借, 妻怕罷官貧.” 淸沈㚆《浮生六記·坎坷記愁》:“有同事兪孚亭者, 挈眷居焉.” 魯迅《彷徨·在酒樓上》:“那上來的分明是我的舊同窗, 也是做敎員時代的舊同事.”4.相同的事物. 三國魏嵇康《聲無哀樂論》:“五方殊俗, 同事異號.”

[同來育】胃神名. 《雲笈七籤》卷三一:“胃神名同來育, 字道展, 形長七寸, 色黃.”

[同叔】宋晏殊的字.樊增祥《<東溪草堂詞選>自序》:“豈非同叔之鳳毛, 而穎昌之麟角乎?”

[同明相照】謂二光相互映照而愈明. 比喩傑出人物得賢者揄揚而聲名更顯. 《史記·伯夷列傳》:“‘同明相照, 同類相求’……伯夷叔齊雖賢, 得夫子而名益彰.” 淸曾國藩《湘鄕縣賓興堂記》:“官斯土者……與邦人講求吏治將略, 互相稱美, 訢合無間. ‘同明相照, 同氣相求’何其翕應若此!”

[同呼吸】比喩關系密切, 心靈相通. 巴金《再談<望鄕>》:“她眞正做到和阿琦婆同呼吸, 眞正愛上了她的主人公.”

[同垂不朽】一同流傳, 永不磨滅. 《人民文學》1978年第7期:“烈士的紀念碑, 同書寫碑文的卓越的無產階級文化戰士, 是同垂不朽的.”

[同知】1.共知. 《莊子·知北遊》:“不形之形, 形之不形, 是人之所同知也.”2.猶參佐. 《北齊書·高隆之傳》:“儀同三司崔孝芬以結婚姻不果, 太府卿任集同知營構, 頗相乖異, 瀛州刺史元晏請託不遂, 前後構成其罪, 幷誅害之.”3.官名. 稱副職. 宋代中央有同知閣門事、同知樞密院事, 府州軍亦有同知府事、同知州軍事. 元明因之. 淸代唯府州及鹽運使置同知, 府同知即以同知爲官稱, 州同知稱州同, 鹽同知稱鹽同. 《文獻通考·職官十二》:“淳化二年, 王顯出鎮, 張遜知樞密院事, 始以溫仲舒、寇準同知院, 同知之名, 自此始也.”《文獻通考·職官十二》:“知樞密院、同知院幷正二名, 知院掌佐天子執兵政, 而同知院爲之副.” 元鄭光祖《倩女離魂》楔子:“小生姓王名文舉, 先父任衡州同知.”《紅樓夢》第二回:“這位璉爺身上現捐的是個同知, 也是不肯讀書.” 王闓運《陳景雍傳》:“漢陽同知張曜孫者, 以文學有重名於世.”

[同知】見解相同. 知, “智”的古字.漢王充《論衡·死偽》:“與世俗同知, 則死人之實未可定也.”

[同和】1.彼此和諧;相互協和. 《禮記·樂記》:“大樂與天地同和, 大禮與天地同節.”《國語·齊語》:“居同樂, 行同和, 死同哀.” 唐韓愈《送汴州監軍俱文珍序》:“天子無東顧之憂, 方伯有同和之美.”2.謂與……同樣和煦. 形容仁愛. 唐李商隱《獻河東公啓》之一:“伏惟尙書春日同和, 秋霜共烈.”

[同例】一例, 同樣. 《晉書·周劄傳》:“劄在石頭, 忠存社稷, 義在亡身……臣謂宜與周顗戴若思等同例.”《通典·刑八》:“如鄭善果官位不卑, 縱令犯罪, 不可與諸囚同例.”

[同侶】同伴. 《南史·江智深傳》:“上宴私甚數, 多命群臣五三人遊集, 智深常爲其首. 同侶未及前, 輒獨蒙引進.”《舊五代史·晉書·鄭云叟傳》:“<鄭雲叟>好棋塞之戲, 遇同侶則以晝繼夜.” 宋何薳《春渚紀聞·點銅成庚》:“我年二十, 無家, 爲道人, 同侶三人, 共學丹竈.” 參見“同伴”.

[同舍】所棄相同. 《韓非子·奸劫弑臣》:“人臣之所毀者, 人主之所非也, 此之謂同舍.”

[同舍】1.共居一舍. 舍, 館舍或官舍.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相如>客遊梁. 梁孝王令與諸生同舍.” 唐韓愈《和虞部盧四酬翰林錢七赤藤杖歌》:“歸來捧贈同舍子, 浮光照手欲把疑.” 宋曾鞏《相國寺維摩院聽琴序》:“治平三年夏, 得洪君於京師, 始合同舍之士, 聽其琴於相國寺之維摩院.”2.住同一館舍的人. 《史記·萬石張叔列傳》:“其同舍有告歸, 誤持同舍郞金去.”3.指同僚. 唐杜甫《潭州送韋員外迢牧韶州》詩:“分符先令望, 同舍有輝光.” 宋朱弁《曲洧舊聞》卷九:“予在館中時, 盛暑中傅崧卿給事以冰餽同舍.” 淸吳偉業《臨江參軍》詩:“同舍展歡謔, 失語輒面斥.”

[同舍生】猶同學. 舍, 學舍. 《後漢書·光武帝紀上》:“行至鄗, 光武先在長安時同舍生彊華自關中奉《赤伏符》, 曰:‘劉秀發兵捕不道, 四夷雲集龍鬭野, 四七之際火爲主.’” 宋陶穀《淸異錄·五窟》:“老拙幼學時, 同舍生劉垂尤有口材.”

[同舍郞】同居一舍的郞官. 后亦泛指僚友. 《史記·萬石張叔列傳》:“<直不疑>同舍有告歸, 誤持同舍郞金去. 已而金主覺, 妄意不疑, 不疑謝有之, 買金償. 而告歸者來而歸金, 而前郞亡金者大慙.” 唐劉禹錫《竇朗州見示與澧州元郞中早秋贈答命同作》詩:“隣境諸侯同舍郞, 芷江蘭浦恨無梁.” 明沈德符《野獲編·神仙·神佛佑人再生》:“其父歸, 偕同舍郞讀之, 字皆若《倉頡》, 不甚辨, 相與驚怪.”

[同命】1.同生死;一同死. 《史記·項羽本紀》:“噲曰:‘此迫矣, 臣請入, 與之同命.’”《淮南子·俶眞訓》:“夫歷陽之都, 一夕反而爲湖, 勇、力、聖、知與罷怯、不肖者同命.” 高誘注:“勇怯同命, 無遺脫也.”《三國志·蜀志·馬超傳》“密書請降”裴松之注引三國魏魚豢《典略》:“超搥胸吐血曰:‘闔門百口, 一旦同命.’” 田漢《金鱗記》第六場:“一個是抱頭痛哭求同命, 一個是跪在一旁不作聲.”2.謂同一命令.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序致》:“夫同言而信, 信其所親;同命而行, 行其所服.”3.鳥名. 也叫共命鳥. 淸錢謙益《絳云樓上梁以詩代文》之五:“珠林有鳥皆同命, 碧樹無花不後凋.” 原注:“《雜寶藏經》:‘雪山有鳥, 名爲共命, 一身二頭.’” 參見“共命鳥”.

[同朋】朋輩, 朋友. 晉陸云《答顧秀才》詩:“凡我同朋, 瞻言淸休.”

[同庚】謂年齡相同. 宋朱熹《元范別後寄惠佳篇》詩:“歲月幸同庚, 詩書復同道.” 明沈德符《野獲編·內閣三·元旦詩》:“申文定相公, 與王伯穀同里同庚, 爲史官時, 即與相善.” 淸顧張思《土風錄》卷十一:“年齒曰庚, 問人年曰尊庚, 同年歲曰同庚. 《癸辛雜識》:‘張神鑑瞽而慧, 每談命, 則旁引同庚者數十, 皆歷歷可聽.’”京夫《手杖》:“咱倆同庚, 我九九重陽生日, 可你身子不勝我.”

[同波】1.同其波瀾. 喩順時而動. 《莊子·刻意》:“靜而與陰同德, 動而與陽同波.”成玄英疏:“應感而動, 與陽氣同其波瀾. 動靜順時, 無心者也.”2.同其波瀾. 喩混同於流俗. 《魏書·高允傳》:“潘符摽尙, 杜熙好和;淸不潔流, 渾不同波.” 唐柳宗元《種術》詩:“悟拙甘自足, 激淸愧同波.”

[同治】治理方法相同. 《通典·刑六》:“禹承舜禪, 與堯同治, 必不釋二聖而遠則兇頑, 固可知矣.”

[同性】1.性別相同. 亦指同性的人. 魯迅《書信集·致章廷謙》:“恭悉已有‘弄璋’之喜, 敬賀敬賀. 此非重男輕女, 只因爲自己是男人, 略有黨見, 所以同性增加, 甚所願也.” 丁玲《韋護》第二章七:“珊珊無論如何, 對於同性的寬容, 較她朋友能大些.”2.習性相同. 淸冒襄《影梅庵憶語》:“<董姬>嗜茶與余同性.”3.性質相同. 如:同性的電互相排斥, 異性的電互相吸引.

[同性戀】同性之間發生的戀愛關系, 是一種心理變態. 姚雪垠《長夜》七:“多少大同學因同性戀爭風吃醋引起來打架斗毆.”

[同宗】1.宗法社會指同一大宗. 《儀禮·喪服》:“何如而可爲之後? 同宗則可爲之後.” 賈公彦疏:“同宗則可爲之後, 以其大宗子, 當收聚族人.” 胡培翬正義:“同宗, 同大宗也.”《左傳·襄公十二年》:“凡諸侯之喪, 異姓臨於外, 同姓於宗廟, 同宗於祖廟, 同族於禰廟.”2.指同一家族或同姓. 《史記·吳王濞列傳》:“天下同宗, 死長安即葬長安, 何必來葬爲!”《宋書·劉延孫傳》:“延孫於帝室本非同宗, 不應有此授.”《紅樓夢》第二回:“老先生你貴同宗家, 出了一件小小的異事.” 曹禺等《膽劍篇》第一幕:“苦成--年五十五歲, 姒姓, 與勾踐同宗.”

[同定】猶跟著. 《三俠五義》第六回:“且說馬漢同定那人, 來至山中.”《三俠五義》第十八回:“郭槐以爲必是加封包公, 欣然同定陳林, 竟奔開封府而來.”

[同官】1.在同一官署任職的人, 同僚. 《左傳·文公七年》:“同官爲寮.” 唐韓翃《送山陰姚丞攜妓之任兼寄蘇少府》詩:“才子風流蘇伯玉, 同官曉暮應相逐.” 宋辛棄疾《摸魚兒》詞序:“淳熙己亥, 自湖北漕移湖南, 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 爲賦.” 明屠隆《綵毫記·脫靴捧硯》:“臣不知聖上呼召, 與同官共醉酒樓, 死罪! 死罪!”《老殘遊記》第十五回:“我輩都是同官, 不好得罪他的;補翁是方外人, 無須忌諱.”2.官職名位相同. 《左傳·襄公二十一年》:“<欒盈>又與吾同官而專之.” 楊伯峻注:“同爲公族大夫而專任其事.”3.明內廷同支派的太監稱“同官”. 明劉若愚《酌中志·見聞瑣事雜記》:“<諸升>於王太監安爲同官. 按外廷所稱同官者, 謂職掌名位相同也;內府所稱同官者, 不過同支派項下已耳, 猶前後同門之義, 非指同僚而言.”

[同房】1.宗族中同一分支. 唐李肇《唐國史補》卷中:“進士何儒亮, 自外州至, 訪其從叔, 誤造郞中趙需宅, 白雲:‘同房.’”《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二上》:“京兆杜氏:漢建平侯延年二十世孫文瑤, 與義興公杲同房.”2.謂同一房間居住. 《紅樓夢》第五八回:“薛姨媽素習也最憐愛他的, 今既恰遇這事, 便挪至瀟湘館來和黛玉同房.”《兩地書·許廣平<致魯迅三七>》:“同房的姓梁, 是基督敎徒.”3.婉辭. 謂夫婦過性生活. 丁玲《東村事件》:“七七是一個童養媳, 有十五歲了, 只等稍稍有幾個錢時就要開臉同得祿同房.”

[同門】1.同師受業. 亦指同師受業者. 《禮記·檀弓上》“吾離群而索居” 漢鄭玄注:“群, 謂同門朋友也.”《漢書·儒林傳·孟喜》:“同門梁丘賀疏通證明之.”顏師古注:“同門, 同師學者也.” 唐元稹《酬樂天早春閑遊西湖》詩:“獨喜同門舊, 皆爲列郡臣.” 淸兪樾《茶香室叢鈔·同門》:“然則同門之誼, 唐人已與同年幷重矣.” 呂澂《中國佛學源流略講》第六講:“他的同門慧均著《四論玄義》, 也講到各家對佛性不同的主張.”2.同一里門. 謂同里. 《韓非子·亡徵》:“公壻公孫與民同門, 暴慠其隣者, 可亡也.”3.姐妹的丈夫之間的親戚關系. 因同爲一家之婿, 故稱. 《爾雅·釋親》“兩壻相謂爲亞” 晉郭璞注:“今江東人呼同門爲僚壻.” 明謝肇淛《五雜俎·人部四》:“《爾雅》曰:‘兩壻相幷爲亞.’《詩》:‘瑣瑣姻婭’是也. 《嚴助傳》呼友婿, 宋時人謂之連袂, 又呼連襟, 閩人謂之同門.”

[同門友】同師受業之友, 猶今之學友. 《古詩十九首·明月皎夜光》:“昔我同門友, 高舉振六翮.” 唐李頎《東京寄萬楚》詩:“在昔同門友, 如今出處非.” 明都穆《都公譚纂》卷下:“<陸孟昭>嘗有同門友某人者, 家貧無依, 行乞於市.”

[同門生】同師受業者. 猶今之同學. 《東觀漢記·王丹傳》:“丹子有同門生喪親, 家在中山, 白丹, 欲往奔慰.”《後漢書·桓榮傳》:“臣經術淺薄, 不如同門生郞中彭閎、揚州從事臯弘.” 淸侯方域《太常公家傳》:“吾幸登科第, 雅不善此;吾同門生官君文, 乃可法也.”

[同門錄】1.科舉時代同科者的花名冊. 《儒林外史》第十三回:“凡有同門錄及硃卷賜顧者, 幸認嘉興府大街文海樓書坊不誤.”2.指同學姓名錄. 魯迅《且介亭雜文末編·關於太炎先生二三事》:“先生遂身衣學術的華袞, 粹然成爲儒宗, 執贄願爲弟子者綦眾, 至於倉皇制‘同門錄’成冊.”

[同居】1.同住一處或共同居住. 《易·睽》:“二女同居, 其志不同行.”《南史·孝義傳上·陳玄子》:“義興陳玄子四世同居, 一百七口.” 唐李白《長干行》之一:“同居長干里, 兩小無嫌猜.”阿英《灰色之家》八:“<政治犯>每調動到另一個房間里, 就拚命的向同居的人宣傳.”2.指同住的人. 《宋史·眞宗紀三》:“有司請違法販茶者許同居首告, 帝謂以利敗俗非國體, 不許.”3.猶共處. 《呂氏春秋·應同》:“勤者同居則薄矣.” 高誘注:“同居於世.” 唐張籍《征婦怨》詩:“婦人依倚子與夫, 同居貧賤心亦舒.” 淸李漁《閑情偶寄·聲容·修容》:“至於非但不相類, 不相似, 而且相反之物, 則斷斷勿使同居, 同居必爲難矣.”4.指夫妻共同生活. 《警世通言·范鰍兒雙鏡重圓》:“呂公將回文打發女壻起身, 即令女兒相隨, 到廣州任所同居.”茅盾《煙云》十四:“他和夫人的同居生活雖非古聖賢那么文雅, 可絕不象‘姓朱的’信上描繪得那么不堪.” 曹禺《北京人》第三幕:“我們幼年結婚, 意見不合, 實難繼續同居.”5.指男女未經結婚而共同生活. 老舍《四世同堂》二十:“<他們倆>男的是個小軍閥, 女的是暫時與他同居的妓女.” 巴金《寒夜》四:“他們中間只有同居關系, 他們不曾正式結過婚.” 歐陽山《柳暗花明》八一:“陶華跟何嬌兩人……租了天官里一家人家的后院子, 同居起來了.”6.古代指未分家之親屬. 《漢書·惠帝紀》:“今吏六百石以上父母妻子與同居……家唯給軍賦, 他無所與.”顏師古注:“同居, 謂父母妻子之外若兄弟及兄弟之子等, 見與同居業者, 若今言同籍及同財也.”

[同牀】1.共床(而眠). 《史記·田叔列傳褚少孫論》:“兩人同牀臥.” 唐元稹《酬友封話舊敘懷十二韻》:“草館同牀宿, 沙頭待月歸.”《東歐女豪傑》第四回:“子連謙讓一番, 又談了好些時事, 直至自鳴鐘打了三下, 方才同牀睡去.”2.指女寵或孌童. 《韓非子·八奸》:“凡人臣之所道成姦者, 有八術. 一曰在同牀. 何謂同牀? 曰貴夫人, 愛孺子, 便僻好色, 此人主之所惑也. 託於燕處之虞, 乘醉飽之時, 而求其所欲, 此必聽之術也. 爲人臣者, 內事之以金玉, 使惑其主, 此之謂‘同牀’.” 章炳麟《秦政記》:“嗟乎! 韓非道八姦, 同牀、在旁、父兄皆與焉.”

[同牀異夢】同“同床各夢”. 

淸錢謙益《玉川子歌》:“同牀異夢各不知, 坐起問景終誰是.” 周而㚆《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三八:“宋其文要他和江菊霞籌劃棉紡全業聯營的事, 兩個人同床異夢, 各有各的打算.”《收獲》1981年第5期:“本人與某君性格不合, 生活異趣, 結婚十年來, 同床異夢, 感情有如冰炭.”

[同姓】1.指同祖的兄弟. 《詩·唐風·杕杜》:“獨行睘睘. 豈無他人? 不如我同姓. 嗟行之人, 胡不比焉? 人無兄弟, 胡不佽焉?” 毛傳:“同姓, 同祖也.”2.同一姓. 亦指同姓之人. 《周禮·秋官·司儀》:“土揖庶姓, 時揖異姓, 天揖同姓.”《國語·晉語四》:“黃帝之子二十五人, 其同姓者二人而已:唯靑陽與夷鼓皆爲己姓.”《漢書·高五王傳贊》:“以海內初定, 子弟少, 激秦孤立亡藩輔, 故大封同姓, 以填天下.” 宋曾鞏《公族議》:“先王推是心以及於同姓之間, 故有土分之, 有民分之, 有寶玉分之, 有寶器分之.” 淸嚴有禧《漱華隨筆·詆毀程朱》:“御史謝濟世註‘四書’, 多與考亭不合, 且詆毀考亭云:明太祖與之同姓, 故開國時令天下遵用其註.”

[同契】1.契合. 三國魏曹植《玄暢賦》:“上同契於稷卨, 降合穎於伊望.”《晉書·宣帝紀》:“豈非忠誠協符, 千載同契, 俾乂邦家, 以永厥休邪!” 宋秦觀《王朴論》:“彼民與此民之心同, 是與天意同契.”2.猶同志;同心. 晉陸機《贈顧令文爲宜春令》之四:“比志同契, 惟予與子.”《太平廣記》卷三六○引南朝宋劉義慶《幽明錄·丁譁》:“繾綣覯良宵, 千載結同契.”

[同垣】同居諫垣. 指同爲諫官. 明沈德符《野獲編·科場二·太座師》:“近日亓靖初給事用事, 有江西祝給事與之同垣, 其認師弟極稱親切.”

[同指】主旨相同. 《淮南子·本經訓》:“五帝三王, 殊事而同指, 異路而同歸.”《淮南子·繆稱訓》:“故至德者, 言同略, 事同指, 上下一心.”

[同軌】1.車轍寬度相同. 《禮記·中庸》:“今天下車同軌, 書同文, 行同倫.”2.引申爲同一、一統. 《漢書·韋玄成傳》:“四方同軌, 蠻貊貢職.”顏師古注:“同軌, 言車轍皆同, 示法制齊也.”《資治通鑑·齊武帝永明十一年》:“承平之主, 所以不親戎事, 或以同軌無敵, 或以懦劣偸安.” 胡三省注:“天下混一, 則車同軌·書同文.” 淸王韜《亞洲半屬歐人》:“如圖富強之術, 而使東西之同軌合轍者, 要不外乎此.”3.指古代華夏諸侯國. 《左傳·隱公元年》:“天子七月而葬, 同軌畢至.” 杜預注:“言同軌, 以別四夷之國.” 漢班固《白虎通·崩薨》:“天子七月而葬, 同軌必至.”《舊唐書·李玨傳》:“今遵同軌之會, 適去於中邦;告遠夷之使, 未復其來命.”4.謂同路而行. 唐杜甫《冬末以事之東都湖城東遇孟云卿因爲醉歌》:“豈知驅車復同軌, 可惜刻漏隨更箭.”5.比喩方法、法則等相同. 《韓非子·八奸》:“此皆俱進俱退, 皆應皆對, 一辭同軌以移主心者也.”《文選·班固<幽通賦>》:“既仁得其信然兮, 仰天路而同軌.” 李善注引劉德曰:“人道既然, 仰視天道, 又同法也.” 南朝齊謝鎮之《與顧道士書》:“葢聞佛之興世也, 古昔一法, 萬界同軌.”

[同品】同類. 亦指同類者. 《鶡冠子·王鈇》:“遊敖同品, 祭祀同福.” 漢王充《論衡·辨祟》:“及其遊於黨類, 接於同品, 其知去就, 與人無異.”

[同科】1.猶同等. 《論語·八佾》:“爲力不同科, 古之道也.” 何晏集解引馬融曰:“爲力, 力役之事, 亦有上中下, 設三科焉, 故曰不同科.” 朱熹集注:“蓋以人之力有強弱不同等也.”《魏書·食貨志》:“賦稅齊等, 無輕重之殊;力役同科, 無衆寡之別.”《太平廣記》卷三一○引唐李玫《纂異記》:“帝曰:‘孔聖人也, 朕知久矣. 孟是何人? 得與孔同科而語.’” 淸陳天華《論中國宜改創民主政體》:“至於社會上之待遇, 則不特不能與日本兵士同科, 且適成反比例.”2.同一種類. 唐元稹《有鳥》詩之四:“鶻緣暖足憐不喫, 鷂爲同科曾共遊.”3.同罰;同等判處. 南朝陳徐陵《與王僧辯書》:“孤子三危是擯, 四罪同科.” 淸黃六鴻《福惠全書·刑名·問擬》:“今因其捕而敢拒之, 是無畏之心矣, 雖欲不與強同科, 得乎?”4.科舉時代稱同榜考中. 宋王安石《酬沖卿見別》詩:“同官同齒復同科, 朋友婚姻分最多.” 淸葉廷琯《鷗陂漁話·葛蒼公傳》:“初, 湻燿避兵石岡, 有同科孝廉丹陽葛麟, 與二力士至.”5.指同榜考中者. 《儒林外史》第二回回目:“王孝廉村學識同科, 周蒙師暮年登上第.”

[同俗】1.風俗相同. 《戰國策·趙策二》:“儒者一師而禮異, 中國同俗而敎離.”2.使風俗同一. 《禮記·王制》:“齊八政以防淫, 一道德以同俗.”3.隨順世俗. 宋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人習於苟且非一日, 士大夫多以不恤國事, 同俗自媚於衆爲善.” 宋戴㚆古《哭澗泉韓仲止》詩之一:“雅志不同俗, 休官二十年.”

[同律】即律呂. 《周禮·春官·大師》:“大師, 執同律以聽軍聲, 而詔吉凶.”《禮記·王制》:“命典禮, 考時月定日, 同律、禮、樂、制度、衣服, 正之.” 鄭玄注:“同, 陰律也.” 南朝齊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同律克和, 樹草自樂.” 章炳麟《訄書·訂文》:“淸廟之所奏, 同律之所被, 箸於賦頌者, 四千名而足.” 參見“律呂”.

[同食】1.吃同樣的食物. 《左傳·文公十六年》:“自廬以往, 振廩同食.” 杜預注:“同食, 上下無異饌也.”2.一同進食, 共食. 《史記·季布欒布列傳》:“<朱家>誡其子曰:‘田事聽此奴, 必與同食.’”《晉書·宣帝紀》:“<魏武帝>嘗夢三馬同食一槽, 甚惡焉.”

[同胞】1.同父母所生. 亦指同父母所生的兄弟姉妹. 《漢書·東方朔傳》:“同胞之徒無所容居, 其故何也?”顏師古注引蘇林曰:“胞音胞胎之胞也, 言親兄弟.” 宋王安石《夜夢與和甫別覺而有作因寄純甫》詩:“同胞苦零落, 會合尙棲遲.” 淸李漁《風箏誤·賀歲》:“就是世兄與小侄呵, 一樣的壎箎奏雅, 與同胞何異.” 巴金《家》三一:“覺民是他的同胞兄弟, 他也愛覺民.”2.指同一國家或同一民族的人民. 蘇曼殊《慘世界》第十二回:“取來富戶的財產, 當分給……窮苦的同胞.” 田漢《砍不倒的阿里山》詩:“隔著滔滔的海波, 我們聽見台灣同胞在呐喊.”

[同胞共氣】喩指親兄弟. 《北齊書·孝昭帝紀》:“十一月甲辰, 詔曰:‘右丞相、長廣王湛硏機測化, 體道居宗, 人雄之望, 海內瞻仰, 同胞共氣, 家國所憑, 可遣尙書左僕射、趙郡王叡喩旨, 徵王統茲大寶.’” 宋葉廷珪《海錄碎事·人事上》:“同胞共氣, 謂兄弟也.”

[同風】1.格調、風格相同. 漢班固《兩都賦序》:“而後大漢之文章, 炳焉與三代同風.” 三國魏曹植《與楊德祖書》:“以孔璋之才, 不閑於辭賦, 而多自謂能與司馬長卿同風.” 唐劉知幾《史通·鑑識》:“然此二書, 雖互有修短, 遞聞得失, 而大抵同風, 可爲連類.”2.謂同受天子之敎化. 《漢書·王吉傳》:“《春秋》所以大一統者, 六合同風, 九州共貫也.” 明屠隆《綵毫記·爲國荐賢》:“九重臨化日, 萬國喜同風.”

[同計】共同謀劃. 《韓非子·說難》:“譽異人與同行者, 規異事與同計者.”《淮南子·人間訓》:“三國陰謀同計以擊智氏, 遂滅之.”

[同亭】古代少數民族名. 《漢書·王莽傳中》:“自越巂遂久仇牛同亭邪豆之屬反畔以來積且十年, 郡縣距擊不已.”

[同咨】明代指同時被荐舉而授官者. 因名列同一咨文, 故稱. 明沈德符《野獲編·科場二·荐主同咨》:“至於中行、知推同時行取者, 向號同咨, 不過以咨文幷列, 初無譜牒之誼.” 明沈德符《野獲編·科場二·荐主同咨》:“二十年來, 同咨之好, 更勝同榜十倍.”

[同音】1.音調相和. 《詩·小雅·鼓鍾》:“鼓鍾欽欽, 鼓瑟鼓琴, 笙磬同音.” 鄭玄箋:“同音者, 謂堂上堂下八音克諧.”2.聲音相同. 《韓詩外傳》卷五:“故同明相見, 同音相聞, 同志相從, 非賢者莫能用賢.” 漢繁欽《與魏文帝箋》:“都尉薛訪車子, 年始十四, 能喉囀引聲, 與笳同音.”3.比喩說同樣的話. 《法苑珠林》卷十三:“時千梵王異口同音, 而說偈言.”4.同一讀音. 淸兪樾《小浮梅閑話》:“又一室曰‘菹庫’, 復有神曰蔡伯喈. 則‘蔡’‘菜’同音, 沿訛已久.” 元曲以‘菜傭’爲‘蔡邕’, 非無自矣. 王力《中國語言學史》第二章:“所謂直音, 就是以同音字注音, 如‘樂, 音洛’, ‘說, 音悅’.”

[同音共律】音律相同. 比喩關系密切. 漢趙曄《吳越春秋·夫差內傳》:“且吳與越, 同音共律, 上合星宿, 下共一理.”

[同音詞】語音相同而意義不同的詞. 如“驚奇”和“旌旗”, “功課”和“攻克”, “食油”和“石油”等.

[同美相妒】同是美人, 互相妒嫉. 比喩有同樣擅長的人不易相處. 淸翟灝《通俗編·交際》:“同美相嫉, 同業相仇.”

[同前】與前者相同. 書面文字承前省略的用語.

[同逆】共同叛逆. 《晉書·劉聰載記》:“今司馬氏跨據江東, 趙固、李矩同逆相濟, 興兵聚衆者皆以子鄴爲名, 不如除之, 以絶其望.”《南史·宋紀下》:“<泰始元年>甲申, 郢州刺史安陸王子綏、會稽太守尋陽王子房、臨海王子頊幷舉兵同逆.” 明沈德符《野獲編·兵部·西南諸捷》:“癸未之緬甸大酋莽瑞體反, 糾隴川酋嶽鳳同逆.”

[同恤】1.一同憂傷. 《國語·齊語》:“伍之人, 祭祀同福, 死喪同恤, 禍災共之.” 韋昭注:“恤, 憂也.”2.共同匡救. 《晉書·劉琨傳》:“相國、南陽王保, 太尉、涼州刺史軌, 糾合二州, 同恤王室, 冠軍將軍允、護軍將軍綝, 總齊六軍, 戮力國難.”

[同室】1.同居一舍;同居一室. 《儀禮·喪服》:“傳曰:‘何以緦也?’‘以爲相與同室, 則生緦之親焉.’” 賈公彦疏:“言同室者, 直是舍同, 未必安坐.” 漢徐幹《中論·治學》:“述千載之上, 若共一時;論殊俗之類, 若與同室;度幽明之故, 若見其情.” 錢鍾書《圍城》六:“說著, 孫小姐來了, 說住在女生宿舍里, 跟女生指導范小姐同室.”2.謂一家, 一戶人家. 亦指一家人. 《孟子·離婁下》:“今有同室之人鬭者, 救之, 雖被髮纓冠而救之, 可也.” 明陳汝元《金蓮記·生離》:“堪憐同室人相鬭, 扁舟浪起魂相搆.” 淸沈㚆《浮生六記·坎坷記愁》:“諺云:‘處家人情, 非錢不行.’先起小人之議, 漸招同室之譏.” 參見“同室操戈”. 3.謂夫婦同居. 晉楊方《合歡》詩之二:“生有同室好, 死成倂棺民.” 唐白居易《贈內》詩:“生爲同室親, 死爲同穴塵.” 明何景明《結腸賦》:“雖中道殂先逝兮, 穀焉既以同室.”4.稱有室之人再娶的妻. 淸梁章钜《稱謂錄·妻》:“閩俗, 家已有室而再娶妻, 謂之同室.”

[同室操戈】春秋鄭徐吾犯之妹有美色, 公孫楚與其從兄公孫黑爭娶之. 楚已納聘, 黑欲強奪, 公孫楚“執戈逐之, 及衝, 擊之以戈”. 事見《左傳·昭公元年》. 又《後漢書·鄭玄傳》載, 何休好《公羊傳》而惡《左傳》、《穀梁傳》, 鄭玄乃著論以駁之, “休見而歎曰:‘康成(玄之字)入吾室, 操吾矛, 以伐我乎!’” 后以“同室操戈”比喩兄弟相殘或內部紛爭. 淸許秋垞《聞見異辭·王孝廉幻術》:“汝等嗜財如此, 致同室操戈, 何不念仁親爲寶歟?” 郁達夫《沉淪》六:“其實這一次的決裂是發始於他的. 同室操戈, 事更甚於他姓之相爭.” 周恩來《題詞》:“千古奇冤, 江南一葉;同室操戈, 相煎何急? !”

[同宮繭】見“同功繭”. 

[同屋】謂夫婦同房. 南朝梁武帝《淨業賦》:“復斷房室, 不與嬪侍同屋而處四十餘年矣.”

[同級】1.同一年級. 郁達夫《遲桂花》:“同級同鄕的同學, 只有你和我往來得最親密.”2.同一級別. 亦指同一級別的人. 杜鵬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小韋! 怎樣和上級、同級、下級相處, 想過沒有?”

[同泰寺】寺名. 在今江蘇省南京市. 爲南朝梁所建, 梁武帝曾數度舍身於此. 《南史·梁紀中》:“癸巳, 幸同泰寺, 設四部無遮大會.” 唐李群玉《龍安寺佳人阿最歌》之五:“何須同泰寺, 然後始爲奴.” 淸吳偉業《遇南廂園叟感賦八十韻》:“蕭條同泰寺, 南枕山之陽.” 淸趙翼《梁制觀世音像歌》:“同泰寺中頻捨身, 帝王有價可錢贖.”

[同班】1.班列相同. 《宋史·職官志三》:“尙書、侍郞通治曹事, 奏事則同班.” 元高文秀《澠池會》第二折:“大夫之功, 深如滄海, 加你爲上大夫之職, 與廉頗將軍同班也.”2.同一個班. 指學校班的組織. 夏丐尊葉聖陶《文心》一:“兩人既是親戚, 兩年以來又同班同學, 情誼眞同兄弟一樣.”3.同一個班. 指軍隊的基層單位. 如:同班戰士. 4.同一個班. 指工廠的作業班. 如:同班工人.

[同耆】相同的嗜好. 《孟子·告子上》:“口之於味, 有同耆也.”

[同棲】見“同棲”. 

[同根】三國魏曹丕欲加害其弟曹植, 嘗限植七步中成詩. 植遂作《七步》詩以諷, 有“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之語. 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 后常以“同根”比喩兄弟. 郭孝成《四川光㚆記》:“若今槪不分別漢人投旗軍之由來, 而加殺害, 何異煮豆之詩而摧殘同根者也.”

[同致】1.猶同歸. 三國魏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故君子百行, 殊塗而同致.”《晉書·樂志上》:“協時正統, 殊塗同致.”2.謂同樣效命. 南朝齊王儉《褚淵碑文》:“於是見君親之同致, 知在三之如一.” 李善注引《國語》:“人生於三, 事之如一. 父生之, 師敎之, 君食之;非食不長, 非敎不智, 生之族也, 故一事之, 惟其所在, 則致死矣.”3.神態相同. 淸曹寅《北院鶴》詩:“四鶴不同致, 翛然神逈超.”

[同時】1.同時代;同一時候. 《莊子·盜蹠》:“今夫此人, 以爲與己同時而生, 同鄕而處者, 以爲夫絶俗過世之士焉;是專無主正.” 唐杜甫《蘇大侍御訪江浦賦八韻紀異》:“乾坤幾反覆, 揚馬宜同時.” 丁玲《韋護》第二章:“兩人同時對望了一下, 都了解那意義.”2.猶當時, 那時. 宋陸遊《老學庵筆記》卷四:“秘書新省成, 徽廟臨幸, 孫叔詣參政作賀表……同時無能及者.” 明陳繼儒《珍珠船》卷一:“<繁彦舉>竟流落以死, 同時有鄭雲表者, 慕彦舉之爲人, 作詩挽之.”3.幷且. 魯迅《朝花夕拾·藤野先生》:“我拿下來打開看時, 很吃了一驚, 同時也感到一種不安和感激.” 秦牧《藝海拾貝·知識之網》:“意大利的達·芬奇, 不但是畫家, 同時也是自然科學家.”

[同財】1.共有家庭財產, 謂不分家. 晉陶潛《與子儼等疏》:“濟北氾稚春, 晉時操行人也, 七世同財, 家人無怨色.”《南史·孝義傳上·封延伯》:“<封延伯>世爲州郡著姓, 寓居東海, 三世同財, 爲北州所宗附.”2.猶合資. 元陳以仁《存孝打虎》第二折:“[李克用云]你做甚買賣營生. [正末唱]與人家牧牛羊. [李克用云]你和他同財合本.”

[同恩生】科舉時代稱同榜及第者. 因同時受皇恩, 故稱. 宋王禹偁《答張扶書》:“秀才足下:僕之登第也, 與子之兄爲同恩生, 故僕兄事子之兄, 父事子之父.”

[同氣】1.氣質相同;氣類相同. 《易·乾》:“同聲相應, 同氣相求.”《呂氏春秋·應同》:“帝者同氣, 王者同義.” 高誘注:“同元氣也.” 晉楊方《合歡》詩之一:“同聲好相應, 同氣自相求.”2.有血統關系的親屬, 指兄弟姉妹. 《後漢書·東平憲王蒼傳》:“凡匹夫一介, 尙不忘簞食之惠, 況臣居宰相之位, 同氣之親哉!” 三國魏曹植《求自試表》:“而臣敢陳聞於陛下者, 誠與國分形同氣, 憂患共之者也.” 南朝宋鮑照《請假啓》:“臣實百罹, 孤苦風雨, 天倫同氣, 實惟一妹.” 宋周煇《淸波雜志》卷四:“唐太宗以藩王奪長嫡, 推刃同氣.”3.猶同志. 曹亞伯《武昌日知會之破案》:“<黃岡軍學界講習社>初爲黃岡人之結合, 迨成立半月以後, 則不分縣界, 而廣結同氣, 故其宣傳甚有力.”

[同氣相求】《易·乾》:“同聲相應, 同氣相求.” 孔穎達疏:“‘同氣相求’者, 若天欲雨, 而礎柱潤是也……言天地之間, 共相感應, 各從其氣類.” 后以比喩志趣相同或氣質相類者互相吸引、聚合. 淸曾國藩《湘鄕縣賓興堂記》:“其官斯土者……又皆一時賢俊, 有循良之績, 與邦人士講求吏治將略, 互相稱美, 訢合無間. 同明相照, 同氣相求, 何其翕應者與!” 孫犁《澹定集·金梅<文海求珠集>序》:“要視作家如友朋, 同氣相求, 體會其甘苦, 同情其遭際, 知人論世.”

[同氣連枝】喩指同胞兄弟姐妹. 宋王禹偁《擬追封建成元吉巢王息王制》:“尺布斗粟, 古者所以興譏;同氣連枝, 人情之所不忍.”《古今小說·滕大尹鬼斷家私》:“何況兄弟行中, 同氣連枝, 想到父母身上去, 那有不和不睦之理?”冰心《寄小讀者》十八:“我自然愛我的弟弟, 我們原是同氣連枝的.”

[同倫】1.同一等第. 《穀梁傳·文公十八年》:“秋, 公子遂、叔孫得臣如齊, 使舉上客, 而不稱介, 不正其同倫而相介, 故列而數之也.”2.同類. 漢賈誼《新書·等齊》:“君臣同倫, 異等同服, 則上惡能不眩於其下?” 淸龔自珍《發大心文》:“當念衆生現富單那形、鳩槃荼形、夜迦形, 或人生中粗弊如畜, 福力輕微, 或生疣贅, 五官不全, 同倫譏厭, 己亦厭苦, 我當巧術而以度之.”3.同一道德標准. 《禮記·中庸》:“今天下車同軌, 書同文, 行同倫.” 孔穎達疏:“行同倫, 倫, 道也, 言人所行之行皆同道理.”

[同師】1.一起師事;同從一師. 《莊子·德充符》:“申徒嘉, 兀者也, 而與鄭子産同師於伯昏無人.”《史記·袁盎晁錯列傳》:“<鼂錯>學申商刑名於軹張恢先所, 與雒陽宋孟及劉禮同師.”《淮南子·繆稱訓》:“同師而超群者, 必其樂之者也.”2.同一師承. 宋晁沖之《贈江子我子之》詩:“江郞淮海秀, 經術古同師.”

[同條共貫】1.事理相通, 脈絡連貫. 《漢書·董仲舒傳》:“夫帝王之道, 豈不同條共貫與?”《野叟曝言》第六二回:“文素臣同田氏等在安樂窩, 聽水夫人講忠孝仁三字同條共貫.” 章炳麟《文學說例》:“同條共貫, 無取於甘辛相忌也.”2.謂行事相仿, 可以相提幷論. 唐李白《大獵賦》:“登封於太山, 篆德於社首, 豈與乎七十二帝同條而共貫哉?”

[同般】猶同樣. 

[同衾】1.謂共被而寢. 比喩親近. 漢徐幹《中論·亡國》:“苟得其心, 萬里猶近;苟失其心, 同衾爲遠.” 晉張華《女史箴》:“出其言善, 千里應之;苟違斯義, 同衾以疑.”2.謂結爲夫妻. 淸姚燮《雙鴆篇》詩:“生不同衾死同穴, 妾雖無言妾已決.”《恨海》第五回:“<棣華>默念雖未成禮, 今日奉了母命, 先用了他的衾枕, 或者是他日‘同衾’之兆, 也未可知.”

[同脈】同一宗派. 明劉若愚《酌中志·逆賢羽翼紀略》:“王國泰者……於李永貞爲同脈.”

[同狴】謂同囚一獄. 《孔子家語·始誅》:“孔子爲魯大司寇, 有父子訟者, 夫子同狴執之. 三月不別, 其父請止, 夫子赦之焉.” 王肅注:“狴, 獄牢也.” 唐楊炯《大唐益州新都縣學先聖廟堂碑文》序:“奸雄獨立, 初明兩觀之誅;正敎未行, 仍赦同狴之罪.”

[同訓】指同義詞.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風操》:“凡避諱者, 皆須得其同訓以代換之.”

[同席】1.同一席子, 或同坐一席. 古人席地而坐, 故云. 后泛指同坐一處. 《莊子·德充符》:“其明日, 又與合堂同席而坐.”《禮記·曲禮上》:“父子不同席.”《史記·滑稽列傳》:“日暮酒闌, 合尊促坐, 男女同席, 履舄交錯, 杯盤狼藉.” 明沈德符《野獲編·禮部一·舊制一廢難㚆》:“舊制, 給事中迴避六卿……今南六科六部, 同席公會, 儼如寮友.”2.謂共席而眠. 指過夫妻生活. 《史記·淮南衡山列傳》:“王謀爲反具, 畏太子妃知而內泄事, 乃與太子謀, 令詐弗愛, 三月不同席.” 唐劉餗《隋唐嘉話》卷中:“薛萬徹尙丹陽公主, 太宗嘗謂人曰:‘薛駙馬村氣.’主羞之, 不與同席數月.”3.同一宴席. 亦指參加同一宴席者. 淸劉瀛《珠江奇遇記》:“時諸妓互相行酒, 繡琴遍酌同席, 不酌叔.” 郭希仁《從戎紀略》:“吳世昌備酒食款宴, 余與同席.” 錢鍾書《圍城》三:“斜川把四五張紙, 分發同席.”4.指同學. 宋葉適《厲君墓志銘》:“東陽厲詳, 自余居永嘉及吳也, 東西數百里來學, 歲時不歸, 同席畏其專.”

[同病】1.患同一疾病. 《韓非子·孤憤》:“與死人同病者, 不可生也.” 張茜《陳毅同志詩詞選集編成題後》詩之一:“同病堪悲惟自勉, 理君遺作見生平.”2.比喩遭遇相同. 唐杜甫《送韋郞司直歸成都》詩:“竄身來蜀地, 同病得韋郞.” 淸和邦額《夜譚隨錄·崔秀才》:“君方同病, 詎忍波累?”3.指遭際相同者. 唐劉長卿《碧澗別墅喜皇甫侍御相訪》詩:“不爲憐同病, 何人到白雲.” 參見“同病相憐”. 4.有同樣毛病、缺點. 明李贄《與弱侯書》:“今兄之認眞, 未免與僕同病, 故敢遂以此說進.”

[同病相憐】比喩有同樣不幸的遭遇者相互同情. 漢趙曄《吳越春秋·闔閭內傳》:“子不聞《河上歌》乎? 同病相憐, 同憂相救.” 南朝梁劉孝標《廣絕交論》:“同病相憐, 綴《河上》之悲曲;恐懼寘懷, 昭《谷風》之盛典.”《京本通俗小說·馮玉梅團圓》:“徐信道:‘我也在亂軍中不見了妻子, 正是同病相憐了!’” 淸納蘭性德《臨江仙·孤雁》詞:“霜冷離鴻驚失伴, 有人同病相憐.” 洪深《貧民慘劇》第一幕:“我們大家是同病相憐啊.”

[同疾】1.患同一疾病. 《孔叢子·嘉言》:“梁丘子遇虺毒而獲瘳, 猶有與之同疾者, 必問所以已之之方焉.”2.比喩遭遇相同者. 唐駱賓王《浮槎》詩序:“感而賦詩, 貽諸同疾云爾.”

[同部】1.謂漢字同一部首. 淸王筠《說文釋例·異部重文》:“鹵莽者遂謂同部重文之外, 更無重文矣.”2.音韻學術語. 上古音中以同韻之字爲同部. 3.同一部落. 章炳麟《文學說例》:“案蒲斯門人種, 以同部女子爲男子所公有, 故無夫婦妃耦之言.”

[同旅】同伙;同伴. 《晉書·戴若思傳》:“<若思>遇陸機赴洛, 船裝甚盛, 遂與其徒掠之. 若思登岸, 據胡牀, 指麾同旅, 皆得其宜.” 唐李白有《遊溧陽北湖亭望瓦屋山懷古贈同旅》詩.

[同流】1.諸水合流.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河水四》:“河水又南, 瀵水入焉……河中渚上, 又有一瀵水, 皆潛相通, 故呂忱曰:《爾雅》:異出同流爲瀵水.” 北周庾信《角調曲》:“涇渭同流, 淸濁異能.”2.引申指混雜、汇聚. 晉袁宏《後漢紀·靈帝紀》:“勞逸無別, 善惡同流.”3.相類似. 《書·畢命》:“敝化奢麗, 萬世同流.” 孔傳:“言敝俗相化, 車服奢麗, 雖相去萬世, 若同一流.”《孟子·盡心上》:“夫君子, 所過者化, 所存者神, 上下與天地同流.” 魯迅《三閑集·我和<語絲>的始終》:“雖是打著‘革命文學’旗子的小報, 只要有那上面的廣告大半是花柳藥和飲食店, 便知道作者和讀者, 仍然和先前的專講妓女戲子的小報的人們同流.”4.猶同輩;同類. 唐孟棨《本事詩·征咎》:“范陽盧獻卿, 大中中舉進士, 詞藻爲同流所推.” 唐范攄《云溪友議》卷下:“僕爲男子, 粗察古今, 偶然葬一同流, 不可當茲厚惠.” 明吳承恩《擬宋賜輔臣同賞花釣魚賦詩謝表》:“仰拂仁風, 光生品彙;俯驚雅喝, 恩洽同流.”5.比喩同聲氣. 明何景明《過君采次韻》之二:“自君來此地, 謂我頗同流.” 龔爾位《開歲述懷用淵明遊斜川韻示鈍公》:“矧予獨何人, 而不與同流.”

[同流合汙】見“同流合汙”. 

[同流合汙】1.謂隨俗浮沉. 語本《孟子·盡心下》:“同乎流俗, 合乎汙世.” 宋朱熹《答胡季隨書》:“細看來書, 似已無可得說……如此則更說甚講學, 不如同流合汙, 著衣喫飯, 無所用心之省事也.”亦作“同流合汙”. 明高攀龍《今日第一要務疏》:“夫天下固有沽名釣譽之小人, 而必無同流合汙之君子.”2.指隨同壞人, 爲非作歹. 鄒韜奮《患難餘生記》第二章:“這也只是他在房間里私人談話中的態度, 出去之后, 他還不是同流合汙了, 加入反民主者的行列中一同搖旗呐喊?” 巴金《雪》第十章:“至少我不能助桀爲惡, 我不能同流合汙!”

[同案】1.明淸兩代稱同一年進學. 亦指同一年進學者. 《儒林外史》第三回:“不覺到了六月盡間, 這些同案的人約范進去鄕試.”《兒女英雄傳》第一回:“安老爺、安太太的喜歡自不必說, 連日忙著叫他去拜老師, 會同案.”《文明小史》第十七回:“董和文却是兄弟的同案, 他一向八股是好手.”2.同一案件. 《花城》1981年第2期:“他自己也在一夜之間成了同案犯.”

[同袍】1.語出《詩·秦風·無衣》:“豈曰無衣, 與子同袍. 王於興師, 修我戈矛, 與子同仇.” 后軍人用以互稱. 明唐順之《牌》:“糾我同袍, 修我戈矛.” 王闓運《振威將軍武提督碑》:“追惟昔年同袍之義, 有感今日鼓鼙之思.” 章裕昆《文學社武昌首義紀實》:“本社專爲聯絡軍界同袍, 講求武學起見, 故定名爲振武學社.”2.猶同衾. 古用於夫妻間的互稱. 《文選·<古詩十九首·凜凜歲云暮>》:“錦衾遺洛浦, 同袍與我違.” 呂延濟注:“同袍, 謂夫婦也.”3.謂兄弟. 《文選·曹植<朔風>詩》:“昔我同袍, 今永乖別.” 張銑注:“嗟我兄弟乖別同袍共佊之義.” 明何景明《發京邑》詩之一:“出入承明地, 四海皆同袍.”4.泛指朋友、同年、同僚、同學等. 唐王昌齡《長歌行》:“所是同袍者, 相逢盡衰老.” 宋何薳《春渚紀聞·雞人唱曉夢聯詩》:“<郭周孚>繼於余中榜, 登甲科. 初與同袍伏闕, 以待唱第.”《警世通言·蘇知縣羅衫再合》:“高知縣旁觀, 未免同袍之情, 甚不過意.” 廖承志《致蔣經國先生信》:“幼時同袍, 蘇京把晤, 往事歷歷在目.”

[同紐】同一聲紐. 猶今之同一聲母. 如“古”、“公”、“改”同屬“見”紐, “苦”、“口”、“康”同屬“溪”紐.

[同規】1.謂取法相同. 《文選·張衡<東京賦>》:“是以論其遷邑易京, 則同規乎殷盤;改奢即儉, 則合美乎《斯干》.” 薛綜注:“規, 法也.”2.謂統一. 《三國志·蜀志·許靖傳》:“知聖主允明, 顯授足下專征之任, 凡諸逆節, 多所誅討, 想力競者一心, 順從者同規矣.” 南朝陳徐陵《與楊仆射書》:“逮乎中陽受命, 天下同規.”3.謂幷駕, 匹敵. 規, 通“軌”. 南朝梁任昉《齊竟陵文宣王行狀》:“諒以齊徽二南, 同規往哲.”《北齊書·陳元康傳》:“掃平逋寇, 廓淸荊楚, 申甫之在隆周, 子房之處盛漢, 曠世同規, 殊年共美.”

[同域】猶言同在一處. 《漢書·賈誼傳》:“禍兮福所倚, 福兮禍所伏;憂喜聚門, 吉凶同域.” 漢王粲《贈士孫文始》詩:“悠悠澹澧, 鬱彼唐林, 雖則同域, 邈其迥深.”

[同捷】1.同時勝利. 晉陸機《辯亡論下》:“東西同捷, 獻俘萬計.”2.謂科舉考試同時中式. 淸錢泳《履園叢話·科第·異事》:“曰萬與弟某同入泮, 與父同舉鄕試, 與季弟曰瓚乾隆辛未同捷南宮, 亦科名異事.”

[同厠】混雜一起. 《孔叢子·刑論》:“孔子曰:‘吳越之俗, 男女無別, 同厠而浴, 民輕相犯.’”廁, 一本作“川”.

[同處】1.共存一處;同居. 漢袁康《越絕書·外傳記枕中》:“范子曰:‘臣聞陰陽氣不同處, 萬物生焉.’”《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老妾二十年孀婦, 子媳俱無, 止與一婢同處.”2.謂共同相處;同處於. 《後漢書·爰延傳》:“善人同處, 則日聞嘉訓.” 宋蘇軾《策別十二》:“民不知信則不可與久居於安, 民不知義則不可與同處於危.”

[同堂】1.同處一堂;同居一家. 《史記·袁盎晁錯列傳》:“盎素不好鼂錯, 鼂錯所居坐, 盎去;盎坐, 錯亦去:兩人未嘗同堂語.” 三國魏曹植《當來日大難》詩:“今日同堂, 出門異鄕. 別易會難, 各盡杯觴.” 唐韓愈《袁氏先廟碑》:“由曾及考, 同堂異置.”老舍《四世同堂》二:“自從他有了這所房, 他的人口便有增無減, 到今天已是四世同堂!”2.謂同一祖父.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羊長和父繇與太傅祜同堂相善.” 宋王讜《唐語林·補遺三》:“相國同堂昆季三人, 曰石, 曰程, 皆登宰相, 惟福一人歷鎮使相而已.” 參見“同堂兄弟”. 3.猶同門, 同學. 元喬吉《金錢記》第四折:“小官有一同堂故友, 乃是韓飛卿.” 淸陳確《答惲仲升書》:“恃同堂之愛, 不覺直言至此, 死罪! 死罪!” 淸昭槤《嘯亭續錄·南書房》:“仁廟與諸文士賞花釣魚, 剖晰經義, 無異同堂師友.”

[同堂兄弟】同祖父的兄弟, 叔伯兄弟. 六朝稱同堂, 至唐乃省去同字.今仍稱堂兄弟. 《北史·公孫表傳》:“二公孫(公孫邃、公孫叡)同堂兄弟耳.” 淸梁章钜《稱謂錄·同祖兄弟》:“錢大昕曰:《通典》載宋庾蔚之說, 今又謂從父昆弟爲同堂, 蓋六朝人猶稱同堂, 至唐時, 乃省去同字.”

[同常】猶言一同常存. 《墨子·尙賢中》:“<聖人之德>若日之光, 若月之明, 與天地同常.” 於省吾《雙劍誃諸子新證·墨子一》:“言聖人之德與天地同其恒常而不易也.”

[同異】1.戰國時名家惠施提出的名辯論題, 認爲事物中存在小同異和大同異兩種. 人們對不同事物的認識有一致的和不一致的, 這種認識上的同或異, 爲小同異;而萬物具有完全相同的一面, 即都離不開存亡變化, 又有完全相異的一面, 即各自的變化又不一樣, 此爲大同異. 《莊子·天下》:“<惠施曰>大同而與小同異, 此之謂小同異;萬物畢同畢異, 此之謂大同異.”成玄英疏:“物情分別, 見有同異, 此小同異也. 死生交謝, 寒暑遞遷, 形性不同, 體理無異, 此大同異也.” 參見“堅白同異”. 2.相同與不同. 《禮記·曲禮上》:“夫禮者, 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音辭》:“後有揚雄著《方言》, 其言大備, 然皆考名物之同異, 不顯聲讀之是非也.”3.指同於世與不同於世;同於己與不同於己. 宋蘇軾《謝蘇自之惠酒》詩:“不如同異兩俱冥, 得鹿亡羊等嬉戲.” 淸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四》:“此輩結黨營私, 朋求進取, 以同異爲愛惡, 以愛惡爲是非.”4.謂差異, 不同. 《新唐書·張行成傳》:“嘗侍宴, 帝語山東及關中人, 意有同異. 行成曰:‘天子四海爲家, 不容以東西爲限, 是示人以隘矣.’帝稱善.” 宋趙與時《賓退錄》卷三:“蓋晉史凡十八家, 而唐人修書又出於二十一人之手, 豈無同異耶?”5.異議. 亦指立異議. 《三國志·魏志·袁渙傳》“父滂, 爲漢司徒”裴松之注引晉袁宏《漢紀》:“當權寵之盛, 或以同異致禍, 滂獨中立於朝, 故愛憎不及焉.”《世說新語·賞譽》“王恭始與王建武甚有情, 後……致疑隟” 劉孝標注引《晉安帝紀》:“卿何妄生同異, 疑誤朝野.”《晉書·王彬傳》:“江州當人強盛時, 能立同異, 此非常人所及.”《南齊書·徐孝嗣傳》:“孝嗣文人不顯同異, 名位雖大, 故得未及禍.”6.引申指有異志, 叛亂. 《宋書·武帝紀下》:“謝晦數從征伐, 頗識機變, 若有同異, 必此人也.”《南齊書·蕭穎胄傳》:“時軍旅之際, 人情未安……張熾從絳衫左右三十餘人, 入千秋門, 城內驚恐, 疑有同異.”7.指異於己的觀點、見解. 《新唐書·儒學傳中·王元感》:“李憲等本章句家, 見元感詆先儒同異, 不懌, 數沮詰其言. 元感緣罅申釋, 竟不詘.”

[同國】1.同一國家. 《禮記·檀弓下》:“聞遠兄弟之喪, 哭於側室;無側室, 哭於門內之右. 同國則往哭之.”2.猶同鄕邑. 宋陳師道《寄李學士》詩:“平日齊名多早達, 莫年同國未情疎.”

[同進】1.同時前進;一同前進. 《三國志·魏志·毌丘儉傳》“儉堅守, 欽在外爲遊兵”裴松之注引毌丘儉文欽等表曰:“賊退過東關, 坐自起衆, 三征同進, 喪衆敗績, 歷年軍實, 一旦而盡.”2.謂同求進取者. 唐羅隱《讒書·答賀蘭友書》:“僕少而羇窘, 自出山二十年, 所向推沮, 未嘗有一得幸於人, 故同進者忌僕之名, 同志者忌僕之道.” 宋曾鞏《上齊工部書》:“來此者數日矣, 欲請於門下, 未敢進也. 有同進章適來言曰:‘進也! 執事禮以竢士, 明以伸法令之疑, 適也寓籍於此, 既往而受賜矣.’”

[同進士出身】科舉時代按照中式等第賜予的一種資曆稱號. 宋代進士分五甲, 第五甲爲同進士出身. 明淸分三甲, 第三甲爲賜同進士出身. 《宋史·選舉志二》:“<乾道>二年, 御試, 始推登極恩……第一甲賜進士及第幷文林郞, 第二甲賜進士及第幷從事郞, 第三、第四甲進士出身, 第五甲同進士出身.”《明史·選舉志二》:“三甲若干人, 賜同進士出身.”

[同船合命】比喩處境相同, 利害相關. 《說嶽全傳》第十二回:“張邦昌與那王鐸、張俊三人……一齊扯住了宗爺的衣服道:‘老元戎, 你我四人乃是同船合命的.’”

[同符】與……相合;相合. 《文選·揚雄<甘泉賦>》:“同符三皇, 錄功五帝.” 李善注引文穎曰:“符, 合也.”《東觀漢記·馬援傳》:“今見陛下恢廓大度, 同符高祖, 乃知帝王自有眞也.”《南史·袁湛袁粲等傳論》:“昔王經峻節, 既被旌於晉世, 粲之貞固, 亦改葬於齊朝, 其激厲之方, 異代同符者矣.” 淸葉廷琯《吹網錄·兩浙金石之名》:“木夫此說, 見其年譜中, 正與君謙先後同符.”

[同符合契】比喩完全相合, 完全相同. 《三國志·吳志·孫策傳》“術甚奇之, 以堅部曲還策”裴松之注引《吳曆》:“策曰:‘一與君同符合契, 有永固之分, 今便行矣.’”此指見解一致. 北周庾信《齊王進赤雀表》:“赤雀銜書, 止於酆戶, 周之受命, 興乎此祥. 即事所觀, 同符合契.”倪璠注:“言今獻赤雀, 與古銜書可合符契也.”此指現象相同.

[同欲】1.同心;同一願望. 《左傳·襄公二十年》:“書曰:‘蔡殺其大夫公子燮’, 言不與民同欲也.”《左傳·昭公四年》:“求逞於人, 不可;與人同欲, 盡濟.”《孫子·謀攻》:“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衆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2.有共同願望的人. 《左傳·成公二年》:“四王之王也, 樹德而濟同欲焉.”《史記·吳王濞列傳》:“同惡相助, 同好相留, 同情相成, 同欲相趨, 同利相死.”

[同族】1.同一宗族. 亦指同族之人. 《左傳·襄公十二年》:“凡諸侯之喪, 異姓臨於外……同族於禰廟.”《後漢書·董卓傳》:“卓自以與太后同族, 有廢立意.”《黃繡球》第十六回:“內中有一家, 單剩了一個孤孀. 聚了些田産, 幷無子姪, 同族中也沒有什麽多人, 只落得逍遙自在, 自享自受.” 田漢《咖啡店之一夜》:“你不是白仁山先生的同族嗎?”2.同一種類. 魯迅《朝花夕拾·<狗·貓·鼠>》:“它(貓)不是和獅虎同族的么? 可是有這么一副媚態!”

[同産】1.同母所生. 亦指同母所生者. 《墨子·號令》:“歸敵者, 父母妻子同産皆車裂.”《漢書·循吏傳·黃霸》:“坐同産有罪劾免.”顏師古注:“同産, 謂兄弟也.”《漢書·廣川惠王劉越傳》:“距怨王, 乃上書告齊與同産姦.”顏師古注:“謂其姉妹也.”《魏書·薛懷儁傳》:“眞度諸子既多, 其母非一, 同産相朋, 因有憎愛.” 宋王安石《許氏世譜》:“此三侯者同産昆弟也.”2.泛指同母之后. 康有爲《大同書》戊部第一章:“男女授受不親, 甚至姑姉妹本是同産, 以古者無同姓爲婚之禁, 於是矯之, 則已嫁而返, 不與同坐同食.”

[同産子】指兄弟之子. 《漢書·平帝紀》:“平帝即位, 令諸侯王、公、列侯、關內侯亡子而有孫若子同産子者, 皆得以爲嗣.”顏師古注:“子同産子者, 謂養昆弟之子爲子者.”《後漢書·明帝紀》:“其賜天下男子爵……爵過公乘, 得移與子若同産、同産子.”

[同産弟】謂同母之弟. 《漢書·孔光傳》:“綏和中, 上即位二十五年, 無繼嗣, 至親有同産弟中山孝王及同産弟子定陶王在.” 淸梁章钜《稱謂錄·弟》:“《綏氏校尉熊君碑》:君同産弟望季公.”

[同敝相濟】猶同惡相濟. 《後漢書·宦者傳序》:“同敝相濟, 故其徒有繁, 敗國蠹政之事, 不可單書.”

[同情】1.謂同一性質;實質相同. 《韓非子·揚權》:“參名異事, 通一同情.”2.猶同心, 一心. 《後漢書·劉虞公孫瓚等傳論》:“若虞瓚無閒, 同情共力, 糾人完聚, 稸保燕薊之饒……則古之休烈, 何遠之有!”《後漢書·馬援傳》:“四海已定, 兆民同情.”3.指同心志者. 《史記·吳王濞列傳》:“同惡相助, 同好相留, 同情相成, 同欲相趨.” 淸曹寅《西軒月夜有懷南洲却寄》詩:“此懷匪冥漠, 持取問同情.”4.猶同謀. 亦指同謀者, 同伙. 宋蘇軾《乞醫療病囚狀》:“若死者稍衆, 則所差衙前、曹司、醫人, 與獄子同情, 使囚詐稱疾病, 以張人數.” 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二:“<崔相國>雖被賊掠, 皆我開門迎賊所致, 執作同情, 何辭以辯?”《元典章·刑部十六·違枉》:“潘四三、胡萬一到官供指……與雷正俚同情於鄧德四睡處, 堂上靈前將本人殺死是實.”《元史·世祖紀六》:“凡僞造寳鈔, 同情者幷處死, 分用者減死杖之.”5.猶常情. 明劉基《魚樂軒記》:“夫惡憂患而樂無害, 凡物之同情也.” 明何景明《上楊邃庵書》:“夫徇同情, 則獨行見遺;實多口, 則廉節被黜, 何也? 獨行者, 同情之所繆;而廉節者, 衆口之所黜也.”6.對於別人的遭遇在感情上發生共鳴, 或對別人的行動表示理解、贊同. 葉聖陶《隔膜·疑》:“<伊>原來不曾知道他們的悲哀, 自然不能對他們有深摯的同情.”艾蕪《人生哲學的一課》:“連一雙快要破爛的鞋子, 也要偸去, 則那人的可憐處境, 是不能不勾起我的加倍的同情的.” 毛澤東《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我們的革命已經獲得全世界廣大人民的同情和歡呼.” 吳晗《關於朱自淸不領美國“救濟糧”》:“昆明的許多政治活動, 他雖然同情, 但很少參加.”

[同寅】猶同僚. 宋張鎡《送趙季言知撫州》詩:“同寅心契每難忘, 林野投閒話最長.” 明王錂《春蕪記·忤奸》:“可奈同寅太不仁, 須敎明日奏楓宸.”《紅樓夢》第二回:“<賈雨村>雖才幹優長, 未免貪酷, 且恃才侮上, 那同寅皆側目而視.” 李劼人《死水微瀾》第五部分十一:“<郝達三>官場中也有幾個同寅往來.” 參見“同寅協恭”.

[同寅協恭】《書·皋陶謨》:“百僚師師, 百工惟時……同寅協恭, 和衷哉.” 孔傳:“使同敬合恭而和善.”此皋陶在帝舜前對禹所說的話. 后用爲同僚恭謹事君, 共襄政事之典. 漢蔡邕《中鼎銘》:“率夫百辟, 媚於天子, 天子曰:‘都! 愼厥身, 脩思永, 同寅協恭, 以和天衷, 德則昭之.’”《舊五代史·漢書·隱帝紀中》:“兼以修奉園陵, 崇建宗廟, 右賢左戚, 同寅協恭, 多事之中, 大禮無闕.” 宋沈遘《乾元節罷散道場齋文》:“相公樞密參政, 伏願同寅協恭, 奮庸熙載.”《儒林外史》第七回:“可見你我都是天榜有名. 將來同寅協恭, 多少事業都要同做.”

[同宿】一處住宿, 一同住宿. 《晉書·孝友傳·桑虞》:“<桑虞>嘗行, 寄宿逆旅, 同宿客失脯, 疑虞爲盜.” 唐白居易《司馬廳獨宿》詩:“官曹冷似冰, 誰肯來同宿?”《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七:“那任道元其日與梁鯤同宿齋舍.” 淸李漁《愼鸞交·拒托》:“到那一晩, 若肯拉他同宿, 他除嫖金之外, 還要重重相酧.”

[同宿】謂同一星位. 《宋書·律曆志中》:“日月五星, 聚於星紀, 發自星紀, 幷而行天, 遲疾留逆, 互相逮及. 星與日會, 同宿共度, 則謂之合.”

[同寀】1.同一官署. 寀, 官地. 元宋無《寄翰苑所知》詩:“秀彦居同寀, 軒車出共馳.”2.同僚. 明梅鼎祚《昆侖奴》第一折:“見今汾陽王郭令公與某父舊係同寀, 正是通家.”

[同窓】見“同窗”. 

[同閈】同鄕里. 閈, 里巷之門. 《漢書·敘傳下》:“綰自同閈, 鎮我北疆, 德薄位尊, 非胙惟殃.”顏師古注引應劭曰:“閈音扞. 虞綰與高祖同里, 楚名里門爲閈.”

[同隊】1.猶同群. 唐韓愈《符讀書城南》詩:“少長聚嬉戲, 不殊同隊魚.” 宋無名氏《海山記》下:“憶昔與帝同隊戲, 情愛甚於同氣.” 宋黃庭堅《次韻答高子勉》之九:“忽作飛黃去, 頓超同隊魚.”2.同一隊伍或同一隊列. 如:編隊時, 我和小王同隊.

[同參】1.共同參與. 《南史·沈演之傳》:“景仁尋卒, 乃以後軍長史范曄爲左衛將軍;與演之對掌禁旅, 同參機密.”2.佛敎語. 謂共同參謁一師. 亦爲同事一師之佛敎徒之互稱. 宋王安石《驢》詩之一:“臨路長鳴有眞意, 盤山弟子久同參.”《景德傳燈錄·令遵禪師》:“勤曰:‘吾久侍丹霞, 今既垂老, 倦於提誘, 汝可往謁翠微, 彼即吾同參也.’”端木蕻良《科爾沁旗草原》十六:“於是供主便向大家感謝的施禮說:‘同參的攝照!’”3.共同參悟硏究. 宋葉夢得《石林詩話》卷上:“禪宗論雲間有三種語:其一爲隨波逐浪句, 謂隨物應機, 不主故常;其二爲截斷衆流句, 謂超出言外, 非情識所到;其三爲函蓋乾坤句, 謂泯然皆契, 無間可伺……若有解此, 當與渠同參.” 宋劉克莊《即事》詩之二:“晩覺齊民書最要, 惜無幽士肯同參.”

[同貫】1.猶一體, 一例. 《後漢書·周景傳》:“<周景>常稱曰:‘臣子同貫, 若之何不厚!’”2.同籍貫. 三國魏郭遐叔《贈嵇康》詩之三:“惟予與子, 本不同貫, 交重情親, 欲面無筭.”3.幷列;同列. 《三國志·魏志·邢顒傳》:“楨誠不足同貫斯人, 幷列左右. 而楨禮遇殊特, 顒反疎簡, 私懼觀者將謂君侯習近不肖.”此指與……幷列、同列. 宋葉適《姚君兪墓志銘》:“聖賢之所自, 盡不與世同貫也.”

[同鄕】1.同一鄕里. 《莊子·盜蹠》:“知和曰:‘今夫此人以爲與己同時而生, 同鄕而處者, 以爲夫絶俗過世之士焉.’”2.引申指同一地方. 唐柳宗元《憎王孫文》:“善與惡不同鄕兮, 否泰既兆其盈虛.”3.同一籍貫而在外地者互稱同鄕. 《漢書·外戚傳上·史皇孫王夫人》:“<王嫗>年十四嫁爲同鄕王更得妻.” 元方回《次韻許太初見贈》之一:“賴是同鄕復同味, 一寒如此遽春還.”《儒林外史》第二九回:“此位就是我們同鄕蕭金鉉先生, 你難道不認得?” 巴金《寒夜》十一:“那位對他有好感的同鄕已經到別的省分去了.”

[同鄕會】中國近代, 在通都大邑, 同籍貫的人爲互相聯絡而成立的一種組織. 魯迅《朝花夕拾·范愛農》:“照例還有一個同鄕會, 吊烈士, 罵滿洲.”茅盾《喜劇》一:“猛然他想起不遠就是××同鄕會, 而同鄕會的辦事人趙某却曾有一面之雅.”

[同喜】1.共同歡欣. 漢蔡邕《上始加元服與群臣上壽表》:“臣妾萬國, 遐邇大小, 一心同歡, 同喜逸豫, 式歌且舞.”2.套語. 用以答謝對方稱賀.

[同揆】同一法則, 同一道理. 《三國志·吳志·周魴傳》:“夫物有感激, 計因變生, 古今同揆.”《南史·恩幸傳論》:“而任隔疎情, 殊塗一致, 權歸近狎, 異世同揆.” 淸魏源《大學古本敘》:“以《中庸》證《大學》, 先後同揆, 若合符節.” 章炳麟《文學說例》:“尋其辭例, 是亦同揆.”

[同惡】共同作惡. 亦指共同作惡者. 《左傳·昭公十三年》:“對曰:‘無與同好, 誰與同惡?’” 陸德明釋文:“好、惡, 幷如字.”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文章》:“馬季長佞媚獲誚, 蔡伯喈同惡受誅.” 元劉壎《隱居通議·雜錄》:“其同惡在某處, 姓名、狀貌, 悉以西隣指之.” 郭希仁《從戎紀略》:“<韓映堃>遂與同惡張秉祥等, 乘機鼓煽各刀匪, 幷代爲部勒.” 參見“同惡相求”.

[同惡共濟】見“同惡相濟”. 

[同惡相求】同作惡者, 彼此互有需求. 《左傳·昭公十三年》:“同惡相求, 如市賈焉.” 顧炎武《左傳杜解補正》引傅遜曰:“同惡謂同謀造亂之人.”《周書·陸通傳》:“同惡相求, 遂成反亂.”《資治通鑑·晉元帝建武元年》:“太子粲言於聰曰:‘昔周武王豈樂殺紂乎? 正恐同惡相求, 爲患故也.’” 吳晗《燈下集·鄭國的商人》:“他們在社會上起互通有無的作用, 所以有‘同惡相求, 如市賈焉’的話.”

[同惡相助】亦作“同惡相恤”. 

謂對共同憎惡者, 必相互援助以對付之. 《左傳·閔公元年》:“《詩》云:‘豈不懷歸, 畏此簡書.’簡書, 同惡相恤之謂也.” 孔穎達疏:“諸侯有事, 則書之於簡, 遣使執簡以告命. 告則須救, 故畏而不歸也. 此簡書者, 同有所惡則相憂之謂也.”《史記·吳王濞列傳》:“同惡相助, 同好相留……今吳王自以爲與大王同憂, 願因時循理, 棄軀以除患害於天下.”《六韜·發啓》:“與人同病相救, 同情相成, 同惡相助……故無甲兵而勝.”

[同惡相恤】見“同惡相助”. 

[同惡相濟】亦作“同惡共濟”. 

謂惡人互相幫助, 狼狽爲奸. 《文選·潘勗<冊魏公九錫文>》:“馬超、成宜, 同惡相濟.” 呂向注:“馬超成宜據關中反, 同爲惡逆以相濟.” 宋葉紹翁《四朝聞見錄·尙書省榜》:“然二兇同惡相濟, 專務欺蔽.”《三國演義》第六九回:“耿紀與韋晃密議曰:‘操賊奸惡日甚, 將來必爲篡逆之事. 吾等爲漢臣, 豈可同惡相濟?’” 淸侯方域《宦官論》:“譬之盜賊爲害, 使官兵討之, 理也. 今乃以官兵爲不足任, 歸其渠魁, 使自爲治, 則同惡共濟耳, 何益之有哉!”《“五四”愛國運動資料·曹汝霖》:“要之官官相護, 同惡共濟.”

[同惡相黨】共爲惡者相結爲黨. 《詩·大雅·皇矣》“維彼四國, 爰究爰度” 唐孔穎達疏:“言其同惡相黨, 共行虐政也.”

[同期】1.同一時期. 如:糧食產量比去年同期增長百分之八. 2.猶同一屆. 如:同期畢業. 3.指刊物的同一期. 如:同期《小說月報》上, 還刊登了老王的一篇作品.

[同棲】亦作“同棲”. 

1.一同棲息. 唐錢起《山下別杜少府》詩:“情人那忍別, 宿鳥尙同棲.”2.一同住宿. 亦指同住者. 南朝宋吳邁遠《長相思》詩:“時我有同棲, 結宦遊邯鄲.” 淸李漁《巧團圓·議贅》:“況伊行, 少室無家, 贅將來, 恰好同棲.” 淸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二》:“<旭升與姑>一日同棲古廟, 夜聞殿上厲聲曰:‘爾何不避孝婦, 使受陰氣發寒熱?’”

[同棺】共殮一棺. 《禮記·檀弓下》:“其子曰:‘以殉葬, 非禮也, 況又同棺乎?’弗果殺.” 晉楊方《合歡》詩之一:“生爲倂身物, 死爲同棺灰.”

[同極】1.同一法則;同一准則. 《鶡冠子·王鈇》:“殊君異長, 又何出入? 若能正一, 萬國同極.”《後漢書·仲長統傳》:“玄聖御世, 則天同極;施舍之道, 宜無殊典.”2.相同目標. 《楚辭·九章·惜誦》:“同極而異路兮, 又何以爲此援也?”

[同朝】1.同僚. 指同在朝廷任職者. 漢劉向《說苑·修文》:“大夫三月而葬, 同朝畢至.”2.一同朝拜. 元宮天挺《范張雞黍》第二折:“願賢士早脫白衣, 同朝帝闕.”

[同雲】《詩·小雅·信南山》:“上天同雲, 雨雪雰雰.” 朱熹集傳:“同雲, 雲一色也. 將雪之候如此.”因以爲降雪之典. 唐李咸用《大雪歌》:“同雲慘慘如天怒, 寒龍振鬣飛乾雨.” 宋周邦彦《女冠子·雪景》詞:“同雲密布. 撒梨花、柳絮飛舞.” 淸無名氏《帝城花樣·書長安看花前後記辛壬癸甲錄後》:“丁酉入春以來, 同雲釀雪, 春寒特甚.”

[同硯】語本《漢書·張安世傳》:“彭祖又小與上同席硏書.”硏, 通“硯”. 后因稱同學爲同硯.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八回:“好在我們同硯, 彼此不必客氣.”《恨海》第四回:“我與他若是向不相識的, 倒也罷了;偏又是從小同居同硯過的.”

[同硯席】同一硯台和坐席. 指在一起硏討詩文或同學. 《北史·元暉傳》:“周文禮之, 命與諸子遊處, 每同硯席, 情契甚厚.” 唐劉禹錫《謝柳子厚寄疊石硯》詩:“常時同硯席, 寄此感離群.” 參見“同硯”.

[同量】1.同等器量;與……器量相同. 三國魏曹植《七啓》:“世有聖宰, 翼帝霸世, 同量乾坤, 等曜日月.”2.等量齊觀. 晉陸機《演連珠》之二一:“性之所期, 貴賤同量;理之所極, 卑高一歸.”3.同樣數量, 等量. 薛暮橋《社會主義經濟理論問題·關於社會主義的經濟核算》:“用同量的活勞動和物化勞動創造出更多的社會產品.”

[同晷】謂同受日光照耀. 舊以比喩同蒙皇恩帝德. 《漢書·李尋傳》:“日者, 衆陽之長, 輝光所燭, 萬里同晷, 人君之表也.”顏師古注:“晷, 景也.” 晉陸云《盛德頌》:“仰天鏡文, 五緯同晷.”

[同等】1.猶同輩. 《禮記·曲禮上》:“侍坐於所尊, 敬毋餘席;見同等不起.”2.相同, 一樣. 《呂氏春秋·觀表》:“無徵表而欲先知, 堯舜與衆人同等.” 周恩來《中共中央給紅軍第四軍前委的指示信·紅軍的組織與訓練》:“紅軍不是與工會農會同等的組織, 他是經常與敵人在血搏狀態中的戰斗組織.”

[同等學力】沒有在某一等級的學校畢業而具有相同程度的知識水平. 如:高中畢業, 或具有同等學力者均可報考電視大學.

[同筆硏】見“同筆硯”. 

[同筆硯】亦作“同筆硏”. 

謂在一起學習. 亦指在一起學習的人, 同學. 宋陳亮《與勾熙載提舉書》:“今之君子, 或少同筆硯, 或二十年遊從之舊, 一旦貴賤少異, 便如路人.” 明謝肇淛《五雜俎·事部二》:“萬曆癸未, 蘇工部濬入闈, 取李相公廷機爲首卷, 二君蓋同筆硏桑梓, 至相善也.” 參見“同硯席”.

[同然】猶相同. 《孟子·告子上》:“心之所同然者何也? 謂理也, 義也.” 金王若虛《滹南詩話》卷下:“物有同然之理, 人有同然之見.” 魯迅《集外集拾遺補編·致<近代美術史潮論>的讀者諸君》:“只要一比較, 許多事便明白;看書和畫, 亦㚆同然.” 朱自淸《中國歌謠》二:“至於‘忘疲’一層, 則是唱歌者同然的心理.”

[同然一辭】猶異口同聲. 唐韓愈《諱辯》:“聽者不察也, 和而唱之, 同然一辭.” 明李贄《答劉晉川》書:“何乃同然一辭, 效兒女故態也?”

[同遊】見“同遊”. 

[同道】1.同一思想;同一原則. 《孟子·離婁下》:“孟子曰:‘禹稷顔回同道.’” 朱熹集注:“聖賢之道, 進則救民, 退則修己, 其心一而已矣.” 漢王充《論衡·齊世》:“帝王治世, 百代同道.”2.行爲相同. 《孟子·公孫丑上》:“<公孫丑>曰:‘伯夷、伊尹何如?’<孟子>曰:‘不同道. 非其君不事, 非其民不使;治則進, 亂則退, 伯夷也. 何事非君, 何使非民;治亦進, 亂亦進, 伊尹也.’”《史記·樗里子甘茂列傳》:“<蘇代對曰>今秦楚爭彊而公黨於楚, 是與公孫奭、甘茂同道也, 公何以異之?”3.志同道合. 亦指志同道合的人. 唐張謂《夜同宴用人字》詩:“平生頗同道, 相見日相親.” 唐李涉《六歎》詩序:“錄之私齋, 以示同道.” 宋歐陽修《朋黨論》:“大凡君子與君子, 以同道爲朋.” 元無名氏《漁樵記》第四折:“原來是同道人楊孝先.” 王西彦《古屋》第五部二:“我知道在人生意義上, 你我彼此之間的意見很不同, 所以必須另求一位同道的人.”4.猶同行. 行, 行業. 《七國春秋平話》卷下:“孫子曰:‘看咱同道面, 你若肯降我麽?’”《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你兩家同道中又是對手, 正好做一對兒夫妻.”5.同路. 魯迅《南腔北調集·<豎琴>前記》:“同路人者……是一時同道的伴侶罷了.”瞿秋白《餓鄕紀程》十:“他同道的一個俄國女郞說道:‘可怕得很! 可怕得很!’”

[同遊】亦作“同遊”. 

1.互相交往. 《國語·齊語》:“世同居, 少同遊, 故夜戰聲相聞, 足以不乖.”《荀子·法行》:“曾子曰:‘同遊而不見愛者, 吾必不仁也.’” 梁啓超《新中國未來記》第三回:“這兩位先生同里, 少同學, 長同遊, 壯同事.”2.一同遊覽.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捷悟》:“王東亭作宣武主簿, 嘗春月與石頭兄弟乘馬出郊, 時彦同遊者連鑣俱進.” 朱自淸《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一九二三年八月的一晩, 我和平伯同遊秦淮河.”3.指同遊者;同伴. 唐許渾《秋思》詩:“琪樹西風枕簟秋, 楚雲湘水憶同遊.” 淸蒲松齡《聊齋志異·海公子》:“<張生>開尊自酌, 恨無同遊.”

[同窗】亦作“同窓”. 

1.在一起讀書. 宋呂祖謙《與朱侍講書》:“令嗣氣質甚湻, 已令就潘叔度舍傍書室……同窗者, 乃叔度之弟景愈.” 元關漢卿《金線池》第一折:“我有個同窗故友, 姓韓名輔臣.” 淸李漁《風箏誤·議婚》:“當初還有韓家姪兒, 同窓砥礪.”沙汀《闖關》一:“當其同窗的時候, 他們是很少交往的.”2.在一起讀書的人, 同學. 淸李漁《比目魚·入班》:“這等說, 是敝同窓了.” 郭沫若《女神·光海》詩:“我有個心愛的同窗, 聽說今年死了.” 王西彦《靜水里的魚》:“信是一個大學時代的老同窗寫來的.”

[同賀】共同慶賀. 后集體祝人結婚、壽辰等, 多於禮品或禮單上寫“某某同賀”. 唐王建《和蔣學士新授章服》:“翰林同賀文章出, 驚動茫茫下界人.”

[同載】共同乘坐車或船. 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昔衛靈公與雍渠同載, 孔子適陳.”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晉文帝與二陳共車過, 喚鍾會同載.” 唐劉餗《隋唐嘉話》卷中:“罷酒, 主悅甚, 薛未及就馬, 遽召同載而還.” 宋曾鞏《發松門寄介甫》詩:“故人曾期此同載, 捨櫂直抵雲山遊.”

[同斟】一同飲酒. 前蜀韋莊《和薛先輩見寄初秋寓懷即事之作二十韻》:“會隨仙羽化, 香蟻且同斟.” 宋秦觀《擬韋應物》詩:“隣父縮新醅, 林下邀同斟.”

[同靴】舊時稱同嫖一妓者. 《官場現形記》第三二回:“幸喜他平日, 也常到釣魚巷走走, 與余藎臣有同靴之誼.”

[同幕】同僚. 指在同一幕府任職者. 唐康騈《劇談錄·道流相夏侯譙公》:“張侍郞爲河陽烏司徒從事, 同幕皆是名輩.”《舊五代史·晉書·鄭受益傳》:“<鄭受益>又素恃門望, 陵轢同幕, 內奸外直, 群情無相洽者.” 宋周密《癸辛雜識別集·男不授女狀》:“林靖之共甫, 初筮越之民曹, 嘗直議舍, 同幕東萊呂延年後仲在焉.”

[同夢】1.《詩·齊風·雞鳴》:“蟲飛薨薨, 甘與子同夢.” 毛傳:“古之夫人配其君子, 亦不忘其敬.” 鄭玄箋:“蟲飛薨薨, 東方且明之時, 我猶樂與子臥而同夢, 言親愛之無已.” 后以爲夫妻情深之典. 柳亞子《席上賦贈蔡賢初將軍羅西歐夫人伉儷》詩:“革命應關同夢計, 雙棲喜在首都逢.”2.喩指知己, 密友. 宋曾幾《次鎮江守曾宏甫見寄韻》:“夜雨思同夢, 秋風辱寄音.”

[同蒿】蔬菜名. 屬草本植物. 元王禎《農書》卷八:“同蒿者, 葉綠而細, 莖稍白, 味甘脆, 春二月種, 可爲常食, 秋社前十日種, 可爲秋菜.”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菜一·同蒿》:“同蒿八九月下種, 冬春采食肥莖. 花、葉微似白蒿, 其味辛甘, 作蒿氣. 四月起薹, 高二尺餘. 開深黃色花, 狀如單瓣菊花. 一花結子近百成球, 如地菘及苦蕒子, 最易繁茂. 此菜自古已有, 孫思邈載在《千金方》菜類, 至宋嘉祐中始補入《本草》, 今人常食者.”

[同裘】《論語·公冶長》記子路言志, 有“願車馬衣輕裘, 與朋友共, 敝之而無憾”之言, 《北齊書·唐邕傳》記顯宗對太后稱贊唐邕之才, 且親解所服靑鼠皮裘以賜之, 曰:“朕意在車馬衣裘與卿共弊.” 后遂以“同裘”爲臣子受帝后恩寵之典. 宋蘇轍《謝對衣金帶表》之二:“此蓋伏遇太皇太后陛下, 天覆庶物, 子養群臣, 機杼告功, 遠取同裘之義;範鎔成質, 式示斷金之誠.”

[同感】1.同受感動. 漢王充《論衡·順鼓》:“假令一人擊鼓, 將耐令社與秦王同感.”2.指同樣的感想或感受. 魯迅《三閑集·柔石作<二月>小引》:“大槪明敏的讀者, 所得必當更多於我, 而且由讀時所產生的詫異或同感, 照見自己的姿態的罷?” 巴金《春》五:“覺新只在聲音里聽到了一點點寂寞和憂郁, 這就引起了他的同感.”

[同歲】1.漢時稱同一年被荐舉爲孝廉者. 猶科舉時代的同年. 漢應劭《風俗通·過譽·南陽五世公》:“南陽五世公爲廣漢太守, 與司徒長史段遼叔同歲.” 吳樹平校釋:“同歲, 同年被辟舉.” 三國魏曹操《讓縣自明本志令》:“顧視同歲中, 年有五十, 未名爲老.” 參見“同年”. 2.同一年. 《三國志·魏志·武帝紀》:“韓遂請與公相見, 公與遂父同歲孝廉.”《晉書·劉弘傳》:“侃與敏同郡, 又同歲舉吏.”3.年齡相同. 唐白居易《自覺》詩之一:“四十未爲老, 憂傷早衰惡……同歲崔舍人, 容光何灼灼, 始知年與貌, 衰盛隨憂樂.” 劉心武《班主任》:“尹老師和張老師同歲, 同是一個師范學院畢業.”

[同歲生】漢時稱同一年被舉爲孝廉者. 《後漢書·李燮傳》:“潁川甄邵諂附梁冀, 爲鄴令. 有同歲生得罪於冀, 亡奔邵.” 淸袁枚《隨園隨筆·金石》:“柳君卒於本初元年, 後二十三年, 同歲生趙臺來作縣令, 念舊特立此石.” 參見“同歲”.

[同業】1.從事相同的事業. 《史記·大宛列傳》:“天子既聞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屬皆大國, 多奇物, 土著, 頗與中國同業.”2.謂硏習相同的學業;一同受業. 《漢書·儒林傳·胡母生》:“胡母生……治《公羊春秋》, 爲景帝博士. 與董仲舒同業.” 明楊愼《丹鉛總錄·宮室·寮爲小窗》:“今士子同業曰同窗.”3.指硏習相同學業或一同受業的人. 《北齊書·恩倖傳·和士開》:“士開幼而聰慧, 選爲國子學生, 解悟捷疾, 爲同業所尙.” 唐韓愈《送何堅序》:“堅以進士舉, 於吾爲同業.”4.同行業的人. 鄭觀應《盛世危言·商務三》:“當聽工商仿西法投筒自舉商董……或一月兩會, 會日洞啓重門, 同業咸集, 藉以探本業之隆替, 市面之贏絀.”老舍《四世同堂》五九:“他若把貨價定低……那不單他自己吃了虧, 而且會招同業的指摘.” 周而㚆《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三七:“他不正面回答, 只問同業有多少家贊成? 多少家反對?”5.共同從事. 《宋書·自序傳》:“然二三君子, 或同業艱難, 或荷恩罔極, 以此退撓, 亦何以見相公旗鼓耶?”

[同業相仇】猶言同行是冤家. 形容同行業的人不易相處. 淸翟灝《通俗編·交際》:“同美相妒, 同業相仇.”

[同盟】1.指古代諸侯國歃血爲誓, 締結盟約. 后泛指國與國、人與人共締盟約. 《左傳·僖公九年》:“秋, 齊侯盟諸侯於葵丘曰:‘凡我同盟之人, 既盟之後, 言歸於好.’”《穀梁傳·襄公十一年》:“秋, 七月, 己未, 同盟於京城北.” 唐鄭啓《嚴塘經亂書事》詩:“雖知四海同盟久, 未合中原武備空.” 元房皥《憶新牆劉德淵》詩:“同盟鄂渚言猶在, 偕隱廬峰興未忘.”2.共結盟約者. 《左傳·隱公元年》:“天子七月而葬, 同軌畢至, 諸侯五月, 同盟至.” 唐劉知幾《史通·載言》:“桓文作霸, 糺合同盟, 春秋之時, 事之大者也.” 淸宣鼎《夜雨秋燈錄續集·木孩童》:“新來同盟, 可先入瞰之.”3.指爲實現共同政治目標而結成的組織. 如:“中國民主同盟”、“中國民權保障同盟”等. 4.泛指密友. 唐司空圖《蒲帥燕國太夫人石氏墓志》:“同盟致享, 備物充庭.”5.指同黨. 明張居正《七賢詠》序:“<司馬父子>於是芟除異己, 樹植同盟.”6.喩指結伴. 亦指伴侶. 宋馮去非《喜遷鶯》詞:“間闊故山猿鶴, 冷落同盟鷗鷺.” 明李贄《顧沖庵登樓話別》詩之二:“惜別聽雞到曉聲, 高山流水是同盟.” 淸葆光子《物妖傳·鴛鴦白鷗》:“同盟三五共優遊, 鎮日淸閒得自由.”

[同盟軍】原指結成同盟的軍隊, 后泛指爲共同目標斗爭的友軍或友好力量. 毛澤東《將革命進行到底》:“中國人民的革命事業需要有主力軍, 也需要有同盟軍, 沒有同盟軍的軍隊是打不勝敵人的.” 毛澤東《我們黨的一些曆史經驗》:“農民是無產階級最主要的同盟軍.”

[同盟國】1.締結同盟條約或參加某一同盟條約的國家. 2.指第一次世界大戰時, 由德、奧、意三國結成的戰爭集團(意后來退出). 3.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參加對德、日、意軸心國作戰的中、蘇、美、英、法等國.

[同號】1.稱號相同. 《公羊傳·隱公七年》:“《春秋》貴賤不嫌同號.” 何休注:“貴賤不嫌者, 通同號稱也. 若齊亦稱侯, 滕亦稱侯.”2.號碼相同. 如:我倆票子同號不同排.

[同路】1.相同之路. 漢董仲舒《春秋繁露·天道無二》:“陰與陽, 相反之物也……幷行而不同路, 交會而各代理.”2.謂一路同行. 《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優詔答勉之”裴松之注引晉孫盛《魏氏春秋》:“植及白馬王彪還國, 欲同路東歸, 以敘隔闊之思.” 唐劉長卿《送蔡侍御赴上都》詩:“明日誰同路, 新年獨到鄕.” 郁達夫《沉淪》二:“他挾了書包回到他的旅館里來, 有三個日本學生同他同路的.” 郭沫若《集外·孤山的梅花》:“<我>回答猗筠小姐, 約定十九動身, 幷且說有兩個大的孩子同路.”

[同路人】1.一路同行的人. 郭沫若《洪波曲》第一章一:“<我>想到南洋去, 向僑胞募集一些款項來辦報或者搞其它的文化工作, 所以選擇了這樣的一位同路人.”2.比喩在某一階段在某種程度上追隨或贊同革命的人. 瞿秋白《美國的同路人》:“但是那費克雖然自己說是贊成‘社會改革’, 雖然自命爲作家代表, 可只是所謂‘同路人’罷了.” 魯迅《書信集·致王志之》:“《十月》的作者是同路人, 他當然看不見全局.”

[同罪】1.同樣的罪行;同樣的罪名. 《左傳·襄公六年》:“同罪異罰, 非刑也.”《後漢書·桓譚傳》:“一事殊法, 同罪異論, 姦吏得因緣爲市.” 宋陸遊《南唐書·江文蔚傳》:“同罪異誅, 觀聽疑惑.”2.同樣的過失. 宋米芾《寄雪郞中彭紹》詩之二:“張顛與柳頗同罪, 鼓吹俗子起亂離.”3.同樣論罪;同樣受到處罰. 《左傳·昭公七年》:“吾先君文王, 作僕區之法, 曰:‘盜所隱器, 與盜同罪.’”《晉書·刑法志》:“其見知而故不舉劾, 各與同罪……其不見不知, 不坐也.” 田漢《謝瑤環》第五場:“你們休得猖狂, 豈不聞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同節】同樣的節度、規制. 《禮記·樂記》:“大樂與天地同和, 大禮與天地同節.” 鄭玄注:“言順天地之氣與其數.” 孔穎達疏:“大禮與天地同節者, 天地之形各有高下大小, 爲限節, 大禮辨尊卑貴賤, 與天地相似, 是大禮與天地同節也.” 唐楊炯《大唐益州大都督府新都縣學先聖廟堂碑文》:“極天蟠地之禮, 周旋揖讓之規, 百神於是會昌, 二儀以之同節.”

[同與】同類.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二:“若談夫子孟軻之文章, 以澆光風霽月之胸次, 則民吾同胞, 物吾同與也.”

[同會】1.指與會結盟之諸侯. 漢劉向《說苑·修文》:“諸侯五月而葬, 同會畢至.”2.猶會合. 《南齊書·柳世隆傳》:“太祖之謀渡廣陵也, 令世祖率衆下, 同會京邑.”

[同意】1.同心, 一心. 《孫子·計》:“道者, 令民與上同意也.”《三國志·吳志·張溫傳》:“豔彪皆坐自殺. 溫宿與豔彪同意……即罪溫.” 宋葉適《潼川府修城記》:“上下同意, 誓必死守.”2.謂意義相同;意旨相同. 漢董仲舒《春秋繁露·天道無二》:“其文與天之道有一出一入一休一伏, 其度一也;然而不同意.” 漢王充《論衡·辨祟》:“明與鬼神同意共指, 欲令衆下信用不疑.” 淸姚衡《寒秀草堂筆記》卷二:“<黃公紹《韻會舉要·十灰》>:‘臺, 觀四方而高者也. 從至, 高省聲, 與室屋同意.’”3.指用意相同. 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四川討滿洲檄》:“死者必著唐巾, 喪必著唐冠, 亦大抵與湖南同意.”4.猶贊成. 魯迅《集外集拾遺補編·通信(㚆張孟聞)》:“讀了來稿之后, 我有些地方是不同意的.”峻靑《海嘯》第三章:“眞拿你沒辦法. 那好吧, 我同意啦.” 陳登科《風雷》第一部第五九章:“你這種硬干的辦法, 我是不同意呵!”

[同意語】見“同義語”. 

[同義】1.仁義或道義相同. 《呂氏春秋·應同》:“帝者同氣, 王者同義.” 高誘注:“同仁義也.”《文子·上仁》:“同義者王, 同功者霸.” 漢王充《論衡·齊世》:“臨淮許君叔, 亦養兄孤子, 歲倉卒之時, 餓其親子, 活兄之子, 與子明同義.”2.意義相同. 漢蔡邕《獨斷》:“又五更或爲叟, 叟老稱與三老同義也.” 淸龔自珍《說文段注劄記》:“凡同義異文, 可云假借, 此實異義, 非假借, 乃經師各家耳.”3.指同具義氣者. 《北齊書·神武帝紀下》:“建州刺史韓賢、濟州刺史蔡儁皆神武同義, 魏帝忌之.”

[同義字】意義相同的字.朱光潛《藝文雜談·談書牘》:“‘箋’就是‘牘’, 古人寫信用木簡, ‘箋’、‘牘’、‘簡’、‘劄’都是同義字.”

[同義詞】1.詞汇學中指意義相同或相近的詞. 王力《邏輯和語言》三:“同一個槪念也可以用不同的詞來表示, 這是所謂同義詞, 例如‘肥皂’又叫‘胰子’, 衣服又叫‘衣裳’.” 王力《理想的字典》:“世上眞正的同義詞極少, 甚至可以說是沒有. 因爲每一個詞汇往往有兩個以上的意義, 而所謂同義詞者, 往往只能在一個意義上是相同的.”2.同“同義語”. 祖慰節流《線》三:“先驅常常和異端是同義詞啊!”

[同義語】亦作“同意語”. 

意義相同或相近的詞語. 常用來表示某種事物的本質或特征. 《新華日報》1943.2.20:“法西斯是野蠻的同義語, 法西斯的目的就是要使文明進化了的人類㚆歸於野蠻.” 柳靑《狠透鐵》十一:“至於‘現在’這個槪念, 對於他永遠是奮斗的同意語.”《人民日報》1984.7.16:“打這以后, ‘頂風上’就成了他們戰勝困難的同義語.”

[同源】1.指水流同一源頭. 《文選·左思<魏都賦>》:“墱流十二, 同源異口, 畜爲屯雲, 泄爲行雨.” 李周翰注:“同源, 同漳水;異口, 分渠口各別也.”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湘水》:“湘灕同源, 分爲二水, 南爲灕水, 北則湘川.”2.謂事物的來源相同. 《後漢書·延篤傳》:“夫人二致同源, 總率百行.” 南朝梁劉孝標《廣絕交論》:“然則利交同源, 派流則異.” 魯迅《熱風·隨感錄四十一》:“我想, 人猿同源的學說, 大約可以毫無疑義了.” 王力《同源字論》一:“同字未必同源.”

[同源共流】有同一源頭、流向. 比喩同一, 統一. 《文選·班固<答賓戲>》:“是以六合之內, 莫不同源共流, 沐浴玄德, 稟仰大龢.” 呂延濟注:“謂同奉天子之化也.”

[同源字】音、義相同或相近, 屬同一語源的字, 如“古”和“故”, “志”和“識”等. 王力《同源字論》一:“凡音義皆近, 音近義同, 或義近音同的字, 叫做同源字.這些字都有同一來源.” 王力《同源字論》二:“但是同源字還有一個最重要的條件, 就是讀音相同或相近, 而且必須以先秦古音爲依據, 因爲同源字的形成, 絕大多數是上古時代的事了.”

[同源異派】見“同源異流”. 

[同源異流】謂起始、發端相同而趨向、終結不同. 明何景明《寄粹夫》詩之一:“君就河內棲, 予從關西役;同源異流止, 撫事乖心跡.” 淸陳田《明詩紀事丁籤·何景明》:“<仲默>惟七言律與獻吉同源而異流.”亦作“同源異派”. 淸李漁《閑情偶寄·詞曲上·結構》:“填詞非末技, 乃與史傳詩文同源而異派者也.”

[同源詞】音義相關, 由同一語源孳生的詞或詞素. 如“背”和“負”. 在漢語中, 有雙聲的, 如“柔”和“弱”(同義), “明”和“滅”(反義);有疊韻的, 如“剛”和“強”(同義), “寒”和“暖”(反義).

[同塗】1.同路;同行止. 晉潘嶽《哀永逝文》:“昔同塗兮今異世, 憶舊歡兮增新悲.”2.同歸, 歸宿相同. 《文選·劉琨<答盧諶>詩》:“天地無心, 萬物同塗.” 李善注:“無心謂無心愛育萬物, 即不仁也;同塗, 謂皆爲芻狗也.”

[同愾】相同的憤慨. 沈從文《煙斗》:“另一老同事本來是同他站在一條線上, 對於被驅使有著同愾, 這時節……也站到科長一邊了.”

[同福】1.共同的福祿. 《左傳·昭公十二年》:“宴語之不懷, 寵光之不宣, 令德之不知, 同福之不受, 將何以在?” 杜預注:“言欲與賓同福祿也.”2.共同求神賜福. 《國語·齊語》:“伍之人祭祀同福, 死喪同恤, 禍災共之.”


'사전 > 한어'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

  (0) 2013.01.31
  (0) 2012.12.12
  (0) 2012.12.12
  (0) 2012.12.12
  (0) 2012.12.12